关于器官移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器官移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器官移植促进了现代外科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综合表现,器官捐献也是现代医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一种体现。我国器官移植领域近几年发展迅速,取得了重大进步,挽救了很多生命,但器官移植的發展也面临着供体稀缺等问题。本文将从肝、肾、肺等移植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关键词:器官移植;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R617 文献标识码:A

1 发展现状

中国的器官移植起步较晚,1960年,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院士进行了中国首例肾移植手术,开辟了中国临床器官移植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发应用,加上国内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借鉴国外的移植经验,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成绩的背后仍然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器官移植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器官移植供体稀缺,自愿捐献器官的人数甚少,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对于最严重的供体短缺问题,目前有干细胞移植和异种移植两个研究方向,干细胞移植属于克隆技术,在伦理道德方面有着很大的争议,而异种移植要面对复杂的排斥问题。近年来,随着免疫生物学的研究发展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虽然异种移植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想让其真正应用于临床,还面临着诸多待解决的`困难。随着国内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以及逐步建立了器官捐献和移植管理体系,在未来可以最大程度提供供体器官来解决更多人的问题。

1.1肝移植

中国作为乙型肝炎大国,肝癌在我国的高发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肝移植是治疗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我国肝移植的筛选标准一直采用米兰标准,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移植患者,在手术后的生存率超过70%。但米兰标准对于移植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仅有6%的患者符合肝移植条件。鉴于目前肝脏供体短缺,利用边缘供肝是解决目前肝脏供体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儿童供体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供体均属于边缘供体。据统计,在2015—2018年,全国肝移植术后1周内的院内死亡率为2.2%-3.7%,可以看出肝移植生存率还是较高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肝移植总体生存率逐渐增高,在我国肝移植手术的手术成功率和远期存活率还是非常理想的,并且随着肝移植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术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肝移植受者术后的生存情况也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1.2肾移植

我国肾移植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自2000年以来每年实行5000余例次肾移植,累计超过10万例人接受了肾移植。在所有器官移植中,肾移植是最成功、最稳定的。即使肾移植失败,患者也可以依靠透析存活,而1年的肾存活率在93%左右,5年存活率在78%左右,10年存活率在63%左右。肾移植的未来发展可植入人工肾,或者对动物肾脏经过专业处理后移植。目前我国慢性肾衰竭导致患有尿毒症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并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但近五年来,全国所能提供的供体肾脏约4000-5000个,在未来所能获取的供体肾脏可能会越来越少。所以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供体器官缺乏不能进行移植手术,他们只能选择等待,使相当多的患者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对于患有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人来说,与维持透析相比,肾移植更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但肾移植的开展受到供体稀缺的影响,只有很少的患者能接受肾移植,所以供体稀缺是阻碍肾移植发展的关键问题。

1.3 肺移植

1979年,肺移植作为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在我国正式起步,北京结核病研究所辛育龄教授等尝试为2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移植,但以失败告终。此后,临床肺移植处于低谷状态。经过多年的努力,肺移植已经走过了40年的路程。全国肺移植总量900多例,无论在移植的经验还是医疗技术水平上都得到了很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着差距,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1.4其他器官移植

除了肝、肾、肺移植,我国心脏移植事业也得到广泛开展。目前,中国大陆经卫计委批准能开展心脏移植手术的单位有26家,成规模的移植中心4-5个,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湖北、广东等省市。据统计,国内心脏移植总量已超过1000例,每年心脏移植手术300余例,手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3年,疗效已经与国际水平接近。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完成400余例胰腺移植。近年来,随着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移植术式的日趋成熟,我国胰腺移植得到发展,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胰腺移植例数均超过100例,可以说胰腺移植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此外,我国小肠移植技术起步较晚,1994年南京军总医院进行了国内首例尸体供肠小肠移植手术,到目前为止国内共完成小肠移植手术接近40例。

2 器官移植的未来趋势

2.1肝移植未来趋势

如何预防肝癌和治疗肝癌复发仍然是以后肝移植的研究方向,通过加强监测、个体化免疫抑制、免疫细胞治疗等综合措施,降低或早期发现肿瘤复发。目前,科学家发现以NK细胞为代表的免疫细胞为肝移植术后预防和治疗肝癌复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是未来重要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活体肝移植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活体肝移植相比于尸体供肝操作起来更为复杂,手术难度较高,一方面要确保供体剩下的部分肝脏可以维持供体的正常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又要确保移植的部分肝能够在受者体内发挥功能,这对移植团队的外科手术技术要求非常严格。相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肝移植的存活率越来越高,人们对活体肝移植看法的转变,我国活体肝移植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2.2肾移植未来趋势

目前由于供体源短缺,开展亲属肾移植是必然发展趋向。因为人有两个肾,根据生理规律一个肾完全能支持正常生活。因为亲人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所以从理论角度来说是安全的,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比较小,移植效果较好。近年来,生物人工肝在国内外兴起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一些生物公司的生物人工肝产品在临床上陆续展开实验,其中有的产品已经进入到临床三期阶段,但尚未有生物人工肝产品能够达到二期临床终点。不过这一项技术的研发已经让肝衰竭的治疗有了一个重要性的突破。

2.3肺移植未来趋势

肺移植远期效果的提高,将有赖于免疫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对于一些边缘肺进行修复和利用,是未來肺移植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医疗条件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肺移植会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预计未来的治疗重点应该包括减缓和阻断肺移植术后肺组织损伤两方面。肺组织损伤起始是在供肺获取的过程中,其后经过移植手术过程及免疫排斥,影响总体预后。在这一方面,我国研究尚不全面,因此我国应该进行多中心联合研究,努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肺移植质量控制体系,完善数据登记系统、挖掘更全面的数据资源,在保持我国肺移植数量快速上升的同时,同步促进肺移植质量的提升,使各肺移植中心同质化提高。

2.4其他器官移植

在心脏移植领域,目前国内企业正在与医疗机构合作研发第三代磁悬浮轴承产品,并已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014年引进日本一种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后,完成了15例临床试验,患者术后6个月以上生存率达100%,无装置相关严重并发症。这是目前唯一在国内获批上市的国产人工心脏,售价比日本、美国等地区下降约30%,对人工心脏的研发问题,未来将促进多方合力,共同推动中国人工心脏的研发,相信在未来人工心脏将很大程度上推进心脏移植的进步。

在小肠移植领域,影响小肠移植手术成功率与有效率的主要是免疫排斥问题。在未来,应提高供肠的质量,提高受者的免疫耐受功能,研发新型免疫制剂,免疫排斥得到控制,感染问题就可以得到改善,小肠移植术的成功率将会有明显提高。在胰腺移植方面,活体节段性胰腺和肾脏联合移植将会是未来胰腺移植主要的研究方向,移植团队应提高移植技术,借鉴国外经验以及研发新型的免疫制剂,从而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有机会得到救治。

3 结束语

近年来,在移植团队的努力及国家的支持下,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希望国家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器官移植,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公民自愿器官捐献的比例,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困难的家庭给予适当帮助,使器官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对器官移植相关学科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高医院移植团队的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器官移植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SinghP,NgYH,UnruhM.Kidneytransplantationamongtheelderly: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toimproveoutcomes[J].AdvChronicKidneyDis,2016,23(1):44-50.

[2] 石炳毅.继往开来,中国器官移植的发展现状--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上的报告[J].器官移植,2019,10(1):32-35.

[3] 洪文娟,志鹏.肺移植免疫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8,11(5):519-523.

[4] 武之涛,彭青,高毅等.生物人工肝的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9,41(4):594-600.

[5] 王汕珊,高宝山,聂海英等.老年肾移植的临床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479-484.

[6] 沈中阳.中国肝移植的发展与创新[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11):2377-2385.

[7] 张嘉凯,李捷,张水军.肝癌肝移植研究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8):715-717.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