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论文范文(通用6篇)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帮助个人、群体和社区恢复、改善和发展社会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社会工作者论文范文(通用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社会工作者论文 篇1

浅析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文化

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交往方式多依据于自身的差序格局,在这张由差序格局交织的网中,人们更关注的是大大小小的人际关系圈,而非个人。每一个现实的人首先不是单独的个体,而往往是处于关系之中的存在。这种“关系中的存在”与社会工作所言的“人在环境中”的概念不同,后者虽然强调环境的互动与所处人群的影响,但它所关注的仍是个体自身的发展,并把个体自身的发展置于首位。而在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存在发展乃至于生存都是与周围一些个体密切相关的。

杨中芳认为,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是着重于通过个人成就来带动整个社会,使其成为一个更能培养个人成就的场所;而中国传统社会中“集体主义”下的个人观是着重由成员通过集体的努力来带动社会,从而使个人获益。

西方社会理论的解释对象,无论是宏观的社会制度还是微观的个人行为,其背后都在一定程度上预设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同取向的差异,当蕴含了西方文化价值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在中国运用时,我们若以西方的价值观念为指导,极有可能会遭遇中国传统观念的抵触,这多半会让一些社会工作者感到较难下手。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分析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源头可追溯到____义,其强调对弱者的爱护就是对上帝的尊敬,对弱者置之不理就是对上帝最大的损害。教义中告诫人们人本性中存在原罪,只要他能尊敬上帝,爱护芸芸众生原罪就可获得救赎。这能使信徒爱人如己。韦伯在《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向人们阐述宗教如何促使人们把勤劳奋斗、禁欲寡欢作为信仰,创造财富为上帝争得荣誉跻身其子民行列作为天职(Calling),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样基督____上帝名义在人们中营造平等、博爱、主动关怀帮助苦难之人,也确定了最初的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雏形。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将个体从教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赋予个体应有的价值、自由与尊严,反对宗教倡导的禁欲主义、出世主义。那时许多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反对特权、集权和神权,为大众争取参政议政的权利,认为教会中所宣扬的“人人平等”只是口号、欺骗世人的抽象之物而已,现实中并未真正存在。通过人文主义派的斗争,社会工作又深受影响,开始把解决个人问题、满足个体需求上升到绝对高度。

随着资产阶级的迅速发展,阶级矛盾日益突出,无产阶级生活贫困,苦不堪言。此时少数人身体力行的社会工作在社会上最大多数苦难之人面前犹如杯水车薪,因此人们转而怀疑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早期批判主义敏锐地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本质,预言社会主义必将实现。其他古典社会学流派,如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论等从社会整体的视角寻求社会秩序和整合,以为个体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由此可得出对个体的高度关注是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核心,这种理念能否适应中国的文化氛围,关键取决于两者能否相互调适。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社会工作从西方引进,若要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开花结果,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真正使社会工作本土化。为此,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其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相通之处。要想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必须充分开发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与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相融合,才能有健康而长久的发展。

在多数学者的研究中,他们认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尽管三家的思想也存在分歧与争论,但他们亦是可以相互吸收、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与性格的。下面浅谈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的意义。

(一)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许多学者一直强调的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实际上就是与儒家文化的关系。儒家给我们民族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学术系统、人本主义的文化传统。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工作者来说,不了解和深知儒家文化,就很难称之为合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是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笔者认为其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比较契合的主要有:

一是大同理想。《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提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大同理想所追求的社会形态与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极为吻合的:老人福利(老有所终),就业服务(壮有所用),儿童福利(幼有所长),社会救助与残障福利(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同社会中的具体目标,正是现在社会工作所致力的,况且大同理想在中国有极为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是“礼”的思想。“礼”是儒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孔子虽然不是一个社会学家,但他对社会秩序与规范的高度重视是非常值得社会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的。一般认为,礼有两个涵义:社会制度和仪式。李泽厚提出礼当属周礼,一种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等;一种是上下级、尊卑长幼之间的严格秩序。不管如何解释,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礼”是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规范,社会若失去这个规范(礼崩乐坏),就会滋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动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就是修复和修补被破坏的社会秩序或构建新的社会秩序。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这一点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三是孝道观。儒家认为“士有百行,孝敬为先”,“治身莫先于孝”,非常注重和推崇孝道。孝道观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压力作用,它不但体现了亲情之爱,给老人以心理上的慰藉,同时它又维持了家庭稳定,解决了养老问题。尽管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家庭的变迁,家庭传统的养老功能衰退,家庭的承受能力和照顾功能减弱,社会养老和机构照顾很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在一定时期内传统的孝道观念和体制仍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还占主流。就是社会养老和机构照顾也仍然要重视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而不是把老人扔了就万事大吉。因此,社会工作依然要推崇孝的理念,尊重孝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四是人世观。《大学》中载“物格而后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不知曾经激励和引导着多少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去拼搏和奋斗。其人世的思想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人应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有所成就;人应对社会和家庭承担责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人,而人是社会性的。因此,追求人与社会和家庭的和谐是儒家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一个契合点。

(二)道家文化

道家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自然主义的系统,把人本主义传统和自然主义传统结合起来。提倡“自然与人,天道与人道相通、相类和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虽然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境界,但却提出了政治和谐的理想。另外庄子认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万事万物虽然在表面上千差万别,但从它们的根源看,都是基于同一个“道”,又归于同一个“道”,并没有什么根本差异,所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既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都没有真正的差异等级,那么人类社会自身中的尊卑贵贱又何足挂齿!人人平等,甘苦与共。而今天我们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实现和谐社会是社会工作者的终极目标,对于中国社会工作者来说,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理念放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框架中来考虑,是十分必要和有现实意义的。

(三)佛教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互补,其中的释就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宗教,而前面所讲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则是一种人文。佛教本起源于印度,在东汉时期传人中国,对中国人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佛教认为功名利禄只是镜花水月、烟花泡影,人们如能淡泊功名利禄,也就减少了社会生活中为功名利禄而进行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对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自然大有裨益。同时佛教提供了一个解脱主义的传统。我们经常探讨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来确定自己的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其中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很多烦恼和痛苦,而佛教的解脱主义理念,就是解脱烦恼、痛苦和生死问题,这正好适应中国人的需要。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关于宽容、接纳的理念,说的就是要求人要善于保持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态,能够容忍和接纳诸多困难和痛苦之事,甚至于死。另外佛教主张互助互爱、众生平等的理念。

佛教认为父子、夫妇、主仆等甚至于众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扫地不伤蟠蚁命”对缕蚁尚且留一命,更何况是人呢?它要求大家要相互尊重,自由对待,不要相互残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教生命至上的思想,高举以生为本的旗帜,把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把尊重、保护、优化生命作为道德的核心价值。平等的理念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价值观,只有秉承平等的价值观,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因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一般主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群体、精神康复群体、吸毒群体、艾滋病群体、低保户群体等,社会工作者没有平等的价值观,就不会去接触这些群体,甚至是鄙视这些群体,更谈不上去尊重和帮助他们。如坟川地震中产生了大量的难民,即弱势群体,需要大家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地震的阴影,重建家园,迎接光明美好的明天。这不仅是每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甚至是世界人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三、中西价值观传统的比较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

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曾指出:“本土化”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外来的东西进人另一种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是本土和本土性的组合。“本土”是由外而内的动作,是本土化的前提,而“本土性”是“本土化”的结果。社会工作是一种源于西方文化传统、基于西方社会基础之上的专业,当被引进到异文化且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时,必须经历同土生土长的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可能适应中国社会需要并发挥功能的过程,而中国作为主体具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决定选择什么、接受什么、是否准予其融合到本国文化等的主动权,而外来东西处于被接受、被选择的被动地位,有配合、支持主体推动其完成本土化的义务。

西方的价值观中受科学主义支配的理性思维占主导地位。若用韦伯的行动类型将中西文化行为分类,则中国更偏重情感型和传统型,而西方则更多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行为。中西价值观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不同,面临的情况问题不同,也就不能任意将西方社会工作模式和理论随意运用于中国。无绝对好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而只有适合一国国情环境与条件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儒释道文化以及其它传统礼俗的影响仍在,同时我国也面临来自现代化、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等内在因素的冲击,各种问题矛盾日益凸现。产生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理论,又不完全适应中国的社会形势,因此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传统与现代相遇的情景下,个体将如何作为,享有社会问题医生之美誉的社会工作又将何去何从,这是时代发展对社会工作的巨大挑战。

社会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8月份我有幸地参加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贵阳市民政局科级干部社会工作专题研修班学习,在培训中,各位老师带来的专业课程,老师们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她在生活、工作中接触的实例,她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让我们得到很多启发。通过培训学习,知道社会工作者面对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的策略,需要了解不同行为表现人群背后的心理因素,要善于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换位思考。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耐心倾听服务对象诉说,让服务对象把情绪发泄出来,把不满诉说出来,从细微中洞察信息和服务对象诉求,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提升服务工作水平。

这次培训,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在社会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让我们学到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社工,不仅要有一颗服务的心,还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要熟练掌握与相关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及个案、小组、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

作为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自己细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就能感染老人的心,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细致完善、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服务工作的本领和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运用各种方法为老人排忧解难,为服务对象多办实事,就才是一名合格的社工,这也是我个人理解的本次培训的意义所在!

社会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篇3

以下是20xx年关于农村社会工作高级研修培训心得体会,参加过类似的培训需要一些资料参考的同志们可以看过来了,这些可以给你一些写作的灵感。

首先,非常感谢市民政局组织的这一次20xx年8月27日—8月31日农村社会工作高级研修培训班,这一次的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社工的存在意义。

通过四川外国语大学唐佳讲师的素拓和破冰的环节,让我们很快的融入了这次的培训当中。

这次的课程分别是由武汉大学的向德平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的周绍宾副教授、云南大学的向荣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林移刚教授、重庆城市管理学院的王玉龙讲师、邓晓梅副教授和穆莉萍老师带来的精彩的课程讲解。

通过这一次的培训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从事社会工作就要做到真正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扎根于基层为群众服好务,更好更有效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把我们自己的位置摆正,我们只是为群众服务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所以我们接待每一位居民都应该要热情,真诚,耐心,把居民的事情当做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来做,即使是一件小事情也要及时的去处理,要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

这一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社会工作中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

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社工,不仅要有一颗服务的心,还应该具备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要熟练的掌握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政策和知识,以及工作方法。

这一次的培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后面工作坊的知识讲授,内容是让我们自己根据给出的案例,集合组员对此类型社区的认识,设计出适合该社区发展的项目实施方案,虽然说不能完全做到,但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能够进一步的了解社会工作的实践性和重要性。

虽然此次的培训内容与平日里在社区的工作有着一定的距离,但听后使我们更全面,详细的了解社会、政府对社区建设的重视,以及出台的相关政策,老师们用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语言和一个生动、鲜活的一个例子丰富了我们对社区建设理论的知识掌握。

社会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篇4

社会工作者是指那些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常简称“社工”。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主要服务于四大类岗位:一是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职能部门中,从事社会政策制定、执行等有关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二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相关的社会服务人员。如老年人社会福利院、残疾人社会福利院、儿童社会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敬老院、收养服务机构等。三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民间组织中,为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提供专业社会服务的相关工作人员。四是社区居委会的相关工作人员。他们主要存在于社会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有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失业者、吸毒者;同时在一些特定机构中也有社会服务,如在大、中小学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医疗社会工作,调节医患关系,解决影响健康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在监狱和社区开展工作,帮助犯罪人员回归主流社会;依托社区或非营利机构开展家庭社会工作,促进家庭和谐;在企业中开展社会工作,保护职工权益,缓解压力、发展能力等。这些都是关乎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领域,是政府行为的有利补充和延伸。因此,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规范社会工作者职业行为,提高社会工作者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在强化意识上下功夫

社会工作者岗位特殊,必须要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此,提高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强化五种意识:一要强化责任意识。社会工作者要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工作责任,不断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对群众负责的精神,时时处处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政治责任来要求自己。办公讲质量、办事讲效率、做事讲原则,尽职尽责地搞好职责范围内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强化学习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的内涵不断扩大,外延也逐步拓展,做为社会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政治素质、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三要强化服务意识。作为社会工作者要时刻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重,时刻把服务对象的需要记在心上,设身处地地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把浓浓的“为民”感情深深地渗透到每一项工作环节中,倾注到每一个服务对象身上。把困难群众当亲人,经常深入基层,办实事,出实招,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与问题;细心服务、诚心相待,做到待人不分老少尊卑,同样真诚,同样亲和。四是强化敬业意识。社会工作是政府工作的延伸和纽带,要求要树立脚踏实地、忠于职守的敬业意识,实实在在地把各项工作做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给千家万户的民政对象。社会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工作环境艰苦、任务艰巨、对象弱劣、待遇不优、难度较大,要把工作搞好,为对象服好务,必须要有敬业意识。五是强化奉献意识。作为社会工作者应以服务对象的苦为己苦,以服务对象的乐为己乐,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服务好对象。要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勇于吃苦,面对个人利益得失,始终保持服从大局的胸怀和乐观态度,淡泊功名利禄,在任何时候都要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从政,清清白白尽职,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服务对象服务,做服务对象的贴心人。

提高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在加强培训上下功夫

针对当前社会工作者普遍存在“职业不专业,专业不职业”的现象,必须通过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素质。一是要科学制定规划,实现培训工作从无序向有序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现有社会工作人员进行大规模专业培训。同时,对于民办的公益性、慈善性社会团体、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中的社会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二是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工作方式从行政化向专业化转变。对于集中在民政、残联、妇联、共青团等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的社会工作人员,要通过补训,加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基本技巧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提高社会工作意识和专业化水平。对于新招聘、招考的社会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录用具备相关专业的人员。三是要坚持业务培训和党性教育并、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并举路子。积极主动与高等院校加强沟通联系,选送年轻、有潜力的社区工作者到高校学习,培训一批优秀的社区建设专业人才和工作者队伍,增强做好社会工作的能力。

提高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在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第一,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机制。以体现专业人才价值为导向,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机制。在公务员岗位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岗位从事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人才,获得相应职级的公务员薪酬;社会工作者受聘岗位为事业编制,应执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在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工作的社会工作者,要采取学历、资历、资格、业绩、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按照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取酬的原则,保证其薪酬不低于同等条件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水平。

第二,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应执行国家有关社会保障的法规和各项制度要求,按时足额交纳应由本机构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

第三,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加强社会工作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工作,通过建立统一的社会工作人才数据库和信息网络、设置就业指导窗口、定期举办社会工作人才专场招聘会、及时发布社会工作人才供求信息、人才推荐等形式,搭建社会工作人才和聘(雇)任(用)组织双向选择的平台,促进社会工作人才有序流动。

第四,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对于业绩突出的社会工作者及机构,可采取多种形式予以表彰奖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完善社会工作者职级体系,明确相应资格条件和程序,创造社会工作者合理的职业晋升空间,不断增强其工作的成就感,维持良好的工作意愿。

社会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篇5

一、实习的目的

顶岗实习是职业技术学院面临毕业的大专学生的一门重要实践性课程。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让我们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顶岗实习不同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解,我们领会,而顶岗实习则是在企业的大环境里、在领导的指导下,由我们自己去实践学习。通过实际操作,一方面可以巩固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不易学到的实际知识,使我们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锻炼。

顶岗实习也是学院教学的重要补充部分,它与我们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最直接的联系,顶岗实习可以让我们逐渐完成从学生到社会工作者的过渡。因此顶岗实习是学校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是校内教学的延续,而且还是校内教学的总结。

二、实习单位简介

xx有限公司创立于xxx年x月,是一家显示产品与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截至20xx年x月x日,x注册资本xx亿元,净资产xxx亿元,总资产xx亿元。

三、顶岗实习的具体日期

实习期自xxx年xx月xx日至xxx年x月x日止,为期四个月。

四、顶岗实习过程介绍

xxx年x月xx市xx公司到我校招聘,经过两轮面试我顺利的进入了这家以液晶面板生产为主的企业。xxx年xx月xx日到公司报到,正式开始顶岗实习的生活。

实习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概括:

第一阶段,主要是安全、企业文化、规章纪律、产线理论学习培训等等。

第二阶段,跟着师傅学习和练习实践,解决在现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习经验和工作专业技能,并通过部门考核,取得上岗操作证;

第三阶段,学会独立在现场工作以及应对现场各种突发情况。

我的岗位是:xx技术部x科室的一位助理工程师,主要负责协助工程师完成日常的设备维护工作,产线各种情况的应对及上报。

五、顶岗实习期间的收获

通过四个月的顶岗实习,使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收获,也明白了许多的道理,使自己的思想愈发成熟,工作、生活和技能水平得到提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思想上

通过过这次顶岗实习,我感觉自己的变化就是思想变得成熟了,不再像学生那样幼稚了,开始学会用成人化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处理事情,开始懂得任何事情的完美都必须付出十分艰辛的努力,社会是很现实的,也是很公平的,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不要幻想未来,要做一个有思想有目标有计划的实践者。同时我也体会了作为一个社会工作人员要担得起“责任”二字,每个人都要认真努力,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一丝不苟的做事,任何一点细微的疏忽,将给企业本身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也会给个人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工作上

在__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严谨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增强了我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这里我从事的助理工作,设备都比较昂贵,PM检查时需要仔细判断,运输和放置时需要格外小心,任何一个小的失误就会给公司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同时一个班组就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要为这个团队做出自己的努力才能够换来团队的发展,团队的发展才能让每个人都受益,让公司受益。

(三)生活上

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广泛的参与公司的举办的业余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白夜倒班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但制造业这种生产形式就注定了这样的工作规律,所以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上四休二也给我们预留了相对充裕的时间,参加业余活动能够很好的调节身心,减轻压力。出门在外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公司与学校的差别,懂得了如何来克服这种不适应。

六、查找不足及改进措施

顶岗实习的四个月,即是一个学习适应的阶段,也是一个重新调整和审视自己的阶段,刚刚离开校园步入工作岗位,从一个学生转变成为一名职业人,遇到了很多挫折,也学会了很多,经历的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关键是要正确的面对,查找原因,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在这四个月里自己的不足主要是:思想上,长时间的重复式工作,自己思想慢慢开始懈怠,不思进取,满足现状。工作上,英语水平较差,产线内是英语版生产控制系统,工作初期比较吃力,后期的学习方面也进展缓慢。为人处事上,刚从校园出来为人处事方面还有所欠缺,思考问题过于简单。

主要的改进措施是:思想上要端正认识,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工作状态,善于发现,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工作上加强英语的学习,同时多向工程师请教,加深理解,并用之实践。为人处事上,凡事多留心,多请教,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与了解,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

七、对实习单位及学院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建议

(1)提高薪资水平,降低薪资差距

公司的作业员系列主要由大中专生组成,工程师系列由本科生组成,但薪资水平差距较大,高中专生底薪xx大专xx本科__其余未统计。大中专生薪资水平与同类型企业相比无优势,容易产生落差,平时作业员较为辛苦,倒班对身体伤害较大,劳动强度大但薪资水平低,容易产生不满情绪。目前物价水平较高,虽然公司包食宿很难以感受到,但购买力的降低是显而易见的,适当的调高底薪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热情,降低不满情绪的产生。

(2)对学院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建议

通过四个月的顶岗实习让我明白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有跟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只有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够发挥它的价值。

1、学校在课设设置的时候应该以实际操作为主,减少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实际应用为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要多培养学生的吃苦能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要求。

2、开设办公软件的相关课程,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中要想提高效率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到一些辅助性工具,office软件应用,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这些基础办公设备的应用将对以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3、坚持行动导向性教学,加强分组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协作的能力,加强课外活动时间,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顶岗实习是我们初步踏入社会的开始,也是我们真正踏上工作岗位的垫脚石,只有这一步走稳了,以后才会更顺利,曾经我一直坚信自己的能力,但是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最终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同时也在大家的帮助下慢慢的开始适应,开始独立的完成工作。

实习的日子让我收获了大学课堂里没有的知识,以及为人处事的许多道理与方法,学会了自主学习,也学会了严谨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工作作风,同时也学会了责任。顶岗实习是一次我们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社会的机会,通过顶岗实习,我受益匪浅,对社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

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敢于实践,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毕业生!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的辛苦培养和教导,感谢xx市xx有限责任公司给我的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科室里的同事给予的照顾和帮助,同时也谢谢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我挫折的人,谢谢你们让我学会了成长。最后祝xx的前景更加辉煌,祝我们__学院明天会更美好,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祝我们学院领导和老师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美满。

社会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篇6

从社会工作实践的本质和内涵来看,只有具备实践能力,才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信任,才能协助案件所有人改变和兼顾整体利益,才能提高各级社会工作行业的认可度,才能体现社会工作的职业价值。然而,在实习期间,我们会发现,在开展实践活动时,面对不同的群体、相同的群体、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经验和人际支持,而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理论、技能和方法在这里毫无用处!

一个未成年的大学生主修社会工作,研究生也主修社会工作。在过去七年中,社会工作者从自己身上了解到,他们对社会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掌握了社会工作者的技能,能够轻松应对实际活动。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与客户交谈时,我已经忘记了脑海中所有的实际技能和理论。我完全空白,我的语言变得害羞,我无话可说。采访一度陷入尴尬境地。最后,我只能通过“尴尬的聊天”来结束我的采访。另一个例子是,所设计的小组活动计划无法与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学习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同事相比。每次你写了一个需要别人修改的活动计划,你会突然觉得你的一点点信心都没有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你会发现教科书中所学的理论和技能远远落后于实践活动的发展。与没有系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相比,由于第一线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不规律的学习,他们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可能比你好得多。因此,我们应该放下有才华的学生的骄傲,虚心地从第一线学习我们不能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并不断地修改和补充现有的知识。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因此,边肖认为,在实习过程中应该通过自己的实习经历和个人感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了解你自己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了解了解你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实习期间努力弥补不足,增强你的优势。第二,增强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实习不仅可以获得工作经验,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体验式学习增强我们应对服务情境的能力和信心。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和挖掘自己的潜能。第三,我们必须批判。作为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他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为了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他不能坚持自己所学和所理解的,而必须面对现实中不同的挑战。这要求工作人员在对服务对象采取行动之前,对他拥有的相关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第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课堂上学到的概念和理论都落后了,更不用说一些课堂学不到的知识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多变和复杂,而“理论”往往很难形成。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敢于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敢于创新。第五,加深专业理解,促进专业成长社会工作专业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专业活动的发展过程和活动的阶段都是以理论为基础的。然而,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专业将被本地化。因此,我们应该认清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和实践活动的文化背景,改变自己的认识,充实自己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进行自我培训,追求专业成长。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