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的目的范文6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教育;教育方式
一、创新教育方式选择
(一)教育特点
首先,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研究生学习是在本科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科某一方向深入细致地研究,强调小众化精英式培养。相比本科教育单纯侧重于书本知识的积累,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在于寻求知识的突破与创新,注重寻求真理、发现规律、探索人类未知领域。发现新知识不仅需要研究能力,还需要学术激情和学术奉献精神[6]。其次,学习方式多元化,实验教学、文献查阅、推理演绎等研究方法相结合。研究生阶段教师不会对每门课程都进行详细透彻地讲解,这就要求学生课下主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养成以自我学 第三,研究生生源多样化,知识结构多元化,研究领域各不相同,但大量的实际训练和科研知识是普遍联系的。不同学科间互相交叉、互相启发和互相促进,对于基础课程的设计、内容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宽厚的知识基础,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融合,以及不同学科专业研究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造潜能。第四,培养方式大多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只是指引者,主要传授的是学科研究思想和方法,需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学习,完成知识积累、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思维[7]。
(二)创新教育方式选择
1.质疑和批判
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积累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丰富的知识和创造力的发挥成正比。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才能拥有无畏的精神,以及对权威和传统提出质疑和批判的勇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计出一些“纰漏”,提出与设计相反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纰漏”,提出质疑,并对质疑者给予鼓励。这一过程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纰漏”的设计需要相当的巧妙,实际上也是对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
2.轻松氛围和适当紧张
课内开放讨论式教学。课堂讨论氛围活跃,学术活动频繁,上课时间与方式别具特色。设计轻松的课堂讨论氛围,一般有讲授讨论启发式、提问讲解式、分析论文表达观点式、学生讲解讨论总结式,营造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的机会。讨论的主题是唯一的,讨论的内容是发散的。适当的使用头脑风暴法,师生的思维高度活跃,打破了常规的思维方式,并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
3.培养合作精神
持续的创新需要合作。爱迪生也不是一个孤独的发明家,当时他领导了汇集4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世界上首个大规模实验室。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合作意识难以通过讲座或讨论形式得到培养,需要通过某种活动,通过人与人的交往,通过共同完成任务,以及共同的成果分享及责任担当等关系建立和培养起来。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激情四溢的创新团队。
4.避免思维定势与惯性
思维定势是一种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规律和经验处理问题的因循方式,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思维定势很容易使人们产生惰性,成为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暗示,不提示,不怕出错,不急于给出标准答案。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多视角、多方位地追根溯源,探索和求证知识的发展状态和过程。
5.改进导师负责制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研究生教育方式采取导师负责制,每位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有限,教育过程中师生沟通、交流和讨论的机会较多,有利于学生向导师请教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式与方法,以及解决科研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易于导师集中精力和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采取因材施教、灵活培养的策略进行区别化指导,形成学生与导师良好的学术互动。但是,单一导师制所带来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导师是学生的唯一学术上的指导标杆,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开发和知识面的拓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优势互补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导师来源于相同和相近的学术领域,各有所长,优势互补。有效整合团队的科研能力,实现资源共享,既发挥导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研究生认知主体作用。通过团队的力量开展创造性研究和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开拓学生和导师的研究思路和视野,创造百家争鸣的学术研讨氛围,力争在多学科及交叉学科领域有所突破。
【关键词】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思维;研究现状;基本特征;培养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计算机界开始对计算思维引起重视,并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较多的一个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科学教育领域更是开展了影响较大的相关研究。
一、计算思维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在国外,计算思维经历的认知和逐步推广的过程,尤其是在美国的教育界和一些学术机构对此广泛推崇,不仅有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思维发展的专题讨论,更有许多相关的协会和组织如部级别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师协会、团体级别的计算机协会以及数学研究所等在内的积极参与和响应。根据美国计算机协会(ACM)2009年在网上公布对CC2001(CS2001)进行的中期审查报告(CS2002Interim Review)(草案)中,就非常明确而具体地将“计算机导论”课程与“计算思维”概念交集在一起,并对此提出该课程需要讲授计算思维本质的特别要求。由于计算思维在许多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直接促成起到了主要作用,其重大基金资助计划CDI(Cyber-Enabled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Cyber能够实现的技术创新与科学发现)的产生,CDI计划其主要目标是使用计算思维(包括在其研究领域产生的新思维、新见解、新方法)促进美国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领域产生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性的成果,[1]促使人们在思维模式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转变。与此同时,得到美国微软公司支持的美国国家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师协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计算思维:一个所有课堂问题解决的工具》(Computational Thinking:Aproblem solving tool for every classroom)报告在网上,对其研究成果和什么是计算思维进行了总结和推广,充分显示了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美国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经济等各个学科领域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标志着美国在自然科学与工程等领域保持和拥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绝对优势。
在国内,许多专家与学者也开始关注计算思维的发展,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所长、国防科技大学的朱亚宗教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董荣胜教授等在这一领域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08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桂林召开了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具有标志意义的研究会,会议以“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为主题,开展相关的学术专题研讨,全国有80多所高校参会,包括70多位在此领域较有影响的计算机学院院长、主管教学副院长在内的近百名专家,与会者围绕主题,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在“计算思维”领域的研究心得,以及它高校教育教学中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着重探讨了在计算机学科教学创新中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的作用,特别是结合所在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实际,探讨了以课程为载体融入计算机思维的手段和方法,对提升和促进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教育事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计算思维作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高级思维活动,它对计算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影响,通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将人� Zenon W.Pylyshny认为大脑中发生的认知过程也与计算过程“强等价”,并从功能建构、代码符号结构、代码定义结构三个层面对认知过程进行了诠释[2]。中科院院士李国杰认为:计算机科学本质上源自工程思维和数学思维,但计算思维远远不只是为计算机编程,它与“读写能力”一样,是具有抽象的多个层次上的思维,既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因而它不属于计算机科学家独有,计算思维将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认为:当前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课程存在知识型/技能型教学与未来计算能力需求之间的鸿沟,当前的教学模式关注点是计算机及其通用计算手段的应用,而能跨越通用计算手段到各学科专业计算手段的鸿沟,应是基于通用计算手段的计算思维与计算能力,思维性基础教育应是改革的方向。
总之,对于计算思维的研究国内外都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我国高校也在计算机科学教学方面有意识地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对于计算思维概念、基本原理、历史沿革(发展阶段)以及今后的前景,特别是在教学中如何培养计算思维等,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国内外尚未有文献全面而详细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对于计算思维从何而来?它的基本原理和特征怎样?以及如何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等问题都需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以推动和促进计算思维的研究健康发展。
二、计算思维的基本特征
1、计算思维的原理
有学者认为:计算思维的原理包括机算设计原理、形理算一体原理和可计算性原理。所谓机算设计原理,就是通过利用运行规则(算法)以及与物理器件相结合,从而实现某个任务顺利完成的原理。自从计算机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之中,其计算思维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电子计算机的创造改变了世界,带给人们许多前所未有的惊喜,计算机的设计原理 所谓形理算一体原理,即是应用相关理论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计算发现规律的原理。[3]在计算思维领域,就是从物理模型和物理图像出发,寻找相应的数学工具与计算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2、计算思维的概念、方法和特征
计算思维一词由Jeannette M. Wing 于2006年提出,要弄清究竟什么是“计算思维”,这是计算思维研究最为关键和首要的内容之一。但众多专家与学者对计算思维的概念目前还未建立起统一的共识,并且每位学者对计算思维的触角和认知也是各抒己见,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它包括了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其定义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概念去解释或理解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的相关设计和求解问题。周以真认为,计算思维具有六个方面的主要个特征(数学思维与工程思维的互补与融合;概念化,不是程序化;是人的,不是计算机的思维方式;是思想,不是人造物;根本的,不是刻板的技能;面向可以触及到的所有的人,所有的地方)以及涉及到的计算机科学的思维能力培养系列的各种方法(保护、冗余、递归,容错、纠错和恢复,抽象和分解,学习和调度,利用启发式推理来寻求解答,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规划等等)。[4]故综合以上观点:本
三、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与策略
1、重视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学生进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教育领域逐渐展开。国外很多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机构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学生计算思维教育、训练以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高度重视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它纳入学校课程的考核体系之中。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对计算思维能力训练和有意识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其设计与整体规划欠完善,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尽管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地进行学生计算思维训练及能力培养,但这些都是探索性的、小规模的和碎片化的,缺乏大规模的、系统化的和自觉的意识。我国在计算机科学研究方面的专著如《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已�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尝试在医科学生中开设了“医用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从学生学习和反馈的情况看,很受学生欢迎且反响较好。因此我
2、创新计算机思维能力方式和手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国家的兴旺和国力的强大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只有在教育教学中主动融入创新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主观能动性,才能在未来社会发展和竞争中
抢占新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的制高点,不负时代向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严峻课题。因此,高校在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要有意识地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使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
3、加强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而计算思维理应成为高校课堂教学采用的重要工具。笔者所在的高校经过多年努力,教师与学生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达成了共识,在教学过程中也日渐体现其效果。已在教学当中逐步应用,但如前所述,由于人们计算思维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较高层次,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来说,计算思维还未成气候,并且在教学中的应用还限于是少数专家学者的行为,一般处于探索阶段、小规模或较为零散的实验性教学,在培养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应用计算思维的系列方法,[6]取得的效果还有待时间的经验。但总之,基于“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的培养,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训练、实例展示与应用来逐步完成,最终在人的思维结构中形成一种新的可选择的思维定式”。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通过混合式学习模式自主学习,以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牟琴,谭良。计算思维的研究及其进展[J].计算机科学,2011.03.25-28.
[2] 阳小华,刘杰,刘志明,徐卓然。融入计算思维训练的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高教学刊,2015.19.106-109.
[3] 黄玲玲,杨剀,王颖,黄欣阳,阳小华。计算思维特征探析[J].计算机教育,2014.17.12-15
[4] 刘杰,阳小华,陈星,刘志明,张慧仁。提升计算思维能力的编程游戏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1.55-57.
[4] 万亚平,阳小华,刘志明,黄欣阳,马淑萍。计算思维系统化特征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99+101.
[5] 丁琳,王颖,马淑萍。MOOC支撑下的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09.30-33.
[6] 龚向坚,邹腊梅,胡义香。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4.01.26-28+34.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交叉学科;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74-02
一、引言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 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更应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科学上的很多重大突破以及创新成果的产生,大都是不同的学科在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领域和过程中形成的,所以不同学科的交叉已成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渠道和方式。而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并使其交叉和融合也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交叉与创新的本质有着必然的联系,正如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所说,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产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3]。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也强调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科交叉是正途。据不完全统计,交叉学科的数量目前几乎占据总学科数量的一半,交叉学科现象的研究已受到科技界普遍的重视,而且在国内外对交叉学科的定义、理论、特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已有了较多的报道,然而对涉及具体的交叉模式及如何提高交叉学科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研究当前高等学校学科交叉的最佳模式,探讨交叉模式培养体系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将对高校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更大的作用[4]。本论文将结合水声工程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的交叉作为事例,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势、意义以及方法等方面就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想法简单谈谈。
水声工程学科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由于声波是在海水中探测目标、传递信息的有效工具,所以水声工程学科主以水声为基础,包括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水声装备研制和系统集成技术研究等多方面的培养目标。而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两个二级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以现代通信理论和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主要包括涉及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整个过程中的所有理论和技术手段,是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对于船舶与海洋工程和信息与通信工程这两个不同的一级学科,然而它们存在着交叉性。在水声工程中所涉及到水声装备研制和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的培养内容,所需要的技术知识有部分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培养内容,而水声工程又可以是信息通信工程学科的应用背景之一。所以这两个学科交叉性明显,对于这两个学科的研究生的培养应该突破学科束缚,所以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正是
二、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有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手段涌现,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及重大成就往往都出现在学科交叉的前沿,高度重视学科交叉融合才能始终把握科学发展的前沿。交叉学科对原有的传统学科是有利的补充,促进了传统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不断地加速新学科的形成、建设和发展,其对于现代化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交叉学科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有利于研究生突破传统学科的束缚和思维定式,熟悉相邻学科领域知识,培养研究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利于培养研究生从多学科、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增强科研活力,同时也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在探究新的学科方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帮助高校形成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结构,有助于高校学科建设。以水声工程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例,这两个学科能够相互支撑,相辅相成。一个学科的建设能够支撑另外一个学科的建设,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能够在发挥各自学科优势的同时,利用不同学科的差异,大大增加了其创新的机会和提高创新能力。
三、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
交叉学科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具有与传统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1.交叉学科对研究生的知识面具有拓宽作用。学科交叉使得个学科内容的交叉渗透到平时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能够不断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如水声工程学科在充分发挥其水声原理以及换能器技术等方面传统的知识结构同时,给研究生教授关于信号处理和通信原理等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有利于拓展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更好的掌握声纳装备的设计与系统集成专业方向。
2.交叉学科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方法。交叉学科是不同思维、观点、理论、技术、应用背景之间的相互碰撞,这种碰撞有利于产生新的火花,并且得到创造性的成果,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声纳正是水声工程与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发挥其中一个学科的优势,以另外一个学科作为补充,将为研究生创新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3.交叉学科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科有其各自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同学科其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不尽相同,势必会造成研究生思维的单一或只是使得研究生思维受到束缚。然而交叉学科具有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能力,如何能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结合这种独特的方式,将有助于研究生形成一种崭新的思维风格,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条件。
4.交叉学科有助于帮助研究生进行论文选题。研究生的选题对于研究生培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新颖的题目有助于研究生做出创新的工作,然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些学生反映其论文选题很难,或者论文题目具有相似性,这都不利于研究生的培养。但是在学科的交叉和综合领域中有大量的值得去探索的研究课题,丰富了研究生的科研方向和毕业论文选题。比如声纳性能的提高、环境对声纳设计的要求等这些方向就是水声工程与信号与通信工程交叉学科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四、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及措施
1.充分利用校内学科实验基地,建立多学科共享实验平台。学科实验室代表着不同学科的特色和优势,而开发的实验室能够激发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研动机,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鼓励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参与或选择该学科下设的开放性实验,通过在实验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建立综合性的实验平台对提高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在学校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应该尽量向交叉学科倾斜。通过整合全校范围内与相关交叉学科力量和科研资源,建立跨院系、跨转专业共享的实验平台,来调动教师在交叉学科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提高研究生科学研究水平。比如以水声工程交叉学科为例,积极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共享实验平台。
2.选择性的跨学科招收研究生,并且制定交叉学科详细的研究生培养计划。鼓励和吸引更多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报考研究生,学校和研究生院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跨学科招收。在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中,要体现交叉学科在学生选择导师、选择课程等方面的特殊性,比如可以选择不同学科的导师共同指导,对于不同学科的课程研究生能够灵活地互相选择。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学科点,吸收其他学科教师参加交叉学科培养计划的修订,制定既体现特色,又能够支持跨学科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
3.努力提高导师科学研究水平,建立由不同学科教授组成的联合导师组。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导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学识水平以及对学科的前沿把握等能力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了能够开拓研究生思路、挖掘和激发研究生潜能和创新思维,应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提高交叉学科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水平,鼓励不同领域的导师经常在一起切磋交流;同时考虑到交叉学科的特点,仅仅依靠一个导师指导是很难的,因此,为保证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建立主要责任导师和副导师的联合导师指导方式,由交叉学科的各学科导师参与并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选择高水平交叉学科研究课题,把握研究方向和动态,使研究生在不同学科学术思维的培养下,提升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健。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综合培养体系探析,东莞理工学院学报[J],2010,17(4):108-112.
[2]俞松坤,席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9,(8):68-69.
[3]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1):58-60.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思维;医药专业;教学改革
医药类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的医药卫生人才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程度。经过近30年的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 但是近年来,医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刚进入高校的新生对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能学到什么有困惑,任课教师对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教什么、怎么教也有疑惑;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医师资格和队伍管理的日益加强,医学相关课程的内容及学时量大为增加,使得部分医药院校不得不压缩公共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时数,但是医疗机构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在医学临床及基础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又对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述各种因素,都使得目前医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很大挑战。
本文结合国内外教育界对大学计算机教学的新认识和新要求,对开展以计算思维�
一、国内外计算机教学的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科学跨学科交融的深入,计算学科促进其他学科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内外教育界对计算科学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
的认识和体会,并将与计算科学对应的计算思维的培养提到了新高度。所谓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按照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2006年给出的定义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 为确保美国在计算科学领域的竞争力,2007年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启动了“大学计算教育振兴的途径”(CPATH)计划,旨在改革本科生的计算教育,提升学生对计算科学的兴趣。而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计算思维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此,NSF进一步启动了一个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计算使能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CDI),内容涉及所有学科,并以计算思维� 2011年,NSF又启动了CE21(The Computing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计划,目的是提高中小学生和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及老师的计算思维能力[1,3]。
计算思维在国外计算机教育中的兴起也引起了我国计算机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领导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逐步确立了以计算思维� 特别是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推动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12年底批准的以计算思维� 包括理、工、文、农、医等在内超过百所高校参加的这一批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篇章。
二、对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新定位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在2011版《高等学校医药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将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归纳为四点: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及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管理者、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受计算机“狭义工具论”思想的影响,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放在系统操作、应用软件的使用和在医学中的具体应用上。
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以及与自然和社会各个学科结合的日益紧密,它已从最初的数值计算工具、仿真技术以及基于网络的E-Service平台等,变成普遍适用于自然和社会领域的通用思维模式。在医学领域,计算科学也已从最初的生理系统仿真建模、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医院的应用逐步发展到计算医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电子病历系统、虚拟人、健康物联网等新型交叉学科以及更广泛深入的应用,并在医学发展和研究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培养医学生掌握先进计算技术的第一门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否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医学生能否具有计算思维并掌握利用先进计算技术来分析解决医学相关问题的能力,成为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重大挑战。
作为基本思维方式,计算思维不仅具有通识教育应有的特征,且在医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特别是整合医学中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无论是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还是作为提高医药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计算思维培养,是计算机教学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面对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使计算思� 这一次的教学改革,并不是完全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而是一种更新和提升,是以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指导,再结合医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医学应用特色,以计算思维能力�
三、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应在促进教学观念转变的基础上,以计算思维能力的� 目的是在对医学生进行计算机文化、信息素养教育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计算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课程能够成为开发和培养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使医学生对计算及计算机科学的思维形式有更深刻的理解,具有应用计算思维解决医学及临床问题的习惯。
鉴于医学基础及临床研究与实践的特点,长期以来,医学生的培养主要以实验科学和实证思维为主,计算科学和计算思维则相对缺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也更重视计算机操作和工具应用,较少涉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改革中,需要从医学应用的角度加强学生对抽象、设计等计算思维基本要素的理解。通过对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他们对人体复杂生理、病理、生化、药理等过程及临床复杂问题进行分解、提炼归纳、系统设计的能力,从而提高医学生利用计算技术分析解决医学基础和临床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下图是开展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框架。通过教学改革研究,力争探索出适合医药专业本科生计算思维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精选出能适应改革要求的课程内容,总结出适合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实践实验环节,并积累一批能深度融合和体现计算思维的医学教学案例、应用实例、教学片段等教学资源库,建设相应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实验案例库,编写出具备计算思维核心要素、体现计算思维方法训练、医学案例和应用丰富的全新课程教材。通过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改革,把目前医药院校大学计算机课程“工具论”式的教学,提升到对文化素养、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
在上述框架中,进行教改的关键是在计算机文化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之上,对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通过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精炼、更新和提升,去掉那些已掌握及可自学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加能体现计算思维和计算理论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与解决医学问题相关的表达和方法;对课程核心内容进行梳理,对与计算思维概念、理论及问题求解方法等相关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实验单元予以加强;突出医学特点和专业应用。在此基础上,再按照计算思维体系对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建立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等与计算思维表达体系间的映射关系,体现思维方法,初步实现计算思维从“科学”层面到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层面的转换。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针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精选能够体现计算思维方法和过程并与医学应用结合的教学片段/案例、临床数据、实验项目,是资源建设的关键。基于医学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信息处理等应用实例,展示应用计算思维进行求解的过程,特别是核心问题的抽象建模、算法化描述、自动化处理等,可极大促进医学生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教学改革的另一个关键是通过对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的改变,在教学中突出计算思维的过程和基于不同层次计算环境的医学问题求解思路。
相较理工科院校针对计算思维的培养已在前期开展了较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相关方面的改革才刚刚起步,因此应该采取系统展
开、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策略,可以先在小专业、小班中试点,再逐步推广。同时,考虑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各医学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工具技术的要求有所不同,对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应逐步提高。
计算思维的引入为医药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将计算思维的培养融入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为计算机教育提供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更高的目标,体现了计算科学的新发展和计算机教育理念的进步。通过从计算思维培养涉及的不同层次上进行改革探索,为构建医药院校以计算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国良,董荣胜。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32.
[2] J.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ACM,2006, 49(3): 33-35.
[关键词]高师;创新精神;培养
[作者简介]王利超,洛阳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党总支书记,讲师,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在职研究生,河南 洛阳 4710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105-0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和时展的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已成为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而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任重道远。就现实而言,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与素质培养、重理论研究而轻实践训练、重共性教育而轻个性发展、重传统继承而轻现状突破和创新等现象[1]。这种教育理念和体制极易束缚和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的人才创新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这种现象亟待改变。
一、高师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工作的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未来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育人才的“母机”,担负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任,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2]。培养师范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带动他们本身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因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是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决定于其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以及审美情趣,这决定于其文化知识素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韧性,是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这决定于其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因此,高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创新的本质和师范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核心和关键
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创新的反面是“守旧”。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借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范畴来说就是:“生”。《周易・系辞下》云:“天地之大德日生”,而人类是靠自己的创新能力自立于天地之间的,最有意义的人生莫过于不断创新的人生。所谓“生”,乃是说“世界”并非本来如此,亦非一直如此,而是生生不息、日新而月异。所谓“创新”,更具体地说,就是“无中生有”――从被抛弃、被忽略、被认为是“不可能”、“不必要”的“空白处”生出“有”来,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化腐朽为神奇。“无中生有”的前提是“有中生无”――超越已有的成果,不为权威的结论所束缚,不被流行的观点所湮没,不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创新的本质就是“有无相生”。
创新素质是21世纪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着重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
(一)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的关键是思维。创新思维是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而忽略了对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要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人手,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教师要加强对创造理论、规律、创造性思维及训练、创造力的开发、创造教育实施等方面的知识的积累,给学生提供独立、批判、想象、怀疑等创造品质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外,能够更好对其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3]。创新思维也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因此,在教育中既要指导学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还要注重利用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借助想象力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等方面良好的训练和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研究、判断、推理、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从师范生的角度出发,要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探讨的兴趣、对教材教法研究的兴趣、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研究的兴趣、对现代教育思想研究的兴趣等。学生一旦对教育教学创新研究有了兴趣,就会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刻苦学习中,就会废寝忘食、锲而不舍,有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问题要高低适度,并且是学生渴望知道的,这样就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合理满足学生好胜心,也是培养创新兴趣的方法。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三)锻炼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要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坚持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统一。要加强对知识的创新、方法的创新,训练学生超越常规的思考力、朝气蓬勃的进取力、明晰简洁的概括力、去粗取精的选择力、明辨是非的批判力、创造发明的动手能力。改变过去的教育主要以解决现成问题、被动的“应答式”的模式,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以具有启发性的内容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教师素质,挖掘创新源泉
在实施师范生创新精神教育中,教师创造素养的高低对教育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善于吸收、应用最新教育科学成果,敢于在教育改革中创新,具有独创和批判的特性、强烈的进取心和好奇心以及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同时,要求教育者善于运用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有利于师范生创造力发挥的教育环境;鼓励师范生大胆进行创新实践,并教会他们怎样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品质;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
答案的方法,竭尽全力去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创新活动,开拓创新教育的视野,在活动中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创新兴趣,夯实创新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困难的过程,在困难面前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时就需要磨炼学生的意志。意志行动对学生的创新活动能起到稳定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具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同时,由于学生最初的创新活动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终止或转移。这时就需要强化学生的兴趣。因为任何一种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主体的浓厚兴趣。因此,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觉的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状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使单调的创新活动变得充满情趣,把对学生的期望化作他们投身科研的动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并积极为他们创造成功机会,从而使他们通过努力之后,感受到创新成功的喜悦。
(三)加强科研引导。培育创新成果
科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提高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对创新精神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科研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较高层次的知识性活动,仅仅靠个别学生“单兵作战”是难以奏效的,应有一定的组织来引导更多的学生来参与。从高师教育的实际情况看,严密的组织管理和科学的规章制度是推动学生科研有序开展的关键因素。要成立有院系领导及专家学者组成的学生科研活动指导小组,保证学生科研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同时,根据专业和年级的不同,制订出相应的活动方案[5]。在大二阶段,加强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引导,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在全系范围内选拔具有良好科研潜力的学生成立科研兴趣小组,按照专业特点,制定出科研目标和规划,如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在大三阶段,实施导师制,将学生分组,然后由导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培养学生学会进行科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参与、协助导师开展科研工作的开展。大四阶段,围绕毕业论文的撰写,在选题、开题报告、资料的查寻、论文的写作、、论文的指导、答辩等方面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锻炼。
此外,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学生,激发其积极性。对在科研过程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学生给予奖励。其作品由导师或学院推荐给予发表,也可以让学校学报辟出一定的版面予以发表,并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给予详细记录。在学生毕业时学院可以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等,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动力。
(四)创设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思维
1.加强科研能力塑造,注重创新环境的创设。营造适宜的创新环境,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环境,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力,激发创造热情。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好的创新环境可以使学生抛弃“科研高深莫测,非我们学生所能想象和尝试”、“科研与师范生无关”等错误认识,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5]。让广大的高师学生都敢于尝试去搞科研[6]。可以聘请在科研上颇有成就的知名教师授课,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在能力上给予培养。这将使学生对科研活动更为重视,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学到有关科研的真正的本领,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2.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活动。学生的时间分为在校学习期与假期两个时间段。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讲座,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素质,也可充分利用图书馆、系资料室、互联网、各种实验器材等教育信息资源。另外学生们可以利用暑假、寒假两个假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带着课题进行社会实践,使理论观点更具有可操作性。根据两个时间段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学生的科研活动,可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收到满意的效果。此外,要注意协调好科研活动与学习、课外活动的关系,不能因为科研活动而影响学习或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
3.结合实际,充分发挥文、理各个学科的优势。各系学生科协在开展工作等方面可以进行交流,充分发挥、展示各自学科的优势,相互借鉴和学习,取长补短。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双方的完善,还可以使以前对科研望而生畏的学生从已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学生那里受到激励、鼓舞,形成互动作用,从而使学生的科研活动向着更加科学、良性方向发展。
4.掌握创新的方法。仅有创新的思维和兴趣还难以真正提高创新能力,还必须掌握具体的创新方法。如对熟知的问题,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创新处理的同质异化思维;对不同问题,用熟知的知识、方法创新处理的异质同化思维;对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立足点与进入角度,进行创新的横向思维;把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思维软件或硬件重新组合,创造新事物的组合思维等。
[参考文献]
[1]杜明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现代化,2005,(6).
[2]金素梅.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3).
[3]刘正铭.高师素质教育的反思与前瞻[J].广西高教研究,2002,(3).
[4]肖焰.西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7.15.023
如何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及关键点。一直以来以学科设置的专业面较窄,专业分工过细,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学科体系和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呈现出的多样化以及复合化,特别是创新人才的要求。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综合发展,通过跨学科教育,借助于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培养具有知识交叉与融合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人,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1 创新人才的概念
创新人才虽尚无统一定论,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把握专业前沿的能力是其所必备的最基本素质的特征之一,即①精深的专业造诣:创新人才要精通专业理论,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即:某一专业领域有特长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之一。[1]②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各行各业那些试图通过变革来引领发展, [2]谁拥有创新人才,谁就拥有强大的、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谁就会在日趋激烈的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依靠研究生教育。[4]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指其在理论研究、服务社会和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形成的综合能力。包括多个方面:理论构思能力和前沿把握能力决定了其创新的方向,也标志着其创新的特点是核心能力特征;自学能力、实践动手、组织沟通和人际协调、表达陈述能力是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创新的质量,对创新同样重要。
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日趋复杂及交错的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呈现,这些都是传统的研究方法、单一的思维方式无法理解的,只有通过创新的思维方式或创新的研究方法才能使其得以解决并实现创新性突破。而创新既是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也是科研方法的不断创新。研究生教育阶段,是以知识创新为学习目的,以科研创新为培养手段,从而使学生经过研究生阶段学习之后,不仅能克服专业知识的“纵深发展”所带来的褊狭性,具备扎实的、广博的知识,更具有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基于多学科之间相互相融、相互交叉跨学科研究,有助于学生在不同学科背景下,形成交叉的思维方式,培养其交叉思维能力,吸收其他学科思维方式的精髓,为本学科的思维方式注入生机和活力,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优化原有的思维模式,推陈出新,将两种或多种学科的特定思维模式融合起来,使其从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去了解、观察、分析、探究,摆脱单一学科思维模式的束缚,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的研究方法,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2 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2.1 夯实专业知识,拓展思维模式
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对造就创新人才是至关重要的,集中反映在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知识是创新之源,创新如果没有知识,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5]丰富的知识不仅是创造力的源泉,为创新提供原材料,而且能够启迪人们的创造灵感,举一反三,创新地研究问题。我国高校的专业建设经过变迁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凸显,越来越多的学校鉴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始重视跨学科教育模式。大多数高校在培养方案制定时,在考虑本专业需求的同时,增加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特别为跨学科研究生开设了所修的课程。相对于本学科的研究生来说,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更要求具有扎实的及广阔的基础及综合知识。因此,夯实专业知识,是他们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对于导师来说,他们要为跨学科的研究生制订学习计划,确定阅读书目。因为跨学科的学生对于在对本学科的知识尚未形成完成体系之时,会对诸如阅读书籍甚至科学研究等一切感到茫然,所以,导师要帮学生制订阅读中外文献的计划,并要求他们做研究报告或读书笔记,以不断提高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理论水平。
培养创新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是以人的创造活动为基础的。创造是人首次获取崭新的精神成果或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为。创造的本质是新,是独特,是与众不同。个性则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定心理特征,也是独特性的表现。[6]因此,培B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正是体现学生个性的过程。而跨学科教育恰好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到了教育的首要位置,不再过多地强调本领域、本专业的优势,而是呈现出多样性和弹性化的特点。构建起合理的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为跨学科研究生的长足发展,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提供必要的保障。
批判性的反思精神、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判断力、无畏的质疑精神、锐意进取的毅力、乐观向上的心态、开放的胸怀及强烈合作意识都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7]。科学研究往往是一个充满艰辛,跌宕起伏,有时会陷入僵局或死局,不断面对失败打击的过程,如果没有锐意进取的毅力,没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很难实现最后的成功,或享受到创新所带来的喜悦。
2.2 建立研究团队,强化合作指导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大多是“师傅带徒弟”的学院型模式,而跨学科研究及研究生培养所涉及的学科较多,绝不是一个导师的知识所能涵盖的,因此,研究团队建设,合作指导就显得格外重要。①导师制度:这种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导师制。通常是根据跨学科研究的方向,以一名导师为主,吸收相关学科的导师参与,体现多种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这样使得跨学科研究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后,能充分了解并熟练运用新知识和新技术。同时,也要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走出壁垒森严的堡垒,进行学术交流及相互合作。在项目申报及成果评定上,对跨学科研究给予政策上一定的倾斜,及资金资助。这也将使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走上一个良性循环道路。②国内外合作:在科技高度发展及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以及系统化、整体化地综合发展的今天,一所学校,一个科研机构甚至一个国家的科研环境和设备条件,难以培养出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的跨学科创新人才。加强与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与交流,对于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计划地派遣优秀的研究生到国外学习、访学、从事科学研究,使学生能尽快地掌握学术上的新知识,创新自己的科研方法。③集体培养:这主要是指一些新兴的学科或边缘学科。由于导师自身知识及专业的局限性,一个人并不应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集体培养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团队中个体的不同优势将促进各学科、各种知识的渗透和融合,优势互补,定会促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发展。
2.3 搭建学术平台,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
构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跨学科学术平台对于学科的交叉融合、互惠渗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形式。高校可以走出象牙塔,加强与其他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横、纵向联系,进行国内国外的相关研究的学术活动,并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其中。还可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机构,例如,跨学科的研究实验室、跨学科的研究所、交叉研究中心等, 促使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思维,激发创新灵感。
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由于研究生自身的发展以能适应高层次学术研究的要求,再加上高校里造诣高深的导师的指导,使得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活动。
参考文献:
[1]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5.
[2]高晓明。拔尖创新人才概念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65-67.
[3]沈蓓绯。荣誉学院: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0(4):59-63.
[4]叶赋桂,罗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J].复旦教育论坛,2011(9):19-23.
[5]王充闾。逍遥游:庄子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