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绘画作品5篇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增长知识、锤炼意志成为中华民族最有力的建设者。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5篇中国梦绘画作品,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梦绘画作品 篇1

主办单位:中华文化联谊会、台湾省文化基金会

展览时间:2012年4月26日至5月6日

展览展厅:中国美术馆8号厅

展品数量:约30件

艺术创作来自智慧、才情与美感。美感是知觉经过欲愿的完成所引发的现实。现实里有社会意识的分工与结合,对于大众提供更完善的理想,这些理想涉及到真、善、美的解释与感应。那么艺术美是否就是精神内涵的投射,也是真、善、美交融的真实?

看过周锡玮的绘画创作是在我认识他十余年之后,当时竟不相信一位忙公务的行政官是如何做到的:1.在闲暇时投入对陶艺的绘制。他画海鸥、翠鸟伫立在沙岸或荷茎上,以写实作基础,在笔墨之间流露出技巧的纯熟。对于外象的描绘,若没有扎实素描的功力,如何能让物象动态使之生动栩栩?2.而造境所需要的形式安置体现出来的内涵,是知识与情感交融的象征,它是精神层面积极投入的对象,如同君子之人性,建筑之于空间,色彩之于物象的综合。3.在物象与心象共处一隅时,周锡玮兴趣在协调心智不变的永恒,换言之,看到他谦和却又呈现旺盛的企图心,期待艺术创作是心智合一,真美为善的心灵风景,正如他对政务理想的契合。

更多的时间了解他艺术创作的成绩,不只从他不断有新的展览消息传开,仔细看过他的作品后,令人惊讶他的绘画比之学院画法更为纯粹,当今台湾地区的画坛又有几多人可以与之并谈?

仔细端详他的作品,实有一种美感符号呈现。“美是建立在一些客观性质之上的本身价值”,而他的作品乃在“审美价值是种潜能,它必须在某种主、客条件配合的情况下才能体现于经验之中”,美学家刘昌元如是说。那么周锡玮绘画表现就在美感价值的经验,与他游历国际社会的视觉经验作为客体,而存在于自身的美感基因会促发他的创作表现欲望。

或许艺术表现是一种深邃的沉思,更是广大的内心世界,有喜怒哀乐的情绪,有波涛汹涌的理想,有些是美梦、有些是现实,但更重要是才能的需要,不着痕迹地流露在创作的笔端,周锡玮的绘画创作应如是说。

近一年来,他宁静致远,提高艺术表现的层次,完全投入现代作品的创作,秉着艺术品成功需三要件——时代、环境与个性的抒发,结合现实需要与美妙梦境的符码,作为绘画表现的条件。他有所根据的行动,以大幅尺寸充沛的情感作画。他喃喃自语:色彩、美丽、童年、梦幻、艺术、乐章……组合绘画表现的主轴。

他说:“尝试构筑同年梦中的美丽色彩和成年沧桑的刻痕成为笔墨,画出沉静、跳跃、绚丽、黑白、传统、开放成有限与无限。我回忆起羞涩和自信的灵感,圆了多年来的梦想。那童年梦中的我、那成年的我,心情和色彩全部写在画布上……”

丰沛的情感、充实的智慧,他的心境岂只是自信与梦想的实现?在他气势磅礴的画作,如《生机盎然》《山岚》的制作,若没有大自然生机期待,如何挥洒自如?又如《热情如火》《淋漓尽致》的表现,笔力万钧,层层叠叠交织人性的起伏。《黑山白水》《华丽》《四季之夏》的结构,是圣像崇拜的支架、高瞻远瞩的冥思。《巨石擎天》《突破》的情思,是否有自我灵修的坚持,或有心灵的反射?诸此等等。周锡玮的绘画艺术,具备社会性、国际性的创作,是现代艺术美学中的反思、现场、知识与时代的展现。

中国梦绘画作品 篇2

保罗・德尔沃,这位比利时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自幼就经常沉浸在古典文学的幻想世界里,是个爱做梦的孩子。少年时期,他曾立志当个建筑师,但到了21岁时,又将兴趣转移到能够更加自由地实现梦幻世界的绘画方面。有如舞台布景的人造空间、洋娃娃般的女人、仿佛召唤着人们到另一个世界去的电车与火车……这些在德尔沃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题材,都是画家“梦幻世界”的主角。

收藏于比利时皇家美术馆中的《公众之声》;就是一幅足以说明“德尔沃式”魅力的绘画杰作。其中,横躺在画面前方、拥有维纳斯形象的裸女,据说象征着画家已去世的母亲。德尔沃的母亲在生前始终为这个喜欢活在幻想世界中的儿子感到忧心,以致对儿子的生活干涉甚多。尽管德尔沃厌恶母亲的压制,却仍然把她描绘成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然而就在完成这幅画的前一年,已经50岁的德尔沃,与20年前因母亲反对而分手的情人再次相遇,于是画家决意与母亲为他所选择的,20年来一直与他相伴的妻子分手,展开他新的人生。在这幅画里,德尔沃画出三位身穿丧服、引导维纳斯(他的母亲)走向黄泉之路的女人,将自己终于摆脱母亲支配的心情寄意于她们无声的对话中。

史庇斯奈博物馆带来的震撼

德尔沃早期的绘画多偏向于写实风格,而像《公众之声》这类充满幻想色彩的作品,是他接触了意大利画家基里柯的作品后,德尔沃看见了自己想要描绘的梦幻世界,而母亲的去世也使他的幻想能够更加自由地释放出来。从此,德尔沃确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就在此时,他遭受到另一个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冲击,那就是为了启蒙民众的医学知识而巡回于比利时各地的临时博物馆“史庇斯奈博物馆”。在光线微弱的红色帷幕中,那栩栩如生的人体解剖模型,以及令人生畏的人体骷髅,就如同“人偶馆”的情景一般陈列在小屋里。这一具具象征死亡的枯骨,是德尔沃小学时在学校教室里见过的,它唤起了德尔沃儿时的记忆和思想之情,使得那些曾经被遗忘的感受得以在画布上复生;从此,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人物都被描绘成没有生命的“人偶”。在史庇斯奈博物馆得到的强烈印象,使德尔沃能够更加真实地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梦幻世界。

中国梦绘画作品 篇3

现代主义绘画艺术,一般是指20世纪初产生的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的总称。概括地说,它们一般具有反叛古典传统规范,张扬个性创造精神,以一种偏执的独特风格和艺术个性语言,来表达一种具有鲜明革新性的创作探索,与以模仿和写实为特点的传统美术形成了对比。戈雅虽然出生在18世纪,与传统意义上的现代主义绘画的产生相差近两个世纪,但其作品的风格及精神却打破传统,极具个性。戈雅在面对腐朽的社会制度和战争时,内心世界的痛苦体验,以及对于王公贵族和教会对人民压迫的回应,都表现在其绘画作品中。他是第一个把画笔从古典主义的桎俈中解放出来,容许无意识向理智挑战,大胆融客观视觉与主观感受于一体,这是现代派艺术家的首要任务。可以说早在一个世纪以前戈雅的绘画艺术就体现了现代绘画艺术的精神。

弗朗西斯科•戈雅出生于18世纪的西班牙,他的绘画艺术在欧洲绘画当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戈雅的绘画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洛可可的装饰传统和古典主义的特点,也有以贫苦人民生活为源泉的现实主义和充满激情与神秘的浪漫主义特色。在他的铜版画和素描中具有奔放的创作想象,对现实采取极度夸张和强调,并采用了怪诞手法。戈雅把怪诞作品在艺术中提到空前的高度,从其作品中不难看出印象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其他一些现代绘画流派的精神。所以,很多史学家认为现代艺术,直至当代艺术,是从戈雅开始的。意大利的美术史学家文杜里评价他:“他是一个在理想方面和技法方面全部打破了十八世纪传统的画家和新传统的创造者……正如古代希腊罗马的诗歌是从荷马开始的一样,现代主义绘画是从戈雅开始的。”①戈雅的绘画生涯伴随着西班牙动荡的革命分为三个阶段。

戈雅的早期绘画艺术在风格上主要还是对罗可可的享乐主义和传统宫廷绘画的继承,在他的众多肖像画中《着衣的马哈》和《的马哈》,两幅躺着的妇女肖像,给戈雅带来了很大的声名。这两幅肖像画在构思上、形象处理上和制作技巧上都非常有意思。同时,这两幅作品也是对西班牙宗教所禁令的大胆挑战,也体现画家的反叛个性。描绘女人是西班牙宗教所要严厉究办的,而从学院派美的标准———比例均匀———的观点来看。在马哈身上一切都是不均匀的。头大,腰细和过分尖细的脚,但正是这样的的身体、这样的眼睛、卷发、微笑和手势的独特配合中,她整个是完全个性化的。对于美的特点,对于活动的活泼生动和精神饱满的形象已经有了另一种理解。

戈雅的绘画不同于同时代的巴洛克画家之处在于他逐渐透露出来的深刻思想性。戈雅的肖像画,不仅是描绘对象的阶层意义,而且是描绘对象的个人品质,显示人性的多面性以及一切微妙的心理变化。不像其他宫廷画家那样表现国王的威严,戈雅在其名著《国王全家肖像》中,则捕捉到了目光短浅的愚昧国王傲慢自负的态度、国王的姊妹丑陋的脸孔、大王子冷淡无情的虚伪面貌、王后光彩闪耀的衣服都反而突出了她的讨厌相貌和骄傲粗暴的态度。戈雅倒并不在有意丑化这些皇族成员,而是凭着他天才的洞察力,深入挖掘这些人物只知享受的空虚灵魂,从而生动地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本质特征。

戈雅真正具有现代主义艺术精神的作品是他在1792年的一场重病,失去听觉之后,开始创作的铜版画《幻想曲》。由于耳聋使戈雅同世界隔绝了,他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属于自己的,使他的艺术更加深刻。画家采用了怪诞的艺术手法,在铜版画《你不能这样》中,一头悠然自得的驴子,正骑在一个苦难农民的身上,还拿着鞭子,反映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戈雅把怪诞美在其艺术作品中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开辟了通向现代怪诞作品和漫画的道路。

在戈雅的作品中还体现了超现实主义梦幻与现实的结合,力图把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神秘、恐惧、荒诞的艺术风格。铜版画《理智入睡产生梦魇》中,一位青年正伏案而睡。此时,周围出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怪物,在他头上旋转。这隐喻着教会、贵族及上层社会的恶势力。入睡的青年是人民理性的化身,天总会亮,他总会醒来。这表达了戈雅相信真理迟早会到来。戈雅在注释中这样写道:“只要理性一旦睡着了,梦幻中的想象就会产生妖魔鬼怪。但是,想象是应该与理性结合在一起而成为艺术的源泉,以及一切艺术杰作的源泉”。②

《幻想曲》是戈雅艺术创作的一个转折点,展现了他思考人性,揭发人性本质的特点。绘画的手法也更加自由大胆,富有激情和创造力,他曾这样揭示自己的创作方法:“绘画也像诗歌一样,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中选择最符合它目的的东西。它把许许多多人本性上的状态和特性结合成统一的虚构形象;借着这种巧妙的方法,画家就成为一个创造者,而不是一个恭顺的服从的模仿者”。③他的绘画风格已经体现出了一些现代主义流派的绘画特点和精神内涵。

中国梦绘画作品 篇4

高翔所呈现的画面上始终有一层如薄纱一样的遮罩,人物的脸也被虚化,营造出朦胧梦幻的场景。在《梦-谁是玩偶》系列中有两幅画的背景是舞台剧帷幕,亦让人想到,是否人生就是这样一部不断上演着各种场景的舞台剧,在这场剧中有的人是女王,有的人是玩偶,如果直接把画面中的男性看作是玩偶,似乎又陷入某种狭隘。换一个角度思考,在两性世界的角逐中,角色的调换也随处可见,高翔的画也只是将我们不经意间带入这样一个问题的思考,但是他也没有留给我们一个完整的答案,他用他的绘画,作为镜子,折射出现代社会两性关系的模子,观者若有体会,自会感同身受。

在高翔的系列画作中你发现各式各样的马,马的驰骋自由令人倍感向往,处静之中又俊俏优雅,但是高翔将更多的灵性赋予在他的马上,从眼神到面部表情,已经十分接近人得某种表情。在他的马身上,你看不到更为细致的毛发,只是一个梦境中的轮廓。有时候,自由,时间,也是一种奢侈品,或许只有在梦的世界,你能潇洒奔驰,自由自在,忘怀得失。高翔也在不断用新的绘画手法在诠释自己思维的波幅,他的马更具现代感。

在梦系列中大量绿色的运用,奔驰中被定格的马,画面给人感觉舒适,但又充满了动态感,甚至带着舞动的美感。笔画之间,能看到大量意识流的痕迹。

高翔始终坚持用绘画来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但更多的是他的平和和坦然,梦-谁是玩偶的组图中,画面中蓝色的运用比较频繁,使他的画更多了一层纯净,犹豫的色泽,深蓝的沉静给人感觉即平和又遥远,那便是梦的世界,遥远,宁静,仿佛出触手可得,梦醒后,却遥不可及。

It’s impossible to view Gao Xiang’s images as a private matter. What he has done, maybe involuntarily and unconsciously, is to create a basis and an additive to the global changes that are taking place between both female and male as they both discover and re-evaluate their identities in today’s world.

Sometimes when returning home after a long journey you see the familiar with new eyes. My meeting with China, my friendship with Chinese men and women, my meeting with Chinese art and culture – to me it has been like going on a long journey through something that is simultaneously familiar and alien. Every time I have returned home from The City of Eternal Spring to the familiar “Cold North” I have come to experience that the familiar here at home also somehow has alien traits – something I find easier to explain as the result of my experiences of the alien in an alien land! When Gao Xiang paints his poetically powerful works, somewhere between dream and prophetic vision, it turns out he is at the center of what is happening right now- also in Sweden . In a series of oil-paintings he expresses an entire generation’s feeling of powerlessness – but also the fascination and hope- I the difficult art of relationship, fellowship, brother- and sisterhood, mutuality, love –eroticism and passion. Anna Mellergard

高翔艺术简历

1971年生于昆明。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获油画专业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研究二十世纪意大利画家莫兰迪的绘画。著有《空间的静观———乔尔乔·莫兰迪绘画研究》。

油画作品于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获奖。多次在中国、法国、挪威、荷兰、瑞典、比利时、美国、韩国、泰国、柬埔寨等国展出作品并参加艺术交流项目。作品为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北京中华世纪坛、北京环铁时代美术馆、北京领升艺术机构、北京元艺术中心、北京雍和美术馆、挪威威斯特佛森(Vestfossen)美术馆、荷兰Canvas国际艺术画廊、台湾八五星星艺术空间等收藏。

主要参展和艺术交流:

距离——中国挪威艺术联展, 北京/白盒子美术馆、挪威/VESTAGDER FYLKES MUSEU美术馆

艺术关爱生命, 北京/798悦美术馆

夏季展, 比利时布鲁塞尔/伯埃卡特画廊

法国国立美协艺术沙龙展, 法国巴黎/卢浮宫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展, 挪威奥斯陆/东西画廊

天工开悟 —— 新知识分子艺术家作品联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国际开放艺术展, 瑞典厄勒布鲁/市立美术馆

深化的纸性, 美国密西西根州/哥仑比亚大学美术馆

文化之后的文化 —— 中国当代艺术十二人展, 北京/元艺术中心

北京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重归绘画 —— 新新绘画的力量, 北京/丹麦艺术中心

梦, 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

自我造局 —— 2005中国当代绘画展, 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

FOLK—05国际视觉艺术展 挪威柯里斯沁盛/Lista Fyr画廊

亚洲当代艺术展, 韩国光州/国立美术馆

湄公河计划 —— 艺术家居住交流项目, 泰国青迈/青迈大学博物馆、柬埔寨金边/斯那旺普剧场。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北京

中国当代艺术展, 荷兰阿姆斯特丹/Canvas 国际艺术画廊

梦—眺望180x80cm 画布油彩2007

梦—玩偶180x80cm 画布油彩2009

梦—马之塔260x110cm 画布油彩2011

梦 180x160cm 油画 2008

梦 180x160cm 油画 2008

中国梦绘画作品 篇5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绘画;情感表达

前言: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很大的满足,更多的人们追求精神世界的享受。绘画不仅是一种创作方式,更是一种情感表达和情操的陶冶。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就是一种较好的表达情感的绘画方式,其起源很早,发展也比较好,本文希望通过对超现实主义的介绍使人们更多了解超现实主义绘画。

一、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

(一)超现实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在20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一场重要的超现实主义运动。其起源于文学艺术,其起源地点是法国,是根据达达主义产生的,而达达主义产生于瑞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而后瑞士的几个文学青年和几个德国人和法国人组成了一个达达文学团体,在此之后流行起来,其实质就是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其产生和发展对超现实主义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达达主义是在法国被发扬的,所以超现实主义也是在法国起源的,其对视觉艺术的影响很深。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是超现实主义创作的源泉,其主张放弃有序的记忆,所以超现实主义具有“超现实”“超理性”等特点,幻觉和梦境是其创作的灵感的来源。超现实主义认为想要真实的还原客观事物的本质,就需要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摆脱一切束缚,这样才能找到客观事物的真相。其创作的基础就是将现实的观念和潜意识与梦境结合,呈现人们内心的世界[1]。

(二)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

超现实主义者认为真实世界中的受理性支配的行为并不是真实的,只有潜意识梦境和现实的结和才是最真实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的艺术作品也是都这样进行创作的,所以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作品一般都是怪异、荒诞、恐怖、神秘的。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发展中,很多画家继承和发扬了对超现实主义的理解。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很多。

大师级的人物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li)是西班牙的著名画家,其在少年时就充满好奇心,而且显示出其极高的艺术天赋。其成年后其妻子对其绘画创作有很重要的作用,促进其在绘画领域的成绩的取得。达利受到的影响多是意大利的形而上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所以其画作都是在探索人的潜意识,其创作的艺术形象虽然奇怪、荒诞,但是往往也能一起人们的思考,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其对超现实主义的继承和发扬促进了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

二、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情感特点

超现实主义画家的潜意识创作的手段,是对无意识状态的追求。在其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在画面和空间上的夸张,对情感表达意味深长。他们所表达的幻想的空间,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差距,是违反我们现实的逻辑和理性的,由各种荒诞的幻想构成画作。超现实主义绘画表达的情感的特点有很多。

一是超现实性。超现实主义画家的画一般都是怪异,荒诞、恐怖、神秘的,这也是人的潜意识中较为普遍的情感。一般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的生活经历都比较丰富,很多人的遭遇都很不幸,所以其潜意识中就会存在很多可怕、不可思议的情感,这是其对生活的理解,有些是对生活的向往。人的本性就是好奇,所以想探索未知的、神秘的世界,潜意识中其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2]。二是无逻辑性。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由于都是其在潜意识或梦境中的情景,所以其与自身的记忆和现实的事物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在现实中的人们看来并没有逻辑性,其是传达一种梦境与现实相交的虚幻的情感,是一种“超乎象外,得乎圜中”境界。三是创新性。超现实主义的潜意识创作是对人的潜意识的表达,在创作中都是对现实事物的创新,或是创作的人物形象并不存在于世界上。四是情感共鸣。在所有的绘画中都是为了表达情感,遇到知音,得到情感上的共鸣。五是启迪性。超现实的绘画给人以内心的启发,也许创作者的创作你在潜意识或梦境中也经历过。绘画中加入了情感,使画作更加的生机勃勃,具有灵气。

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情感表达的手段

(一)多维空间的利用

在绘画作品中,多维空间的利用往往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情感。在绘画作品中,利用镜框和画框可以展现空间感,更好的表达画作的主题。画面的挖空和幻觉的描绘是超现实主义画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超现实的景象中,其场景和人物往往都是画家内心的心理暗示。如,马格利特的作品中,其利用了很多的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镜子、衣柜等。他认为人的眼睛是错误的镜子,人看到的事物都是眼睛的幻觉,只是自然的影子。

(二)对现实事物的改变

ο质凳挛锏母谋渫往是为了引起人的共鸣,通过将物品变形等,实现内心世界的展现。如,达利的《记忆的永恒》,其用枯萎的树杈,融化的怀表和宛若舌头的时钟,表达硬朗、坚实到脆弱的变化,是一种心理暗示。又如,马格利特的《迷路的骑士》,马格利特将树木、马和人的遮挡变形,让人不知道是树在前,还是马在前,是人们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使观者陷入现实与幻境的矛盾中。

(三)视觉语言的运用

视觉语言的运用很简单,很多画家都会运用。如《红色模特》人物的鞋和脚的结合,让人不知道这到底是鞋子,还是一双脚。其实在日常中,我们往往会因为关注事物的表象,而忽视了其特有的功能,很多东西都是相互依存的,单独的个体往往没有意义[3]。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超现实主义的发展来源于法国的达达主义,其主要精神就是潜意识和现实的结合,其认为只有潜意识中,才能得到更真实的情感,其情感的表达才是摆脱现实影响的事实的本质。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应用特点有很多,主要是给人带来情感体验和精神共鸣,是一种心灵上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王晓宇。浅谈表现主义绘画风格对内心情感的表达[J].美术大观,2014,04(01):56.

[2]冬子。品味自然――解读张广军的油画[J].公关世界,2013,07(04):122-127.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