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最新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梅兰芳蓄须(最新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梅兰芳蓄须范文 篇1

转眼间,我们就到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几个字“梅兰芳纪念馆”。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像是画上的一般。刚一进门,就发现周恩来爷爷为梅兰芳写的几句名言。离开这道门后,来到一个宽广的广场。从远处就看到矗立着的梅兰芳爷爷的白色雕塑,只见他身穿西服坐在竹椅上。嘴微启,似在微笑,目视前方,像在沉思。右手持一把折扇,左手捧一本厚书,难怪着名的人都喜爱看书,他们也许看到书时,常常是手不释卷呀。

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一展馆,里面有介绍梅兰芳生平,及其伟大的艺术成就。这里看到过去戏院的布局。

来到第二展馆之前,老师对我们说:“有一次被日本人逼着唱戏,可是,梅兰芳坚持拒绝献唱,为此他装病,挨针扎。最严重的一次梅兰芳让医生给他打了三针,日本人一看,真病了,也不再为难。此外,梅兰芳一度还蓄须明志,卖画度日。”进去一看,果然如此,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又看了第三、第四展厅和梅兰芳的家。同学们齐声叫道:“梅兰芳爷爷的家真美呀!”老师介绍道:“这里亭台、楼阁、小桥别致;池塘夏日睡莲开放;冬日翠竹,青松傲立,梅树开花,满园清香;这春日遍地兰草开放,你们看看!”果然我看到远处遍地星星点点的白色,素雅、高洁。

我还了解到梅兰芳爷爷去世时67岁,不过泰州是他的“根”。啊!梅兰芳爷爷,你真勇敢,如果您还未过世,我一定好好见您一面,哪怕只有一次。

梅兰芳蓄须范文 篇2

关键词:叙事割裂;整体感;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42-02

2008年,陈凯歌导演在《无极》之后,再次回到他所熟悉的戏剧题材,拍摄了《梅兰芳》。不过这一翻身之作,却褒贬不一。这其中当然有《霸王别姬》的原因――《霸王别姬》既是巅峰,那后来之作,便难免高山仰止了。其实虽同是戏剧题材,同出于一个导演,拿《梅兰芳》和《霸王别姬》进行比较,是颇有不当的。《霸王别姬》改编自名著,在原著中已有感人的情节,活生生的人物及一应的悬念、冲突等等,其中的灵魂人物程蝶衣,只是个虚构的人物,可任导演发挥。

而《梅兰芳》则不同了,梅兰芳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确切说是历史教科书上的人物。面对这样的大人物,陈凯歌不能随意的去虚构他的身世,也不能随意地去虚构冲突,所选事例,只能在真人真事上进行发挥。所以《梅兰芳》题材上的把握,难度是极大的。作为梅兰芳的传记电影,或者更适合拍的当是纪录片,而不是剧情片。

但这部投资过亿的大制作电影,毕竟不是一部纪录片。而站在剧情片的角度,这部电影的叙事,是有着重大失误的,那就是影片叙事的割裂。这里,笔者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如何来认识影片的叙事割裂;第二,进一步探讨这种叙事割裂,对影片所造成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梅兰芳》的叙事割裂。

本片的故事,由三个段落组成。第一部分,讲述少年梅兰芳在京戏方面的天赋与执着,因为这份执着,他与传统势力决裂,并取得了成功;第二部分,主讲梅兰芳和孟小冬的婚外恋情,其以悲剧结束;第三部分,讲述抗战期间,梅兰芳在日本人的之下,蓄须明志,拒绝演出,直到抗战胜利。一个人的一生,本有许多的段落,导演选取梅兰芳一生中这三个最重要的事件,本没有什么错。可在三个段落的叙述上,彼此却严重割裂,是一种分裂的叙事。如故事的第一段,在这一段之中,导演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讲述少年时期梅兰芳在京戏方面的天赋,尤其是他结识邱如白之后,大胆突破成规,并以创新取得胜利。而到了故事第二段,奇怪的是,梅兰芳这种对京戏的痴迷,似乎一下子不见了,或者说,谈了许多。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梅兰芳出现于舞台的次数减少,是梅兰芳对于出演美国起初的犹豫,是梅兰芳在与孟小冬相恋时,对应酬的无奈。故事的第二段,京戏对梅兰芳而言,更像是个职业,职业而已。

这或者是由故事第二段决定的,因为故事第二段的核心,是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恋情。为了凸显这一份爱情的无奈,梅兰芳对应酬“座儿”的情绪抵制,是可以理解的。但从人物性格的统一性的角度来说,这种抵制,似应当更多的表现为梅兰芳自己内心的挣扎,这才是在前一段落的基础上,进行的连贯叙事。而导演选择的表现,却是邱如白的横加干涉。

更严重的割裂,是第二段到第三段。第二段的核心是恋情,虽然孟小冬到底离开,但到了故事的第三段,孟小冬最起码当还有一个身影。第二段故事中,梅兰芳为了孟小冬连“座儿”都不愿答谢,深情如斯,那么第三段之中,当梅兰芳放弃演出时,就没想起过那个曾经同台演出的红颜知己?当梅兰芳为战火逃离时,就没关怀过这个曾经的恋人是生是死?

故事第三段的核心是表现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可这和第二段的恋情,并非不能兼容。相同的情形,我们可对比好莱坞大片《勇敢的心》。这部影片之中,华莱士初恋情人美伦的出场时间,还不如《梅兰芳》里面的孟小冬,但美伦死后,影片的安排,是华莱士并没有将美伦忘记,不时的梦里相会,在临死的最后,还“看到”了美伦在人群中的召唤。这种连贯的叙事,在影片最后使爱国之情和爱情,都达到了升华。

可知这不仅不是矛盾的,相反的还能凸显。《梅兰芳》的第三段之中,孟小冬到了哪里去?是否平安?对梅兰芳是否留恋……这些都是作为剧情片,观众对一个主要人物,所自然而然关注的。而影片中第三段我们所看到的,是孟小冬连个最基本的交代都没有,仿佛这部电影之中,从来就没有这一号人物。

由上可知,这就是影片的割裂叙事了。

那么,这种割裂的叙事方式,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笔者认为后果有二:一是破坏了影片的整体感,造成观赏的乏味;二是造成人物形象含糊朦胧,破坏人物塑造。

其一,来看对影片整体感的破坏。在常规叙事中,影片是需要一条统一的情感主线的,情感有起伏,才能避免观赏的乏味。所以成功的影片一般都在段落间设置有小高潮点,而小高潮的设置又不能偏离主线,顺着主线,或正或反,使观众情感逐步递进,最后达到整部影片的高潮。仍比如《勇敢的心》,影片的高潮点大致是――爱人的死去和英雄的觉醒,英雄举起自由大旗并取得胜利,英雄的死亡和对自由的呼唤。这三个高潮点,前后相连,将观众情绪第次推进,在最后一幕,达到情感的最高潮。

而回看《梅兰芳》三个段落的高潮点,它们彼此割裂,毫无关联。第一段落,梅兰芳与十三燕的对决,投机者的加入增强了故事的冲突意味,梅兰芳的首败,使得故事也有个转折,算是精彩;第二段落,梅孟两人的恋情,温馨惬意,孟小冬的爽朗,梅兰芳的略显呆板,都让陈凯歌较好的刻画了出来,雇佣者枪逼孟小冬那一段,台词虽然“雷人”,但在气氛的营造上,也算差强人意。第三段落,梅兰芳与日寇的斗争,第一回合平淡无奇,之后邱如白代梅答应演出,一下将梅兰芳推到了风尖浪口,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将故事推向高潮。不过这只是第三段落的高潮,并不是整部电影的高潮。因为整部电影的核心,并不是爱国。

那么整部电影的高潮到底在哪里?影片的割裂叙事,使影片缺少统一的情感线索,进而缺失主线意义上的起承转合,影片三个片段的三个高潮点,彼此分割,毫无关联,没有起到对观众情绪第次推进的作用。整部影片,有小铺垫无大铺垫,有小悬念无主悬念,有小转折无大高潮,感觉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更像是一部《梅兰芳》的片集,这种整体感的缺失,其在观赏上的冗长乏味,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二,再来看对电影中人物塑造的破坏。看完《梅兰芳》,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大部分观众记住了邱如白,对梅兰芳反而没什么印象。这对于一部梅兰芳的传记电影来说,就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了。

一部电影,其人物塑造的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演员的表演;二是电影本身的文本设定及拍摄问题。这部电影邱如白“喧宾夺主”,当然有表演方面的原因。孙红雷演技深湛,将邱如白对京戏的痴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黎明臃肿的身材并不适合表现舞台上女人的梅兰芳,比如其中黎明身穿白色西服,和章子怡即兴对戏的那一段,便看不出有任何的女人韵味。

但抛开舞台,黎明将生活中男人的梅兰芳,还是表现得丝丝入扣的。两人在表演上并无多大差异,即使微有差异,也不至于成为把《梅兰芳》变成“邱如白传”。其中的主因,还是出在电影的割裂叙事上。

让我们来看《梅兰芳》,电影的三段故事,讲述了这位大师不同的品质,可以表述为:

1、在京戏上的天才;

2、对艺术的痴迷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对爱情的真诚与渴望;

4、身虽伟大,心是平凡;

5、对国家的忠诚;

……

一个人的品性,原本有许多不同的方面,陈凯歌这样去表现,原本是没什么问题的。可问题是,电影的割裂叙事,总是使得在展现这一品性时,抹杀了另一品性,或者使两者变得矛盾。

比如在表现梅兰芳对京戏的痴迷这一品性上。我们看到,第一段之中,虽然邱如白为梅兰芳不惜辞掉工作,但是,在京戏的痴迷上,他并没有压倒梅兰芳,因为梅兰芳不惜与十三爷爷挑战,勇于唱新戏《一缕麻》。而到了故事第二段,他的这种痴迷,似已不如邱如白;到了第三段,梅兰芳拒绝出演,蓄须明智,而同时的邱如白,却是为了让梅兰芳的演出,忘却国家。导演的这样的安排,本意是反衬梅兰芳的爱国,可这样安排下来,梅兰芳的爱国形象固然是凸显了,但邱如白对京戏的痴迷形象,也通过反差,骤然提升。在接下来的第三段之中,邱如白的痴迷形象异常鲜明,而梅兰芳,却由不得散漫了。

又比如影片第二段,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恋情是核心。所以导演费了很多的手法,去刻画他们感情真挚的一面。两人的雨中浪漫相遇,舞台上的默契配合,看到落魄伶人朱慧芳时的心心相惜……等等,甚至在人物的安排上,导演把妻子芝芳设计成一个相对强权的女人。家妻不贤,是以有了梅兰芳情感的出轨,可以说,第二段的梅兰芳,是一个重感情的梅兰芳,他对孟小冬的感情是真诚的。可这种真诚,到了第三段,瞬间就转换成梅兰芳夫妻患难与共的画面,而孟小冬无影无踪,那么回思整部影片时,梅兰芳当初对孟小冬,到底是真诚的爱,还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为了展示梅兰芳爱国的品性,便将之前其对待感情真诚的一面忘记。导演在故事的三个段落中,塑造了梅兰芳性格的各个方面,可陈凯歌似乎总是犯同一个错误:为了表现这一段落中,梅兰芳的某一品性,于是全力营造,结果忘记了上一段落中,梅兰芳原有的品性。这种割裂叙事,其结果必然是对原有形象的消解。看罢《梅兰芳》,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梅兰芳?似乎看到了他的很多方面,但事实是什么也没看到。

这就是笔者所要谈的两个问题了。概言之,就作为剧情片的角度来看,《梅兰芳》的割裂叙事,是失败的。前面说过,梅兰芳题材本身难度极大,既要作为剧情片,其虚构的空间,又是非常的小。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体谅陈凯歌的难处。

但体谅并不等于影片就应当拍成这个样子,就相同的题材,《梅兰芳》是完全可以和《巴顿将军》、《圣雄甘地》等等传记电影进行比较的。在这些经典传记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条明朗的线索,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鲜活的人物。而这些,《梅兰芳》都没有。

梅兰芳蓄须范文 篇3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梅兰芳退出舞台,长期拒演。

1941年12月,日本侵占香港。从那时起,梅兰芳蓄起了胡子,拒绝为日本人唱戏、宣传。

1942年,梅兰芳返回上海。汪伪政权的大头目褚民谊登门拜访,邀请梅兰芳为庆祝“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作巡回演出。梅兰芳以胡子为借口回绝并讽刺了褚民谊,使其无功而返。

后来,日本华北方面军邀请梅兰芳出面演讲。梅兰芳以胡须为由拒绝失败后,决定采取自伤身体的办法来拒绝。他让医生给自己打了3次伤寒预防针,发起了高烧,一连几天不退。日军派军医来检查,见梅兰芳确实烧到近42度,方才作罢。

八年抗战中,梅兰芳始终拒绝为敌伪演出,因此没有收入,长年过着清贫的生活。

记忆关键词:梅兰芳/蓄起胡子/自伤身体/拒绝为敌伪演出

爱国者德沃夏克

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之一 ――德沃夏克,毕生致力于发扬光大捷克的民族音乐。

1885年,德沃夏克已在欧洲声名大震。这一年,出版商准备出版他的 《D小调交响乐》,德沃夏克希望用捷文――自己的母语书写,而不是用德文,出版商坚决不同意。德沃夏克说:“我只想告诉你一点,一个艺术家也有他自己的祖国,他应该坚定地忠于自己的祖国。”

记忆关键词:德沃夏克/母语书写/坚定地忠于自己的祖国

左宗棠抬棺西征

自1865年初,阿古柏入侵新疆以来,新疆千里领土沦陷,数百万同胞被蹂躏。

面对清廷内部不战而降的论调,64岁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不顾自己年老多病,请缨西征,白发临边,勇敢地担负起收复新疆的重任。

1876年,左宗棠抬棺西征,率军入疆,誓要战死沙场。4年后他收复新疆,保住了我国六分之一的领土。

后人赞曰:“绝口不谈和议事,千秋唯有左文襄。

记忆关键词:左宗棠/白发临边/抬棺西征/保住了我国六分之一的领土

贫贱不移赤子心

梅兰芳蓄须范文 篇4

在上海,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抗金兵》讲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红玉抵抗金军的故事,《生死恨》是讲在敌人的统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这两出表现爱国思想的新戏一上演,就受到观众喜爱。有一次,梅兰芳连演三场《生死恨》,观众踊跃买票,把票房门窗的玻璃都挤碎了。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发动七七事变后,又进攻上海,不久就占领了这座大城市。日本人知道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大艺术家,托人要求他在电台播音,为他们的侵略服务。梅兰芳巧妙地说:“我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巡回演出了,不能做这件事。”

不久,他到了香港,演出结束后,就留在了香港。为了摆脱敌人的纠缠,他决定不再露面,不再登台演出,就在家里练唱昆曲。1941年底,日军攻占了香港。他们知道梅兰芳正在香港,就到处找他。梅兰芳心想:“躲是没地方躲了,可我绝不为日本人唱戏!”

这一天,清晨洗脸时,梅兰芳第一次打破惯例,没有刮胡子。儿子见了很奇怪。

“爸爸,您不是每天都刮胡子吗?今天怎么不刮了?”

“我留了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去演戏吗?”梅兰芳说。一天上午,日军司令酒井派人把梅兰芳接去。一见面,他就假热情地说:“我过去看过您的戏,您还认识我吗?怎么,您留起小胡子了?像您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大艺术家,怎么能刚步入中年就退出舞台呢?”

梅兰芳坦然地说:“我已经快五十岁了。一个演旦角的,扮相和嗓子都不行了,已经失去了上台的资格。”

后来,梅兰芳又回到上海,靠画画卖钱养活家人和与他一起演出过的朋友。上海日伪政权多次请他出演,都被他拒绝了。他说:“一个人活到一百岁也总是要死的,饿死就饿死,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次,日军庆祝“大东亚圣战”一周年,派人让梅兰芳出演,还说如果不演,就要军法从事。梅兰芳事先得到消息,一连打了三次伤寒预防针。平时,他只要一打预防针就发烧,这次果然又高烧不止。日军军医来检查,一看梅兰芳烧得迷迷糊糊,只好走了。

1945年8月15日,传来了日寇投降的消息。梅兰芳高兴地流下了眼泪,笑着对夫人说:“天亮了,这群日本强盗可真完蛋了!”

这天,几位朋友兴高采烈地来到梅家道喜。只见梅兰芳身穿新衣,精神焕发,手里的一把纸扇遮住了半个脸。

“梅先生,您一定剃了胡子,对吧?”

梅兰芳笑着把扇子一撤,露出了刮了胡子的面孔,说:“抗战胜利了,我就要重返舞台了!”

不久,梅兰芳就在上海演出了,观众场场爆满。他们说:“我们就是要看看八年不给日本鬼子唱戏,如今刮了胡子的梅兰芳!”

梅兰芳是表演大师,但他从不对观众摆架子,对同行也谦虚礼让,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戏德。

过去,演员唱一场戏给一份钱,有病可以请假,遇到天气不好还可以“回戏”(即临时宣布停演)。可梅兰芳尽量克服困难,处处替观众着想。他说:“观众事先不知道回戏,顶风冒雪从老远赶来听戏,让人家白跑一趟,太不应该了。”

有一次,他嗓子哑了,可第二天要演一出唱工极重的戏。这可怎么办呢?那天,他很早就来到舞台,每隔半小时就喷一次药,嗓子却一点不见好转。大家很着急,有人提出回戏,可梅兰芳知道剧场里已坐满了观众,怎能让他们扫兴而归呢?他没有同意,强打着精神化妆,大家都很替他担心。

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梅兰芳上场了,他和刚才判若两人,精神焕发,唱念精彩。不过,内行人却听出他的嗓子变窄了。戏演完后,有人赶往后台,关心地问:“梅先生,您今天的嗓音怎么变窄了?”

“您还不知道吧?前两个钟头,我的嗓子还是哑的呢!”

“那您怎么还上台?这是怎么唱出来的呢?”

“不上,怎么对得起观众?我这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临时用的一个急救方法,这戏是用半个嗓子唱的!”

“半个嗓子,这怎么唱?”

梅兰芳蓄须范文 篇5

关键词:《梅兰芳》 曲调 梅派唱腔 民族唱法

为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创作的歌曲《梅兰芳》,在内容上,概括了艺术大师梅兰芳的一生,具有浓郁的时代性、民族性、生动性与文学性,通过清新隽永的诗句来传达澎湃的情感,在歌词内容中可以发现梅兰芳对艺术的追求与铮铮傲骨的民族气节。此歌曲由刘鹏春作词,吴小平谱曲,可以说在对大师的缅怀与敬仰中,他们谱写了一曲动人心扉的华章,展现了沁人心脾的艺术境界。对于此作品的喜爱并不是由于其所获得的奖项,而是在第一次聆听时,就被它跌宕起伏的旋律、鲜明戏曲特色的艺术风格与浓郁的情感所深深打动。

歌曲《梅兰芳》的成功演唱在于其音乐素材的使用――将京剧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合在艺术歌曲中,歌曲在戏曲唱腔基础上,选取了梅兰芳大师的经典唱腔。在目前流行歌曲充斥的背景下,《梅兰芳》一曲让人耳目一新,余味悠长,堪称“戏歌”中的经典。

一、生动的人物形象与作品的创新精神

京剧产生于清代咸丰年间,从地方剧种到国粹艺术,且成为了百花梨园中的花魁,并诞生了享誉世界的一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以梅兰芳为题材的各种艺术作品很多,歌曲《梅兰芳》自产生以来,经过实践的检验与大众的观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更是获得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的诸多赞誉。此作品通过文学性的歌词内容与艺术性的曲调,将历史事件进行阐述,对人物形象做出塑造,对自然风景进行描述,并对思想情感的特有表达做出了透彻展现。作为声乐作品,在演唱时也对其人物形象与作品中的创新意识进行感悟,使人感受到作品的灵魂。

(一)生动的人物形象

歌曲《梅兰芳》首先是讲述了梅兰芳一生,将其一生的艺术成就、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出了准确解读。梅兰芳出身戏剧世家,其父亲也是当年“四大徽班”四喜班的班主,不仅如此,他的直系亲属几乎都是戏剧高手,无论从遗传角度还是家庭环境,他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追求艺术的历程中,他广拜名师,兼收并蓄,集多家于一身,造诣颇丰,并且凭着对京剧的执着与独特的创新意识,得以自成一家,最终取得了丰功伟绩。

京剧让梅兰芳取得了成绩,梅兰芳也让京剧走出国门,光耀世界。梅兰芳在继承先前传统唱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终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梅式唱腔,开辟了一个新的门派――梅派。正是梅兰芳的努力及其创造的无数经典艺术形象,让京剧传播到世界各地,可以说“梅兰芳”是京剧的代言人,梅兰芳所创造的表演体系也成为世界著名的表演体系之一。梅兰芳在艺术上对京剧的不懈追求,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到梅派表演艺术的“天下大同”,这些都是大师孜孜追求与不断创新的成果。同时,梅兰芳也具有民族气节,他不畏迫害,为抗战编排新戏,鼓舞军队士气;他拒绝为日伪演出,曾蓄须以明志,甚至在日伪注射伤害疫苗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高尚的民族气节,这就是京剧大师的铮铮傲骨与民族风范。

(二)作品的创新意识

梅兰芳积极学习其他名家的唱腔风格与表演形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法加以创新。尤其是在谭派开山人物谭鑫培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做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创新,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梅派唱腔”。艺术创新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梅兰芳在娴熟于传统唱念做打的同时,还勇于推动――表演服装、音乐化妆、身体步伐、舞台灯光等方面的改革。

歌曲《梅兰芳》中所塑造的就是这种有血有肉,有继承有创新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在歌曲创作与演唱方式上的创新本身就是对梅兰芳创新精神的继承,是对大师执着的艺术追求与民族气节的敬仰。作为声乐作品,《梅兰芳》大胆吸收了京剧元素,把京腔京韵融入到歌曲的灵魂之中,给人以经典的回味。曲调也是参照京剧《贵妃醉酒》的四平调,其唱腔凸显了梅氏色彩,辅之以如诗般的曲辞,词曲的巧妙结合将描写的人物亦实亦虚、亦静亦动的特点展现出来。

二、歌词的文学性与曲调的艺术性

通过对歌曲《梅兰芳》的解读,以及相关材料的分析研究,可以说只有在演唱时将梅兰芳的形象根植于心,对歌曲题材胸有成竹,才能把握歌词的文学性与曲调的艺术性。

形象性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根本特征,也是文学样式的核心展现,形象是艺术审美与文学创作的基础。歌曲《梅兰芳》所塑造的形象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形象领悟歌词与曲调,不仅可以在演唱时感受到人物的音容笑貌与性格特点,还能够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歌词的文学性

歌词是歌曲与音调的载体,它不仅可以展现人物形象与景观环境,还能够传达思想情感与精神品格。诗歌般的文学性歌词更能够将作品中的人事物景的形象做出透彻刻画。歌曲《梅兰芳》的歌词是由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刘鹏春所作。歌词中展现了梅兰芳的一生,将其艺术追求与道德情操集合于短短的词句中,通过对梅兰芳作品中经典艺术形象的引用,让作品富有诗意、故事性与音乐性。

“梅也是铁,兰也是铁,一颗丹心燃烽火,留与江山看城堞”,词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大师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大师的“一颗丹心”坚信民族终有自信自立自强的一天。通过对演唱歌词的领悟,我们可以对歌词中的文学形象做出准确把握,感受歌词的丰厚情感与大师典范的文学形象。

(二)曲调的艺术性

歌曲音调是歌曲形象的特有表达,可以抒发歌曲的真情实感,是对歌词中音乐性内容的艺术表达。在对歌词分析之后需要对音调进行分析,具体就是要对歌曲的调性节奏、音乐结构等做出研究,以此感受作曲家吴小平所塑造的梅兰芳人物形象。

歌曲《梅兰芳》在音乐结构上属于多段式板腔体,这是对原有艺术歌曲体裁的创新突破,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全曲分为“引子――慢板――中板――快板四部分,一方面可以展现板式腔体节奏有特别的律动感,另一方面可以将戏剧结构的典型特征进行展现,在分析歌曲的具体结构时,我们应该从“引子”出发,此时音乐发展便进入了一个有序的传统音乐逻辑里,各层次之间有着清晰的段落感,而且环环相扣,前一个层次结束时,后一个层次便呼之欲出,彼此之间的这种巧妙连接有着高度统一性。歌曲在旋律上还能够与歌词内容巧妙融合,如此,既可以保证整体框架中艺术歌曲的彼此对称,又能够将其内在张力表现给观众。正是这种层层递进,节奏由慢到快,段落清晰而环环相扣的曲调,才让我们对梅兰芳的民族情、京剧情与大众对大师的热爱之情奔涌而出,动人心魄。

在利用多段式板腔体音乐结构时,歌曲还对京剧音乐音调进行了借鉴,尤其是梅派唱腔,这让听众可以获取音乐上的亲切感与熟悉感,而且梅派唱腔中的顿音、阻音、尾腔等装饰的使用让戏歌典范中的音乐形象更具有了大师的神韵。歌曲音乐音调有时还选取梅兰芳经典作品唱段,如“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便是对梅兰芳代表作品《贵妃醉酒》中的“海岛冰轮初转腾”曲调的使用。

通过对歌曲曲调的分析,我们找到了歌曲演唱的方向――将京剧元素与民族唱法统一利用,注重对梅派唱腔声腔音调的研究与应用。

三、歌曲的演唱分析

歌曲演唱是对作曲内容的再创作,这是将无声歌曲与曲调转变为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与旋律感的运动音响,将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展现为可以让听众体会的艺术形象。在本质上,这种再创作是演唱者的二度创作,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与对作品相关内容的深刻理解之外,还需要对演唱中的技术处理有着娴熟的实践认知,按照“声音”与“情感”的依附关系,通过情感带动声音,以声音传达感情,实现声情并茂的演唱境界。

(一)京剧唱腔与民族唱法的结合

就京剧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比较而言,旦角讲究含蓄美。在口型上,口腔内部不强调打开状态是否合理,如果声音音色清亮,则会对歌曲《梅兰芳》形象塑造太过于尖锐。从科学发声角度,将声音位置集中靠前,把民族唱法歌唱状态与京剧的清丽融合为一体,这样在演唱首句“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时,便可以将梅兰芳大师塑造形象中的女性眼神进行惟妙惟肖的刻画,同时营造出唯美浪漫的“月光如水”之感。

在演唱中要传神刻画梅兰芳大师的音容笑貌,就必须对梅派唱腔中的技巧进行灵活处理,这种声腔处理具体体现为对细节的拿捏上。梅派唱腔主张吐字流畅清晰,使用力度适中的字尾归韵与力度稍强的顿音,实唱阻音,为达到声音的柔美要求,装饰音与主音有着较大的音距,比较靠前的共鸣保证声音明亮圆润、节奏旋律平缓精炼,繁腔需简唱,口型不要过大,确保音量逐步变化,在尾音处展现出抛物线般的甩音。如“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中,“那”字口型要收住,不可过多夸张,保证意境完美;不可使用太快的“轮”字装饰音,保证“轮”字与主音的适当音距;“水”字归韵力度适中;“月”字尾音呈现出抛物线般的声音送出去。在整体演唱上可以借鉴梅兰芳先生《贵妃醉酒》的声腔特征,含蓄中显示从容,展现出大师的优雅雍容。

实阻音作为喉阻音(京剧韵味的形成元素之一,又称“嗽音”,分为实阻音与虚阻音)的一种,在梅派唱腔中运用频繁。实阻音是各个发音器官紧密配合而完成的摩擦音,其能够将喜悦色彩进行表现,让音乐形象实现坚定沉着、昂扬刚毅。这种实阻音唱腔在歌曲《梅兰芳》中有着很好的表达效果。演唱行腔实阻音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在听觉上好像演唱者偷吸了一口气,实际上是阻音的摩擦而不是呼吸。在实际演唱中,并不是强调的内容都要大气息的重音演唱,而是先抑后扬,如此演唱更有张力。在歌曲两段中类似的地方都要如此处理,通过对实阻音的运用实现演唱中形象的塑造与情感的准确传达,这便是将梅派唱腔融合于民族唱法的最直接方法之一。

(二)歌曲和声与配器的感染力

此外,和声与配器的使用,也是演唱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歌曲《梅兰芳》是吴小平先生在对音乐音响与传统线性音乐中艺术规律分析基础上,通过现代作曲手法创作的作品,因此,很有必要从和声与配器角度作出分析研究。管弦乐队的演奏可以丰富传统戏曲音乐中的单线条旋律,使其饱满而圆润,在听觉上可以感受到其时代感与现代性,这无疑增加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歌曲的前奏,以一种静谧舒缓的曲调将听者慢慢的带向沉思,像是在缅怀大师一般;在歌曲中板部分两小节琵琶独奏与管弦乐队的音色反差中可以体会到琵琶音少却精致细腻的点睛之用;歌曲在使用快板时,通过京剧的表现手法,使打击乐器与梆子音响产生共鸣,给人以听觉冲击,让乐曲充满力量,这深刻蕴含着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

四、结语

歌曲《梅兰芳》的艺术创造,是对大师一生的概括与升华,体现了其一生不懈的艺术追求与创造精神,铮铮的爱国情怀。无论是歌曲的旋律还是歌词的艺术化,都体现了一种生动真实的质感。好的音乐需要用真情和技艺来演唱,演唱好此歌曲需要民族唱法与梅派唱腔的有机统一,如此才能发挥歌曲内在的表现力与张合力。当然,要演唱出好的作品,在和声、配器上也要有真知灼见,有所选择,金钟玉缶才能奏出天籁和鸣。歌曲本身的创新性也与梅兰芳大师的创新精神一脉相承,正是继承了这一精神才出现了如此难得的艺术戏歌,创新精神对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重要性,正如同梅兰芳大师对京剧艺术的创新那般。在对歌曲《梅兰芳》演唱中,通过以上的具体细腻分析与梅派唱腔的使用,且怀着对梅先生的敬仰之情来引导演唱,才能够感人心脾,动人心魄。此外,用真情才能够将戏歌的演唱入木三分,与听众的情感形成共鸣。

参考文献

[1]邹元江。难以走出的西方戏剧美学强势话语语境――对张庚戏曲美学思想的反思之一[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02).

[2]徐城北等。梅兰芳与二十世纪[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