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近日启动,这次为您整理了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事(最新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刘先生,男,汉族,1979年5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他从事职业教育15年,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赛促学,为国家培养数控技术后备高技能人才。他作为指导教师,带领辅导学生参加专业领域国际级、国家级、省级等数控技能比赛,培育出一大批金牌选手。他探索创建了数控技能竞赛梯队建设训练机制,形成教练三梯队和选手三梯队竞赛培养、选拔机制,不仅有效地训练和培养了学生,更充分锻炼了青年教师。曾获全国技术能手、河南省文明教师、中原技能大奖等荣誉。
朱志辉,男,汉族,1978年3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麻田中心学校校长、教师。他扎根山区26年,把默默无闻的山区学校打造成以摔跤为特色的农村体育名校。他研发“砺新课程”体系,推动“摔跤进课堂”,构建了“1+3+N”校本课程选修模式,创新开展乡村学校体育活动。他坚持“五育并举”“以体育人”,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累计为省市级体校输送100多名优秀摔跤运动员,所教学生获得400多枚奖牌。曾获首届全国双十佳中小学体育教师、江西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周美琴,女,汉族,1967年9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35年的特教生涯中,她肩负着守护特殊儿童的使命,甘当“孩子王”,勇做排头兵。她坚持走“医教结合”的道路,贯彻康复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的教育理念,构建以脑瘫孩子教育为特色,适合残障孩子发展的教育体系。她积极探索特殊教育数字化教学之路,鼓励教师学习新一代多媒体软件与技术,开发各类教学课件,打造适合特殊教育学生知识学习与康复训练的数字化、信息化课堂,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曾获全国特教园丁奖、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郭晓芳,女,汉族,1979年12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她作为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讲授新时代“云端”思政课,从人物主题、内容形式、传播渠道多维度创新,将思政教育“养分”融入学生喜爱的时、事、人、物等“活教材”中,打造出46个大课专题、600余个配套课程。她的创新课堂覆盖全省2.8万余所学校并辐射全国,单节课学习人次突破3000万,单个平台学习人次突破1亿,形成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我是接班人”网络思政品牌。曾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苏东青,女,汉族,1973年7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城南小学校长、教师。她深耕基础教育31年,用教育初心照亮儿童成长之路,开创“党建+特色”教育品牌,创新“智慧+个性”培养路径,构建“三引三创实验模式”和“百年校史、红棉文化”育人经验,培养“言雅传文明、字雅承经典、德雅润人生、博雅志高远、艺雅扬个性、心雅养大气”的“六雅学子”。她作为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力推一科一策、一师一题、智慧团建,开发云端课程。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张新锋,男,汉族,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营职业学院教授。他潜心钻研化工分析专业技能,秉持知行合一理念,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他深入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推陈出新,获得多项发明专利。他倡导在教育的过程中培育爱、激发爱和传播爱,将爱好化工技能的学生们聚拢在一起,创立化工专业社团,连续5年带领学生晋级国赛,培养的7名学生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聘用,6名学生被评为东营市技术能手,33人被评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指导的社团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曾获齐鲁最美教师等荣誉。
石兰松,男,瑶族,1965年9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中心学校刁望教学点教师。他扎根偏僻的石山库区,三十六年如一日地坚守着乡村教师的初心使命。他每天4趟往返,义务摆渡接送学生上下学,把“一个都不能少”作为使命担当,圆孩子们的上学梦。他用心用情关注孩子们成长成才,不仅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还为孩子们做饭、照顾孩子们生活,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扎根山区教育事业的“不老松”。疫情防控期间,他作为登记员、宣传员,确保学生健康安全。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
李秀琴,女,土族,1972年11月生,群众,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第一小学教师。她扎根基层乡村小学18年,长期担任班主任,成功打造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用真情和爱心呵护每一名学生茁壮成长。在乡村小学任教期间,她言传身教,爱生如子,为生病学生补课,亲自上山找回辍学学生,自学手语帮助残疾学生学习知识,育人成效显著。她注重启发学生,更新教学方法,积极适应教育信息化进程,主动承担网络教学任务,力求讲好每一堂课。曾获青海省杰出教师、青海省先进工作者、青海省最美教师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