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问题应用题及答案优秀6篇

归总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篇1

关于归总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1.  要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450米,80天完成。现在要求提前20天完成,平均每天应多修多少米?

分析:要求平均每天多修多少米,必须知道实际每天修多少米,要求实际每天修多少米,又要先求出这条公路的总长和实际修多少天。

解:450×80÷(80-20)-450

=450×80÷60-450

=36000÷60-450

=600-450

=150(米)

答:平均每天应多修150米。

2.  农具厂生产一批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120件,28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了20件,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分析:要求提前几天完成任务,先要求出实际生产了多少天,要求实际生产了多少天,又要求出这批农具一共有多少件。

解:28-120×28÷(120+20)

=28-120×28÷140

=28-3360÷140

=28-24

=4(天)

答:可以提前4天完成任务。

3.  面粉厂用汽车装运一批面粉,原计划用每辆装24袋的汽车9辆15次可以运完,现在改用每辆装30袋的汽车6辆来运,几次可以运完?

分析:要求几次可以运完,先要求出运的这批面粉共有多少袋。

解:24×9×15÷30÷6

=216×15÷30÷6

=3240÷30÷6

=18(次)

答:18次可以运完。

4.  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工作7.5小时,8个人6天可以修完,实际增加了2个工人,准备4天完成,这样每天要工作几小时?

分析:要求每天工作几小时,先要求出这条公路的总工作量,即由1个工人来做共需要多少小时,再求最后问题。

解:7.5×8×6÷4÷(8+2)

=7.5×8×6÷4÷10

=60×6÷4÷10

=360÷4÷10

=9(小时)

答:每天要工作9小时。

5.  一项工程,预计30人15天可以完成任务。工作4天后,又增加3人。如果每人工作效率相同,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分析:要求提前几天完成任务,必须知道实际工作的天数。要求实际工作天数,又要先求工作4天后,余下的工作需要几天完成,求余下的工作量应用总工作量(15×30)减去4天的工作量(4×30).

解:15-〔(15×30-4×30)÷(30+3)+4〕

=15-〔(450-120)÷33+4〕

=15-〔330÷33+4〕

=15-〔10+4〕

=15-14

=1(天)

答:可以提前1天完成任务。

6.  一个工地上有120名工人,食堂为这些工人准备了30天的粮食。实际工作5天后,由于工期紧张,又调来30名工人,食堂原来准备的粮食只够吃几天?

分析:先要求出准备的'粮食共有多少,也就是1人能吃多少天,再求出5天后余下的粮食够用多少天。

解:(30×120-5×120)÷(120+30)+5

=(3600-600)÷150+5

=3000÷150+5

=20+5

=25(天)

答:食堂原来准备的粮食只够吃25天。

7.  一项工程原计划8个人每天工作6小时,10天可以完成。现在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增加2人,每天工作时间增加2小时,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分析:要求可以提前几天完成,要先求现在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要求现在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又要先求这项工程的总工作量是多少。

解:10-6×10×8÷(8+2)÷(6+2)

=10-6×10×8÷10÷8

=10-60×8÷10÷8

=10-480÷10÷8

=10-48÷8

=10-6

=4(天)

答:可以提前4天完成这项工程。

行程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篇2

1、羊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马跑4步的距离羊跑7步,现在羊已跑出30米,马开始追它。问:羊再跑多远,马可以追上它?

2、甲乙辆车同时从a 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再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求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在一个600米的环形跑道上,兄两人同时从同一个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跑步,两人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个人速度不变,还是在原来出发点同时出发,哥哥改为按逆时针方向跑,则两人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两人跑一圈各要多少分钟?

4、慢车车长125米,车速每秒行17米,快车车长140米,车速每秒行22米,慢车在前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来,那么,快车从追上慢车的车尾到完全超过慢车需要多少时间?

5、在3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个人同时同向并排起跑,甲平均速度是每秒5米,乙平均速度是每秒4.4米,两人起跑后的第一次相遇在起跑线前几米?

6、一个人在铁道边,听见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后,在经过57秒火车经过她前面,已知火车鸣笛时离他1360米,(轨道是直的),声音每秒传340米,求火车的速度(得出保留整数)

7、猎犬发现在离它10米远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野兔,马上紧追上去,猎犬的步子大,它跑5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步,但是兔子的动作快,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却能跑3步,问猎犬至少跑多少米才能追上兔子。

8、AB两地,甲乙两人骑自行车行完全程所用时间的比是4:5,如果甲乙二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行使,40分钟后两人相遇,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行,这样,乙到达A地比甲到达B地要晚多少分钟?

9、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各自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离B地的距离是AB全程的1/5。已知甲车在第一次相遇时行了12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一船以同样速度往返于两地之间,它顺流需要6小时;逆流8小时。如果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求两地间的距离?

11、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33千米,相遇是已行了全程的七分之四,已知慢车行完全程需要8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路程。

12、小华从甲地到乙地,3分之1骑车,3分之2乘车;从乙地返回甲地,5分之3骑车,5分之2乘车,结果慢了半小时。已知,骑车每小时12千米,乘车每小时30千米,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解:

根据“马跑4步的距离羊跑7步”,可以设马每步长为7x米,则羊每步长为4x米。

根据“羊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可知同一时间马跑3*7x米=21x米,则羊跑5*4x=20米。

可以得出马与羊的速度比是21x:20x=21:20

根据“现在羊已跑出30米”,可以知道羊与马相差的路程是30米,他们相差的份数是21-20=1,现在求马的21份是多少路程,就是 30÷(21-20)×21=630米

2、答案720千米。

由“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可知,相遇时甲行了10份,乙行了8份(总路程为18份),两车相差2份。又因为两车在中点40千米处相遇,说明两车的路程差是(40+40)千米。所以算式是(40+40)÷(10-8)×(10+8)=720千米。

3、答案为:两人跑一圈各要6分钟和12分钟。

解:

600÷12=50,表示哥哥、弟弟的速度差

600÷4=150,表示哥哥、弟弟的速度和

(50+150)÷2=100,表示较快的速度,方法是求和差问题中的较大数

(150-50)/2=50,表示较慢的速度,方法是求和差问题中的较小数

600÷100=6分钟,表示跑的快者用的时间

600/50=12分钟,表示跑得慢者用的时间

4、答案为:53秒

算式是(140+125)÷(22-17)=53秒

可以这样理解:“快车从追上慢车的车尾到完全超过慢车”就是快车车尾上的点追及慢车车头的点,因此追及的路程应该为两个车长的和。

5、答案为:100米

300÷(5-4.4)=500秒,表示追及时间

5×500=2500米,表示甲追到乙时所行的路程

2500÷300=8圈……100米,表示甲追及总路程为8圈还多100米,就是在原来起跑线的前方100米处相遇。

6、答案为:22米/秒

算式:1360÷(1360÷340+57)≈22米/秒

关键理解:人在听到声音后57秒才车到,说明人听到声音时车已经从发声音的地方行出1360÷340=4秒的路程。也就是1360米一共用了4+57=61秒。

7、正确的答案是猎犬至少跑60米才能追上。

解:

由“猎犬跑5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步”可知当猎犬每步a米,则兔子每步5/9米。由“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却能跑3步”可知同一时间,猎犬跑2a米,兔子可跑5/9a*3=5/3a米。从而可知猎犬与兔子的速度比是2a:5/3a=6:5,也就是说当猎犬跑60米时候,兔子跑50米,本来相差的10米刚好追完

8、答案:18分钟

解:设全程为1,甲的速度为x乙的速度为y

列式40x+40y=1

x:y=5:4

得x=1/72 y=1/90

走完全程甲需72分钟,乙需90分钟

故得解

9、答案是300千米。

解:通过画线段图可知,两个人第一次相遇时一共行了1个AB的路程,从开始到第二次相遇,一共又行了3个AB的`路程,可以推算出甲、乙各自共所行的路程分别是第一次相遇前各自所走的路程的3倍。即甲共走的路程是120*3=360千米,从线段图可以看出,甲一共走了全程的(1+1/5)。

因此360÷(1+1/5)=300千米

从A地到B地,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需要4小时、6小时,现在甲乙分别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B两地中点2千米。如果二人分别至B地,A地后都立即折回。第二次相遇点第一次相遇点之间有()千米

10、解:(1/6-1/8)÷2=1/48表示水速的分率

2÷1/48=96千米表示总路程

11、解:

相遇是已行了全程的七分之四表示甲乙的速度比是4:3

时间比为3:4

所以快车行全程的时间为8/4*3=6小时

6*33=198千米

12、解:

把路程看成1,得到时间系数

去时时间系数:1/3÷12+2/3÷30

返回时间系数:3/5÷12+2/5÷30

两者之差:(3/5÷12+2/5÷30)-(1/3÷12+2/3÷30)=1/75相当于1/2小时

去时时间:1/2×(1/3÷12)÷1/75和1/2×(2/3÷30)1/75

路程:12×〔1/2×(1/3÷12)÷1/75〕+30×〔1/2×(2/3÷30)1/75〕=37.5(千米)

烙饼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篇3

烙饼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烙饼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问:现有2个饼和一个锅。饼2个面都要烙,锅一次只能烙2个饼,烙一次需要2分钟。问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解:这个比较简单,烙两次就够了。

1  1正  1正

2  2反  2反

2*2=4(分钟)

答:最少需要4分钟。

很简单,再来一题。

现有3个饼和一个锅。饼2个面都要烙,锅一次只能烙2个饼,烙一次需要2分钟。问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解:现在有3个饼,但一次只能烙2个。很明显,2次是不能烙完的。那可不可以先烙2个再烙1个呢?可以,但锅最好不要闲着。所以:

1  1正  2正

2  1反  3正

3  2反  3反

3*2=6(分钟)

答:最少需要6分钟。

再来1题吧。

现有个饼和一个锅。饼2个面都要烙,锅一次只能烙2个饼,烙一次需要2分钟。问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解:饼的数量太大,不能一个一个列出来。但2015=2+2+……+2+3(1006个2),所以烙2015个饼的最短时间就是1006个烙2个饼的最短时间(4分钟)加烙3个饼的最短时间(6分钟)。

解法1

1  1正  2正

2  1反  2反

3  3正  3正

……

2011正 正

2012  2011反 2012反

2013正 正

2014  2013反 2015正

2015  2014反 2015反

2015*2=4030(分钟)=67小时6分钟=2天19小时6分钟

解法2(推荐)

1006*4+6=4024+6=4030(分钟)=67小时6分钟=2天19小时6分钟

解法3(推荐)

你有没有觉得烙饼问题是有公式的?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吧!

首先,是“要烙的面数”,然后就要乘上“烙一次所需时间”,最后要除以“可以同时烙的面数”(因为可以同时烙,所以要除),再找离所得答案最近的是“烙一次所需时间”的倍数就是答案。

公式1:总时间=(要烙的面数*烙一次所需时间/可以同时烙的'面数)的离得最近的是烙一次所需时间的倍数

那么这里,就是:

2015*2*2/2

=2015*2

=4030(分钟)

4030分钟=67小时6分钟=2天19小时6分钟

答:最少需要2天19小时6分钟。

再来看一题。

问:现有1个饼和一个锅。饼2个面都要烙,锅一次只能烙3个饼,烙一次要2分钟。问最少要烙多少时间?

解:分别烙2次。

1  1正

2  1反

2*2=4(分钟)

对了,公式1对只有1个饼的不能计算。

对于只有1个饼的,公式2可以计算。

公式2:总时间=烙一次的时间*2

所以这道题=2*2=4(分钟)

答:最少要烙4分钟。

总结:

公式1用于饼不止1个时。总时间=(要烙的面数*烙一次的时间/可以同时烙的面数)的离得最近的是烙一次所需时间的倍数

公式2用于饼只有1个时。总时间=烙一次的时间*2

和差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篇4

和差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例1 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呢?

分析这样想:假设第二筐和第一筐重量相等时,两筐共重150+8=158(千克);假设第一筐重量和第二筐相等时,两筐共重150-8=142(千克)。

解法1:①第二筐重多少千克?

(150-8)÷2=71(千克)

②第一筐重多少千克?

71+8=79(千克)

或150-71=79(千克)

解法2:①第一筐重多少千克?

(150+8)÷2=79(千克)

②第二筐重多少千克?

79-8=71(千克)

或150-79=71(千克)

答:第一筐重79千克,第二筐重71千克。

练习:三年级图书比四年级图书多50本,并且三年级图书数是四年级的3倍,三年级和四年级各有图书多少本?

例2 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分析题中没有给出小强和爸爸年龄之差,但是已知两人今年的年龄,那么今年两人的年龄差是35-7=28(岁)。不论过多少年,两人的年龄差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当两人年龄和为58岁时他们年龄差仍是28岁。根据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就能解此题。

解:①爸爸的年龄:

[58+(35-7)]÷2

=[58+28]÷2

=86÷2

=43(岁)

②小强的年龄:

58-43=15(岁)

答:当父子两人的年龄和是58岁时,小强15岁,他爸爸43岁。

练习:果园里栽的梨树比苹果树多240棵,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5倍多20棵。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例3 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

分析解和差问题的关键就是求得和与差,这道题中数学与语文成绩之差是8分,但是数学和语文成绩之和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可是,条件中给出了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4分,这就可以求得这两科的总成绩。

解:①语文和数学成绩之和是多少分?

94×2=188(分)

②数学得多少分?

(188+8)÷2=196÷2=98(分)

③语文得多少分?

(188-8)÷2=180÷2=90(分)

或98-8=90(分)

答:小明期末考试语文得90分,数学得98分。

练习:两堆石子相差16粒,如果混在一起,那么可以重新分成数量都是28粒的三堆。求原来两堆石子各有多少粒?

例4 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这样想:甲、乙两校学生人数的和是864人,根据由甲校调入乙校32人,这样甲校比乙校还多48人可以知道,甲校比乙校多32×2+48=112(人)。112是两校人数差。

解:①乙校原有的学生:

(864-32×2-48)÷2=376(人)

②甲校原有学生:

864-376=488(人)

答:甲校原有学生488人,乙校原有学生376人。

小结:从以上4个例题可以看出题目给的条件虽然不同,但是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是一致的。和差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是:

(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

或(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

也可以求出一个数后,用和减去这个数得到另一个数。

下面我们用和差问题的思路来解答一个数学问题。

练习:红红与兰兰共有61本书,红红给了兰兰5本书,兰兰自己又新买了3本书,红红现在比兰兰少2本书。问:两人原来各有几本书?

例5 在每两个数字之间填上适当的加或减符号使算式成立。

1 2 3 4 5 6 7 8 9=5

分析这样想:从1至9这几个数字相加是不会得到5的,只能从一部分数字相加再减去一部分字后差是5,也就是说1到9的`和是45,而两部分的差是5,先要求出这两部分数字,利用和差问题的方法便可以求出。

(45-5)÷2=20,20+5=25

可求出其中几个数的和是25,而另外几个数的和是20。在组成和是25的几个数前面添上“+”号,而在组成和是20的几个数前面添上“-”号,此题就算出来了。

例如:5+6+9=20可得到。

1+2+3+4-5-6+7+8-9=5

又如:5+7+8=20可得到。

1+2+3+4-5+6-7-8+9=5

又如:3+4+6+7=20可得到。

1+2-3-4+5-6-7+8+9=5

练习、小红在计算两个数的和时,把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漏掉了,结果算出的和是37。已知正确答案为91,求这两个数的差(大减小)是多少?

归总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篇5

例1.要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450米,80天完成。现在要求提前20天完成,平均每天应多修多少米?

例题解析:要求平均每天多修多少米,必须知道实际每天修多少米,要求实际每天修多少米,又要先求出这条公路的总长和实际修多少天。

解: 450×80÷(80-20)-450

=450×80÷60-450

=36000÷60-450

=600-450

=150(米)

答:平均每天应多修150米。

例2.农具厂生产一批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120件,28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了20件,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例题解析:要求提前几天完成任务,先要求出实际生产了多少天,要求实际生产了多少天,又要求出这批农具一共有多少件。

解: 28-120×28÷(120+20)

=28-120×28÷140

=28-3360÷140

=28-24

=4(天)

答:可以提前4天完成任务。

例3.面粉厂用汽车装运一批面粉,原计划用每辆装24袋的汽车9辆15次可以运完,现在改用每辆装30袋的汽车6辆来运,几次可以运完?

例题解析:要求几次可以运完,先要求出运的这批面粉共有多少袋。

解:24×9×15÷30÷6

=216×15÷30÷6

=3240÷30÷6

=18(次)

答:18次可以运完。

例4.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工作7.5小时,8个人6天可以修完,实际增加了2个工人,准备4天完成,这样每天要工作几小时?

例题解析:要求每天工作几小时,先要求出这条公路的总工作量,即由1个工人来做共需要多少小时,再求最后问题。

解:7.5×8×6÷4÷(8+2)

=7.5×8×6÷4÷10

=60×6÷4÷10

=360÷4÷10

=9(小时)

答:每天要工作9小时。

例5.一项工程,预计30人15天可以完成任务。工作4天后,又增加3人。如果每人工作效率相同,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例题解析:要求提前几天完成任务,必须知道实际工作的天数。要求实际工作天数,又要先求工作4天后,余下的工作需要几天完成,求余下的工作量应用总工作量(15×30)减去4天的工作量(4×30).

解:15-〔(15×30-4×30)÷(30+3)+4〕

=15-〔(450-120)÷33+4〕

=15-〔330÷33+4〕

=15-〔10+4〕

=15-14

=1(天)

答:可以提前1天完成任务。

例6.一个工地上有120名工人,食堂为这些工人准备了30天的`粮食。实际工作5天后,由于工期紧张,又调来30名工人,食堂原来准备的粮食只够吃几天?

例题解析:先要求出准备的粮食共有多少,也就是1人能吃多少天,再求出5天后余下的粮食够用多少天。

解: (30×120-5×120)÷(120+30)+5

=(3600-600)÷150+5

=3000÷150+5

=20+5

=25(天)

答:食堂原来准备的粮食只够吃25天。

例7.一项工程原计划8个人每天工作6小时,10天可以完成。现在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增加2人,每天工作时间增加2小时,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例题解析:要求可以提前几天完成,要先求现在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要求现在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又要先求这项工程地总工作量是多少。

解:10-6×10×8÷(8+2)÷(6+2)

=10-6×10×8÷10÷8

=10-60×8÷10÷8

=10-480÷10÷8

=10-48÷8

=10-6

=4(天)

答:可以提前4天完成这项工程。

流水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篇6

流水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解题关键: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速度:顺水而下的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逆流而上的'速度=船速-水速。

流水问题具有行程问题的一般性质,即 速度、时间、路程。可参照行程问题解法。

例题讲解

1、一只油轮,逆流而行,每小时行12千米,7小时可以到达乙港。从乙港返航需要6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分析:

逆流而行每小时行12千米,7小时时到达乙港,可求出甲乙两港路程:12×7=84(千米),返航是顺水,要6小时,可求出顺水速度是:84÷6=14(千米),顺速-逆速=2个水速,可求出水流速度(14-12)÷2=1(千米),因而可求出船的静水速度。

解: (12×7÷6-12)÷2

=2÷2

=1(千米)

12+1=13(千米)

答: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3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1千米。

2、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河水流速为每小时5千米。这只船在甲、乙两港之间往返一次,共用去6小时。求甲、乙两港之间的航程是多少千米?

分析:

1、知道船在静水中速度和水流速度,可求船逆水速度 15-5=10(千米),顺水速度15+5=20(千米)。

2、甲、乙两港路程一定,往返的时间比与速度成反比。即速度比 是 10÷20=1:2,那么所用时间比为2:1 。

3、根据往返共用6小时,按比例分配可求往返各用的时间,逆水时间为 6÷(2+1)×2=4(小时),再根据速度乘以时间求出路程。

解: (15-5):(15+5)=1:2

6÷(2+1)×2

=6÷3×2

=4(小时)

(15-5)×4

=10×4

=40(千米)

答:甲、乙两港之间的航程是40千米。

3、一只船从甲地开往乙地,逆水航行,每小时行24千米,到达乙地后,又从乙地返回甲地,比逆水航行提前2. 5小时到达。已知水流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分析:

逆水每小时行24千米,水速每小时3千米,那么顺水速度是每小时 24+3×2=30(千米),比逆水提前2. 5小时,若行逆水那么多时间,就可多行 30×2. 5=75(千米),因每小时多行3×2=6(千米),几小时才多行75千米,这就是逆水时间。

解: 24+3×2=30(千米)

24×[ 30×2. 5÷(3×2)

=24× [ 30×2. 5÷6 ]

=24×12. 5

=300(千米)

答: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300千米。

4、一轮船在甲、乙两个码头之间航行,顺水航行要8小时行完全程,逆水航行要10小时行完全程。已知水流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求甲、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

分析:

顺水航行8小时,比逆水航行8小时可多行 6×8=48(千米),而这48千米正好是逆水(10-8)小时所行的路程,可求出逆水速度 4 8÷2=24 (千米),进而可求出距离。

解: 3×2×8÷(10-8)

=3×2×8÷2

=24(千米)

24×10=240(千米)

答:甲、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是240千米。

解法二:

设两码头的距离为“1”,顺水每小时行 1/8,逆水每小时行1/10,顺水比逆水每小时快1/8-1/10,快6千米,对应。

3×2÷(1/8-1/10)

=6÷1/40

=24 0(千米)

答:(略)

5、某河有相距12 0千米的上下两个码头,每天定时有甲、乙两艘同样速度的客船从上、下两个码头同时相对开出。这天,从甲船上落下一个漂浮物,此物顺水漂浮而下,5分钟后,与甲船相距2千米,预计乙船出发几小时后,可与漂浮物相遇?

分析:

从甲船落下的漂浮物,顺水而下,速度是“水速”,甲顺水而下,速度是“船速+水速”,船每分钟与物相距:(船速+水速)-水速=船速。所以5分钟相距2千米是甲的船速5÷60=1/12(小时),2÷1/12=24(千米)。因为,乙船速与甲船速相等,乙船逆流而行,速度为24-水速,乙船与漂浮物相遇,求相遇时间,是相遇路程120千米,除以它们的速度和(24-水速)+水速=24(千米)。

解: 120÷[ 2÷(5÷60)

=120÷24

=5(小时)

答:乙船出发5小时后,可与漂浮物相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