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语句衔接题设题情况和考查角度
(一)从设题情况来看
纵观近几年高考的语句衔接题,题型无非是两种:
①嵌入题(也称“复位题”),已给定上下文(句),确定了语境,要求在其中填上一句或几句话,高考语句衔接题设题情况和考查角度。湖南省单独命题以来,出题考查的两年(好)都是考查的这个题型。
②排序题,即给出若干句子,按语意连贯的要求排列成一段话;例如:
示例1:(20全国1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答案】A (考察对语境的体会。时而在水上遨游对应时而在岸上嬉戏,则排除B,C。然后根据语境得第五句和第二句搭配,故选A。 )
示例2:(年安徽卷)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高考辅导《高考语句衔接题设题情况和考查角度》。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 ②①④③⑤ B. 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答案】C(此题考查句子的连贯,能力层级为C。解此类题时要注意代词、关联词语、重复的词语、特殊词语及逻辑顺序。由“这个信念”和“必定有种信念驱使我们”可知5在2句后,由“在古代”和“可是发展到现代”可以推知4在1后,排除A、B,由于1句中有“这个信念”,如果放在句首代词的指代无法落实,所以排除D。)
预计本考点在湖南的高考中应该仍然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仍然以以上两种题型为主,并且会将“简明、得体”知识融入题中;设题时仍然会考虑到句式、对象、情景、音韵乃至风格等东西。当然,“语料”可以是记叙性的、议论性的,也可以是描写性的、说明性的。
(二)从考察角度来看
高考“语句衔接题”一般从哪些角度来考查?我们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卷和各省市卷的分析,发现一般有以下一些考查角度:
①从内容来讲,话题的一致、语气的贯通是一个首先要把握的问题。
②从形式来讲,语句结构的统一、对应,音节和谐等,不可忽视。
③从写作来讲,可能涉及到描写方位的转换,内容层次的衔接,思维顺序及逻辑关系等。
④从情感来讲,情感色彩的一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依据这些角度,可以概括成这样一句话:审清题干、辨明语体、把握中心、发掘意境、确认顺序、结构贯通、形式关联、前后照应、音节和谐、抓住特征、思辩抉择。
下面具体地举例说明:
1. 陈述对象(话题或叙述角度)是否同一
在表现一个中心意思时,要围绕一个话题来安排句子,保持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而任意转换话题,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因此在做题时,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话题、叙述角度)是否保持同一,是常见的解题思路。
【示例】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 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
成人高考语文考试常见病句和语句衔接分析
成人高考语文病句考查7种,分别是:成份残缺、成份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今天重点分析前三种:成份残缺、成份赘余、搭配不当。
1、成份残缺:
考生重点要掌握由使令动词造成的缺主语现象。一般常见的使令动词有:使、叫、让、令等,如果这些词用在句子的主语前特别要小心。
比如:看到妈妈步履蹒跚的背影,使我一阵心酸。
在这个句子中,主语是“我”,在“我”的前边出现了一个“使”字,根据语法,主语和宾语应该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使我”属于动宾短语,不可以做主语,所以这个句子属于缺主语。考生遇到这样的句子时,先把使令动词去掉读一下,如果去掉语句通顺,原句一般为病句。我们试一下:
看到妈妈步履蹒跚的'背影,使我一阵心酸。
看到妈妈步履蹒跚的背影,我一阵心酸。
通过期中考试,让同学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通过期中考试,同学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句去掉“使”,第二句去掉“让”,表达的意思完整、清楚,而且主语是由代词和名词来做的,故原句是病句。
2、成份赘余:
考生注意不要把修饰的句子都当作病句,一定要分别试着删掉两处相互印证一下,再判断是不是病句。
比如:我终于弄明白了他为什么骗我的原因了。
在这句话中,我们试着分别删掉两处:
①我终于弄明白了他为什么骗我了。
②我终于弄明白了他骗我的原因了。
这样分别删除多余的部分,发现原句的意思没有变化,说明两部分是重复赘余的,所以原句是病句。
3、搭配不当:
考生重点复习“一带二”形式。什么叫“一带二”呢?它通常的表现形式是用“和、与”等词,有时也由逗号、顿号形式构成。
比如:清晨我们冒着蒙蒙的细雨和泥泞的小路艰难地行进着。
在这句话中,“和”的前边是“蒙蒙的细雨”,后边是“泥泞的小路”,而与之搭配的只有一个“冒着”的动词,冒着细雨是搭配的,但是,冒着小路就不搭配了。
高考语句衔接题解答技巧与复习方法
1、分析关键词
句子衔接题中,往往有与前后文语义联系密切,在衔接中起到贯穿文意的关键作用的词语,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就是抓住了体现中心的关键。
2、抓住关联词
关联词是分句组合的语法手段之一,是表达分句间语法关系的语言形式。有些复句的意义类型,是靠关联词语作标志来显示分句间特定的组合关系的。
3、筛选同义暗示句
试题给予的语言材料中,常常存在与正确选项同义而说法不同的同义句,这个句子往往能概括、暗示文章的主要意思。只要认真分析筛选抓住这个作者写作意图的标示句,就能读懂文意,确定选项。
4、把握对象
相衔接的句子,应保持主语的一致性,才能使语言清晰、连贯。叙述主体不一致,往往是极容易忽略的语病。
5、剖析结构
对填充句子前或后的单句进行结构分析,有时前后文的固定的'结构就制约着被选项。
6、注意照应
规范的文章,无论阐释文理还是说明事物,都要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文章各部分文句存在着相互补衬语义的照应关系,以此保持全文的一致性和严密性。命题人常以这种联系作为检测内容。
7、揣摩语气
表达语气的手段是句式、语调、语气词,表达的内容,应与采用的句式和谐一致,语调在书面上用标点符号表示。同是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意思和感情就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表达目的保持前后连贯的语气。
8、比较色彩
我们通常说的色彩是指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是指不同语体应有不同用语要求。如书面语与口语、文艺语体与公文语体,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选词句时应注意与整个表达过程色彩一致。
9、体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描绘出的一种情意交融的氛围、景观。文学作品中常用意境描写出把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中,加强表达效果。因而文学作品阅读题要注意前后意境是否一致。
10、借助结构
作者表达旨意时,是按内容安排好相应的语句段落结构的,反过来,阅读理解时,我们可借助结构揣摩作者的意图。有的文段没有明显表露中心的句子,但语序结构有助于解题。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语言课程的学习,基本情况分析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述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幼儿“想说、敢说”勇气。同时,注意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述。教材里的故事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一叙述时事件为主,反应幼儿熟悉或需要了解的生活内容,想幼儿讲述提供丰富多样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样本。
二、教材目标:
1、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流,说话有礼貌。
2、引导幼儿在谈话和游戏活动中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培养幼儿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习惯。
4、培养幼儿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的能力
本学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等基本的语言发展活动来组织幼儿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培养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意识和初步的自我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述个人及周围的一切。激励幼儿的语言游戏兴趣,帮助幼儿在不同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幼儿对语言结构的敏感性。
1、快乐阅读通过对童话、诗歌、童谣等文学作品的阅读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幼儿对生活、对文字的敏锐感受力。同时,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提高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学生情况分析幼儿时期是个性开始萌发的时期,也是形成对人、对己、对事正确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语言教育,不仅能帮助幼儿作好入学前活动准备,而且能使幼儿终身受益。
2、幼儿进入学习倾听、理解和使用规范性语音表达时期。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讲述活动中,让幼儿学生怎样地在集体面前大胆而清楚地叙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阅读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感受书面语言。
3、通过活动延伸和活动建议来丰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让幼儿有更多机会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以操练和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高考语句衔接题解答技巧与复习技巧
1、分析关键词
句子衔接题中,往往有与前后文语义联系密切,在衔接中起到贯穿文意的关键作用的词语,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就是抓住了体现中心的关键,高考语句衔接题解答技巧与复习方法。
2、抓住关联词
关联词是分句组合的语法手段之一,是表达分句间语法关系的语言形式。有些复句的意义类型,是靠关联词语作标志来显示分句间特定的组合关系的。
3、筛选同义暗示句
试题给予的语言材料中,常常存在与正确选项同义而说法不同的同义句,这个句子往往能概括、暗示文章的主要意思。只要认真分析筛选抓住这个作者写作意图的标示句,就能读懂文意,确定选项。
4、把握对象
相衔接的句子,应保持主语的一致性,才能使语言清晰、连贯。叙述主体不一致,往往是极容易忽略的语病。
5、剖析结构
对填充句子前或后的单句进行结构分析,有时前后文的固定的结构就制约着被选项,高考辅导《高考语句衔接题解答技巧与复习方法》。
6、注意照应
规范的文章,无论阐释文理还是说明事物,都要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文章各部分文句存在着相互补衬语义的照应关系,以此保持全文的一致性和严密性。命题人常以这种联系作为检测内容。
7、揣摩语气
表达语气的手段是句式、语调、语气词,表达的内容,应与采用的句式和谐一致,语调在书面上用标点符号表示。同是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意思和感情就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表达目的保持前后连贯的语气。
8、比较色彩
我们通常说的色彩是指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是指不同语体应有不同用语要求。如书面语与口语、文艺语体与公文语体,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选词句时应注意与整个表达过程色彩一致。
9、体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描绘出的一种情意交融的氛围、景观。文学作品中常用意境描写出把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中,加强表达效果。因而文学作品阅读题要注意前后意境是否一致。
10、借助结构
作者表达旨意时,是按内容安排好相应的语句段落结构的,反过来,阅读理解时,我们可借助结构揣摩作者的意图。有的文段没有明显表露中心的句子,但语序结构有助于解题。
语句衔接题,指的是将某一语段(或复句)中的某一句抽出,另设几种与之相近的答案,让学生从中选出原句。这种题型可以用来考查学生缀句成文的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近年来高考中常常出现。解答这类试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结合典型的试题加以解说。
一、着眼于逻辑关系上的对应
例1.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从下面四句中选出能与它衔接的一句( )(1987年)
A、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本题题干中有两个问题,一是“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回答应该是“不能忽视”;另一问是“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回答应该是“要他们学好”,正确的答案必须兼顾这两问。再来看四个选项:A项的“这样做”表意不明,显然不能与题干相衔接;“C”项作肯定回答,照应不了第一问;“D”项作否定回答,又没顾上第二问;只有B项,虽是囫囵回答,但却无懈可击。此题的答案是B。
二、着眼于情境和空间的一致
例2.为画线处选择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衔接紧密。( )(1988年)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经萎落,显得这一带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由情境氛围的一致性,本题可以先排除A项和D项。原文已交代地点是一个“坟地”,季节由“枯水”可知是寒气料峭的晚秋或初冬,气氛是静寂的。全段写出了一种凄凉冷落的氛围。而A项“夕阳烘炙”,崖壁成了“五彩的屏障”,渲染的是热烈的氛围;D项“透明的羽翼”,格调清新,也与原文不和谐,故A、D两项应当排除。由空间的一致性,我们又可以排除C项。因为C项说崖壁“矗立在江对岸”,而原文中说壁下石碑上“字迹模糊”,这表明崖壁一定近在眼前,故C中崖壁的地点跟原文不一致。根据上面的分析,这道题应该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