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最著名的10首古诗优秀4篇

郑板桥,人称板桥先生。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郑板桥最著名的10首古诗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主要成就: 篇1

1、书法艺术

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2、绘画艺术

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五十岁起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计十二年。“得志加泽于民”的思想,使得他在仕途对连年灾荒的平民百姓采取了“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等举措,这引起了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被贬官。之后,他靠卖画维持生活。

3、吏治清明

郑板桥情系百姓,与民同忧。乾隆六年(1741年)春,因科举及第考中进士的郑板桥被派往山东范县任县令,开始了他长达12年的官宦生涯。他为官力求简肃,视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为桎梏。为察看民情、访问疾苦,他常不坐轿子,不许鸣锣开道,不许打“回避”“肃静”的牌子,身着便服,脚穿草鞋到乡下察访。

个人简介 篇2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最著名的10首古诗 篇3

一、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出自清·郑板桥题兴化故居联语。诗句言内在决定外在的道理。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二、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出自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诗句由睡眠中听到屋外风吹竹叶萧萧声,进而联想到民间的疾苦声,然后自然地引渡到自己对民间疾苦的态度,抒发出自己的心志:虽然自己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州县小吏,但对天下百姓的生计温饱、快乐忧愁等都怀有殷殷关切之心。

三、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出自清·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诗句言画根瘦竹为渔竿,意在表明诗人决心脱离官场、归隐江湖的人生志向。

四、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出自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躺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疾苦号寒的怨声。这句诗写出了对百姓的怜悯和关爱之情。

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出自清·郑板桥《竹石》。任,任凭。尔,你。诗句写竹生山中破岩之中,环境虽然恶劣,却坚忍不拔、傲然挺立风中的形象。意在借竹以自喻,表达自己高洁坚贞的人格追求。

六、十分学力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

出自清·郑板桥《兰》。付出了十分的学习功夫,要把所学的东西抛弃三分;就像选择好苗留下来一样,这种功夫自己要探索研究。

七、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语出清·郑板桥《新竹》。新竹竿高于旧竹竿,全靠老的枝干在底下支撑、扶持。比喻年轻人会超过老年人,但老年人的作用不可忽视,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尊敬老年人。

八、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

出自清·郑板桥《题画·乱兰乱竹乱石与汪希林》。诗句言动手作画之前心中要有敢于创新、不拘泥于古人成法的志向;画完以后,要能看不出留有前人某一种风格的痕迹。意谓绘画要勇于创新,不拘泥于成法,要有常画常新的新鲜感。

九、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出自清·郑板桥《板桥题画·竹》。前两句写竹之节节往上、千枝万叶的样子;后二句将竹与花作比,意在强调竹的清雅脱俗的品格。写竹之中也寄托了诗人高雅脱俗的人格追求。

十、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出自清·郑板桥《题画·竹》。诗句言绘画对象物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对象物,而是经过作者艺术加工后的对象物。而对象物画成后,又与作者理念中的对象又有了距离,这是因为受到绘画当时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郑板桥最著名的10首古诗 篇4

一、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出自清�郑板桥题兴化故居联语。诗句言内在决定外在的道理。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二、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出自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诗句由睡眠中听到屋外风吹竹叶萧萧声,进而联想到民间的疾苦声,然后自然地引渡到自己对民间疾苦的态度,抒发出自己的心志:虽然自己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州县小吏,但对天下百姓的生计温饱、快乐忧愁等都怀有殷殷关切之心。

三、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出自清�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诗句言画根瘦竹为渔竿,意在表明诗人决心脱离官场、归隐江湖的人生志向。

四、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出自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躺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疾苦号寒的怨声。这句诗写出了对百姓的怜悯和关爱之情。

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出自清�郑板桥《竹石》。任,任凭。尔,你。诗句写竹生山中破岩之中,环境虽然恶劣,却坚忍不拔、傲然挺立风中的形象。意在借竹以自喻,表达自己高洁坚贞的人格追求。

六、十分学力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

出自清�郑板桥《兰》。付出了十分的学习功夫,要把所学的东西抛弃三分;就像选择好苗留下来一样,这种功夫自己要探索研究。

七、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语出清�郑板桥《新竹》。新竹竿高于旧竹竿,全靠老的枝干在底下支撑、扶持。比喻年轻人会超过老年人,但老年人的作用不可忽视,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尊敬老年人。

八、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

出自清�郑板桥《题画�乱兰乱竹乱石与汪希林》。诗句言动手作画之前心中要有敢于创新、不拘泥于古人成法的志向;画完以后,要能看不出留有前人某一种风格的痕迹。意谓绘画要勇于创新,不拘泥于成法,要有常画常新的新鲜感。

九、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出自清�郑板桥《板桥题画�竹》。前两句写竹之节节往上、千枝万叶的样子;后二句将竹与花作比,意在强调竹的清雅脱俗的品格。写竹之中也寄托了诗人高雅脱俗的人格追求。

十、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出自清�郑板桥《题画�竹》。诗句言绘画对象物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对象物,而是经过作者艺术加工后的对象物。而对象物画成后,又与作者理念中的对象又有了距离,这是因为受到绘画当时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