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最新3篇】

长城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北京域内长城始建于北齐,大规模修建于明代,东起平谷西至门头沟途径北京6区,全长573公里。据初步统计,北京长城已开放点约17处。其中八达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4处为国家级4A级景区。计划利用5-10年的时间,使历史上拱卫京城的军事设施成为当今北京北部的历史文化体验带和生态环境保护带。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中国长城【最新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长城,那些穿越历史的美景与日常 篇1

去兰州的路上,我随手翻看了一本散文家周涛的《游牧长城》,在那些垒砌着荒凉与沧桑的文字里,作者描述长城的用词让我印象深刻:血缘性名词。是啊,从战国时代一直到明代乃至清代,历代的中国统治者一直在修筑长城,至今残存的长城遗迹仍有数万里之长,无论在时空还是心理的尺度,长城已深入国人的血液。

然而,对很多人来说,长城作为一个遥远的概念,仍停留在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的雄关漫道与嵯峨城墙之上,停留在月球表面的标识物与封闭帝国的慨叹中。9月,周刊派出四路记者,分赴东北、内蒙古、宁夏、甘肃这些长城遗迹最为丰富的北中国省份,我们穿越林海、草原与戈壁,希望将沿线的美景,更重要的,将那些历史遗址的生活折片,告诉读者。

宁夏灵武市水洞沟景区里的明长城遗址和驼道

太多遗迹,太多历史,我在甘肃河西走廊的行程,最后只能缩减为从汉长城的阳关、玉门关,再到明长城的嘉峪关,肃南县,结束于明代“松山新边”起点的景泰县索桥堡等几个小点上的走马观花。

9月15日,中秋节下午,我的采访对象,长城研究专家、原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书记边强,一直被我拖着聊到6点,饭店里,一大家子人正等着他吃团圆饭。边强对长城有很深的感情,黄埔军校出身的父亲,为他起名“边强”,谐音正是明代对长城的称谓:边墙。对着电脑上精心制作的PPT,他为我讲解了甘肃境内历代长城的知识。

明长城最西端的屯兵古堡——卯来泉堡。位于肃南县祁丰乡堡子滩村的这一古堡遗址距今已有400年历史

秦昭王与秦始皇时期修筑的长城,从甘南出发,随着黄河,蜿蜒东去。伴随着对匈奴作战的不断胜利与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四郡(张掖、酒泉、敦煌、武威),列四关(玉门关、阳关、悬索关、肩水金关),成为首次经略河西的中原王朝。为了区分于暴秦所建的长城,汉长城称作“塞”,甘肃一段又称令居塞,修筑于汉武帝元鼎二年至六年(公元前115年-前111年)的这段长城,主要为了防御西域与南羌的侵扰,同时守卫丝绸之路的畅通。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规模修建长城的王朝,为了对付残元蒙古部族的侵扰,在200多年间先后18次修筑长城。明长城称作边墙,甘肃境内的明长城由一条主干线与两条支线组成,主线东起景泰索桥关经古浪到武威,再北上民勤,折而西行过永昌、山丹、高台,沿弱水北上经酒泉新城堡达嘉峪关,长达1600公里。两条支线,一条为自索桥至泗水堡的“松山新边”,一条则为沿黄河南岸分布,从临洮至靖远的“河南边墙”。

横亘在燕山支脉上的金山岭长城。 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官时期(1567~1586年)主持修筑,是现存最完好的一段明长城,被称为明长城之精华

几天之后,我和摄影记者张雷,沿着河西走廊一望无垠的戈壁滩,开始穿行于汉、明两代长城遗迹之间。午后尚且炙人的日光在碎石与砂砾的折射中发出点点光芒,生命力顽强的骆驼刺、芨芨草、狼牙刺散落出荒漠中的一点绿意。在西北荒凉而单调的景色里,一段城墙、几座烽燧,总会给人带来发现的惊喜。望着那些经过千百年岁月侵蚀,已变得低矮的土墙,总能不自觉想起边强的一段话:“目前为止,甘肃河西走廊所有的公路、铁路还是沿着长城修建,公路下面,就压着我们从汉朝以来的丝绸之路。”

长城,其实从未离我们远去。在阳关的一座石头房子里,66岁的薛生虎已在此守护遗址几十年。小时候,当地人把这里的汉代烽燧叫“墩墩山”,春游路过时,他们还曾经在此打土仗。对面名为“古董滩”的戈壁滩,是当年阳关的真正所在,他小时常能从那里捡到箭簇、古币等裸露出来的文物。

甘肃中部景泰县黄河索桥堡上方的明代烽燧

登上今天玉门关遗址的小方盘城,宽阔的疏勒河床上茂密的芦苇荡随风摇晃,河水缓缓流淌,远处的烽燧一路向西延伸而去。尽管由于上游修建水库等原因,流经此处的疏勒河水已变为涓涓细流,仍不难想见当年这里必定是水草丰美之处。距此不远的一段汉长城边上,是长满了大片红柳和芦苇的盐碱湿地,风吹过芦苇的声音极像淙淙的流水声,我循声而去,走出一两百米远,却始终难以找到疏勒河水,原来这一段河水已然消隐地下。

9月,河西走廊的农村,充满丰收的喜悦。敦煌附近大片的葡萄园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在枝头,惹人喜爱。嘉峪关附近的村镇,家家户户门口堆着晾晒的葵花籽、胡麻,田野里则是姹紫嫣红的花海。在新城乡野麻湾村的一片甜叶菊地里,我们找到了一座明代长城沿线的驻军城堡:野麻湾堡。残破的夯土城墙,依然有八九米之高,夕阳之下,巍然而苍凉。

筑于约45�山脊之上的嘉峪关悬臂长城

在河西走廊,像这样耸立在田间地头的长城城堡与烽燧,并不鲜见。从肃南县赶往嘉峪关的途中,我们发现了另外一座明代城堡:暖泉堡。村里77岁的老人潘芙蓉,正在昏暗的灯光下独自吃着晚饭,她开口说道:“这是万历手里打下的城。”

在嘉峪关附近,文殊镇纪委书记、也是嘉峪关故事传说传承人何爱国,带着我们看了明代的采石场,教我们辨识荒漠上生长的狼牙刺——据说,它才是狼烟的主要燃料。指着悬臂长城往南一段城墙的豁口,他告诉我们:“这里其实是闇门,白天开着,晚上关闭,和平时期,供关城内外的人们进出。”

看见了吗?长城从来不是一座封闭的城墙。采访中,边强也不断向我强调:战争总是短期的,在更为漫长的和平时期,长城内外的人们从未终止交流。千百年来,长城虽然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界线,却在无形中迫使大家用和平方式,而非战争抢夺的方式,进行贸易交流。当年那些在河西地区经历了不断战乱、迁徙、融合的游牧民族与汉族移民,他们如今的生活又是怎样呢?行程的前三天,我们在祁连山北麓的肃南县藏民与裕固族家庭渡过。

呼伦贝尔草原被认为是游牧民族的摇篮

公元8世纪,从西康出发的吐蕃王朝的后裔——东纳藏族,看上去已经非常汉化。除了过藏历年、祭鄂博等重大节日,他们已很少穿藏服,大概十几年前,他们在四季牧场的帐篷,已经大半替换为更为坚固耐用的石头房子。如今,他们甚至雇佣汉民放牧。在堡子滩村附近的一片夏季草场上,我就碰到了这样一位揽工汉。他的工作很辛苦,一天跟着羊群跑,“别小看这些羊,到了草场,你连最小的羊也追不上。”山里多雪豹、狼、猞猁,遇到危险,他只能靠吼叫吓跑对方,实在没办法就点一串炮仗。

但是,也有一些不变的坚守。藏族司机刘金贵(贡波扎西)告诉我们,东纳藏族一般有两个名字:汉名用作大名,藏名用作小名,一般在出生后抱到寺院由佛爷来起。68岁的马柏成老人,酷爱藏族民歌,5年前,他在乡上办的补习班学习藏语,他希望从一些老人那里搜集民歌,记录收集下来,再翻译成汉语。

比起东纳藏族,肃南县的裕固族有更强的身份危机。作为回纥人的后裔,他们在漫长的战乱中,与藏人、蒙古人不断融合,信奉藏传佛教,但已经丢失了自己的语言:回鹘文。裕固族人一般自称尧忽儿、尧熬儿、撒里畏兀尔,裕固族的名字则确定于1953年,寓意“富裕巩固”之意。59岁的裕固族手艺人柯璀玲,很早就开始收藏本民族的文物,学习传承裕固族的服饰、刺绣与皮雕技艺。最近,她又开始学习回鹘文,希望以后能够教会孩子们本民族语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景泰县寺湾乡,明代永泰古城我们在河西走廊的最后一站是景泰城。在寺湾乡的明代城堡——永泰古城里,至今还住着三百多口汉民,他们都是当年从各地迁来的屯卫长城军士的后代,小小的村子里,杂姓竟有几十个之多。尽管上世纪70年代时实施“引黄灌溉”工程之后,村里很多人迁移到邻村,垦种增加出来的洪漫区土地,可在距离黄河较远的土地上,农人至今仍以垦种世代相传的沙地为生。沙地,是景泰县的特色农业。为了保住薄土层中的水分,村民历来挖沙铺地,异常艰辛。过去这里流行一句话:“挣死老子,吃死儿子,饿死孙子”,意思是,祖父一辈辛苦铺就的沙地,效力不过五六十年,到了孙子一辈,地力衰退,只有挨饿的份。

在61岁的文管员白复荣家里,我们聊了一会。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还攻出了一个在兰州读博士的儿子。讲话时,他的眼角总是浮动着谦卑的笑意。据说,明末兵部尚书兼三边总督李汶带领军士在城后祁连山的余脉寿鹿山挖泉引流,在城中设了五处水井,至今日仍为村民饮用。临走的时候,我特意喝了一勺白复荣家的“松根水”,清甜可口。

中国长城 篇2

箭扣长城

箭扣长城位于三岔口东段,西通嘉峪关,东达山海关,西南则连接八达岭、居庸关等,山势富于变化,险峰断崖之上的长城也显得更加雄奇险要。箭扣长城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

箭扣长城抢修工程共涉边墙1003米、敌台3座、敌楼2座,重点修复“天梯”和“鹰飞倒仰”两段。

红石门长城

红石门长城位于京东平谷区金海湖镇红石门村,距市区约110公里,近些年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连绵起伏的山势和绮丽秀美的风光一直吸引着京津冀周边大批登山和旅游爱好者慕名前来。红石门长城是平谷境内的第一段长城,也是明代长城进入北京境内的起点,长城上的一段墙体横跨京津冀,即位于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交界,故被人俗称“一脚踏三省”。

金山岭长城

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在担任蓟镇总兵官期间,主持修筑了金山岭长城。金山岭长城依山凭险,起伏跌宕于山水之间,形势极为雄奇,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

金山岭海拔700米,此处长城构筑精巧复杂,敌楼密布,墙体以巨石为基,有砖木及砖石结构,有单层或双层的,既有平顶,也有穹窿顶、船蓬顶、四角钻天顶和八角藻井顶等,可谓一楼一式。金山岭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极强,设有障墙、垛墙、战台、炮台、瞭望台、雷石孔、射孔、挡马墙、支墙、围战墙等,层层设防、固若金汤。其中,障墙、文字砖和挡马石,被称为金山岭长城“三绝”。

城墙上有数以万计的城砖,镌刻着弥足珍贵的文字记载了烧制城砖的年代和部队番号,如“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万历五年宁夏营造”“万历六年振虏骑兵营造”“万历七年德州营造”等字样。此外,还存有隆庆三年、隆庆四年的石碑,为主持修筑长城的戚继光等部队将领和支持修筑长城的地方官吏而竖立。可以得知,金山岭长城的修筑得到地方官吏的大力支援,从山东、河北、江西等地征调士兵劳役。另有一块石碑的碑文中,记载着修筑一座敌楼的时间是“万历三十七年”,规格是周长八丈、高二丈七尺,顶部盖铺房一间,施工部队是“宁山营”。统一的标准、明确的分工、严格的质量检查,使得金山岭长城固若金汤。此后的数十年,明王朝又不断派兵遣将加以修缮。

金山岭长城是现存最完整、最为险要的一段明长城,以其视野开阔、敌楼密集、防御功能完善而著称于世。金山岭长城的南侧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堵墙,上部仅有30厘米宽,极其险峻。东段有16个敌楼,从第14个城楼开始地形变得更加陡峭;第15个城楼称为“仙女楼”,两座敌楼之间的长城称为天梯;第16个城楼名为“望京楼”,是此段长城最高的一个城楼。仙女楼与望京楼两座敌楼之间的长城称为天桥,这一段长城修旧如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极珍品”特级文物。

司马台长城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北部的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北。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又经蓟镇总兵戚继光和总督谭伦加固。司马台长城山势陡峭,地势险峻,工程浩繁,绵延19公里,以奇、特、险著称于世,被定为世界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司马台明朝长城边塞在军事上分为九个镇辖区,密云属蓟镇辖区,该区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灰岭口,全长1200多里。整段长城的构思精巧、设计奇特、形态各异,集万里长城众多特色于一身,形成了一段“奇妙的长城”。这里长城的墙体既有人们所常见的城墙类型,也有适应悬崖峭壁依山势而建的半边墙类型,既有随缓坡而舒展的马道,也有陡坡上以大阶梯叠进的天梯。城墙和敌楼形式之多,变化之大,在万里长城中极为罕见。

司马台长城于1990年正式对游客开放,是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原始长城”。英国的泰晤士报曾将司马台长城称为“全球不容错过的25处风景之首”。

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北京城区70公里,是北京著名长城景点之一,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长城的构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三座敌楼并矗一台的正关台,为长城之罕见。西北面有俗称"牛犄角边""箭扣"及"鹰飞倒仰"等长城景观,其势险峻峥嵘,起伏连绵,如巨龙飞腾。慕田峪长城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

春季,群芳争妍,山花烂漫;

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

秋季,红叶漫山,果实累累;

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慕田峪长城位于怀柔慕田峪村,西接居庸关,东连古北口,为京师北门黄花镇的东段,自古被称为拱卫京师、皇陵的北方屏障,而慕田峪关更是明代拥护京师和投井下石陵的重要关口之一。

慕田峪长城为明代初期开国大元帅徐达指挥所建。公元1568年,明穆宗朱载垕特命抗倭名将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镇、昌镇、保定三镇练冰事,率军对慕田峪段在内的二千里长城进行整修,隆庆五年秋建成遗存至今载。1986年旅游区试开放,当年即入选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87年,万里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88年,旅游区正式向中外游人开放。1992年,慕田峪长城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

居庸关长城

居庸关长城,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旅游局评定的国家AAAA级景区。居庸关长城建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山谷间,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色瑰丽,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

居庸关是从北面进入北京的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居庸关的中心,还保存着一个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台“云台”。在元朝时,台上建有三座石塔,于元末明初被毁。三塔被毁后,在此台上又建一院“泰安寺”,此寺于清康熙年间被火焚毁,只剩下这个基座--云台。

云台的券门内,石壁上雕刻有四大天王像,姿态传神;还刻有梵文、藏文、蒙文、维吾尔文、西夏文、汉文六种文字组成的佛经。关城呈圆周封闭形,长4142米,团状长城内既有供学习的泮宫和叠翠书院,也有商贾行走的买卖街;不仅有专供参拜的城隍庙,还有特为迎驾的行宫。现存的居庸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建筑。

清末以后,居庸关关城建筑逐渐荒废。1992年昌平县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为保护文物,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昔日的雄姿。1982年,居庸关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价值,被划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保护区,成为其中重要的景点。

八达岭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它有千百座名关险隘,八达岭以其地位之险要,历史之悠久,建筑之宏伟,文化之丰富,景色之壮观,名声之远大,堪称名关险隘之首。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西北的延庆县境内,距市区60公里,它危楼高耸,雉堞连环,凭险而居,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的八达岭长城,是护卫京城的重要门户,素有“北门锁钥”之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代《长安客话》中说:“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

八达岭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代表万里长城接受了《世界文化遗产证书》;200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风景区。

古北口卧虎山蟠龙山长城

古北口长城是中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辽、金、元、明、清这五朝,大大小小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因此长城的作用突显得尤为重要。古北口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

明朝洪武年间修长城时,初建古北口关井跨山建成,其城建筑于山顶之上,随山势升降,蜿蜒曲折,呈现为不规则的多角形,被比喻为鸟窝式。古北口明长城是古北口北部的第一道军事防线,是明万里长城中最坚固最雄伟的一段,更是今天唯一一段完整保留了明长城最精华部分原貌的长城。

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张居正为了加强防务,特别把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调来北方。谭纶任蓟辽总督,戚继光任蓟镇总兵。蓟镇所管辖的一千二百多里的长城,经戚继光的精筹划,亲自督修,十数年之间便成了一道城墙高峙、墩台林立,烽火台相望的坚固防线。戚继光在修复古北口长城时,不仅保留了北齐长城,还在长城墙外又加砌了长城城砖,至此才有了著名的古北口双长城。

长 城 保 护 条 例 篇3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长城的保护,规范长城的利用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长城,包括长城的墙体、城堡、关隘、烽火台、敌楼等。

受本条例保护的长城段落,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认定并公布。

第三条 长城保护应当贯彻文物工作方针,坚持科学规划、原状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对长城实行整体保护、分段管理。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长城整体保护工作,协调、解决长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长城所在地各地方的长城保护工作。

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依照文物保护法、本条例和其他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保护工作。

第五条 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长城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长城保护基金,专门用于长城保护。长城保护基金的募集、使用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国家对长城保护实行专家咨询制度。制定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审批与长城有关的建设工程、决定与长城保护有关的其他重大事项,应当听取专家意见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长城的义务。

国家鼓励公民、法 …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长城保护。

第八条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在长城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 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进行调查;对认为属于长城的段落,应当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认定,并自认定之日起1年内依法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认定为长城但尚未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段落,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1年内依法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条 国家实行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和长城保护的实际需要,制定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应当明确长城的保护标准和保护重点,分类确定保护措施,并确定禁止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的长城段落。

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应当落实长城保护总体规划规定的保护措施。

第十一条 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划定本行政区域内长城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将公布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禁止工程建设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在建设控制地带或者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未禁止工程建设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遵守文物保护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进行工程建设应当绕过长城。无法绕过的,应当采取挖掘地下通道的方式通过长城;无法挖掘地下通道的,应当采取架设桥梁的方式通过长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工程建设,不得拆除、穿越、迁移长城。

第十三条 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长城沿线的交通路口和其他需要提示公众的地段设立长城保护标志。设立长城保护标志不得对长城造成损坏。

长城保护标志应当载明长城段落的名称、修筑年代、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保护机构。

第十四条 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档案,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将长城档案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全国的长城档案。

第十五条 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为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段落确定保护机构;长城段落有利用单位的,该利用单位可以确定为保护机构。

保护机构应当对其所负责保护的长城段落进行日常维护和监测,并建立日志;发现安全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地处偏远、没有利用单位的长城段落,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文物主管部门可以聘请长城保护员对长城进行巡查、看护,并对长城保护员给予适当补助。

第十七条 长城段落为行政区域边界的,其毗邻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长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八条 禁止在长城上从事下列活动:

(一)取土、取砖(石)或者种植作物;

(二)刻划、涂污;

(三)架设、安装与长城保护无关的设施、设备;

(四)驾驶交通工具,或者利用交通工具等跨越长城;

(五)展示可能损坏长城的器具;

(六)有组织地在未辟为参观游览区的长城段落举行活动;

(七)文物保护法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十九条 将长城段落辟为参观游览区,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原状保护的原则,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该长城段落的安全状况适宜公众参观游览;

(二)该长城段落有明确的保护机构,已依法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并已建立保护标志、档案;

(三)符合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

第二十条 将长城段落辟为参观游览区,应当自辟为参观游览区之日起5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备案;长城段落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当自辟为参观游览区之日起5日内向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材料应当包括参观游览区的旅游容量指标。

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20日内按照职权划分核定参观游览区的旅游容量指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