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中秋节记叙文作文(实用三篇)

家乡的中秋节记叙文作文(通用3篇)

家乡的中秋节记叙文作文 篇1

金秋十月,菊花绽放。人们已迎来了中秋节,又迎来了十一国庆节。八月十五,月亮圆圆的。这圆圆的明月代表了合家欢乐。亲朋好友团聚的时光,人们把准备好的月饼拿出,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谈笑风生。十一国庆节,这是人们庆祝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三周年的日子。今天,我们一家就兴高采烈地坐着爸爸新买的小轿车到古都开封那闻名世界的历史公园——龙亭公园游览。

这天,秋风习习,阳光灿烂。我们的汽车在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奔驰着,只见路两边的田野到处是绿茵因的一片,仿佛上面覆盖着一条博大的绿地毯。远处,山丘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不知不觉的,我们就到了目的地——龙亭公园。我下了车,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湖。这湖水大无边际,清澈见底。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湖面上那粼粼的波光生辉耀眼,让游客的眼睛眯成一条线。在湖中心,还有一个小岛,岛上树木郁郁葱葱岛中心设有一座亭台,使岛更加美观。湖水倒映着小岛,小岛衬托着湖水,游玩其上,真是“人在画中游。”

我们擎着票走进了龙亭公园的大门,顺着公园小路,我们来到龙亭脚下。只见,龙亭宏伟壮观,建筑高雅古典。定睛一看,在龙亭高墙四面的上方各有两个伸出的龙头。接下来,我们登着又高又陡的台阶向上爬。到了亭顶,我虽已是气喘吁吁的了,但我还是怀着兴奋的心情走进龙亭大堂内。看!宋朝的黄帝赵匡胤,威武的坐在殿堂中央那精致的龙椅上;两边还有忠心报国的大臣,他们一个个都精神抖擞,威风凛凛、气势逼人……这多么雄壮啊!

看完龙亭之后,我们又沿着小道参观了天波杨府。据说:古时,杨业的妻子余太君把她的子子孙孙一个个都培养成精兵强将,盖世忠良,并率领她的儿孙们忠心报国。知道这些后,我对杨家的爱国忠诚十分敬佩。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说:“我以后要好好学习,为国效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最后,我们一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向往已久的古园——龙亭公园。

家乡的中秋节记叙文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来到了,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脍炙人口的诗!为此,我决定去东坡公园寻访苏轼的足迹。

佳节这天,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我和我的爸爸去了东坡公园。首先,我们一进们,就见到了一条长廊。进入长廊后,大饱眼福!东坡像、《水调歌头。中秋》等诗尽收眼底。走出长廊后,只见树木郁郁葱葱。我禁不住这郁郁葱葱的诱惑,便打开照相机拍了一张又一张。

然后,我们到了洗砚池,这个洗砚池长约一米,宽约两尺,深约一尺,看着看者,我不禁想起苏轼舞文弄墨后洗毛笔时的情景。

其次,我们到了龙亭,这里是康熙皇帝来常州探访东坡遗迹并挥毫留墨之处。常州人民建立此亭以次纪念。东坡不仅是文学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史书记载:苏轼说:“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十室九空,聚敛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在常官不得专于农力,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由此可见苏轼的政治抱负与忧国忧民之心。敬佩之感促使我去了藤花旧馆,里面虽然空空如也,但能感觉到苏轼的人格魅力。此时此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应该是我的追求!

家乡的中秋节记叙文作文 篇3

诗人们擅长遐想,正是这种遐想,给予了月亮一层又一层神秘的光环,他们的灵感每年来自那么明显,登上高三,笑谈中秋的星月,饮酒欢歌,留下了千古名句,毫无疑问中秋的星月在诗人笔下盛放无比的浪漫,也给予了它无数感人的民间事

中秋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和传说,就说在泰山的一个中秋故事吧!相传泰山奶奶是老天爷的女儿玉皇大帝的妹妹,她眉目清秀,心地善良,她不爱天宫,爱尘世,自从来到泰山后,她苦心照料百姓,使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泰安神州,十年九收”人们编了歌谣歌颂她的功德,这件事传到老天爷那里,他老人家很高兴,决定在秋收时季——八月十五下凡来看女儿,所以为了纪念这天,每年这天家家吃月饼一家人在一起赏月。这些都是有关中秋的传说。

在我们这里,每逢中秋都有一个习俗,就是相互赠送礼物给亲人,代表和平往来,亲人多家里的月饼堆满了月饼,吃都吃烦了。还有大人有大人的中秋节,小孩有小孩的中秋,我们这些孩子吃完晚饭,拿着月饼相聚一起,赏着月,吃着月饼,玩着不同的游戏,开开心心,过的特有滋味。我叹了一声,古人说的没有错,“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今晚的相聚在一起,明天又是分散的时候,多么希望时间停在此刻啊,开心的过着。

啊,中秋你至少给我们一次相聚的机会,我还是特别开心,希望所有人中秋节快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