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那年中秋1000字高中作文【汇编11篇】

不一样的那年中秋1000字高中作文(通用11篇)

不一样的那年中秋1000字高中作文 篇1

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

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

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

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吧!

不一样的那年中秋1000字高中作文 篇2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对中秋是情有独钟,留下了许许多多吟咏中秋的诗词,那真是不可胜数!如果要把这些诗词排个顺序的话,我估计排在第一位的十有八九当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们一同来欣赏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唱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能传诵千古,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有有三个方面:第一、由于它高旷的胸襟、丰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艺术构思,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第二、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第三、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们的共同希望。

只要有中秋这个节日存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会被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永远地吟唱下去!

不一样的那年中秋1000字高中作文 篇3

中秋之夜,游走在远离喧嚣的旷野,但见东方山头上,一轮明月悄悄露出了真容,圆圆的,心情有些激动。席地而坐,静看月色,皎洁的月光把晴空洗的不染铅尘的纯真,黑夜下的空间,顿时星疏夜朗,群山披翠。偶听丛林鸟蹄鸣,夜来寒川更添幽,在这深深的旷野上,冷月袭人,月色多少有点苍老,月华里洗出了那相思的味道。那味道很浓,就像老酒的香味越放越淳。今夜老家的院子里,定会把水果月饼搭成一桌,对月摇拜,即是对月的祝福,也是团圆饭的预热,热腾腾的菜香味是多么难忘啊。

如今漂泊异乡,虽有落叶的街道,却难有故乡的温存。回忆旧时光,故乡的月也如今日一般明亮,头顶那一轮皎洁,却让我想起了老家里的小院。月光侵扰,在今夜照深了父母脸上的皱纹,照花了双亲期盼的眼神,也照白了头顶经过沧桑由黑转白的银发。月光走在乡村的沟沟壑壑,走入深深的秋,在步履蹒跚的山路里结满了老茧。透过光幕,却不由的为那两个鞠楼的身影满含辛酸的泪水。时光在也回不去了,如若可以,我愿意在心中设一桌酒席,效劳那相濡以沫的风景,和那老来孤单的背影。

所幸,如今虽四处漂泊,在碌碌无为的日子里,家却依旧保留着余热,故乡的双亲健在,一切安好。我虽时时牵挂,却也少了一丝烦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走入月的世界,泊泊清光如水,就在月光的海洋里泛舟江上,欣赏那一路风情。耳边响起风声,海风拍打着夜浪,再看那一方天地里已经装不下月色。满溢的风景遮盖了方圆万里长空,山不在高远,却拿云雾遮面;水不在低浅,却被明月照亮;人不在憔悴,却在夜下沉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行舟江上的月,载歌载舞,何其欢快。

月,如此皎洁的夜晚,风带走了苍凉,让我想起古人那一首“婵娥应悔偷神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想那月光里的女子即使千万年的等待,为何也难相聚?月宫清冷,一袭衣袂飘摇,即使怀抱玉兔也难少孤单。想当年,别君高飞,没曾想一别后却成为永恒的离别。那离别的滋味在今夜定会无限放大,以至于那柔弱的女子定有一方悔恨吧。但愿她,从此以后只羡鸳鸯不羡仙。

不一样的那年中秋1000字高中作文 篇4

“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这首歌是我小时候爷爷教给我的,每当中秋节的时候我都会唱起它。

中秋节是家人团圆的日子,这天各家都会吃团圆饭,我们家也不例外。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说说笑笑。妈妈和奶奶在拉家常。我在给妹妹讲故事……,不一会儿,热乎乎的饭菜上来了。今晚的晚饭可真丰富啊,有鱼、螃蟹、虾、饺子……鱼象征着我们家年年有余,饺子寓意着全家团团圆圆,妈妈还在饺子里放了硬币,寓意着财源滚滚。中秋节是不能少的就是月饼了。吃完饭,我们坐在阳台上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着妈妈早就准备好的水果和月饼。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天空,那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真不愧于皓月当空的美称,月亮很亮,亮的像一盏灯;月亮很圆,月的像一个玉盘;月亮很大,大得像一座灯塔。月亮的周围有些云雾,有时像月亮的面纱,有时像月亮的小孩子。这是,我想起了《猴子捞月》的故事。于是我用水盆接了些水,端过来了,放在地上。我指着盆里的月亮问妹妹:“丫丫,你看盆子里有什么呀?”妹妹看看盆里的月亮又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奶声奶气地对我们说:“月亮,是月亮,两个月亮”。说完妹妹就用手去抓水中的月亮,她试了许多次都没有抓到,她看着我们失望地说:“没有月亮。”看着妹妹可爱的表情,我哈哈的大笑了起来。妈妈看着我和妹妹,对我们说:“月亮只有一个,它永远挂在辽阔的天空中。你们在盆子里看到的,只有它的倒影。”之后妈妈又给我们讲了嫦娥的故事。我突然感觉一家人团圆真好。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不一样的那年中秋1000字高中作文 篇5

在国庆放假的第一天,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特别的美丽,特别的迷人。

那天晚上,我一家人去舅舅家楼顶烧烤。我和妈妈首先把一些干树枝、干柴放到烧烤炉的最底下,再把铁网放在上面。然后,妈妈再用钳子把炭一块一块有序排放在铁网上。最后点燃干柴树枝,不一会儿,烧烤炉里的炭点燃了,可以烧烤了。

我兴高采列地拿起烧烤叉,另一只手快速抓起一块鸡翅。用尽浑身的力气拿起鸡翅用力一插:“哎呀!”我尖叫到,原来我没把鸡翅插中,反到刺中自己的手指头了,我用尽力气插多几遍:“成功了!”我高兴地喊到,便坐在烧烤炉边烤鸡翅。我把叉子放在炉边,不停地转动叉子好让鸡翅能够平均烤熟。过了一会儿,我再烧烤汁均匀地涂在鸡翅上,再烤一遍。过了几分钟,一个香喷喷的鸡翅就出来了。它那金黄色的皮肤,香脆可口的鸡肉,还有它诱人的表面……不停地诱惑着我,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一口把它吃掉。

我把肚子填饱后,和一群小伙伴一起提着花灯玩游戏。在黑黑的夜里,月亮用它那皎洁的月光,像一匹柔纱从天空垂落下来,笼盖着大地。我望向天空月亮果然又大又圆,大得可以用手摘星似的。月亮上的阴影让我遐想到:吴刚是否还在砍树?嫦娥姑娘是否在逗着玉兔玩?这个情景也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转眼就到深夜了,我们要和舅舅他们告别了。睡觉的时候,我还回忆着八月十五的月亮呢!

不一样的那年中秋1000字高中作文 篇6

“啪!啪!啪!”一大早,就听见外面传来了震动欲聋的鞭炮声,赶忙起床。洗洗漱漱,出了家门,看着地面上无数鞭炮碎片,闻着空气中那股鞭炮的独特烟味,便知道,我又迎来了这一盛大且令人激动的节日──中秋。

遂不知,昨晚爸爸已从上海连夜赶了回来,我回到家中,看见爸爸从楼上下来,倍感意外,又惊又喜,只听爸爸温柔地叫了一声:“天天!”我才醒悟,立马冲了上去,扑到了爸爸怀里,那感觉,是多么地温柔。妈妈刚好这时也从楼上下来,看到这情景,不知是调皮还是嫉妒,也嚷着让我抱一下,我也照办,不过这感觉和平时不同,多一份温馨与甜蜜,少了一分不情愿与被迫,十分亲切。

正与爸爸闲聊,忽闻一股奇香,寻味找去,发现爷爷奶奶正在厨房里紧张的筹备晚上敬月之食,便上去搭把手,顺便偷吃一些东西。趁我猛咬香蕉之际,奶奶还给我讲了她以前小时候过中秋闹出的笑话,让我虽未看见月,却已经体会到了那中秋团圆的其乐融融的感觉,闻到了空气中那股温馨至极的气息。

晚上,爷爷看月亮已出,便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一阵乱响,也不觉烦人,倒感特喜庆。放完之后,一家人坐下来吃起了晚饭,透过门,也可看见天上被云雾遮挡住的月亮。吃完饭,我随爸爸妈妈到阳台上赏月,我席地而坐,抬头仰望天空中那难得的一轮明月。明月被云雾缭绕,有彩云托月之象,一朵一朵云从月前飘过,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月光照耀的天空,一朵一朵云显现出来,十分美丽,令人陶醉,我在月下与爸爸说笑感觉快乐又闲趣,月光照耀下的我们,像天使一样洁白,我便想:“说不定,月亮也在观望着我们,偷偷地笑呢!”

不一样的那年中秋1000字高中作文 篇7

今夜,明月装饰了谁的窗,那位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又将落入谁的梦中?

梦回故宅,门前几株老树,是否因岁月的侵蚀落下满目疮痍的旧痕。给它增添了几许苍凉凝重的色调;是否许多事物都染上了沧桑郁迹。我涉水而去,叩响重门上生锈的铜环,踏入木质门槛,是否爹娘还在等待,再一次为我烘干被风露打湿的裙衫?

一曲《彩云追月》随着微寒的风,自悠长的小巷吹来,拨弄一池秋水,隐隐绕梦;月色故乡明,熟悉的伙伴是否被叫去高挂起了灯笼,满街通红;在清凉的院落里,焚香拜月,吃着新鲜的水果和团圆的月饼,与家人共赏秋色?

低红的桂花雨,轻浅的莲香风。梦境如开,醒来愁更凝重,有一种尘缘叫似水流年,有一种宿命叫客居他乡。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中秋,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又是谁折一朵寂寞睡着的青莲,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叹月满,愁也满。

月明中秋,是一图清雅秀美的写意,是一笺沉默无暇的诗铭;不知承载多少悠悠往事,沉睡在古人笔下的诗卷中。在那飘蓬辗转他乡的杜甫里,月夜下,独听秋雁的哀声,遥忆舍弟;在那高楼乘风,起舞弄影的李白里,唱一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辞章。也在那海边望月怀远,愿天涯共此时的九龄诗卷中……

从古至今,来自天南地北的文人墨客,用浓淡各异的水墨将月亮点染得千姿百态,但旧时的明月太高太远,今人的目光无法企及。

莫道是美景良宵,眸眼难寻故相识;独倚窗棂,眷望长空心暗恻,叹千古绕愁之事,唯独情字。多情的,始终是那望月的人。

不一样的那年中秋1000字高中作文 篇8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中秋佳节素有全家团聚,品尝月饼,吃酒赏月的风俗。我要感谢今年的中秋节,因为它让我们这几个发小团聚在这里。

中秋节到了,我正在想晚上要去哪儿溜溜呢,一阵敲门声把我给吵醒了。我心想:会是谁呢?中秋节应该在和家里人团聚呀。我怀着一种好奇心打开了门,“中秋节快乐”,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原来是我小时候的玩伴啊,“你们怎么有空来找我玩啊”我边说边请他们进屋,贺蕊抢先答道:“这不是放假嘛,我们好久没有一起玩了,所以趁这个机会好好聚聚。”我们都坐了下来,聊起了往事:那一天,我们在院子里玩“鬼捉人”的游戏,先是昌峰弟抓,他每次猜拳都输,然后我们就向四周分散跑,搞的他都不知道抓谁了,最终他还是把目标集中在贺蕊身上,贺蕊跑的不快,跑了几圈就被他捉住了。这次换贺蕊当“鬼”了,她又把目标定在了的女生我的身上,她箭一般向我冲来,我慌得不知所措,打了个趔趄,我赶紧爬了起来,绕着院子拼命的跑,不时回头看看在后面紧追不舍的她。看她与我距离远了,我这才放下心来,和他们几个哥哥聊了起来,一不留神,何瑞来了一个偷袭,把我捉住了,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啊。接下来,我们又换了个人抓,看着我们玩的那么开心,把邻居家的狗也给招来了,我们跑,它也跑,我们停,它也停。那个“鬼”突然向我追来,我一转身,刚想跑,却被那只大耳朵狗?了一跤,和大地来了一个拥抱,我微微地站起来,感到膝盖好疼,仔细一看,才发现膝盖磕流血了。我抬起脑袋,贺蕊老望着我笑,她说:“你的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正是应了那个成语——鼻青脸肿嘛。”好多小伙伴都哈哈大笑起来,看着那只大耳朵狗,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以前的我们是多么快乐啊,假期里,几乎每天早晨起床之后,就要去串门玩耍,虽然有时会发生纠结,但我们照样很友好。十五的月亮圆又圆,我们的友谊更长久。让这个美好的佳节见证我们的友谊吧。我那几个小伙伴说:“中秋节怎么可以没有月饼呢,快点准备好,我们要出发了。”我们都拿出了平日里积攒的一些零花钱,东拼西凑的,买了一些月饼,饮料,零食什么的。这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我们搬出了自家桌椅什么的,把这些吃的东西都摆在桌上,一边看着月亮,一边聊着这些日子以来发生的趣事,谁说我们小孩子不够享受。看,正是因为有这皎洁的月光为我们照明,才会显得我们的友谊是多么地纯真,多么地坚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个中秋节让我有了许多感触,我永远都不会忘了这天发生的事,永远都会为了我有这样一份友谊而感到自豪。

不一样的那年中秋1000字高中作文 篇9

时值甲午中秋,当晚月色如水,相伴微凉秋意,步月遣怀,思乡念友之情,油然而生-----题记

中秋的午后,依然摆脱不开残存的暑意,头顶的骄阳让你对日渐远去的酷热仍是心存余悸。临近傍晚,不知不觉中却已凉风习习,心情也随之变的欢快惬意,注视太阳西下的步伐,不禁悄然感叹: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逝去,不可挽留,每次日升日落,自有主宰,方才挥手送走西下的余晖,一个转身,就要面对即将到来的中秋月夜,这就是日复一日的真实而琐碎的生活,学会如何用心去面对,就是人生智慧……

此时,是一天中归于沉寂的开始,万事万物在清晰与模糊中默默的过度。风,会住,夜色在晚霞的掩映中姗姗走来;几朵浮动的云依旧游走空中,遥望人间,也许是因为不舍,渐而凝聚,这样的浮云堆叠让未来的局势演变的有些扑朔迷离,不禁轻声问:今天还能看到美丽迷人的月色吗?也因这种不确定带来情怀的活泼跳跃,似乎这样更有趣味;青草丛中,轻轻唤响的声音,几声虫子的叫,带着愉悦,吼出几声思念,然后悄然蛰伏,静静的与我们一起期许东方的夜空。

身后,还是落日云霞,眼前,却在悄然酝酿着变幻,于无声处,在万众瞩目间,天边微微泛起了光芒,开始如同一池清波在徜徉,遮住了几颗闪闪的星光,继而光晕微微扩散、荡漾,在光芒透出的一刻,终于露出了她的容颜,不负众生翘首遥盼,玉兔东升,玉轮流转,可爱的身影清丽轻灵,皎洁清透,在一片静谧中,银色渐渐笼罩天地,一股祥和之气充满人间。经历了这样的惊喜,心里也如同漫过一股暖流,此刻无论是喧嚣的城市还是炊烟四起的乡村,都在她温柔的目光注视中变得端庄美丽。心中快意的畅想着赏月的情境,小院,圆桌,木椅,随手摇动的小扇,一壶温温的清茶,葡萄,月饼,美酒,身边几颗淡淡疏疏的树影随风晃动,院墙上爬满清翠的绿萝对着月影婆娑,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轻声浅语,其乐融融,幸福美满,快乐就像扇着翅膀的鸟儿,围绕在身边,伴着月亮的脚步一起行走,岁月拖着长长的尾巴,缠绵左右,不舍得离去……

不一样的那年中秋1000字高中作文 篇10

中秋,对我来说,也只不过就是吃个月饼,没有多大的乐趣。这几年都是在学校过的,老师也会发个月饼以表示节日到了,大家聚在一起热闹热闹。

嘿,今年的中秋可不同了,节日在星期五,我可以回家过中秋了。想着一家人围着桌子坐着,桌上放着一盘月饼,然后大快朵颐,心里便美美的,只是——表哥和表姐居然凑热闹说要来我家,看来我可得早做准备了。表哥表姐学问好,每次在一起,就会合起来“对付”我。表哥自诩李白,只不过人称“诗窃”,他专门改别人的诗,然后就“名正言顺”地成了自己的了。表姐也不差,应付应付表哥还是绰绰有余的。最可惨的还是我,他们的长处恰恰是我的短处,正好这又是中秋,诗兴大发的日子啊!

一放学,我就往家赶,还没进家门就傻眼了:表哥表姐早已到我家了。我几乎什么也没准备!唉,不管了,豁出去了,只能随机应变了,准备应战!我很快跑上了楼,把身上的大包小包甩个满地,然后“哗哗”地一阵乱翻书,几乎把家里所有有关“月”的诗句都抄了下来,还读了好几遍——到时候把这些纸条拿出来可不好意思啊!

吃过晚饭,月亮出来了,又大又圆,好一个明亮的大银盘!我们在院子里摆好桌子,放上茶水、月饼、果盘,兄妹几个围着桌子,喝茶,嗑瓜子,天南地北地畅聊。

没一会儿,表哥终于熬不住了,说:“大妹,小妹,我们来玩个游戏吧!简单点,就看谁说的诗句多,前提是诗中必须带‘月’字,怎么样?”表姐自然不甘示弱,当场叫好。我也长长嘘了一口气,这个还算简单,毕竟在学校里还读过几首古诗词的,应该还能应付。

作为东家,他们要我带个头,从我开始。我连忙随口说了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表姐接口:“明月当空照。”表哥装出一副书生模样,摇头晃脑道:“玉梯横绝月中钩。”就这样,我们依次“接龙”带“月”的诗句:“蓬莱宫中日月长”,“行宫见月伤心色”,“泗水文章昭日月”,“两表于今悬日月”

表哥越说越来劲,还没轮到他说,就接了下去:“明月几时圆?”“十六!”突然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弟弟。表姐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表哥咧着嘴说:“过来,也算你一个,小子!”

这一声“十六”打断了我们诗句接龙的气氛,表姐说:“算了,各人作一首诗就是了,别在这儿充当诗人了!明天就要回学校了,今天可是特地回来,我们兄妹几个好久不见了,正好趁这个节日聚一聚。”对啊,听表姐这么一说,还真是!到底有多长时间没有相聚了,我还真记不清了。

言归正传,表姐提议作诗,这下完了,我哪会作什么诗啊,作出来还不笑掉人家大牙!表哥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就笑着说:“你们啊,也就别在这大好月光下丢人现眼了,听我作一首就好了。”说罢,站起来面朝明月,吟诵道:“明月几时圆,把茶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夜是何节……”还未等表哥念下去,弟弟就嘲笑道:“平时都要偷李白的诗,今天改行偷苏东坡的词啦!”弟弟说完撒腿就跑,表哥紧追了出去,我和表姐笑成了一团。

唉,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有聚必有散。待表哥表姐走了之后,我收拾“残局”时才发现月饼一个也没动过,我笑着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只见里面有一张纸条,写着一句诗:“更入清风明月。”原来这些月饼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做的,肯定花了他们不少心思和心血……

这个特别又新鲜的中秋“圆月诗会”,让我难忘。

不一样的那年中秋1000字高中作文 篇11

那是1997年,我十六岁离开家在县城读中学,第一次离家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既兴奋又有几分忐忑。乡下孩子都是很保守的,那时的我很是害羞,见人还没说话脸就先红了,我爸有句话说得好:生成的狗肉上不得桌!就是说我的,意思大概是烂泥糊不上墙,上不得大台面,呵。记得我刚被班主任安排好桌位,他转身离开,一大群热情四溢的女生就呼啦一下围了上来。这个问我从哪来的,那个问我叫什么名字,有的还干脆动起手来翻看我的书本上有没有写名字,我一下脸涨得通红,一句话也蹦不出来了。因为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在我们那里男女生平时是很少讲话的,哪像她们这样,一下把你围在中间,脸差点就要凑到你的鼻子尖了,几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直瞅着你,看什么稀奇物似的,让人十分不自在。幸好,当时还有一个熟人在,我小学时的一个同学,是他帮我解了围,好说歹说解释了半天才驱散了她们,我才长出了一口气。这是我到县城的第一天,紧张而又兴奋,好歹是安然度过了。

没几天时间就是中秋了,可惜那时我还没有什么朋友,月圆那天晚上,学校下午不上课,家在城里或城郊附近的孩子都早早地收拾东西回了家。当宿舍里只剩我一个人的时候,我感到了孤单,却又无处可去。我家在杞县的最南端,离县城足有一百多里;更恼人的,我是被父亲领着进城的,即使让我回去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坐车。那一刻,我第一次领略到想家的念头竟然是酸的,那份酸楚萦绕在心头,怎么都驱赶不去,最后很自然地就跟泪腺连接了起来。正当我在宿舍黯然垂泪时,家在县城的表姐来喊我去她家吃晚饭,我赶紧收拾一下就随她去了。晚饭很丰盛,大概他们也是怕我一个人太孤单吧,表姐和姐夫对我很是热情,又是苹果又是月饼地一下把我的肚子都塞满了,一时也顾不上想家了,吃晚饭又看了会儿电视,我就一个人回宿舍了。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略略发黄的月光,心里仍很不是滋味,有一种被人遗弃的感觉,很难受,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乡愁,想必那难受的感觉就是了,那是我在外的第一个中秋。

第二年的中秋好像适逢星期天,学校破天荒放了两天假,中午一放学,我就兴奋地收拾好书包,跑到城南关的路口准备搭车回家。忘了说了,那时从县城到我们家的交通很不方便,每天只有一辆车经过县城直达我们那儿,而我那天恰恰错过了那趟直达的车,而不得不辗转坐上了一辆到我们附近一个乡的车,车到终点后,已经是晚上了,而我离家还有近20里的路程,没办法,只好步行回去。

天渐渐黑下来,那时刚好是农忙季节,路上时有些刚从田地里回来的农民,所以心里也不是十分害怕。但是越往前走,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月光明晃晃的照在青色的柏油路上,风吹着路边对着的豆秸垛沙沙作响,不知为什么,心里油然有一丝紧张。可能是想起了四姐给我讲过的美女蛇故事的缘故吧,故事本身不可怕,可经她一番添油加醋,早变了滋味,想想也不免有些恐慌,随即脚下就加了快,一个劲儿往前奔。正当我大声哼着曲调,忘情地在公路中央往前奔走时,突然,两束刺眼的灯光从背后打过来,吓了我一跳;原来是一辆红色的昌河车(实际上我已记不起它是什么颜色了,但我从心底里愿意将它描述为红色)急速向我驶来,我急忙闪在路边,想让它过去。不想,它刷地一下停在了我的身边,然后从车窗弹出一个满是稚气的脑袋,问我:嗨,哥们,去哪儿,坐车吗?我愣了下,随即问,“就到前面的村子,多少钱?”“嘿嘿”他一笑“你看着给呗!”然后就打开车门,让我上去。上了车我才发现,车上还有两个跟他年龄相仿的小孩,年纪都不大,十四五岁。见我上来,他们很热情地问我从哪回来的,家在哪里等等没话找话的问题,我也乐得跟他们瞎寒暄一通。车毕竟比人的双腿快,不到十分钟就到了我们村口,我下了车,拿出十元钱递给那个小司机,心想这应该足够了,我从县城回来车费也不到五块钱,没想到他哈哈一笑,说“算了吧,本来就没打算要你的钱,只是见你一个人走路,想顺便捎你一程,再见了!”没等我再说什么,他一踩油门,车就不见了踪影。直到现在,想到那一幕,我心里也会陡然升起一层暖意,庆幸自己曾经遇到过这样真诚的相待,虽然我已永远不可能知道他们是谁。

回到家里,爸妈刚从地里干活回来,满身的泥土。看见我回来,他们很惊异,责怪我也不及早打个电话回来,好接我一下。爷爷奶奶见了我自然很高兴,他们还以为我又不回来了,开心地拿月饼水果给我。但那时我已经很累,只想舒服地徜仰在久违的床上,感受亲情,一家人团圆的感觉真好!

自那以后,我就再没有在家过过中秋,也再没有机会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块团圆地相聚分吃过家里的月饼,所以,留存我心底的,关于中秋的美好记忆,也仅仅只有那么一次……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