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中秋节800字记事作文(汇总3篇)

欢度中秋节800字记事作文(精选3篇)

欢度中秋节800字记事作文 篇1

每个人的童年里,总是存在一些或美好、或难过、或有趣的回忆。而昨天,当那中秋节的月光打在了我的脸上的时候,爸爸不禁回忆起小时候在中秋节的那一天,曾经发生的一件趣事,细细的为我讲了开来。

那时候爸爸还小,每逢中秋,爷爷总要打些月饼分给爸爸和姑姑们吃。可是家里人口多,家境又不富裕,而爸爸和姑姑们还总想过足馋瘾,于是他们就想方设法去“偷”吃月饼。又临近中秋节了,挡不住月饼芳香诱惑的爸爸想着柜子里的大月饼,不由得垂涎千尺,馋到了极点……

这天中午,爷爷在屋里躺着,奶奶在厨房里做饭。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么一个大好的时机爸爸可不会错过。机灵的爸爸很快就找到了钥匙,开始了行动。爸爸如同一只小猫一般,蹑手蹑脚地穿过厨房,一溜烟来到了柜子前。掏出钥匙把柜门打开了,一个个圆圆的月饼出现在眼前,爸爸毫不犹豫地把手伸了进去,就在要摸到月饼时,风吹着窗户“咯吱”响了一声,爸爸如同触了电一般,把手猛得缩了回来,像一个木头桩子一样笔直地站立着,惊出了一身冷汗。听再无动静,才发现这只是风的一个恶作剧。吃一堑,长一智。第二次再去摸月饼爸爸就小心多了,一边摸一边拱着腰,眼珠子不停地左右转动。终于摸到了一个月饼,爸爸迅速地把它塞进了书包。

来到了学校,在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爸爸津津有味地嚼完了那个香甜的月饼。晚上放学回家时,肚子里美美的爸爸心里却忐忑不安,生怕此事被发现。可爷爷、奶奶对此事好像全然不知,爸爸暗自庆幸。第二天一大早,睡的香甜的爸爸就被明察秋毫的奶奶从被窝里揪了出来。“昨天你是不是偷了一个月饼?”“没,我没偷。”爸爸一边理直气壮地说,一边想:反正我已经把月饼吃了个精光,你还有什么证据呢?见爸爸拒不承认,奶奶使出了杀手锏――指着爸爸的书包说:“你看这是什么?”爸爸一看,原来是月饼那圆圆、大大的油印。顿时爸爸像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哑口无言。

那一件中秋节的趣事,直到现在,爸爸都还记得,当时那个月饼的油印是那么大,那么圆。虽然那个书包上的油印早就消失了,可是它却一直存在爸爸的心上。我想,爸爸会一直把它珍藏在心里吧!因为那里面有他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

欢度中秋节800字记事作文 篇2

中秋节到了!中秋节到了!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家听了中秋节这几个字,都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今年的中秋节,恰逢农历八月十五虽然,天空中不能清晰的看到美丽的月亮,但是,我在家里可以品尝美味的月饼,也同样非常开心。

全家人坐在鱼池旁,爸爸在石灯上,点上了蜡烛,再把家里的灯关了,然后着在石椅上看夜景,石灯里的蜡烛,闪闪烁烁,像许许多多的小星星,我们就在夜空中坐着看,美丽的嫦娥姐姐还有可爱的玉兔一起玩耍。

这时,让我想起了,苏轼的一首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明,我们在松树下,吃着月饼,突然发现鱼池里躺着一个皎洁明亮的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偷偷的溜了出来了,鱼儿看见圆圆的月亮也可能知道是中秋节,也高兴的跃出水面,波泼一声,银光一闪。这是我家的桂花的香气,在我的鼻子飘过,这时挂花飘落在地上,像下雪似的,真美丽啊!

仰望星空月亮渐渐升高,她穿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云层,留下暖和的笑容。我听见了,小虫子好像在读静夜思这首诗,水池在哗哗啦啦的流着,像祝月亮节日快乐,风轻轻的吹着,桂花的芳香,顺着风的方向飘飞着。

美丽的月亮,还是那么明亮,还是那么洁白如水。吃这月饼看着月亮,就像品尝月亮的味道,这是我觉得很幸福。今晚,我不但看见了美丽的月亮,又能闻到桂花的清香,人景相融真是“人间仙境。”

石灯里的蜡烛,已经熄灭了,中秋也快过去了,我永远都记住了,在这个美丽的夜晚,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我爱这月光,我更爱这个中秋。

欢度中秋节800字记事作文 篇3

又是一年中秋夜离中秋还有一段时间,可是街上的大小商店和超市却早已打出了月饼的促销广告。大红色的广告牌上,一面印着包装精美、看上去十分诱人的月饼,一面却用大号的黑体字印着几句略带伤感的思乡诗。喜庆的红色配上几句伤感的诗句,似乎显得不太协调,然而却特别引人注意。还记得爸爸跟我说起过他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故事。他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中秋节的月饼得限量供应,每人一块,因此奶奶总是等到晚上敬过月亮后才允许他们吃。于是一整天,爸爸都在盼着晚上那一顿“月饼大餐”,过一会儿就要抬头看看天空,期盼着天快快黑下来,都无心去做奶奶吩咐的家务事了。可是老天爷似乎要吊足爸爸的胃口,拽着明亮耀眼的太阳高高地挂在人们的头顶,磨磨蹭蹭的就是不走!现在的月饼越来越精美了,它们有着让人眼花缭乱的包装和令人咂舌的价。

一走进超市,各式各样的月饼从包装到外形到馅料准会让你挑花了眼。可是爸爸却说,尝一尝这些月饼,却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中秋的习俗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特点,我们家乡的习俗演变至今,更多的还是一种仪式:将月饼、莲藕、芡实(俗称鸡头)、月饼四大样放到月光能够照到的地方,燃起鞭炮和香火,这叫敬月亮。接下来就是赏月,以前都是一大家子人围坐在桌前唠叨着家长里短,真正体现着中秋这个团圆日子的特殊意义。而现在,阳台里摆几张椅子,放些莲藕、月饼、石榴等等水果,就算过中秋节了。而我们,往往还正在上冲浪。爸爸总是奇怪,为什么中秋节过不出当年的气氛?月饼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其实很简单,现在的日子只要你愿意,天天像过节,加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你无暇为某一个节日过多地停下脚步,留下关注。还好,这几年中秋被定为法定假日,让适应了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有时间放下手中的工作,看到大街小巷挂满写有“庆祝中秋”字样的红灯笼,给不在身边的亲友打个电话,或者发一条祝福的短信。看着大人们在电话里的眉飞色舞和翻看短信时的连连惊喜,我知道,中秋所蕴含的团圆意义一直没变。中秋,月亮又圆了。点评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变,使得像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习俗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人文传统逐渐减弱,商业味道和普通民众的功利性的世俗情感愈渐加强。小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变化,并以此为线索,通过自家三代人对这一节日习俗的观察、困惑和理解,似有似无地展示出传统观念以及民俗文化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所面临的传承与挑战这一主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