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依旧记事作文1000字(推荐三篇)

明月依旧记事作文1000字(通用3篇)

明月依旧记事作文1000字 篇1

又是一年中秋夜离中秋还有一段时间,可是街上的大小商店和超市却早已打出了月饼的促销广告。大红色的广告牌上,一面印着包装精美、看上去十分诱人的月饼,一面却用大号的黑体字印着几句略带伤感的思乡诗。喜庆的红色配上几句伤感的诗句,似乎显得不太协调,然而却特别引人注意。还记得爸爸跟我说起过他小时候过中秋节故事。他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中秋节的月饼得限量供应,每人一块,因此奶奶总是等到晚上敬过月亮后才允许他们吃。于是一整天,爸爸都在盼着晚上那一顿“月饼大餐”,过一会儿就要抬头看看天空,期盼着天快快黑下来,都无心去做奶奶吩咐的家务事了。可是老天爷似乎要吊足爸爸的胃口,拽着明亮耀眼的太阳高高地挂在人们的头顶,磨磨蹭蹭的就是不走!现在的月饼越来越精美了,它们有着让人眼花缭乱的包装和令人咂舌的价。

一走进超市,各式各样的月饼从包装到外形到馅料准会让你挑花了眼。可是爸爸却说,尝一尝这些月饼,却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中秋的习俗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特点,我们家乡的习俗演变至今,更多的还是一种仪式:将月饼、莲藕、芡实(俗称鸡头)、月饼四大样放到月光能够照到的地方,燃起鞭炮和香火,这叫敬月亮。接下来就是赏月,以前都是一大家子人围坐在桌前唠叨着家长里短,真正体现着中秋这个团圆日子的特殊意义。而现在,阳台里摆几张椅子,放些莲藕、月饼、石榴等等水果,就算过中秋节了。而我们,往往还正在上冲浪。爸爸总是奇怪,为什么中秋节过不出当年的气氛?月饼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其实很简单,现在的日子只要你愿意,天天像过节,加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你无暇为某一个节日过多地停下脚步,留下关注。还好,这几年中秋被定为法定假日,让适应了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有时间放下手中的工作,看到大街小巷挂满写有“庆祝中秋”字样的红灯笼,给不在身边的亲友打个电话,或者发一条祝福的短信。看着大人们在电话里的眉飞色舞和翻看短信时的连连惊喜,我知道,中秋所蕴含的团圆意义一直没变。中秋,月亮又圆了。点评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变,使得像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习俗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人文传统逐渐减弱,商业味道和普通民众的功利性的世俗情感愈渐加强。小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变化,并以此为线索,通过自家三代人对这一节日习俗的观察、困惑和理解,似有似无地展示出传统观念以及民俗文化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所面临的传承与挑战这一主题。

明月依旧记事作文1000字 篇2

今天我们放假,不用去学校。因为今天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妈妈告诉我,这一天,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要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由古到今,也有很多的诗人,用诗词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浓浓的思乡之情。其中就有苏轼写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理解的意思是:“苏轼在中秋节的时候,一边吃着饭、喝着酒,一边想象自己变成孙悟空,翻个筋斗云到天上去看看,玉皇大帝是不是和自己一样在喝着酒吃着饭呢!”老师还教给我们一句很出名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意思是说:月亮有被云遮住的时候,也有非常明亮的时候,有缺了很多很多的时候,就像弯弯的小船,也有圆圆大大的时候;人的心情也跟月亮的变化一样,有悲伤的时候,也有快乐的时候”。我觉得这些诗句都非常的美,写的也非常的好。

妈妈还告诉我,每逢中秋节来临的时候,很多在外地工作或者是上学的人,就是最想念家乡的时候。因为这一天,月亮是最圆最亮的时候,月饼也是圆圆的,人也团圆了,所以中秋节才要取“团圆”的意思。如果可以回到家,全家人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一边赏月,我想那应该就是最幸福的时刻了。

我还记得妈妈以前给我讲过“嫦娥奔月”的故事,我猜想,嫦娥如果真的在月亮上,当中秋节这一天的时候,她应该也会和我们一样吃月饼吧。不知道月亮上过中秋节会是什么样的,所以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成为一名飞行员,坐着宇宙飞船到月亮上去探查一下,看看到底有没有嫦娥,看看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总之,我觉得中秋节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

明月依旧记事作文1000字 篇3

抬头仰望着夜空中那一轮金黄的明月,皎洁的月光,像一层薄纱,笼罩着大地,老家院子里的那几棵桑树的树影,在柔和的月光中婆娑摇曳。几排低矮的平房,行人,稻田,都沐浴在这溶溶的月光中……

空地渐渐热闹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祭月的供桌,妈妈把果品、素菜都端上供桌,摆上烛台,备好香台,奶奶扶着刚刚出院爷爷,坐在供桌旁,笑咪咪地看着弟弟和一群小孩子打闹着,一种莫名的感觉爬上心头,这感觉,暖暖的,柔柔的,就像这柔和月光。眼前的景象是这样的熟悉,我的思绪随着这月光飘到很远很远……

圆圆的明月,遥远的童谣,脑海中模糊的画面逐渐清晰起来:提着花灯踩着小碎步的小女孩的身后是不停地叮嘱着“小心点,别摔倒了。”的老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留在祖孙俩的身后……供桌旁,折“金元宝”的老人,远处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踢毽子,跳皮筋的小女孩,还有玩累了,和小伙伴们静静地坐到大人们的身边,听老人讲故事,听老人轻声哼唱童谣的小女孩……童年时的我,快乐是那样的简单,那时的奶奶显得那样的年轻。

夜深了,祭月的人们渐渐散了,收拾好供桌,爸爸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爷爷,我扶着奶奶走在回家的路上,溶溶月光中,奶奶拍拍我的手,笑着说:“囡囡长大了,都知道照顾奶奶了,真好!”

站在村东头空地上,我长出了一口气,暂时放下繁重的课业,心情是如此的放松,好好地享受着这久违的月光,这久违的夜晚,这久违的心情。

几缕云彩将散未散,朦朦胧胧,月儿悬于云中,有影。“拜月娘,拜月好头毛,好嘴齿,大是兄,细是地……”那熟悉又温柔的声音,再次在耳畔响起。

“快过来,祭月了!”妈妈大声地招呼道,我的思绪被拉了回来,点上香,我们跪在供桌前祭拜月娘娘,奶奶由于关节痛,已经没办法跪拜了,她坐在椅子上看着我们祭月,眼中满是幸福,拜完月娘娘,我转身看到,站起身来,颤颤微微地帮爷爷把掉到地上毯子捡起来,盖到爷爷的腿上的奶奶。清风拂过,月光下,奶奶的银丝是那么的显眼……“明月依旧,事物却是不相同了”我不由轻声感叹道。

皎洁的月光下,幸福的我紧紧依畏在奶奶身边,快乐地享受着奶奶慈爱目光,享受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当然还有那夜空中的那一轮圆圆的明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