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吃鱼,我爱吃肉,虽然嗜好各有不同,但缘分安排我们一桌共食,我们也都吃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很好。
如果我们能承认品质各有差异的客观存在,便会对彼此的差异感到快乐。你有你的思考方式,我有我的思考方式,若是我们都能互相学习,彼此宽容,就能一团和气。
无论彼此有何不同,你我都各有长处与缺点,如果我们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赞美别人的长处;努力改正自身的缺点,含蓄地指出别人地缺点,即可共同提高水平。不必去批评责难,也不必去互相排斥,更不用怀疑别人是否出了毛病。能做到此境界,才是真正地君子。
砂糖是甜的,精盐是咸的。它们是味道的两极,互为正反,如果想要使事物尝起来是甜的,只要加点糖就够了。然而事实上若我们再加上些盐,反而更能增强砂糖的甜度与味道。这是因为调和了互为正反的两种味道而产生的一种新鲜滋味,这正是造物主绝妙的安排。
事物都有对立,都有正反。有对立的关系,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才能体会得出那种类似砂糖里加入了盐得滋味。
所以,与其苦思如何去排出那些挥之不去的东西,还不如如何去接纳、调和它们。如此,必能产生新的天赐美味,而康庄大道也就在我们面前展开了。
一般人往往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凭自己的一直来促成或断绝。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个人的“意志”或“希望”所能左右的,而是由一种超越个人的意志或希望的力量来决定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珍惜自己的人际关系,心中长怀感激之情,在任何不平或不满之前,先以谦虚的态度想到彼此的缘分,然后以喜悦的心情,热忱的态度对待对方。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必然可以产生坚强无比的力量,使社会由黑暗便为光明。
人与人相互依靠而生活,而从事工作。这世界上各类人都有,因此,惟有养成忍耐与宽容的品性,才能适应这个社会。
有人说:“宽容是鲜艳的花朵,友谊是它的果实。”有人说:“宽容是巍峨的山峰,真诚是它的基石。”还有人说:“宽容是清凉的甘露,浇灌你干涸的心灵。”而我却认为,宽容是世间一切真情与博爱纺织而成的花环。
宽容不是口头上的承诺,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保证,它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里体现出来的。
在人的一生之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宽容与理解了,在为人处世方面,如果我们发生了分歧,那么,化解分歧的最好方式也莫过于宽容了,假如有一个人犯了错误,自己的心里面应已经够难受的了,如果作为朋友、家人、老师的我们仍是一在指责他的话,这会很容易的使我们与其的关系发生一些本质上的改变。但反之,如果我们能够用宽容与理解来安慰这个自己的朋友的话,对于他的一生或许都有改变。况且,不要认为有所作为的人就一定会是那些在学校里成绩优异,门门第一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而那些成绩平平,但在长大后却到外国深造的人们,又有多少不是因为拥有了宽容与理解这把能够帮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割除荆条的镰刀呢?就会使成功的可能成倍成百倍的增长。
学会宽容与理解,也就相当于我们学会了在为人处世中重中之重的要领,其实据我所知,那些有名的人,往往也正是因为比我们多了这把镰刀,然而那些平庸的人呢?没有! 忽想起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在故事中,有一个猎人和猎狗追赶一只狐狸之时,狐狸仓皇中逃到了一个村口,看见一只小鸟,就马上寻求它的帮助。小鸟说,那你快到村里去吧!哪里一定有人帮助你的!可狐狸沉思之后,还是超别处逃跑,最终被猎人拿下!
或许有的人会问,为什么狐狸没有去村子里呢?其实并不是他不想去,是不敢去,应为
这个村子里10户人家之中,9家不能进,而最后一家,就是猎人的家!
从这个故事来看,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只狐狸,最终落入“法网”的原因不正是因为没有学会为人处世的到里吗?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宽容与理解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要对任何人都要宽容、理解。假设是不可饶恕的错误,继续予以宽容理解,那时的宽容就会发生了“霉变”。重宽容,摇身一变为放纵了!
倘若你的观点遭到猛烈的抨击,倘若你的行为遭到别人的非议,倘若你发现朝夕相处的最亲密的人在很多时候认识并不能和你趋于一致,倘若……你会怎样样?是气急败坏、暴跳如雷?还是从容应对,并能反身而诚,反求诸己?
做到了后者,你就拥有了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气质,那就是宽容。
——当我读到肖川《我的教育梦想与信念》中关于对“宽容”章节的阐述,自身对“宽容”的理解也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深。
宽容作为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美德。它应当是家庭幸福,社会礼貌的重要因素。就拿家庭来说吧,当你和家庭成员在生活观念、孩子教育、家庭处事,甚至是对社会某些现象看法不相一致的时候,是咄咄逼人,针锋相对,非来个我对你错,你上我下,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彼此疏远。而宽容,宽厚,给对方以信任,安全和融洽,恰是家庭和睦相处的重要源泉。肖川认为“宽容的重要含义就在于不仅仅对自我所认同所信赖的事物能够抱以审慎的态度,更能够对别人所信赖的实物能够假设它确实有合理之处。”如果一个人真能够这样行事,其结果必定使原先有益的资源更为充分地发挥作用。
人的生活如此,教育更是需要宽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深反思的。孩子的教育本身就是孩子个体个性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它不可能像工厂加工零件,生产模具一样,整齐划一搞一刀切,统一到达我们所期望中的要求和目标。教育的宽容,重要的是对于富于不一样个性的孩子的宽容,以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的宽容。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此相对或者相反的就是,不遏制,不独断,不唯师,不唯书……站在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孩子,本着发展孩子的高度去思考教育。宽容绝不是姑息,放纵与放任。教育的宽容就是在以尊重和理解孩子为基础,充分接纳多样的孩子个性,并能努力挖掘孩子个性中所包含的进取宝贵的因素,放大,并将其作为一种资源,更好为教育孩子服务。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工作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
森林里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世间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张面孔。由于每个人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个性特点不同,品德修养上存在差异,人与人之间出现矛盾在所难免。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矛盾就拒绝合作,回避交往。而是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尊重彼此的个性。“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可能会无意之中伤害到别人。如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溅了别人一身泥,或者由于一时糊涂作出伤害别人感情、损害别人利益的事。这时,我们就要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原谅。同样,我们也可能受到别人无意中的伤害,对别人的“对不起”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而不能得理不让人,更不可冤冤相报。
生活需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能够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次;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