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足常乐的作文精选7篇

【心灵鸡汤】知足常乐,很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一切行为适中、折衷为宜,不能什么也不追求,也不要过分追求,凡事讲究个“度”。简言之,就是对幸福的追求持一种极易满足的态度。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是痛苦不堪。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关于知足常乐的作文精选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知足常乐作文 篇1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更换了那么多原本无意更换的东西。他把这种感觉写成文章《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据此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一“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揭示了人的一种普遍心理:愈得愈不满足。一旦被这种心理左右,势必会沦为物欲的奴隶。

在《韩非子·喻老篇》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箕子发现纣王的生活越来越腐败,便经常通过宫中的侍从打听消息。一天,他问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竹筷子吗?”侍从说:“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箕子说:“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陶碗吗?必然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一般的饭菜吗?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啊。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草屋子吗?必然要盖楼阁啊。”侍从说:“你分析得很对,现在大王正准备盖楼阁呢。”箕子说:“由此看来,商朝怕是不会长久了。”箕子能够从商纣王用筷子的变化,预见商朝的灭亡,在于箕子明白“欲壑难填”“贪婪亡国”的道理。

是啊,人们的欲望是无尽的,得到之后总想再得到更多,就如同赢了钱的赌徒,总希望再赢更多的钱。其实,赌场上是没有真正赢家的,那些暂时的赢家,因为贪得无厌,最终血本无归。人生也是如此,对物质的占有欲愈强,就会愈不满足,最终只能沦为物欲的奴隶而远离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因此,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诱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知足,不要掉进贪婪的陷阱。衣,可以蔽体保暖,足矣,何必非要穿金戴银;食,可以果腹充饥,足矣,何必非要山珍海味;住,可以遮风挡雨,足矣,何必非要富丽堂皇……

然而,很多人却不能悟透知足常乐的道理。究其原因,是攀比心理在作祟:看到别人穿名牌,自己也要穿;看到别人换了大房子,自己也要换;看到别人买了高档车,自己也要买……比来比去,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那么也永远体味不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其实,物质的富足给人们带来的多是安逸享受,而精神的充实却能为人的灵魂找到一个美丽的栖息地。挣脱物欲的羁绊,我们的心灵才会更加舒展自如。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我想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去品味哲人的话,莫使物欲羁绊我们前行的脚步。

知足常乐作文 篇2

佛曰:“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着于一念,将没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白在心间。”

——题记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现实生活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遇到挫折时进行一些必要的自我安慰,寻找一个心灵的平衡点,能知足,常感恩,我们的人生才会时刻充盈着花香。

知足看待生活,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如行云流水般自在幸福。

世相万千,欲壑千万,不是苦累太多,而是攫取太甚。欲望如青蛇,贪婪地吞噬着人们的良知而善心,最终葬送了他们那大好的人生。君不见,古有因专擅弄权,大肆贪污。被定二十大罪状的和绅之流;仅有因贪婪腐化,遭人唾骂的“许三多”许迈永之辈。正是对利欲无休止的索求,才熏黑了他们的心灵,更扭曲了他们的灵魂!相反,陶渊明归隐山林,远离纷扰,过起了与鸟儿冲二位友,语句华山涧相伴的田园生活,好不自在悠闲;李太白退官离京,骑着白鹿遍访名山,一份随缘自适的喜悦萦绕心间。正是对生活对知足,对所有的乐观,才成就了他们优雅从客的人生。

感恩面对生活,我们的人生才会鸥翔鳞集,水天一色。

人生是一幅残缺的画卷。没有十全十美,更不会事事如意。正如那个抱怨命运不济的农民,不懂得感恩现有生活,却一味羡慕他人,到头来竟发现自己才是最快乐的。他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感恩现有的,心怀希望的描绘出自己人生春天。天生愚得哑疾,外加失明,海伦·凯勒没有抱怨和消沉,而感恩现有的生活,满怀生命的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我描摹出她心中的美丽世界;史铁生,这个徘徊在死亡边缘的顽强汉子,三十多年的轮椅生活,他没有因此而倒下,反而用心热爱着自己的生活,珍惜着有限的生命,最终为我们留下本本厚重的著作。不错,生活不全是公平的,但只要我们心中满怀希望,日子便会有花,有蝶,有阳光。

罗曼罗兰曾说:“当你用一颗乐观的心情看待世界时,世界也会接纳你。”一个身处战乱年代的人都能这样的看待生活,那我们呢?还有什么理由消沉不振呢?

宠辱不惊,看样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不错,当你用一颗知足的心去面对生活时,你会亲眼看见花开的姿态;亲耳听到水流的叮叮咚咚;亲身感受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优雅闲适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

打开窗,迎接阳光。当你知足乐观地看待世界之时,你会发现,世界竟是一个清幽安宁的绿洲。

知足常乐作文 篇3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之最乐,莫过知足。

——题记

秋姑娘伴着凉风,携着硕果,舞着秋叶,丝丝缕缕,袅袅飘香,纷纷扬扬的悄然而至。秋日,天高气爽,心情明朗。于是,我和父亲相约去奶奶家的果园瞧瞧。

走在田野的小径上,内心憧憬着累累硕果,幻想着苹果的清脆可口。我一蹦一跳,像极了即将见到萝卜的兔子。到了果园,我的步伐僵硬了,眼前,弯着腰的老树,稀稀拉拉的落叶,零零散散的果子,还有几只正在啄果子的麻雀……

天空阴沉下来,秋风肆意的刮着大地,枯叶纷扬,夕阳映照在被蒙了一层雾的眼睛上……

树上的麻雀叽叽喳喳,仿佛在嘲笑我,那干瘪的果子满身疮疤,野草随着凉风舞动。我握紧了拳头,伸出脚用力地踹了一下那不争气的老树,麻雀一哄而散,果子也陆陆续续地掉了下来,骨碌骨碌地滚向四周,消失在杂草里。爸爸什么都没说,只是小心翼翼地扒开杂草,捡起滚落的果子,用袖子拂去上边的尘土,放在嘴边一口咬下,“嘎吱”,无比清脆的声音像一个跳跃的小精灵传入我的耳朵。好奇心驱使着我挪到爸爸身边,偷偷地瞧着那聚集了我的好奇的果子上。“怎么了,闺女,想尝一口?”爸爸笑着问我。我咽了口唾沫,几个字从我牙缝中小心翼翼地挤了出来“好吃吗?”“自己尝一下不就知道了。”我闭上眼睛,用力地咬了一口,一股清凉沁人心脾,果肉清脆,甜甜的果汁渗了出来。“哇塞,真脆!”我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这时的我像极了抱着大萝卜的兔子。

天空的乌云散去,太阳普照着大地,秋日的风也显得愈发温柔,驻足在枝头上的小精灵唱起了婉转的歌曲,久久不舍的离去,夕阳无限好,一缕缕光丝跃动在凌乱的发间……

我和爸爸一起坐在田垄上,一起欣赏这落日的美景。爸爸语重心长的说:“人啊,要学会满足,懂得感恩。当你拿到一个干瘪的果子,你要感谢它是清脆可口的,因为可以享受它的清甜而感到满足;当你前进的路上遇到了荆棘,你要感谢它让你的人生别有风趣,因为自己没有遍体鳞伤而满足。不知足常悲,知足啊常乐。”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生如梦,我们要好好珍惜当下。内心时常满足,时常显露微笑,在莽莽红尘中停下来,欣赏路边的风景,把握美好未来!

知足常乐作文 篇4

早晨起来,我快乐。我不会因为早起而抱怨。因为,我知道我还不是最早起的,行走在上学的路上,还有比我更早起的老师,还有一路相伴的小鸟。我知足,我快乐。

洗脸,刷牙时没有热水,我快乐。因为我知道我国是一个缺水国,老师说有些地方的人一生才洗三次澡。而我却每天都有清澈的水洗。我知足,我快乐。

冒着寒风,顶着烈日上学,我快乐。我知道有些人上学需要过河,过桥,翻山越岭。而我却可以自由走在平坦的路上,早起有骄阳,傍晚有落日。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我感到幸福。

坐在教室里,即使上的课我不感兴趣,我依旧快乐。谁能说出中国究竟有多少失学儿童,而我多么幸运,能坐在教室中听老师讲课。我感到知足,我便感到快乐。

看见身旁两三位好友,我快乐。虽不能像那些人缘好的人,能有一大群的朋友。但我身边至少还有真正的朋友,她们总是能在我失意时给我鼓励,带给我快乐。一份默契的友情常常让我感动,常常让我在寂寞的夜里感到温暖。

中午回家吃着简单的饭菜,我快乐。因为我知道这是父母的汗水换来的,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为我换来的。里面有他们对我的爱,对我的关怀。我知足,我快乐。

眼睛近视了,我快乐。因为我至少没有失明,我还可以看见这美丽的大千世界,可以看见身边那些我爱,亦爱我的人。与他们一同交流,玩耍。我会注意,但我决不难过。我知足,我快乐。

夜深了,钻进被窝,暖暖的,便觉得是幸福。我会想,这时世界各地的人在做什么呢?一定会有比我幸福的,但也会有不幸的。有时思绪就会这样穿越时空,来到了战火纷飞的地方,我为自己拥有的一份宁静与自由而感动深深的庆幸。我知足,我快乐。

也许有些像阿Q,也或许有些不道德。但我绝没有丝毫的看不起他们,因为他们也是在为自己活着,他们也因为某一件事感到快乐。

不愿向上“看”,并不是因为我没有进取心。只是因为“人比人,气死人”。其实,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愿我的每一天都能平凡的度过。

知足常乐作文 篇5

这是发生在湖边的故事。

一只寄居蟹在湖边悠闲地散步,想顺便找一个新家。“多宁静、美丽的夜晚啊!”寄居蟹循声瞧去,只见一只奇怪的虫子背着沉重的壳。寄居蟹好奇地问那只虫子:“你是谁?为什么背着重重的壳?”“我叫蜗牛,背上的壳是我的家。”那虫子回答,“你呢?”“我是寄居蟹,我在找一个家……”话音未落,一阵凉风吹来,寄居蟹打了一个喷嚏。心想,我得赶紧找到新家,不然只能睡大街了!

匆匆告别了蜗牛,寄居蟹赶快去找新家。在路途中,寄居蟹心想:我如果像蜗牛那样背上有一个房子多好,不用奔波,更不可能随时睡大街,在夜晚可以赏月,困了、冷了就缩进壳里睡觉……

此时此刻,蜗牛也在想:我像寄居蟹一样就好了,没有沉重的壳,还可以随时住新家,而且可以在找家时练习短跑,省了运动的时间,说不定还能实现我的梦想——成为短跑冠军呢!

寄居蟹和蜗牛越想越自卑,越想越失望,它俩互相崇拜又互相讨厌,从前那个快乐的寄居蟹和蜗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见到面时相互打击。

一天,寄居蟹和蜗牛又见面了,一阵冷嘲热讽后,寄居蟹和蜗牛都被绊倒。只听见绊倒它们的小草连声道歉。它们瞧见弱不禁风的小草想到了自己,于是对它诉苦。然后异口同声地说:“小草,你和我们想得一样吧,你那么渺小,而且既不如大树也不如花朵。”

小草听了以后笑了:“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吗?我叫安心草,我不羡慕他人,我就是我。我不如大树挺拔,也不如花朵娇艳,可是我知足了,我生机勃勃,装点了大地,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知足常乐吧!”

寄居蟹和蜗牛听了安心草的话以后若有所思……

知足常乐作文 篇6

昨天我去看望生病的外婆。一进入那黑压压的房间,模糊地看到了外婆痛苦地倚在床边,瘦骨嶙峋的身躯,一时无语、凝噎。放假那愉悦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心情。我转过身,深呼一口气,慢慢地走到院子里。明媚的阳光迫使我眯着眼睛,邹起眉头。

蓦然回首,“知足常乐”四大金色文字映入我眼帘。我缓缓的转身,望着嵌在大门石碑上的隶书――知足常乐,我想起了这次话题作文的材料: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野地里的老虎自由自在,他们互相羡慕对方的自由和安逸。最后互换了位置,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

原因可想而知,一只因饥饿而死,另一只因忧郁而死。也许很多人会笑话这两只老虎:明明活得安逸自由,却不足,硬是觉得别人的糖比自己的甜,结果被对方的糖噎死了。

动物既如此,何况是人呢。

著名作家刘墉对人类的贪婪本性看到了及至:旅客车厢内拥挤不堪,无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一块立足的地方就好了;有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位置做就好了;……直到有了卧铺的人还会想:这卧铺要是包厢就好了。

有位置的站着,有座位坐着,有卧铺躺着,这是多么好呀,但人却总喜欢不停地向上爬,在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也一直想着,这多影响心情啊。为何不欢喜着:我有地方站,我有座位坐,我有卧铺躺!

小时候,当我已经拿到了一个月饼后,仍不知足地哭闹着,因为我想再要一个。奶奶会和蔼地说:“乖孙女,你哥哥姐姐们有的没有,有的才只有一半,你都拿了一整块了,还不知足啊!应该高兴了。”

姐姐看到我拿了一块,她也哭闹着要一块完整的月饼,奶奶仍用那和蔼的语气对姐姐说:“让着妹妹,她还小,你看,哥哥都没有,你要知足喽!”

大哥哥吵着要月饼时,奶奶微笑了,说:“我们闽南语有句话:人比人,气死人。你不要跟着小妹们比,让着她们。对不起,奶奶这次买少了,下次补偿你,再说了,从小到大你吃的月饼比妹妹还多,你前天才吃了。该知足了。”

听了奶奶的话,我们都知足了,笑了。

“娇……”外婆的呼唤声打破了我的回忆,我匆忙回屋。“耐心”地听着外婆“唠叨”。现在我觉得外婆的唠叨是多么的甜,它代表着有一颗关爱我的心在我身边飘荡。我握着外婆的手,叮嘱着:吃好些。赶快把身子养好。不要太担心我。:我为外婆还在感到十分幸福。想想别人,也许有的人已听不到自己外婆的唠叨。

其实幸福很容易抓住――知足就可。

知足常乐作文 篇7

老子道:“知足之足,常足矣。”意在说明人只有知足,才能快乐。

那么何以见得?

比如苏东坡,他一生任途坎坷,在巨大的浪里不断地沉浮,但依旧过得逍遥自在,不为波澜所打击。为什么?因为他知足啊,即使只有一箪食,一飘饮,他也能从容地道出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即便途中遇风雨,他也能吟咏自若,缓步而行,欣赏风雨的美景,在同行的人都忙乱之时,只是潇酒地往前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权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突出如其来的遭遇,不怨天,不尤人,沿途的崭新风景,不才是自然送来的礼物吗?也许就是本着这样一种知足的心,苏东坡也才能在经历大起大落后,还能自若地游历山河,抛开功名,踏遍烟火地,觉得人间值得。

再提陶渊明。最熟知的便是其《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居住田园,每日只是与自然相处,自给自足,归途中的一座山,偶然采得的一朵菊花,在他眼中便是十分美好之事,他抛弃了官场,抛弃了荣华富贵,锦绣霓裳,没有了琼楼玉宇和山珍海味,他所拥有的仅仅是乡村的一间破烂的茅屋——但在他,他拥有的何止他所抛弃的?他拥有整个自然!归途中山鸟作乐,一瞥就见到南山,路上鸟语花香,抬头,是屋上升起的炊烟缕缕。他有的何其少,又何其多!于是陶渊明满足其间,过得洒脱又无虑。

再者如独守陋室的刘禹锡,虽称”陋室”,其间却与鸿儒作伴,素琴金经相与,陋室中也可以乐在其间;柳三变“偶失龙头望”,却能抛开杂念,回归本真,落第又如何?何况青春只一饷!于是他只愿让浮名都去了,只留下浅斟低唱,乐于其间,就算过得庸俗平凡,只要快乐,又有什么不好?他们知足,所以常乐。

如今我们的生活不也是如此么?就算现在生活苦多于甜,但只要想到苦中的甜——哪怕只一点,不也为平淡无奇的日常添了多彩的一笔吗?收获甜的时候,我们不也很快乐吗?所以何不知足?何不珍惜?只有我们真正为自己所有的而满足,才能常乐啊。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