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于丹趣品人生》【优秀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最新《于丹趣品人生》【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于丹的趣品人生读书笔记 篇1

叫嚷着说要写读后感,询问说要写什么类型的啊,说随便,随便网上找一个好了……随便?细想一下最近读的还真杂,言情的穿越的有一批,不适合写,正愁着要写什么,同时说发的那个《于丹趣品人生》嘛,也是,就这个吧……算是应付差事?咳咳咳……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生之路,事业之路不断提速,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路边的风景都被忽略了,缺少了闲情雅致。与古代人相比,如今的生活方式似乎少了一些情趣,当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快”,如何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成为一种奢侈,如何让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在阳光下喝着茶离开电脑抛开手机远离人群的喧嚣拿起一本书慢慢的欣赏和思考,成为一种少有或者说没有的姿态。

我们的心貌似是浮躁的,在浮躁的氛围中,我们懒得去听别人的辩解,静不下来去思考。生活的快节奏,让一杯清茶,一杯淡酒,琴声绕梁,邀山水入境的闲适成了虚影。

忙,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缩影,刚出生的孩子就被送去早教,刚上小学就有一些兴趣班准备着,登上高中升学的压力让学生几乎透不过气来,十二年的寒窗苦读迈进大学好歹可以轻松了,可惜面临就业的压力大学生也都开始忙,学这个学那个让自己在就业路上多些机会,工作后又开始为工作业绩来忙碌……无休无止的人生就在这赶着时间,忙还是盲,谁也说不清楚,就在这说不清楚中间,时光飞逝。

希望我们无论多么忙碌,不妨忙里抽闲让自己停一停、静静心,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向前望望最终的归宿,然后带着一个从容的自己,走上漫漫的人生道路。

合上该书,我想,在喧嚣的红尘中,一定要让自己这颗浮躁的心时常回归于安然和宁静,偷得浮生半日闲,泡上一杯浓茶,捧上一本闲书,汲取生命的真谛,从书香中品味物外的超然,思考除了金钱和名利之外的人生。相对于历史的长河和浩瀚的宇宙,我们只是一名匆匆过客,何必奢求太多。

古人云,从容日月长。让我们在喧闹中享受清静——认认真真想昨天;让我们在孤独中品味快乐——扎扎实实抓今天;让我们在人生起伏中感受美丽的精神——高高兴兴看明天。读过《于丹趣品人生》之后,认为,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为自己找一个充分的理由,安静地坐下来,听听自己的内心,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真性情,这便是人生最大的满足。作文

于丹的趣品人生读书笔记 篇2

身在凡尘,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与世无争,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然而,你我皆凡人,真能做到吗?

弟子问师父:“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师父答曰:“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古往今来,人人都向往幸福,人人都希望幸福,人人都追求幸福。然而,当今社会,幸福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正如于丹教授所言,“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

意趣、闲情、与家人共处……曾几何时,这些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忙、快、冲。人们也往往抱怨,为什么这么忙呢?即使连走路的步伐也明显加快,生怕赶不上别人。不顾一切地往前冲。人们只知前进,不愿停下来,似乎一旦停下,便失去很多重要的东西。岂不知有时刻意所追求的往往就是应该失去的东西。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是啊,人们拼命地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然而,很多人往往为了工作而失去了生活。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人们总是用忙来演绎自己的生活。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的囚徒”。比如金钱,人们拼命获得金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然而,现如今,很多人把金钱当做成生活的目的。岂不悲哉!

于丹教授的《趣品人生》给予我们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悠闲。悠闲是什么?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有显示生命的一种节奏,悠闲与时间无关。正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悠闲更与金钱无关,它不是奢侈的方式,让人们去选择用金钱购买。悠闲是用心静来演绎的。只有静下来的人,才能够让自己真正的闲暇下来。这无疑对于解决当今人们的浮躁心态益处颇多。

对于我们而言,或许不能用“品”让自己悠闲下来,更绝难用“趣”来演绎自己的生活。高深的茶道,我们仅仅只是用来解渴,绝没有清凉的饮料能给人带来一时的痛快;浓郁的陈酿,只有在酊酩大醉而伤肝时,我们才知道自己不胜酒力;悠扬的琴声在喧嚣的环境中湮没,我们哪有时间和心境来欣赏。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泡一杯咖啡,在苦涩之后给人留下淡淡的幽香,也完全可以手捧一本书,带着几分清新畅游优美的文字,可以收拾自己尘封已久的渔具到河边,用诱饵享受与鱼儿搏斗的乐趣,亦可以推出自行车,在骑行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没有约束,没有限制,只有自己沉浸在其中,或许孤独,或许寂寞,当自己置于此时此景是,决然会忘记自己的存在。与天地浑然一体,不再忙碌,不再困乏,只有乐趣在其中。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当然,悠闲不是纵欲,有的人在灯红酒绿或者是麻将声声中度过,这不是悠闲,而是纵欲。毕竟人生短暂,我们需要追寻的是一种生活的乐趣,生活才是生命的本真。

于丹教授在《趣品人生》中,“不是让我们拿出大把时光去浪掷,不是为了让我们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是希望大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悠闲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正如禅宗公案故事中的公差一样,“和尚还在,我到哪里去了?”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为“且停亭”。“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在与心有关的字当中,最为悲观的字莫过于“忙”,意为心亡。不如让我们“停一停”:让我们充充电,让我们歇歇脚,让我们静静心,让我们回头看一看出发的起点在哪儿,让我们向前望一望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喝一盏茶,养一会儿神,回味一下起点与目的之间,过程本身也是意义。

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因为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的人是豁达的,因为可以多看几道风景。直路也好,弯路也罢,“为了上路时走得更轻松,且自停一停脚步,不要丢了赶路的自己”。

于丹的趣品人生读书笔记 篇3

现在好像到处都在讲幸福,不过幸福在今天似乎变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很多成功者费尽心机拥有了财富、名誉、权势,却蓦然发现自己恰恰丢掉了幸福。缺少意趣与闲情的生活方式,往往会让我们在忙碌中失去自己的心灵。我们今天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呢?于丹教授从三个方面入手带领我们体验古代名士的生活情趣:

茶之味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棋琴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棋琴诗酒花,”属于典雅的生活方式,而“茶”却和柴米油盐放在一起,这件寻常百姓家的茶事中也有什么佳趣吗?

大家都喝过茶,熟悉茶,但是有没有想过。“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都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茶录》上有这样一句话,说茶“其旨归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表达是什么意思呢?茶从本意上讲,色香味俱全。表面看来,我们喝的是它的味道,实际上,茶有茶道。这种“道”与一般人理解的泡茶时的繁文缛节不同,而是指向人内心的一种典雅、清净和高洁的大道。

当今社会,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节奏都过于紧张。让大家经常去闭关,归隐山林,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对大多数人都不太现实。那么,在紧张忙碌中,有没有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方法,让我们的心灵澄净清澈呢?

也许,那就是喝茶。林语堂先生说,“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出“淡茶的美妙气味”。如此看来,品茶训练的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那么如何喝茶呢?一定要喝昂贵的茶吗?

《菜根谭》中说得好,“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喝茶不求很昂贵,不求非得是名茶,只要壶里一直不干就行了。“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酒不一定非得是茅台、五粮液等名贵好酒,只要让酒樽中有酒即可,喝的就是一个意趣。“”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弹一张琴,吹一支笛,不一定要非常精到,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技艺精良的乐工。只求自适,心里高兴就行了。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喝茶、饮酒还是抚琴,求得自己新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

世人茫茫碌碌,总脱不开眼前这点烦恼。如今大家邀集一起去茶馆,大多是为了谈事,谈到口干舌燥时,喝茶是为了解渴。喝了接着谈,谈了继续喝,远离了品茶的本意。真正的品茶是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思的澄澈,让自己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

酒之品

自古而今,酒在人们的生命中不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人的性情,在酒中会十倍百倍放大。心事重重之人遇酒会更加沉闷,胸襟宽阔、豪气干云的人在酒中会越发壮阔。酒逞英豪,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酝酿的性情被美酒点燃,喷薄而出。酒的滋味有浓有淡,酒里的情致有喜有悲,饮酒的人也有醒有醉。不妨选个合适的时间,或独酌,或对饮,或酣畅、或微醺,以美酒试一试自己的至情至性,触摸\\一处内心不轻易打开的地方,那一刻,或许我们也能酿造自己生命的传奇。

三琴之趣

大家平时说“琴棋书画”,琴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们相信谁都能说出几个跟琴有关的典故,比如高山流水遇知音,耳熟能详;比如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打动卓文君芳心,不惜走出王孙豪门,跟着这位怀抱绿绮名琴的翩翩佳公子去当垆沽酒。这些都已经成为千古佳话。

从古到今,在中国人的生命和生活里,琴韵袅袅,萦心绕梁,隐隐约约从未远离。听琴的人,听的是弦外之音,作曲的人,谱的是心中之曲。听琴也罢,弹琴也罢,高山下清浊在乎人心。开阔襟怀,散尽郁结气,让心变得清和明朗,也许是千古琴音最终的寄托。

其实,于丹告诉我们的是,我们不必照本宣科,不必邯郸学步,不必鹦鹉学舌,我们要学的是古人的一种心境,而不是照搬古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学到了古人的那种心境,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什么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我们都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于丹的趣品人生读书笔记 篇4

这本书分成茶、酒、琴来介绍,根据于丹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来描写一些看上去无用的事,其实,这也是在写人生。生活是很复杂,但永远要有闲趣,要有美。

你有没有想过工作、学习之后来弹一会儿乐器?在闲聊时喝一小盏茶?在晚饭后自娱自乐地品上一杯小酒(或喝一点儿酒酿)?也许没有吧?每天都循规蹈矩,每一天都在繁忙地学习、工作,每一天都在毫无意义的事中浪费时间,那么,你会变成一个机器。确实,我们需要放松一下,大城市里的人,如上海人走路都比别人快许多,谈何生活?

茶,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人在草木之间”。喝茶,大家都会;品茶,品出它的滋味,你会吗?应该不会的。现在更多的人把饮茶当作解渴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生活。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酒呢,现在成了一种应酬,哪里会好好品尝呢?摘仙人—李白有一篇诗中写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顷三百杯。”真是体现出了一种豪情海量。琴,十分雅致,我也在学琴,我总觉得琴能心旷神怡。音乐之美,是任何人无法抵抗的。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生活中并不是没有快乐,也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