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拗九节的作文(精彩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传统节日拗九节到了,这可是我们福州特有的节日。在这一天,儿女们得煮上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拗九粥给父母吃,以表达儿女对父母的孝敬之情,因此又称拗九节为“孝顺节”。
关于这个节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从前,有个很孝顺的女子叫木莲,她的母亲被关入监牢。木莲经常来看望母亲,给母亲送东西吃,可是那些东西都被狱卒吃了。于是,木莲想了个办法,她把红豆、绿豆、花生、红枣等原料加上糯米煮成粥,再加上红糖和黑芝麻,煮成了一锅黑糊糊的粥。这天,她带上粥去看望母亲,狱卒一看粥是黑糊糊的,便不敢吃了,直接把粥交给木莲的母亲。木莲的母亲终于喝到了女儿送来的粥!此后,许多人在木莲的母亲喝到粥的这一天——正月二十九,仿效木莲煮拗九粥给家中的老人喝。
我不会煮粥,于是我想“DIY”两份特别的食品,给父母一个惊喜。
我为爸爸做了一杯散发着淡淡茶香的奶茶。爸爸对我的爱就像这杯奶茶,表面上朴素,里面香浓异常。我一边做奶茶,一边回味着爸爸对我的爱。
我为母亲做了一杯带着果香的香蕉酸奶。我查了资料,香蕉酸奶能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我愿操劳的母亲永远健康。母亲对我的爱,就像这杯酸奶,甜甜蜜蜜,清清爽爽。我把它做成一层一层的,就像母亲对我的爱,一层裹着一层。
浓浓的爱弥漫着这个难忘的拗九节。
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汉族民俗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与霞浦特有的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顺节”。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白果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岁数逢九(虚岁)的。人,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
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古街区内,以经营风味佳肴、传统闽菜著称的“安泰楼酒家”,又在店门口设置了“拗九节”送粥点,向市民免费派发釆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红糖与糯米烹煮速度和服务的“拗九粥”。
“拗九节”免费派送“拗九粥”,成为了“安泰楼酒家”这家老字号的传统活动。“拗九节”前,它还特地邀请福州民俗专家为食客讲解“拗九节”的来历。它的经营者说,希望藉此让这个的福州传统节日传承下去。
“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汉族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孝顺节”、“送穷节”。这天清早,福州人用糯米、红糖,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特别是已出嫁的女儿,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祝福平安、健康。
这种习俗依然在福州盛行。一位喝上了“拗九粥”的老母亲说,“拗九粥”里不只是红糖、花生、红枣、桂圆等,更有着儿女的一份孝心,甜到了心头。
前几天,笑妈上传了一篇有关笑笑给爸爸洗脚的日志,文中提到也曾给笑妈洗过脚。笑妈想起来,笑笑似乎为此也写过一篇作文,今天终于找了出来,也挂上来吧。
星期一是拗九节,我们没有时间,杨老师提议让我们提前过拗九节。
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本土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二十九。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怎么孝敬父母呢?先给他们洗洗脚吧!晚上,我打了盆热水,准备给妈妈洗脚。妈妈将脚缓缓伸入水中,叹一声:“好舒服!”我把手也伸入水中使劲地搓妈妈的脚。这次,我在妈妈脚上发现了岁月“走过”的痕迹——一块非常大的茧子。我搓着妈妈的脚,搓了脚趾搓脚背,又搓了脚腕。妈妈的脚和我的手都渐渐地红了,不知是搓红的还是热水泡红的。我又拆了一个按摩器的部件,给妈妈的脚背和脚心按摩。这天晚上,妈妈睡了个好觉。
光洗脚当然不够,我还煮了一锅拗九粥。我找了好多的配料:红豆、糯米、红枣、桂圆、花生、红糖等,将它们洗净放进锅里,加上水,盖上锅盖,调好电磁炉的温度,按下开关,锅里的水扑噜扑噜地响,开始熬粥了!我在一旁静静地守候,每过一阵子,我就用筷子搅拌一下,防止糯米粘在锅底。粥一点一点地熟了,香味四溢。我打开锅盖,闻一闻,真香啊!我将粥盛起两碗,一碗给爸爸,一碗给妈妈。他们一口一口地细细品尝,都赞不绝口:“好喝!”我快乐极了!
孝顺并不是只装个样子,只孝顺一天。孝顺,天天都要!孝顺更不是只是嘴上说说,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既说要孝顺,又真正落实下来,才是真正的孝顺。今天是拗九节,我要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拗九节,孝顺父母。
这天,我正在做作业,忽然,从厨房飘出一股好闻的香味,我坐不住,跳起来向厨房跑去。哈,原来老妈正在煮稀饭给我当点心吃呢。“老妈,这稀饭是不是给我吃的啊?”“你这小馋猫,就知道吃,今天是拗九节,这里头还有一个故事呢!”我一听到有故事,就高兴得跳起来。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他的母亲生前凶悍险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目连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都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后来,目连想一个办法,用葡萄干、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不管是正月廿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日子,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这么说来,我以后也要送拗九粥给你们?”“嗯,按理说,的确是这样。”“哦,明白,老妈,我做作业去埃”
一会儿,老妈出去给外公外婆送拗九粥去,我不禁昂天长叹:今天,是农历的正月二十九,中国传统的拗九节,是咱们的敬老节!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呼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让我们从小懂得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们,尊重他们,为老人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会老的时候!
今天是正月二十九,拗九节。我本来还不知道今天是拗九节,后来我从报纸上知道了,是拗九节。是孝顺父母的节日。
拗九是从后九而来,俗称正月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一些民间说法认为,拗九节这天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家庭成员的人中要是岁数逢九的晚上最好分居而寝。因为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根据一些民间说法,凡人的岁数逢九或是九的倍数在拗九节这一天都要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在逢九的年岁里一切平安。
关于拗九节的来历也有许多的传说,但我只听说过一种: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去逝了,儿子非常伤心,每天都带饭菜来到母亲坟前孝顺自己的母亲,突然,有一年儿子梦见母亲对他说:“每年的正月二十九这天总是会有一群饿鬼来抢食,母亲人老体弱斗不过他们,就饿着肚子。儿子听了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知道母亲最喜欢吃甜的食物。于是就用糯米,花生,芝麻,红豆,红枣,桂圆等用来煮粥,最后在粥上加一层黑芝麻,正月二十九这天,儿子来到母亲坟前,把粥摆上。第二天,母亲又在梦中说,那些鬼又来抢了,他们看见你那碗里黑糊糊的,又难看又恶心,不敢吃了,最终母亲吃上了儿子做的粥,母亲还说好吃呢!
从此每年的正月二十九儿子都会做一碗粥来到坟前祭拜。人们都被儿子的行为感动了,慢慢的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这种粥被称为拗九粥。
现在许多小区,政府都会邀请老人过节,干部送菜上门,有的地方还免费送粥给老人吃,尊老,敬老。我的爸爸母亲也不例外,他们也尊老,敬老。他们抽出自己的时间陪爷爷奶奶,给爷爷奶奶买衣服,裤子啊!带他们出去玩,在外面吃饭。父母就是我们心的归宿,他们就像一把伞,为你挡风遮雨。他们就像手帕,当你流泪,难过的时候为你抹去泪水和心头的烦闷。
每一个人都是从蹒跚学步的小孩,成长为懂事有用的人才,其过程是艰辛和曲折的,其中父母流了多少汗水和泪水,倾其一生的心血。是父母培育了我们,我们在充满关爱和鼓励的环境下成长,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孝顺!
今年的拗九节,我早上起来, 厨房早就飘出拗九粥浓浓的香气。于是就在奶奶手中拿过拖把拖起地来,奶奶摸着我的头,说我长大懂事了,我说:奶奶我每天都要帮你做事。从奶奶欣喜和慈祥的目光中,我更坚定我尊老,敬老信念!
农历正月廿九是我们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目——拗九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甜甜的拗丸粥给家人吃,或送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以表示感恩之情。
据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他常给关在牢房里的母亲送食物,可每次都被看守的狱卒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个办法,用荸荠、桂圆、红枣、红糖等混合煮成甜粥,再洒上把芝麻送给母亲,他自称这粥是“拗垢”。狱卒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了,因此,这粥才送到母亲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因为目连孝顺母亲,所以又叫“孝九粥”从此流传下来。
今天早上,妈妈一大早就忙着煮又香又好吃的拗九粥,还未端上桌,味道早已飘到了我们心里,端上来,全家人围坐在桌前,品尝着美味的拗九粥,粥里的食物真丰富呀:有花生、桂圆、红枣和其它各种各样好吃的的食物。我吃着甜甜的拗九粥,心中充满了对妈妈感恩之情。心里想:“妈妈辛辛苦苦把我养育长大,给我了无微不至的关爱,现在,我也该回报父母的`爱了;我是多么的想也煮一碗拗九粥给他们吃呀!
古代的圣人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天,坛力九节己经演变成尊老、敬老、崇尚孝顺的社会风尚,这种习俗在福州也将越来越行,并且会一代代继续发扬光大。
这周一,我们刚刚过了福州的传统节日——拗九节。
农历正月二十九,是福州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拗九节又称孝顺节、送穷节。每年的这个时候,福州人总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煮一碗拗九粥给老人喝,为长辈尽孝。
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源自“目连熬粥救母”的传说。拗九节这天,福州人用糯米、红糖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特别是已经出嫁的女儿,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祝福家人健康。
这天早晨,我们学校举办了以拗九节为主题的活动,派出大队委,给社区的老爷爷和老奶奶送温暖——一碗食堂煮的拗九粥和一箱牛奶。那些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儿女有的在外打工,很少回来,所以家里不太热闹。不过,当我们进门后,房间里其乐融融,热闹非凡,大家笑声一片。长辈们见状,也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老人们拿起勺子,舀起一勺拗九粥开始品尝起来。长辈们微笑地对我们说:“粥的原料虽然并不齐全,却代表了孩子们的一番心意,这比什么都重要。”
那天早上,我们全家都喝了一碗浓浓的拗九粥,我喝的拗九粥里有红糖、红枣、糯米、花生等等。拗九粥有一点甜,又带有一点咸味,并且甜而不腻,味道特别美。爷爷甜滋滋地吃完一碗后,我又兴冲冲地拿着饭碗去厨房盛了一碗拗九粥,并对爷爷奶奶送上祝福:“祝爷爷奶奶永远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身不老!”坐在餐桌上的长辈听了这番话,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
拗九粥的浓浓甜味仿佛感染了福州全城,大家个个都在这天为自己的父母尽孝,送上拗九粥;拗九节这天,街上的个个老人无不开心,每个人都在街上谈论着自己的儿孙,我也不禁被这强烈的气氛所感染。
拗九节这个传统的民俗节日,对福州市民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应该把这个节日完好地传承下去!
明天是拗九节,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所以又叫孝顺节。在拗九节的时候,儿女们都要为父母送去一碗拗九粥,表示对父母的孝敬和祝福。我不会做拗九粥,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我想出办法,以前总是妈妈为我做很多事情,我想在这天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表达我的孝心。
今天一早,我起床的时候就没有叫醒妈妈,想让妈妈多睡一会。于是我自己穿好衣服,小心翼翼的出房间,自己吃饭。弹琴的时候,为不吵醒妈妈,我不仅把门关上还踩弱音踏板。妈妈醒,我们一起去超市买东西,我主动提出帮妈妈推车,回家的时候我把提东西的活全包揽下,自己提着物品上楼,这袋物品沉甸甸的,虽然手感觉酸痛,但是我心里很高兴。妈妈夸我真懂事,我觉得是我应该做的,不是只在今天做好,以后的每一天都要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孝顺。
“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切切念母恩,终身不相忘。”父母是自己最亲的人,我们要懂得去回报父母。是父母生养我们,培育我们,让我们在充满关爱和鼓励的环境下成长,所以我们要学会孝顺、学会感恩!
在拗九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心存感恩,感谢身边的一切。
我的故乡——福建福州,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而我最喜爱的节日,却是一个独特的节日——拗九节。
拗九节,是福州独有的节日之一。福州民间称正月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二十九为“后九”,所以这个节日又称为“拗九节”。拗九节的早晨是诱人的,那天早上,千家万户都要做一碗香气扑鼻、营养健康的“拗九粥”,来热情地馈赠于亲人、朋友。当然,我家也不例外。每逢拗九节那天,我都要喝一碗浓郁的拗九粥。看,拗九粥里有红枣、糯米、红糖、花生、桂圆、红豆与芝麻等材料,怪不得我总觉得粥里有一种自然的清香朝我涌来,黏而香甜,腻而柔软。每次喝完拗九粥,它都令我回味无穷,身临其境。
香甜的拗九粥也让我尝到了另一种滋味,这还得从我9岁那年说起……记得我9岁时的拗九节,妈妈一大早就买回了做拗九粥的材料,和颜悦色地说:“欣儿,今天是拗九节,而你今年正好9岁,妈妈给你做拗九粥去!”“我也来帮忙!”我心直口快。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拗九粥出现在我的眼前,香气争先恐后地蹿入我的鼻子。一口气吃完粥,我的嘴里,一股清香时不时反弹着,而嘴边的粥丝,把我“画”成了“大花脸”。当时,我和妈妈都甜甜地笑了……
之后,妈妈又做了两碗拗九粥。我百思不得其解:“你这是干嘛啊?”“你外公今年63岁,是个暗九,我做了给他送去啊!”妈妈擦了擦汗。“外公不在长乐呀!他在金峰啊!”“做儿女的,要有孝心哎!”妈妈语重心长地摸着我的头说。
我的思绪不禁涌上心头:妈妈真孝顺,我长大后也一定会孝顺您的!妈妈!
啊,美味的拗九粥,你不仅香甜,还让我尝到了爱的滋味!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又是拗九节了。可人们被世间太多太复杂的情感冲昏了头脑,而忘记了这世界上还有两个真正值得我们时时刻刻惦记的人。那便是我们的爸妈。
我们或许不会记得他们的年龄,但我们决不能忘记他们脸上正日渐增加的皱纹,因为那是我们横加在他们身上的;我们或许不会记得他们的生日日期,但我们决不能忘记他们的电话号码,因为那可能是我们与爸妈联系的唯一方式。
家家户户飘出拗九粥浓浓的香气。是爸妈们为自己熬的吧。他们的儿女也许正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城镇里奔波,却忘了今天是如此重要的节日。老人们可能满怀期待地打电话询问儿女是否能回来过节,可得到的答案却是否定的。他们何曾考虑过年迈爸妈的感受。失望到最后,只剩无奈和寂寞。
还记得去年的拗九节。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做拗九粥需要的配料后回来自己亲手制作。那种温馨的场面还依稀浮现在眼前。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围在厨房里,做着各自分配的活,不许要过多的言语,那热气腾腾就是最好的证明。
粥熬好了。我抢着把它们一碗碗装上桌,坐下后却是一阵安静。我想,我应该对他们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吧,可又不知从何说起。正当我犯愁,妈妈竟将她碗里的枣给了我。她说,多吃点枣皮肤才会好呢。
我愣了。这似乎是我该说的话。可为什么说这话的竟是妈妈。我哽咽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开始哭。本该是开开心心过节的,全都是因为我。我想要挽回。我抢着收拾碗筷,抢着洗碗。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女儿还是爱他们的。于是那次的拗九节给了我无比深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