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是一个汉语成语,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始作俑者的意思-成语解释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了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孟子 梁惠王上》)。这是最权威的解释,其经典之处在于,它不但是对这句话的解释,更是其出处。事实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语即非出自《论语》,也非出自《礼记》,而恰恰是出自孟子与梁惠王的这一席话。正是《孟子》史无前例地记载了孔子的这一句话,并同时阐述了孔子这么说的理由——因为俑太像人了。在这里孟子并没有解释“其无后乎”的具体含义,但言下之意无疑是鄙视的态度。从某种角度来说,孟子的理解是不容置疑的——与其质疑他的理解,还不如干脆质疑他凭空捏造孔子的话。
除此之外,宋朝的朱熹还对此作了补充。他说:“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孟子集注》)”
“刍灵”即用茅草扎成的人马,为古人送葬之物。《礼记·檀弓下》记载:“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明器指的是古代人们下葬时带入地下的随葬器物, 即冥器。)
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天运”篇中也出现过“刍狗”,即祭祀时用草扎的狗来代替活的狗作为祭品,祭祀完如同废物,随意丢弃践踏。[1]
孔子如此厌恶发明俑人殉葬的人,自然是赞同那之前的葬法了。但俑人之前并非真人,而是草人。因此孔子决不是赞同真人殉葬,而是赞同使用草人。俑人不过比较像真人,孔子尚且反对,何况用真人殉葬呢?商朝时期是流行真人殉葬的,考古发现很多商代坟墓中都有人殉的遗迹,周朝予以禁止,转而采用刍灵,即草人来取代活人。后来有些诸侯国渐行奢华风气,使用更加像人的精致俑人,这其实在开历史的倒车。如果把孔子的话,放到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理解,就不难发现,他是希望恢复周礼,以免文化的倒退。
除此之外,对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还有另一种完全相反的解读,即为始作俑者含义正名者,做相反的理解,认为真正含义,是指“开始作俑来殉葬的人,难道就绝后了吗”,孔子的本意是赞扬始作俑者,而不是责骂始作俑者。依据有:句式上,“其无后乎”为反问,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之类一样。事实逻辑上讲,孔子时代,已经普遍采用俑人代替活人殉葬,推责用俑替人殉葬的人绝后,和事实逻辑不符。如果以俑代人殉葬是恶劣的风气,第一个采用以俑殉葬的人应当被责骂唾弃,难道后来以俑殉葬的人就不应当被责骂唾弃吗?孔子思想的整体逻辑上讲,“仁”是孔子学说的根本,一个提倡仁慈的人,对用陶俑代替活人行殉葬之礼的人,自然应当是赞赏的态度而不是责骂的态度,况且孔子认为人类“性相近”,如果换作你是将被用来殉葬的人,对你是否很残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对发明用俑代人来殉葬免除人死之灾的人,应当是持肯定的`态度。理解一句话的含义,应当放在其语境中。《孟子·梁惠王·作俑》章中,孟子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换句话说,用棍棒打死了人,用刀杀死人,(或者以政治的方式害死人,或者以殉葬的名义亡人,)有区别吗?“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孔子说,开始作俑的人,难道没有后人了吗?
近来,有一些学者指出,“后”的解释不是指后代子孙,而应为“后来人”。如若第一个使用陶俑殉葬的被谴责,难道第二个殉葬的俑人长得就不像真人了吗?!为什么只谴责第一个,而不是把他们不一起谴责——“彼作俑者,其无后乎”。草人代替真人殉葬循周礼,而社会经过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用俑人代替草人成为可能和炫耀的资本。然而俑人却成为了草人和更加奢侈陪葬品(真人)的桥梁,这是生产力的进步,却是文明的退步。应该谴责的是“始作俑者”跨出了第一步(僭越周礼),这种行为一定会被后来人所效仿和跟随,最后发展到使用真人来殉葬。那么一个僭越礼乐制度的的行为或者风气,如果不加以干预,使之恢复到之前的行为和制度,那么最后一定会发展到弑君谋逆,刺王杀驾。这才是孔夫子谴责的实质——有了第一个次挑战,就会有后来人的第二次,和后来人的无数次,僭越周礼,不可不止!所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中的“后”并不是指后代子孙,而是后来人的意思。尊王复礼一直是孔夫子的追求,“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典故也基于此。再例如《孟子·离娄上》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个“后”也不是指后代子孙,而是指“后代的责任”,解释为“不孝有三种,以没有循守后代之责为大。”那么“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本句解释为——“第一个开始做陶俑殉葬的人,他不会有后来人(所效仿)吗?”
【举例造句】: 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 ★清·张潮《虞初新志·姜贞毅先生传》
【拼音代码】: szyz
【近义词】:罪魁祸首
【灯谜】: 甬
用法
作宾语;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
【英文】: be who first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of burying wooden image with dead。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