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春联吧,贴春联,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春联呢?下面是爱岗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7篇贴春联一年级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新年的脚步渐渐走近,过年的老人悄悄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商场里挤满了人,老人和孩子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除夕那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每个家庭都伴随着笑声和旭日东升,我们一家人都很忙。下午,爸爸妈妈买回春联,一本正经地拿着剪刀、双面胶等物品。我立刻拿起春联,兴致勃勃地出去了。
我把对联展开,背面贴了一层双面胶,然后轻轻掀起双面胶上的纸。我是来拆旧迎新的,手撕旧春联,但是旧春联像顽童一样,反对我,紧紧贴在墙上,却撕不掉。还是用水攻击?这是个好主意。我为我的好主意沾沾自喜。于是我带了一桶水,用抹布把旧春联擦干净,然后用刷子把春联摘下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哪个是顶链,哪个是底链?应该贴哪边?我拿着春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不知道如何开始。这时父亲来了,他说:“春联讲究平调。平调是一两个音,平调是三四个音。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仄,可以通顺阅读。”我把对联交给爸爸糊,我和妈妈站在一边帮忙或者引导,时不时在“左右”里消磨时间。直到顶联、底联、横批完美贴在门边的墙上。我们整个下午都很忙,现在结束了。红对联映在我们脸上,邻居家鞭炮齐鸣。忍不住轻轻念了出来。最下面的`链接是:“祁龙祥云蒸夏薇。”上联是:“花开富贵。”横批为:“龙腾锐气。”突然想起王安石写的诗———— 《元日》。虽然这是一副常见的春联,但不都是为了“富贵”吗?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魅力和希望。我们的春联很独特。这一天,我不禁知道春联应该是庄严的,也让我知道春联虽然没有任何意义,但却是一种美好的寄托人们的愿望。
热闹的除夕夜,烟花展现着人们的笑脸。他们带着幸福、喜悦和吉祥,朝着新的一年前进,表明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
春节已经到了,这本是简便的一天,可家家户户都在忙着一件重要而又古老的事情,那就是贴春联。春来时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古时候,人们通常把春联叫成桃符,过了好一段历史,才从当代的桃符变成如今的`春联。
1月22日早上,也就是春节的早上,我早早的就起来了,因为爸爸在昨日晚上吃饭的时候,对我说今日要贴春联,要我一齐帮他的忙,我兴奋极了,因为我从出生到此刻,还没有贴过春联呢,今日我可要大显身手了。
经过几番准备,立刻要贴春联了,课最终还是发现没有浆糊,心想这下可惨了,爷爷立刻拿出面和水,把他们放在锅里一齐烧,烧开后又搅啊搅,做了好久,最终做成了浆糊,开始贴春联了,爸爸拿着一张大大的“福“字,我原以为会正着贴,可爸爸却把”福“倒过来贴,这可就怪了,妈妈在旁边帮着刷浆糊,爸爸贴春联,我只好跑来跑去递春联。
全家总动员,可我却不能自我贴春联,这是我感到十分悲痛,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拿出一幅小春联让我贴,一下子我头上的阴云就消失了,又想没有刷子怎样办,就找来一个小木棍充当刷子,经过准备,我就开始了,我先把春联的反面涂上了浆糊,然后贴在门上就大功告成了。
瞧着我心爱的作品,虽然不是那么的完美和工整,但这也是我自我动手做出来的呀!做事只要勇敢地去做,就算不好看,可却在心里深深地留下了印象。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
哈!最、最、最令人期待的春节就要来了!
春节明星之一——春联,可是来源已久,源远流长啊!
从古代流传至今,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贴春联的习俗。
可不是吗,红红的春联,增添了几分喜气洋洋,上面行云流水的祝福语,更是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
我家也不例外,今年,贴春联的重任,就交给我了!
首先,我拿出长长的春联,用透明胶带平平整整的粘在门上,可是,刚刚粘好,孩子就过来捣乱,原本神气十足的春联垂下了头。
我发起了愁,“哗”没想到,更猛烈的一阵风接踵而至。
春联彻彻底底地脱落下来,我的眼睛瞪大得像铜铃,嘴巴张得简直可以塞下一个灯炮!
我像兔子一样蹦起来,赶紧“抢救”,我手忙脚乱地压平春联,用透明胶带使劲儿粘在门上,还不解气,又粘了好几层。
“哼,小样儿,看我不把你制服了!”我走到门口,看起来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充满了过年的气氛。
我默默低下头:新的一年,希望我成绩越来越好!嘻嘻!
在我看来,春联不仅仅是为了衬托过年的气氛,它是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和祈祷,希望自己,家人,朋友能越来越好!
祝所有人身体健康,幸福安康!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贴春联,吃团圆饭,拜年成了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贴春联代表的是我国劳动人民想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今年大年二十九这天,爷爷又贴春联了,我成了他的小帮手,忙的不亦乐乎的。我先把大门清扫得干干净净,再把春联拿出来平整地摊在桌上,然后撕下四条长长的双面胶,把它贴在春联背面的四周。爷爷呢,早站在椅子上等我把春联递给他。这时,我就站在一米开外,帮爷爷矫正角度。我说左一点,爷爷就往左边移一点,我说右边低了点,爷爷就把右上方往上拉一点。就这样,我和爷爷配合着,很快就把春联帖得又平整又对称。
之后,我读着春联上的话:“富贵平安好运来,一帆风顺福星到”。爷爷听了,笑着说:“宝贝,你顺序读反了,应该是‘一帆风顺福星到,富贵平安好运来’。”“噢,不是这样读的吗?”爷爷跟我解释,“我们中国古人的书写习惯是竖式的,而且要从右往左读。贴春联时,上联是贴在右边的,下联是贴在左边的,横批贴在上方的正中间。因为贴春联是传统习俗,所以,至今我们国人还保持着这个习惯。”“哦……”,我听了恍然大悟。
今年我自家的春联也特别有意义。是我的书法老师亲手书写,我和妈妈一起贴上的。我跟妈妈说:“等我书法练好点,我也自己写春联贴。”妈妈笑眯眯地说:“好期待哦!”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里,包涵了丰富的知识和许多有趣的事情。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清明节祭祖扫墓、剪纸、刺绣……我都想慢慢地去体验,去尝试,我要把我们中国优良的传统习俗、优秀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农历蛇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出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宛如火焰的红色。向远处望去,一眼就看到了那漂亮的对联。贴春联是每家每户春节必做的事,春联从右向左贴,寓意一家人新的一年有好开头,事业顺利,庄稼丰收,还有辟邪保平安的作用。我脑海里闪过这些知识,却苦了脸。贴春联由我负责,因为门长,我人小,所以每次都累到气喘吁吁。今年怎么办?
我眼珠一转。嘿,有了!我就跟爸妈玩一会儿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之一:瞒天过海
明知这招可能没什么用。我却咬咬牙,用这个方法吧,不管成功与否,试一试总还是有那么50%的`机会。可惜,老天不助我也。妈妈出门买鸡蛋,我心感不妙,赶忙拉住她:“妈妈,今天你在家里烧饭,鸡蛋我去买。”妈妈斜了我一眼:“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勤快了?”我露出讨好的笑:“我每天都这么勤快。”“闪开!”妈妈眼睛一瞪,“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去,去把我买的春联贴上!”
晕,这也能发现。第一计,惨败。
三十六计之二:调虎离山
为了防止我的“逃跑”,妈妈特地派了帮他打下手的爸爸来监督我。我望着手里的春联,真是欲哭无泪了。怎么办?“吉祥如意是事成,荣华富贵年年顺。”我手里的对联写得真好,可我的心情却无比糟糕。突然,我灵机一动:“爸,弟弟不知道跑哪去了。你赶紧去找吧!”爸爸点点头,好像是赞同我的想法。刚走出去没一会儿,我板凳还没坐热,爸爸又折回来了。他学着妈妈的动作把眼睛一瞪:“想骗我,不仅连门,窗户都没有!贴春联!”
我又晕,老爸啥时候变这么聪明了?第二计,又败。
三十六计之三:抛砖引玉
我才贴了一张,就累得不行。我有计上心来:“弟弟快过来,咱俩谈一笔生意怎么样?”弟弟人小,却不好糊弄:“什么意思?”我忍着肉痛,面不改色地说:“压岁钱多给你五十,你帮我一起贴。”“好。”弟弟双眼放光,“我答应你。”我在心里仰天长笑,就知道你这小财迷准会答应。
哈哈,终于赢了一场。第三计,完胜。
唉,贴春联之路终于完结。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好一场“大战”啊!不说了,吃年夜饭去喽!
大年三十,我们家门口贴上了漂亮的红春联。没想到,贴春联这件小事背后还藏着不小的学问呢?
春联上联写着“和风细雨迎新春“,下联写着”瑞雪祥云辞旧岁“。书写的字体并不是我们常见的简体字,而是古代篆体。这些字写法怪异,要看懂那必须是连猜带蒙。每个字的边缘都有精美的花纹映衬,显得精美无比。
我、爸爸和妈妈三个人简单分了分工,我负责提供剪好的胶带;妈妈负责摆好春联,爸爸个头高负责贴春联;
我拿出胶带和剪刀,把胶带撕开在春联上比了比,然后在对应位置”咔嚓“一下剪短,交给爸爸。爸爸刚要往上贴,博士妈妈开始发问了,铭铭你说上联是放左边呢?还是右边呢?
我想也没想当然是左边啊。爸爸妈妈同时笑了起来,我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妈妈笑着说应该贴在右边,因为古代人看来,右为上,阅读也是从右往左边的。古代人还真是奇怪,我心里嘀咕道。
妈妈把上联放在右边,摆了摆正,爸爸用剪好的胶带把四周贴好,又从上到下仔细撸了撸平。下联贴在左边,同样如法炮制。
好提问的妈妈又发问了,铭铭,你说中间的福字是正着贴,还是倒着贴呢?这会儿,我学乖了,如果是正着贴就不用问我了,“肯定是倒着贴啊”,“那为什么呢?”妈妈又追问道。
这这,我支吾了一下,妈妈说:“因为啊,过春节福到了啊。”
一家人都齐齐的大笑起来。
春联是中国家家户户每到春节一定要用的物品。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副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这幅春联描绘的是美丽的春景,它的意思是到了新的一年,绿草还是那么的绿,十里路上还盛开着红色的杏花。读到这幅春联,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美丽的春天景色。这幅春联读起来很顺口,而且对仗工整,符合春联的写作要求,我觉得这幅春联写得很好。
希望大家过年的时候多读一些春联,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也能学到很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