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优秀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这是一部生命的挽歌,这是一部哲学的巨著,这更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浓烈的爱的结晶。我自知以我浅薄的阅历来评价这样一本满是伤痕满是眼泪满是沉思的作品是种亵渎,但内心的澎湃终需用文字来记录一下,来祭奠此刻刚刚经受了洗涤的心灵。
或许是由于之前种种的偶然,造就了妞妞一出世就患了绝症的必然。在她生命的五百多天里,周国平真切的记录了妞妞诞生时的喜悦,看着她成长又知道她必将很快离世的绝望无助,妞妞离世时的悲伤。然而,周国平是一位哲学家,书中没有那种呼天抢地的大悲大痛,没有那种无休止的抱怨,作者在娓娓道来中,带给了我们最直击人心的苦与笑,书中更多的是对生命的追问,对死亡的思考,对自我的反省。
关于亲情:
有一千个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个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那一千条理由,这就是我对你的爱--周国平。
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父亲,一个视他的孩子胜过一切哲学的父亲,“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只要他的孩子活着,随便什么哲学死去都好。然而再伟大的哲学家抑或父亲在生命面前都是脆弱的,他和雨儿亲眼目睹了那可怕的眼疾携带着死神是怎样一步步逼近并吞噬这个弱小的生命。他和雨儿给了妞妞最伟大最无私的爱。但是爱是痛苦之源,爱的越深,痛苦也越烈。所以他们经受着常人难以想象难以忍受的痛苦折磨,在眼泪中高歌,在梦境中祈祷。他们为了给妞妞一份完整的爱,一直和死神做着殊死搏斗,但人类终究是卑微和渺小的,在死神的面前,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怀抱他的小女儿低声啜泣,不肯松手却始终无能为力。妞妞在来到这个世上五百多天后,还是静静地离开了。
关于妞妞:
周国平悉数记录下妞妞讲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因为妞妞无法用眼光与人交流,所以言语是她表达自己对这个人世间依恋和好奇的唯一方式。她在世上只存在了一年多,她甚至不会用“疼痛”这个词来表达眼疾发作时的痛苦,她只会一遍遍地重复着“磕着了!”妞妞幼小的心灵还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叫做“癌”的绝症,更不会知道癌在发病时会如此这般无可名状地疼痛、但是,她的聪明,她的懂事,她对人世间的好奇,她对音乐的热爱,无一不让人感慨这个如此美丽的小生命。
但是,妞妞的意义不仅在此。
因为有爱,所以有家;因为有孩子,所以家才有实质的形式和内容。回了家,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妞妞。每一个妞妞来到世上,都是爱的奇迹,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理由。
关于生命:
此刻,“活着”无疑成了最有分量的词。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狂傲不羁的呐喊,也不是来自于凶残猛烈的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忍受所能忍受的,忍受所不能忍受的,在绝望与痛苦的边缘继续活着,而且骄傲而坚强的活着。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绝望和希望,在我们的命运里比比皆是,更如朋友那般亲密无间。正如没有绝对的苦难,也没有永久的幸福,
我们活着了,在爱与痛的。交织里和冰与火的缠绵中,我们活着了。我们站在苦难的边缘坚强的活着,因为我们活着是为了那与痛苦相交织的--爱。
生命中有太多美好的爱,它在我们活着的过程中轻轻的伴随在我们身旁。爱或许不是花开定会花落那样的伤感情怀;或许没有海誓就要山盟那样的激情澎湃,它只是静静的陪着我们,如夏日里的一阵微风,雪夜里的一根火柴,短暂却又美好,抚慰的,温暖的只是一颗小小的心。
余华曾经说过:“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因为死者不能回头理解的惨痛就成了生者的全部悲剧体验,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关于苦难:
自古都有“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的说法,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摧毁了多少失意的英雄,所以,作者说,不要对我说这些,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欢乐比忧愁更有益于身体的保养,幸福比苦难更有益于精神的健康。
面对社会的悲剧,我们有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可是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任何人间理想都抚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也谈不上什么正义感。身处灾难之中,乐观者会尽量朝前看,看到灾难的暂时性,从而怀抱一种希望;悲观者会把它放在人生虚无的背景下来看,看破人间福祸的无畏,从而产生一种超脱的心境。但是,当灾难沉重的无法逃避,怎么办?雨儿的的一句“受着呗”让我大悟,忍受可以忍受的,忍受不可忍受的,其实只要咬牙忍受,世上并无不可忍受的灾难。以从容平静的心态忍受人生最悲惨的厄运,是处事做人的基本功夫。
关于作者:
通过妞妞,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父亲,我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心充满责任感的父亲,我看到了一个父亲面对苦难时的痛苦挣扎,我看到了一个父亲面对抉择时的艰难纠结,我看到了一个父亲最深刻的反省。
但是,周国平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他更是一个哲学家,虽然他说只要有了妞妞,随便什么哲学死去都好。但他终究是会用带有哲学的眼光来看待思考面对的一切。而雨儿是一个普通的母亲,所以雨儿说“人家都说共同受难的经历会加深感情,才不是呢。痛苦是不能分担的,说到底,每人都只能承担自己的那一份。你对妞妞的思念和哀伤,我不能帮你缓解,反过来也一样”;“那会儿你躲起来写作,我真的觉得很孤单,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你毕竟还有一个文字的祭奠,我什么也没有”,最终,他们在共同经历了失去妞妞这一遭遇后还是分手了。或许,无论是周国平还是雨儿,他们都需要自己的方式来祭奠,来更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我很欣喜的看到若干年后周国平能再次出版《宝贝,宝贝》这本书,来记录一个完全不同于妞妞的小女孩健康快乐的生活,可是,我所未知的雨儿呢?
世界上有无处不在的善良,也到处充满有意和无意的伤害。上苍无法让所有的善良得到疼爱和珍惜,也无法让所有的伤害得到惩罚和谴责。但是,命运不会到处复制相同的悲剧,我们没有理由埋怨人世的不公和不平,我们有更多的理由面对岁月,说声感谢。
活着,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上个假期,我读了《妞妞》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我真的很幸福,也体会到了生命和亲情的可贵。大多时候幸福来源于不幸后的幸,只有那样我们才会感叹:“好幸福。”
《妞妞》是个真实的伤口,周国平先生说:“如果有人问,这本书对世界有什么意义,我无言以对,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一个小生命的生和死,一个小家庭的悲欢,能有什么意义呢?”但周国平先生正是用这样一个伤口来释放他初为人父,却又转眼间失去了那个娇小的生命,从天堂跌入地狱的痛苦。
妞妞出生后,就成为父亲的掌上明珠。依稀记得周国平先生在书中说:“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科学家。”这是多么真实深切的梦想啊。在哪漫长的一年的时间,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女儿怎样发源、澎湃又一点一点的凋零、陨落。
“对于男人来说,唯有父亲的称号是神圣的。一切世俗的头衔都可以凭人力获取,而要成为父亲却必须仰仗神力。”“没有任何哲学能像这个稚嫩的小生命那样使我爱入肺腑。只要我的女儿能活,就让随便什么哲学死去好了。”我相信之前他一定把哲学看的很重,而却因妞妞而黯然无光。是啊,无论是父亲还是哲学家,都会在死神面前显得卑微。
妞妞只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上存在了一年多,甚至都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疼痛。她只会说:“磕着了。”因为那疼痛只能用她已经知道的词汇来表述。她也心疼爸爸,她说:“妞妞哭,爸爸疼。”妞妞的聪明,妞妞的懂事更令我心痛。而之后,她时而昏睡,时而嘶吼。但她却天生爱笑,爱音乐,爱光,爱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但死神却丝毫不可怜这个让人怜惜的小小女孩。死神嫉妒这个刚刚绽放的花骨朵的美好。
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我只能为他们而同情,却永远体会不了那种痛。而那痛也唯有他们自己去承担。雨儿最后也与周国平分手了,或许也只有这样,他们的悲伤才能慢慢淡去吧。
在《妞妞》最后的附录里有这样一句话:“满纸都是冷峻和温柔。让我未干的泪水再一次为之泉涌,像敬重生命般地凝视这本超越生命本身含义的书。然后,开始学会,珍惜生命和坚强。
认真地看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有很多感慨,我的年龄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或许有很多人世间的道理还无法理解,但这本书深深的戳中了我的内心。
对于健康成长到15岁的我,妞妞相对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一出生就患有绝症,只活到了一岁半。这本书以一个父亲的角度,讲述了作者从成为一名父亲的喜悦,到失去女儿的痛苦与悲伤。没有那种呼天抢地的大喜大悲,它就是像是拉家常式地娓娓道来,不过于煽情的渲染,不过于夸张的溢美,它用自己直击心灵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追问,对死亡的思考。这不仅是一本不幸的父亲悼念他早夭爱女的书,更是一本颂扬生命,缅怀和反省生命的一本书籍。
迎来了一个小生命,却没有能够好好的守护她。失去了女儿,再是失去了妻子,失去了以往的那个家庭,更是失去了以往的日子。周国平用他的言语道出了生活的残酷,但是在他的笔下,妞妞不仅是他的心肝宝贝儿,更是他所钦佩和敬畏的生命。但是他所赋予期盼的生命,却被残酷的现实夺去了。人们为妞妞而感到痛苦,但是换个角度来想,孩子不明白什么是死亡,什么是痛苦,这不是更好吗!单纯而快乐的享受这个世界,哪怕时间并不长久,那种感受却依然温暖在心。对于妞妞父亲所做出的那个决定,我是赞同的。做手术或许能够延长妞妞的生命,但却不能给予她光明的世界,不能给予她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这是很悲伤的。
生命其实并不脆弱,脆弱的,其实只是我们的心灵,享受这个世界,以乐观的状态,去面对世界,你会比想象中的,更快乐!
晚风拂过,宛如沙,却似凋。我坐在月下的藤椅上,恍若被缕缕银丝覆盖,柔似水,又如梦。
指尖的书页轻轻翻动,墨香四溢,恍如风,更似情。
书页上的文字在我的心中碰撞,闪烁出无限的火花。这是一部父亲的札记,演绎了女儿昙花一现的小生命,令人感受到了亲情与苦难的交织,暖到心间,却又疼到心底。
文中女儿在出生不久后就被查出患了绝症,作为父亲的周国平怀着对女儿妞妞未来无限希望得知了这个噩耗,他顷刻感到世界的崩塌,那个随妞妞一起诞生的新世界消失了。只留下一对破损的砖瓦。
流着泪,生活在继续。妞妞小小的躯体经历了一次次检查,又黑又亮的眼睛似乎在观察这个无情的世界。
一头浓密的黑发述说着她的漂亮。
但,事实是残酷的,最终妞妞被确诊为双眼恶性肿瘤。
我心中不免泛起一阵阵波浪,伴着清凉的晚风,在大脑中激烈翻滚。对于妞妞而言,从摇篮到坟墓只有咫尺之遥,从天堂到地狱只在旦夕之间。有如魔鬼玩弄这简单的生命,肆意决定她的生命,却不会意识到她父母的痛苦。
生活仍得继续。周国平知道,作为父亲,他一定要挺住,把妞妞当成健康的孩子,陪她度过快乐短暂的一生。妻子雨儿,带着妞妞打了一生唯一的预防针。()虽然他们清楚,妞妞并不需要打这针,但他们必须捍卫把妞妞当做一个健康的孩子抚养的权利。
错觉,全是错觉。泪水再次浸湿我的双眼,心头涌出千丝万缕。
对于父母,孩子的健康比一切都重要,但对于拥有一个绝症婴儿的家庭,他们不奢求健康,他们仅仅会满足于内心的自我安慰,这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自己的孩子能和正常孩子一样。
生活也是一种卑微的快乐。
但总得面对残忍的现实。妞妞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夫妻俩抱着孩子到处求医,寻老中医,求气功师,可谓是踏访各处名医,但终没有发生奇迹。一次次出门,都是朝医院跑,遗憾的是每一次,妞妞与死亡的距离都有减无增。妞妞开始进行放疗。在一群癌症病人中,妞妞有着最小的年纪——一岁两个月。这个刚刚来到人世的鲜嫩小生命竟也加入了这支死亡之旅,引来了她的“同志们”同情的目光。双眼两侧的太阳穴上,画着两个醒目的紫色方框,无情地暴露了她是一个“死缓”患者。
小小的妞妞独自留在了空旷的放疗室里,她暴露在X射线下的小身子是那样孤立无助,充满凄凉之意。读到这,泪水溢上了眼眶,我不禁心生感叹,这么小的孩子就得经历连大人也受不了的治疗与病痛。为何上天如此不公,没有给妞妞一个健全的体魄?也许,是上天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它的无情与冷漠,不可违抗。
结局终于到来了。
妞妞不可违抗地离开了世界,她一个人出了远门,那双还没会走阳间路的小脚丫,竟要独自去走那条阴森的冥路,她,在哪儿?在哪儿?
世界空了。妞妞和春花一起展开,和秋叶一起凋落,但,周国平写道,生活终归是生活,仍将继续。
我的心也随之恸容,也许,妞妞如一朵娇嫩的玫瑰,在天堂无忧无虑地绽放。却在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告诉人们,人在遭遇苦难时可以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和安慰,但不要忘了,唯有一样东西能使你真正承受苦难,那就是你自己的毅力。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的一段真实经历,他用饱含深情的笔描述了他女儿妞妞短暂的一生(不到两岁),妞妞出生一个月就被诊断患有双眼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周国平夫妇刚刚品尝到做父母的喜悦旋即被抛到痛苦的深渊,在一年半的时光里他们见证一个小生命茁壮的成长,一颗小心灵完美地呈现,同时也领略到恶疾的残忍与暴戾,我是含着眼泪看完了这本书的,感动我的不仅仅是这位深情的父亲,还有妞妞这个活泼的小女婴,她甚至还不能完整地表达,“听音乐,去外外(面)”这是妞妞喜爱的,即使是病魔的摧残下仍不忘领略生活的美好滋味。这不仅仅是一个小家庭的不幸经历,它折射了人在生存与死亡、健康与疾病中深深的困惑,作为哲学家的他对这两个命题也许比常人有更深的思索,但作为父亲的他面对女儿刚刚盛开的生命花朵渐渐枯萎,他所体验的却是普遍的亲情,普遍的困惑,他在做与不做手术之间徘徊,实际也是在能否接受女儿残缺的生命间徘徊,我们该如何面对残缺的生命?
当我们失去了身体的某一部分时,是否就该放弃全部?手术会使妞妞失去眼睛,也许以后仍然会复发,不做手术却会使妞妞早早离开人世,这个选择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艰难的,当你没领略到这个生命是多么美好时,你也许会赞同让她尽早远离痛苦是明智的,但是当妞妞用她残缺的生命来追寻生活的乐趣,坚韧地抵抗身体的病痛时,你只有深深地被她打动,这时做为父亲的你愿尽全力来帮助她,哪怕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再不是仍其自然,认为一切都是白费力气。妞妞父亲忏悔没及早给女儿动手术,因为他最初用的是哲学家的思维,慢慢地妞妞深入他的骨髓,当这个满含深情的父亲只需要他的女儿能活着就好时,一切都晚了!
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着我,因为我也是一个女孩的母亲,我的女儿10岁了,她是那么漂亮、纯真,但是从四岁脸上开始长疣状痣,这是一种表皮细胞发育过度引起的皮肤病,现在医学上都没有很好的办法彻底根治,激光和手术都会下留疤痕,也许还会复发,它会随着时间扩散、成长,虽然现在看上去还不那么显眼,想到未来,我有时心里会突然空荡荡的,感觉自己与女儿正在掉下一个黑洞,我多么希望在下坠中能够抓住些什么,多么希望她能远离这样的痛苦!我深深地忧虑着、恐惧着,而女儿此时正在无忧无虑地成长。
生活总是这样,让你出其不意地在一个拐角遭遇困境,当我问自己,你能接受生命的残缺吗,如果女儿现在正遭遇恶疾、失明、瘫痪的威胁,你肯定会说我愿意选择她只患这个皮肤病,这充其量只是美观的问题,不会威胁到孩子的生命,这时你才会感到她能自由地在野外奔跑是一种幸福,她能观赏蓝天碧云是一种运气,我们总是在失去身体的某一部分时,才感到那一部分的珍贵,可是留恋令我们更感失去那一部分的空洞,不知不觉地放弃你还拥有着的,接受我们的残缺吧,亲爱的女儿,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美貌,你还拥有明眸的双目,完好的听力,灵巧的双手,健康的身体,美好的心灵,无论是哪一部分,只要你珍惜着,它们都能给你一个新天地,让你领略到活着即是美好!
断断续续写了两年,终于把这篇读后感写完了。这是我写得最长的一篇读后感!现在真的很难找到一本可以引发自己如此之多,如此之深感触与思考的书。如果不忙,如果有时间去翻翻吧。周国平写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完后或许你会明白爱的深度,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或许它无法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但它会影响你对生活的态度。妞妞离开以后,作者与雨儿离婚了。这个结局虽不是我们所愿,可我却能理解。和妞妞一起的日子对于两个人而言是刻骨铭心的。这最深刻的体验缺乏世俗的对应物会不可避免地被日常生活的潮流淹没。但真正的痛点是无法超越的,没有任何意义可引渡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再要个孩子,这需要太多的······或许离婚了,对两个人而言,都是好事吧。
如今,作者又有了一个女儿,叫啾啾,和妞妞一样可爱,但拥有妞妞没有的健康。作者说,请不要这是对他曾经丧女的一个代替,请不要说新来的生命是对失去的小生命的一个代替。新生命的到来是生活的一个独立的事件,与过去的经历没有任何的因果联系。妞妞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现在的女儿不能、不应该,并且也无权要她成为一个替代。妞妞离开了,但我祝愿她在那个世界里可爱、健康。也祝愿作者和他现在的女儿,还有那位可敬的妈妈雨儿一切安好。最后祝愿将来我的孩子、朋友的孩子、师长的孩子······所有的孩子一切一切安好!
有一千条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那一千条理由,它就是我对你的爱——周国平。
最近刚读完周国平的《妞妞》,感触颇深。
《妞妞》一书讲述了周国平作为一个爱女儿胜过爱一切哲学的父亲所遭遇的苦难;妞妞刚出生,全家兴奋,为妞妞的到来忙前忙后,可就在妞妞还有三天满月的时候,苦难却随之而来,妞妞左眼瞳孔有时会呈透明样,如猫眼一闪,经检查,妞妞患有双眼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左眼底有一个小病灶,右眼底有三个小病灶,就这样一种小概率疾病,百分之百的发生在了周国平女儿的身上,何其悲哀,但就在这么绝望的情况下,周国平还必须保持冷静,在为不为妞妞动手术的问题上做出选择:动手术,有几率能存活,但会成为盲人;不动手术,不久后会变成盲人且几乎无存活可能。这样的选择多么令人崩溃,尤其是对于初为人父的周国平来说,所以他选择沉默,选择不做选择,可事实是不做选择意为着他选择了不动手术,不动手术,但也不忍袖手旁观自己痴爱的女儿慢慢死去,于是他求神问佛,摆坛做法,可这些终究只是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对妞妞的病情毫无作用。妞妞在慢慢长大,也如期变瞎,但她仍然热爱生活,为周国平一家带来欢乐,在病情慢慢恶化的过程中,她乖巧懂事,独自承受着痛苦,让人心疼万分,这也让周国平对她的爱慢慢加深,周国平开始内疚懊悔,当初因为自私不想拥有一个不完美的女儿而放弃手术,到如今贻误了妞妞的手术时机,他很自己的选择,同时也做了很多的思考,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妞妞的死已成必然,他与妻子能做的仅仅是珍惜妞妞在世的每时每刻,拿出尽可能多的时间陪伴着妞妞,而在这一过程中越投入,妞妞死后便越难释怀……妞妞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这个对他没有光的地方。
一个父亲的札记
这本书是我看过的最令我泪如雨下的书,书中,作者把他对妞妞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微如一字,一词,大至一段,一篇,直至整本书,无处不充斥着他对妞妞的爱。妞妞刚出生时,她的眼睛还没被发现长有肿瘤。作者第一次见到她时,就形容“她双眼微睁,细长的眼线很美,眼珠不停地左右转动。她明明是在看!不过,那目光是超然的,无所执着的。”随后,妞妞被接回了家,她的一个小动作,一连串笑声,或是一声模糊不清的咿呀学语,都能引发作者一连串惊喜,写下一大段感想。这本书,无疑是一位父亲能送给女儿的最好的祭礼。其间穿插的一系列的人生感悟,有些看似跟妞妞完全没有关系,谈及凡夫俗子,付出与报酬,永恒,神秘等等,但倘若你用心读他的一字一句,就会发现这些人生感悟不是空穴来风,每一段都与妞妞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每一段都是由妞妞所引发,由妞妞所启迪。而在这诸多的感悟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幸福和苦难的感悟。
幸福
梭罗说:“无人生前能称幸福。”而亚里士多德又推论:人死后也不一定幸福。实则可怕,这样说来,人从生前到死后毫无幸福可言,而我比较赞同周国平捕捉的幸福,对周国平来说,别人拥有一个健康的女儿实属一种幸福,同样按书中所说:“一个苦难中的女人对于幸福的理解十分简单:‘现在我看别人,觉得谁都那么幸福’”这样看来,世上还是有幸福的,那就是我们已失去的一些非常平凡的价值。在病人眼里,健康是福。在受难者眼里,平安是福。可是,在我们尚未失去它们时,我们却并不引以为幸福。人心固重难而轻易,舍近而求远,所以幸福是难的。
可是我想,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刻意的留心生活中我们拥有的平凡,刻意的去珍惜这些美好的平凡,幸福真的会很难吗?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失去的总是最好的。那么我们不如在一些平凡失去之前去珍惜它们,如此的话,想必失去也不会满心后悔自己得而不惜了。
那么我们应该珍惜哪些平凡呢?首先我们应该为我们健康的活着而感到幸福,为我们父母仍拥有强壮的身体而幸福,为我们无病无灾而幸福,为我们仍有时间尽孝而幸福……太多的平凡看似平凡,却有太多的人不曾拥有,而我们何其幸运的拥有这些平凡。
苦难
“我的苦难没有慰藉,也没有补偿。它不会给我带来光荣和伟大。一个父亲守着他的注定夭折的孩子,这个场景异乎寻常,但也极其平凡。我也许挺得住,也许挺不住,无论在哪种情形下,我都成不了英雄。我只是一个忍受着人间平常苦难的普通人。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周国平这样描述他的苦难,是啊,茫茫人海中,不管我们的苦难对于我们来说是是多么的令人崩溃,它对于世间也仅是一种极为平凡的苦难,一种寻常苦难。
周国平说,尽管苦难真的能够净化心灵,他也仍要幸福,试问茫茫人海中,谁又会为了净化心灵而去自愿经历所谓的苦难呢?但对于已经来临的苦难,悲观者和乐观者会采取不同的办法(或者说是态度),但二者的实质都是逃避,如果我们骄傲的不肯逃避,或者是沉重的不能逃避,那么剩下的唯一办法就是忍,于是“我们终于发现,忍受不可忍受的灾难是人类的命运。接着我们又发现,只要咬牙忍受,世上并无不可忍受的灾难。”
古人曾云:忍为众妙之门。事实上,对于人生种种不可躲避的灾祸和不可改变的苦难,除了忍,别无他法。忍也不是什么妙法,只是非如此罢了。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网上流行的一副漫画:结婚前一个连瓶盖也打不开的娇弱的女生,而婚后有小孩后可以一人抱着两个孩子而不露难色。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同一个人吗?当然是同一个人,只是环境变了而已,原来的她只是恋爱中的小公主,而现如今她是一个母亲,有些责任她必须承担,有些苦她必须受。世界就是这样,你觉得自己受不了的苦,等到有一天你不得不受的时候,你便受得了了。
这本书是周国平作为父亲记录他女儿从出生到死亡的这程。他从他妻子雨儿怀孕开始写起,他为了怀孕的妻子放弃了出国的机会,放弃了深造的机会,他为孩子付出了太多。这使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他同周国平一样,也是个大学老师。这年,原本他有去美国学习四个月的机会,但因为我快到小升初了,他毅然放弃了。
从小,就因为妈妈工作很忙,爸爸相对而言比较有空,他除了教育好他的学生之外,他把全身心都给了我。为了我可以掌握围棋,他自己上网上查资料,先自学围棋的下法,等我上过围棋课后,再一起与我在棋盘上拼杀。有时候,我学艺不精,下棋下不过爸爸,就把棋一抹,生气不下了,爸爸又哄着我,多让我几个子,耐心教我下棋。
还记得学游泳,那也是爸爸帮我学会的。在我六岁那年,爸爸带我学游泳,结果我怕水。没办法,爸爸只好带我先在儿童池里克服对水的恐惧。
他先让我带着救生圈在水上漂,然后让我带着救生圈站在池底行走,接着劝我扔掉救生圈在水里行走。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我终于克服了对水地恐惧。于是,爸爸准备第二年夏天让我上游泳训练班。
第二年夏天,我上完游泳训练班之后,爸爸便带我去小区的游泳池巩固学习成果。他觉得浅水区的人太多,没法施展开,便到我去深水区游。可是我个子小,到了深水区脚够不到池底,爸爸只好跟着我,充当“救生桩”。
有一次,我游着游着,突然没力气了,便咕嘟咕嘟往下沉。爸爸一把把我从水里托了起来,让我脱离了危险。
爸爸也不是总顺着我。记得小时候,我那段时间最讨厌吃饭,奶奶一般都依着我,喂我吃饭,每天都做好多样,就让我东吃一口,西吃一口。那几天,奶奶回老家去了,妈妈上班,爸爸一人在家带我。一天中午,我发现饭桌上没有我喜欢吃的东西,我没吃几口,就去玩玩具了,爸爸叫了我几次回去吃饭,我都没理他,自顾自的玩玩具。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我就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肚皮了。翻了翻零食盒,里面没有可吃的,我也打开冰箱看,也没有可吃的。我央求爸爸给我煮面。他严厉地告诉我不到吃饭时候是没有饭可吃的。想要吃饭必须等到晚上开饭。我哭闹都没有用,最后,爸爸给我倒了杯水,安慰我,让我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不是我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
这就是父爱,他没有母爱那样温柔,他却以自己的方式爱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