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读书,去别人的灵魂里窥视;旅行,去陌生的环境里去感悟;电影,去荧屏里感受别人的生活历程;冥想,去自己内心的秘境里探寻。”这段话忘了是谁说的,但是我觉得还是蛮有道理的,经常的读书才能让自己不断的充实。“青春太过匆匆,尤其是女人,但一个女人衰老不是容颜的衰老,而是进取心的衰老,女人的资本是自身的历练和能力,只有多读书多旅行使自己变得不炫耀,不争吵,做一个博学的人;不空洞,不浮躁,做一个丰盈的人;即便生命枯竭,亦在优雅中变老,风华正茂时似夏花绚烂,年华老去时如秋叶静美。”
所以我最近又翻阅了几本书,其中《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给我的感悟最多。
《做最好的自己》是李开复撰写的一本励志书籍。李开复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为例,从不同角度阐明了成功的多元化,提出了“成功同心圆”的法则,指出“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这一主题。
书中很多都是李开复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的描述能对读者有所启迪和启发。李开复说:“把这本书献给我深爱的祖国,献给渴求进步的青年一代,因为我深信:惟有更多的青年找到了自信和快乐,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中华民族才能够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很多时候我们世俗的认定了名利就是成功,其实我们应该多元化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
其实整本书看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其实我们应该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要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二)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我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之后,才能做最正确的选择。书中讲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型中,只要主动选择,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我们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不断的超越自我,这样才会不断地取得成功。
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人人拥有一好书,人人读一本好书的读书工程的号召下,我买了一本李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当书到手时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读完后不禁觉得神清气爽,以前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这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审评对方,研究对手,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实的语言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心门。他告诉人们:做人不是只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时的自省却能让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简单的树立理想就可以轻松实现,但是没有理想的人却一定无所适从;做人一定要有广阔的胸怀,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气度;做人要有勇气,真正敢于追逐自己梦想的人才能让更多的机会停留在自己身边……这些故事很值得我学习和品味。
其次,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或许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样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现在看了李老师的“成功”学后,体会到: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无论是所处地位与名望的高与低,拥有富的多与少,只有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对社会和他人有益,同时还体验到了无穷的快乐,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这本书的作者,小名小豆豆,大名黑柳砌子。日本一名著名的主持人,演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作者的这本书记录的是她真实的一段童年读书生涯。这个事业有成的女士,在她年幼的时候却是一个调皮,好动,与众不同,曾经一度被学校劝退的孩子,但幸运的是她人生中遇上了2个也与众不同的人,首先是她的母亲。对于小豆豆种种异类的行为以及被开除的事情母亲没有像其他母亲一样进行训斥,抱怨,甚至在小豆豆大学一年级时母亲才告诉她曾经被学校开除的事实,因此退学的事情没有给小豆豆的心灵留下任何阴影。
更可贵的是,当她发现女儿的种种不同时,她所做的,不是像一般的家长一样,拼命用压制的办法去改造女儿的个性,或者说是用强迫的方式使她女儿变成一般人能接受的正常儿童形象,相反,她为女儿选择了另一所,在别人眼里还不能接受的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巴学园。正是这所学校,还有学校校长——小林先生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改变了她,奠定了她一生的发展,小林先生的巴学园和小林先生的教育思想便是今天我要和大家重点分享的人和事。
一.教育是自然地教育。
大意有两层。首先他认为应该把孩子放到大自然去。她们的学校建在一个美丽的充满了田园风格的花园里。每天下午,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孩子就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出去散步,玩耍,在田园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一起,很自然地带孩子们认识各种不同的动物,植物,像植物里难以分辨的“雄蕊”和“雌蕊”,各种不同的昆虫,根本无须用到书本。有时,学校还单独请真正生活在学校附近的农民伯伯到学校教孩子们学习除草和耕种。
教育是自然地教育,他的第二个层面的意思:爱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用孩子喜欢接受的方式教育孩子。例如:因为条件有限,在不能带孩子真正去野餐的情况下,他让孩子们带帐篷在学校大礼堂里体会野营的快乐;当孩子们很好奇电车是怎么运到她们学校时,他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们带毛毯和睡衣住到学校里,亲眼目睹在凌晨时看电车怎样被别的车子运到学校的,可以想象孩子们有多兴奋,这样的记忆比起老师的告诉会是多么的深刻和美好,当孩子胆量小,缺乏勇敢的精神时,小林老师让学生晚上按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扮演妖怪或是路人,在真正黑漆漆的路上行夜路,练胆量;当小豆豆的钱包不小心掉到厕所,小豆豆自己在厕所口使劲掏时,小林先生看到了,没有半句诧异或是责备的话,只说:掏完了,要按原样把脏东西放回去;为了让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不受限制,他让家长给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到学校来,而不用担心弄脏弄破衣服;当他了解孩子们饭前喜欢说话的特点,就允许孩子们吃饭前叽叽喳喳先把话说个够,甚至还特意设计了每天请一个同学饭前当众说话的活动,培养孩子在众人面前表达的能力和胆量…这一切听起来都是那么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正是这种有趣的教育方式,使巴学园的孩子:每天早晨就只想快快的来到学校,下午放学也不想回家。
二.最成功的教育是无痕的教育。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教育方式里面,说教法是家长老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在我看来,说教式的教育是孩子不喜欢的,效果有时还适得其反。在巴学园,在小豆豆的描述中,教育的方式却是:润物细无声。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每个巴学园的孩子管理巴学园的一颗树,在树上写上孩子的名字,下课时可以爬在自己管理的树上玩,平时为自己的树浇水施肥;在巴学园里,有一个残疾的孩子,为了培养孩子平等的健康心理,老师和校长从不对其他孩子说:你们不要欺负他,人人都是平等的,也从不对那个残疾的孩子说:你不要自卑,你和他们是一样的等等诸如此类说教式的的语言。(这是我们中国教育最喜欢采取的方式),而是用特殊的方式:在夏天,他让所有的孩子,包括那个腿有残疾的孩子,在游泳池裸泳,让每个孩子都觉得,无论哪个身体,健康的和残疾的,只要是自然地就是正常的。在孩子们最喜欢最想表现自己的运动会上,小林先生特意为残疾的孩子设置一个让他稳赢的运动项目,让他和别的孩子一样体验成功,让残疾孩子同样得到尊重。为了避免孩子偏食,他鼓励孩子们每天把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带到学校来,种种行为,都让巴学园的孩子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
三.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良的品质。
在小林老师的`眼中,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良的品质,即使像小豆豆那么调皮那么不可思议的孩子身上,他和孩子交流就看出了她的这种优良品质,而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教育者,不仅要认识到这点,更要好好的培养好每个孩子身上这种品质。他认为:这种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家庭社会的教育而受到影响。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挖掘每个孩子身上这种优良的品质,并培养他,使之成为一种永恒的品质。正是有这种思想,他对巴学园的每个孩子都充满了信心。对小豆豆种种怪异的行为,他不以为奇,却经常对小豆豆说:你是个好孩子。对那个身体残疾的孩子,他经常说的是:你能行的。
因为在巴学园的快乐读书生活,改变了那个曾不被别人接受的小豆豆。小豆豆成为了一个自信,大胆表现,能言善辩,情感丰富,心地善良,快乐单纯的人,正是这种优良的个性促使她成为了日本著名的演员,主持人,联合国亲善大使。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豆豆以后几十年的生活中,巴学园的同学们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每年组织聚会,实践证明所有在巴学园就读的孩子,无论成就如何,他们都拥有乐观健康的心态,并且绝大多数因为这种经历,每位在成才成长的道路上都非常顺利。那个曾经残疾的学生成为了一名高级企业的高管,那个无比爱好物理的学生成了日本一名著名的物理学家,校长的女儿,成为了一名和爸爸一样成功的教师等等。巴学园,短短的几年生活使所有的孩子不仅是事业,家庭都受益匪浅。
写到这里,我们在欣赏巴学园独特的教育之余,我们应该多些思考:我们的教育隔每个孩子有多远?教育和教育的不同造就了孩子之间的差距有多大?看我们的教育,经历了几个曲折的阶段:在中国人口众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曾经一度把学生知识的获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却忽视了学生健康心理及良好习惯的培养;现在我们改变了观念,明白了其实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良好的性格,习惯远比书本的知识更重要时,我们的教育理念有了改变。我们的教育形式却还比较单一。
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更多的教育都是老师或家长规范好的,想当然正确的统一的管理。我们忘了:每个孩子,原本他们都是不一样。这样的教育,就像一部机器,虽然能产出产品,但是没有任何的创意和个性。不同的零件,在统一压制的过程中,他是扭曲而不健康的。如何从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如何对待不同孩子不同的行为,特别是特殊孩子的行为成了我们都要思考的问题。用小林校长的话说:不要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而要让他们自由的思考,孩子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
李开复博士,原任微软全球副总裁,后跳槽至google成为其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他非常积极地投身于中国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教育事业,并通过互联网和当代大学生直接对话,为他们答疑解惑,畅谈人生,指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他的希望就是凭借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能够为年轻人提供思想和方法上的帮助。正因为如此,他身上所具有的强大的责任感才促使居家在美国的五年里的他先后15次回国,做了50场演讲,写了4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并创办了一个专门与大学生交流的公益网站“开复学生网”。由于人民出版社的李朱编辑在该网站上发帖:问其能否为中国青年写一本书,于是他自己几经反复,花费了十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为中国青年写一本书的愿望!这本书的书名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一书是李开复博士为我们这些中国青年编制的第一本中文书,在此书中,我觉得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李开复博士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成功同心圆”的理念——即以诚信价值观为中心,包涵着六种姿态(积极、内省、胸怀、同理心、自信和勇气),决定着六种行为准则(努力学习、有效执行、合作沟通、人际交流、发现兴趣和追求理想)。其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寻找通向成功和达到卓越道路的抽象模型,对于青年学子们选择未来的道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雕塑出未来的自己是会有帮助的。
在《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中,李博士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心门。他告诉人们:做人不是只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时的自省却能让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简单的树立理想就可以轻松实现,但是没有理想的人却一定无所适从;做人一定要有广阔的胸怀,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气度;做人要有勇气,真正敢于追逐自己梦想的人才能让更多的机会停留在自己身边……他不仅提出了浅显易懂的“成功同心圆”的理论,而且运用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大量真实的案例而不是空洞枯燥的说教来阐释成功的秘诀,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帮助我们积极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做最好的自己。这些真实的案例很值得我去学习和品味,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我走向成功之路。
何为成功?成功为何?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对于成功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谁都渴望成功,但似乎谁都摸不准成功的脉络。与其裹挟在追逐成功的大军里茫然前行,还不如冷静下来,自己跟自己比上一比。许多人天天嚷着要成功,但并没有多少人仔细想过究竟什么才是成功,怎样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阅读完这本书,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会导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不能用同一个模式或标准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无论是所处地位与名望的高与低,拥有财富的多与寡,只要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对自己、他人、集体和社会有益,同时自己又能从中体会到无穷无尽的快乐,这便是成功。简言之,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有位哲人说过:“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那就当一片小草地;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态度积极、乐观面对人生——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远离被动习惯、从小事做起——冷静辨析而不轻信他人,主动影响事情而不是受事情的影响,有主见而不盲从,积极尝试而不退缩。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对自己负责、自己把握命运——积极主动抓住命运中自己可以选择、改变和可以最大化自身影响里的部分,勇敢面对人生;多做尝试、邂逅机遇——换工作的意义在于,一开始的决定并不是终生的决定。有机会尝试更多,才能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充分准备、把握机遇——在机遇还没有来临时,就应事事用心、事事尽心,掌握足够信息,以便必要时做出抉择,抓住机遇;努力争取、创造机遇 ——不知道兴趣何在?马上做发掘兴趣的计划;不知道毕业后做什么?马上制定尝试新领域的计划;不知道欠缺什么?马上写简历,找师友打分。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积极推销自己——主动寻找每一个机会,让老板或老师知道自己的业绩、能力和功劳。同时不忘团队精神,发表见解、贡献主张,协助他人、鼓励大家。以事为本、以人为先。
总之,做最好的自己,梦想不再遥远,快乐不再遥远,辉煌不再遥远!美好的明天也终将成为永恒的历史,在做最好的自己的实践中,自己也将被从中散发出的万丈光芒包裹着,在黑暗中也能依旧熠熠生辉,照亮前路,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