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广招贤能异士,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隆中诸葛的故事,下面是整理的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优秀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一般人读《三国志》,从这五个字里读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见”,是觉得去了三次才见到。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读陈寿《上诸葛亮集表》,不是这个意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没有说去三次才见到一次。我们再去读杜甫的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没有说去三次只见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释“频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很可能还不止去了三次,这个“三”是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书里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说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谈一次,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咨臣以当世之事”,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刘备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因此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是《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彩。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致冲冲地去了以后,碰上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儿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见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行踪不定。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不知道,来去不定。碰了钉子,碰了钉子以后只好很惆怅地看了看风景,然后碰见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当时刘备大喜过望,对面来一位先生,“道貌岸然”,这个“道貌岸然”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了林黛玉一样,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第一句话,哎呀,天上掉下来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当时刘备看了对面走过来一个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谈还是一个朋友,他就被打动了。
到了第二回来了以后,先是见到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韬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二个朋友孟见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里面唱歌,刘备就去谈。谈完以后再到庄上去,见到一个少年抱膝拥炉而歌,好像搞“超级男声”似的,又唱歌,又上去行礼,一问是诸葛亮他弟弟。然后再出来一老头,也是风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个感觉,一问是他岳父。这么折腾了两回以后,刘备都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说这个诸葛亮他住在这个地方,他把那个农民弄得跟大学生似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的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个个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还得了吗!所以到了第三次,刘备再去的时候,首先是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然后走到卧龙岗的时候,下马步行,再走到草堂跟前,拱立阶下。说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扰,不要打扰,刘备就在这儿等,一等再等。这个时候的刘备他已经不像一个上门招聘的大老板,像一个上门求婚的痴情人,他这个痴情和《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有得一比。大家都听李昌集老师讲过《西厢记》,这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红娘去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红娘是怎么说的呢?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并不曾婚娶,红娘说什么,谁问你那么多了。那么刘备见到了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子怎么说的呢,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把他所有头衔都说出来,那小孩怎么说呢,我记不住那么多。
这两个情节真是好有一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隆中,他们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们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君臣关系是有点像夫妻关系的,讲究什么呢?从一而终,在当时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中了一个君主、一个老板,他会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从一而终的,是不能变节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变节的人也很多,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认为就不道德,但是特别严格自律的人他是不变的,诸葛亮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变的,所以他必须选准。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对方一定要有诚意,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也好,戏剧中的崔莺莺也好,都是心气很高的人,绝不肯随便地以身相许,他一定要考验对方,他一定要摆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确确实实证明对方是诚心诚意,他才肯答应。
所以说《三国演义》这段描写是精彩的,很精彩,非常精彩,可惜是假的。但是虽然三顾茅庐是虚构的,仍然有意义,意义在哪儿呢?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看做古代版的营销学教材,我们现在用现代视角看看这个事件就很有意思了,在这个事件中,刘备好比一家投资公司的大老板,他决定进行投资,要买断某一个人才,诸葛亮呢,就像一个准备应聘行政执行官的这个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们双方都有一个互相试探、了解的需要和过程,所以他这一套东西用现代的眼光一看就觉得整个的这些什么唱歌的农民,不懂事的童子啊,稀奇古怪的朋友全是托儿。这当然是我们今天站在现代视角回过头看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甚至我也可以坦率地承认我这个推测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纯粹是我的个人意见,不是历史意见,也不是时代意见,也不是罗贯中的意见。猜你喜欢:
刘备在那个时代,要说个人能力只能算是一般,论文韬武略,远远不如曹操孙权,比起气魄也是多有不如,但是他最终能够称霸一方,奠定下三方鼎立的局面,这和他知人善用、优秀的用人能力是分不开的。
刘备在用人上首先一点是能知人,只有知道谁是人才,谁在什么方面有能力才能让人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一点上来看,刘备是值得肯定的,早年时候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后又能够果断的任用马超为将。而且刘备在用人上一向讲究用人不疑,一旦将一件事交给了手下人就很少再去插手,不像一些领导明明不懂非要插手搞得手下人很难办,刘备这样的方式使得刘备账下的人才得以发挥出自己的所有才能。
而且刘备非常清楚手下人的各种优缺点,能够让他们相互弥补,形成一种对抗联合的体系,对于手下人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因为很长的一段时间刘备都是和手下的人东奔西走,50多岁了还没有一个基业,所以刘备和手下的人能够共患难也能共富贵,没有什么鸟尽弓藏的事情出现。再来刘备非常善于打感情牌,早期的时候刘备没有什么权势,没有什么财富,所以也只好打感情牌,通过感情投资来笼络人心,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摔阿斗的故事。
但是刘备用人还是有一点缺陷,那就是太重感情,以致于一直都在重用老人,所以后继无人,以致于后期的蜀国无人可用,在这一点上诸葛亮也是如此,也是因此导致了蜀国的落败。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这多少让喜欢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做出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强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过于密切,食则同器,寝则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很难挤进去,他也要犹豫。
那么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年龄。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多少岁?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46岁,那么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是后来曹操那么咄咄逼人,这个事说不定还要拖下去。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1、在此意义上,《三国演义》“三顾茅庐”的求贤经历与《李师师外传》中道君皇帝和李师师的感情纠葛,在深层观念与故事结构上都极具相似性。
2、他这个人恃才傲物,若不是你三顾茅庐,他哪会答应帮助我们。
3、由于校长三顾茅庐的诚意,终于请来李博士莅校任教。
4、老王不忍心拒绝杨经理三顾茅庐的诚意,最后决定到他公司任职。
5、他已经退隐山林多年,现在想请他重新出马,看来得要三顾茅庐。
6、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王先生出马协助。
7、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着名的“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
8、他是我老板三顾茅庐地求来的人才,听说对改善经营的策略很有一套。
9、企业经营者应该用三顾茅庐的诚意,向专家虚心请教有关管理方面的意见。
10、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了卧龙先生——诸葛亮。
11、还是想试一试看是否有人有“三顾茅庐”的精神呢?
12、董事长以三顾茅庐的诚心,到处延揽人才。
猜你喜欢:
其实这个也不能说很奇怪,而且诸葛亮登门自荐的这个说法,虽然是非主流意见,也还是有一批历史学家支持这种说法。比方说有一位刘啸先生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三顾茅庐”质疑》,他就认为“三顾”的说法靠不住,为什么呢?他认为,就刘备和诸葛亮双方而言,刘备固然需要诸葛亮,而诸葛亮更需要刘备。
因此他提出这样三点意见,第一点,就是诸葛亮这个人是一定要出山的,因为这个《三国志》里面说得很清楚:“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他就是要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要做事情的,而刘备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人选,就是作为一个老板的人选,这个道理我们在前面也已经说过了。诸葛亮不投靠曹操,不投靠孙权,甚至不就近就便为刘表服务,他就是要为自己选一个最好的老板,而刘备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他岂肯在隆中坐等刘备“三顾”呢?那刘备不顾呢,不来找他怎么办?所以刘啸说,这等于说诸葛亮在那儿下了一个决心,你刘备不出来请我三次,我就在这个地方做一辈子农民了,这可能吗?你说他这样一个自比管仲、乐毅的人,他待在隆中干什么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点,刘备是需要人才,但他需要的是一群人,不是一个人;诸葛亮需要老板,他需要的不是一批老板,是一个老板。那么请大家想一想,是需要一群人的迫切呢,还是需要一个人的迫切呢?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刘啸先生说,以诸葛亮的智慧和当时他的社会地位,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要早。刘备因为很有名了,天下枭雄了,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谁不知道有一个刘备呢?刘备未必知道有一个诸葛亮。那么在这样 www.bai huawen.com 的情况下,应该是诸葛亮去找刘备,何况当时形势已经非常紧急,已经到了燃眉之急的这样一个程度,他怎么可能坐在隆中还去等这个不一定有把握的三顾茅庐呢?所以刘啸先生得出一个结论来,三顾茅庐在逻辑上无法让人接受这个结论。应该说他这个分析还是有他的道理,那么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我们要否定《三国志》、否定《出师表》,而这个是不可以否定的,就是《三国志》你可以否定,《出师表》否定不了,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说《出师表》是伪作,《出师表》怎么说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说得非常清楚,“由是”“遂许”这两个词把因果关系说出来了,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且和他讨论了当世之事,使他产生感激之心,这才同意追随刘备,遂许嘛。所以《出师表》否定不了,那么现在问题就只有这样一个办法了,就是既不否定《出师表》,也不否定《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有一个猜想,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所说的这个事情也是真的:诸葛亮去找了刘备,有了那一番谈话,而且刘备也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还是没把他当做一等一的人才,于是诸葛亮他又回去了。回去了以后,刘备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恍然大悟,这个人才是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我必须把他请回来,那么就去了三次,再把他请回来。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但是这个说法我说清楚,纯粹是我的猜想,没有任何其他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