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父母教导,感恩父母的付出,珍惜幸福生活,而为人父母要涵养天性,懂得必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 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我说我的家风家训演讲稿,供大家参考。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当我来到这个人世上,睁开眼所看到的是一片绿色,我父亲是军人。他没有用传统的诸如《朱子家训》、《范氏家训》等家训来教育我们,我们所接受到的是军人的严厉,军人的雷厉风行,军人的气质,军人的一丝不苟。父母常对我们讲道: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我们做好我们的工作,你们读好你们的书,在家听父母的,在学校听老师的,等工作了,在单位要听领导的,照章办事,不得违法乱纪,不得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要求我们能吃苦,有耐性,有包容之心,行感恩之为。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些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日后的岁月里,我们姊妹四人先后上大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虽然没有什么成就,平平常常,遵循着父母的教诲,让父母少了一些的牵挂,少了一些的操劳,多了几分的安逸。每周回到他们身边陪陪他们,在外地工作的每到假期或者春节一家人回到父母身边,此时的二老,比任何时候都要开心,精神比任何时候都要好。他们所期待的不是儿女们多么的成功,而是一家人的快快乐乐,幸幸福福,平平安安,这就是父母心目中的成龙成凤。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入伍到了西北边陲,这里的环境气候是极度的恶劣,经济匮乏,文化生活单一,在一同来的一个部队大院里的战友,被父母调到了机关或者条件好的部队里去了。父亲心里明白我的心理活动,来信告诉我,年轻人要学会在艰苦条件下生活,况且,其他的战友也是父母生父母所养,人家为什么能坚持,你为什么就不能,每周一封父母的家书,内容就是鼓励我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督促我利用大好时光多看书。因我们地处偏远,父亲就把新出版的读物成捆地给我寄过来,也就是在部队里,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当离开部队时,我是泣不成声,这里的一切的一切是那么地亲切,难舍能分的战友情,大家拥作一团抱头痛哭,依依不舍的情景历历在目。军人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财富,要感谢父母的严厉,还有那一封封柔情温馨的家书,伴我在部队里快乐地成长。
看了央视《新闻联播》谈家风家训,这是个温暖的话题,多数家庭没有可查可载的家风家训的样本,多数父母的心又都是一样的,期盼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实,家风是一种情,是父母的寄托之情,是父母的舔犊之爱,使我们时时感受关怀,感受温暖,快乐中享受生活,享受阳光的恩泽。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学磨牙(亳州俗语,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奶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想。
现在,我已经步入高中,成为一名高中生,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奶奶还是在每次去学校之前给我上政治课,爷爷还是时不时在饭前饭后给我聊聊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非常乐于聆听他们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我一直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亲爱的各位同仁: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东北家庭,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母亲就希望我懂礼貌,文文静静的,见到长辈要先问好,要对老人孝顺,直到现在还天天唠叨个不停。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家的规矩若天空中的繁星,大海中的波涛,多的数不清,看不完。
“要把碗端起来,这样才礼貌”。我不情愿的端起来,慢吞吞的吃起来。“不要干什么都磨磨蹭蹭的,珍惜时间,要干净利落,像你做事那么慢,怎么可以呢!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什么活都会干了,在我们那个年代,女孩子”妈妈说起来就没完,真不知道妈妈那个年代都经历什么了呀!
“应该把腰挺起来,一个小孩子,一点精神都没有,哪里像一个女孩子呢?坐有坐样,站有站样,这样才可以。”唉,母亲总是给我太高的要求。
母亲在我耳边常说:“百善孝为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孝字”。母亲的这句话我常记在心里,因为我知道孝顺老人是这一生中最大的乐趣,老人们默默地付出着,忙了一辈子了,到老了,有儿有女,儿孙满堂,这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福,老人们的付出也值得了,现在也到了,我们各老人最大的成就感了。
母亲还对我说:“要学会节约,在我们那个时侯,节约每一粒粮食,那个年代是贫穷的,一元钱是可以买许多东西的”。说到这母亲叹了口气,接着说:“现在的人们啊!根本不懂得节约,看到一元钱掉在地上,就像没看见似的,还冰冷无情的从它身上踏过去,我们中华民族不是勤俭节约吗”?母亲对我说这句话时,她的的口气和表情铭刻在我心中,节约并不是小气,我们要从小的时候就要节约也是光荣,也是属于中华民族美德的一种。我懂得母亲给我的家规与家训,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是想让我成为一个好孩子,母亲教给我的家规我会牢记在心的,他们将会成长为我道理上给予我更多的帮助,教给我如何做人的大道理,让我健康快乐成长的长大。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光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理解父母,尽量做好自己,展现父母面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朋友们:
好家规造就好家风,好家风造就好家庭。每个家,都有家风家规,它可以引领家庭成员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我们家也有许多的家规,生活上的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了,东西不要乱扔乱放了,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了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行为上,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对人要有礼貌,对长辈要尊敬,对父母要孝顺,做人做事要讲诚信。他们是这样教育我,也是这样做的,下面我给大家讲几个发生在我妈妈身上的真实事例吧!
我的妈妈是个大孝女,平时对外婆总是嘘寒问暖,每次回外婆家,都会买一些外婆爱吃的细软、好消化的食物,因为外婆的牙齿不好;还会帮外婆整理家务、烧几道菜,饭后微笑着听外婆讲“大道理”,很有耐心;每年抽空陪外婆出去旅行记得去年外婆生病住院,妈妈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外婆还得操心我的学习,忙得不可开交,但她从无怨言。每天妈妈都要做好可口的饭菜送到医院,晚上在医院帮外婆洗脚细心照顾,一个月下来,妈妈累瘦了不少,可妈妈从没怨言。这些事情让我从妈妈身上看到了孝顺的美德,我也要向她学习。我家的家风,我说起来就是:孝敬父母、忠厚诚信、勤俭持家、知书达理。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 家规是春雨,润物无形。树立美好的家风家规,传承悠久的国风国规,中国这只文明善良勇敢的东方雄狮最终将让世人钦佩!
谢谢大家!
亲爱的各位家长朋友: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就犹如一棵树生长的过程。家长需要精心教育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孩子们的缺点和不足,不是来源于他自己,而是来源于家长。对于这些缺点和不足,家长不能对孩子进行粗暴的打骂,而是先纠正家长本身的错误,从而再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面对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大多数是由于外界因素和家庭因素造成的,不良的家庭坏境会给孩子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时候,家风、家训和家教的好与坏就是最有利的证明。
首先,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它是精神一层表面的教育,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理念。家风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准则。它在于内化心灵,而外化行为。所以,孩子的家风教育不只停留在表层的行为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精神上的教育。因此,家训对于孩子的精神教育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训是中国自古流传的一种家庭传统,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有强烈的影响。对于家风来说,家训更为具体、易懂。它就是对孩子的一种要求和警示,能够更确切地指出孩子的不对。将家规熟记于心,每当孩子做事时,都会以家规为准,符合则为之,不符合则拒之。无形中,起到了警告、监督的作用。其实,家训也可以理解为在家风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达到内外要求,共同形成的目的。
我个人认为,家风和家训的主要体现还是在家教。家教是由父母双方共同对孩子的亲身教育。这种教育是其他教育不能代替的。总而言之,家风和家训都属于家教。所以,家庭坏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当然,家教是否成功,也能够直接反应你是不是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家长。孩子在初始阶段,他们所有的认知标准都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在这段时间内,父母能否让孩子正确地认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这些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次改变。因此孩子的一生与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密不可分的。想要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家长必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坏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风不是说说而已,家训也不是背背也罢,家教就更不是简单粗暴的那种打骂教育。家长对孩子做得够不够、好不好、严不严,就体现在孩子的未来。千万不要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才开始后悔当初对孩子教育的懒惰和放纵,要从现在就开始对孩子教育,担负起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百分百地投入到教育中去,严格地要求孩子,以高标准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成就人生最美好的未来。
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无法忽视的话题。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中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