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老人关爱老人优秀演讲稿范文(精选3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因为美德而变得美丽。社会,因为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世界,因充满美德而更缤纷。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国是一座文明之邦。但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美德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一直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般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尤其以勇敢为名。但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亲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亲的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袋小米,看到父亲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大家还记得当年那个“最美妈妈”吴菊萍吗?没错,她就是当年那个自称是“路过”而救下一名两岁女童的平民英雄。七月二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区,两岁女童从九层高楼坠落下去。这一瞬间,邻居吴菊萍脱掉高跟鞋,伸出双臂接住了孩子。这个发自本能的动作令她当场昏倒,左手臂多处骨折,但也挽救了那位两岁女童的生命。这一惊险的一幕感动了成千上万亿人,有的人称吴菊萍为“最美妈妈”,更有的人称她是“英雄”。
我也做过一件好事。那是在我上学坐的车上,发生的一件事:在那位老人上车之前,车上的人们在我看来普通极了,没有年老、体弱的。而当年老的奶奶上车,售票员叫到:“请车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让个座?”时,原本平凡的人们开始焦躁起来,有的人说我身体不舒服,有的人并没有说什么,但她的脸上却多了一种焦虑的表情。看着每个人的神情,那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难过。每个炎黄子孙最为平凡的“中华美德”,到哪去了?我很庆幸,我让了座,我没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细小的“中华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华美德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我相信中华美德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迹;中华美德会在这个多姿人间流芳百世;中华美德都会影响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所有的中华儿女,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
谢谢大家!
老师、同学们: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听人说孝顺之人多发达,所以许多人的为人处世都是以孝为本,许多人交友的原则也是以一个人的孝心为依据。过去,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做一个孝子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有庾黔娄———尝粪忧心,郭巨———埋儿奉母,七岁吴猛———恣蚊饱血等等孝顺的惊人举动,为了父母双亲的饥饿病痛,他们甚至可以舍弃自己年轻的生命现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阶段,我们做的又是什么?
相信大家看过这样一个广告片:广告里介绍了一个小孩看见自己的妈妈给奶奶洗脚,自己也去模仿给妈妈端水洗脚。很成功的.广告片,具有很强的宣传和教育意义,着实让很多孩子有所领悟和感动,也引起了更多的人对父母、对老人关注和关爱。然现在的学生孝敬的“味道”变了,变得苦涩了,变得难闻了。《家有儿女》里有这么一段:儿子端着水给妈,竟戴着口罩,一副嫌弃的表情,原来是在完成作业。这是一个讽刺笑话,可是如今这样的笑话随处可见,去敬老院关爱老人们,给老人们打扫卫生、端水洗脚还要看时间,要等到采访的记者来了再做。而把老人晾在了一边。这是干什么?这到底是做给谁看?当孝敬父母和老人也用上形式主义,那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
难道孝顺是一件困难的事吗?有首歌曲唱得好:常回家看看——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肩,把自己在外面听到和见到的有趣的事情讲给老人听,去旅游或者出差回来带点糕点或者糖果茶叶,定期陪老人做体检想想看,这些事情是多么容易做到啊,而我们做的呢?我们做的是让老人更辛苦,更伤心。孝顺并非物质和金钱,孝顺并非作秀和摆样,孝顺是简单的问候、关怀和聊天。
朋友们,不要让孝顺这朵中华民族的奇葩变样甚至凋谢,要让这朵奇葩可以像甘泉一样的浇灌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繁荣与昌盛!
尊敬的黄校长、其他各位学校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是重阳节,学校邀请我们这些老同志重返校园,欢度重阳,亲身感受与体验学校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心情正如这秋高气爽的天气一样,通体艳阳高照,身心和悦,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的周密考虑,精心安排。
在这里,我代表老同志们着重谈谈自己的感受。
城南小教,城南中心小学是我们的习惯称呼,现在更名为清江浦实验小学。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干了一辈子小学教育工作,对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孩子,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着割舍不下的牵挂。无论学校的名称怎么改变,这种感情,这种牵挂是改变不了的。
非常欣慰的是,当我们跨进学校的大门,看到孩子们活泼灵动的身影,礼貌谦恭的神情,儒雅高贵的气质,尤其是我们看了宣传片《生长》,聆听了许校长的介绍,我们相信,这里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沃土,是孩子们蓄势待飞的温床。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城南的孩子似乎受到上帝的眷顾,能够在这么好的学校里,接受这么好的启蒙教育!
孩子们成长教育离不开教师,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当我们在学校里走马观花一番,同样感到非常的欣慰。看到老师们青春的活力,感受到老师们阳光的心态,进而可以推断出我们的老师,有着全新的教育理念,高效的教育方法与手段,辅之以深厚的学养,健全的人格。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教师群体是在黄校长这位对现代教育理念有着独到理解,对教育至高至善至美境界有着不懈追求的掌门人掌握方向,我们的学校一定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城南的孩子有这样一个教师群体陪伴成长,是孩子之幸,城南之幸,乃至是教育之幸!
“桐花万里丹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作为离岗的老教师,我为城南的教育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也为能继续见证城南的教育向更为高超的境界发展深感有缘。借此机会,我也想代表老同志们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愿。
首先,我愿城南的孩子,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在清江浦实验小学这片教育的天堂里更为健康的成长。
其次我愿我们的老师在辛苦付出的同时,能够享受教育。古人云,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一乐也。搞教育,尤其是从事小学教育,是繁琐的,是辛苦的。在城南从事教育,社会环境与氛围,经济条等因素,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尤其大。我们的老师比较而言,会更为繁琐,更为辛苦。在这样的条下,我愿我们的老师能遵循教育的本真,以积极入世的儒家心态做事,以超脱名缰利锁的道家心态修炼自己,与孩子们一同成长,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得到享受。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这些老教师会一往情深地关注城南的小学教育,会不遗余力地宣传城南小学教育的发展;如果学校有需要,愿意继续发挥余热,为学校的发展,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竭尽绵薄之力。
情之所至,不能自己,以一首绝句结束发言:
故园回返正重阳,宿老贤新聚一堂。
孺子许身甘泣血,城南遍地尽芬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