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论文【优秀11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1

节奏在音乐教学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节奏的把握情况直接对学生的乐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旦学生节奏感相对较差,其视唱能力必然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初期阶段,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音准,更应该组织学生开展节奏训练,为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音乐知识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组织开展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节奏训练的优化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对节奏训练的重视,学生才能够奠定音乐艺术的学习基础,为学生未来良好艺术素养的培养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在研究中应该注意对节奏训练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为节奏训练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指导。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组织开展节奏训练的意义

节奏教学是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由于节奏是学生学习音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点之一,承担着音乐学习支架的重要责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保证学生能够顺利构建音乐知识体系,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就应该加强对节奏训练的重视。一方面,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合理组织开展节奏训练能够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必然会得到良好的调动[1]。另一方面,合理组织开展节奏训练能够辅助学生想象力的激发,而只有借助学生想象力的不断激发,节奏训练才能够真正启发学生开启自身抽象思维,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丰富,让学生在良好的节奏感作用下自由的想象,实现对音乐艺术的良好感知。此外,节奏训练的合理组织也能够对学生情感激发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而合理加强节奏训练就能够促使学生的情感共鸣得到有效的激发,进而真正感受到音乐艺术的巨大魅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向音乐真谛靠近。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借以充分发挥出节奏训练的作用,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合理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对多种类型的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发现,合理组织开展节奏训练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感受到音乐的模拟特征,节奏的轻重缓急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声音的模拟,促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感受到音乐在模拟方面的独特优势,进而更好的体悟音乐艺术的魅力[2]。此外,合理组织开展音乐节奏训练也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积累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且在节奏教学活动中,小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几种简单常见的音符、休止符的时值等基础知识,并对拍号的意义和强弱规律等形成初步认识,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例如在对小学人教版音乐歌曲《摇啊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播放歌曲的录音,并要求学生结合音乐节奏做出划船的律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6/8的强弱感,并且在后期哼唱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对整首歌曲节奏的感悟,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必然会得到显著的增强。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节奏训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发挥节奏训练的作用能够促使节奏训练在新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合理组织开展节奏训练的措施

基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凸显节奏训练的重要作用,促使小学音乐艺术在新时期取得新的发展成效,就应该尝试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为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为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提供相应的保障。具体而言,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组织开展节奏训练。

(一)借助课堂游戏开展节奏训练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明确指出,只有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不断的体验,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能够保证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思想发育尚不够成熟,在心理特征方面表现出自我、爱动、对未知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这一特点[3]。同时,从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能够发现,音乐节奏相对较为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活化和场景化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律动感。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训练过程中就应该尽量把握多方面的特征,对音乐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对音乐教材中节奏教学特点和教学任务进行分析和把握,让学生在节奏训练中可以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尝试引入游戏教学法,为节奏训练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尝试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在组织开展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然后为学生播放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让他们随着节奏摇摆身体、拍手、跺脚等。这样在小组游戏活动中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或者他人的错误并进行调整,学生的节奏感能够得到有效的训练,整体音乐学习效果也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合理应用诗歌朗诵比赛对学生实施节奏训练

诗词不仅具有意境优美的特征,并且还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也能够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4]。借助诗词朗诵训练,学生带有感情的对诗词进行朗读,学生对节奏的感受能力和对歌曲的感受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诗词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朗诵打节拍,让学生能够对诗词节奏形成更为形象直观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教师在诗歌朗诵训练过程中可以选择王维的《画》作为朗诵对象,并对诗句的节奏进行分析:××.×××―|××.×××|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样,学生在朗读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强化自身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把握能力,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艺术素养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对学生未来全面发展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

(三)模仿生活场景实施模拟训练

小学音乐艺术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要想提升节奏训练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完成对音乐的模拟,将节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节奏知识形成更为形象的理解和认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在生活场景模拟训练中,学生对音乐节奏训练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显著的增强,有利于学生不断加深自身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记忆[5]。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寻找一些生活中的特殊声音场景并进行模拟,深化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感悟。如教师可以借助动物走路的场景将音符形象化的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模仿公鸡“咔咔咔”走路,战马“嗒嗒嗒”奔跑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模仿在乐器上进行适当的弹奏,让学生对相关音乐节奏形成更为形象的认识。此外,教师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长短律动模拟生活中的象声词,如使用××|××||(咚咚、咚咚)模仿人的心跳声,使用××(嘀嗒)模仿秒针走动的声音,使用×××(咚咚咚)模仿人敲门的声音等。这样学生就能够对音乐节奏方面的知识形成更为系统的认识,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合理组织开展教学评价工作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评价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保证教学评价的质量,才能够促使各项教学活动得到顺利推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小学音乐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节奏强化训练时应该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结合学生的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加以指导,促使学生能够对自身节奏训练情况形成客观的认识[6]。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评价时应该尽量使用赏识性的语言,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深化学生对于节奏训练的认识,促使学生的节奏训练效果得到逐步提升。此外,在组织开展节奏训练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小组互评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分析他人表现的过程中对音乐节奏方面的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保证学生的音乐艺术感知能力得到有效的增强。唯有如此,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效果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凸显,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只有进一步加强对节奏训练的重视,注意充分发挥出节奏训练的价值,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将节奏训练当作重点内容,积极制定合理化教学策略为节奏训练效果的强化提供相应的支持,为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奕萍。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小学,(01):42.

[2]钟晨。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07):135.

[6]陈天慧。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北方音乐,2015,(09):122.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2

影响小学音乐教师能力构建的主要因素:在教育理念上与新课改的要求有差距,在教学环境上与新课改的需求有差距,在教师素质上与新课改的要求有差距。既然小学音乐教师的能力构建面临许多问题,那么,寻求解决之道就是一种必然。我以为,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力构建水平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加强学习态度决定一切。教师的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动方向。作为新形势下的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就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交流者,从修剪枝杈的“园丁”转变为启迪学生智慧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把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新型的朋友关系、伙伴关系。

二、把握课堂教学,提高组织能力课堂是教师施展本领、展示才华的地方,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既定的任务,教师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充分了解;对教学环节的清晰而周密的思考;对教学用具的精心选择;对课堂突发事件的预见等等。同时,通过制定规则、及时鼓励、协调关系、树立威信、纪律控制等各种措施对课堂实施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这些工作,既是教师的必修之课,也是教师能力构建的必由之路。

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音乐教学渠道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对于任何成功的事情都可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小学音乐教育自然也不会例外。现在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作为网�

四、注重教学研究,反思问题成因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囿于教科书、参考书的圈禁,很少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施展自己的创造性,教学研究似乎只是专家的事情。然而专家并不处在教学的第一线,并不能及时发现课堂上的问题。因此,培养和造就专家型的一线教师就成为改革和改进小学音乐教学之必须。而新课改的实行,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教师的能力构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平台。研究的途径之一是反思,而反思在本质上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弥补缺陷,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能力构建的途径和渠道。

小学音乐教师的能力构建看似一个简单问题,实则需要深钻之功。有句话说得好,功夫在诗外。当教师把功夫下到的时候,能力自然构建起来。换言之,当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时候,他的努力、奋斗、积累,即他的能力构建就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3

小学音乐教学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改的重点内容。新的时期,新的教学形式下,小学音乐教学应当关注教学水平对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贡献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课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人类步入21世纪,一方面,随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交流的逐日扩大,全球性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在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自我意识”不断得到强化。音乐课程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本方式与最佳途径,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

大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在“美”的境界中,人的本质的确证和人的自由发展居于主导地位。‘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完美的展现。”投身教坛多年来结合实际,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本身必须是一位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因为教育教学问题具有极大的实践性和情境性,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所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最佳途径。

《我快乐》

1、乐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从体验出发,激发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奠定基础通过品尝不同味道的饮料产生不同的感受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2)、运用生动的表情脸谱,激励学生创编动作和有节奏韵律的歌词。教学中,抓住“快乐、着急、幸福”,展开“拍手、跺脚、拍肩”等律动,有表情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合作,引导;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伙伴

(1)、游戏 品尝甜、辣不同味道饮料,大胆地把自身的感受用动作、表情表现出来。

(3)、按节奏读歌词

3、焕发音乐课堂教学的魅力。在歌曲中感受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能力,他们愿意上台表演,还高兴的说悄悄话,唱第一段他们说;“我真快乐”,唱三段边拍肩膀边说,我真幸福,另一名学生说:“我也是”,在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教师应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加强多方面修养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爱心与公正;耐心与自制;虚心与创新;童心与合群等,这是综合文化素养教育的目的。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教学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让他们领略艺术殿堂的魅力。十余年,我始终坚持利用课余时间拜访我市艺术届名家,先后进修音乐教育,钢琴演奏技能技巧、健美操专业培训、声乐演唱技巧……通过近几年的充电,我深深的感受到课堂中能够得心应手,训练场上鼓镲齐鸣充分证实了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充满无限动力,我的课深受学生喜爱,课中调动学生积极性,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足以激荡起学生愉悦的涟漪,给他们一个充满爱意的目光,便会收获学生一脸灿烂的阳光,师生互动欢歌笑语充满课堂。

1、表演进课堂:学生善于聆听,通过记忆歌词,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自我表演,边唱边舞。

2、创编进课堂:鼓励学生创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中,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知识进行大胆迁移。

3、器乐进课堂: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教学中由简单到复杂,由简易打击乐器到竖笛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综合能力的再现,追求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之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更是和谐高效音乐课堂的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游戏、理论与知识、实践与能力及情感交流会产生一种高尚的师生情谊,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人格魅力等在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时都得到发展。

担任小学音乐老师已有数载,慢慢发现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老师并非一句空话。尽职,或者说教学成绩的斐然,是要经过反复锤炼而成的。抱着一腔育人的精神,通过在教学中的积累和反思,我领悟到一些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想和所有同仁们交流、商榷,从而达到完善自己综合能力的最终目的。

其实我们都明白,小学音乐课的开设绝对不是要把小学生都能培养出一个个音乐家来,而是为了让孩子们得到一种音乐素质的基础培养,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当然,个别有天分的学生从中会得到更大的收获,长大后能走上音乐之路,或许能成为一名使众人侧目的音乐家。天之骄子,和从小的培养也是分不开的。话说回来,不能成为音乐家,我们的孩子就不必学习音乐了吗?通过学习,也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获益程度也不可小觑,甚至会在音乐的基础上另有建树。

因此,开设音乐课,对小学生在逻辑思维上,在德育、智育的培养方面都会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学术上讲,音乐具备显著的知识性和技术性,能在课本之外给学生另一渠道的知识、文化教育,而这种渠道的知识采撷,不是课本上的东西能望其项背的。比方说,小学课本同步中在学习:大、小、多、少、人、口、手,而音乐课中已经接触到完整的句式了,并且在影像教学中还接受到一定的故事情节,为以后作文的情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音乐的学习中,也能让小学生得到悟性的锻炼。通过学习音乐,和老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音乐感受力包括对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中意境的感受力等。

要使学生达到上述的感受力,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不可缺少的。对音乐知识的认知,和对音乐歌唱的接受是相辅相成的,也是音乐和文化知识同时收获的较佳途径。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过听音乐三日不知肉味的体验。但他并没有现在的条件,没有像所有的学生们一样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感受力,来自音乐的熏陶和自我丰富的人生感悟。因此说,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一般人或许会这样认为:小学的音乐教学就是学唱歌。这是误解,也是偏见。音乐教学中学唱是必不可少的,但绝非唯一的方式,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力是更重要的环节。音乐欣赏,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来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唱歌教学,则是按客体符号(音乐乐谱)的要求来实施的一种主体活动,也就是通俗的概念——唱歌。一个是感受,一个则是具体的实施行动,完全不同的感念,而又是完全相通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音乐欣赏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缘由音乐的内在魅力,学会欣赏才能学到精髓,领略到的是内在美;学会唱歌只是学会的表面,领略到的只是外在美。其区别,也就可见一斑了。欣赏音乐的韵味,欣赏一种内涵美,是一种意境,就需要用心去体会,能体会到音乐的韵味才可以说懂得了音乐,就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心灵,提升了一个人的品格。因此可以说,欣赏音乐也是欣赏生活,欣赏人生。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教学工程,具备一定的难点。音乐教师的责任心、个人能力,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可能是羁绊学生欣赏力培养的因素。认识到这点,我们才可以有的放矢地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歌唱的教学也并非说不重要,也重要,但相对要容易一些。歌唱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是教学生们学到字正腔圆,就好比面对一群牙牙学语的孩子,是要一字字、一句句地抠出来才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歌唱方法。

歌唱教学在技能训练方面是比较繁琐的,吐字、发声、音准训练、口型等训练都是基础训练,非常重要的内容,基础打不好就会影响到歌唱的效果。就像我平日里对学生的钢琴辅导,手形的严格要求和纠正是非常的重要,手形不对,或者手练塌了,则弹奏的音乐会失去一些应有的音质美。但音乐课上的歌唱教学,对这些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太专业的要求,而是普及的性质。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个体的歌唱潜力得到一定的发掘就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篇幅所限,不再做过多地总结。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从音乐课的特点出发,从新时期的需求出发,以感悟音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4

1.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兴趣教学而过度地重视技术教学,很容易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1)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传统音乐教学讲究的是技术与知识点的教学,课堂形式固定,教学内容也比较古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可以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既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又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力,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在日后学习中的发展。

(2)采用表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感觉到新奇,尤其是让学生上台表演,他们既兴奋又紧张,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创造和兴趣是互为因果的两种因素,让学生自己利用音乐创造、表演,学生就会对音乐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样,学生对音乐有极大兴趣,就会创造出内容丰富的表演形式。学生在体会到表演的喜悦之后就会更加喜爱音乐,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指导,简化表演形式。例如: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感;经常进行小组舞蹈比赛,教师给出特定的音乐和舞蹈,让学生学习,然后评比出优秀的小组。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控制好课堂秩序,以免影响课程的进度。

2.保证师生关系良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关键

使学生亲近教师,才能使学生相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就需要音乐教师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树立良好形象,完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师信服,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使学生树立信心。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与此同时,教师也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标准,让学生体会到努力就会有进步。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协调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束语

音乐的魅力是无限的。为了给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很有必要。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使小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充满快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5

“悦纳教学”的策略表现在采用“建构式六模块教学法,即:优化情境;自主质疑;指导合作;交流展示;适时引导;悦纳提升。结合该策略,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笔者联系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提出以下两个观点: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

“悦纳教学”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境界,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去学习,自由愉悦地成长,在学习中不断去吸纳,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悦纳社会。作家秦文君说“:学习应是带领人走向丰富、体面、明朗、幸福的,那是美丽灿烂的进程。”课堂体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学生学习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后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学生不能只学习知识,而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自身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逐步走向成熟。具体到音乐学习来说,就是要通过音乐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让音乐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热爱生活,启迪思维。如,二年级《十二生肖歌》,我通过让学生猜谜语,讲、听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生肖开火车游戏,学唱、表演歌曲等活动初步了解了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引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进而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自己和他人并加以悦纳提升

音乐本身充满着人文的魅力与价值,而这也是驱使学生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满足学生对于人文魅力与价值的渴望,只有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用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不断改善,从而更好地学习。其次,我们的音乐教学满足了学生“好动”的渴望,小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动是他们的特点,对此,我们不应该压抑,而是应该积极调整,主动适应,通过音乐课程的改进,使得课堂活泼、生动,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从而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吸收知识。此外,学生“好胜”的心理需求也不容忽视,要通过对学生的正面评价、表扬、鼓励,满足他们的好胜心,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我在教学二年级音乐《请你唱个歌吧》这一课时,在歌词创编环节,我问学生们,在春天里,除了歌曲中唱到的小杜鹃,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一起唱歌呢?于是,各种答案出现了,小布谷、小蜜蜂、小黄鹂、小麻雀等。我让大家分别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这时候有的小朋友不能很好的处理好声音,于是我加以引导:“小蜜蜂的嗡嗡声是不是应该小一点呢?”接下来当有些同学的叫声模仿的不准确的时候,就有其他小朋友纠正我们,小黄鹂的滴哩哩应该再清脆一点……在我的引导下,分组演唱、分角色演唱,有的小组表演小黄鹂;有的小组表演小布谷;有的小组表演小蜜蜂……在学生们愉快的模仿声、笑声中,很快地就把歌曲学会了,每一个学生脸上的表情也是极富童趣,可爱至极,甚至平时不怎么开口的同学也开心的唱了起来,每一次模仿演唱都惟妙惟肖。他们唱歌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在合作中悦纳提升,吸纳他人的观点,将学习所得运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一)悦纳学生的个性,同时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教学要面向每个学生,考虑整体,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音乐的熏陶,从而使他们受益。此外,考虑整体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的个性,我们还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方法学习,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要将整体与个体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有些家长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例如培养学生钢琴、电子琴等方面的技能。而对于学生的这些技能,我们要好好把握,比如在表演上、课堂上,可以安排这些学生为大家表演。使得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既满足了整体学习的欲望,又满足了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当然,对于一些唱歌方面没有天赋的学生,我们不应该放弃,要通过个别、细心的辅导,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悦纳音乐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源

课本是一个宏观性的内容,具有结构性、整体性等特征,是教学的基础。而对于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说,在重视课程的同时,也要重视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源,课本的内容是有限的,但课本以外的资源是无限的。比如,在三年级的西南少数民族歌曲教学中,教材歌曲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较远,如《金孔雀轻轻跳》(傣族)、《铃铛舞》(苗族)等,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在进行这个单元教学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现代化工具寻找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风俗,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再如,搜集同民族的其他歌曲加深印象,如《月光下的凤尾竹》《苗岭的早晨》等等。学生都不由得被那种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所陶醉,仿佛看到了活灵活现的孔雀、大象,清澈的河流,好客的少数民族小朋友,还有泼水节等情景,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跳起来。

(三)悦纳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得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审美的意识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方法、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灵活、多变,多方式、多方法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鼓励大家追求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起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都具有爱唱、爱跳、爱玩的天性,唱唱跳跳就是孩子们的一项生活内容,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采取启发提问法、体态律动法、自由参与法、分组比较法、现场录放法、课件激趣法等方法,使他们在感到有趣味的过程中学到音乐知识,得到审美教育。

(四)悦纳、引导课堂生成

不可否认,音乐本身具有一种自由性,而正是这种自由性使得人们对于音乐能够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具体到我们的音乐课堂来说,对于学生的回答,在正确答案范围内的,我们应该表扬。对于学生大胆、个性的回答,我们更应该鼓励,而不是否定,要通过这些个性、大胆的回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捕捉这些回答中的闪光点,利用这些回答突破固定答案的限制,从而使得音乐课程充满活力。在教学二年级《请你唱个歌》一课时,在学会歌曲后,我让学生将乐曲中的歌词进行创编,再一起随着音乐唱歌,开一个森林音乐会。同学们开心热情地表演了起来,正当我为学生们的表现高兴时,只听见一位男同学大声“呱呱”的青蛙叫声,扰乱了大家的歌声,十分顽皮,同学们都生气了,纷纷指责他。我看他小青蛙学得还挺像,于是灵机一动,笑着对同学说:“小鸟们,原来我们的森林音乐会把小青蛙都吸引来了,小青蛙的呱呱叫声要是轻一点就可以为我们伴奏啦。你们还请了哪些小动物一起来呢?”同学们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还有小白兔”,有位胆子大点的同学冒出一句“。说得不错,小白兔的舞姿很美,肯定能为音乐会添彩的!”我马上鼓励道“。还有小鸭子,它的歌声最美!”又有学生接道,“有小树叶,它会伴奏!”……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学生的兴致上来了,有的为我们伴奏,还有的为我们伴舞,结合进原来的乐曲当中。望着兴致勃勃的学生们,我觉得教师千万不能丧失点拨引领的作用,让错误资源的价值发挥得恰到好处,也能把节外生枝变成最佳的教育时机,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生成而有味,我由衷地感谢那位调皮的男同学。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完善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悦纳的体验。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6

录像课来自北京市参加2012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学业水平测试的区县和学校。每个区县随机抽取一所学校的测试班,每个测试班摄录一节常态课。全市共录制10节。见表1。

本项目的评价是针对10节音乐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从分析的整体结果看,各项评价指标的平均值相差不大,其中教学内容的平均值最高,为8.4分;其余均为8.2分。

(一)教学目标

对教学目标的评价分别从3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的教学目标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课堂教学目标比较恰当。3个二级指标的平均值均在8.0以上,且差异不大,表明教学目标在符合课程标准的程度、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可操作的程度三个方面均有良好的体现。其中,在可操作程度上得分最高,平均值为8.4分,表明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比较强。例如,“多数学生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正确完整演唱墨西哥民歌《拉库卡拉查》,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一音多字和弱起节奏的部分”。这样的表述既有学生应达到程度的具体标准,又有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可以在课时结束时进行检测,可操作性强。但有的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表述上,存在标准不明确的问题,例如,“丰富学生对国外音乐的认知,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体验并喜爱美洲音乐”。这样的表述标准不明确,一节课无法承载这样的责任,既无法达成也无法检测。

(二)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分别从6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内容的平均值为8.4分,这表明10节课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比较妥当。通过对6个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没有科学性错误这一指标得分最高,平均值为9.7分,说明教师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较好。教学内容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这一指标得分最低,平均值为7.7分,说明教师对教学目标对于其他子系统的指导作用认识不够充分,致使教学内容不能很� 例如,唱歌课《红河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为:学习歌曲《红河谷》,表现歌曲舒展、宽广的意境,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教学内容设计为:演唱、识读乐谱、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目标中“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的达成,必然要涉及音乐风格和音乐与社会生活两方面内容,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这两方面并未涉及,说明该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意识不够强。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分别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过程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10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比较合理。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比例合适、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这两个指标得分最高,均为8.4分,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的处理比较妥当。1.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分析项目组采用s-t评价方法对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了分析。10节课学生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56.1%,教师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43.9%,这表明教师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见表4。从课堂教学模式来看,10节课中除1节器乐教学课为练习型外,其余9节课均为混合型,体现了音乐学科实践性、体验性的学科特点,见表5。2.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分析在教学过程的二级指标中,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评价最低,平均值为7.6分,说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方面的思考还有待加强。例如,唱歌课《茉莉花》(b)的教学时间安排:第一环节聆听导入(5分钟);第二环节学唱歌曲(包括竖笛演奏5分钟)(21分钟);第三环节拓展欣赏(11分钟)这是一节唱歌课,核心内容应为演唱,相关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应该较为充分。但课堂实录中第二环节学唱歌曲的实际时间仅为16分钟,占课时的40%;第一环节聆听导入和第三环节拓展欣赏的时间却用了16分钟,占课时的40%。学唱歌曲时间不充足,致使唱歌学习中的基本目标“唱会”都未能达成,课时结束时学生演唱不但存有音准的问题,而且不能较熟练完整地演唱歌曲,“能够比较熟练准确演唱歌曲”的教学目标未能达成。(四)教学效果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效果平均值为8.2分,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见图3。通过对4个二级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平均值最高,为8.7分,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较好地面向全体施教。例如,在唱歌课《茉莉花》(c)教学实录中,教师不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歌曲的教学,而且分别对男、女生进行了演唱声音的关注与指导,并适时进行了个体演唱评价反馈与指导。这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较高。但教学目标达成度平均值相对较低,为7.9分。结合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在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上得分较低,这说明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有针对性的了解和分析,致使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不易达成,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的能力有待加强。

10节课从4个一级指标评价值来看,差异不大。其中,教学内容平均值为8.4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10节课整体教学质量多处于良好水平。从4个一级指标下的所有二级指标来看,差异较大。其中,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9.7分,教学过程下的二级指标“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合适”的平均值最低,为7.6分。从单一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来看,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小,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大,其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9.7分,“围绕教学目标”的平均值最低,为7.7分。

(一)优点

1.教学目标确定准确,可操作性强10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较为准确,基本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文字描述标准、有层次,加之可观察行为动词的运用,使得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教学内容核心突出,知识传授准确无误教师多能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核心内容,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科知识技能的认知规律呈现教学内容,同时确保所授知识准确无误。3.教学方法得当,凸显学生主体10节课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比例方面较为恰当,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能够较好地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注重发挥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4.信息技术使用恰当,有效辅助教学不论是哪一种课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都较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适时运用,从而有效辅助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

(二)问题

1.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目标方面有待加强个别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与了解不够深入、全面,致使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指标的评价值相对较低。2.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个别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地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和文本写作能力方面有待加强,表现为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3.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欠妥当由于缺乏围绕教学目标、围绕核心内容进行设计的思考,教学中表现出核心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短,相关辅助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长的问题。4.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能力缺乏,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5.授课类型选择过于集中采样的10节课中,从授课类型看,器乐课1节、欣赏课1节,唱歌课8节,表现为授课类型过于集中,也折射出日常教学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待提高。

(一)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教学领域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每个领域又包含三至四项内容。演唱不是音乐教学中的唯一内容也不是最重要的内容,各区县小学音乐教研员及教师应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和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系列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如欣赏教学、器乐教学、创造领域的相关教学等,提高教师对不同领域内容教学的认识及教学设计、实施能力。

(二)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关注目标达成

教学目标设计中,个别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能力,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相对较低。建议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前,对学生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细致、准确、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针对每课教学的原有知识技能储备,使教学目标的确定更趋于合理与实际;同时,提高动态调整教学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个别教师存在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的问题。建议教师认真学习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学科教学内容;加强作品分析,明确音乐话题和教学话题;同时认真学习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与表述形式,进一步明确每课的核心内容,从而围绕教学目标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

(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目标达成

个别教师的教学环节时间设计欠妥当,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相对不高。建议教师进一步关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时间安排。一方面要确保核心内容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学过程中对时间的掌控能力,通过确实有效的教法、学法,提高时间效益、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作者:程郁华 郭宝 工作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怀柔区教科研中心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7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17小学音乐教学论文,仅供参考!

音乐是一门既包含逻辑理论的理性学科,又是一门善于述说人物内心情感的感性学科。因此,如何做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理性与感性共存,是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改革的一项重要环节。笔者就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期小学音乐课堂的教育能够理性与感性并存,越来越规范化、创新化。

小学音乐;音乐教育;问题;策略

1、音乐课程教育者观念保守

通常的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包括“教”与“授”两个方面的主体,这就需要音乐教育者在安排音乐课程时一方面要考虑到不断的提升学生们在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审美体验,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表达能力。然而事与愿违,当前许多的小学音乐教育课堂上还存在着许多教学观念落后的现象。许多的教育者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理解的过于片面与过度,导致许多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感受到了学音乐不该有的压力,从而使他们丧失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音乐课程的教育者应该改变陈旧而又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教”与“授”合理的结合在一起,重点放在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上,充分考虑受课人的心理感受,使孩子们热爱上音乐课。

2、音乐课程教育方法陈旧

当前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的陈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音乐教师们“重结果,轻音乐课程本该有的愉悦性”。小学作为真正接触各类课程的初级阶段,其对音乐课程的认知,应该通过音乐教师们的正确引导。但是,当今许多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很多的教师们正在扼杀孩子们接触和喜欢音乐课程的“自由性”,更多的喜欢将各种教学成果强制的嫁接到学生们身上,导致许多的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的初期就承受课程负担,无法体验到音乐的美好。其次是音乐教师们“重师授,轻学生们参与课堂”。许多教师认为,学校的课堂秩序应该以教师为主,教授完一堂音乐课程该教的内容就算了。殊不知这种单一而又呆板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得教学结构缺乏新意导致课堂感染力不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压制孩子们对音乐的探索和好奇的天性,从而降低音乐课程的课堂质量。

3、音乐教师能力的缺失

现在许多小学音乐教师,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音乐教师,因为教学经验的缺乏和自身能力的限制,在对小学音乐课堂的开展和实施上,总是遭遇突发的现象,例如:孩子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音乐课程、课堂纪律散漫,嘈杂等。这就是音乐教师没有能力控制音乐课堂的最典型的表现。还有些年轻的音乐教师在上小学音乐课堂的时候,总是以非常自我的角度来进行授课,完全忽略了小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理解能力与可接受范畴,从而使课堂教育活动受到阻止,影响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

1、深化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完善基础教学设施

音乐对于小学生们性格的形成、情感上的陶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音乐课程作为现代教学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获得全教育界的关注和更加的重视。加强和深化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者们在改革小学音乐课程时应该不断的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识别来进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做到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不被时代所抛弃、不拖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后腿。学校还应该加强和重视小学音乐课程的基础设施建设。课堂中所要用到的钢琴、电子琴、电钢琴等教学仪器是或不可缺的。此外,学校还应该针对音乐课程的需要设立一些专门的。多媒体音乐教室,改善好孩子们上课的环境。为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营造好一个专业而又新奇的氛围。

2、加强亲近学生的教学交流方式、开展多元化课堂活动

小学音乐课程作为新世纪素质教育课程的重点学科,一直深受着学生们的喜爱。但是教师们不能因为音乐课程的这种“娱乐”性特点就对小学的音乐课程抱着随意的态度。相反的,音乐教师们更应该考虑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对音乐的认知规律,将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融入理性的课程教学态度时,还揉入感性的内心情感世界,使小学音乐课堂变得顺畅,与学生交流起来更加的和谐流畅。当然音乐教学活动不仅要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音乐教师们还应该做到音乐课程的不断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活动,不能只是冲着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去的。它应该以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为主,如何调动起小学生们对音乐课程的积极性,这样就需要音乐教师们开展起多元化的教学课堂,从而调动起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多元化的音乐课堂可以包含一些游戏、讨论、竞猜、音乐小剧目等项目。

3、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音乐素质、保障课堂教学的活力

音乐教师作为小学音乐课堂的引导者,不仅自身应该具备比较全面的音乐课程方面的知识,还应该具备合理规划和引导音乐课堂的能力。因此教育机构和单位应该做到定时对音乐教师进行培养的计划,使小学音乐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断的完善,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使他们所教授的课堂知识是符合当前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的、不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的。此外,小学音乐教师们还可以不断尝试通过对音乐知识、音乐文章的接触,来更新自己的音乐知识储备,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依。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引导和把控上,音乐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课堂的实践,记录下来每一次课堂引导后学生们的反应。对那些反应良好的方式方法进行完善,常运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从而保障音乐课堂的活力。

《音乐课程标准》里指出:小学的音乐课程教育是所有教学活动中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由此可见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孩子们的音乐启蒙教育,对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寓学于乐的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有着怎样巨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该怎样创新和发展小学音乐课程教育的办法,希望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带给一些小学音乐教师们以借鉴。

[1]王萌。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李红。浅谈我国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3:245.

[4]杨芹。窥探当前形势下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4,22:191.

作者:张洁 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8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纪,是一个创造的世纪,是一个人才、智慧竞争的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正在落实的当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确立,并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真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我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尝试运用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创造意识即创造思维,是创造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放在首位,并且留给学生创造的机会与条件,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实践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 、利用直观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音乐作品常以模拟、象征等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想象用音响表达出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所播放乐曲的息怒哀乐,还可以借助直观的视觉来辅助听觉感知,刺激人们的大脑,能够想象出音乐表现的情景。再经过教师的讲解,能够正确的体会与理解乐曲。由于每个人的理解力不同,联想出的内容也不会相同,加之想象本身又是一种再创造,所叙述的情节就会千变万化。教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多加以肯定,鼓励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来进行创造,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利用体态律动展示学生创造性思维

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其本质与价值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而且音乐情绪的息怒哀乐也能够通过身体形态的律动来表达。因为体态律动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激发人的自由联想,要想充分表达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内容和情感,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如教唱歌曲《小雨沙沙》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小雨、种子、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歌曲,并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歌曲学会后,加入打击乐沙锤伴奏,效果也是非常好。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证明,体态律动以及小型打击乐器的加入,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两种方式的结合,不但锻炼了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乐感以及创造思维。体态律动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进入音乐,并能展示其多种功能。

三、学科多元化能够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它虽然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它可以放射出人类追求光明和灿烂理想的光芒。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发表了著名的相对论,创造出世界的奇迹。音乐是一门艺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除了与科学相关联外,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也非常密切。现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突出,英语在生活、在音乐中也随处可见,大家耳熟能详的《happy birthday 》和《merry christmas》要唱好必须要发音准确。而在英语课堂上也需要作律动,让孩子将英入音乐,将音乐应用于英语,这种听觉与感觉的联想能够启发学生更好的领悟英语,更深地记好英语。音乐与美术学科也是相关学科。心理学有一种说法叫做“感觉转移”,这对于学生学习、感觉音乐音乐作品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听到“弦外之音”,同样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也能看到“画外之景”,即从画中听到音乐,从曲中看到画面。这种视觉与感觉的跳跃联想,能够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领悟音乐作品。另外,音乐与美术都是美的艺术,都是以“形”诱人,达到一种语言难以描述的意境,并且还能够把各自抽象、模糊的内容转化成直观形象 的内容,让学生整体想象构思,对新知识更有利于接受。音乐还与很多学科有广泛的联系。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从学生自身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促使学生将各科知识综合起来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开辟一个有利于创造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在传授知的同时,不失时机的进行创造性教育,全面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9

摘要:我国对于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重视颇深,国家明确提出要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少年。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智、美方面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节奏又是学习音乐的根基,是帮助小学生培养音乐兴趣与培育音乐素养重要因素,由此注重对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势在必行。小学音乐教学开展节奏训练应当正确把控学生心理,以兴趣作为其学习的动能,开展多种有趣高效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节奏训练活动开展水平。

关键词: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教学方法;小学

“节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1]由此教师应当深刻重视节奏的作用与影响,在开展音乐教学时,以节奏教学作为开端,采用多种有趣高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其打下扎实的音乐基础。

一、合理利用诗歌朗诵训练节奏

我国的诗歌文化博大精深,发展至今不仅词意优雅丰富,还富含情感。我们都知道对于诗歌的朗诵一定要富含情感,并注重各句式中的抑扬顿挫,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意境与深意。由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甄选出一些比较有意境、节奏感较强且大家都比较了解的诗词,带领大家一起去朗读、去掌控诗歌的句式节奏与体会诗歌的意境情感。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丰富诗歌知识,还能提高其对于节奏的把控能力。在朗读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不一定总是采取齐读的方式,可以开展课堂朗读比赛与个人试读等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开放的学习环境,促使其主动探索诗歌的内涵与朗读的节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与对于节奏的把控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堂游戏训练节奏

现代的教学模式,已经开始从过去的教师广泛参与课堂,学生被动接受;向现在的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课堂转变。以学生作为课堂活动主体不光是时代的新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此开展音乐教学,应当充分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与投入程度,由其对于小学这一启蒙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智、心理与兴趣方面都与其他阶段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异,其具体表现在小学生心智更加不成熟、心理生理表现更为活泼好动与对于未知的事物兴趣浓厚等特点。教师在开展节奏训练活动时应当充分把控该阶段学生的特点,深度剖析音乐教材,了解对于节奏训练与音乐教学的关键。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力把教材的理论知识与生动有趣的的生活场景相融合,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教师通过节奏游戏的方式,开展节奏训练,通过肢体的动作模拟节奏的效果,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兴趣需求,又圆满完成了节奏训练任务。

三、利用多种乐器训练节奏

乐器是音乐的物质基本元素。将乐器纳入到节奏训练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控更多的音乐技能,还能使节奏训练更加有序高效的进行。在利用乐器辅助节奏训练之前,首先应当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正常使用一些乐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先由一名学生即兴发挥敲打出一段节奏,然后再让一些会使用乐器的学生,由他们利用手中的乐器再模仿演奏出来。又或者是,由多名会乐器的学生即兴演奏,再让众干学生共同以敲打的方式模拟其节奏。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任何教学方式都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例如由教师带头演奏不同特征的音乐,然后再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寻找这段音乐的意思,或者是摇篮曲,亦或者是各种动物的叫声。只有这种有趣、高参与度的教学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更加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对于节奏的把控能力。

四、模拟日常景象训练节奏

学生在学习日常所熟知的景象时,具有更强的投入感与轻松感。由此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的生活中去取材取景,将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带入到音乐教学之中,把我们常听熟知的声音融入到节奏训练之中,能够使学生在听到这些音乐时有更多的认同感与熟知感,促使其在一个轻松熟悉的环境中加强对于节奏的把控能力。例如,当我们在教学音符的时候,可以将不同的音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找出我们所熟知的日常景象代替音符,加深学生对于音符的记忆。对于学生的节奏训练来说,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物走路节奏的模仿活动,学生利用声音模仿不同动物走路的节奏,比如马儿跑的“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声,这整个过程中可以不断促进学生对于节奏感意识的初步形成。

五、结语

“节奏训练是音乐训练的开端,系音乐中最基础且非常关键的训练内容,它是音乐要素里最易被感知的要素之一。”[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深度揣摩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兴趣需求,将多种灵活、有趣、高效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另外节奏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对于学生节奏把控能力的培养,积极与实践生活相联系,利用多种优秀的节奏训练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节奏把控水平,为其日后的音乐道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10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今天,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由于受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其审美取向的偏差,人文关怀的不足,以及在此背景下凸显出来的技术化、功利化、世俗化取向都� 因此,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如何才能适应变迁的社会环境,在目前教育环境下强化音乐教育的功能,发挥音乐教育作用, 下面我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捕捉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听赏能力

音乐教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学唱歌曲,偶尔有听赏的任务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难的。首先,他们所拥有的资料很少;其次,他们还不懂得怎样去欣赏。这样,他们就不喜欢上听赏课,所以老师们常常省去了听赏的部分。我通过不断在平行班的教学尝试中发现,其实,生活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1、身临其境

意境是美学的核心范畴,是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在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鸟叫虫鸣、水流草动、雨落风起,等等,这些都是音乐语言的重要来源。如《野蜂的飞舞》、《雨滴前奏曲》等表现的就是大自然的声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感受理解能力,就要从感悟自然声音做起。没有反复的听、鉴别、训练,听觉技能是不可能形成的。农村学校周围有着广阔的活动环境,是一个天然的“听觉训练场”,具有城镇学校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在田间听各种鸟叫,听风吹禾苗的声音,听各种农机具的声音,听各种劳动的声音;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如下雨时红薯地和玉米地雨打叶子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记忆并模仿家禽、家畜以及自然中的不同声音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音乐。

2、借景生情

音乐是一种神奇而美妙的艺术,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听觉享受。更为奇妙的是,这些音符的组合竟能时时拨动着人的心弦,也能把你带进崇高的文化世界。在那欢快的音乐之中,少了几分忧伤,多了几分快乐地笑声,直到一个理性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如在教音乐欣赏课《小傩面》时,我出示仫佬族的风土人情景图,在欢快的歌声中把学生引入少数民族的原始世界,让学生细细体会作者欢快的心情,激起学生无限的遐想,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多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和原始文化。让学生通过带面具反复感受歌曲的快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了自己的音乐素养,同时使自己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

3、鼓励表述

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大致分为音乐审美直觉、音乐审美体验和音乐审美升华三个阶段。欣赏者必须通过亲身聆听音乐,直接接受音乐信息,获得直观审美感受。特别是在音乐审美体验阶段后,欣赏者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是一种积极的再创造活动。想象、联想和情感在欣赏审美体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欣赏者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实现了客体与主体的融合,与音乐作者发生了情感共鸣。这是更高层次的欣赏,是欣赏的深化。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接触面较窄,而且语言能力低,我对学生表达不做任何规定,可以不用专业术语,也不分对与错,只让学生谈自己的真实认识与感受,重在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不论学生说得好不好,都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二、音乐课欣赏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当代世界大小民族约有两三千个,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包括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加上各国文化交融下生成的新生音乐,现代音乐呈多元化是客观存在的。就我国而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音乐都不尽相同,我们想通过某人的演唱或演奏来完成都是不可能的。另外音乐的体载、演奏形式,演唱特点的多样化,都决定我们不可能亲身亲历。这时,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为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特别喜欢动画形式的音乐作品,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我们的音乐课形式多样,上得有声有色。例如动画片《狮子王》中的很多曲子都很好非常具有表现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让学生分析音乐情绪的变化在片中的运用。音乐随生动的情节而变化,加上漂亮的画面深受学生的喜爱。多媒体的运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为了提高农村小学生音乐欣赏的教学效果,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突出所欣赏音乐作品鲜明的基本形象,确定“听”的内容。

二要重视生动形象的歌词,明快的节奏,符合乐曲主题的解说,并以此选择不同的“听”的方法。

三要合理处理欣赏与学生活动之间的关系,侧重积累听觉记忆和欣赏经验,积极进行教师演示“说”和学生表述“说”,引导学生将欣赏到的模糊的音乐感受“说”出来,深化欣赏,将欣赏“进行到底”。

实践表明,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处理好了这几个方面,音乐欣赏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11

1.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兴趣教学而过度地重视技术教学,很容易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1)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传统音乐教学讲究的是技术与知识点的教学,课堂形式固定,教学内容也比较古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可以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既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又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力,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在日后学习中的发展。

(2)采用表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感觉到新奇,尤其是让学生上台表演,他们既兴奋又紧张,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创造和兴趣是互为因果的两种因素,让学生自己利用音乐创造、表演,学生就会对音乐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样,学生对音乐有极大兴趣,就会创造出内容丰富的表演形式。学生在体会到表演的喜悦之后就会更加喜爱音乐,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指导,简化表演形式。例如: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感;经常进行小组舞蹈比赛,教师给出特定的音乐和舞蹈,让学生学习,然后评比出优秀的小组。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控制好课堂秩序,以免影响课程的进度。

2.保证师生关系良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关键

使学生亲近教师,才能使学生相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就需要音乐教师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树立良好形象,完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师信服,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使学生树立信心。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与此同时,教师也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标准,让学生体会到努力就会有进步。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协调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束语

音乐的魅力是无限的。为了给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很有必要。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使小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充满快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