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小学生关于端午节包粽子的优秀作文优秀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们中华民族有一个习俗,就是包粽子。桃子老师让我们准备了食材,我们都带来了。
开始包粽子了,第一步,先要分清粽叶的正面和反面,到底哪边是正面,哪边是反面呢?我对这个产生了疑问,看看其他同学,才知道光滑的一面是正面。第二步,要左手拿叶尖,右手拿叶根。我毫不犹豫地用手摆了摆,可是小粽叶在我手里就是不听话,经过“教师”妈妈的指导,我终于做对了。第三步是向内折,真难呀!如果手没有弄好,把竹叶撕坏了可就包不成了。“教师”妈妈说:“你如果没有弄好,就漏米了,孩子们,我建议你们先拿一个枣放里面,这样就不会漏米了。”我们照做了,再把米塞进去,只听“教师”妈妈说:“米不要弄得太多,如果露馅了,就白包了。”
粽子就这样包好了,侧面看,像个矮冬瓜,别看它是个矮冬瓜,但包出来还是挺不容易的。
包好粽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吃出“香味儿”来。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这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学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姥姥的样貌,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姥姥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之后,姥姥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姥姥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姥姥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貌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姥姥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十分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透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构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明白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快到了,粽子们的四年开一次会议又开始了。当天,肉粽子、糖粽子、蘑菇粽和红豆粽等等,都陆陆续续地来到了会议室开会。
半个小时过去了,会议开始了。首先是肉粽子开讲:“我肉粽子这么受欢迎,又香又有营养,所以上一年的‘优秀粽子’肯定是我。”肉粽刚说完,糖粽也不服气的说了:“才不是你呢,是我伟大的糖粽子,对了,我也很受欢迎呀,我多甜,你算什么东西,所以‘优秀粽子’肯定是我。”听完后蘑菇粽也插嘴了:“你们俩都不行,我是菌类,对身体益处多多,不像你们那么腻,所以我蘑菇粽才是‘优秀粽子’呢!”“唉~,统统是废物,我力大无比,又有用处,端午节可以做成粽子,热天可以做成红豆沙,你看我多晶莹,所以我才是‘优秀粽子’,”红豆粽说。只见会议室里你争我吵,突然粽子王(霸王粽)来了,它说:“各位不要吵,我知道大家都想当‘优秀粽子’,可当了‘优秀粽子’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粽子只是为别的动物、人和许多东西服务,但是我们不一定要报酬呀······
各位,听了上面的一篇文章,你应该知道做什么事不一定都要回报的,只要有意义就要去做。
今天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提前几天妈妈就买好了粽叶、红枣、花生、还有香肠。全家起了个大早开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包起来可有点难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个粽子,却像个"受伤的兵",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来又倒下了。妈妈看看不像样子的粽子拿过棕叶教起我来:"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叶片上下叠好,注意别拿反了,把粽子叶靠近叶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装,手心向上用拇指压住折过来的叶尖部分,其余四指在叶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颗红枣把尖部堵严,再放入江米盖住红枣,再把棕叶长出来的部分折回来盖住包严,在拿绳子捆好扎紧,多余的叶和线剪掉。"
我听了心想小小的粽子还有那么多学问,还是乖乖学吧!我把两个差不多大的粽叶按顺序叠好,做成了漏斗状,先放了一颗枣再放入糯米,三绕四卷,哈哈!一位大将军出现了,给他系上腰带他更神气了!
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真实又香又甜啊!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们中华民族有一个习俗,就是包粽子。小荷班桃子老师让我们准备了食材,我们都带来了。
开始包粽子了,第一步,先要分清粽叶的正面和反面,到底哪边是正面,哪边是反面呢?我对这个产生了疑问,看看其他同学,才知道光滑的一面是正面。第二步,要左手拿叶尖,右手拿叶根。我毫不犹豫地用手摆了摆,可是小粽叶在我手里就是不听话,经过“教师”妈妈的指导,我终于做对了。第三步是向内折,真难呀!如果手没有弄好,把竹叶撕坏了可就包不成了。“教师”妈妈说:“你如果没有弄好,就漏米了,孩子们,我建议你们先拿一个枣放里面,这样就不会漏米了。”我们照做了,再把米塞进去,只听“教师”妈妈说:“米不要弄得太多,如果露馅了,就白包了。”
粽子就这样包好了,侧面看,像个矮冬瓜,别看它是个矮冬瓜,但包出来还是挺不容易的。
包好粽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吃出“香味儿”来。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这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我必须会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能把粽子包得漂亮而结实十分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貌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几颗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极了,没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还顺利。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淘气的小孩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包的粽子样貌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比较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但是不留意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种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退缩,不能气馁。有了失败,我留意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许多像样的粽子。
当我们坐在一齐,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时,觉得这天的粽子个性甜。因为,这是我劳动的收获!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
端午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要画门符。端午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