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诞生的。外面包着粽叶,里面裹着馅和糯米,吃起来又香又糯。
一天,妈妈买来粽叶,糯米等材料,准备包粽子。正当我跃跃欲试时,妈妈却叫住了我:“先别包,这些材料都没准备好,还是明天包吧。”
第二天,总算可以开始包了。先包蜜枣馅的。妈妈从水中取出粽叶,选对正反面,折成一个漏斗,再舀一点米铺在角里,接着放入一到两颗蜜枣,再舀一些米盖住,但不要太满,最后把“盖子”一盖,折出剩下的三个角,用白色的线捆好。我仔细地看了几遍,也迫不及待地开始试了,可这漏斗怎么也折不好,多亏妈妈给我讲了好几个小窍门。总算,我拎起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啊——这个粽子没捆好,米从角里漏了出来,散了一地。妈妈连忙把我赶出厨房,可我说什么也要再试一次。终于,成功了,哎,怎么有五个角?我不信了,于是继续试。在蜜枣包完了的时候,我终于包出了像模像样的粽子。
总算包好了全部粽子,旁边的高压锅还在“咕嘟”“咕嘟”的煮着,什么时候才能吃啊?
今天,妈妈叫我们包粽子,一听到包粽子这件事,我想包粽子这么简单,谁都会做。
开始包了,妈妈先拿出两片粽子叶,先交叉,然后对折,把口弄大一点,然后拿起酒杯往里面倒米,米像雪花一样飘了进去,然后再往里面倒米,不一会儿,就把肉给埋了,妈妈再用手把米弄得更深一点,然后对折一下,妈妈提醒我:“一定不能有小洞洞,不然的话米会从洞中露出来的,那样的话就失败了,就重新包了。”然后,妈妈拿出了两根绳子,即在粽子上,然后,妈妈用剪刀把多余的绳子剪掉。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拿出两片粽子叶,交叉,对折,把口给撑大一点,我再往里面倒米,再放一块肉在米上面,然后再往里面倒米。然后我再对折,正当我得意洋洋的时候,突然,一粒米掉了出来,我定睛一看,呀!原来有一个小洞洞,我不得不重做。真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
我下次一定要比这次包的好。
传统节日——端午节,想必大家都知道,可是每个地方的端午习俗可能大相径庭。我的故乡芜湖在端午节有一种美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粽子。从我记忆起,每个端午节奶奶都会包许多各种各样美味的粽子。
那么,粽子是如何制作的呢?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准备一些新鲜的粽叶(各地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是香草叶,芜湖大多是芦苇叶),将粽叶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将粽叶放在锅中煮十分钟捞起。
然后,将适量的糯米和红豆等必要食材加水浸泡约二十四小时。根据口味爱好,也可以准备诸如蜜枣、火腿、鲜猪肉等辅助食材。
通过上面两个准备环节,下面就是包粽子了。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粽叶中包好,用香草绳或细线系好,一个美味的粽子就算制作完成了。粽子竟然被奶奶可以制作成菱角形状、斧头形状、三角形状等各种形状各异的样子!一般一个粽子重约二百克。若放入火腿、蜜枣、红豆、鲜猪肉,就包成火腿粽子、蜜枣粽子、红豆粽子、鲜肉粽子了,那就更加美味了。
到此大家可别以为粽子大功告成了,可以吃了。还需要最后环节,将包好的粽子五个或十个一提的系在一起(以便计数)放入锅中,加水煮约一小时,当可以闻到粽叶和食材浓郁香味时,粽子就可以出锅了。这时一般奶奶都会让我先尽情享用这美味的粽子。
今天我跟着行文教育的老师们来到了万江,体验了许多端午节的习俗。今天就让我带领着你们走进端午节吧!
众所周知,端午节最不能少的就是粽子,而今天我们包了三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粽子!一开始,先是专业的包粽子的老师给我们示范,一先拿两片粽叶把有茎的那一片放下面,再卷成一个漏斗形。二把一些洗干净的糯米,放在刚刚卷好的漏斗形的粽叶里,三在上面放多点剥掉皮的绿豆。四把一块鲜嫩的五花肉放上去,旁边放半块金黄色的咸蛋黄!五再放一些湿润的糯米。六拿两片粽叶把它放在两边,然后把它折起来,接着把多余的部分也折起来!七这一步就更重要了,不然前面的功夫都功亏一篑了,最重要的事就是把线一圈一圈的卷在粽子上!包粽子的步骤就是这样了!我学着老师的样子一下子做了四个可爱的粽子!
今天,我非常开心,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是一首诗一般的节日,粽子芦叶中的糯米,不仅飘香家庭,飘香人间,那抹芦叶沉淀着脱俗的香。
细看这芦叶,那抹绿透人心弦,看似飘袅轻轻,光滑细腻,其实却有那根根叶脉相连。叶子若失叶脉则枯萎,人若失血管则消逝。那根根突起的叶脉,让蓬勃的绿长在中间。近闻那淡淡的清香,淡雅脱俗,让人远离这尘世,远离繁华。这贞洁的香啊!让人心旷神怡。
我家的端午,便是粽子飘香。每逢端午,从灌满水的盆子,提上沾满水珠的芦叶,那绿啊,绿到了人心,先将芦叶弯成圆锥形,再将糯米、鲜肉、红枣等倒入其中,用芦叶盖住缺口,顺势包裹,用线固定,一个精灵般的粽子便做好了。用锅一蒸,那芦叶的清香被热气挤压,有夹杂着糯米的芬香,让整间房屋都布满了粽香。锅盖一掀开,滴着水蒸气的粽子显得格外诱人,让人垂涎三尺。
说到粽子不由得就都提到屈原。屈原是一个一身正气的官员,由于国家的腐败和小人的排挤,让屈原的才华和抱负无从施展。无奈之下屈原投身汩罗江,他用自己的死唤醒了人民,更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这个贞洁、两袖清风的诗人,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留下了“清香”。
端午节的习俗还不止这些,端午节时,我总会戴一个奶奶亲手做得香囊,还会在家中的瓶子里插上艾草,然后还会看龙舟比赛。在那些震天的鼓声中,端午节离我们更近了。
端午节是粽子飘香的时候,更是立志报负的时候,愿粽子之香飘散繁华。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可以观看划龙舟。或许有人问:为什么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呢?为什么这一天要包粽子呢?为什么端午节划的船叫龙舟呢?这其中可是有故事的哦。
在战国时期,总共有七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想统治其他六个国家,尤其是秦国,他们野心最大。而楚国的楚王,性格极为懒散,但他有一个忠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一天屈原得知秦国要攻打楚国,急忙前去王殿,告知楚王,并提出护国计策。然而,无能的楚王并不领情,还因为屈原影响他睡觉斥责了他。之后,屈原并未放弃,又去进谏了楚王几次,但结果都一样。无奈的屈原走在路上,看到百姓过着贫穷艰难的日子,想到战争即将来临,自己却无能为力,悲愤交加,心灰意冷之下投进汨罗江。人们得知心系百姓安危贫苦的爱国忠臣屈原跳江后,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他的尸体,也为了屈原的灵魂不挨饿,便纷纷把船雕刻成龙的'样子来吓走鱼虾,然后往江里扔粽子,来祭祀屈原。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咸和甜。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前一天,我唱着端午歌谣,蹦蹦跳跳地提着包粽子的材料,满心欢喜地奔向厨房。
我先帮妈妈把糯米和干香菇泡在水里,再从袋子里拿出干贝撕成条状。与此同时,妈妈带上手套,把切好的五花肉放到大碗里,在上面加入料酒、老抽、五香粉,然后把它们混合起来,用手进行多次的揉搓,这样才能入味。接着盖上保鲜膜,放进冰箱里进行腌制,就等着明天拿出来包粽子。
“叮铃铃”我和妈妈早早地起床“工作”了。我们分工进行,我去收粽叶,妈妈炒干贝、虾仁和泡好的干蘑菇。妈妈炒东西的手法可熟练了,可以让锅里的菜不停翻滚,让我眼花缭乱,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整个厨房香喷喷的,估计几十公里外都可以闻到这诱人的香味了。
过了一会儿,配料都制作完成了。要开始包粽子环节。妈妈包着,我在旁边边看边学,先把粽叶卷成勺子状,然后铺上一层糯米,再放上五花肉、虾仁、蘑菇等配料,最后再添上一层糯米。开始进行包粽子环节:先对折,用大拇指压紧,再对折,然后用芦苇草把粽子严实地捆绑起来。我和妈妈连续做了二十几个,最后一步就是把粽子放进锅里煮就行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整个房子都是粽子香,我顿时“口水直流三千尺”了。顺手拿起一个粽子,不顾形象地吃了起来。原本在楼上的爸爸妈妈和姐姐都被粽香“叫”了下来,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享受着香气四溢的美味粽子,整个房子也盈满了喜气洋洋的端午节节日气氛。
端午节让我感受到了屈原无私爱国的胸怀,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包出美味绝伦的粽子,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妙。
今天是端午节,按照传统的习俗,端午节都是要吃粽子的。所以早早地爸爸妈妈就买好了粽叶和大米之类的材料,准备一起包粽子。毕竟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来享受最开心,所以说我也表示很赞同。
这天吃过早饭,我们就开始准备包粽子了。首先我和爸爸一起用热水洗粽叶,因为包粽子的时候要把米饭包在粽叶里面,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先把粽叶给洗干净,不一会我和爸爸就把粽叶都给洗好了。接下来就是要煮米饭了,妈妈把米饭蜜枣还有各种材料都给放在水里面煮熟,然后捞出来晾干,等着下一步来用。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包粽子。因为我是第一次包,所以我先看爸爸妈妈怎么包的。只见妈妈拿起一个粽叶,拿出一小团米饭包在了粽叶的正中,然后一层层的包了起来,最后用线把粽子给系了起来,就算完成了。我按照爸爸妈妈的包法,也自己完成了一个粽子,爸爸妈妈都夸我包的好。我们把米饭都给包完之后,然后把粽子都给放在了电锅里面蒸熟,三十分钟之后,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炉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的心里面特别的开心。
端午节到了,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还有一定来历呢,听老师和妈妈讲是为了纪念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因为受到排挤,投了汨罗江自尽。当地百姓听说后就划船去寻找他的尸体,没找到就投进去用粽叶包着的米让鱼吃,为了不让鱼吃掉屈原的尸体,这些习俗发展到后来就成了赛龙舟和吃粽子。
为了好好过端午节,妈妈也亲自包了粽子,我在旁边也跟着学。
妈妈先拿出一片干净的粽叶,将粽叶围城了漏斗的形状,然后在漏斗里放入了米,当放到一半时,妈妈又在米上面放上了两个洗干净的红枣,接着,又在枣上放米,直到把整个漏斗都装满了。把米装满后妈妈就粽子包成了三角形,包好后又用细线绑紧,一个粽子就做好了。
我一看原来这么简单,也跟着做,但是做的却不好,不是米装不满,就是绑线时粽叶开了,真是很难包呀。不过还好,有妈妈帮着,好多了。
不一会,妈妈就把包好的一部分粽叶放到锅里煮了。煮好后,我就立刻拿起一个吃起来,虽然很烫,但感觉真香真甜。
这个端午节过的真快乐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2000多年前,楚国危机重重,楚王听信小人的谣言,把屈原赶出楚国,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汩罗江自尽,大家得知消息,纷纷划龙舟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及在那天吃粽子的习俗。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我也想体会这个过程,就向姥姥请教。姥姥告诉我,剥粽子要先拿两片叶子,向中间折成一个类似金字塔的圆锥形,放一半糯米,上面放入蜜枣,再用糯米铺平,用叶子把糯米包的严严实实,包成一个三角锥形,然后用绳子给扎紧就可以了。看姥姥做的如此轻松,可真正操作起来却没我想象的那么容易,我包的粽子不是糯米漏出来,就是叶子散开,根本没有办法包完整。原来包粽子没我想得那么简单,就象学习一样,要想学好,就要勤学苦练。经过多次失败,最后在姥姥的指导下,我终于包成了一个小粽子,虽然样子不太好看,但也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
姥姥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加上水开始煮。一会儿厨房就飘来了阵阵香味,馋的我都直流口水,老是往厨房跑,就想看看粽子熟了没有。过了一会儿粽子好了,我剥开尝了一个,糯米软软、粘粘的,蜜枣甜甜的,美味无比。尤其是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觉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节不但让我尝到了美味的粽子,又让我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真是太开心了。
昨天下午,我和妈妈、姐姐一起包粽子。
原料都已经提前泡了一晚上,现在就开始吧。
妈妈可是包粽子的老手了,只见微微发黄的粽叶到了她手里就像施过魔法一样,一眨眼就变成了一个精致的“小漏斗”,妈妈再将白花花的糯米、红溜溜的花生和甜蜜蜜的蜜枣装在那泛黄的粽叶里,“小漏斗”像充了气似的“胖”了起来,妈妈再用白线将这个似方非方,似圆非圆的粽子绑起来,一个粽子就完工了。
再看看我的“杰作”吧!那真叫惨不忍睹,一会儿有米跑出来了,一会儿线开了,妈妈见了哭笑不得,只得叫我过去玩。我只能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粽子”,过去玩了。
终于包完了,我一看。妈妈包得馅挺多,就是长得不好看,像个丑八怪,姐姐包得有角有棱,就是太扁了,像个难民。妈妈笑着说:“在家里嘛,吃得好,吃得多才算事,好看不顶用呀!”我和姐姐都笑起来。
粽子煮熟了,我尝了一个自己包的,可真甜。
在今天的户外课中,有许多活动,但最让我深刻的还是包粽子的环节。
包粽子的材料有:雪白的糯米、像玉米粒似的绿豆、两片像手掌似的叶子、还有鲜美的肥肉,好像糖果似的咸鸭蛋黄。
我们先看阿姨们怎么包粽子,不到两分钟,阿姨就把粽子包好了。我觉得非常简单,就立刻动手包粽子,结果,我一个都没有包成功。我再看看旁边的同学,包了有十几个,有的像沙漠里的金字塔、有的像一座座高山、还有的像一个福袋一样,带给我们祝福……可我看看自己的桌子上,什么都没有,阿姨看到我着急的样子。阿姨看到我着急的样子,就再给我做了一次示范,我看得非常认真,终于,我把三个粽子包完了,心里非常的开心。
原来包粽子没有那么简单啊!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个习俗,不要让它像其他的习俗一样,永远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