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小时代》观后感800字(精选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电影出于被骂太多的好奇看过第一部的开头…由于机械照搬小说台词和演技浮夸完全看不下去…也觉得是一部烂片…
有人问说,现实中的很多女生在电影院里看到泣不成声,姐妹相拥而泣。搞的她们好像经历过电影里的酒烂金糜,经历过穿着高贵晚礼服,把八几年的拉菲泼在别人身上的生活一样云云~没错~浮夸的风格一直是这部电影的诟病…我也很脑残般地一直同意这个观点~突然
今天换了个角度看~其实就像男生们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崇拜武侠…崇拜动作巨星…崇拜玄幻小说…崇拜游戏人物…崇拜漫威英雄一样…小时代对于女生来说是不是就是属于她们的武侠,漫威,玄幻呢?我想是的,恰恰是现实中做不到,才会更有(虚幻的)体会…怎么说,一个真正的千金小姐会看得上电影里无聊的土豪情节?一个真正挥金如土的人会因为电影的浮夸而赞叹?恰恰经历,才会明白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反而是没经历过的少女们才会崇拜类似接触不到的生活,才会因此流泪(并没有黑的意思)所以她们哭,她们难过,她们带入感强是可以理解的。就像武侠迷们会对于传说中的武功想入非非…对于史诗级的装备垂涎欲滴,会对美队的一个帅气的回旋踢意淫这一脚是自己踢的多好…男生将泪水和情感寄托于武侠漫威…女生寄托于小时代~最后,最近关于小时代导致情侣影院吵架的新闻竟然都爆出来了…
我只想说…女友愿意陪你看两个多小时的无脑漫威人物乱斗电影…听你讲半天所谓的虚幻宇宙观,做男友的怎么就不能忍着陪她们看完小时代呢?
故事以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这座风光而时尚的城市为背景,以林萧为视角,讲述了她的好朋友顾里,南湘,唐宛如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乃至亲情的巨大转变。
崇光真的得了胃癌,假死改名为陆烧;宫洺是崇光的哥哥;最后简溪走了;林萧和顾里得了子宫癌;顾里有个弟弟叫Neil有个弟弟叫顾准有个弟弟叫Jimmy;南湘和卫海谈过恋爱最后和顾准在一起了;席城替南湘去坐牢了;唐宛如为了救南湘把南湘的妈妈送进了戒毒所了;唐宛如脸上多了一条疤;顾里生日那天他爸爸被钢筋戳死了南湘把红酒撒泼在她头上了;席城给顾里下药而且是南湘让他去的;南湘和林萧闹翻了;除宫洺林萧之外所有人最后都死了。.。.。.
其实,《小时代》的剧情跌宕起伏,人物描写很到位,时而让人捧腹大笑,时而又让人扼腕叹息,就好像手捧清茶听一个有爱有恨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顾里,我最讨厌的人物也是顾里。我喜欢她的理智、冷静、残酷、她的毒舌、她的自控力、有原则、有计划、独立坚强,偏偏我最讨厌的人也是她,我不喜欢她拜金主义、不喜欢她过快的生活节奏、不喜欢她以为自己能够一手遮天。
其实这些不喜欢的背后,恰恰是羡慕;有人讨厌她,因为她太过刻薄;有人喜欢她,因为她是真的坚强;也有人羡慕她的控制力,嫉妒她的资产。众说纷纭。而我不是嫉妒的那个,是羡慕,是喜欢。
郭敬明,也就是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没人知道最后那把火是谁放的,有人猜是周崇光,因为他改名为陆烧;有人猜是宫洺,因为如果所有人都死了,那么他就是最大受益人。不过,我们无从可知,仅仅留下了一场悲剧。
莎士比亚说:“时间会刺破青春华丽的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它会吞噬稀世珍宝,天生丽质。没有什么能逃过它横扫的镰刀。”我想他说的很对,但是有一样东西,却永远不会被他的镰刀收割,那就是她们的友谊,如果十年之后,她们四个人还活着,她们一定还可以互相依存,互相安慰,我毫不怀疑。
毁誉同源,围绕《小时代》好与坏两种观点好似针锋相对。
说电影糟糕的人,一个重要的理由是说它的批判性不足,甚至于上升到价值观落后的层面。说电影成功的人,以郭敬明的粉丝为代表,认为电影迎合了他们的口味,而且票房上非常成功。
其实两种观点不见得是针锋相对的。如果承认文化应该是多元的,那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也应该是多元的。可以说《小时代》批判性不足,但它最起码没有赤裸裸地说教。一部电影肯定会折射某种价值观,但不能反过来以某种价值观来轻易评判一部电影,除非它超出了底线。在这个精神迷茫而又难于整合的时代,《小时代》是现实的某种折射,很难用对与错来评判。
同样的,《小时代》票房的成功也并不能说明这部电影有多好。相反,作为类型片,作为粉丝电影,它有太多不到位,或者说应该学习借鉴同类电影的地方。这部电影与好莱坞同类电影差距很大,更重要的是,连一些基本的成功套路都没有遵循。
接下来就《小时代》来详细地说一说“批判”,以及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一个文艺批评术语,最初指作品批评现实,但不会指出应该怎样改变现实。按照这个标准,好像很多文艺作品都可以带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帽子。
但如果真的这样,“批判”可就太轻松了。批判现实主义最初是从文学理论来的,那我也借文学理论来说。
自由主义文学,可分为反乌托邦、批判现实主义两种类型。反乌托邦文学排斥整体之主义的宏观建构,认为这样会使人最终失去自由。批判现实主义则是直接批判不自由的现实,而且涉及对造成不自由的体制的解剖。反乌托邦文艺作品是呈现问题,批判现实主义文艺作品则是直指造成问题的深层原因。
内地绝大多数作品,可以说只到了反乌托邦的层面。比如批评《小时代》的周黎明,同时说冯小刚的《私人订制》好,因为有批判性。殊不知,从王朔早期的小说,到给冯小刚的电影编剧,以至于电影的呈现,都是反乌托邦文艺作品的代表,离所谓的批判,真还差了几步。
到这里可以挑明了说,在内地整体的文艺大环境下,用所谓的“批判性”来评价一部电影,说实话还没有基础。让《小时代》承载这样的作用,真是高看电影了。
人们在谈论《小时代》的时候,他们在谈论些什么?是“排片”、是“营销”、是“票房”、是“现象级”。而相比之下,电影本身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导演郭敬明对于他的目标受众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启了精准的营销攻势,并为电影“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准备了一套强有力的后盾说辞:观众的更新换代,时代的物质选取。这一切,都让人不得不咋舌佩服,某种好处上,郭敬明真的把《小时代》做到了极致。
任何事情做到极致就会成功。无疑,电影《小时代》作为一个工业产品,它在上映之前就已经自带“成功”的圣光。
浓墨重彩的面部特写和肉体展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片格调
抛开电影语言、叙事节奏之类的东西不谈,《小时代》绝对是一部“养眼”的电影。一众俊男美女精致的年轻面孔和鲜活肉体,正如预料般,成为了导演郭敬明最浓墨重彩展现之物。
影片充斥了面部特写,在郭敬明的镜头下你能清晰看到女神郭采洁颤抖的睫毛和通红的眼睛,堪称我见犹怜梨花带雨,你更能清楚研究凤小岳刀削斧凿的侧脸是如何地神似阿汤哥,以及向陈学东学习怎样眨眼卖萌最能秒杀围观群众。不得不提的是,郭导为广大女粉丝谋求福利的心令人感动,柯震东、陈学东等英俊小生纷纷在镜头下贡献出了他们的八块腹肌。顺便一提,柯震东还露了人鱼线。
《小时代》是一个发生在时尚圈和富人圈的故事,杨幂饰演的林萧刚刚进入《M.E.》杂志社的那段,有美国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之感,而整部影片所泛着的一股“上东区”气质,又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剧《GossipGirl》。换装、时装秀、以及片尾字幕上一屏屏品牌赞助的logo,都在彰显这部电影“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时尚大片”格调。这足以让看惯了银幕“脏乱差”抑或者是看腻了银幕“小清新”的观众虎躯一震。
正如郭敬明所说的:他是在为新一代的观众带给一种新的类型片,这种填补类型片需求空白的做法,将为他自己赢来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