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
我的家长在广东紫金,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很多。我家乡的传统文化是舞龙灯,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六,我们都有舞龙灯这个习俗。每年的这时候,大街上都非常热闹。
夜幕降临的时候,一条“巨龙”穿着黄色的龙袍,从巷子里出来,神气地仰着头,样子很威武。我们小朋友用手数着龙的'节数。你们知道龙的节数是多少节吗?告诉你们吧,有四十二节,每一节都有一个龙孩子,“好长啊!”他们转着圈,打着滚,真好玩!
龙孩子他们最拿手的是“抢龙珠”。各各瞪着眼,准备抢龙珠。龙头往上扬,龙孩子跟着往上扬。龙头往下低,龙孩子开始抢龙珠。龙头左右摇摆的时候,龙孩子也跟着左摇右摆的。龙孩子紧追不舍,大喊:“我一定要抓住你。”龙孩子奋勇向前……
舞龙灯焕发着龙的精神,激发着人们向上进取。
中国有很多传统的文化,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端午节,因为可以看龙舟比赛。
端午节的`早上,我和妈妈早早来到赛龙舟的场地,我看见龙舟上的叔叔都很强壮。刚开始,龙舟只有两三只,慢慢地龙舟多了起来。比赛快要开始了,观众们都在岸上盯着河面上的龙舟,像在心里猜想着那一只龙舟会获得最后的胜利。龙舟上锣鼓一响,那些船像快马一样往前冲去了。观众们激动地叫喊着,一会儿叫加油,一会儿叫必胜。船上的叔叔们都用尽全力地划着手中的桨,他们非常团结,动作一致。岸上的观众越来越激动,河面上的船快要冲向终点,随着欢呼声,穿着黄色衣服的那条船像飞一样冲到终点,只看见那些叔叔开心的欢呼着,甩着手上的旗帜。我也和妈妈击掌欢呼,沉浸在欢乐之中!
“团结就是力量”,这个赛龙舟可真刺激又好玩,这就是我喜欢这个传统节日的原因。
剪纸
我最感兴趣的传统艺术当然是剪纸啦!
剪纸艺术出现在北朝,盛传于清明。至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啦。当时的剪纸技艺已经相当精熟。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剪采赠相亲,银釵玉指新。”就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子剪纸的优美动作,也写出了剪出的花鸟、]草虫的美丽效果。宋朝剪纸艺术走进了千家万户,清朝据说家家户户都会来一点。你看,窗花就是极好的体现。
所以,我决定去河坊街实地考察一番。哇!那个姐姐好厉害呀!在她周围挂着各色的剪纸作品,有的是甜美的作文小女孩,有的是美丽的山水,有的是灵活的小鸟。我立马激动地说:“姐姐,我要一只小鸟。”姐姐微笑着点点头,一只手拿起剪刀,一只手拿起红色的纸,打量了一下纸,她就开始剪了起来。妈呀!竟然不用铅笔打一个形状吗?心里想着我就说了出来。“不用。”姐姐头也没有抬,“三下五除二”,多余的碎纸就落在了地上。姐姐把剪好的图案递给我。
“哇!小鸟,好可爱的小鸟!”我跳了起来。我看到一只可爱的小鸟,“阿姨你太厉害啦!”
这一次收集了资料,看到了姐姐的表演,我知道了剪纸为什么被称为艺术,实在太博大精深了。
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门前都要贴对联,门上都要贴福字,这象征着来年红红火火发大财,春节的愉快。
贴对联还有很多讲究,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对联、雅称楹联、楹贴是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联语。它是用生动的语言描摹客观事物,表达人们的思想情趣和爱憎等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是从诗词演化而来的,比诗词更精炼,更工整,因此更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可是福字呢?贴在门上更有深刻的含义,而且福要倒写,倒贴,家家户户都是讨个好口气,希望来年福到财旺,这就是“倒”福的含义,因此每年春节到来时,家家户户房门和大门上都要贴上一个福子呢?
通过贴对联和福字,更证明了我们中国春节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使祖国的历史文化之花,永远开得美丽灿烂,也希望人们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更比一天强,早日实现小康水平,让“倒福”不落空。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很多,有有趣的皮影戏,有精致的剪纸,还有漂亮的中国结……
其中,让我最喜欢的就是皮影戏了。皮影戏它的屏幕是用布做的,利用动物皮做成的人或动物,再用线拴住人或动物的各个器官,再把线固定在下面的木棍上。这样,一场皮影戏就可以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了。
有一次,我去乌镇看皮影戏《大闹天宫》。“咚、咚、咚”锣鼓敲响了,皮影戏开始了。在艺术家的操纵下,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上场了,它的每一个动作是那么的精细,那么清楚,这让我惊叹连连。
皮影戏是中华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组成的,是我国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果有一天你来到了乌镇,一定要去看看皮影戏!
我非常喜欢我家的中国结,因为它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着既古老又悠远的中国文明。
那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在公园里买的,一共有两个,因为妈妈希望我好好学习、身体健康。
这两个中国结与市场上买的颜色一样,都是红色的,是那种热情洋溢的红,让人看着心里就暖洋洋的。其中一个的主结是菱形的,用小拇指一样粗的红绳子编成,主结下面还有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玉石,绳子从玉石中间的小孔穿过,缠成两个红丝的穗子。
另外一个主结是用红色、绿色、金色的丝绳变装的两条鱼,下面还挂了两个小铃铛,一摇就会发出叮铃铃的响声。中间还有用五种颜色的丝绳编成的玉米,最下面是用丝线编成的红色穗子。
中国结也叫同心结,有的代表着爱情,这个我还不懂,有的代表着祥和。而我的中国结象征着幸福和对未来的憧憬,还饱含着妈妈对我深深的爱……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多了!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泥塑……有独特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元宵节、春节……还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杂技……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剪纸。
剪纸是一项考验你细心的事情。上面所刻的图案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先看看这张《年年有余》吧!瞧,画上的孩子站在池塘边,手里捧着两条又肥又大、长着两对短须的鲤鱼,那个孩子高兴得不得了,还不时朝我们笑呢!再看看这幅《葫芦兄弟》,更生动了!七个头顶着不同颜色的葫芦,穿着荷叶衣裳的葫芦娃,和他们的爷爷正坐在石凳上欣赏月色呢!
剪纸还流传着丰富的民间故事。这幅《东郭先生与狼》就是讲一位名叫东郭的先生和一只狡猾的狼之间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东郭先生遇到了一只狼,狼装着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救救我吧,后面有一个猎人在追我!”东郭先生心里暗暗地想,它是狼啊,是一种非常狡猾的动物,而且会吃人的呀!我不能相信它。说完,他趁狼不注意,一下子把它装进袋子里,“扑通”一声扔进河里,淹死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啊!我们这代人更要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一把剪刀和几张纸,能做什么呢?经过灵巧的双手,它却可以变成精美的图案噢。
剪纸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那时的民间妇女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吉祥图案等装饰物,贴在脸的两侧。现代的剪纸大多出之农村妇女之手,她们剪出的`花样大都是农民最向往的东西,如:家禽、家畜、花鸟、农作物、戏曲故事、吉祥图案等。贴在窗上的是窗花,贴在门上的是门签,少数作为墙花、顶棚花、喜花、灯花和刺绣的花样。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剪纸的花样和地方也有密切的关系,北方剪纸的花样大多是戏曲人物,而南方的剪纸精巧秀丽,多作为刺绣的底料。
剪纸,你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像一座巨大的宝,有中国书法、篆刻印章、皮影、武术……今天,我就向大家说说中国书法吧!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汉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这些过程。
从古至今,中国有很多伟大的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米芾、怀素、张旭……王羲之就是我国伟大的书法家之一,人称“书圣”,他的行书《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
我练习毛笔字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刚开始写时,毛笔在我手里可“不听话”了,手不停的抖,字也写得歪歪扭扭的,难看极了。
爸爸妈妈说,多多练习,写多了就不抖了。我听了以后,认真地练习,果然,练了一段时间后,手就不抖了,字也越写越好看。
都说“字如其人”,我一定要练好毛笔字,把祖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国的传统文化犹如一座巨大的宝库。有书法、绘画、雕刻、中国结让我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结了。
提起中国结,就让我想起了我家的中国结装饰画。我家的中国结,它的颜色是红色的,形状是菱形的,中国结一般都是红色的,因为红色代表红红火火。
我非常喜欢中国结。于是,我花了整整一星期的时间去了解它、研究它,中国结就像中国的书画、雕刻、陶瓷一样,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容易被外国人辨认出来,中国结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中国结有着丰富多彩的变化,像我家的就是中国结装饰画,可以挂在我们家做装饰。中国结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在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结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深受各国朋友的喜爱。中国结也是新年礼品、新年广告礼品、节日促销礼品。
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丰富多彩,魅力无穷!
这是一个美好的早晨,我们教室中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作品,有美丽的中国结,有远近闻名的书法,有细致的刻纸,还有雄伟的东塔的照片。这些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我最喜欢的是骏马图,那马儿像在草原上飞奔,尾巴一甩一甩的,非常美丽!
更有趣的是弥勒佛,他有着元宝一样的肚脐眼,手抱着头大笑。他的肚子大大的,里面可装着一条大袋子。俗话说:“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可真搞笑。还有年年有余的中国结,鱼的鳞片金灿灿的,尾巴也是一样。还有一个金元宝。祖国可真好!我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中国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千余年耒,� 它是历代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
过去在农村、厂矿、部队、机关、学校都常有业余皮影戏社团组织,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 化生活。
我国先民所发明的皮影戏,是利用幕影原理,将表演的影子与音乐伴凑和说唱配音联合运用最早的一种视影艺术。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皮影戏艺术是后来发明电影的先导。
我们的祖国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这些传统文化有:除夕守岁、春节舞龙、舞狮、办满月酒等。这些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一代一代的传承延续下来,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适应各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的要求。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说一说过春节吧!
大家一说起过春节都特别的兴奋,能够穿新衣,戴新帽,但是过春节与吃饺子是密不可分的。饺子的起源非常久远。在我们的北方,除夕之夜,屋里热气腾腾,一家人在一起,切菜的切菜,剁馅的剁馅,和面的和面,有说有笑,热热闹闹,大家都在准备初一早上吃饺子。
在古代的习俗中,饺子一般都在除夕晚上包好,到12点下锅。照古代来说,晚上11点到晚上1点为“子时”,半夜12点正交子时,正好是旧的一年离去,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交子”的交加上食字旁,正好变成了饺字,所以称为饺子。
春节吃饺子,表示辞旧迎新。在山东,在饺子里面包上铜钱之类的东西,谁吃到硬币,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不愁花钱。谁吃到蜜糖,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甜蜜、美好。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传统文化,你们知道吗?相互学习吧!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而到了今天我们现代社会,春节更是我们一家团聚的节日。在春节里人们欢聚一堂一起庆祝节日,我们会走亲访友互相问候,“拜年”、吃“团圆酒”更是这个节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最喜欢“过年”,因为每年的春节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们去旅行。
我们伟大的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它包括:书法、京戏、刺绣、瓷器、国画。
你们知道国画是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答案。国画又称这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画,星期日,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了孔园写生。我们首先选好自认为非常理想、非常美丽的一处风景;接着拿出画板,放上宣纸,把景物的比例在宣纸上定好;然后,我们把凉亭、树木、假山的轮廓大致画好;再进行仔细、全面的修改,把各个景物的层次感画出来;最后一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看着这幅画开心的笑了。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并且开阔了眼界。我们应该把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保留下去,还要把它们发扬光大。
11月21日下午,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我们267班四个小组17位同学兴致勃勃地参观、学习了孝义市博物馆和孝义市皮影艺术研究会。
我们来到博物馆,那里的胡师傅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向我们讲解了皮影的制作过程和历史。皮影距现在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20xx年被批位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我国稀有的传统民间艺术。皮影用牛皮做成,工具有二十多种,然后染色。
胡师傅看着我们认真学习的样子,手把手地亲自教我们刻牛皮。我们的那股专注劲儿让在场的家长们赞叹不已。
来到孝义皮影艺术研究会那里的侯老师告诉了我们皮影戏的四个特点:第一、麻纸窗。第二、麻油灯。第三、皮腔。第四、用牛皮做成。精彩的演出开始了,瞧!同学们那么入神地看着,一会儿露出会心的微笑;一会儿发出爽朗的大笑。看着银幕上一个个妖魔鬼怪现出原形,惟妙惟肖的样子,同学们开心极了。
通过这次活动,既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又锻炼了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还培养了我们人与人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能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可多了,有书法、皮影戏、剪纸……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剪纸了。你瞧!那些剪纸作品,有形态各异的年轻人,有飞奔的骏马,有可爱的兔子,还有一朵朵美丽的花……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看,它们被那些水平高超的手艺术剪得这么漂亮,我也想剪出一个这样精致的作品。
下面,我把学到剪“心星相印”的方法告诉你们吧!首先准备好剪刀、小刀、正方形纸、笔;然后把正方形纸对折,折成一个三角形;再在上面画上一个大爱心;然后在爱心里面画上闪闪的星星,一条条细细的根、一片片绿绿的叶子,一朵朵美丽的花;最后用剪刀把外形剪出来,用小刀把图案刻出来,最后小心地打开。这样,一个精美的作品就做好了!
我还剪了蝴蝶、白菜、囍,这些都是对称图形;而且都要用上折、剪、画、刻等技术。我觉的剪纸是一种乐趣,也可以开发想象力。这一次剪纸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的乐趣。
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字绣
十字绣在我国流传已经很久了,它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我特别喜欢,因为我的妈妈是一位十字绣高手,她已经绣过七八份十字绣的大型作品了。现在,她又绣了“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有2米多长,74厘米宽,桥上、河上、地上、树上、房子上、店里……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在上面了。
“清明上河图”上,有挑担的农民,有赶驴骑马进城去赶考的,还有走江湖的医生,留着长胡子的道士呢!
这幅画,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马,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娇子,就在那时,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拉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不过,这么一来,却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站在桥头欣赏风景的人,被毛驴惊呆了,过了好一会才连忙回头赶小毛驴。
我真佩服妈妈,她绣出了“清明上河图”,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陶瓷的故乡”,以陶瓷闻名天下,蜚声海外。八百多年以前,南宋官窑曾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在杭州留下了陶瓷文化的历史足迹。今天我们向日葵假日小队踏着先人的足迹,追寻历史的脚步来到了这个神奇的博物馆。
走进大厅到处陈列着古代的瓷器,它们各种各样、形形色色、千奇百怪,好像在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故事。我们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回到了八百年前,看到了古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接着我们来到陶艺中心,亲身体验古代陶瓷工艺的神奇魅力。陶泥在我们的手中经过我们的拉、捏、拍、揉,一下子富有了生命力,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作品应运而生。望着我们自己的作品,我们都有一种十分强烈的成就感!
一天的博物馆之行非常短暂,但同学们都为我们祖先的心灵手巧,我们祖国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中国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如:精美的民间剪纸、有趣的皮影戏、高超的杂技表演、美妙动听的京剧、黄梅戏和逗人的东北二人转,还有节日民俗、国画、陶瓷……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春联。
贴春联又叫贴对联、贴门对、贴对子,是中国人过春节时的风俗之一。每逢春节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大门上,贴上用毛笔写在红纸上的春联。
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两位神将:神荼、郁垒,他们住在东海的仙山上。山上有一株大桃树,枝干垂到地面,形成一座拱门。山上一些恶鬼经常从拱门下穿过,残害人间的老百姓。玉皇大帝就派神荼、郁垒把守拱门,恶鬼就不敢到人间捣乱了。老百姓每到过年为了镇邪伏恶,就在门上或两边,挂上一个用桃枝刻的小人,并把画的老虎贴上。
明朝的朱元璋为了微服出行,就让老百姓春节时都贴上春联,既热闹又辟邪。
从此,春节贴春联便成了一种风俗,流传至今。
我非常喜欢我家的中国结,因为它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着既古老又悠远的中国文明。
那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在公园里买的,一共有两个,因为妈妈希望我好好学习、身体健康。
这两个中国结和市场上买的颜色一样,都是红色的,是那种热情洋溢的红,让人看着心里就暖洋洋的。其中一个的主结是菱形的,用小拇指一样粗的红绳子编成,主结下面还有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玉石,绳子从玉石中间的小孔穿过,缠成两个红丝的穗子。
另外一个主结是用红色、绿色、金色的丝绳变装的两条鱼,下面还挂了两个小铃铛,一摇就会发出叮铃铃的响声。中间还有用五种颜色的丝绳编成的玉米,最下面是用丝线编成的红色穗子。
中国结也叫同心结,有的代表着爱情,这个我还不懂,有的代表着祥和。而我的中国结象征着幸福和对未来的憧憬,还饱含着妈妈对我深深的爱……
春节,是一个使人难忘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穿新衣、看春晚、放鞭炮??
最难忘的就是放鞭炮了。
春节的夜晚,我和老爸一起在外面放鞭炮。我们买了许多鞭炮,有“地雷”、“窜天”??我先拿了一个“地雷”,点燃导火线,我就立马跑到了别的地方。“地雷”已经“开花”了,那声音,不低于排山倒海了!
我老爸拿了一个”窜天”的炮。我觉得很奇怪:它为什么叫“窜天”呢?难道是它能窜到天上去吗?我继续疑惑不解的看着:老爸点燃导火线,便跑到了我这儿。那个“窜天”的导火线燃了起来。我疑惑不解的看着,只见:“窜天”一下子转了起来,它身边燃着火花,等那些火苗快没的时候,目瞪口呆的景象发生了:那个“窜天”突然飞了起来,在空中又燃起了火花,那火花比那时更旺更焰。
这次春节给我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为什么那个“窜天”在快到的时候又飞了上去,而那些火焰也比以前的旺?当然,这次春节给我留下了许多好记忆、些许快乐、还让我忘都忘不了这次的春节,这次的放鞭炮。这个春节的放鞭炮成了我心中永远都忘不了的记忆,给了我许多问题,也给了我许多快乐。这就是我春节的难忘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