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
临近端午,肇庆的大学同学来珠海玩,顺便给我带了几个裹蒸粽,包装精美,真空的,大小两种,大的一个八两,小的一个半斤。我用清水煮熟,解开它,糯米中包着肉和蛋黄,尝了一口,咸的,味道还不错,肉肥而不腻,蛋黄夹杂在糯米中,使得糯米没那么粘,又接着吃了几口,总觉得少点什么?想了想:哦,怎么没有粽叶的香味?我觉得奇怪,明明是用粽叶包的怎么就没有粽叶香呢?我拿起一片粽叶看了看,颜色很暗、很软,闻了闻,没有香味,我想大概不是新鲜的粽叶吧?
吃着裹蒸粽,想起小时候在家乡过端午节的情景。家乡的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当兵之后,已有二十多年没在家乡过端午节,也没看过龙舟赛。粽子虽然年年吃,但在外吃的粽子象裹蒸粽一样,都是有馅的,味道和内容很丰富,家乡的粽子是没有馅的,原滋原味。因此,再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了。
小时候的端午节,家家都包粽子,不象现在从超市买现成的。粽叶是刚摘的,泡在清水里,糯米洗净滤干,再找一个木架子,缠上包扎用的麻绳,材料备齐了,就可以包了。家乡的粽子比较小,一般是两片叶子包一个,呈圆锥形,糯米不掺任何东西,粽子包完后吊在架子上荡来荡去,象一串串风铃随风摇曳,好看极了。包好的粽子一般是一次性煮好,分几顿吃完,每顿热一下就可以了,粽子煮熟后糯米和粽叶夹杂的香味特别浓。由于家家都包粽子、煮粽子,因此,一到端午节村子里就到处弥漫着浓浓的粽叶香。
刚出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取一个粽子,解开麻绳,展开粽叶,洁白的粽肉露出来了,晶莹剔透,象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有时粽叶的绿渗透到糯米中,很自然,看上去象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着实让人喜爱。闻一闻,糯米和粽叶混合的香味沁人心脾。醮上糖,咬一口,酥软、甜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赛龙舟是家乡端午节最热闹的时候,全镇大部分村子都会来,也有外地人参加。家乡是水乡,水网交错,赛龙舟随便找一条河就可以了。吃完粽子的人们,都要到水上比试比试,赢的吃甜瓜,输的吃黄瓜。这时,水上一条条龙舟如离弦之箭,争先恐后向前冲;全镇的男女老少都出动了,两岸人头攒动,观看的人们扯开嗓子为自己的龙舟加油鼓劲。
沧海桑田,山河巨变,转眼间二十几个春秋过去了,家乡宽阔的大河已变成了一条条小渠,听乡亲们说再也不赛龙舟了。不知道家乡少了龙舟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家乡的粽子还是不是原滋原味?家乡的端午节还能不能闻到浓浓的粽叶香?
因为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时稍晚一点。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我的手上脚上都被带上了五彩线。五彩线是由红、粉、黄、绿、蓝五种颜色组成的,很鲜艳。妈妈告诉我说,端午节带上五彩线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
洗完脸后,我就来到了餐桌前。满满的一桌,真丰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还有香喷的鸡蛋、鸭蛋、鹅蛋。看着这么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正准备开动时,爸爸发言了:“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这可难倒了我了,我就装作没听见,等待爸爸解释。爸爸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真没想到一种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讲完后,我已经迫不急待地想和他们做游戏——顶鸡蛋。
我在盘里随手拿了一个个头较大的鸡蛋,先和爸爸来了一个对决。而我的力气太小了,一个回合下来,就输给了爸爸。但是心里却不服输。心想:“可不能这么算了。”我又去洗鹅蛋,想和妈妈较量一番。
只见妈妈在盘子中左挑右选的,好像里面藏了大将军。
我好奇地问妈妈:“你在选什么?难道鹅蛋还会有什么不同吗?”听完后妈妈耐心地说:“你看这鹅蛋好像都一样,其实里面的学问大着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状,要选“小头”尖一点的,这样的蛋会比较有优势一些;其次要看鹅蛋的外壳,光滑、细腻、颜色匀,这样的蛋壳更硬一些。根据这些特点选,一定能获胜。”我半信半疑地选了一个鹅蛋,就开始跟妈妈较量起来了。
我双手紧紧地握着鹅蛋,使上了浑身的力气,顶啊,顶啊,只听见叭的一声,我赶紧收手,紧张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里的鹅蛋竟然没破,还是好好的,“原来是妈妈手里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赢了!我赢了!”我兴奋地边喊边跳,爸爸也高兴的拍手表示祝贺,妈妈看着我高兴的样子也笑了。
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啊!
昨天,爸爸从奶奶家拿来了几根新鲜的玉米棒子。
我决定给大家煮玉米,好好尝尝鲜。我挑了六根有粗有大的,用力扯去它们一层一层厚厚的绿色外衣。只见一个个珍珠似的玉米粒颗粒饱满,排列整齐。最麻烦的是拔出那一根根又细又软的胡须了。我把六根剥好的玉米棒子放在水龙头下面,给它们痛痛快快地冲个凉水澡。然后,我把它们侵在水里,放到电磁炉上煮。大约煮了十分钟,原来白珍珠的玉米变得黄灿灿的了。爸爸帮我从锅里捞出热腾腾的玉米分给了大家。
看看他们津津有味地啃着我煮的玉米,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我的家乡在富源,我最喜欢家乡的玉米。提到玉米,你肯定觉得不稀奇,其实,它却比一般的玉米的的颜色,大小,味道不一样。春天过不久,玉米苗就长大了。再过一个多月,就成熟了。玉米帮短而粗壮,除去皮,玉米粒就像一颗颗珍珠密密的排列着。玉米粒是乳白色的,有一点透明。煮熟后,玉米粒的表面相当柔软吃到嘴里甜甜的,非常好吃。在老家,人们常用玉米面做汤圆,用玉米面做出来的汤圆,煮出来更白,吃起来有一股玉米香味。
怎么样,我没骗你吧!玉米是不是大小,颜色,味道都不一般?
“包粽子咯!”外婆和妈妈在楼下喊着。我听到后连忙跑下楼,说:“我帮你们一起包粽子吧?”外婆和妈妈笑着答应了。第一次包粽子,我有些手忙脚乱的,我学着外婆和妈妈的做法,首先,我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然后加上糯米,不知怎么回事,不听话的糯米总是从中间的缝隙中跳出来,我用手去堵这个缝,手一放,里面的米又跑出来了,弄得我满手都是糯米。妈妈看了看我的样子,说:“我给你做个示范吧。”于是妈妈把粽叶卷成一漏斗形,把糯米撒下一层,把猪肉填上几块,再撒下一层糯米,然后把粽叶一片搭着一片,最后一折,一捏,一捆。很快就包好了一个粽子。妈妈问我:“会了吗?”我感觉我会了,我点头说会了,于是又包了起来,这次包得挺好的,正当我得意时,粽子又裂开了。我干脆不包了,妈妈这时耐心地对我说:“学什么都要有耐心,包粽子也是一样的,懂吗?”“噢,妈妈和外婆你们为什么包得这么快这么好?可我?”妈妈笑着说:“熟能生巧,妈妈和外婆也慢慢练出来的。”
虽然当时是有些失望,但我并没有失去信心,我想只要我认真学就一定能学会。想起妈妈刚刚那番话后,我立刻又包了起来,我又重新卷了个漏斗,认认真真地检查了一遍,把米倒下去,再把猪肉等材料,一次一次地填下去,可又太满了,我挖出了一些米,又学着妈妈一折一捏,一个大粽子就被我包好了,妈妈帮我用绳子捆起来。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兴奋地喊到:“我成功了!”虽然没有外婆和妈妈包得好,但我尽力去包了,妈妈和外婆还夸了我。
煮完粽子啦!妈妈特意把我包的粽子放在一个盘子里,说:“你看,你包的粽子别有风味,形状各异才特别。”全家人看了我的“杰作”,都说:“非常棒。”
看着盘子里粽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我不仅学会了一门技能,更见证了我的努力和坚持!
时近端午,窗外又是阴雨不断,卖粽子的小贩又开始叫卖了,我从未因此停下脚步,偏偏是这阴雨天,让我沉下心来思念起300公里外的粽子味儿来。
北方的人家不常包粽子。常出现的是凉糕。但总会为孩子而包上那么几个,我家就是个典型。
姥姥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巧的是每个都生的是儿子。兄弟三个便像商量好一般,日日上演大闹天宫演罢各自又领各自父母的训斥去。端午节,那粽子便是为我们三个淘气包准备的。
我是最小的那个,包下的粽子常由着我挑,最大的哥哥也备受姥姥疼爱,所以也得了较好的粽子。独独苦了老二,但二哥并不因此而记恨,有时大哥也会将他的分与他一些。由此难免折射出一些事实来:大哥疼弟弟,二哥心胸宽,我嘛,常是受宠那一个。
或许是平时太淘气了吧,惭愧的是我一直不知道粽子怎么包,只知道等粽子上桌了。粽子未到,总是香味儿先到,粽叶的清香与糯米的醇香挤在一起,推着搡着涌入了我的胸腔深处。引得我口中生出唾液来,坐也坐不住,总要尽力伸了脖子,看看粽子到哪里了。剥开青翠的粽叶,混合的香更浓了,似玉盘高擎传国玺,米丘羞含赤金丹。兄弟三个总要观看一番,嗅闻一番,才忍心下口。我的第一口往往要咬在那颗染黄了周边米的红枣上。我们三人各有各的吃法,而大人一面吃着凉糕,一面看着能把粽子吃出趣味的我们。而今这种场面仍然有,但那三个把粽子吃出趣味的我们不在了,只是闷声吃着,说笑自然有,味道却淡了,不知是因为吃粽子的地方变了?还是时间走得太快了?
吃罢粽子,大人常叮嘱我们不许剧烈运动,只凭那几句话能拦住我们?没门儿!不一会儿,后院又闹腾起来了,我也并未觉得腹中的糯米会粘住肠子,肯定是妈妈又骗人了。
自从搬出平房,那快乐竟再未有过,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今日看来自是很痛心的了。曾经那三个淘气的小疯子现在一个已上了大学,另两个还正为明年的中考而狂奔着。其中一个在老家,另一个在包头。学业重了,团聚只有等到假期才敢奢望。今日逢此细雨落尘,粽香萦心,勾起不少回忆与愁思来。
哥哥们,不知你们各自所处的地方下雨了没有?若是下了,但愿落在你们身边的雨与落在我身边的雨来自同一朵云吧!
端午节快到了,我很想包粽子,于是,就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了粽米、粽叶、豆沙和肉,准备回家包粽子。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大盘子,准备把包好的粽子放进大盘子里。接着,我拿出一个大碗,把豆沙到了进去;然后又拿了一个小碗,把切好的肉装了进去……
好了!一切准备就绪!
“妈妈,过来教我包粽子啦,我准备好啦!”
妈妈正在晾衣服,一听到我叫她,赶紧走过来,说:“准备好了,那我们就开始包吧!对了,你是想先包豆沙馅的还是肉馅的啊?”
我想了想,说:“先包豆沙的吧!”
“好吧!”妈妈拿来了黑绳和白绳,说:“要不这样吧,黑绳用来包肉粽,白绳用来包豆沙粽,你看行不?”我爽快地答应了。“话不多说,赶紧包吧!”妈妈说,“接下来我教你怎么包粽子。”
妈妈先拿起一片粽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形,我也学着卷成一个圆锥形,但手一松,不小心叶子散开了,“你要紧紧地握住它。”妈妈说。
我又重新卷了一下,终于卷好了。总算完成了这一步,妈妈又说:“接下来,你要把糯米塞进粽叶里,但不要全塞满,要留出放豆沙的位置。”我开始把糯米塞进粽叶里,但糯米不听话,全洒在了桌子上。妈妈见了,说:“没关系,再试一试。”我又试了三次,还是没成功。最后,我试着一手把卷好的粽叶捏紧一些,一手用小勺舀糯米、豆沙,这一次竟然成功了,我兴奋极了。
“下一步,你得把口封上。”妈妈说。妈妈把叶子的上面折下来,封了个口。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一下子就成功了。
“最后一步了,就是用白绳把整个包好的粽子缠上。”“这一步真是太简单了!”说着,我就完成了一个粽子。
接下来,我和妈妈一起包了很多粽子,还有肉粽呢,只不过把馅儿换成肉的,绳子系上了黑的,以便于区分。
第二天,我吃上了香喷喷的粽子,吃上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我特别有成就感。
今天,我在碟子上下载了一个游戏,叫玉米汽车赛。它的规则是,有三辆车,左边的是你的,每一局都有奖金,并且在最后一局获胜的话,就
第一局,我选择了44、干木柴、木制轮胎。过了一会,我一看,呵呵,上面写着“祝贺”俩字,不用说,我赢了。
低二局,我换了MZAIE—2、柴油、海绵轮胎。几秒钟后,上面写着“失败是成功之母”,看来我输了。
虽然中间时赢时输,但是,我还是成了总冠军。虽然这个游戏很简单,但是,有时很简单的也会因为骄傲变成困难。
因为这几天妈妈工作比较忙,经常加班,我家一直就是买饭吃,今天下午我对妈妈说:“我想学做饭”,妈妈说:“那我们做点玉米粥喝吧!”
妈妈开始教我怎么做了:首先我把锅洗干净,放在炉子上,先把煤气的总开关开开,再把火打开,把锅里放入半锅水,再就是等着水烧开的时间,把玉米面放在盆里用水搅匀,水开了把搅匀的玉米面倒在锅里,盖上锅盖煮大约2分钟的时间,玉米粥就熟了,香喷喷的甜味就飘满了厨房。
我和妈妈一起收拾桌子把饭端上,先让妈妈尝了尝,妈妈说:“很好喝”,我们全家人就都喝起来,我自己喝着甜甜地玉米粥,心里也甜滋滋的,我一定要学会更多做饭的本领,帮妈妈一起干家务,让妈妈能有更多休息的时间。
又是端午。我异常兴奋——我最爱的的便是外婆做的煮粽子了。
走进外婆家,一股浓浓的粽香钻进鼻腔。一声节日快乐,一阵虚寒问暖,外婆笑盈盈地端来一盘冒着热气的粽子,她的眼睛眯成了线儿,热情吆喝着:“吃粽子喽!”我们都靠在沙发上聊天,这会儿都挺起了腰板。那盘诱人的粽子顿时成了全场的焦点。解开粽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只只胖胖的,长三棱椎形的煮粽子,丰润饱满。我拿筷子掇起一只,小咬了一口,细细嚼着,自然清咸之味萦绕舌尖,黏稠不腻之质触动齿根。这粽子是蘸白糖吃的,我把粽子在白糖碟上滚了个圈,让它穿上一件满是晶莹珠子的衣服,便开始大口咬起来。原本的清咸味再加上丝丝甜味,柔软劲道的糯米再添上白糖的硬脆的颗粒,更是独具风味。
全家七人围坐在沙发上,嚼着美味的粽子,谈着家常。客厅里,弥漫着浓浓的粽香和亲情。
听着大人们谈着家事,我心里琢磨着:端午节是个独具文化风韵的节日,那就来点有文化的吧。我便喊起来:“我们来进行端午节知识问答吧!”大家都一愣,便一致拍手同意。
我先开场:“请问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这时,饱学之士——外公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叙说端午来历,从大诗人屈原饱受官场排挤到投身汩罗江,再到人们投粽子到江里给鱼吃,最后演变成纪念屈原的习俗,外公讲得有条不紊,大爱都入神地听着,拍手称快。
老爸也来发问:“请问,屈原是什么诗派的代表?”他话音未落,我便抢先答道:“浪漫主义诗派!”老爸见我反应之快,又追问:“那他的代表作是什么?”“《离骚》!”我镇定地回答。老爸见考不倒我,又出了一题:“请说出《离骚》中的千古名句。”我喑想:简单!便摇头晃脑地背起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连老爸也不得不夸我真厉害。
“请问,端午节的活动有什么?”舅舅也兴致勃勃地发问。“包粽子、吃粽子!”外婆抢先答道——这个她最内行。“赛龙舟!”妈妈也不甘示弱。“还有吗?”舅舅神秘兮兮地问。大家一时哑口无言,都答不上来。舅舅见状,慢慢说道:“还有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大家都自愧不如。
客厅里,淡淡的粽香弥漫,浓浓的文风氤氲。今年的端午节,又多了一层风韵。
提起童年,我并没有想到那些彩色的弹珠、晶莹的玻璃瓶,更不见那毛绒的小狗、轻巧的风铃,我的眼里、心里、梦里,只有那条大河和清香的粽子。
童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跟爸爸妈妈度过的,很难得才会在寒暑假回老家。老宅子边上的一条大河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特别是那河中芦苇生长最茂盛的时候。
伴随着布谷鸟清亮的啼叫,还有那晨间露珠的清凉和芦苇叶的清香,我睁开惺忪的双眼,趿拉着两只拖鞋,竹椅的“嘎吱”声呼唤着我奔向厨房,进屋,便见墨绿如竹叶般的芦苇叶经过热水的浸泡,已是光亮照人,散发着阵阵粽香。
透明莹亮的糯米,深红饱满的枣子,普普通通的食材却在奶奶的手中巧妙地融合,变得不再普通。一片叶子横握手中,双手大拇指压住中间,轻轻一弯,便在手中形成一个圆锥状,而叶片两边交错于其边缘。接着用勺舀起糯米填满一半,确保不漏后放一颗大枣在中间,再用糯米填满这个圆锥,将交错的叶片盖住圆锥口,用细长的红绳缠绕住,打个结,一个像蝴蝶一样的粽子便诞生了。
看着奶奶包粽子,犹如听了一首优美的曲子一般,奇妙不已。等包好了一小箩筐,奶奶终于直起腰,用手捶打着酸痛的臂,“醒啦!等会吃粽子哦!”奶奶慈祥的笑容浮现在脸上,怜爱地看着我。我点点头,望向大门外的河水,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似镀上了一层金,远处传来了悠远洪亮的货船汽笛声,引人浮想联翩。
锅盖打开,伴随着升腾起的氤氲,我迅速窜进了厨房,馋猫一样扒在桌边看那还在水中翻腾的粽子。捞起一个,交换着双手解开红绳,斜吹着粽叶,让那金黄掺红的粽子滚入碗中。用筷子夹起一角沾上白糖送入口中,又糯又粘,细细品味,糯米的香和枣子的甜,便全在舌尖慢慢融化蔓延开来。
如今,却是很少回去了,奶奶的身体也不允许她再做这些,童年似乎只存在于我的记忆里。每每想来,我的童年,就是枣的甜、糯米的粘和芦苇的清香了!
我吃过的水果有红红的苹果,黄澄澄的香蕉,桔黄的'橘子,其中我最喜欢吃的是橘子。
橘子圆圆的,跟我拳头差不多大,外皮厚又粗糙,闻一闻,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外皮橙黄橙黄的,让人看到就想吃。
剥开橘子皮,果肉外还有一层白衬衫,脱掉网一样的白衬衫,金黄色的果肉就露出来了,我忍不住咬一口,哇!橘子的味道酸酸甜甜的,让人吃了还想吃,那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橘子还可以做水果拼盘,榨成果汁,这又是不一样的味道。橘子还可以做成水果罐头,这样橘子可以放很长时间,又不容易坏掉,还含有维生素。
我喜欢这好吃的橘子。但是橘子虽好吃,吃多了也会上火,所以这么好吃的橘子也要少吃哦。
一阵清逸的香气从蒸笼里飘出,充斥着整个厨房,端午节便从这一刻开始了!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我们当地的端午节也叫“五日节”,“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划龙舟”,一连过五天。我最喜欢的就是初二吃粽子了!瞧我们家正在包粽子!
制馅
制作粽子的第一步当然是做馅了!只见妈妈拿出一大袋糯米,将米放在已经盛好的一盆水中浸泡,同时将其他的一些杂粮也放进去。再过了几个小时后,妈妈将水倒出,那些被浸过的杂粮就有点粘稠了,妈妈说这样做出的馅会更好吃。
洗叶
制作粽子的第二步便是洗粽叶。妈妈让我把放在阳台的粽叶拿来,我一听,立马拿了过来,妈妈接过粽叶,把粽叶放在热水中浸了十分钟,接着解释到:“这粽叶放在热水中,一来是为了消毒,二来是为了使粽叶变软,包粽子时更好包,一举两得!”
包粽子
接下来的一步便是包粽子了。妈妈将浸好的叶子从中间卷成一个圆锥形,留出一部分粽叶,再在圆锥中放入做好的馅,就像盖盖子一样把留出的那一部分粽叶一按,再把粽叶的前端往粽子身上一缠,用绳子一捆,便大功告成了。
品粽子
一个小时下来,已经包完了将近二十五个粽子,然后妈妈把它们这些“胖小子”放入蒸锅中,蒸出来后便可以吃了。到了晚上,所有粽子都蒸熟了,打开锅盖,香气直往鼻子上扑。我们就拿出粽子,几个小孩子好像不知道烫、不怕烫一样,从我们手中“抢”过几个粽子立马吃了起来。就这样,端午节在洋溢着浓郁的快乐气氛和甜蜜的粽香中过去了……
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对一种文化温暖的记忆。我最喜欢的便是端午节,你们呢?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眼看就要端午了,为庆祝这一传统节日,同时让全体员工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精品在端午节前几天,就安排杜队专人负责,准备了所需要的材料,购买了粽叶、江米、蜜枣等等,以及包粽子所需要的盆、桶等必须用品,为使员工们过上一个温馨的节日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经过大家清洗、泡米、煮粽叶等准备工作就绪,这不,7号就组织“包粽子能手”们挽袖开工,包起了粽子。一时间粽叶舞动,草绳穿梭。只见他们双手将粽子叶卷成漏斗状后,用糯米充实压紧,再用草绳打个结,动作麻利优美,转眼间就包出了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还有那男同志,一点也不逊色,粽叶翻飞,一会就包好一个。
待粽子上锅,不一会就粽香四溢,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来。等到热腾腾的粽子发到大家手中的时候,大家都露出开心的笑容,总觉得不知为何,这粽子吃起来特别的香甜。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不只是简单的粽子,里面还包含了企业关爱员工的真挚的祝福哦!
“吃饭啦。”我闻到了一股香甜的玉米味儿,跑到饭桌前一看,果然有可口的玉米。金灿灿的玉米宝宝排着整齐的队伍,真神气!
我迫不及待地伸手拿了一个,咬了一大口。“哇!”甜甜的玉米汁流进了我的舌尖,“真爽!”我接二连三地咬了好几口,不一会儿,玉米的下半身被我全吃光了。
我得意地看了看玉米棒子,这时的它真像手***耶!我在它的上身又咬了几口,这时的它变成了超人。一边吃玉米,一边把玉米棒子变成各种各样的玩意儿,真有趣。
盼望着,盼望着,夏天来了,端午节也随之而来了。
端午节主要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屈原。他因政见不合被楚王赶出国都,后得知楚国已亡,便悲愤地跳入汩罗江自杀了。人们便于他跳江的日子——农历五月初五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来纪念他。
对于屈原,我真是太熟悉了。在我的老家湖北武汉的东湖边上,就矗立着一座屈原雕塑,旁边有一座行吟阁,名字来源于他的“行吟泽畔”一句。再者他也是我几千年前的“老乡”,提起来总有一种亲切之感。
据说屈原跳江后,人们向江中投米,以免鱼虾吃掉他的身躯。正因如此,去年端午,我也尝试亲手包了粽子。首先要泡粽叶和糯米,准备材料。然后将干净粽叶窝成漏斗形,托在掌心,盛点糯米在粽叶中间压实并包好,不能漏。最后紧紧地缠上棉线,一个粽子便大功告成,也可加红枣、肉等,会更“色香味俱全”一点。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算第二项活动。所以端午假期,我不仅用美味的粽子满足味蕾,还大饱眼福,在潮白河边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龙舟赛。随着一声号令,龙舟们冲出了起点,在水面上滑行。只见那些壮汉们有节奏地划动手中的桨,大声喊着口号,鼓手使劲敲鼓。一时间,河上水声阵阵,人声鼎沸,鼓声震天。岸上的观众们纷纷为自己看好的龙舟加油,我也不例外。这样热闹,河里的鱼虾一定早就吓跑了,我们不用担心它们吃掉屈原的身躯了。
我做的第三件事是挂艾草,它有驱蚊杀菌的效果。我和父母都亲手挂了一个艾叶包,屋里飘出浓浓的艾香,“碧艾香蒲处处忙”,真好!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的“国宝”,我们更应爱护它,珍惜它,让“国宝”永存!
端午已过,我仍记忆犹新,粽子的香甜还荡漾在舌尖,龙舟手们的身影还浮现在眼前,我伴着这美好的回忆,盼望着下一个端午佳节……
周四,我来到了俱乐部。唐部长帮我们做完阅读作业后,就给我们吃葡萄。我看着晶莹剔透的葡萄,马上垂涎三尺,填一填饿了的肚子。
唐部长看见了,和蔼地说:“那个……我去洗葡萄,给你们吃。”嘻嘻!能吃到美味的葡萄,那太好啦!我看见葡萄洗好了,就马上拿了一个有皮的葡萄,管它好不好吃呢,一口吞!“啧啧啧!我的妈呀,好难吃呀,酸死我啦!”这句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突然笑起来,就算只有两个人,那也是取笑我呀!葡萄有许许多多的品种,我最爱吃的是一种绿色无籽的那种。
吃完葡萄后,唐部长给我们猜了一个谜语:“远看玛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圆溜溜,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酸溜溜。”让部员们打一水果。我知道是葡萄,可不想说。觉得太小儿科了。李康榕说:“是葡萄。”“说对了。”唐部长摸着他的头,肯定地说。
我去过葡萄园,看!葡萄园里有一片片紫色的云彩。葡萄有紫红的,有浅绿的`,有大的,有小的!各种各样。不,还有:满园的葡萄,像不像一个个小朋友拥挤在一起呀?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就像整天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那个亲密劲儿,别提有多腻味了,生怕有人要分开他们似的。
有人喜欢紫盈盈的葡萄,有人喜欢粉脸红唇的桃子,有人喜欢水灵灵的大西瓜,而我最喜欢黄灿灿的香蕉。
未成熟的香蕉穿着绿色的皮衣,成熟的`香蕉穿着一件金黄色的铠甲。弯弯的香蕉像天上挂着的一轮新月,又像那湖水中荡漾的小船……他们就像亲密无间的亲兄弟紧紧拥抱在一起。
掰下一根香蕉,用手摸摸香蕉的外皮,凉凉的、滑滑的。轻轻一捏,软软的,柔软光滑得就像小姑娘嫩嫩的小脸蛋。
撕开一点外皮,凑到鼻子边闻一闻,又香又甜的气味扑鼻而来,真是沁人心脾,回味无穷。金黄色的外皮包裹着里面的奶黄色的果肉,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咬上一口,香甜可口,糯糯的、软软的、甜丝丝,可真好吃啊!
听说香蕉的作用可大了,它里面含有果胶,因此小朋友吃了能润肠,防止便秘;它里面还有丰富的维生素,阿姨们吃了还能美容呢!香蕉里面还有钾、钠元素,老人吃了它还能降血压呢!
节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到婆婆的家乡。到了那里,真正感觉到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婆婆把我们带到玉米地摘玉米,我们来到玉米地,首先看见一片金黄的玉米,每一个玉米杆上都有一个胖胖的娃娃,灰色的头发,黄黄的外套。一层一层地剥开它的衣服时,我看见一排排饱满的,又香又好的玉米粒,给人们带来了健康与幸福。
婆婆回到家煮好玉米讲了一个道理给我听,她说做人不要光看外表。所以我要像玉米棒一样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做人。
端午节随着时间,笔直奔来。龙舟运动员日夜练习,手不离桨,只为比赛的那一刻。孩子们兴高采烈,手中的玩具变成了不生不熟的鸭蛋,有用零花钱买的,也有从家里顺的。他们只为与同伴撞蛋的那一那。而我呀,只等锅中的粽香飘出来的那一刻!
往年热闹的端午节,我都是激动地坐在桌子旁,紧张的竖着筷子,望着厨房中进行烹饪粽子的奶奶。每年我都会吃奶奶包的粽子,所以不用看,也不用尝,只要闻见香味,就会忍不住咽口水。可光吃不会做就“不像话”了。所以这次我要过个与众不同的端午节!
其实那第一步就是找一位强大的师父――奶奶。包粽子并非简单,需要提前几天泡好箬叶,准备好肉、米、蜜枣、红豆。喜欢的话,还可以买些蛋黄。
准备好了食材就要开始制作了。奶奶先是灵活娴熟的给我演示了一遍。大体上是先把箬叶卷成一个锥形,再放上适量的糯米,加上喜欢的馅料,接着再把它用米饭填满,把它盖起来,绑结实就完事儿了。看奶奶行云流水的包好了一个粽子,我也便觉得包粽子并不是什么难度特高的活了。接过奶奶手中的箬叶,卷――放――拿――再放!可惜诞生的是一个不是菱形,不是三角形,也不是斗形的东西。望去,连一丁点粽子的感觉也没有。
我便又继续尝试,漏米、破皮、变异,真感觉命运在和我作对。这时奶奶又给我演示了一遍,还和我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我便重整旗鼓,再一次尝试。终于一个勉强可以算是粽子的粽子诞生了,虽然不知它的味道怎么样,不过奶奶还是送我了一个大拇指。
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相信再练个几天几夜,我包的粽子定会超过奶奶!
缓缓的水流声将我从梦中拉出,优美、缓慢,仿佛处身于山间小河边。惺松中望见母亲忙碌的背影,空气中迷漫着艾叶的清香。
母亲的细碎的步伐,在厨房中穿梭,满是裂痕的手掌清洗着水中的艾草,我想在这仙境中再赖会儿床,可艾草的清香不断钻进我的鼻子,使我睡意全消。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香,偏黄的叶子仿佛是大版的竹叶,还带有艾草的清爽气味,母亲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铁盆中,再烧一壶滚烫的炎,水汽渐渐升起,袅袅清香似乎被裹在里面,如同茉莉花开,将花苞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清香四溢,不由令人陶醉。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个个饱满,相互倚着,似是喝了一夜的琼浆。母亲没做过粽子,这是第一次,虽然包的粽子简单至极,但那种味道令我深深迷恋,永不得忘。
母亲将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笨拙地一弯,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取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角内,将一颗蜜枣放置中央,周围再填上几撮米。母亲尽量不让枣露出来,那汁也不会流出,使所接触的糯米更加香甜。母亲捍着盛满馅的粽叶,却好像举着十几斤重的石头,手不停颤抖,生怕缠线的时候系错一步。最后,粽子只是三个角的平面,母亲笑道:“我做的不好,这么丑!”端午耀眼的阳光照在母亲的背上,我坐在母亲身旁,要是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该多好啊!
粽子在锅里不停地响着,这是端午的伴奏。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房间上空,我不住地往锅内望,怎么还没好!母亲踢踏舞着从锅内取了一个粽子,解开绳子,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第三口,是蜜枣的甜蜜。
我在母亲的抚养中成长,田里的小树隔年盈尺,母亲却随着光阴逝去逐渐白头。我现在吃过许多地方很有名气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却都不及母亲亲手包的粽子,母亲所做的粽子,是世上最甜的!
夏天,玉米又“登场”了,我最喜欢吃玉米了!
玉米披着好几件厚厚的“衣裳”,我真想问它:“夏天 到了,你还披着绿绿的衣裳,热不热呀!”“脱”掉玉米穿的“衣裳”就是它的胡须了,它的胡子是棕色的,它的胡子包在衣裳里,怕别人笑它,只露出几根胡子 而已;把“胡子 ”剪掉,里面就是它的“牙齿”了,牙齿是金黄色的,好像没刷牙似的,有些都给虫子咬了,“牙齿”都黑……的,别人看都不看你一眼,“牙齿”软软的,但玉米可以吃,牙齿里甜甜的,你一定会吃完一个玉米还会再吃一个的。
玉米的形状长长的,把玉米放进水里煮,煮好了,热……的,咬了口又香又甜,还过几分钟就吃完了,我也是个贪吃鬼,吃了两三个玉米还想要,哈哈!
“啦啦”,“叮咚咚”,美妙的水果家族的音乐响起来了。
水果们都来到了大厅中,因为今天是水果皇后大草莓生小宝宝的日子。
“小宝宝长得跟皇后一样美丽。”下人桃子说。“是呀,是呀,宝宝长得好美啊!”“我这个当爸爸的应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对了,就叫红草莓吧。”芒果国王说。大家都说国王名字起得好。小宝宝好像也听懂它爸爸说的`话了,甜甜地笑了笑。
水果家族的聚会真热闹啊!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唯一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有的地方包粽子,有的地方划龙舟,有的地方喝雄黄酒。
今年端午节,我们家则是包粽子。节前一天晚上,听爸爸说要包粽子时,我兴奋得睡不着,我从来没有亲自动手包过!第二天起床时,爸爸已经在准备了。我走过去一看,他正在剪粽叶头,旁边则泡着糯米和绿豆,一个碗放着腌肉,另一个碗泡了香菇。看来爸爸准备得差不多了,我问爸爸:“爸爸,您不是说好和我一起准备的吗?为什么不等我了?”爸爸笑笑说:“你在那睡懒觉都没起来,我就先准备了嘛。”
过了不久,爸爸将绿豆和糯米滤过水后混在一起,喊我:“来帮个忙吧,把香菇切成条。”我切完香菇,爸爸又说:“料都备好了,开始包粽子吧。”说着,他就拿起一张粽叶,在粽叶的三分之一的地方打了一个折,卷成了圆锥形,然后就开始放一层米后放肉和香菇,再放一层米,最后则是将粽叶折了,把所有食材包住,又用草绳捆住捆牢固,粽子就包好了。我坐在一旁看了一会儿,就跃跃欲试了。心想:这不就是用一片叶子包住一些米,然后捆好,有什么难的?这样一想,就直接动手了。没想到连草绳都捆不好,整个粽子都散开来,里面的米和香菇撒了一桌。这情景,弄得爸爸哭笑不得。他走过来,手把手教我包:“你看好了,把竹叶折成圆锥,加料,但不能太满……”我按照爸爸的方法又试一次,还真的学会了,后来我又包了好几个不像粽子的粽子了。
妈妈把粽子放进高压锅里,过一会儿,就飘出阵阵粽香,这特别的香味令人好生期待。
粽子煮熟后,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我迫不及待剥了一个粽子,一阵香气扑鼻而来。咬一口,唇齿留香。此时,不禁感叹:“这一次包粽子真是有趣的体验呀!”妈妈一边品尝一边说:“还是自己家里包的粽子香!”爸爸得意地说:“那当然,我亲自掌控的能不香吗?”
桌子旁,笑声一片,粽香飘荡。
有一位农民种了一大片玉米,玉米快成熟了,却被野猪吃了不少。过去,野猪一来,可以开枪打,现在有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打不得了。你不打他,它就糟蹋庄稼为此,农民叫苦不迭,我觉得不能打野猪。
其实,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保护好农作物,比如立一个护栏,避免野生动物做坏事就可以了。或者,把野猪等对农作物有害的野生动物运送至其他同样适宜他们生存的地方。
如果人
但如果我们只管保护野生动物,不保护庄稼,或只是给予一些补偿那农民岂不是“坐着吃白食”吗?
所以对野生动物吃庄稼,我们应采取保护、补偿、控制的方案。
今天,烈日炎炎,大地就像烤焦了一样。蝉在树上一直叫个不停“知了、知了。”奶奶看看那田里快被晒死了的玉米对我说:“梦琴,我们去摘玉米吧?”在无奈之下我只好勉强答应了。于是,我赶紧冲到了房间里拿了一个破旧的草帽把它戴在了头上,这样就晒不到太阳了。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田地里。奶奶对我说:“摘玉米不能整个都掰下来,要把玉米的皮先掰到两边,然后,把玉米掰下来就可以了。”于是,我就照着奶奶说的去做了,可是还是掰不下来。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奶奶来了,见我愁眉苦脸的,惊讶地问:“梦琴,怎么了?”我伤心地说:“我的玉米掰不下来。”奶奶说:“那你方法是不是弄错了?”:“没有啊。”:“你是不是力气太小了?”我又试了一次,居然成功了。这时,豆大般的汗水从头上流了下来。
看着满满一大袋的玉米,我心里美滋滋的,这才深深的感受到:一分劳动,一分收获。
随着一缕粽香飘入鼻腔,我才偶然发觉,已是快到端午佳节。
说起端午,我最先想到的自然不是龙舟,屈原,艾草,菖蒲,雄黄酒什么的,而是清香四溢的粽子。
小时候过端午,我们这些小孩子总喜欢外别人家跑,借此蹭几个粽子。虽然是为了蹭粽子,但我们都不太喜欢吃粽子,因为粽子里面的糯米吃起来黏黏的,软软的,很甜很腻人,平常家里煮糯米饭我是坚决不会碰一粒米的,但是粽子可能因为外面有叶子的清香味和里面一些馅料,勉强能吃下一两个,而且粽子的味道很好闻,那时一种清甜的自然的味道。
我们家是不包粽子的,一般都是提前就把粽子买好,我以前也问过阿公和阿婆,阿公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教导着我,我当时受不了,立马躲得远远的,走时还小声的留下了一句话“不会包就直说嘛”一阵微风把我的话带进了阿公的耳朵。然后我就和阿公上演了别开生面的血腥画面,阿婆则一个人站在旁边偷笑。
过多的体力消耗,再加上今天周围到处都弥漫着粽香,使我的肚子很快就“咕咕”作响,我尴尬的红了脸,抱着阿婆的腿,可怜兮兮的看着阿婆。
阿婆看了看我,再看了看时间,转身进入了厨房忙碌。阿公这时则十分善良的‘扔’了一瓶牛奶给我,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拿着牛奶就跑到一个不知名的角落独自享受起来,走时貌似看到了阿公嘴角抽搐了一下。
刚喝完牛奶就被阿公抓去干活了,挂艾草,挂菖蒲等等。刚喝下一瓶牛奶补充的体力一下子又耗光了的感觉。
看着阿婆还在烧着火,煮着粽子,鼻尖粽香的味道愈发浓烈,肚子也饿得愈发的厉害,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问阿公要吃的,他板着脸说快吃饭了就不给了。哼,就是小气!
不知过了多久,在我快要睡着的时候,阿婆一声“吃粽子咯”立马把我惊醒,整个屋子里面粽子的气味芳香四溢,我火急火燎的拿着一个刚出锅的粽子,感觉就像拿了一块刚烧红的铁块,在手里扔过来扔过去,阿婆笑看着我。
等到温度差不多时,我三下五除二的把小粽子的‘绿外衣’剥了,闻着淡淡的清香,终于在肚子的催促下将粽子下了肚,满意的打了个饱嗝。
外婆把粽子装了一些,放在了外面的小石桌上,让我去叫周围的邻居们也来吃粽子。
看着大家都其乐融融的吃着粽子,谈天说地的,只觉得心里暖烘烘的,好像很满足。
不知道今年的端午又会发生些什么有趣的事呢?很让人期待呢,你们是不是也很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