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悦悦的三年级作文精选10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10篇关于小悦悦的三年级作文,欢迎参考。

小悦悦作文 篇1

融和三代潜质的乐聪

在电视剧《幸福攻略》中,佟悦饰演的乐聪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佟悦眼中,乐聪融和了70、80、90后三代人截然不同的特质:70后爱思考,80后爱攀比,90后爱谁谁。每隔10年,社会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乐聪兄妹三人,囊括了当今社会最让爹妈头疼的三种家庭类型:无性婚姻、单亲家庭、剩男剩女。乐聪一心想超越大哥,自信满满开起了装修公司,后来投资失败血本无归。经历过重大挫折的乐聪虽然颇受重创,但也因祸得福,不仅与女友的关系更进一步,与哥哥的关系也化干戈为玉帛。

乐聪这个角色本来是导演楚奇自己要演的角色,在剧组中他没法一心二用,就让佟悦来帮忙。说起来,佟悦与导演楚奇初中就认识了。佟悦在北京西单一片儿长大,十几岁的时候无心念书,年底在街上卖贺年片,藉由姐夫果静林认识了楚奇。果静林曾在2009年凭借《袁隆平》一片获得当年的金鸡奖最佳男主角。那时候楚奇是著名歌星,与双胞胎哥哥楚童组成兄弟组合,单曲《越飞越高》跟随着旭日升冰红茶的广告红遍大江南北。佟悦对这位大歌星非常仰慕,天天跟在楚奇屁股后玩儿。

佟悦天天跟小哥们儿在街头乱晃,最喜欢的地方是动物园、官园花鸟市场,还有各种自由市场。自由市场里卖的国外画册、玩具和衣服,是他当时处心积虑想弄到的玩意儿。现在回想起来,佟悦也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无聊,大把的时间一晃而过。后来,因为学习太差,佟悦上了中专学厨红案,专攻淮扬菜。毕业以后,他被分到上海的国营餐厅实习。在上海实习的3个月期间,姐夫果静林正在上戏念书,没课的时候带佟悦到学校里玩儿。看着未来的大明星们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在草地上弹吉他,这样的生活让佟悦很向往。

果静林看佟悦形象好,普通话也标准,建议他考上戏,好歹能拿个大学文凭,总比中专生在外面乱混着强。佟悦马上跟单位请假一个月准备考试,果静林给他排练了一首歌和一部哑剧。哑剧讲的是爸爸带着小孩去公园放风筝,风筝飞起来以后,爸爸看见一个美女,把风筝拴在孩子的腰上,转身勾搭美女去了,等爸爸讪讪而归,回头一看孩子已经被风筝带飞了……佟悦同时演爸爸、小孩儿和美女三个角色。二试的题目是《买主与卖主》,佟悦演一个练摊儿的,把当年春节晚会小品中的叫卖词儿用了进去。后来,佟悦以全国第四的成绩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上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田海蓉、罗海琼以前都演过许多戏,大部分同学领悟都比他快,直到大三演独幕剧的时候,佟悦才慢慢开窍,当年拿到了奖学金。

学校怕学生们把奖学金给挥霍了,于是采取了分期发放的方法。第一学期,佟悦把奖学金交了学费,第二学期,他把奖学金全给了父母。同学徐铮把他介绍给滕文骥导演,大学毕业以后,佟悦有机会拍了第一个戏——电视剧《湖州会馆》。佟悦饰演纨绔子弟刘青达,一位从小娇生惯养的大少爷,爱上了一位外国姑娘,跟袁泉扮演的姐姐和胡军扮演的姐夫反目成仇,最终被姐姐杀死。佟悦回忆,滕文骥是个在片场幽默风趣,头脑清楚的老头儿。然而,佟悦却觉得演《湖州会馆》的时候,自己太爱玩儿,没把精力百分之百地用在戏上,表演留下很多遗憾。虽然他知道没人会苛责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但心里一直很内疚,觉得自己对不起徐铮。许多年后,徐铮早忘了这事儿,佟悦却一直放在心上。今年,佟悦的经纪公司与滕文骥将会合作一部新戏,他的资料再一次被递了上去。他一方面盼着自己能因旧交情加分,又盼着滕文骥不再记得自己当时稚嫩的表演,一切可以重头再来。比较容易自责的人最不合适做演员,一场戏没演好,片场几十号人大眼瞪小眼,根本没功夫给演员纠结,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忘掉,从头再来,佟悦花了很久才克服了自责。

按说心重的孩子应该学习好,佟悦从小学习不好,还是输在了偏科,有意思的老师才会调动他的积极性。毕业的时候,佟悦本来要考北京武警文工团,因为他当时的女朋友在上海,佟悦最后放弃了这个机会。

与尚敬的合作

著名的喜剧导演尚敬很喜欢佟悦,佟悦连续拍了尚敬导演的情景剧《都市男女》《房前屋后》《卫生队的故事》,那是他演艺生涯中难忘的愉快经历。《都市男女》一共拍了365集,拍到第3个月的时候,沙溢撤了;拍完100集的时候,尚敬也撤了;拍到200集的时候,吕小品也撤了……齐星导演把最后65集拍完,佟悦是惟一从头跟到尾的演员。

尚敬在拍《武林外传》的时候,本来想让他演白展堂,沙溢演李大嘴,姚晨演佟湘玉,但佟悦当时在横店拍戏,他问那边什么时候开机,如果开机能赶来,他就一定来。过了几天,尚敬给佟悦打了个电话,说沙溢很想演白展堂,白展堂戏多,沙溢指着这钱还房贷。《武林外传》后来神奇大火,里面所有的人都成了大明星。尚敬给予了佟悦很多,他导演的戏,佟悦从来不问角色大小。拍电影《饭局也疯狂》的时候,佟悦客串了一个警察,天亮了梁冠华饰演的左警官把犯罪分子一网打尽后,佟悦就一句台词:“哎,左师傅您参加饭局,还能破这么大一案子。”

佟悦演戏多年,眼见身边许多人一夜大红大紫,他中间也曾想过放弃。几个北京同学合计着开个饭馆,主营淮扬菜。可是饭馆是“勤行”,一旦开始就要每天从早忙到晚,不能有一时松懈。开饭馆要从爹妈那拿钱,佟悦实在张不了嘴,后来同学的饭馆儿开张了,主营麻辣香锅,不出佟悦所料,同学的心里总还挂着演戏,一年之后低价转让。佟悦前思后想,终于悟出一个道理,做任何行业都有难度,做演员最大的难度在于坚持,坚持下来而并非执著于红与不红,今天比昨天强,这是最大的快乐。

后来,佟悦又跟这位同学演了电影《颐和园》,他俩演郭晓冬饰演的周伟的同学,在宿舍里放肆地评论着女生的身材和胸围。拍戏的时候,他们只有自己的剧本,谁也不知道影片整体是什么样子。第一次看片的时候,佟悦以为自己演的是个毛片,后来才知道里面隐含的政治意味。

回炉话剧舞台

佟悦有个习惯,在外面演几年电影电视剧,就要回舞台上演演话剧,他管这个过程叫回炉。他在话剧界的固定搭档是俞白眉,无论在《房前屋后》《无敌三脚猫》还是《单身公寓》,俞白眉的剧本总能给人惊喜。佟悦在电视上也经常演喜剧,《乐活家庭》《卫生队的故事》里都有他的身影。《幸福攻略》热播之后,佟悦将出演电视剧《孤军英雄》,电视剧里面的明星有胡军、柯蓝、李雪健,佟悦在其中演一个超级卧底,他先被派去部队卧底,部队被新四军收编后,又被赋予了新的卧底使命。

上个月,佟悦刚刚拍完电视剧《裸婚之后》,他在其中演一个不折不扣的万人迷。出演高富帅让佟悦有点压力,让他更觉不可思议的是,他所扮演的完美男人还有着天使的心肠:他无私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位朋友,要钱出钱,要机会给机会,为了让他喜欢过的女孩跟她现任老公和好,还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身家。而正在拍摄的电影《我的狐朋狗友》听名字就知道是喜剧。在电影中,佟悦饰演的花花公子得罪了黑社会老大,与狐朋狗友们一路逃避追杀。电影里演“狐朋狗友”的是佟悦现实中的同班同学,王景春和毛兴红。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一个新人。明年,佟悦希望自己成为黑马电影中杀出来的一匹黑马。

本文图片由唐德凤凰演艺经纪有限公司提供

佟悦在《幸福攻略》里饰演三弟乐聪,高龄恐婚,做生意不靠谱,没少让家里人操心。佟悦本来做好了挨网友砖头的准备,可大家的评价和风细雨,以鼓励居多,这让他反而有点失落。

融和三代潜质的乐聪

在电视剧《幸福攻略》中,佟悦饰演的乐聪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佟悦眼中,乐聪融和了70、80、90后三代人截然不同的特质:70后爱思考,80后爱攀比,90后爱谁谁。每隔10年,社会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乐聪兄妹三人,囊括了当今社会最让爹妈头疼的三种家庭类型:无性婚姻、单亲家庭、剩男剩女。乐聪一心想超越大哥,自信满满开起了装修公司,后来投资失败血本无归。经历过重大挫折的乐聪虽然颇受重创,但也因祸得福,不仅与女友的关系更进一步,与哥哥的关系也化干戈为玉帛。

乐聪这个角色本来是导演楚奇自己要演的角色,在剧组中他没法一心二用,就让佟悦来帮忙。说起来,佟悦与导演楚奇初中就认识了。佟悦在北京西单一片儿长大,十几岁的时候无心念书,年底在街上卖贺年片,藉由姐夫果静林认识了楚奇。果静林曾在2009年凭借《袁隆平》一片获得当年的金鸡奖最佳男主角。那时候楚奇是著名歌星,与双胞胎哥哥楚童组成兄弟组合,单曲《越飞越高》跟随着旭日升冰红茶的广告红遍大江南北。佟悦对这位大歌星非常仰慕,天天跟在楚奇屁股后玩儿。

佟悦天天跟小哥们儿在街头乱晃,最喜欢的地方是动物园、官园花鸟市场,还有各种自由市场。自由市场里卖的国外画册、玩具和衣服,是他当时处心积虑想弄到的玩意儿。现在回想起来,佟悦也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无聊,大把的时间一晃而过。后来,因为学习太差,佟悦上了中专学厨红案,专攻淮扬菜。毕业以后,他被分到上海的国营餐厅实习。在上海实习的3个月期间,姐夫果静林正在上戏念书,没课的时候带佟悦到学校里玩儿。看着未来的大明星们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在草地上弹吉他,这样的生活让佟悦很向往。

果静林看佟悦形象好,普通话也标准,建议他考上戏,好歹能拿个大学文凭,总比中专生在外面乱混着强。佟悦马上跟单位请假一个月准备考试,果静林给他排练了一首歌和一部哑剧。哑剧讲的是爸爸带着小孩去公园放风筝,风筝飞起来以后,爸爸看见一个美女,把风筝拴在孩子的腰上,转身勾搭美女去了,等爸爸讪讪而归,回头一看孩子已经被风筝带飞了……佟悦同时演爸爸、小孩儿和美女三个角色。二试的题目是《买主与卖主》,佟悦演一个练摊儿的,把当年春节晚会小品中的叫卖词儿用了进去。后来,佟悦以全国第四的成绩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上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田海蓉、罗海琼以前都演过许多戏,大部分同学领悟都比他快,直到大三演独幕剧的时候,佟悦才慢慢开窍,当年拿到了奖学金。

学校怕学生们把奖学金给挥霍了,于是采取了分期发放的方法。第一学期,佟悦把奖学金交了学费,第二学期,他把奖学金全给了父母。同学徐铮把他介绍给滕文骥导演,大学毕业以后,佟悦有机会拍了第一个戏——电视剧《湖州会馆》。佟悦饰演纨绔子弟刘青达,一位从小娇生惯养的大少爷,爱上了一位外国姑娘,跟袁泉扮演的姐姐和胡军扮演的姐夫反目成仇,最终被姐姐杀死。佟悦回忆,滕文骥是个在片场幽默风趣,头脑清楚的老头儿。然而,佟悦却觉得演《湖州会馆》的时候,自己太爱玩儿,没把精力百分之百地用在戏上,表演留下很多遗憾。虽然他知道没人会苛责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但心里一直很内疚,觉得自己对不起徐铮。许多年后,徐铮早忘了这事儿,佟悦却一直放在心上。今年,佟悦的经纪公司与滕文骥将会合作一部新戏,他的资料再一次被递了上去。他一方面盼着自己能因旧交情加分,又盼着滕文骥不再记得自己当时稚嫩的表演,一切可以重头再来。比较容易自责的人最不合适做演员,一场戏没演好,片场几十号人大眼瞪小眼,根本没功夫给演员纠结,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忘掉,从头再来,佟悦花了很久才克服了自责。

按说心重的孩子应该学习好,佟悦从小学习不好,还是输在了偏科,有意思的老师才会调动他的积极性。毕业的时候,佟悦本来要考北京武警文工团,因为他当时的女朋友在上海,佟悦最后放弃了这个机会。

与尚敬的合作

著名的喜剧导演尚敬很喜欢佟悦,佟悦连续拍了尚敬导演的情景剧《都市男女》《房前屋后》《卫生队的故事》,那是他演艺生涯中难忘的愉快经历。《都市男女》一共拍了365集,拍到第3个月的时候,沙溢撤了;拍完100集的时候,尚敬也撤了;拍到200集的时候,吕小品也撤了……齐星导演把最后65集拍完,佟悦是惟一从头跟到尾的演员。

尚敬在拍《武林外传》的时候,本来想让他演白展堂,沙溢演李大嘴,姚晨演佟湘玉,但佟悦当时在横店拍戏,他问那边什么时候开机,如果开机能赶来,他就一定来。过了几天,尚敬给佟悦打了个电话,说沙溢很想演白展堂,白展堂戏多,沙溢指着这钱还房贷。《武林外传》后来神奇大火,里面所有的人都成了大明星。尚敬给予了佟悦很多,他导演的戏,佟悦从来不问角色大小。拍电影《饭局也疯狂》的时候,佟悦客串了一个警察,天亮了梁冠华饰演的左警官把犯罪分子一网打尽后,佟悦就一句台词:“哎,左师傅您参加饭局,还能破这么大一案子。”

佟悦演戏多年,眼见身边许多人一夜大红大紫,他中间也曾想过放弃。几个北京同学合计着开个饭馆,主营淮扬菜。可是饭馆是“勤行”,一旦开始就要每天从早忙到晚,不能有一时松懈。开饭馆要从爹妈那拿钱,佟悦实在张不了嘴,后来同学的饭馆儿开张了,主营麻辣香锅,不出佟悦所料,同学的心里总还挂着演戏,一年之后低价转让。佟悦前思后想,终于悟出一个道理,做任何行业都有难度,做演员最大的难度在于坚持,坚持下来而并非执著于红与不红,今天比昨天强,这是最大的快乐。

后来,佟悦又跟这位同学演了电影《颐和园》,他俩演郭晓冬饰演的周伟的同学,在宿舍里放肆地评论着女生的身材和胸围。拍戏的时候,他们只有自己的剧本,谁也不知道影片整体是什么样子。第一次看片的时候,佟悦以为自己演的是个毛片,后来才知道里面隐含的政治意味。

回炉话剧舞台

佟悦有个习惯,在外面演几年电影电视剧,就要回舞台上演演话剧,他管这个过程叫回炉。他在话剧界的固定搭档是俞白眉,无论在《房前屋后》《无敌三脚猫》还是《单身公寓》,俞白眉的剧本总能给人惊喜。佟悦在电视上也经常演喜剧,《乐活家庭》《卫生队的故事》里都有他的身影。《幸福攻略》热播之后,佟悦将出演电视剧《孤军英雄》,电视剧里面的明星有胡军、柯蓝、李雪健,佟悦在其中演一个超级卧底,他先被派去部队卧底,部队被新四军收编后,又被赋予了新的卧底使命。

上个月,佟悦刚刚拍完电视剧《裸婚之后》,他在其中演一个不折不扣的万人迷。出演高富帅让佟悦有点压力,让他更觉不可思议的是,他所扮演的完美男人还有着天使的心肠:他无私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位朋友,要钱出钱,要机会给机会,为了让他喜欢过的女孩跟她现任老公和好,还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身家。而正在拍摄的电影《我的狐朋狗友》听名字就知道是喜剧。在电影中,佟悦饰演的花花公子得罪了黑社会老大,与狐朋狗友们一路逃避追杀。电影里演“狐朋狗友”的是佟悦现实中的同班同学,王景春和毛兴红。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一个新人。明年,佟悦希望自己成为黑马电影中杀出来的一匹黑马。

本文图片由唐德凤凰演艺经纪有限公司提供

佟悦在《幸福攻略》里饰演三弟乐聪,高龄恐婚,做生意不靠谱,没少让家里人操心。佟悦本来做好了挨网友砖头的准备,可大家的评价和风细雨,以鼓励居多,这让他反而有点失落。

融和三代潜质的乐聪

在电视剧《幸福攻略》中,佟悦饰演的乐聪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佟悦眼中,乐聪融和了70、80、90后三代人截然不同的特质:70后爱思考,80后爱攀比,90后爱谁谁。每隔10年,社会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乐聪兄妹三人,囊括了当今社会最让爹妈头疼的三种家庭类型:无性婚姻、单亲家庭、剩男剩女。乐聪一心想超越大哥,自信满满开起了装修公司,后来投资失败血本无归。经历过重大挫折的乐聪虽然颇受重创,但也因祸得福,不仅与女友的关系更进一步,与哥哥的关系也化干戈为玉帛。

乐聪这个角色本来是导演楚奇自己要演的角色,在剧组中他没法一心二用,就让佟悦来帮忙。说起来,佟悦与导演楚奇初中就认识了。佟悦在北京西单一片儿长大,十几岁的时候无心念书,年底在街上卖贺年片,藉由姐夫果静林认识了楚奇。果静林曾在2009年凭借《袁隆平》一片获得当年的金鸡奖最佳男主角。那时候楚奇是著名歌星,与双胞胎哥哥楚童组成兄弟组合,单曲《越飞越高》跟随着旭日升冰红茶的广告红遍大江南北。佟悦对这位大歌星非常仰慕,天天跟在楚奇屁股后玩儿。

佟悦天天跟小哥们儿在街头乱晃,最喜欢的地方是动物园、官园花鸟市场,还有各种自由市场。自由市场里卖的国外画册、玩具和衣服,是他当时处心积虑想弄到的玩意儿。现在回想起来,佟悦也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无聊,大把的时间一晃而过。后来,因为学习太差,佟悦上了中专学厨红案,专攻淮扬菜。毕业以后,他被分到上海的国营餐厅实习。在上海实习的3个月期间,姐夫果静林正在上戏念书,没课的时候带佟悦到学校里玩儿。看着未来的大明星们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在草地上弹吉他,这样的生活让佟悦很向往。

果静林看佟悦形象好,普通话也标准,建议他考上戏,好歹能拿个大学文凭,总比中专生在外面乱混着强。佟悦马上跟单位请假一个月准备考试,果静林给他排练了一首歌和一部哑剧。哑剧讲的是爸爸带着小孩去公园放风筝,风筝飞起来以后,爸爸看见一个美女,把风筝拴在孩子的腰上,转身勾搭美女去了,等爸爸讪讪而归,回头一看孩子已经被风筝带飞了……佟悦同时演爸爸、小孩儿和美女三个角色。二试的题目是《买主与卖主》,佟悦演一个练摊儿的,把当年春节晚会小品中的叫卖词儿用了进去。后来,佟悦以全国第四的成绩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上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田海蓉、罗海琼以前都演过许多戏,大部分同学领悟都比他快,直到大三演独幕剧的时候,佟悦才慢慢开窍,当年拿到了奖学金。

学校怕学生们把奖学金给挥霍了,于是采取了分期发放的方法。第一学期,佟悦把奖学金交了学费,第二学期,他把奖学金全给了父母。同学徐铮把他介绍给滕文骥导演,大学毕业以后,佟悦有机会拍了第一个戏——电视剧《湖州会馆》。佟悦饰演纨绔子弟刘青达,一位从小娇生惯养的大少爷,爱上了一位外国姑娘,跟袁泉扮演的姐姐和胡军扮演的姐夫反目成仇,最终被姐姐杀死。佟悦回忆,滕文骥是个在片场幽默风趣,头脑清楚的老头儿。然而,佟悦却觉得演《湖州会馆》的时候,自己太爱玩儿,没把精力百分之百地用在戏上,表演留下很多遗憾。虽然他知道没人会苛责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但心里一直很内疚,觉得自己对不起徐铮。许多年后,徐铮早忘了这事儿,佟悦却一直放在心上。今年,佟悦的经纪公司与滕文骥将会合作一部新戏,他的资料再一次被递了上去。他一方面盼着自己能因旧交情加分,又盼着滕文骥不再记得自己当时稚嫩的表演,一切可以重头再来。比较容易自责的人最不合适做演员,一场戏没演好,片场几十号人大眼瞪小眼,根本没功夫给演员纠结,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忘掉,从头再来,佟悦花了很久才克服了自责。

按说心重的孩子应该学习好,佟悦从小学习不好,还是输在了偏科,有意思的老师才会调动他的积极性。毕业的时候,佟悦本来要考北京武警文工团,因为他当时的女朋友在上海,佟悦最后放弃了这个机会。

与尚敬的合作

著名的喜剧导演尚敬很喜欢佟悦,佟悦连续拍了尚敬导演的情景剧《都市男女》《房前屋后》《卫生队的故事》,那是他演艺生涯中难忘的愉快经历。《都市男女》一共拍了365集,拍到第3个月的时候,沙溢撤了;拍完100集的时候,尚敬也撤了;拍到200集的时候,吕小品也撤了……齐星导演把最后65集拍完,佟悦是惟一从头跟到尾的演员。

尚敬在拍《武林外传》的时候,本来想让他演白展堂,沙溢演李大嘴,姚晨演佟湘玉,但佟悦当时在横店拍戏,他问那边什么时候开机,如果开机能赶来,他就一定来。过了几天,尚敬给佟悦打了个电话,说沙溢很想演白展堂,白展堂戏多,沙溢指着这钱还房贷。《武林外传》后来神奇大火,里面所有的人都成了大明星。尚敬给予了佟悦很多,他导演的戏,佟悦从来不问角色大小。拍电影《饭局也疯狂》的时候,佟悦客串了一个警察,天亮了梁冠华饰演的左警官把犯罪分子一网打尽后,佟悦就一句台词:“哎,左师傅您参加饭局,还能破这么大一案子。”

佟悦演戏多年,眼见身边许多人一夜大红大紫,他中间也曾想过放弃。几个北京同学合计着开个饭馆,主营淮扬菜。可是饭馆是“勤行”,一旦开始就要每天从早忙到晚,不能有一时松懈。开饭馆要从爹妈那拿钱,佟悦实在张不了嘴,后来同学的饭馆儿开张了,主营麻辣香锅,不出佟悦所料,同学的心里总还挂着演戏,一年之后低价转让。佟悦前思后想,终于悟出一个道理,做任何行业都有难度,做演员最大的难度在于坚持,坚持下来而并非执著于红与不红,今天比昨天强,这是最大的快乐。

后来,佟悦又跟这位同学演了电影《颐和园》,他俩演郭晓冬饰演的周伟的同学,在宿舍里放肆地评论着女生的身材和胸围。拍戏的时候,他们只有自己的剧本,谁也不知道影片整体是什么样子。第一次看片的时候,佟悦以为自己演的是个毛片,后来才知道里面隐含的政治意味。

回炉话剧舞台

佟悦有个习惯,在外面演几年电影电视剧,就要回舞台上演演话剧,他管这个过程叫回炉。他在话剧界的固定搭档是俞白眉,无论在《房前屋后》《无敌三脚猫》还是《单身公寓》,俞白眉的剧本总能给人惊喜。佟悦在电视上也经常演喜剧,《乐活家庭》《卫生队的故事》里都有他的身影。《幸福攻略》热播之后,佟悦将出演电视剧《孤军英雄》,电视剧里面的明星有胡军、柯蓝、李雪健,佟悦在其中演一个超级卧底,他先被派去部队卧底,部队被新四军收编后,又被赋予了新的卧底使命。

小悦悦作文 篇2

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作文库,我非常高兴。在老师的介绍下,我认识了“小荷作文库”,认识了“凌晨3点”,“快乐女孩”等朋友。

我没有QQ,只有邮箱,所以不能与任何人聊天。但是在老师介绍时,就已经迫不及待参加“小荷作文库”。现在梦寐以求,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在班里面,我的作文并不是很好,真希望能通过“小荷作文库”,来提高我的写作水评。我知道这里有很多优秀作文,可以借鉴,供我参考,让我深受启发。

我非常高兴,真的非常高兴。我因老师的介绍,使得自己心动。过后,我与我的朋友说,她们都说我品味低,为什么不想想去参加“小山屋作文库”呢?然后又说了一大堆关于“小山屋作文库”的好话。我深深知道她们崇拜“小山屋作文库”,希望自己的好朋友也能参加,但是我仍是“小荷作文库”的一员,不会背弃“小荷作文库”的。

写了这么点点,归纳起来就是说:我参加“小荷作文库”之后的心情非常好,永远都是“小荷作文库”的一员。

小悦悦作文 篇3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小学一直致力于悦纳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悦纳教育成为灌南实小的教育主张和文化符号,引领着学校向更高品位发展,引领着学生在悦纳教育中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已让我们触摸到它脉搏的跳动。灌南实小的这一实践与研究应当引起大家的关注。

悦纳教育不是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在特定的地理文化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灌南,外通黄海,内接淮河。独特的区域文化,造就了灌南人、灌南实小人的特有胸怀,那就是海纳百川、潮涌灌河;也造就了灌南人、灌南实小人的独有精神,那就是悦纳如海、勇进如潮。因此,悦纳教育带有浓郁的区域文化气息,又体现了开放的文化视野,显得大气、开阔。悦纳教育就是要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快乐的、开阔的、大气的、有崇高追求的文化种子,让他们从小就培育悦纳如海的气度,从小就有勇进如潮的气魄。海洋文化、淮河文化让灌南人、让灌南实小人有着崇高的、远大的志向和境界。

悦纳教育的诞生与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苏派教育与苏派教育研究。苏派教育不只是苏南教育,苏中、苏北教育都应是苏派教育及其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苏派教育应当对苏中、苏北教育进行深入研究;苏中、苏北教育也应当为苏派教育的研究与发展作出新的探索和贡献。我们认为,悦纳教育应当成为苏派教育的一个支流,成为一个可供研究和分享的样本,成为一个范例,悦纳如海、勇进如潮也应当成为苏派教育的精神和风格。悦纳教育的脉搏应与苏派教育一起跳动。对此,我们对灌南实小的悦纳教育寄以积极的乐观的期待。期待纳悦教育逐步建构起一个体系,对其文化成因、特征以及理论基础作更深入、具体的剖析和研究,对其教育主张和教学风格作进一步提炼,对代表人物及其团队进行案例分析,让代表人物走向全省,走向全国。灌南实小有这样的精神追求,也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相信会有更大发展。

二、悦纳教育所追求和彰显的三种力量

悦纳教育之于学生发展,灌南实小有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学生长成一棵树。这是一棵永远向上的树,一棵善于吸纳的树,一棵在风雨中舒展的树,一棵快快乐乐、披满阳光的树。一棵棵树定会变成一片活泼泼的树林,树与树之间相互依靠、亲切对话,这是一片希望之树。树、树林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彰显着生命的力量。

其一,悦纳教育彰显了教育的本质力量。教育是对未来的定义,但教育又要在现实中创造未来,这就要求学生成为创造者。学生只有在自由、愉悦的状态中才可能有创造。悦纳教育正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人,有幸福的体验,有快乐的表情,唤醒并开发自身的力量,促使自己主动发展、生动活泼发展。因此,悦纳教育回归教育的本义,培育学生丰富的情意,进而让情意成为人发展的本质力量。悦纳教育是回归本真的教育,彰显了教育的本质力量。

其二,悦纳教育彰显了道德的力量。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悦纳教育让学生快乐起来、生动起来,显然充溢着道德意义。而且,悦纳教育以尊重为起点,以心理为基础,以对话为主要方式展开教育过程。这一切都体现了教育的道德意蕴——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说到底,悦纳教育首先是道德教育,践行悦纳教育的灌南实小人首先是道德教师。

其三,悦纳教育彰显了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的实质是人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具有相对性和丰富性,文化的方式是谦卑的方式、吸引人的方式,而不是强制人的方式。悦纳教育充分体现了文化的这些规定性,以吸引学生的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走向成功。而且悦纳教育引导学生吸纳各种不同的理念和资源,丰富自己的心灵,成为一个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帮助的学习者、合作者。这样,教育成了“人化”的过程,也具有文化的方式,彰显了文化的力量。

以上三种力量汇聚在一起,悦纳教育成了智慧教育。其实,悦纳教育点击了智慧的要义。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悦纳教育所追求的正是智慧的快乐、灵动,正是引导学生在快乐、灵动的过程中生长起自己的智慧。

三、悦纳教育渗透着价值教育的三个因素

教育过程始终伴随着价值教育,教育的价值之一正在于进行价值教育,教育的使命之一也在于帮助学生进行价值的澄清和选择。教育的理论和教育史告诉我们,绝不存在不进行价值教育的教育,缺失价值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悦纳教育充满着价值教育,必须始终坚守价值教育。缺失价值教育的悦纳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悦纳教育正面对着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世界,世界中各种不同的价值观进入了校园、课堂,进入了孩子的生活。学生也过着三种不同世界里的生活:现实的生活世界、理想的生活世界、虚拟化的生活世界。这三个不同的世界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产生价值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学生在价值冲突中产生价值困惑也是必然的。悦纳教育引导学生要以微笑的姿态面对这一价值多元的世界,以开放的胸襟尊重并吸纳多元文化,但是,绝不能不加分析和选择地全盘吸收。若此,就有可能丧失核心价值观,结果是真正迷失了自己;若此,教育也就有负自己的使命,迷失了方向。

悦纳教育清醒地、敏锐地认识到这些严峻挑战,以各种方式使悦纳教育与价值教育结合在一起。我们认为,他们抓住了价值教育的三个要素。

一是价值澄清。价值澄清概念来自美国,其重要的理念是,把各种不同的价值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去澄清;其重要的进步是,凸显了学生在价值教育中的主体性,让学生站在主动选择的地位。悦纳教育应该借鉴并坚守这一理念和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永远把握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真正做到这一点,学生才可能是真正的“悦纳者”,抑或说,价值澄清才可能使教育具有正确的方向和丰富的价值内涵。

二是价值判断。澄清的真正意义在于对价值进行正确的判断,但澄清并不等同于判断,判断是更高要求的澄清。判断既需要“直觉把握”,还需要理性思考。悦纳教育建基于学生感性之上,重视学生的经验,但又十分注重学生的思考,以不断促进感性与理性的互动。价值判断使悦纳教育有更深的内涵,同时也面对更高的挑战,今天学生增强了判断力,明天就会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是价值选择。毋庸置疑,在价值澄清的基础上,在做出判断的同时,必然要做出选择。正确的价值选择使学生有正确的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价值澄清理论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那就是没有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而悦纳教育把澄清、判断、选择统一在一起,充分发挥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克服了单一的价值澄清的不足。而且,这一过程中,悦纳教育始终倡导学生以快乐的心情和开放的胸襟来参与,使教育生动起来,让学生有幸福的体验。

四、悦纳教育培育学生健康美好的三种姿态

悦纳教育培育学生健康美好的姿态,而有什么样的姿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悦纳教育十分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心态。他们培育学生开放的心态,敞开胸怀,注意倾听,在对话中,你发现我,我发现你。他们培育学生“半肯”的心态,即对各种现象甚至对权威的结论持质疑的态度,“半肯”让学生学会择善而从之,不善者而弃之,学会了选择往往就学会了创新。他们培育学生分享的心态,知识、资源,文化、文明,是大家共有的,而不是独占的,分享让学校成为共同体,分享也让学生心胸不断开阔,把整个世界融入自己的心灵。

悦纳教育十分关注学生的神态。小学生应当是快乐的小天使,微笑本应是小学生最自然的表情,而表情往往是内心的根据。但是,应试教育让儿童无意义地忙碌,在无意义的忙碌中,儿童会有恐慌的感觉,恐慌完全有可能让童年消逝。悦纳教育要让微笑回到儿童的脸上,让儿童心里永远充满阳光。这样,他们对未来有美好的期待,同时快乐地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悦纳教育是让儿童快乐、幸福的素质教育,是让儿童真正像儿童的教育。

有了良好的心态,又有了愉快的神态,教育就会逐步建构起良好的生态。悦纳教育中有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让师生和谐起来,如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所说,师生犹如人类古老舞池里的舞伴。悦纳教育在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旋律中,演绎着美好的教育生态之歌。悦纳教育重在关系的重构,重在学校文化的重构,学校成为师生发展的快乐土壤,成为创新的文化栖息地。

五、悦纳教育要在三个问题上作更深入研究

悦纳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收获了不少成果,这为今后的深化研究打下了十分重要的基础。悦纳教育还应进一步在一些问题上作深入的研究,以求新的突破。

关于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叶圣陶早就指出,教是为了不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也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将逐步地被学习过程所代替。陶行知对教学的定义是,教学是教学生学会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加主动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是悦纳教育的重要课题。悦纳教育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作了不少探索,但在教学的核心问题上还应着力,促使教学有根本性变革。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悦纳教育培育了教师的精神和品质,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证明,只有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才会有更高水平的悦纳教育。灌南实小已经开始触及教师的教学风格的研究,悦纳教育也为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很高的平台,关键是如何深入地推进。灌南实小应当在这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关于学校管理制度的变革。悦纳教育需要学校管理制度创新,为悦纳教育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制度创新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规范与自由。让师生非常规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让师生非常自由,相对来说,还是可以逐步做到的。问题是既规范又自由,很难。其关键在哪里,灌南实小可以作些深入的探讨。

小悦悦作文 篇4

小闹钟的自由

王悦琪

大家好,我叫小闹钟,我是用塑料做的,我的用处可多了!可以叫小朋友们早早起床,天天上学不迟到;还可以帮小朋友们找回自信。比如,如果你们考试考得非常不理想,我依然对你满脸笑容,表示我想对你说:“没关系,下一次再努力!”;如果你屡教不改,我就会发怒,表示对你说:“你怎么搞的,你和妈妈不是说过:“我不能再一再二不再三吗?”怎么说话不算数呢?你不知道爸爸妈妈的辛苦吗?”噢,对了,我忘了介绍我的外貌和声音了。我们的外貌是各种各样的,声音也是千奇百怪,这都是体现了你们人类的智慧和才干啊!

瞧,这就是我们——闹钟大家族!

指导教师 崔梅茹

小悦悦作文 篇5

关 键 词 城中村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2

研究表明,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学习成绩密切相关。[1]就是说,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各科学习,而且阅读越早越有利。广州市荔湾区南]小学作为一所办学规模较小、办学基础较薄弱、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城中村小学,一直极为重视阅读对学生的教化作用,近年来在“润养每一个生命和谐成长”办学理念指引下,通过在环境中熏陶、在课堂上扎根、在社团中深入等举措,大力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打造书法、经典阅读等特色活动,凝心聚力创设适合师生、家长“悦读”的环境,营建了浓郁书香校园氛围,带动了社区读书风气,催发了书香家庭的涌现,学校书香特色日渐凸显。

一、内外结合,建立“悦读”阵地

学校针对社区缺乏图书馆,孩子们到市区阅读、学习交通不便,同时大部分孩子都是外来务工子女,以租赁房子居住为主,生活环境相对较差,阅读条件欠缺等现状,因地制宜建立了一系列的“悦读”服务苑,让家长、孩子们在阅读中享受快乐,让阅读成为“悦读”。

1.家校悦读苑――好书分享的窗口

针对学生家庭大都物质条件有限,家庭购书不多的现状,学校建立了“家校悦读苑”,向家长开放学校图书馆、让家长进校借阅书籍。老师们则在课间、课后经常进“苑”指导,不断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同时,孩子们也以小组为单位,每天课间都在“苑”里专注“悦读”,交流分享。

2.校园悦读廊――无声语言的园地

为了让校园真正飘溢书香,学校在操场、走廊、教室、书法长廊等处张挂师生书法作品,这些“无声语言”诠释着另一种浓厚的书香之味。同时,这种独特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发挥着育人功能,给人带来艺术美的享受。

3.班级悦读角――图书漂流的驿站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多阅读的机会,学校在每个班都设置了悦读角,并选派专人担任“悦读小使者”,每周按量分配、更换图书。同时,学生们也从家里带来课外书,进行同级、同班的读书漂流活动。

4.校外悦读苑――课后学习的乐园

针对学生家长大都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课后学习,导致孩子们放学后在村里东奔西跑,无法静心学习的现状,学校借助社区力量,在“小青苗”计划社工服务站设立了“校外悦读苑”,让孩子们每天放学后都可以到这里继续阅读、学习,解决了家长因上班忙碌不能顾及孩子课后学习的难题。

5.家庭悦读架――亲子交流的平台

为了延伸孩子们的阅读,学校以班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倡导每个家庭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家庭悦读架”。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为家长推荐书目书单,鼓励他们做好孩子阅读的引路人。

二、家校携手,成立“读写”社团

在书香校园队伍建设中,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家长力量,建立了多个既体现全员参与、全面开花的社团,又展示学校特色、学生风采的“读写”团队,为书香校园的建设引路。

1.三方合力的家校悦读社

学校大力推动“悦读型家庭”的创建,不断提升家庭阅读能力,并成立了一支由社工、家长、师生共同组成的“家校悦读社”。

课后,各班的“悦读小使者”会在老师的安排下,有计划、按顺序地来到“家庭悦读苑”,帮助分配图书,指导同学们课外阅读等。家长如因上班等原因没能按时进“苑”阅读的,则由孩子代替填写借阅卡,把书本带回家共读。

2.南]小学社工工作站

学校携手世界宣明会、东沙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了“小青苗”计划――南]小学社工工作站。这是首个为外来工子女提供服务的校内工作站,目的是让更多的社区热心人士加入学校书香建设团队,助力提升社区阅读水平。

3.练字练人的书法社

在“悦读”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练字练人,修心养性”的书法社。通过诵读经典名篇、诗歌、童谣等,推动书写、创作,让“悦读”走向“悦写”,既练字,更练人,让师生、家长不但能读,更能写,丰实了校园书香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三、读写结合,开设“快乐”课堂

为了把书香校园建设打造成一种常态的、自然的、有保障的班级教育活动,学校还开设了“翰墨学堂”,把阅读、书写课程纳入总课表,纳入教学常规课程,让学堂成为了修身养性的园地。

1.专时专用的“学堂”

在红领巾广播时间,学校专门安排了弘扬和传颂经典文化的时段。每周三,则安排全校师生统一习写软硬笔字,并因此编制了专门的教材。每周四,则是经典诵读时间,师生以多种方式习读《千字文》《弟子规》等国学经典。

2.专家引领的“学堂”

学校长期聘请专职书法教师到校开展书法教学,切实做到“三课”“三纳入、一渗透”,即课堂普及、课间加强、课后巩固;把写字教育纳入学校培养目标,纳入学校工作常规管理,纳入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把写字工作渗透到德、智、体、美等各项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3.家校携手的“学堂”

为进一步促进家校携手,共建书香校园,发挥书香凝心聚力的作用,各班还聘请了具有书法爱好特长、开展家庭阅读较好的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让家长走进教室、走向讲台,开展第二n堂教育教学活动,从不同层面加强了书法教学和阅读教育,共同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此外,学校还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落实学生 “听、说、读、写”的训练,把汉字规范、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

四、形式多样,开展“特色”活动

在各地书香校园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城中村学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做出特色,做出“味道”,从而真正把学校建设成“香味”四溢的人文乐园。

1.特色校会――书香班级创建分享

在每月一次的特色校会上,孩子们都会通过诵、讲、答、评、唱、舞、画和演等方式,把熟悉的古诗、儿童诗、寓言、童话故事等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出来。同时,学校也会邀请家长到校与孩子一起同台表演,亲子共乐。

2.特色班会――班级“阅读嘉年华”

各班在组织班会活动时,还常(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以“阅读嘉年华”的形式,以“击鼓传花,演绎经典”等方式,进行文学知识大比拼,知识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孩子们熟悉的经典著作、课本知识等。形式多种多样,如有问答、有介绍、有游戏等等。

3.特色讲堂――儿童文学作品欣赏

儿童文学作品欣赏由校长、语文老师轮流担任主讲人,并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授课和讲座,推动了孩子们用多种方式开展阅读,用不同方式加深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

4.特色主题――每年一度的读书节

每年四月份的读书节,是学校一年来书香校园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展示内容包括书签、手抄报、阅读卡、古诗词书写及好句好段软硬笔书法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为老师、家长、学生幸福同台竞演,传承国学经典创造了极好的机会。

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无疑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书香校园建设。为巩固效果,学校特地编写了有关校本教材,让“悦读”有本可依,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各项特色评选、评比活动,努力让“悦读”成为孩子们的一种责任、一种习惯,在书香的润养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小悦悦作文 篇6

快乐作文平桥分校 区一小二(3)班 胡熙悦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台灯吗?那你们见过纸做的小台灯吗?那么今天我们来做一做吧!

首先准备一张正方形的卡纸、剪刀、胶棒、彩笔。

小悦悦作文 篇7

自幼学习书法,15岁时师从骆舒焕先生学习书法篆刻,更得到过著名书法大师启功的点化,宿悦的字如其人,对古风的坚守和尊崇,让他成为今日书法界和书法拍卖的明星,连姜文、崔永元等一些热爱书法的名人都慕名而来切磋笔墨。

衣着简洁朴素,语气缓和谦逊,宿悦在他的工作室里接待我们,房间墙面上挂着他的各种书法作品和朋友的画作,宣纸上他闻名圈内、万金难求的小楷透着浓浓的古风,述说着《心经》等佛家经典。除了书画,他茶桌旁边的一面墙贴满了冲印出来的照片,每一个来访的客人都不难看出他在书法以外,对摄影最大的热情。

书法之外,摄影之中

和许多人一样,宿悦的光影之路始于对旅行的热爱。“起初,我拍照只是为了记录,记录自己的旅途,拍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但是,不断学习后,逐渐对自己的拍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记录,而且照片要好看,要有质量。”宿悦说。

在拍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之后,宿悦找到了自己拍摄的一个主要方向——拍鸟。“刚开始懂得不多,就常去动物园拍,加上周围也有许多喜欢拍鸟的朋友,所以就经常在一起讨论切磋。”也许是练习书法需要花大量时间独处的原因,让宿悦养成了不热衷交际的性格,假如说书法是他的工作和事业,摄影则成了最合他心意的消遣和交际方式。

通过镜头观察、构图、按快门,这个过程对宿悦来说如同书法一样,需要静心感悟,是只有耐得寂寞才能完成的仪式。因此他为了拍一张成鸟育雏的照片,愿意在一个地方等上两天,“抓拍到一个精彩的瞬间,拍出一张好片子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虽然也会到不同鸟类的栖息地去进行拍摄,宿悦和很多拍鸟人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并不追求以拍摄更多鸟类品种,“就算是麻雀,姿态好就可以”,享受拍摄的过程对他来说更重要。

每次拍摄之旅回来,宿悦便会挑选一些好作品,沏一壶茶,与来访的朋友客人分享,但是他们面对的不是电脑屏幕,而是冲印出来的一张张相片,这成了宿悦在一切追求速度的数码消费时代中独特的会客方式。他的工作室里每天可以听见来自北京站的钟声,在茶香与满屋墨宝的芬芳中,摄影回归到相纸之上,宣示这里的主人以古意和传统为豪的生活与艺术态度。

对传统的虔诚

今日中国书法界,标新立异急于创作所谓“自我风格”的习书人并不罕见,宿悦认为想在书法中做出改变并非一件难事,难得的是在于对古风的呈现和坚持。“我的书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很传统,完全是依照古代的写法在练习。”他说。

从小开始练习书法,在这个过程中宿悦被古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深深吸引,历史知识、古典诗词,都潜移默化地在他的心中积淀。更有评价说他“笔法融柳公权、褚遂良、赵孟頫、钟绍京等各家之所长,同时也吸纳了唐人写经的肃穆虔诚”。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虔诚和向往体现在宿悦生活中的多方面,我们的采访之前他刚去了一趟遂昌,“我的一个朋友在当地山区建了一个书院,这个书院是按照古代传统书院的模式和规模建立的,不但是文人聚会所用,我们还免费给当地的小孩儿教授国学,例如《千字文》《弟子规》,还教一些诗文和音乐,都是最传统的一些科目。”

宿悦的镜头也不断在寻找传统文化的影子,他很喜欢日本文化,认为日本很好地继承了古中国的唐宋遗风,他每年都去拍摄日本的祗园祭和秋景,多次应当地的书法、茶道、香道等民间协会组织邀请赴日访问,这个国家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崇拜、仿效和发展让他十分敬佩,并把日本列为了自己的一个长期拍摄项目。

谦和的信仰

对一件事情的长期专注似乎能影响一个人的气质,宿悦就是这样,看起来是一个寡言少语的儒雅书生,长期练字让他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股气定神闲的气息。外人看来,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读书写字,这样的生活似乎平淡又枯燥,可他却怡然自得。“我从小就性格比较内向,也许这样,并不认为书法很枯燥,从骨子里充满热爱。”宿悦说,“同样,摄影需要你自己一个人拿起相机专注地拍照,找灵感,这样才能拍出好照片。而我从来都不觉得孤独,很享受这个过程。”

简单使人容易感到满足和快乐,这也造就了宿悦对谦和的信仰。和人说起过去几十年练习书法的艰辛还有如今取得的赞誉,你很难从他的语气中察觉到一丝“了不得”的情绪。当被问及著名演员姜文向他拜师的传闻,宿悦则连忙解释:“不敢说拜师,那是大家说来闹着玩的,姜先生本身就写得一手好字,正好住得近,就来和我切磋过而已。”

小悦悦作文 篇8

关键词:小悦悦事件;媒介话语;互联网;话语建构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055-02

回想几个热点话语语汇——冷漠、冷血、良知、道德,这是在媒体引导下于公众中产生的,事情起源于2011年10月13日,两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七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在媒介与公众间话语权的相互转化中,通过对小悦悦事件在新浪网的报道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此事件在网络媒体下是如何通过话语权来表达议题,构建事件的形态和意义从而推动事件的发展。并对目前网络破碎化环境下,网络媒体话语与公众话语是如何更好地实现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破碎片下的话语权

碎片化下的话语权,如同传统媒体在第四媒体——互联网出现之前对传播主体的一种垄断权力,是一种在多元化下的可以实现双向传播的形式,“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网络的互动性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给予民众更为自由地发表言论的机会,在多种声音的交汇中,话语权格局被更改。在整个“小悦悦事件”的报道中,尤其是后期的报道,由先前的话语权在媒体手中,转到部分专家学者及公众手中,对事件进行了新的认知和判断,进行追问、反思、以理性的眼光看待整个事件,在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进行话语渗透。

二、“小悦悦事件”内容分析

本文分析的样本采取从事件发生的集中报道到高潮及后续的反思,时间截取为2011年10月16日至11月16日新浪网对“小悦悦事件”的专题报道,以小悦悦10月21日凌晨离世为限,分前后两个阶段,全部报道共有178篇。选择新浪网,是因为其是覆盖全球华人社区中文网站的最大中文门户网站。

(一)“小悦悦事件”新闻体裁分析

在“小悦悦事件”中,按新闻体裁的分类,新浪网上相关报道主要以消息、通讯、特写、评论新闻体裁为主。统计中消息类70篇占39.33%;通讯类20篇占11.24%;新闻特写为29篇占16.29%;新闻评论类59篇占33.15%。由于事件的性质原因,消息占的比重最大,即在传播事件本身,媒体在此阶段是讲述更多的关于“小悦悦事件”的近况。基于前后阶段比较,前期以消息为主,后期以评论体裁占最大比重,主要在于分析事件本身,传播媒体或个人或政府的观点。综上所述,在“小悦悦事件”的整个事件报道中,事实报道与分析评论同步,此次事件媒体话语在实现的同时,公众话语的声音也在发挥着主要作用。

(二)“小悦悦事件”新闻报道的词语分析

统计“小悦悦事件”在178篇新闻标题报道中哪些词语与“小悦悦事件”联系使用,出现频率较多的词汇。将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及舆论的引导大致分为五个方面:事件本身、质问谴责、道德拷问、全民讨论、法律制度。从使用名词来看,“小悦悦事件”中,女童(仅2岁)、7分钟、18路人无视、拾荒者等使这一事件上升为人性、道德的拷问,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事件方面占比重最大,从词语的感彩来看,中国汉字词典对冷漠的解释是(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对一切都不在乎,冷漠是感情的顶点。冷血引申指像蛇一样冷血无情的人。通过几个词语,媒体将目击者描述成冷漠、冷血的人,肇事司机碾压,使用了极具贬义色彩的词语,体现了媒体对女童命运的同情和人文关怀,而对陈贤妹用“拾荒者”,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词语,却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在网络媒体的作用下,产生了新的话语词汇。

前期是对事件的追踪与质问,后期是在全民之间展开的一种对道德与法律的交锋,对社会人性的探讨,事件中,生发出冷漠、冷血、见死不救等让人听着心中一颤的词语,正是在媒体的助力下进入公众视野,在全民之间展开了对法律缺失、拒绝冷漠等的自省。更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权力机构的关注及深度反思与社会呼吁。

(三)“小悦悦事件”报道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小悦悦事件”主题分类统计中,事件发展30.90%,机构呼吁12.36%,大众反思12.36%,当事人10.67%,炒作与回应9.54%,社会道德8.99%,父母8.43%,法律缺失5.06%,深度走访1.69%,比如10月16日《女童遭碾压后十余路人不救》系列、10月17日《路人漠视女童被两辆车碾轧》系列、18日《佛山遭碾压女童尚未宣判脑死亡》等,都是对事件进程的一个陈述,没有任何评论、说教的色彩。从前后两个阶段比较,主题出现分化。

如果我们将有关“小悦悦事件”的新闻报道看做是一个话语场,那么这个话语场所呈现的意义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表述组成的一个变化中的意义系统,从中可以得出,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重点不在事件本身,而在于事件的论述:体现在对道德、人性的追问上,其次是事件需要全民对法律体系的深思及政府机关人员对现状的改进,其中穿插了网民对陈贤妹的质疑及回应,利用网络的特点,不难让人回想起“华南虎事件”,之所以也在全社会引起关注,基于“打虎派”与“挺虎派”之间的口水战,对战为网络增添了活力,让事件关注度不断提高,所以在“小悦悦事件”中也不排除媒体对陈贤妹的话语中存在炒作的噱头,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事件本身及对目击者的拷问从而达到社会反思的目的,在主题报道顺序中,由先前的网民怀疑陈贤妹炒作自己到媒体对陈贤妹的专访再到最后的深度走访,更加证实陈贤妹的真实,媒体在达到话语的同时,陈贤妹的普通生活也受到了打扰。

(四)“小悦悦事件”消息来源分析

消息来源即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在本文中,消息来源主要是指谁在报道中被呈现——被引述者,如图1所示。

“并不是所有的话语形式都能够从一种媒介转换成另一种媒介的,它关键在于‘语境’”。如图1统计,来自院方、当事人/目击者、受害方,这三者虽然是不同的信息提供者,但最终的呈现者却是媒体对信息进行的追踪与整合;从报道的题目中,多数是来自医院,如《女童遭两车碾压续》及对目击者的追问,都是媒体对社会舆论的一个引导,目的是引起政府机关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不同的消息来源如何影响新闻报道内容呢?从统计得出,专家学者一方面谴责和反问事件而引发的冷漠与道德问题,一方面也提出意见要求社会提高道德水平及完善相关法律。网友和社会群众主要是从事件本身出发表达事件的看法及拒绝冷漠的行动,而政府机关关注于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及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危机公关,再加上警方及法律人士对事件的助力,使媒体在建构话语、引导大众舆论话语中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五)“小悦悦事件”报道的时间及形式分析

“小悦悦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在2011年10月13日17时左右,而引起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社会公众的关注是在10月16日。10月15日以《佛山南海女童接连被撞18路人漠然走过》为题首先被南方电视台报道,当晚在视频网站被大量转载和观看。在16日,通过BBS、自媒体、讨论组进行传播与转载,虽然没有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呈现,但对“小悦悦事件”的传播以及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起到很大的作用。至17日中央媒体和境外媒体的关注让该事件影响急剧扩大,攀至高点。

以新浪网为首的新闻报道中,只是以转载传统媒体新闻为主,在权威性上虽然不如传统媒体,但在形式上却受到社会群众的关注与互动,为了更好地对事件进行报道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及时、互动性强的优势,策划了小悦悦碾压关注度6 135 900条、如何阻止冷漠、微博邀您献策,倡导见义勇为7 442 293条、以及后来的小悦悦一路走好650 654条等,网络媒体对话语的延伸不再只针对事件的本身,而更多是在讨论18路人的冷漠、冷血,以及延伸到社会人性是否存在、社会道德水平,引来了国外媒体的大量报道、关注与探讨中国制度体制问题,以及各界人士对中国法律的争议,媒体话语转向了公众的话语,两者之间互相渗透,至此这不再是一起普通的车祸,它已经成为了一起媒介事件,通常而言,媒介事件源自原发性的公共事件,奕或源自由媒介策划而起的公关事件。

结语

“小悦悦事件”报道的成功,证明了在特定背景、特定环境下,如果媒介能巧妙利用各种因素,在议程设置、建构上的确能起到重大作用。但正如任何事件都有两面性,网络媒体的话语建构也是一把双刃剑,假若过度的话,所引发的网络语言暴力致使群体的盲目与冲动。当真实的想法被表达变形,理性思想被偏激和情绪化的言论所替代,非理性的表达占据了话语阵营,这时网络获得的话语权也许能达到表面的繁荣,但繁荣的底下很可能只是一些空虚的泡沫,再回想“小悦悦事件”,前期对目击者的全面语言攻击,对其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网络媒体灵活性的特点,将话题引向了更高的层次,被新的话题所取代,所以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一个媒介机构在利用媒介话语及推动媒介事件过程中如何取得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平衡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小悦悦事件”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网络媒介话语在媒介事件中及社会进程中的作用也日益彰显。媒介话语不再仅是媒介用于注释媒介的一个注脚,其转而成为了一个被广泛关注的媒介事件的重点内容。此例作为一个媒介事件虽然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此例中所表现出来的媒介话语的强大生命力将持续存在并获得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彭东梅。网络话语权是否真正实现[J].大众文艺:理论,2008,(6).

[2]刘学义。话语权转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小悦悦作文 篇9

我多么爱你。可是这爱却是飘在半空中的绳索,半截的梯子。无论我多么努力地仰望,都无法触摸到真实的你,所以我只能选择放弃,原谅我的懦弱……

――《水仙已乖鲤鱼去》

探究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家们曾引起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独特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新颖的叙事方式,而且后者似乎更为重要。然而,当代先锋小说经过这30余年的发展,西方传过来的各种叙事技巧,作家们对其已不陌生,有的甚至娴熟地使用过很多遍了。技巧对于作家来说,已经构不成多么大的诱惑力与影响力了。

当对叙事技巧的迷恋逐渐退场之后,小说的语言和思想,又重新开始进入到中国作家的视野中来。除了好看的故事之外,语言成为衡量一个作家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新世纪以来,对于“80后”作家来说,更是如此。语言是一个优秀作家的外衣,这件外衣如果不吸引人,就很难让人从外向里获得一种美感。稍有成就的“80后”作家,都有一套他们把握世界、解析人生的语言策略。当然,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张悦然,也是得益于她的语言才华,这一点,似乎已有共识。先撇开其小说叙事技巧、思想内涵不谈,单从她的语言进入阅读,就会被其华丽诡谲的文字所震撼,这也是张悦然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所在。

令人欣慰的是,张悦然的小说,如今也并没有像一些网络小说那样粗糙、凌乱,仅满足于讲故事,而非对小说艺术本身的深度观照。她的创作,一开始就流露出了一种传统的气息,表达精致,叙事机警,有一种纯文学淡淡的忧伤情绪和悲剧精神,这或许正是一个有艺术追求的作家区别于网络的精彩之所在。现在,我们再读张悦然14岁刚出道时的作品,难免会有生涩之感,但当我们读过了张悦然新世纪10年的小说后,会发现一条从幼稚到成熟的清晰之路。这才是一个作家的成长轨迹,她的写作是能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学希望的见证。

与很多刚出道就写长篇小说的年轻作家不同的是,张悦然对中短篇小说格外看重。仅以此举,就可得知张悦然并不是那种将小说创作当跳板的功利作家,她有自己的文学抱负。文学抱负的实现,并不一定非要在长篇小说上,恰恰相反,中短篇小说,或许更能为一个年轻作家提供展示技艺的平台,张悦然对此有着切身的体验。从她早期的一些中短篇小说来看,像《葵花走失在1890》《鼻子上的珍妮花》《二进制》《谁杀死了五月》《一千零一个夜晚》等,既有古典叙事,又有现代演绎,但都围绕着一个重要的人生主题在展开,那就是爱。爱成为张悦然创作之初的信仰,不管是忧郁之爱,还是残酷之爱,不论是温馨之爱,还是乐观之爱,都渗透着作家宽广的宗教情怀在里面。

对于爱,作为年轻女性的张悦然是敏感的,怎样去体验和把握爱,是在考验作家写作的基本能力。如何写好爱的主题,是有难度的,因为很多爱也包含着恨,它挑战着作家的感受力和自信心,而张悦然一直都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并试图解决这种困惑。在我看来,爱由人给予,也由人来接受,它是人心中生发出的常识,关乎良知、善意、美好与真诚。张悦然就是在自己的成长中经历对人生之爱的书写的。更多时候,她是在捕捉爱,欣赏爱,同时,也是在驾驭爱,解读爱,最后让爱具体可感,生动传神。

张悦然写世俗之爱,也写精神之爱,或由世俗之爱转化并延伸到精神之爱上来。就像她在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十爱》的序言中对读者深情地道出的感受一样,那么坚韧,却又不乏率真。她要让爱“宛如甜美异常的红富士苹果”,从而圆满,美好。她的爱是唯美主义的,同时也带着自己的审视。小说之爱与人生之爱,其实是嫁接在一起的,无爱,就无人生的精彩与梦想;无爱,就无精神的博大与宽度。

札记:爱,是大多数“80后”作家所热衷书写的主题,他们愿意去触及那份人类永恒的情感。张悦然也不例外。她离不开对爱的思考,不管这爱是夹杂着痛苦,还是与悲剧捆绑,她都义无反顾地去面对与领受,并赋予它一种唯美主义的风格。

二、新探索与新路径

樱桃树下坐着一排会吹奏的天使。他们拿着长笛或者小号,个个涨红了小脸,翅膀在身后扑棱扑棱地振动,不时地飞起来,悬浮在天空间演奏。

――《樱桃之远》

早在2002年,张悦然就凭借自己少而精的作品,被萌芽网站评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那时,她才刚刚20岁,还是山东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读的是英语和法律的双学位班,与文学不沾边。然而,就是这样一名在校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文学信念和后天的勤奋,不断推出新作,并获得阵阵喝彩,成为“80后”作家的领军人物。从成功学来看,张悦然是一个励志典型;而从其文学创作的造诣来看,她又是对我们当下大学文学教育的一个绝妙的反证。所以,我们只能将张悦然的从文之路归结为天赋:对语言很敏感,性格中也不乏对人世的深透理解,这些正是她从事小说创作得天独厚的条件。张悦然对此把握得很好。在重返记忆和打量世界的过程中,她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表达方式,那就是塑造与刻画人物。人心在她笔下不仅仅是道具,更重要的,是促使她与人物进行沟通、交流的精神支柱,这其中有精彩的细节、戏剧性的冲突、无奈的宿命和诗性的本质。

作家要写好人物,不管是现实里熟悉的人,还是想象中的虚构者,都需要以贴近灵魂的方式进行对话。而张悦然正是在以一个灵魂靠近另一个灵魂的方式,将同龄人之间那种心灵感应的距离真切地丈量出来。像她塑造吉诺(《吉诺的跳马》)、小白骨精(《竖琴,白骨精》)、小染(《小染》)、(《水仙已乘鲤鱼去》)等人物形象,就让每一个人物都有着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其小说整体的悲情氛围中,张悦然以一种感伤的姿态,推进想象和现实世界的缓行对接,这里有表达的快意,也有心灵的疼痛;有隐忍的灵魂私语,也有难言的内心恐惧。但张悦然都在竭力化解这些疼痛和恐惧,一个人不可能永久地承受来自内心与外界的合力,她需要释放,需要辨明,更需要在理性的警觉下作自我求证。而丰满的叙事,就是张悦然进行生命体验的求证,这需要她付出灵 www. 魂。

有人说张悦然没有多少人生经历,因此,她的小说,是以没有经历过的人生去书写他人的悲欢离合,她凭借的大都是想象和间接经验,这或许正是其文学才华的体现。一个作家,他不可能事事都要去经历后,才能够下笔。在小说中,张悦然没有经历过多少世事的沧桑,但却洞察到了早熟少年的敏感,从而写下了她的心灵私语。

《红鞋》是张悦然从青春话题走向成人世界的一个转折,相比于此前的小说,《红鞋》显然要成熟得多。除开惊心动魄的叙事,以及忧伤的格调,仅语言风格就很独特,短句子给人带来的,颇富生机。“他冲着女人开了一枪,血汩汩地从她额头涌出来。他停顿了几秒钟,确定了她的死亡。于是转身离开。忽然身后的地毯发出索索的声音。他握紧了枪,立刻回身,他就看到了她。”杀手、女人和女孩,是我们经常在侦探与悬疑小说中看到的人物,也符合当下的阅读时尚。但“红鞋”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意象,引领着我们去关注人物的爱与恨,生与死,矛盾与纠结,挣扎与救赎,这是个人由表象情感向灵魂之真进发的通道,同时,也折射出了张悦然在精神追求之路上的探索意识。

有研究者评论说,张悦然是“80后”作家中最具创作潜力的一个,其作品中所透露出的气质,有着纯文学作家对精神视野和思想处境的严肃探讨,而不只是满足于对文字的把玩,对结构的实验。当然,相比于其他的“80后”作家,张悦然也不是没有小情感、小忧伤,她也在宣泄,在释放,但是她比同龄作家要做得更为成熟和通透。在创作中,她也运用商业手段和现代元素,她也懂得当下的出版要与读者口味作怎样的对接,但她没有像一些商业意识极重的作家那样,一味地去迎合与迁就读者,也不是简单地自我复制,而是希望有所创新,从而开辟出一条自己独有的路径。

札记:张悦然的创作,有“80后”作家的共性,比如书写青春期残酷的成长经历,有一定的自传色彩,以及小资般的忧伤。但是,她并没有满足于这些经验,而是努力开辟新的创作路径,在打磨好语言之外,更注重对小说艺术精神的不懈探索。

三、意象与主题写作的拓展

沿着螺旋状的楼梯一直向下走去,这沉堕的王国却并不是地狱。一直走,直到风声塞满耳朵,灰尘蒙上眼睛,荆棘缠住双脚,记忆的主人才幽幽地现身。

――《誓鸟》

2005年初,张悦然凭借短篇小说集《十爱》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最具潜力新人奖”。授奖词如此写道:“张悦然的年轻、才情和清醒令人欣喜。她纯真而神秘的文字,蕴藏着丰盛的青春激情和自由渴望,以及一种未被时代喧嚣所损坏的气质和耐心。她迷恋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打量世界的眼神布满哀伤和迷惘,她的写作既是对人生记忆的惦念和审视,也是对生存梦想的诗性肯定。”这是对张悦然小说创作的整体评价,很到位,也很精准。那时,张悦然的小说,在富有质感的语言表达和叙事里,向我们传达出了人生成长的经验之真与诗意之感。

从《樱桃之远》这部小说中,我们能感觉到张悦然在语言表达上的滞涩之意,其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种掩饰不住的青春期气息。而其后来的小说,在经历困境后逐渐走向了成熟,像长篇小说《誓鸟》,就是她挑战自我的一部力作。作家以自己留学新加坡的经历作为依托,将故事背景设在了明朝的南洋,而又以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中的“誓鸟”意象,重新演绎了一段海啸灾难之后寻回失忆之爱的凄美悲剧。从中,我们能够想到“记忆如此之美,值得灵魂为之粉身碎骨”这句话之于小说的分量。《誓鸟》之后,张悦然的转身堪称华丽,从青春写作到精神成人,她也有了一种自觉的大气象。

对于自称为“呓人”,且以“卖梦为生”的张悦然来说,做梦是她写小说的前提,因为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做白日梦。作家可以在梦中天马行空,也可以沉于虚幻的记忆,醉于伤感的童话。爱做梦的人,想象力一般是很丰富的,像张悦然这种能调动各种感官到梦境里去捕捉素材的作家,更能超越单一的现实主义表达,而专注于某种特别的意象。从当年写作《水仙已乘鲤鱼去》,到近几年主编以“鲤”为主题的文学杂志书,这些从不同侧面透露出张悦然越来越重视意象艺术在文学创作中的非凡价值。

意象写作、主题写作与杂志书的结合,所对应和挑战的,是当下越来越浮躁的类型化写作,如对玄幻、穿越、侦探小说的反拨。从这一点上说,张悦然主编的“鲤”主题书,相继推出过“孤独”“嫉妒”“谎言”“暧昧”“逃避”“上瘾”等,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心理纠结与精神困惑。张悦然将它们挖掘出来,重新以小说、散文的形式,赋予其现实内涵。她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我们共同来关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艰难,从而抚慰我们在现实中遭遇的精神创伤。唯此,她的努力才是有意义的。

在主编《鲤》的同时,张悦然仍然笔耕不辍,但是相比于以前,她懂得节制了,节制笔墨与激情,调控感官和欲望,不随便写。她在休整和酝酿,也在寻找下一次发力的契机。正像评论家谢有顺对张悦然的定位与期待:“她或许有能力走向更为广阔、丰满的写作境界,但她的语言、叙事和想象力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其创作来看,张悦然是非常有潜力的,她从当年的“新概念作家”逐渐转型到“‘80后’成熟作家”,其间所经历的变化,就是张悦然由青春写作向纯文学写作转型的体现。然而,也正是这种变化,让我们对张悦然抱有更高的期望。她的创作应该具有表率作用,能引领风潮。从张悦然近几年的创作中,我们能够发现她正跨入到重要作家的行列,同时也影响着其他更年轻的写作者。我相信,她应该是当下文学界一只不可忽视的潜力股。

札记:意象,成为张悦然创作上的一个关键之点,从早期的鲤鱼、红鞋、樱桃树等,到后来的秋千、誓鸟等,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对这些平淡或神秘物事的情有独钟,那或许是支撑她写作的重要基石,也是其小说艺术向纵深处拓展的核心品质。

小悦悦作文 篇10

【关键词】小悦悦;公民道德;解构;重建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传统的道德规范开始解构,出现了许多的引起道德反思的社会现象。全社会对此类事件的强烈关注,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焦虑感和道德自觉。毫无疑问,“小悦悦事件”就是这样一个触动我们心灵深处,拷问我们灵魂的事件。

一、“小悦悦”事件始末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已经58岁的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小悦悦事件”再次引发了每一个中国人对鲁迅先生当年批判的国民劣根性的思考。

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2岁女童小悦悦离世,各地网民纷纷在微博、论坛为小悦悦祈福、寄托哀思。而小悦悦事件所引发的全国性关于道德、法律、人性等讨论、反思也随之达到了一个高潮。“小悦悦事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如何重构社会道德体系、挽救社会信任危机,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广东省委书记也在2011年10月20日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会议上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

事件发生后,通过媒体的报道,在国内各个群体都引起了高度关注。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小悦悦的安危牵动了所有人的心。最初舆论仅仅是针对漠视的路人进行批评与指责。随后,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上开始对事件本身以多元视角展开了深入反思。网友和各种媒体声音在鞭挞社会冷漠的同时,更多的是讨论公民道德规范的解构、公民的责任以及社会救济机制等更深层次的问题。纵观一系列评论文章,大多数人都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国人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而相关的文化道德建设却落后于时展,重建社会道德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思考此类事件的实质,并对道德解构进行深入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二、事件本质:传统社会道德的解构

通过对“小悦悦事件”的回顾,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都认识到了这反映出社会公民道德出了问题。但是,什么是公民道德,到底传统社会道德出了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同时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法律、道德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文明有序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道德与法律规定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就调节范围而论,道德大致分为两类:公德和私德。公德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约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行为,避免一个人对他人造成实质性伤害,如坑蒙拐骗。”私德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约束个体行为,如见义勇为,这是个体基于内心的道德准则而外化出来的利他行为。不管是公德还是私德,都体现的是对善的向往与追求。无疑,从小悦悦面前走过去的18位路人,在那一瞬间用“失德”的行为扭曲了自身的道德人格。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是害怕受到讹诈而保护自己的措施,南京彭宇案(2006年发生在南京,路人扶起跌倒老太反被诬陷事件)的判决结果被放大为使得路人不敢再去随便搭救陌生人的重要原因。但是,人命关天,生命岂容漠视。在一个具有健全道德人格公民心中,人的生命绝对应该远远高于个人的委屈。因此,这一事件本质上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失范即现代社会公民传统道德规范的解构。

社会现象都是时代的产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的“失范”脱离不开我国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传统道德规范是与熟人社会相联系而起作用的,道德的履行带有很强的地域封闭性、封建等级宗法色彩以及重义轻利的特点。现代社会,公民自主意识增强,个性更加突出,而且随着社会交往的频繁流动性和社会利益群体的日益复杂,传统道德规范开始消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已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也不能完全做到为现代化进程提供所需要的价值支撑。在此阶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新型道德文化还没有达到成熟和完善。可见,“小悦悦事件”就是一个道德文化体系发生重大变革时期的代表性事件,它反映了现代中国社会道德文化发展程度不高并伴随传统道德资源的不断消解。

三、道德解构的两个层面

道德的作用形式是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存在形式是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等。可见,道德归根结底要通过公民个体来起作用。道德一旦生成就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必然要外显在人的言语和行动两个层面。那么公民道德的解构,就是指道德规范从道德话语和道德行为两个层面不断消解。

道德话语一般具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描述意义,指道德语言用来描述“可感形象”,记录或揭示道德事实(或现象),包括根据真实道德事实进行话语层面的道德判断及推理,从而得出合乎实际的道德结论。另一种是情感意义,指道德语言是个人情感和主观态度的外化,语言背后存在可以感觉到的道德情感。道德话语的解构是以上双重意义的解构。描述合乎道德的事实,体现真挚道德情感,是道德语言的基本意义。但如今社会层面的很多道德语言不仅不反映实际道德状况,反而成为掩盖不道德状况的工具。这种情况在虚假广告(包括虚假的商业信息宣传等)表现得很突出。社会上有号称“优质产品”的黑心奶、黑心药、黑心食品等等。一些人的道德表白与其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的事实完全对立,道德语言苍白无力,慢慢被消解,全面丧失描述、反映道德事实的意义。伴随着语言描述上解构的是道德话语内在情感意义的丧失。冠冕堂皇的假话背后并无半点道德感情可言。道德话语背后充斥着假话和不道德的伪善情感,这直接导致诚信的丧失和人际防范意识的增强。网络虚拟环境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一些人在网络上(比如,QQ和论坛)说谎的道德愧疚感。当道德成为纯粹的语言游戏和作秀技巧,再加上一些不道德的内容被披上道德话语的外衣,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社会公民道德话语体系的解构。

道德行为是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上,从本人意志出发自主选择的行为。道德行为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定目的和形成动机、实际的行动、行动后的效果和评价。从动机来看,市场经济中的道德行为往往带有利益获取的表征,传统道德中的内在的利他性退居次要地位。儒家提出“仁”的思想,并把它当作最高的道德原则,要求人们应当“推己及人”“舍己爱人”。俗话中的“施恩不图报”等在市场现实中被许多道德行为的功利性所掩盖。一些商家屡屡在公益活动中表现的十分踊跃,但往往缺乏“我为人人”之心,获取知名度而谋取利润是内在的驱动力量。不否认很多企业和个人的确是想着回报社会和帮助别人,但是那些为了私利而作秀的现象无疑影响了公众对道德行为的判断。社会大众对道德行为动机的怀疑可以从“小悦悦事件”有人对拾荒阿姨陈贤妹救人为了想出名的质疑声中看出。就道德行为本身而言,主要是一些虚假的内容被填入道德的空壳,使得社会公民对道德行为持冷淡的态度。最近几年陷入风波的一些慈善机构造成的恶劣影响仍在继续。行动后的效果和评价无疑是对道德行为层面解构的最后一根稻草。“小悦悦事件”中,就“有评论文章分析,南京彭宇案(2006年发生在南京路人扶起跌倒老太反被诬陷事件)的判决结果让路人不敢再去随便搭救陌生人。缺乏好人有好报的社会环境以及制度保障,是此类事件一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出,道德行为层面的解构会造成社会公民的道德情感丧失,甚至被不道德情感取代,使人失去践行道德和拒绝不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如此则会造成人际冷漠和社会“失德”现象频发。

四、道德的解构是社会生态危机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然而,人们的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决定和影响人们的社会存在,这就是存在与意识的作用和反作用。社会流动的频繁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陌生人社会”开始形成。传统社会道德体系开始消解,体现了时代对道德建设的新要求。当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与其说是道德的困境,不如说是现代工业条件下人类生存状况问题的反映。市场的本质是交换,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越是自主运行,越是容易把人作为社会分工体系上的工具。道德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力是毋庸置疑的,当道德文化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步调,必然会阻滞社会发展的进程。“一旦社会道德解体,人的生存危机就来临了。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就是因为存在着凝聚社会成员的道德体系。”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已经把人们从泛道德主义①中解放出来,人们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同一化”表现实现了个性化的发展。然而,转型期社会,传统道德的解构使得我们陷入社会生态危机(相对于自然生态破坏而言):人与自我方面,盲目追逐物质利益,忽视精神价值追求,缺乏自觉与自省意识,放弃自我约束与良心叩问,呈现出道德虚无感;“人与人方面,冷漠、疏远日益严重,呈现出道德扭曲状态;人与社会方面,在许多层面和领域,诚信与廉耻缺失,责任感与道义感松懈,呈现出道德异化现象。”公民道德的解构还造成一些人对道德困惑的极端反应,出现反道德的道德虚无主义倾向,这也直接造成一些越轨和违法现象的发生。

道德解构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2011年4月14日,总理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指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了当前文化文化建设的紧迫性,“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

对于道德每况愈下的种种不满和指责的背后,潜伏着我们渴望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能够自我反思,并担当社会责任的道德自觉意识。中国现在所面临的道德困惑和道德解构问题是走向新道德文化的起点,是打上时代烙印的社会现象。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道德迷惑和缺失,虽然表现出了负面价值,但亦发挥了反面教材的教训和警醒作用。人类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消解现象,但在总方向上,道德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总体上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道德文化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进行解决。对于道德解构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更好把握现在,创造美好未来。道德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并不是经济发展自发的成果。必须通过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现代化目标的新型道德文化创造生长条件。

注释:

①成百清认为:中国社会当前的道德,受到两股趋势的挟持和撕扯。这两种趋势,可以分别称之为“泛道德化”和“去道德化”,它们又分别来自传统的惯性和现代的冲击。泛道德化不仅会把本质上不属于道德的生活和活动领域,纳入到道德判断的范畴之中,而且借由评判一切的道德本身,也容易流于浮泛、空洞甚至虚伪,并不能产生真正的约束力。引自,成伯清。我们时代的道德焦虑。探索与争鸣,2008(11)。

参考文献:

[1]城晚报讯。就“小悦悦事件”发出呼吁――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 用良知尖刀自剖丑陋”[N].羊城晚报,2011-10-21.

[2]苏振华。道德重建不能仅依赖道德说教[N].新闻晨报,2011-10-25.

[3]许青青。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全国性舆论大反思[EB/OL].news.省略/20111021/n322980807.shtml.

[4]郑永年。道德解体与中国人的生存危机[EB/OL].省略/wz/shp/201111/t20111122_125264.htm.

[5]贾梦雨,徐宛芝。“道德事件”接连不断 如何走出物质主义泥潭?[EB/OL].中国新闻网,2010-03-26.

[6]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讲话[EB/OL].新华网,2011-04-17.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