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学典礼领导讲话稿(精选8篇)
亲爱的20xx级的新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在这样一个象征着收获与喜悦的季节,以这样一种隆重而热烈的方式迎接你们的到来。年轻的大学生朋友们,欢迎你们走进树大,加盟树大,更希望你们能够在树大的校园中挥洒你们的青春,收获你们的成功。
同学们,作为校长,我除了要表达对你们最热烈的欢迎外,更想表达此时此刻我内心的愉悦之情,感谢你们在选择高校时对树大寄予的厚望与肯定,也更希望你们能以一个树大人的身份,用自己的青春、责任与我们一起缔造属于我们共同的梦想:创建国内一流的教学服务型大学。
同学们,大学是人生当中一段重要而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还是你一生当中为数不多可以改变未来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拥有一个怎样的大学生活,将可能决定你今后以怎样的姿态步入社会。因此,我希望同学们能珍惜并充分利用好大学的时光,从内心深处去走近大学,去感悟它带给你的点滴,无论是收获、喜悦、欢笑或是失落与挫折,用责任与梦想去重塑心中的象牙塔。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和同学们谈谈责任的问题。我给大家讲三句话:
第一句话:责任,聚于心而成于行。
同学们,人生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有平静舒缓的静水深流,也有波涛汹涌的激流飞瀑,但无论如何这条生命之河都不会逆向流淌。大学作为其中的一段,亦是如此。面对这人生当中仅有一次的宝贵经历,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理由不去珍视它。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更加明晰“我的人生”和“我的大学的责任。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这就是说,做一个有责任的人近乎成了人的一种本能。因为爱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自然就有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热情;因为爱我们的父母,所以我们自然就懂得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情;因为爱知识,所以我们从不缺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知热情。责任,一个看似空泛的概念,实则充实而厚重。所以,从今天起,同学们请重拾你们对“责任”的信仰,勇敢地承担起你们肩头应有的责任。走进我们的校园,以立德成才为己任,用包容、友善、正直践行我们崇德重智,树人为本的校训;走进我们的优秀课堂,以求知为己任,为自己的头脑带来一次知识风暴的洗礼;走进我们的文明寝室,以诚信为己任,共筑诚实、互助、友爱的和谐家园;走进我们的创业团队,以革新创新为己任,用激情、创意、踏实来书写属于自己的创业传奇;有朝一日,我们还要走出校门,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以最终践行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为民的诺言。
第二句话:以小梦筑大梦,激发无限“正能量”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它不仅承载了人心向善、向美的追求,还是每个人心中一种价值观或是人生目标的体现。梦想作为努力拼搏可以实现的理想,是生命个体在特定阶段追求与价值的体现。对于我们的国家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整个民族共同的中国梦。对于这个梦想,曾多次强调,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一种宿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作为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大学生,如何将饱含着青春、创意与激情的个人梦想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激发出青春梦想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应该成为每一个走入大学校园的青年人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大学三年或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在面对多元文化激烈竞争的大时代背景下,要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要善于学习、掌握、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培养、提高分析和解读实际问题与疑难问题的能力,做一个视野开阔、勇于创新、胸怀宽广、知行统一的人;在求知的道路上“博学之,审问之、善辩之,笃行之”,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个成熟、独立和有精神追求的大学生,并把自己全部的热情、激情、活力投入到创新创业、服务社会中去,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发挥个人应有的社会价值,让自己的青春梦想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xx级本科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领导和师生员工,向同学们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武汉理工大学,光荣地成为一名大学生,表示衷心祝贺和热烈欢迎!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无论对学校还是对你们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对学校来说,你们的到来为学校带来了无限生机,学校又一次完成了新老交替和大学传承;对你们来说,成为大学生让你们完成了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你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站在这样一个全新的起点,你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期待,那就是大学将会给你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面对这样的期待,每所大学都希望做出庄重的承诺,比如说为同学们提供一流的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为同学们提供一流的校园环境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承诺,但都不是大学最根本的承诺。什么才是大学最根本的承诺?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走进大学核心,从本质上感受大学,认知大学,全身心地融入大学。只有这样,你们才会成为大学本身,从而成就自己的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人类自从有文明历史以来,大学就是人类自我完善的至高追求。我国明朝思想家朱熹曾做过这样的总结:“大学者,大人之学也。”美国《时代周刊》曾回顾了人类1020xx年的历史,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在世界各地,大学已经成为每一代人发现自我、寻找自身使命的圣地。”在今天的开学典礼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在你们作为大学生的第一堂课,让我们一起回归大学本源,来共同认知大学。
什么是大学?大学是成人之地,就是成就你们的环境。公元前387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柏拉图学院诞生,它成为第一所传授知识、进行学术研究、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综合性学校,它所开创的自由探索真理的学风和科学精神,成为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生生不息的原动力。1820xx年,“德国教育之父”洪堡创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洪堡大学,他所倡导的“大学自治”、“大学自由”、“教育与科研相统一”的独特的大学环境,造就了爱因斯坦、普朗克等29位诺贝尔奖得主,造就了马克思、恩格斯、海涅等一大批世界顶尖杰出人才。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著名大学均已成为本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培养人才的核心阵地。今天,你们进入的武汉理工大学,秉承了大学历史传统,60多年的育人实践形成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和“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当你们置身校园,悉心感受这片天空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言一行,你们将会从独特的大学环境中感受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开始你们自我塑造、自我升华的人生历程,你们会真切地感受到,大学是成就人才之地,是造就人才的沃土。
什么是大学?大学是成人之道,就是成就你们的学识。上个世纪20xx年代的清华园,有一位“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先生。凡是他讲课,清华、北大的教授们都会去听课。从起,陈寅恪辗转柏林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哈佛大学等多所世界著名大学学习,精通八种文字,被称为当时“中国最博学的人”。他的大学追求正如他自己所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就是说,读书治学就是要打破思想桎梏,达到心灵的自由。大学的历史、华丽的建筑、闪光的文凭都不能代表真正的大学,真正的大学只能是摆脱思想桎梏、形成独立人格、实现心灵自由的学识。学识是一种做人的品质、一种求真的精神、一种严谨的态度、一种学术的成就,是立身成人的根本和标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是任何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达到的。求知探真的志趣、崇尚科学的精神和渴求知识的热忱就是大学的成人之道。
什么是大学?大学是成人之时,就是成就你们的时代。从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历史来看,大时代、大学府、大人才相伴产生,相随发展。18世纪以来,推动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国家依次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德国、信息革命时代的美国,堪称世界一流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柏林大学和洪堡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相继出现在这些世界科学研究中心的国家里,也相继造就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爱迪生、比尔·盖茨等一批划时代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古老的中国正在崛起,实现“中国梦”、再现中华民族的历史辉煌已经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最强声音。未来30-50年,中国将由世界大国变为世界强国,我们的大学必须能够在支撑这一宏伟的国家目标中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和使命。时代赋予了大学神圣的历史使命,赋予了你们崇高的人生追求,你们身上寄托和肩负着国家强盛的期望和重任。时代在造就大学的同时也在造就着你们,你们所处的时代是你们真正的大学。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中学时代的梦想已经实现,当你们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变为真切的现实,你们可曾想过大学对你们的人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去年的开学典礼上,我曾讲过“最好的你们就是最好的大学”,最好的你们就是勇担责任的你们、富于智慧的你们和追求卓越的你们。那么,如何造就最好的你们,需要学校作出承诺,更需要你们进行认真的思考。亲爱的同学们,大学自有无限好,一切的未来都从今天开始。在此,我想送同学们三句话,希望你们更好地探寻和把握你们的大学之路。
第一句话:“让武汉理工大学成为你们的成人之地”。同学们选择了理想中的武汉理工大学,学校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追求必将注入你们的心灵,铸就你们共同的心灵归宿。学校的“卓越教育、卓越人才、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理念,就是能够让你们成为具有崇尚真理的价值追求、具有舍生取义的道德情操、具有报效国家的社会责任、具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卓越人才。值得高兴的是,在你们入学之年,武汉理工大学进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百强高校排行榜,位居第58位,学校向崇高的大学目标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学校的快速发展为你们未来成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只要同学们能够真正认知大学、融入环境、领悟真谛,你们就一定能够成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具有责任意识和具备卓越能力的一代新人,学校必将造就最好的你们。
第二句话:“让武汉理工大学铸就你们的成人之道”。人道大学好,书海泛舟,智认见长,融会贯通。《论语》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求学的关键就是要首先把握事物的根本,然后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学校为了更好地增长你们的学识,构建了以荣誉感为核心的道德素质培养体系、以人生境界为核心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以适应能力为核心的实践素质培养体系、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只要同学们在今后的大学征程中秉承理工精神,深思善学,不断探寻古今贤哲创造的无穷知识宝库,你们就一定能够凝聚知识的力量,汇聚智慧的精髓,学校必将造就最好的你们。
第三句话:“让武汉理工大学引领你们的成人之时”。亲爱的同学们,21世纪正在催生一个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崭新世界,你们正处于一个铸就“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武汉理工大学确立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崇高大学理想,实现“大学梦”正激发着每一个理工大人心中的渴望。同学们怀揣“求学梦”迈入大学之门,追求梦想的强烈激情为学校、为社会注入了正能量。只要同学们坚守信念,追求卓越,以智慧引领人生,以卓越引领社会,你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个人梦,成就大学梦,托起中国梦,学校必将造就最好的你们。
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的成长之地就是武汉理工大学,你们的成长之道就是要在专业学习中达到卓越,你们的成长之时就是由“中国梦”所开启的这个伟大时代。衷心希望你们真正认知大学、领悟人生、引领时代,你们一定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你们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同学们,相信你们在还没有跨入华理大门之前,就已经对华理有着许多美好的憧憬。在这里,我想讲两位华理人一些轶事,与大家分享。
我校名誉校长,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是1954年根据当时国家院系调整安排,随华南工学院(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无机物工学专业调整而来我校继续学习的,在华理整整度过了两年紧张而充满激情的学习生涯。
那时,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课业任务非常繁重,一两门主课不及格就要留级甚至劝其退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还要多次下厂实习,一般还要安排一次到外地工厂去,也没有老师带,就同学们自己与工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工作,参与试验并开展相关研究,帮助工厂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当时,成思危同学就非常出色,得到了师生和工厂技术人员的一致好评。在天津永利碱厂实习期间,他每天从早晨六点半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十点半才能休息,中午,就在车间里啃几个馒头权当午饭。为了做好实验,有时还要通宵干。1956年毕业时,成思危各门功课成绩(包括毕业论文)获得全优,为此,我校首任校长张江树签发给他的***上专门加盖了“成绩优等”的字样,并获得学校颁发给他的40元奖金(相当于现在的4000元)。
我们从档案中找到成思危同学的一份学习计划,足见他是多么的“自强不息”(这是他12岁时,父亲专门送给他的勉励词)。比如:进一步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钻研,用做读书笔记和阶段性总结的方法来牢固掌握知识,并要不断地吸取同学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本学期考试成绩争取全部优秀;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做好毕业设计;国家考试(部属高校中的一种统考)的成绩要达到优秀;参加有老师指导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工作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完成两篇有关专业方面的文章;翻译五篇有关本专业的俄文文献,同时要通过阅读侯德榜先生的《Manufacture of Soda》(英文原版)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在毕业前英文和俄文的阅读速度都要达到平均一小时看两页水平、毕业后三年内要掌握德文和日文。另外,每天还要坚持读报30分钟,关心时事新闻,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等等。在体育方面,要坚持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练好中、长跑,1500米的成绩要提高到4分20秒(他原来的成绩为4分39秒,已是全校的冠军),争取达到国家等级的运动员水平。
毕业后,成思危校友成了我国硼砂工业的科研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而在1981年,已经46岁的他赴美国学习管理学。“中年的尾声”选择求学,困难重重,比如第一关语言关,课外阅读60页,美国学生3小时看完,他抱着字典3小时才看3页。但他坚持下来了,以三个A、一个A+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中国最早的MBA学位获得者,从此他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领域,积极推动中国创业板上市,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至今,成思危校友仍然活跃于我国经济学界,以学者的身份洞察全球经济大局。
像成思危这样全面发展、努力工作的前辈,在华理的历史上枚不胜举。于遵宏教授,也是我们的典范。
于遵宏教授是中国著名煤化工专家,1960年从我校毕业并一直留校任教,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气化技术,打破了外国对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垄断。20xx年7月,“石油焦气化技术”许可费过亿元,创造了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可惜,领衔开发这套技术的于遵宏却没能亲眼看到这一场景,因癌细胞扩散,72岁的他于20xx年6月25日溘然长逝。
去世前8天,于遵宏教授还坚持让人把两个博士生叫到床前汇报他们论文的进展情况。在他的遗物中,有一张纸上写下了他的“汗水哲学”:“1、扩大工作时间的可行域,尽可能把节假日、星期天的时间用上去;2、降低生活要求,也就是说在事业与生活的选择上,我对前者更有兴趣;3、凡工作需要而身体亦能支持得住时,减少睡眠时间,4、持之以恒,二十多年如一日。以上都是笨办法,并不足取。就个人而论,我还是相信汗水哲学的。”
成思危先生的“自强不息”、于遵宏先生的“汗水哲学”等座右铭,时刻在我的耳旁回响,他们无止境地追求知识、献身科学的精神激励我自己的同时,也希望能成为在座各位华理新人的学习榜样,从他们的身上获取力量,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抓紧学习,诠释好人的意义。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每年8月的开学季,欢乐的气氛都会充满整个校园.看到同学们洋溢着快乐的笑脸,也让我们幸福地回忆起自己的年轻时代,回忆起当年求学的难忘岁月.在此,我代表学校向20xx级全体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培养人才.对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而言,你们是一届具有特殊意义的学生.今年9月12日学校将迎来建校80周年,这是学校建设发展中的历史新起点.对于同学们而言,能进入这样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的大学学习,你们的人生是幸运的,你们的未来是灿烂的,也意味着你们的责任是重大的.希望大家不负年华,学有所成.
在与部分同学们交流中,一些同学谈到,想不到在杨凌这个小城镇竟有这样一所优秀的国家重点大学.因此,我想就两个问题与同学们做一交流:一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二是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如何实现心中的梦想,如何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何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是什么?
第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传统的大学.中国现代大学怀着“科学救国”的梦想而诞生,走过一百多年的艰辛求索历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建设发展始终与国家同命运、与时代共进步.80年前的1934年,日寇侵华日益加剧,国家半壁山河沦陷,西北地区旱灾连年,民族积贫积弱.“为全国家之命脉,再求民族之生存”,国民政府正式创办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这就是学校最早的前身.建校之始,学校就确立了“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成为一所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担当责任使命、始终不懈奋斗的现代大学.
第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为国家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和辉煌成就的大学.80 年来,学校以造就人才、创新学术为己任,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是值得每一位学子感到骄傲的.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确保粮食有效供给、解决四万万人的吃饭问题,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赵洪璋院士成功培育碧蚂系列小麦品种,推广面积接近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1/4,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主席赞誉赵先生一个品种“挽救了一个新中国”.再比如,孕育中华灿烂农业文明的黄河,也因周期性泛滥成灾和中上游地区严重水土流失成为一条“痛苦之河”,每年流入黄河的肥沃土壤曾高达16亿吨.朱显谟院士经过长期研究,提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28字方略”,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黄河水土流失量减少到4亿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朱先生可谓功不可没.80年办学历程,学校每个阶段都有诸多令人敬仰的大师,他们挺起了这所大学的脊梁,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第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战略地位的大学.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社会发展是大学的重要责任,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1999年国务院批准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之时,就明确要求:学校要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以及区域发展中,我校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肩负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相关科技领域,我们形成鲜明的特色,具备独特的优势,构建以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创新平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第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不断追求卓越、拥有远大愿景的大学.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社会变革空前迅速,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学,才可能成为最好的大学.如果一所大学不能在科学发现上有所作为,终究会被科学所忘记;如果不能在技术创新上有所成就,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努力追求卓越是一所大学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殿堂、科学与真理的源泉,大学要实现卓越,就必须有追求卓越的理念、引领卓越的目标和致力卓越的行动;要有卓越的教育教学、卓越的师资队
伍、卓越的学术创新、卓越的精神文化.最近中央电视台在专题播放中国著名大学的校训.校训集中体现了大学的精神文化,这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我校的校训是“诚朴勇毅”,既有中华传统的文化精髓,又有现代大学的精神内核,这是每一名师生为人处事求学问的基本准则.
如今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坚定不移地迈向百年发展目标,在2034年之际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再过20xx年,我们的通行可比指标在世界学术排行中要有较强的竞争力,主要学科领域要达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戴维斯加州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涉农学科的水平,真正实现世界一流的“西农之梦”.
第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拥有优雅校园环境和优越成才氛围的大学.古朴大气的建筑群落、绿色生态的园林景观,我校有着令人称道的优美环境,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较为深切的直观感受.此外,学校还有堪称一流的体育设施、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都为你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保障.
近年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深化各项教育改革,创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今年,学校修订了20xx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从20xx级学生开始实施.方案将突出分类培养的理念,更加尊重和满足同学们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从20xx年起,学校开始实施国际视野拓展计划,资助并选派学生短期出国访学.今年暑期,我们派出172名学生到9所海外知名大学访学.学校已与美国康奈尔大学、马里兰大学、普渡大学等9所著名大学签署“2+2”联合培养协议.跨文化、国际化的教育经历,将使更多同学成为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从近几年同学们的毕业去向来看,每年有超过1/3的学生读研深造,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国内顶尖大学和海外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或者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
同学们,你们应当为进入这样一所具有深厚积淀和光辉前途的优秀大学而感到自信自豪.在求学立业的道路上,你们的人生必定与这所大学的兴衰紧密相连.据我了解,你们是最为优秀的一届学生,你们的高考成绩高出各省重点线平均50.1分,堪为历届之最.我们有充分理由对你们的未来充满更高的期待.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坚持奋斗,用你们的活力和创造力,传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光荣与梦想.
接下来,作为校长,就同学们如何充实、精彩、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生活,我有四点建议与大家分享: 第一,立德修身.大学的根本使命是立德树人,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拥有完善人格、高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否则我们的教育将是不完整的.《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先生有十条人生格言,无不强调立德修身为人生之本.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也深切勉励广大青年学子: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立德修身,我们须以德立身、以德润身,坚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坚守做人处世的根本之道,追求止于至善的卓越境界.要立德修身,我们须学会慎独慎微,自纠恶小,不因恶小而为之;勤为善小,勿以善小而不为.要立德修身,须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感恩同学,他们给予我们帮助;感恩社会,社会教会我们成长.要感恩他们给予我们的一切关爱、友善、付出和帮助. 第二,立学致知.诸葛亮在《诫子书》谈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对于同学们而言,学生以学为本,学习是一份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希望大家积极主动自觉地勤奋学习,更加注重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创新思维与科学精神的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立志成才.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任何梦想的实现,都需要一颗进取的心、一份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地去追求、去奋斗.只有那些拥有坚定志向、不断壮大内心世界的人,才能从生活的自觉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自强.
最近,我读了几篇资环学院同学们所写的“我的大学梦”,给人以深刻的启发.一位同学写到:梦想就是让你心甘情愿为之付出、坚持奋斗的事情.一位同学认为:大学是一个人格发展并趋于成熟的场所,是一个自由而充满想象和激情的天空.另一位同学谈到,梦想相伴的人生不会懒惰,梦想相伴的岁月不会蹉跎.我深为同学们的梦想与志向感到骄傲,相信你们一定会自强不息、超越自我,成长为真正的国家栋梁之才.
第四,立善求真.古人云,知善致善,是为上善.正直、诚信、真诚、宽容、感恩、同情心等,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善良品质,也是一名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内涵修养.我们要做一个心地仁爱、求善求真的博雅之士.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完善的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值得信赖尊敬的人.
最后,希望大家在短暂的大学时光,珍惜青春年华,积极拼搏奋斗,实现自身的立德立学,走向人生的成才成功!
谢谢大家!
同学们:
在金风送爽、花果飘香的季节,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xx届华美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董事会对同学们选择我们学校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在第一阶段军训和国防教育中取得的佳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教职员工在招生和军训中洒下的辛勤汗水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感谢!
开学标志着同学们踏上了人生新的起点。前一阶段的军训和国防教育使我们懂得了一个公民为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一阶段我们就要为实现个人美好的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英勇奋斗。在这人生的起跑线上,在进军号即将吹响的时刻,我提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一、用知识改变命运。
现在全球每年的发明创造,超过过去几百年的综合。卫星上天,太空漫步、顺风耳,千里眼已不是梦想而是现实。我们要想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就必须刻苦学习现代文明科技知识,用知识改变命运。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知识,才能为自己插上腾飞的翅膀。你们选择的了华美,华美是知识的天堂。华美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有优美的教学环境,有优秀的专业教师,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高端的就业岗位。华美为大家创造了成才的机遇,华美为大家架起了成才的桥梁,华美为大家铺就了成才的道路,华美为大家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同学们能不能成才关键要靠个人的努力。俗话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学们要想飞上蓝天,实现成才梦想,就必须刻苦学习基础和专业知识。不断用知识武装头脑,从而走出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
二、用拼搏赢得成功
纵观全球人才市场,僧多粥少,人多工作岗位少。现在全世界有几亿人失业,今年我国有740多万大学生需要安排。有一则寓言这样讲到:在非洲草原上,每天太阳升起,羚羊说我必须拼命奔跑,要不就会被狮子吃掉。狮子说我也必须拼命奔跑,要不就会被饿死。这就是竞争和争夺的现实。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不畏劳苦在崎岖的小路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我们要想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可靠的收入保证,就必须克服等靠思想,懒汉思想,树立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意识,拼命奔跑。只有顽强拼搏,才能走向成功!
三、学会在合作中发展。
当前,全球一体化正在形成,人和人联系人和自然的联系更加密切。但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关系就是机遇,关系就是财富。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意识,掌握现代礼仪这门人际关系的通行证,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运用集体的力量,在集体发展的同时使个人得到发展。
四、严格要求自己。
古人讲: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既是家长的期望,也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严格要求既是对家长负责,更是对同学们自己负责。因为你们是初升的太阳,你们是明天的希望,把你们培养成人是家长、你们和我们共同的心愿。而要实现这个心愿则必须从严管理。本学期我们之所以实行新生单独提前开学,就是要实现分类施教,因材施教,从严管教、优胜劣汰。凡是入学不刻苦学习,不遵守学校规定,违法乱纪,屡教不改的,将一律开除,减少对其他学生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深刻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和态度,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遵纪守法,刻苦学习,天天进步、水到渠成。
同学们,日历翻过了旧的一页,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老师、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让我们不再抱怨过去的不幸,让我们忘却曾经有过的阵痛,让我们摆脱犹豫不决,等待观望的心态,坚定信心,团结一心,融入时代洪流,加入新的进军行列。不贪图舒适安逸,不迷恋儿女情长,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文明礼貌,互助友爱,严守纪律,服从安排,顽强拼搏,共创未来!我们将用爱的阳光,滋润你们健康成长!希望你们也能不辜负家长的期望,担当起社会的责任,用一流学习成绩书写新的更加灿烂的篇章。
对一所大学而言,一年中有两个仪式最为重要,那就是新生入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对每一位学生来说,参加入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代表着人生的一段美好时光,一段大学生涯,这段时光将使你难以忘怀。因为,从今天起,你们成为了复旦人,复旦大学将成为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今天这个令人激动的场景,使我想起35年前(1974年)我进入复旦时的情形。那时还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学生被称作是“工农兵学员”,教 室和寝室的破旧,实验室的简陋自不待言,更加荒唐的是那时的教师不敢教,学生不敢学。我本人就曾经被扣上“白专分子”,“红口袋装知识”等等一系列的帽 子。在那个年代,也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入学典礼,也没有毕业典礼。在那个年代,“知识”被看成是一种罪恶,“阅读”被人讽刺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 外事”,天天嘴里喊的只有空洞的政治口号,晚上教室里和图书馆灯光稀疏。
那个时候,我是抱着对大学的巨大的神秘感从农村来到复旦的。起初,我真的还以为大学就是像我看到的那样的一片乱象,上课可以去,也可以不去, 从来没有考试,老师在讲到科学定律和理论时不许用外国人的名字,学员每周都要对教师在讲课中是否有“政治错误”进行评议,……。这些时常令年轻的我感到十 分茫然。
对我来说,幸运的是1976年“四人帮”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很快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整个复旦的气氛几乎是一夜之间发生了变化,真可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图书馆和教室在晚上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人人都是埋头看书。当时的中青年教师主动在业余时间开课,记得当时倪光炯教 授讲《量子力学》,王兆永教授讲《数学物理方程》,卢鹤绂教授讲哥本哈根学派的哲学思想,……听课的人都是复旦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大教室里除了讲台,所有 的地上空间都被坐满了。这些课都是自发的,在晚上开的。课程内容非常浓缩的,譬如,倪光炯教授的《量子力学》课,每天只有两学时,总共上了两周。现在回忆 起来,我的《量子力学》、《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程》、《分析力学》、《电磁学》等都是那时学的,因为那时化学系的“工农兵学员”是完全不开这些课 的。那时打下的基础至今仍然让我十分受用,可最令人怀念的是当时大家突然迸发出来的巨大的,没有那么多的功利主义色彩,更多的是为了“求知”和“探索”的学习热情!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时值九月,燕园初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向各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培养你们,伴随你们一路走过的父母、老师和同学、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在祝贺同学们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我也向你们致以最美好的祝愿!祝愿你们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开启人生更加绚烂美好的新旅程!
同学们,最近这段时间,我在北大未名BBS上看见不少新同学在自己的院版上发各种各样的“报到帖”,询问在北大学习、生活的情况。从这些帖子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大家迫切渴望及早融入北大的心情。我知道,其实同学们在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时,就已经在预习北大的生活。对北大,从朦胧的憧憬,到成真的梦想,再到今天真实的感受,我不知道这“北大”是不是就是你们梦中的“北大”,心中的“北大”!
看过校园的湖光塔影、略过浩如烟海的典籍,站在学术名师的身旁,再去细细体味北大百余年的历史传统和精神特质……大学生活,从此开始了。此时此刻,我想你们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今年医学部一位新生写的文章,他写到“站在通向大学生活的大门外,我有些茫茫然不知所措。”当被爸爸妈妈“裹挟着”来到校园,他问自己:“我已经站在目标的中心了,我还能去哪儿?”但偶尔听到两位学长关于学习、考试的对话后,他感受到:“高考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他明白:选择北大,“尽管有太多的人说我不明智,太多的人说会很辛苦,太多的人说永远就不会有好日子过。但是,既然我如此选择,就不会放弃。在这段旅途中,我会努力成为一个好大夫,努力将医生的责任熔铸进血液中。”
同学们,这位同学现在就应该坐在你们当中,我想大家都和他经过同样的心路历程吧。让我们为他,也为自己一起鼓鼓掌吧!
同学们,来到北大,这是你们长期努力的结果,可以说是你们人生中收获的一个“成功”!但是,过好大学生活,同样容不得你们一丝的松懈。我不希望有同学在大学中迷失自己,我更不希望看到曾是骄子的你们,因为自己的不努力而掉队!大家身处一个美好的时代,享有北大优秀的教学资源,希望同学们珍惜好、利用好。
我希望大家成为不懈追求新知的探索者。追求新知、发明新理,以知识和文明引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永远是北京大学孜孜不懈的理想追求,也永远是一代代北大人恪守的光荣传统。我们的老校长严复先生曾说,大学要“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李大钊先生曾高呼,“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的纪念。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对于本科生而言,我希望大家能从高中阶段的“学会”转变到大学阶段的“会学”,倍加珍惜学校为你们提供的优质资源,充分体悟北大的学术精神,养成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术品格,为将来的学术深造打好基础。研究生则更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科学研究的重任。你们要努力锻造探究高深学问的知识基础和素质能力,要始终保有强烈的求知欲、敏锐的洞察力和宝贵的批判精神,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以扎扎实实的“笨功夫”,不断积累、丰富和创新,在取得自己学业进步的同时,也为北京大学的学术繁荣和人类社会的学术发展作出贡献。
关于如何在大学阶段做学问、做研究,我还想讲讲蔡元培校长的格言。蔡元培先生当年总结了古今中外许多学术大家的共同经历,提出了“闳约深美”的学术境界。,蔡元培先生手书“闳约深美”四个字,送给了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时任上海美专校长的著名绘画大师刘海粟先生非常赞同其中所包含的学术精神,将其作为办学思想的核心,并对“闳约深美”作了一番解释:“‘闳’就是知识要广阔;‘约’就是在博采的基础上加以慎重的选择,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人生有限、知识无穷,不能把摊子铺得太大,以便学有专长;‘深’就是钻研精神,要入虎穴,得虎子,百折不回;‘美’就是最后达到完美之境”。
同学们,今天我借用蔡元培校长提出的这四个字,就是希望大家既要融会贯通各个知识领域的内容,又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也最为擅长的一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既要穷本及源地探求新知,又要充分享受学术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将兴趣转化为求学路上的不竭动力,激励我们不断创新。
我还希望大家成长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大家这几天可能都看到了,我们的校园目前有许多楼宇在建。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是北大建设发展的重要方面,也与同学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但是,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我更希望我们北大的学生关心、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丰富与充实。我希望同学们首先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来到北大,你们就是校园的主人。北大的优秀传统和精神特质会影响着你,塑造着你,但同时也要在你们的身上继续发扬;北大的学术品格和学风校风,要在你们的身上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北大校园文化生活的舞台要由你们去无限的丰富;北大的对外交流和影响也离不开你们的贡献。你们就代表着北大,希望你们无愧于“北大”这个称号!我还希望同学们能够成为文明生活的践行者。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希望同学们有“扫天下”的气概和抱负,我同时也希望大家从一屋始,养成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礼记•学记》中有一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们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同学关系。要由己及人,仁爱待人。生活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同学们要注重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提升和法律的意识。我们看到学术不端、品性不良,看到社会的违法或是不道德行为,我们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果不能作为一个改造者,至少不能成为一个参与者。当然,我更希望我们的同学还是要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希望大家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自己,用全球开放的视野拓展自己,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做出北大人应有的贡献!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希望大家成为心系祖国苍生的担当者。一百多来年,北大对民族解放、国家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在北京大学11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涌现出大批卓越的思想家、理论家、科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这里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工作过的足迹,曾是冯友兰、陈岱孙、翦伯赞、王力等著名人文学者和李四光、黄昆、王选等著名科学家多年工作的地方;这里有邓稼先、郭永怀、周光召、彭桓武、于敏、朱光亚等“两弹一星”元勋们奋斗过的身影,更有一大批正在为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不懈努力的优秀学者。这些先贤与师长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有将自己的才智、才情与才华,同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学术才有意义,人生才有意义,才能真正配得起“北大人”的光荣称号。
我希望同学们都好好读读北大的校史,认真体悟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并将北大人长久以来对于使命的担当牢记心头,成为此后流淌于你们血脉之中永远不变的品格;当你们面临人生选择、经历困苦挫折之时,都始终铭记自己肩头的责任,书写一段无愧、无悔、无怨的人生。希望同学们始终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追求科学真理与服务国家民族相结合,秉承中国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情怀,牢记“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教诲,真正把自己锻造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
同学们,你们中的一些人,在过去的四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就已经求学北大,早已熟悉这个园子里的一草一木;而更多的同学,则是经历了高考、考研和考博的艰辛历程,终于在今天成为了北大的新主人。无论是“初入燕园”还是“曾经北大”,看着你们意气风发的样子,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青春气息。二十多天前,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全球各国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面孔让我印象深刻;今天在这里,我更感受到与当时同样强烈的青春气息。我知道,这是属于青年人独有的精神气质,是一种充满朝气、充满希望、能够改变世界和创造历史的澎湃力量!
“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同学们,请珍惜你们这最美好的大学时光,尽最大努力,去创造你们下一个崭新的辉煌!
祝福大家!
谢谢大家!
尊敬的爱德华〃朱利安诺校长、美国纽约理工学院的各位朋友们,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值此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南邮—纽约理工国际学院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南京邮电大学全体师生对国际学院的各位新同学表示诚挚的祝贺!向远涉重洋来我校参加典礼的爱德华〃朱利安诺校长、美国纽约理工学院的各位教师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拨冗参加开学典礼的各位领导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以电子、信息学科为特色的理工院校,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培养IT精英的摇篮”。在办学65周年之际,南邮人心中有了一个更美好的愿景,即把学校建成在信息学科领域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今天,我们朝着实现这个梦想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南京邮电大学与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合作,成功开办了南邮—纽约理工国际学院。纽约理工学院在美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连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US News & World Report) 评为“颇具竞争力的理工学院”之一。我们相信,双方强强联手,纽约理工学院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办学经验与南京邮电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一定能够把“南邮—纽约理工国际学院”打造成中外合作办学的知名品牌,提升南京邮电大学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产生“1+1>2”的效果。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人生中难忘的时刻。十年寒窗苦读,你们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今天也是南邮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南邮—纽约理工国际学院将作为南邮对外合作办学的里程碑而载入校史.
同学们,你们是南邮历史上特殊而幸运的学生。你们是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所以你们肩负着传承南邮精神的使命;你们又是南邮—纽约理工国际学院的学生,所以你们是中美合作办学的受益者,是传递中美友谊的使者。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才刚刚起步,但是我相信:南邮优良的学风和教育环境、纽约理工学院先进的管理经验一定能把同学们培养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同学们,“人生中没有什么成功是纯粹偶然得来的”,我希望这句话能照亮你们未来的四年行程。希望你们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用骄人的成绩来书写自己无悔的青春。
最后,预祝全体同学们生活愉快!学有所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