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精选3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市委八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总结去年的工作,分析当前的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刚才,延芹同志作了很好的报告,请各部门和各区县认真贯彻落实。现在我讲两点意见。
一、20xx年劳动保障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取得了新成绩、新进展、新突破
20xx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劳动保障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取得了新成绩、新进展和新突破。
(一)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构建工作机制和社会环境。20xx年4月9日,立昌书记到劳动保障局调研,就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制度、加强管理工作、面向社会服务等作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批转实施了《20xx年至20xx年就业再就业规划纲要》,《20xx年至20xx年社会保险规划纲要》,以及《20xx年至20xx年职业培训规划纲要》,为各部门和各区县在思想上增强自觉性,在工作上提高主动性,提出了要求,奠定了基础。市人大会颁布了《天津市劳动就业管理条例》、《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等法规,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为劳动保障工
作提供法律支持。市政府颁布了《天津市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规定》、《天津市最低工资保障规定》、《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和《社会保险登记和社会保险费征缴的规定》等规章。市劳动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相继制发了100个配套性的政策文件,加强工作指导,组织贯彻落实。由此,我市形成了以比较完善的法律政策为基本规范,以中长期规划为工作指导,以配套政策制度为主要措施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格局。
(二)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困难企业妥善安置职工并依法退出市场工作全面展开。我市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用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就业问题。20xx至20xx年,组织实施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就业65.8万人。20xx年,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完善了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促进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大学生就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帮助“4050”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等10类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全年新增就业29万人。20xx年末,城乡从业人员达到560万人,比上
年末净增17.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96万人,比上年末净增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在扩大就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困难企业妥善安置职工并依法退出市场的有效方式。市政府于20xx年发布了《关于困难企业整体分流安置职工和退出市场的意见》,在计划内破产和依法破产两条渠道之外,建立了困难企业退出市场的第三条渠道。市政府于20xx年制发了《关于三类企业妥善安置职工和依法退出市场的意见》,统一规范三类企业妥善安置职工并依法退出市场的各项政策,找到了彻底解决困难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新路子。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有213户企业依法退出市场,企业8.7万名职工通过托管和分流等方式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彻底解决了企业长期拖欠职工的8亿元历史债务。
(三)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基金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我市坚持建立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重强化基础工作,加强基金征缴管理,调整完善有关政策,重在解决突出问题,至20xx年建立了由五个险种构成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和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征管体系,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xx年底,参加五种保险的人数分别是,养老保险缴费216万人、供养1**万人,医疗保险329万人,失业保险217万人,工伤保险210万人,生育保险180万人。
20xx年,我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出台了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进行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逐步化解现收现付制造成的基金支付压力;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使他们更多地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在医疗保险制度方面,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有35万名农民工参加了医疗保险;组织实施门诊联网结算试点,减轻参保患者长期垫付应报销费用的负担;调整十项医疗保险分担政策,减轻参保人员的医疗费负担;由政府负担困难企业应缴而无力缴付的费用,为困难企业退休人员提供住院和门急诊医疗待遇;全面推进医保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医
疗机构的医疗保险服务职能。
(四)职业培训工作深入展开,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加快,职工队伍技能结构趋向合理。我市坚持把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素质优势和技能优势。围绕促进就业组织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整体素质,20xx年以来,共有30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升级组织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行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补贴,激励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先后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四年三万新技师培养计划”。围绕提高素质组织培训,优化职工队伍结构,建立了六个公共职业培训基地和实训鉴定平台,显著地提高了培训能力和水平。
20xx年,我市加强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向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农民工提供从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到订立劳动合同、缴纳保险费、代理劳动保障事务等一条龙服务。市政府制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建立了解决农民工问题委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健全区县和乡镇村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全面提高农村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水平。20xx年末,全市技术工人达到71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4%,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全市高级、中级、初级技术工人的构成为27:39:34,城镇从业人员中的高级和中级技工总量,以及农村从业人员中的中级和初级技工总量都有显著增加。
(五)职工权益维护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劳动者权益得到维护。我市坚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解决民生问题。建立促进企业提高职工收入增长机制,每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颁布企业职工工资指导线,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初次分配中促进企业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城镇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促进企业与职工签订并执行劳动合同,支持困难企业与职工在妥善安置职工并依法退出市场中解除或转移劳动关系,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5%。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全年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400件,督促用人单位与10万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督促用人单位补缴保险费4000万元。
20xx年,我市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了20xx年至20xx年区县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计划,新建改扩建1360个街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社区工作站,改善了设施条件,规范了服务功能。同时开始实施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社区工作站建设计划。各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行政村配备了劳动保障信息员。为维护城镇职工和农村新增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等群体的权益创造条件。
(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劳动保障工作,用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办法,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所取得的基本经验是:
第一,全面发挥特有的体制机制优势,形成合力做好工作。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各部门和各区县共同努力、协调配合,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各方面形成合力,不断推进各项工作。
第二,树立以人为本和高度关注民生的思想,带着感情做好工作。劳动保障部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研究制定综合性政策的同时,针对各行业和各群体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单项政策,做到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紧密结合并相互促进,把不断完善劳动保障制度和不断发展劳动保障事业,与构建和谐天津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维
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三,充分利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上升期,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劳动保障工作以往的发展和突破,得益于胜利实现“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所奠定的物质基础。劳动保障工作今后的发展和突破,要充分利用全面实施“三步走”战略所不断迸发的巨大能量,以及实施“”规划和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坚持用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办法,不断拓展工作空间,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手段做好工作。我市建立了以市和区县两级政府管理服务为主体,以街道和乡镇管理服务为基础,以社区管理服务为终端,连同劳动保障信息员和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等在内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五级平台”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扩展电子信息化网络,逐步提高硬件和软件功能,为全方位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深刻认识劳动保障工作的新形势,在新的上升期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工作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实施“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按照市委提出的“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更加关注民生问题,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促进和谐天津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和关注民生问题,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市委八届十次、十一次全会深刻分析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了天津发展进入了新的上升期,推进和谐天津建设进入了关键期的科学判断;确定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促进和谐天津建设的工作要求。劳动保障部门的基本职能,包括促进比较充分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维护社会成员权益等方面,与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对劳动保障工作确立了更高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
充分认识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和难点,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已经解决了很多重大和急迫的问题,初步建立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但是,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劳动保障制度缺乏整体设计,行政调控手段逐渐减少,而市场调控手段尚不健全;在逐步建立城乡一元结构的过程中,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劳动保障制度又难以整体设计。20xx年,我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40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接近8000元。生产力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创造了条件。今后的工作重点,要更好地贯彻城乡统筹原则,逐步
建立覆盖城镇职工、社会从业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劳动保障制度体系,包括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制度。
充分认识向社会成员提供终生服务,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是社会性和社会化的管理服务工作。就社会性而言,我们的管理服务对象,涉及千家万户和各类群体,涉及人由始至终的各个阶段。就社会化而言,我们的管理服务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覆盖全社会、由政府统筹管理的制度体系,形成既覆盖全社会又为全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制度约束。我们对每一位劳动者的管理和服务,一般要持续35年。我们对每一位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一般要持续50年。加上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以及劳动工资和劳动合同等方面的工作,我们对每一个自然人的管理和服务,不仅是从始至终的全程服务,而且是与生活质量和生命质
量相关的全面服务,一般要持续70年甚至更长一些。如果考虑建立健全社会化劳动保障体系的长远目标要求,全社会的各类群体几乎都是我们的管理服务对象。因此,必须强化基础工作,建立提供永久性管理服务的制度体系。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在新的上升期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劳动保障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与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促进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素质和技能优势,不断提高职工群众收入水平,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既要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又要构建长效机制,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为实现“三步走”战略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服务。
(二)集中精力突破难点,全面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深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今年要新增就业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之内。进一步完善再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家庭、长期失业人员等10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工作机制。统筹城乡就业和劳动力资源管理,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失地农民的就业帮扶工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制度,加快推进就业长效机制建设。
全面推进困难企业妥善安置职工和依法退出市场工作。全年计划有310户企业退出市场,预计安置职工18万人,清偿拖欠工资、统筹外养老金等债务20亿元。各部门和各区县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把住方案预审、审批和审结三个环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每一位职工的工作,通过安置、托管和分流等办法妥善安置全体职工,彻底解决企业积欠职工的全部债务,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组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和有关政策退出市场。
继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今年要继续搞好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再次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继续推行企业年金制度。做好全市统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工作,强化医疗保险诚信建设,扩大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联网结算范围。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
建立强化基础工作和提供永久服务的制度体系。全面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坚决落实禁止职业介绍等中介机构代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规定,收入直接缴库,支出直接拨付,统一开设账户,资金封闭运行,确保资金安全,实现规范运行。同时,按照为全社会每一位自然人服务50年至70年的要求,建立强化基础工作和提供永久服务的制度体系。要点是,完善制度,五险合一;属地管理,加强征缴;分户参保、电子申报;人户对应,记账到人;准确无误,永久存档。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构建以国家级和市级公共职业培训基地为主导,以支柱产业、相关行业和各区县培训基地为骨干,以用人单位培训为主体,以各类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的多元化职业培训格局。搞好六个职业培训基地建设,拓展国家级三个基地的服务功能,力争引入更多优秀培训项目,早日拿出高水平的成果。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抓好在职职工和农民工培训,深化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加强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建设。落实高技能人才政府津贴和奖励政策,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三)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完善目标责任体系,要强调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把目标层层分解,建立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各级政府都要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议事日程,建立统计制度、通报制度和预警机制,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进工作,完善政策体系。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加大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就业促进、解决农民工问题和制止工资拖欠等委局际联席会议机构的作用,各方形成合力,推动工作落实。
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着深厚感情做工作,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并举。坚持依法行政,不仅要执行好实体法,更要执行好程序法。注重培养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使劳动保障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达到新水平。
同志们:
网点转型是总行为提升邮政储蓄银行能力,打造现代化商业银行而采取的战略举措。今天,我们召开全省网点转型工作动员大会,目的是进一步落实《推进网点转型工作指导意见》(粤邮银发〔〕552号)以及《关于启动网点转型相关工作的通知》(粤邮银发〔〕597号)两份文件精神,再次强调网点转型的重要意义,总结启动网点转型工作以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一步明确网点转型的方向以及下一步网点转型工作时间表,以确保网点转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加快我省网点转型工作。下面我重点谈四方面意见。
一、网点转型的意义
(一)网点转型是邮储银行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邮储银行相对商业银行而言最大的优势是网络优势,由于这种网络优势,我们发挥了城市向农村资金结算的主渠道作用。我们在农村通过提供简单金融服务,充分发挥这种网络优势,使我们在20多年的发展中利用较低的成本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但在城市,由于居民对金融的多元化需求,简单产品与普通服务显然不能够留住客户,如果客户需要多元化产品而我们却不能提供,那么高端客户必然流失。因此从管理、营销、服务等各方面做好城市网点的转型工作,对于邮储银行布局城乡的大格局,打造具有邮政特色的金融服务网络至关重要,这是打造邮储银行特色优势,办出一家特色银行的重要战略。
(二)网点转型是缩小与商业银行差距的关键环节。从目前商业银行来看,网点平均利润水平都在万以上,而我省网点收入水平在1000万以上的网点都屈指可数。这种差距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形成的,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网点建设、信息系统等硬件设施,还是人员素质、产品种类、营销能力等软件条件都与银行有很大差距,如何在目前的基本条件下,通过在营销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上狠下工夫,缩小与与商业银行差距,形成一批具有商业银行平均盈利水平的网点,是邮政储蓄银行在市场中立足的重要举措,也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
(三)网点转型是改善客户结构的重要手段。我省目前业务发展最大的问题在于低端客户比重过大。就各省邮政储蓄银行比较而言,我省个人业务客户中,万元以上大客户比重为20%,仅为的一半。要改善这种客户结构,提升网点效能,必须在营销、服务、管理上进行转型,以建立起适应大客户需求的客户分类管理体系、客户维护体系与客户开发体系,从而夯实我们作为一家现代零售银行的客户管理基础,缩小我们在客户深度营销上与商业银行的差距,这是提升我们在大客户细分市场上竞争能力的根本,也是提升邮政储蓄银行效益的重要保障。
二、网点转型的内容
网点转型工作涉及面广,核心是推广“两个模型、两个标准、三大机制”,加强网点营销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建设,同时网点转型各项支撑工作基本到位。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推广两个模型,增强营销能力。网点向营销服务型转型,要针对不同区域网点特点,重点推广两个模型。在城市中心区域,按照总行示范网点建设思路,推广网点销售标准模型。按照数字管理、“大堂制胜”、交叉销售等理念及相关要求,建立一批规模、收入、利润等达到商业银行标准的网点。在其他网点,推广“好邻居”营销模式。重点是在现有基础上,酌情增配资源,在销售管理上统一标准、统一理念,探索邮储银行在社区、商贸市场等的发展模式。
(二)坚持两个标准,提升服务能力。要重点统一两个标准,一方面是统一网点建设标准,要不断完善vi形象设计,优化网点设计和功能配备,满足多层次客户服务与深层次营销的需求,打造邮储银行新形象。争取3年内,完成重点区域支行形象标准化建设。另一方面是统一网点服务标准,要按照“网点分类、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的理念,提高现场管理技能,增强非现金业务区的服务能力,并按照网点规范化服务礼仪要求,为客户提供一个清晰、高效、安全、舒适的服务环境。
(三)完善三大机制,提升管理能力。要使网点能力得到提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工夫,使支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首先是强化支行长管理机制。要根据支行盈利状况、业务规模等对支行长实行分类管理、要建设支行长人才梯队、建立支行长准入机制、退出机制以及相应培训制度,使支行长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其次要建立起支行资源配备和使用机制。通过推行支行损益核算,在成本费用支配、绩效考核指标、投资配置等方面核定网点的不同类别标准,给予支行长成本费用支配权和人员绩效考核权,对业务发展好的网点优先给予能力建设的支撑,建立网点成本标杆和盈利模式,发挥支行经营的主动性,实现网点由收入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变。最后要完善支行绩效考核机制。按照商业银行模式,以收入、利润、发展水平为主要考量因素对支行的考核。
(四)做好三大支撑,提供转型保障。为确保网点转型顺利进行,各分行要从网点组织架构、产品研发、信息支撑四个方面提供有效支撑。首先要参照商业银行运作理念,理顺网点组织架构。通过打造管理、营销、营业三个团队,使支行发挥最大的销售及赢利能力,逐步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岗位配置及职责分工。其次要加大产品研发。结合基层网点意见,针对重点客户群体的特点,整合现有产品、研发新产品,形成有针对性的产品包和特色产品,为基层网点营销提供有力支撑。最后要加强网点管理。要充分发挥网点视频监控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以及即将开发的网点服务评价系统、视频培训系统,提升对支行管理水平。
三、目前网点转型工作取得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省行在11月6日发出《关于启动网点转型相关工作的通知》(粤邮银发〔〕597号)之后,全省各二级分行均选定了试点网点,并成立了由行领导牵头的网点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东莞、佛山、惠州、中山、广州五家分行按照省行人员配备要求为试点网点基本配齐了人员;广州、佛山、东莞三家分行还按照省行要求对试点网点员工进行了初步培训。广州分行更是在分行领导的主持下召开了网点转型启动大会,在个金部成立了三人工作小组,对试点网点人员在全行范围内进行了公开招聘,不等不靠自行联系社会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准备了一整套销售工具并付诸实践。但从全省工作推进而言,仍然以下问题,使目前工作进度与预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一)对转型重要性认识不足。从我们了解全省各地转型工作情况来看,除少数分行,大多数分行还是停留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层面,很多实质性工作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使工作机构成为虚设机构,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很多分行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作为是省行布置的一项任务,没有从战略层面认识网点转型工作。
(二)对转型与发展关系理解不足。网点转型是业务发展的基础,是为了业务更好地发展,在转型工作中,必须将转型融入业务发展整体考虑,才能实现转型的目的和意义。许多分行在处理转型与发展关系中,将二者割裂开来,为转型而转型,从而使转型与发展很难达到统一,资源也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三)对转型难度考虑不足。网点转型涉及到人事、财务、业务、渠道、科技等各方面的内容,是管理流程的再造,需要各部门在认识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在行动上保持高度配合,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部分分行尽管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但仍是业务部门单打独斗,由于缺乏各种资源性基础条件,使整个工作举步维艰。
(四)对转型关键点把握不足。网点转型的关键点,一方面是网点队伍建设上,要求试点网点必须具有管理团队、营销团队、服务团队,从而在队伍配备上达到银行网点基本要求;二是在网点管理方式上,要求在财务资源分配、人事考核等方面要有全新突破,才可能取得效果。只有把握了这两个关键点,网点转型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四、下一阶段网点转型工作的要求
为加快全省网点转型工作进度,现对下一步全省网点转型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时间表。网点转型是事关我行长期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领导负责,指定部门牵头,各主要部门和试点支行长共同参与。目前全省试点是推进网点转型最为重要的一步,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的推进,要指定专人负责上下联系、督促、落实等工作。从目前试点工作来看,很多地市工作已经滞后原来时间进度安排,影响了全省整体工作推进进度。为确保网点转型试点工作推进按原计划顺利推进,请各分行尽快制定工作时间表,参照省行工作制度,建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的例会制度以及相关工作制度,并在15日前将试点工作时间表和制度安排上报省行工作组。
(二)要典型引路,避免“齐步走”。网点转型工作的推进要遵循市场规律,以客户为中心,坚持质量优先,要切实转变观念,避免传统的“齐步走”的做法,有选择、有步骤、有重点地分步推进实施。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先保证质量,然后逐步扩大数量。省行考虑到工作难度,根据全省网点状况,重点从树立典型、抓重点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分层推进的思路,以总行试点网点、省行试点网点以及“好邻居”推广网点,分层推进,而不要求全省所有网点遍地开花。
(三)落实支撑政策,强化转型保障。以“提高网点销售管理水平”为目标,今天省行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个人业务部等各部门将围绕网点转型工作需要,就损益核算、资源配备、销售规范、绩效考核、系统支撑等方面给全省提出指导意见。请各分行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大胆探索,各分行要加大资源投入,按照总体的标准,保证对网点足够的人力、财力、资源配备,为网点营销能力的持续提升打下基础。请各分行12月20日前能上报相关政策实施办法和细则。
(四)强化执行到位,确保试点质量。网点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总行、省分行研究形成的相关销售模板和配套政策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显现效果,各分行重点在于执行。对于上级布置的相关工作,要克服困难、坚决贯彻执行;在不折不扣执行到位的基础上,报上级批准后,可以在部分领域作出适当的改进。目前试点网点人员选拔工作进行非常不理想,关键在于各分行对网点转型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从网点转型的战略高度,克服一切困难去执行。希望各分行能确保12月20日前能根据省行工作要求,强化执行力度,高质量完成试点网点人员选聘工作,以真正培育起能在市场种打拼的网点工作团队,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同志们,网点转型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我行网点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希望大家打好这一关键战略,为将广东省分行建设成为现代化商业银行而努力奋斗!
今天,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利用一下午的时间来调研扶贫工作,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使我感受颇深、震撼心灵。我认为,此次调研可以总结为十个字:学习、教育、感受、责任、感情。
所谓学习,就是学习xx区依山造城、改变落后的奋斗精神,生态立区,富民兴区、发展产业的创业精神和不甘落后、不居人下、在艰苦环境下扎实为民的奉献精神。同时也学习xx区在转型发展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
所谓教育,就是**区当前触目惊心的贫困状况,让我们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锲而不舍地打好扶贫攻坚战的深刻内涵,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对新的国情、市情、区情的再认识、再教育。特别是**区敢于面对贫困的精神,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区干部职工奋斗创业、为民谋福的强烈的责任感。应该说,这既是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也是一次触及灵魂、启迪思想、激发责任、激励工作的教育。
所谓感受,就是在悲与喜、忧与乐中,感受到了**区历任领导干部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为地区发展前赴后继、不懈努力的宝贵精神。这充分体现了**区的领导班子是一个扎实做事、心系百姓的班子。随着宏图一步步绘就、规划一步步实施、改变一步步呈现,**区的未来将十分美好。
所谓责任,就是共产党人的担当责任。按照自治区、包头市“十个全覆盖”和精准扶贫“三到村到户”攻坚工程工作要求,市政协办公厅作为**区扶贫工作联系单位,要把扶贫工作作为包头市民生事业的头等大事来对待,作为政协今年工作要点的重中之重来实施,要广泛动员政协常务委员、企业界的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同时要做好扶贫方方面面的服务工作。市政协下派扶贫工作人员要承担起市政协委派县级干部应尽的责任,把扶贫工作作为己任来对待,紧紧把扶贫工作系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不辱使命,完成好**区委、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
所谓感情,首先是与地区的感情。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出差、第一次深入基层、第一次面对社会维稳工作的地方就是**区,之后又多次陪同领导同志来**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因此,我与**区有着深厚的感情;其次是同志间的感情。**区四大班子同志们干工作有要求、有标准、有品位、有魄力,每做一件事不达目的不罢休,能拿得起、扛得住,能与事业同甘共苦,这种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抓敢管的精神让人钦佩;最后是与百姓的感情。我认为这是一次“接地气”的调研,通过这次调研拉近了我们与群众的距离、增加了与群众的感情,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重要性,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开展好群众工作。
一个新区初具规模,一项事业蓝图绘就,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一刻已为时不远,我们愿为**区美好的未来凝聚能量、贡献力量,帮助**区的农牧民早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