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分钟主题演讲【合集三篇】

语文三分钟主题演讲(精选3篇)

语文三分钟主题演讲 篇1

爱国演讲稿-《赤子心爱国情》

金秋十月,国旗招展,举国同庆。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4岁生日;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都在尽情高歌,为古老而年轻的祖国深深祝福!

今年国庆,万象更新,非同寻常。回首春夏之交,正当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时刻,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灾害。面对这场严峻考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经历风雨,又见彩虹。抗击非典的斗争,极大提高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伟大祖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展现新气象,昭示好前景。本世纪头20xx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落后就要挨打,财大才能气粗。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奋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为了人民、代表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能不能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我们决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庸俗化、随意化、标签化、招牌化,一定要始终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真正为民谋利,为民造福。

近一年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出台许多便民利民的措施,做了大量亲民爱民的工作。人民为有这样的党风政风而欢欣,祖国为有这样的党风政风而自豪。新中国成立54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越是在形势好的情况下,我们越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大力转变作风,狠抓求真务实。

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奔腾向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卓越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坚信,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一定能够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地朝着宏伟目标阔步迈进,光荣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语文三分钟主题演讲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是滋润我心灵的甘露》。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怀着对教育事业无限的憧憬和满腔热情,XX年8月,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我,兴奋地踏入了教育这方热土,在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上开垦梦想。回想起大学教学楼门前的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箴言,我竟真的投身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实践中去了,当梦想蜕变成现实,让我除了兴奋之外,更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呼,它如磁石吸引我游离的眼光,安抚我躁动的心河。多少个安静的夜晚,我都是与教材和试卷一起度过的。刚开始的适应过程是艰难的,有时,为了备好一堂课,我认真研究教材不知多少遍;有时,为了查找资料,我查阅大量书籍和网页。在一次写景作文习作指导课中,为了让孩子能够感受风雨,在有感受基础上进行描写,我课前查了两个多小时的资料,准备了三段视频和八张图片,模拟了真实的风雨环境。学生受到了感染,在习作中给了我许多惊喜,他们用文字印证了我的努力成果。

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让我的工作一帆风顺,班里调皮任性、个性鲜明的学生常使我头疼万分,手足无措。最初的我对于如何与学生相处一直不得要领,也并不那么在意,认为只要我把课备熟了,就一定是万无一失的。直到遇到了这样的镜头,它深深地刺痛了我:班上的一个学生在我眼皮底下和他的同桌嬉笑打闹,对于我熟视无睹。而当我的目光与他的目光的相遇的时候,感觉到的却是冷漠和麻木。一次班级纪律又陷入混乱,在忍耐了很久之后,我大吼了一句:“你们想气死老师吗?”这时我们班上的一位淘气的男孩子指着一名成绩比较优秀的女同学大声说:“老师,她说‘想!’”我形容不出当时听到这句话时自己的感受,只觉得像有一只巨手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疑惑、痛楚阵阵袭来。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让孩子产生了如此厌恶的心理,这难道就是我的初衷吗?

于是我开始反复思考,为了弥补裂痕,我尝试用心去与孩子沟通,时常利用课下找一些同学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解决不懂的问题;每天带着阳光般的笑容进入课堂,用充满耐心和爱心的语言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主动与孩子亲近;通过作文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尤其是那个孩子,我总是制造机会和她说话,询问她课上是否听懂,不懂就问。经过努力,这个孩子变得爱对我笑了,在征文《我眼中的好老师》活动中,她居然写的是我,我好开心,意识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班里的小光是一个基础较差的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总是拖班级后腿而且脾气暴躁,对我很排斥。我试着用各种方法提高他的成绩,但效果都不明显。后来我了解到,他的这些个性与他的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爸爸妈妈在外打工,他长期和爷爷生活在一起,虽然他爷爷是爱他的,但远不及那细腻的父爱母爱,加上爷爷的知识有限,导致教育方法欠妥当,有时候甚至是拳脚相向,为此,孩子逐渐变得满不在乎,仇视学习。

如何才能融化他心底的坚冰呢?沉思许久,顿然醒悟,雨果不是说,爱是情感的升华,可以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吗?为此,我决定以“爱”为契机,开导他,满足他,改变他。期中考试之后,我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先是肯定了他阅读题答得特别好,可见思维和智商之高。但是,基础知识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之后的一次生词过关中,他得了满分,当时我特别高兴,迫不及待的就在家长会上表扬了他。拿破仑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更何况是孩子呢?不出所料,他的神情态度开始缓和了下来,我意识到我的机会来了,便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说了一下我对他的印象,我说:“你在老师心中的形象是光鲜的,我不会忘记当我说希望有同学能打扫教室时你那高高举起的手臂,还有在运动会赛场上你那尽情挥洒的代表班级荣誉的汗水,如此特别的你,难道真的不想在学习上也鲜明起来吗?做一个让老师欣赏的学生吧,不光在劳动上,更体现在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吧!”他离开时,眼中噙着泪花,我不知道他是否会改头换面,但我确定他一定会有所改变。第二天,在我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张他留下的便条,上面写道:“老师,谢谢您的夸奖。您的赞扬使我感动,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之后的日子里,虽然他每次测试仍会错很多题,但他的努力我却看在眼里,我鼓励他说最难能可贵的是你这颗肯改变的心。

语文三分钟主题演讲 篇3

感动,震撼。

一位九十三岁的老人,用他一生的奉献与辛劳,以沧海一粟的个人生命历程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巍巍长歌。他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而中国的航天工业之路却因他的执着变得宽阔;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翱翔于苍穹的钢铁雄鹰们的心却因他的坚韧而更加坚定!或许,在某些时候,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会顽固,会唠叨;然而,我想,在此刻,在我们心里,他就是整个中华民族!就是让我们炎黄子孙不断从泥泞中走出迎接新的曙光的那份心底学的习力网量!

这位老人曾这样说:“我有三句话,第一句,我这一辈子,没有为国家航空发动机事业打下一个好基础,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我应该检讨自己;第二句,航空发动机一定要加强预研,动力先行,基础打不牢不行;第三句,你们一定要敢说真话,不要怕得罪人。”“拜托你们一定要转达给有关领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航空发动机搞好。”

这位老人曾这样做:作为技术主帅,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谦虚谨慎,注意发扬技术民主,正确决策;作为专家,他知识渊博,精通业务,治学严谨,释疑解惑,传经授道,精心培养年青一代;作为领导干部,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作风正派,敢于管理,身先士卒,平易近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作为共产党员,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严以律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朴实的语言,真实的事迹,纯粹的灵魂。

人有很多高尚的情感需要被一种纯粹的人唤醒,从吴老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真正共产党员的品质与作风,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那些风雨如晦的年代,在前途未知而路途艰难的岁月,仍有一群敢于迎寒风凛冽笑鲜血淋漓的壮士背负中国前行,即使粉身碎骨即使身败名裂即使失去人生所有亦不言辞,唯有朗朗报国志,巍巍中华心。

我是一名党员教师,普通,平凡,不起眼。然而我想,这种唤醒于我来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是我的一种自豪。我热爱我的职业,这源于一次曾经的唤醒;我热爱我的职业,我将以吴老的精神作为传承,将一种信念灌注到我平凡的语文课堂中去。

这种信念叫做真诚,叫做奉献。

依然记得那一堂课,我那位朴实和蔼凭心而论并不擅长朗读的老师用他的泪水为我们演绎的《我与地坛》与《合欢树》,我已记不清那些时日生活的样貌,也记不清史铁生的这两篇文章究竟用了那些技法,我只记得那堂课上我的眼里同样斟满泪水,只记得那堂课上我想起的母亲的脸庞,只记得我平凡的恩师高大伟岸的形象。每每想起,总是情难自抑,我说不清我得到了什么,可我知道,这或许是我成为今天这样的我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唤醒。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薪火相传决不仅是地理区位上存在的延续,更是文化文明的传承,而这最可宝贵的魂魄恰恰就存在于我们的书籍中,存在于我们世代不息的阅读中。中学阶段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当孩子们带着一颗纯澈的心走进课堂,走进放在他们眼前的课本时,我们一名语文教师肩上所担负的绝不仅仅是让他们明白文章在写什么、怎么写,更应该用一种对孩子一生负责的态度去实现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对他们的生命更为重要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又是一个无处不在的过程,课堂上的某个环节、孩子们的某句话都有可能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启发”机会。在这里,我觉得“启发”应该比“教育”更适合,因为感情、价值观这种形而上的抽象物是无法通过教育由外而内灌输形成的,它更需要由内而外的生成,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那节影响我一生的语文课,在那么一个瞬间,老师没有多余的话语,我心中的溪水却忽得冲破了年少懵懂的坚冰,灵犀的流向生命的远处,那一刻,我懂得了母亲,懂得了老师,懂得了两种让一切语言显得苍白的深沉之爱,这一点,是一个人永远也无法被“教”会的东西,也是我们的教育所应关注的终极目标之一。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一点是自己得意的,那就是与学生“共情”,我为他们读的文章,要唤醒他们的情感,首先先要这文字打动自己。在某堂作文课上,我在班里读一个孩子追忆姥姥的小文,读着,回忆如潮水不断拍打岁月筑起的堤坝,终于情到深处,我哽咽住难以继续,我看着孩子们红着眼望着我,含泪而笑。那一刻,一种莫名的成就感扑面而来,我希望,也许在他们未来的某一天,或许会如今天的我一般,时常想起一堂拥有泪水的语文课,这泪水或许将汇成一条柔美的河流,承载起一个厚重的生命。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我愿用自己的真诚唤醒孩子们心中灵动的溪流,用一堂堂平凡却真诚的语文课,去传承那光辉灿烂的朗朗报国志、巍巍中华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