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学第一天国旗下讲话稿(通用3篇)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爱绿、护绿、培绿》。
今天是植树节,人们都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为祖国大地添上绿色的新衣。这就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期待青山绿水,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好日子。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而如今,大量的树木被砍伐,森林面积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发挥“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精神,为祖国和校园的绿化作出一点贡献。
那么植树节里,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那就是爱树!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凝聚了校园种植工人的汗水与心血,来之不易,应当好好珍惜。爱树就是爱惜生命,要知道,地球上有了绿色植物之后,才孕育出人类生命。春天本来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可我们还有同学要践踏花草,学校的绿化带中,不时发现有深深的脚印,有的地方甚至踩成了光秃秃的小道。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多走几步,不穿越绿化带,不践踏绿坪,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我坚信,我们的校园将更加美丽,我们的祖国也更加美好!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跨过了热闹的春节,度过了短暂的寒假。我们又相聚在美丽的邓冲小学校园。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代表校委会全体成员及我本人衷心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衷心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健康快乐的成长!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起点,俗话说: “一年之际在于春”。只有在春天辛勤地耕耘,才会在秋天结出累累硕果。新学期开始了,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满怀信心走向成功。明天,明天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在这里对全体同学进行安全教育活动,今天的教育主题是“强化安全治理、共建和谐校园”。
“关爱生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安全工作的宗旨,全国每年中小学生发生安全事故达万起,死亡人数在千人以上,其中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占有55%以上,数字触目惊心。全国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原因死亡的人数,每天平均有40多人,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伤害和死因,时时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要以为这些事例离我们很远,其实它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某校一位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过马路的时候,不小心被一辆大客车撞出去十几米远,等到120的急救车过来时,这名学生已经停止了呼吸;在武汉市的一所小学,有一个学生奔跑时与同学撞在一起,牙齿被撞断,肝脏破裂,生命垂危;最近在万家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时,浙江来自一个大家庭的5个孩子却在正月初五不幸溺水死亡,5个幸福的家庭一瞬间被不幸笼罩……入学仅两天的四岁小女孩在超载校车中挤压窒息而死.....
同学们,听了上述事例后你想到了什么呢?我们至少应该想到:这些教训无论发生在谁的身上都会给受害者造成伤害,会给受害者家庭造成极大的损失。
假如我们平时重视安全,这些事故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
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健康不能重来。生命安全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安全不仅关系我们个人、更关系到我们身后的家庭、学校、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珍爱生命,增强安全意识,让快乐与幸福伴随我们的童年。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几个方面的安全问题。
一、交通安全
1、要遵守交通法规,基本常识有:行人靠右行,不闯红灯,不跨越护栏,横穿路心时要左顾右盼看是否有车辆经过,不脱把骑车,不骑“英雄”车,不跳车,不扒车。
2、十二周岁以下的学生不准骑自行车,十二周岁以上的学生骑自行车要达到“五有”,即“有铃”、“有刹”、“有锁”、“有支撑”、“有反光膜”。缺一都有安全隐患。
3、不乘坐黑车,因为黑车是“三无”车,有诸多不安全系数,出了安全问题,费用难以保证,更谈不上赔偿。
4、坚决不乘坐超员车辆。每年因超员超载引发的校车安全事故占80%。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车停稳后再下车,不乘坐无牌、无证的农用运输车。
5、注意上学和放学安全,在上学和放学时要抓紧时间,不要在路上玩耍;更不要在公路上乱穿,不在马路中间行走,要走马路两旁人行道;过马路不得翻越栏杆和隔离墩,要走人行横道线,还要注意来往车辆;不在马路上踢球。
二、校园安全
同学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具体而言:
1、禁止携带管制刀具、有伤害他人的一切工具进入校园,水果刀也不准带进校园。
2、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校园。
3、禁止玩耍有危害性的玩具进入校园,如小枪、弹弓等。
4、与同学和睦相处,不能寻衅滋事,引发矛盾。
5、禁止攀爬高层和危险物。禁止在池塘边、冰面上玩耍。严禁私自下河下塘洗澡。
三、食品卫生安全
现正逢春季,是多种疾病高发期,食物容易变质,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建议大家中午最好都在学校食堂就餐。谨防“病从口入,毒从口入”。
1、讲究个人卫生,常洗手、常洗头、常洗衣服、常剪指甲,被褥要整洁并要常晒。
2、加强体育锻炼,按时集队、跑步或做操,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3、购买袋装食品要看清楚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及地址,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在街头流动摊点购买零食,防止误食不卫生食品、过期变质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不提倡吃零食,更不要吃不卫生的食品,以防因吃不卫生的食品而引发疾病。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讲究环境卫生,
1)、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抛包装袋、废纸等杂物。
2)、要讲究环境卫生,
3)、负责的值日生每天保证室内整洁卫生,每天开门开窗,保证室内通风。
四、用电安全
1、不能接近、触摸电源和电器。
2、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更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或悬挂物体,或将电线直接挂在铁钉上。
3、发现绝层损坏的电线、灯头、开头、插座要及时报告,请电工检修,切勿乱动。电工对消除以上安全隐患要及时不得推脱。
4、万一遇有电气设施引起的火灾,要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5、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先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再采取其它抢救措施。
五、课间活动安全
1、禁止在校园、楼梯上追逐、打闹、嬉戏合作危险游戏,防止拥挤踩踏。上下楼梯靠右轻走,严禁在楼道走廊里奔跑追逐、跳皮筋,严禁翻爬扶栏等。禁止到危险建筑物周围玩耍。
2、不摸、不动灭火器,不触摸开启校内各种开关;为防止火灾和意外事故,除实验外,校内严禁使用明火。
3、在学校各种劳动中注意安全,如扫地,擦窗户,搬桌子等,预防意外事故。
4、禁止学生家长的车辆进入校园。
5、上操、集会、放学学生下楼的高发时间,学生下楼梯千万不可奔跑,千万不可拥挤。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运动时不要剧烈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没有老师的允许不准使用固定体育器械。
6、下午放学后,禁止在学校和路上逗留。禁止学生私自离校。
各位同学,我们只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严格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纪守法,时时注意安全,事事注意安全,记住家长电话号码和急救电话(110、120、119),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能有效地避免和预防意外伤害。
同学们: 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记着安全第一。
最后,祝各位同学在新的学期里快乐成长,学习进步!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用勤奋架起成功的桥梁》。
假如人生是一条船,那么勤奋便是船的指向标;假如人生是一只雄鹰,那么勤奋便是雄鹰高飞的羽翼;假如人生是一盏油灯,那么勤奋便是点亮油灯的火……先哲告诉我们: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要相信:天才出于勤奋。惟有勤奋才能成为我们成功的桥梁。
青春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时间老人把它作了最精确的分配,给每个人的仅有一份,正因为只有一次,所以才有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忠告,才有了“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才有了“劝君惜取少年时”的劝勉。
在同学们成长的日子里,倾注了亲人们的多少关怀与温暖,他们流淌着辛勤的汗水,默默地奉献着,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我们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能用知识来建构大脑、能用双手去描绘更美好的生活。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时间,虚度年华。
期中考试刚刚走远,全体同学又即将迎来第二次月考。九年级同学距中考还有29天,八年级同学距地生中考也只有28天。这个时期,应该是我们目标上最明确、行动上最统一、思想上最紧张的时期。这个时期,是拼一拼就能争先进位,搏一搏就能达到目标,闯一闯就能实现理想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停一停就会不进则退,松一松就会坐失良机,放一放就会后悔莫及的时期,所以,我以真诚的心告知同学们:我们要做的事实在是太多而且太重要了!成功与否实质是一场勤奋的较量!
勤奋非朝夕之事,关键在于如何坚持和怎样坚持以及坚持多久。勤奋不需要惊天动地,只要从点滴、从小事做起。多学几分钟,早醒几分钟,晚睡几分钟,少说几分钟,无一不是勤奋的痕迹。如果你在学习中,不求甚解,读书不多,动笔有限,就说明你还不够勤奋;如果你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认为自己脑子笨,就说明你还不够勤奋;如果你进步慢,差距大,最容易找到的原因,恐怕也是缺乏勤奋。
勤奋的人,没有时间去闲聊,没有心思去争吵,没有理由去计较。勤奋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闲不住的人,深受尊敬和欢迎的人。
有些同学头脑并不笨,可是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不积极举手发言,学习成绩不理想,原因何在?其实无非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头,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意志不顽强。学了东西不去思考,不去记忆,不去消化。最关键的还是缺乏勤奋的品质。因此,同学们,让我们在自己学习的字典中彻底删除一个“懒”字,在自己学习的园地里,孜孜不倦地耕耘。让我们在“勤”字上多下功夫,在“学”字上多流汗水,在“思”字上多做文章,在“问”字上寻求智慧,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发扬勤奋学习的精神。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扬起“勤奋”的风帆去搏击风浪,让我们用勤奋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