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
在所有的影视片中,纪录片可以算是真实性、文化性最高的片种。它真实记录我国历史发展变化和周围人们的生活状态,并以影像记忆的方式为当今的我们留下了一部部民族文化史书,通过媒介的传播与观众进行交流,为过去流逝的岁月储存大量宝贵的影像资料,从而促进我国乃至人类文明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有学者称,“从传播人类文明意义上来说,纪录片功莫大焉”。
近几年,关于南京的纪录片层出不穷,如《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梦魇》、《南京城》等,还有很多纪实性的栏目等都讲述着南京的过去与现在。南京是中国苦难最深、文化底蕴深厚的一座城市,没有哪一座城市像南京这样与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如此紧密相联。《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更为精辟:“中国人的口号可能有50条。但他们实际上只需要一条就够了,那就是‘牢记南京’……”①此言不无道理,确实,南京曾经经历过华夏乃至世界最惨痛的记忆,也经历了中华民族最为旺盛的辉煌。
影像记忆:
南京素以“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名世,2480多年的。建城历史书写着其无数的辉煌。然而,很多人对于南京却是由一段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开始的,这已�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日军侵占南京,在短短的六周之内,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屠杀我国30多万的平民和士兵,史称“南京大屠杀”。自20世纪80、90年代至今,全世界人民开始关注这段令人震撼、惊讶和恐怖的历史记忆,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纪录片也随之涌现。
正如表格中所列的纪录片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解读也就不同。
《南京暴行纪实》是迄今记录南京大屠杀最早的一部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如果说日记、信件可以让那些日本右翼分子拿出来造谣生事的话,那么这一部纪录片应该让他们哑口无言。这部片子是德国牧师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用一架不常见的16毫米的摄影机在南京的各个大学、医院和其他一些地方拍摄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真实画面,日军入城式、难民区惨景、南京街头到处都堆集着烧焦的白骨……由于当时条件和技术的限制,画面的剪辑比较粗糙,只是简单地删减几个镜头,然后组接在一起。然而时隔多年,一些影像依然清晰,后期许多纪录片中的很多影像都来自于这部纪录片。
在我国国内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真正关注“南京大屠杀”的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1982年,日本通过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一事,激起国人的愤慨,也唤起全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同年,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南京大屠杀》,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丰富翔实的资料把1937年那个真实可怕的“南京城”充分展现在观众面前,击败和极大讽刺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愚蠢的谎言。然而当时电视机仍未普及,电视观众少,所以导致这部纪录片最终的反响不是很大,很多观众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仍不是很清晰。真正开始有些影响的纪录片是1987年,为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南京电视台拍摄了系列片《南京大屠杀》,值得关注的是这次片子不仅局限于国内,而且也到了日本,有侵华第16军团曹东史郎的反省和谢罪,也有爱知大学教授江口圭一对日军暴行的揭露,更有受害人夏淑琴、李秀英等对日本军国主义展开强烈的控诉。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当年守卫南京的将领孙元良和工兵(营长)纽先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顾问桂裕等一系列的珍贵镜头。②国内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纪录片宏观性强,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很多细节和画面是通过人物口述或者解说来解读“南京大屠杀”的,故教化的意味比较浓。
2008年,南京市委宣传部摄制的《见证南京大屠杀》则是对前两部的拓展,影响范围广,并获得业界一致好评。该片主要以纪实为原则,所有的拍摄剪辑都是从“见证”角度出发的,以当事人所见所闻为主。据悉,该片采访遍及国内16个省市,远赴美国、日本、德国、丹麦和中国台湾等9个国家和地区拍摄收集史料。创作者们为了便于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当年日军大规模集体屠杀地点的选择和当年国际安全区的位置,在摄制中使用直升机对上述地点和今日南京城区、古城墙、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了大规模的航空摄影,以表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取得了较好的影像效果。据悉,这次航拍是国内外迄今为止第一次就“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题材所进行的航空摄影。③另外,新世纪以来,国外媒体对南京大屠杀也越来越关注,国际上也先后出现了几部影响甚广的纪录片,最有影响力的要属《南京梦魇》、《南京》、《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它们不但向西方社会揭露日本当年“南京大屠杀”的恐怖暴行,其独特的叙事特点也给国内创作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记忆之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美国导演郎恩·约瑟夫的纪录片《南京梦魇》就摆脱了传统的纪录片思维观念,片中没有幸存者的控诉,也没有什么专家的点评,其影像视频基本上只是一些非连贯性的文字图片:档案资料、动态影像、解说等。片子是通过描述战前战后的“南京”来解读“南京大屠杀”的,战前的“南京”正如影片所说:“南京,是一个美得让人窒息的城市。”而陷落的“南京”到处是日军***的攻击,无数被炸毁的房屋和炸焦的尸体,侵华日军制造出的各种不堪入目的虐杀方式……。郎恩·约瑟夫更是运用一种客观而冷峻的视角来展开对这次屠杀的分析,其一是日本人从小就被灌输的军国主义思想,其二是国内蒋介石政府军的溃退与抵抗。朗恩·约瑟夫以全球化视角来展开对“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记忆,通过其影像的真实纪录来冷峻地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对人性和谐的破坏和屠掠。片中解说员吴海燕的语气平淡而又冷静,整体上显得很客观。吴海燕说:“约瑟夫不只一次地和她说,别让观众听出你的想法,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导演约瑟夫还专门为影片开设了网站,借助于网络传播,《南京梦魔》在世界引起极大的轰动。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的奠基人钱学森诞辰105周年。在今年,我国已经发射了“长征七号”火箭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还将在第四季度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这将在全国掀起新一轮关注航天、关注科技创新的热潮。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央电视台的支持下,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十二院)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以高标准制作了专题纪录片《国家记忆(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该片共采访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载人航天工程原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神舟5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等24位专家,拍摄了原国防部五院旧址、火箭研制厂、风洞实验室、钱学森图书馆等10多处现场,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
经过近4个月的紧张工作,顺利完成了所有拍摄和制作工作,将于10月7日20:00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
该片共包括5集,分别是《艰难归国路》、《命运的抉择》、《长箭趁东风(上)》、《长箭趁东风(下)》和《巡天第一星》。该片形象地反映了在毛主席、周总理和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钱学森带领航天科技工作者创建中国航天事业和研制“两弹一星”工程等重大历史事件,内容丰富,史实确凿,画面震撼,情节感人。该片也是我国今年计划播出的、唯一一个纪念钱学森与航天事业60周年的专题片。
在同类记录片中,本专题片实现了多个突破:
首次反映了钱学森主动寻求归国的艰难历程。钱学森虽然具有优渥的科研生活条件,但是,为了回到新中国,遭受了多重磨难,最后想尽办法回到祖国。
首次展现了系统工程的重要作用。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钱学森带领航天人探索出来的系统工程方法;该片反映了航天系统工程产生、发展和应用到社会经济领域的全过程。
首次披露了许多重要历史事实,包括苏联专家帮助研制“东风一号”导弹、国家困难时期航天工程“下马”之争、两次启动卫星研制工程等。该片在历史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都达到一个新高度。
该纪录片在送审时,得到了张文台上将、钱永刚教授、“钱学森与中国航天课题组”专家、北京出版集团和中国航天十二院领导的高度评价。
这是一本影像记录,聚焦于抗战期间的中缅印战场。
从图片中看历史,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图像貌似客观,其实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翻出抗战前的老照片,拍摄者大体带有很强的猎奇心理,照片上的中国人表情木讷,一脸惊愕与不安,基本是摆拍,被摄者很不自然地望向读者,眼神中充满了无限的迷茫。
不否认,那时中国人刚刚与世界发生接触,此前几千年中,他们习惯了自己封闭的小圈子,一旦站在聚光灯下,难免手足无措。然而,拍摄的镜头太冰冷,太居高临下,也人为地拉大了彼此的距离。对于当时的摄影师来说,他们仿佛是在拍摄标本,而不是在拍摄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本影像集则不同,它的镜头非常多元,深入了中国士兵、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把握了其中瞬间的美,照片上的人物表情如此生动,从中能读出渴望、坚毅、善良与矜持,能读出一个丰富而深刻的中国。
为什么这本影像集如此不同?
因为,伟大的抗战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在过去的上百年中,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落后、封闭、守旧与颟顸的,民众精神高度麻木,他们没有抗争的勇气,没有捍卫尊严的决心。然而,当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伴随着战争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内心时,这个古老的民族终于发出了怒吼,他们虽然屡战屡败,却没有屈服,始终在抗争,父母们奉献了他们最优秀的儿子,妻子们奉献了她们勇敢的丈夫,一代中国人的决心感动了世界,他
美国人第一次将中国人的正面形象画在了海报中,深情地写上“是他们第一个站出来,与法西斯作战”。当世界沉默的时候,前辈们在付出血的代价,他们让世界开始用尊敬的方式,来理解中国。
这本影集的生动,源于摄影师们发自内心的尊重,这份尊重跨越了文化、地域与种族的隔阂,从源头上看,人其实是这样相同,我们同样会痛苦,会爱,会失望,会流泪,所以,我们有义务站在一起,共同去捍卫文明。
近70年的时光匆匆而过,重新浏览这些老照片,看着照片上朝气勃勃的人们,其中绝大多数已被时光带走,他们无愧于他们的时代,因为他们融入了人类发展的洪流中,他们值得我们永远景仰。
在今年的清明时节,为致敬英烈,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推出了纪录片《绝笔》系列。全片以“英烈绝笔”为核心,通过史料展示、亲历者讲述和专家解读等方式,带领人们重温一封封绝笔背后的感人故事,既展现了革命英烈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也让历史照进现实,让理想信念的力量在人们的心中愈发坚定。
观完此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这十多位共产党员,为了追求信仰,慷慨明志,从容赴死,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人,用血泪写下临终绝笔,寄托着对后人的殷殷嘱托,更承载着超越时空、传承至今的精神信仰。
这些绝笔中有对革命信仰的呐喊:在无边黑暗中,叶挺将军昂首挺胸,挥笔写下撼天动地的《囚歌》,“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夏明翰在临死前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这些绝笔中有对妻儿的不舍和嘱托:陈觉给妻子的绝笔中写道: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红岩烈士蓝蒂裕牺牲前在遗嘱中写给儿子: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烈士钟奇牺牲前在丢弃的香烟盒上给妻子写下“一定要再婚”的殷切嘱托。
一封封在生死关头留下的绝笔,是革命英烈留给世间的最后话语,凝聚的是他们始终如一的初心信仰和内心深处最具力量的声音。初心不改书绝笔,革命自有后来人。作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初心不改”。百年传承,初心不变。在那个苦难的年代,革命先烈经历的困苦程度是当下我们这代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支撑他们前赴后继、死而后已的力量,就是坚信革命会胜利的信念。革命理想大于天,信念如铁关键是要勤修内外功,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无我之境”。“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积贫积弱的状况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承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平凡之中见伟大,中国共产党人应以无我之奉献,行国之大业。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我将汲取革命先辈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力量,用更加强大的工作干劲、工作激情,在不懈奋斗中,为祖国更加繁荣、更加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观看了《国家记忆·绝笔》。这是一个记录了革命志士们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舍弃高官厚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决抗日、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
我对其中“初心明志叶挺英魂永存黄显声”一级中的人物“叶挺”记忆尤为深刻。叶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抗日时担任新四军军长。后因国民党反动派忌惮共产党军力,发动皖南事变,军长叶挺被送入牢狱。这时的叶挺并不是共产党,但心里早已下定决心为党和人民奉献一生
蒋介石想通过高官厚禄、威逼利诱、骨肉亲情来将叶挺纳入国民党。一开始,叶挺被好吃好喝伺候着,每日有国民党的军官前来“问候”,也就是说客。叶挺每次都拒绝了。后来,蒋介石想依次通过高官厚禄、威逼利诱、骨肉亲情来将叶挺纳入国民党:他不仅承诺可以当官发大财,还可以与阔别已久的家人团聚,还可以重回战场英勇杀敌。叶挺仍不为所动,不忘初心。但当得知新四军的将士们被送入狱时,他却宁愿让自己死,也想释放将士们。将士们有一个这样的愿与他们同甘共苦、非常重视他们的将军,定会更英勇地打仗。这或许也是叶挺军团屡战屡胜的原因。
蒋介石逐渐失去了耐心。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他并不惧怕死亡。他还写下了著名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到(道)人的躯体那(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最后,蒋介石亲自出马,宴请叶挺。在《囚歌》和由叶挺整理的手稿中,不难看出叶挺已将生死至于度外。当他在共产党的努力下被营救出狱时,他所作的第一件事便是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很快地便同意了。在国共内战即将爆发时,叶挺乘飞机前往延安,却不幸坠机遇难。举国上下无限悲痛。
正如片中所说:“叶挺尝遍挫折与艰辛仍初心不改,高官厚禄至于前却矢志不渝。”他英勇地牺牲了,但他为祖国、为人民、为党的事业奉献了他的一切。他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舍弃高官厚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决抗日、舍小家为大家的的高贵的精神,值得被“国家记忆”。
鲁迅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如果说烈士的《绝笔》是用生命和热血书写对信仰的追求与坚守,是真理的千古绝唱,那么他们在《绝笔》中,也抒发了对父母的至尊至孝,对妻儿的至亲至爱,言辞切切,催人泪下,也是大爱真情的千古绝唱。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在党史教育深入开展之时,纪录片《绝笔》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有血有肉的教材,同学们如若在观看之余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便是对这份教材最好的答卷。
国家记忆纪录片观后感【精彩16篇】
通过大历史、小细节引领的国家观、历史观、价值观,展现家国情怀、中国道路、中国精�
10月3—10月8日,《新中国1949》将播出1—5集,通过查找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采访诸多专家、学者和亲历者,节目展现了1949年中国政局的变化、解放战争的进展、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以及当时的中国国情状况。
这五集分为《北平解放前夜》、《中共中央进北平》、《定都北平》、《揭秘开国大典》五集,节目通过讲述这一时期各个重大事件背后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勾画出半个世纪里中华民族为寻求自由解放的艰辛历程。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两弹一星元勋,是共和国永远的丰碑。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科学界的一代伟人,钱学森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彪炳史册的科学成就,还留下了弥足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观看纪录片《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我得以进一步了解钱学森的感人事迹,体悟钱学森精神的内涵。这部纪录片也唤起了我高中时观看电影《钱学森》的时留下的记忆,联系二者的内容,我的心中颇有感触。
钱学森是一代科学巨人、中华优秀儿女的典范,他的成就可以说是高山仰止、大海无边,虽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取得像钱学森一样的成就,但是我们仍应学习他的伟大精神——作为我国著名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教授的一生为中国的航空和国防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拥有着一颗赤诚火热的中国心:他放弃了美国良好的生活条件,毅然选择回到国内,回到一个在外国人眼里,被视作是一个农耕社会的新中国。即使被美国人软禁,即使已经失去了教授的职位和地位,即使有无数的美国间谍监视着他的私人生活,但他依然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依然坚持着自己回国的信念和执着。回国后,为了党中央毛主席周托付的重 他放下了身为天之骄子的些许傲慢,坚持带领所有人学习导弹技术;他放下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坚持在前线指导工作。他为我国的科研付出了自己半生的心血和精力,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他伟大的另一面。与此同时,他对科学的精神同样令人钦佩。在回国建设时,他在谈及导弹的制造时说过:不能让导弹带着任何疑惑上天。他也从不放弃每一次机会,从不放弃每一个人;即便是失败了,他都不会有任何的埋怨和指责,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手再一次的尝试。科学事业就是需要这样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正是因为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对待科学的精神,从新中国成立到如今的60余年里,中国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弱小到强大,最�
在当今社会信仰缺失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钱学森式的爱国者。钱学森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钱学森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首先就应学习钱学森的爱国精神,如他一样对祖国充满热爱,对工作、生活充满激情。其次,我们应学习他的奉献精神,为科学奉献一生的精神。或许我们此刻还没到达他无私的境界,但至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心中时刻要装有祖国装有他人,要为祖国的利益,群众的利益着想。最后,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就应学习钱学森一丝不苟,艰苦奋斗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贯彻钱学森精神,我们将能够以端正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进而实现自己理想和价值。
虽然钱学森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但钱学森给予我们的震撼和感动长存心间,涤荡着我们的心灵;钱学森精神将永垂不倒,激励着我们无畏前行。
在今年的清明时节,为致敬英烈,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推出了纪录片《绝笔》系列。全片以“英烈绝笔”为核心,通过史料展示、亲历者讲述和专家解读等方式,带领人们重温一封封绝笔背后的感人故事,既展现了革命英烈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也让历史照进现实,让理想信念的力量在人们的心中愈发坚定。
观完此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这十多位共产党员,为了追求信仰,慷慨明志,从容赴死,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人,用血泪写下临终绝笔,寄托着对后人的殷殷嘱托,更承载着超越时空、传承至今的精神信仰。
这些绝笔中有对革命信仰的呐喊:在无边黑暗中,叶挺将军昂首挺胸,挥笔写下撼天动地的《囚歌》,“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夏明翰在临死前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这些绝笔中有对妻儿的不舍和嘱托:陈觉给妻子的绝笔中写道: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红岩烈士蓝蒂裕牺牲前在遗嘱中写给儿子: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烈士钟奇牺牲前在丢弃的香烟盒上给妻子写下“一定要再婚”的殷切嘱托。
一封封在生死关头留下的绝笔,是革命英烈留给世间的最后话语,凝聚的是他们始终如一的初心信仰和内心深处最具力量的声音。初心不改书绝笔,革命自有后来人。作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初心不改”。百年传承,初心不变。在那个苦难的年代,革命先烈经历的困苦程度是当下我们这代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支撑他们前赴后继、死而后已的力量,就是坚信革命会胜利的信念。革命理想大于天,信念如铁关键是要勤修内外功,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国家记忆纪录片观后感【精彩16篇】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无我之境”。“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积贫积弱的状况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承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平凡之中见伟大,中国共产党人应以无我之奉献,行国之大业。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我将汲取革命先辈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力量,用更加强大的工作干劲、工作激情,在不懈奋斗中,为祖国更加繁荣、更加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实际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抗战死士,是死过两次的。第一次死掉的是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另一次则是全人类历史上空前而且必定绝后地从所有人心里铲除他们用生命本应还得的永生。幸运的是,在我们所有人都死掉之后,这些在一个甲子前就为国先死的父辈仍然或者,活得会比我们久,活得会比我们的孙子还久。因为这些照片将他们不死的灵魂信息传递给我们,使他们活在千秋万代的中国人心里,而且,再也不会,不容许再会,让他们第三次死去。”这是印在《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封底上的一句话,让我感慨颇深。
我们总是担心历史被掩埋,其实多余,因为即使埋得再深,只要事实俱在,无论多么久远,总会有见天日的时候。就像这本影像册,当我一页页的翻过去,仿佛冥冥中听到一个声音“都给我闭嘴,自己看照片吧!”是啊,何须说什么呢?我似乎还看到一个隐隐绰绰的身影,躲在一旁暗自窃笑。“再也不会,不容许再会,让他们第三次死去。”我觉着这话说得有点儿绝对,难说,真得难说,姑且不论第三次的问题,就是这二次的死去,尚未完全复活过来呢,怎么就这么确定不会让他们再死一回呢?倒是“全人类历史上空前而且必定绝后地从所有人心里铲除他们用生命本应还得的永生”这话说得很准确。虽决绝,但是事实。
听说部队加薪了,幅度很大,越是基层的越是加得多。和平年代,这兵当得绝对滋润,加不加薪后说,就冲着一些人转业前混套房子,转业后进入政府机关当公务员显示诱惑,当兵绝对是上上之选。不过这次加薪的目的我表示怀疑,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为安全计,此处略去好几百字……
今天观看了中央四台《国家记忆》关于许渊冲的报道,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我的感受颇深。许老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尽显自己的翻译才能。他对翻译工作的颇高造诣令我佩服,但他作为一个97岁高龄的老人,在痛失伴侣后仍能争分夺秒工作的精神更让我惊叹。这也为我们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做出了优秀示范,惜时如金,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当他由于翻译“不爱红装爱武装”而遭受自我认同危机时,恩师钱钟书的回信使他豁然开朗。正如他自己所说,做学问既要继承前人,又要敢于突破,惟有此才能有所成就。这也告诉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多鼓励学生,激发她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不断进步。
同时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我们也要做到敢于质疑权威,严谨治学,坚持真理,永远不停下前进的脚步。
国家记忆纪录片观后感【精彩16篇】
通过大历史、小细节引家观、历史观、价值观,展现家国情怀、中国道路、中国精�
10月3-10月8日,《新中国1949》将播出1-5集,通过查找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采访诸多专家、学者和亲历者,节目展现了1949年中国政局的变化、解放战争的进展、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以及当时的中国国情状况。
这五集分为《北平解放前夜》、《中共中央进北平》、《定都北平》、《揭秘开国大典》五集,节目通过讲述这一时期各个重大事件背后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勾画出半个世纪里中华民族为寻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艰辛历程。
近日,自学观看了献礼建党百年纪录片《国家记忆》,十多位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员的遗书、誓词、家信等与世长存、跨越时代般展现在我的眼前,句句令我深情泪目。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一封封英烈绝笔阐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句句铮铮字言,既悲壮又决绝,仿佛时代烙印一般,承载了无数共产党人风雨如晦、啼血沤歌的革命深情,传递出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精神力量。
该纪录片用革命先烈“生命最后时刻留下的文字”这一独特视角,在回溯历史、探寻时代的创作脉络中,给我们拉开面对面与革命先烈对话,倾听英烈后代口述真实历史,见证坚决而又深情的革命图卷的壮丽帷幕。这堂处处彰显民族文化传承,书写时代伟业的党史教育课,是作为年轻一代回溯建党百年光辉道路的历史课,也是践行履职尽责的必修课,更是信念扎根的难忘课。
争做矢志不渝的护旗手。6个纪录片,10多位共产党员在短短的字里行间中挥洒了人世间最后的豪迈,留下了革命不倒、一心向党的伟大绝唱。出生在阜平县的赵云霄与丈夫陈觉受反动派迫害,临终前以书信的。形式传递了对妻儿的挂念,展现了身为共产党员的自豪,书写了宁愿玉碎却不愿瓦全的大义凛然,在桃李弱冠之年高歌一首红色恋曲;《挺进报》特别支部书记、秘密印刷工作负责人陈然在重庆解放前夕用“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震撼了反动派丑恶的摇篮。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护旗手,斯人已去,但留下的红色基因却是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代砥砺前行,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注入积极的榜样力量,构建了精神灯塔。
吹响勇立潮头的冲锋号。泛黄的信纸上,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为世人所传诵,“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先烈怀揣着向死而生的大无畏牺牲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不怕流血、甘于奉献的勇气和担当;早期共产党人高君宇生前的言志诗,“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革命先烈用形象地比喻,化作宝剑可斩黑暗破晓,形如火花可燃大地燎原,为我们后人喻示了对反动派的。蔑视与抗争,吹响了勇立潮头的冲锋号。共产党人这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们面对一切困难都要磨砺突破、无畏向前。
筑起屹立不倒的护城墙。从历史到现实,家国的书写、大我的境界,始终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亿万人民所展现出的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抵挡住了疫情冲击;烈日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次次潜心试验,以汗水浇灌杂交水稻,至终离别时仍心系事业,询问水稻情况。从群体到个体,血肉之躯筑成的万里长城,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相信奋斗、依靠奋斗、持续奋斗的忘我精神,激励着年轻一代的我们脚踏实地,在各自岗位上深耕久种、建功立业;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抒发了我们仰望星空,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勇于担当、奋毅前行。
上周末在往深圳的路上,看到海航的《云端》摘了一部分图片,仅有的几张图片已经让我眼眶潮湿,按奈住情绪。
到宾馆就定好了书,今天回到家里,书已到。迫不及待的打开,阅读。
仅虔诚的一字一字录下章东磐老师的封面和封底文字,献给60多年前为国捐躯的战士们,献给用记忆对抗遗忘的良知们。
我们都记忆着!
“这幅全身都用野草和蔓藤伪装的士兵肖像,似乎正是为今天而准备。只一眼,我就确认,这位持枪战士的肖像 他不是自己,他是战火祖国千千万万无畏父辈的缩影。我恭恭敬敬把他捧在手上,久久端详着他。他没有在看我,他在看着远方。那双眺望胜利与未来的眼睛,坚毅得像钢铁,清澈得像泉水,纯洁得像婴儿。那时的他,就像今天我的儿子一样年轻。"
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抗战死士,是死过两次的。第一次死掉的是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另一次则是在全人类历史上空前而且必定绝后地从所有人心里铲除他们用生命本应换得的永生。幸运的是,在我们所有人都死掉之后,这些在一甲子前就为国先死的父辈仍然活着,活得会比我们久,活得会比我们的孙子还还久。因为这些照片将他们不死的灵魂信息传递给我们,使他们活在千秋万代的中国人心里,而且,再也不会,不容许再会,让他们第三次死去。"
主编章东磐先生说:实际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抗战死士,是死过两次的。第一次死掉的是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另一次则是在全人类历史上空前而且必定绝后地从所有人心里铲除他们用生命本应换得的永生。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泪水禁不住涌出眼眶,书本上的文字也变得一片模糊。如果没有邓康延,章东磐,晏欢等各位民间人士不远万里,飞越大洋彼岸,用三个月时间去翻阅寻找封存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几万张战时照片,这本书就不会这样呈现在我们眼前,祖辈的战场也不会这样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抗战的岁月也不会这样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以前也看过不少关于抗战的纪录片,震撼于黑白影像的历史的真实,但今天翻开这本由500张战地照片组成的书时,那种握在手上的真实与虚幻交织着的矛盾与厚重充斥心头,这上面的人物,从指挥若定的将军到满脸稚气的娃娃兵,曾在过去的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这样的在镜头前走过,如今,将军早已逝去,娃娃兵算算也应该是八十多岁的耄耋老翁了,他们是否还在某处好好地生活着呢?对于曾经为保家卫国拼命流血的他们,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故事,愿意倾听他们的故事?这上面有些著名的照片,经常被各种媒体引用,象那张身着单衣,脚穿草鞋,奄奄一息的伤兵,很多纪录片将它引为川军北上阵亡士兵的影像,其实他是一名受伤的远征军士兵;又如那位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年轻的远征军士兵,眼神坚毅,神情凛然,多少年过去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却永远记住了他的脸孔。
去年曾在某段时间内感动于邓康延先生和晏欢先生制作的纪录片《发现少校——赵振英》。今天有幸从《国家记忆》这本书附带的DVD看到第一手资料,如果没有这些民间学者的努力与坚持,恐怕赵老自己,他的后辈,还有千千万个你我,都不会有机会看到美国记者给当年的警卫营少校营长的一个镜头特写,那不但是老人作为一个军人的无上荣耀,也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见证。今天,我们对于这些荣耀与见证看得太轻,保存得太少,只有在别国它族纪念二战胜利多少周年的时候,我们才能浓烈地体会到,抗战的胜利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那些牺牲的先烈和健在的老兵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只可惜,我们也只能从他们的隆重中去体会,去怀念,去感叹。
在今年的清明时节,为致敬英烈,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推出了纪录片《绝笔》系列。全片以“英烈绝笔”为核心,通过史料展示、亲历者讲述和专家解读等方式,带领人们重温一封封绝笔背后的感人故事,既展现了革命英烈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也让历史照进现实,让理想信念的力量在人们的心中愈发坚定。
观完此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这十多位共产党员,为了追求信仰,慷慨明志,从容赴死,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人,用血泪写下临终绝笔,寄托着对后人的殷殷嘱托,更承载着超越时空、传承至今的精神信仰。
这些绝笔中有对革命信仰的呐喊:在无边黑暗中,叶挺将军昂首挺胸,挥笔写下撼天动地的《囚歌》,“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夏明翰在临死前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这些绝笔中有对妻儿的不舍和嘱托:陈觉给妻子的绝笔中写道: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红岩烈士蓝蒂裕牺牲前在遗嘱中写给儿子: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烈士钟奇牺牲前在丢弃的香烟盒上给妻子写下“一定要再婚”的殷切嘱托。
一封封在生死关头留下的绝笔,是革命英烈留给世间的最后话语,凝聚的是他们始终如一的初心信仰和内心深处最具力量的声音。初心不改书绝笔,革命自有后来人。作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初心不改”。百年传承,初心不变。在那个苦难的年代,革命先烈经历的困苦程度是当下我们这代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支撑他们前赴后继、死而后已的力量,就是坚信革命会胜利的信念。革命理想大于天,信念如铁关键是要勤修内外功,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国家记忆纪录片观后感【精彩16篇】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无我之境”。“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积贫积弱的状况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承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平凡之中见伟大,中国共产党人应以无我之奉献,行国之大业。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我将汲取革命先辈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力量,用更加强大的工作干劲、工作激情,在不懈奋斗中,为祖国更加繁荣、更加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近日,自学观看了献礼建党百年纪录片《国家记忆》,十多位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员的遗书、誓词、家信等与世长存、跨越时代般展现在我的眼前,句句令我深情泪目。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一封封英烈绝笔阐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句句铮铮字言,既悲壮又决绝,仿佛时代烙印一般,承载了无数共产党人风雨如晦、啼血沤歌的革命深情,传递出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精神力量。
该纪录片用革命先烈“生命最后时刻留下的文字”这一独特视角,在回溯历史、探寻时代的创作脉络中,给我们拉开面对面与革命先烈对话,倾听英烈后代口述真实历史,见证坚决而又深情的革命图卷的壮丽帷幕。这堂处处彰显民族文化传承,书写时代伟业的党史教育课,是作为年轻一代回溯建党百年光辉道路的历史课,也是践行履职尽责的必修课,更是信念扎根的难忘课。
争做矢志不渝的护旗手。6个纪录片,10多位共产党员在短短的字里行间中挥洒了人世间最后的豪迈,留下了革命不倒、一心向党的伟大绝唱。出生在阜平县的赵云霄与丈夫陈觉受反动派迫害,临终前以书信的形式传递了对妻儿的挂念,展现了身为共产党员的自豪,书写了宁愿玉碎却不愿瓦全的大义凛然,在桃李弱冠之年高歌一首红色恋曲;《挺进报》特别支部书记、秘密印刷工作负责人陈然在重庆解放前夕用“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震撼了反动派丑恶的摇篮。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护旗手,斯人已去,但留下的红色基因却是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代砥砺前行,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注入积极的榜样力量,构建了精神灯塔。
吹响勇立潮头的冲锋号。泛黄的信纸上,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为世人所传诵,“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先烈怀揣着向死而生的大无畏牺牲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不怕流血、甘于奉献的勇气和担当;早期共产党人高君宇生前的'言志诗,“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革命先烈用形象地比喻,化作宝剑可斩黑暗破晓,形如火花可燃大地燎原,为我们后人喻示了对反动派的。蔑视与抗争,吹响了勇立潮头的冲锋号。共产党人这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们面对一切困难都要磨砺突破、无畏向前。
国家记忆纪录片观后感【精彩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