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彩7篇

观后感最重要的是要有感觉,它可以是观看所激发的决心和理想。而《开学第一课》不仅是给孩子们上的课,也是给全民上的一堂课,所以我们都可以写下观后感。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疫情观后感”,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找到的疫情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彩7篇,欢迎借鉴。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

我今天看了《开学第一课》,心情非常激动和感动,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的伟大感到自豪,我非常庆幸我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

节目开头是钟南山爷爷的演讲,演讲内容是关于此次武汉的新冠肺炎的战斗过程,这时让我想起,我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句话,我们心中有座山,叫钟南山。此次抗疫,不是我们一个人在战斗,而且千千万万的人万众一心,在团结抗争。

武汉是一座伟大的英雄城市,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疫情,避免了更多的人感染,武汉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为全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在疫情期间,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好好吃饭,锻炼身体,努力学习,就是为中国抗疫做贡献!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我们团结一致,每人献出一份爱,力量就很强大。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我们开学后,一定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争取以后能成为像钟南山爷爷那样为祖国,为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人。

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各位新同学从五洲四海汇聚到这里,与未名湖、博雅塔结缘,为古老的燕园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校长和老师,看到大家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

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从这里眺望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这里的机会很多,资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传统是如此深厚,有时难免会让人目迷五色、眼花缭乱。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下。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1919年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积攒和激发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笃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主题。现在同学们来到北大,未来几年的主题毫无疑问应当是“求学”,研究学问最要紧的是踏实、勤奋,是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苦学、苦干、苦熬的功夫。蔡元培先生1920__年就任北大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希望同学们“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今天的北大,学科齐全,大师云集,文理医工交融并蓄,学术资源得天独厚。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请同学们务必珍惜。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学们不要囿于一隅,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抓住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研习古今中外的经典。

北大培养人才,重在“道”而不在“术”,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断”,这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这里,我还想跟同学们分享1958级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1963年,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樊锦诗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初到敦煌之时,她也有过犹豫动摇,因为“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敦煌已经坚守了51年。她说:“当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只是觉得要找到一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现在,别说离开,哪怕出差时间长点,就会想敦煌,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比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世界尊敬的张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县长柴生芳校友,还有刚刚去世的汤一介先生,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义,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将个人选择同国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结合在一起。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事实上,许多77级、78级学生日后成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胸怀大志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小事情,从“扫一屋”做起,方能“扫天下”。

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发愤图强,希望你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开学第一课疫情观后感 篇3

迈开属于春天的脚步。踏进知识殿堂,同学们,春天到了,一个不平凡的春天来了!打开电视正在收看《开学第一课》的我无比激动,怀着—颗期待的心。

这个冬天,我们被种传染病所困扰,它叫:—nCov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传染飞快,它们落户到我们身上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飞沫通过类呼吸道它就藏在我们的口水鼻涕中,当我们面对面距离时(1—2米内)说话打喷嚏或咳喇时病毒就会趁虑而入。既然知道了这些,那么我们有没有什么防护指施吗?这个当然是有的,比如:每个人都佩戴口罩都要注意卫生常通风,不集中聚在一起,病毒就没法“串门”了。

《开学第一课》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最美的逆行者,他们不畏艰辛,奔赴在一线,医护人员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中国就犹如一座城堡,无私无畏的逆行者勇士们正在搭建城堡的外层,使得强大的城堡变得更高更强。

在抗疫这条道路上,勇士们舍小家顾大家,他们总是不能与亲人团聚,正是他们的同心协力疫情才得控制才有好转。这些逆行英雄们哪怕搭上自己性命也要坚守在一线,他们做出的努力我们都很感谢,您们很伟大,为湖北提供支援物资,为医护人员提供防护用品,我向您们致敬。不管是平凡人还是工作者,他们都为疫情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还有一位平凡的司机,他不畏艰辛,随叫随到,专门护送医护人员和抗疫一线的战士们。在这里,我要对所有的志愿者、医护人员等千千万万个与病毒奋力抗争的英雄们表达感谢。长大后我一定向您们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抗疫精神就是万众一心,同丹共济的信念。相信春天的到来一定会带来疫情胜利的消息,会带来属于我们的一片繁荣景象。

开学第一课防疫观后感 篇4

网络上的热搜话题不再像往常那么驳杂,而变得纯粹;朋友圈里刷屏的信息,多是亲朋好友关于平安健康的提醒。

因为我们心中有忧,共同关注着突如其来的疫情;因为我们心中有爱,万众一心期盼着幸福中国年。

“特别想给所有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拜年,我们在这儿过年,你们却在医院帮我们过关。”

“想给所有的湖北人拜个年,隔离病毒,但绝不会隔离爱。”

“这个年更多和家人在一起,跟亲情在一起,跟→←爱在一起,就是您对于抗击疫情的贡献。”

“同一个世界,同样护佑健康,请相信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这是20__年央视春晚“史无前例”的一次没有彩排的节目——情景报告《爱是桥梁》里的催泪台词。该节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六位知名主持人白岩松、水均益、康辉、贺红梅、海霞、欧阳夏丹倾情演绎,向奋战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与全体武汉市民致敬,字字真情实意,激情澎湃,看哭很多人。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被誉为“新民俗”,已经成为全球华人情有独钟的“年夜饭”。此情此景,必然激发人们迎战疫情的冲天斗志,坚定信心,凝聚人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若评选今年春晚节目,拥有“硬核”的情景报告《爱是桥梁》当之无愧。

一件成功的作品,是必须找到与受众同频的共情点。总体而言,20__年央视春晚精益求精,与众不同,让人耳目一新,很走心,很成功。

疫情袭来,也让今年的春节也变得不再“热闹”。安全起见,人们纷纷戴起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外出,“深宅”起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每一个人,提高警惕,不心存侥幸,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就是在为国家疫情防控作贡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春节假期多待在家里,我们不是有更多的时间陪陪老人和孩子?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连日来,全国各地的爱心物资与援助力量驰援湖北武汉。1月25日是大年初一,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当晚8时许,山东省首批援助湖北省武汉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队出征,首批138名医疗队员告别家人,带着全省人民的重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是心有大爱的“逆行者”,是勇敢无畏的“战士”,也是全省人民的骄傲。我们期待着他们早日凯旋、平安归来。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寒冬终将过去,让我们春天里再相逢。

中国加油!

开学第一课防疫观后感 篇5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一步扩散,截至1月27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除西藏外,其余30个省份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总动员,拉响了“安全第一,健康第一,防控第一”的暖心警报;全民齐参与,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和疫情赛跑刻不容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我们14亿华夏儿女每个人都是抗击疫情的钢铁战士。

疫情面前,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面对疫情危险,除夕夜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派出三支医疗队急赴武汉,各省市区数以万计的医生护士组成“先锋队”“救援队”“敢死队”,迎难而上、向险而行,他们是华夏14亿抗疫战士中的铁血勇士,冲锋奋战在江城武汉疫情最严重的第一线,夜以继日地奉献在各地防疫救护的最前沿。作为普通百姓,不同的是,我们坚守在各自家中或临时住所,用忠诚、执着和坚守,像英勇无畏的战士一样战疫奉献,书写各自的风采。

像战士一样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战士生来为战胜”,钢铁战士从来不惧生死,在他们的辞典里,除了胜利,还是胜利。面对疫情,只有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才能从容面对、坚决防控、彻底治愈。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_来到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患者和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专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尽管短时间内传播力强,但可防、可控、可治。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就一定会获取最后的胜利。

像战士一样熟练掌握手中的武器装备。全面了解武器的基本性能,熟练掌握装备的使用方法,并运用武器装备创新战术战法,是战士杀敌致胜的不二法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们战疫的武器装备是口罩、消毒液、防疫知识常识等。要想夺取战疫的最终胜利,必须熟练掌握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纯棉口罩等的正确佩戴方法、各自最长使用时间和用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学会用含酒精的消毒液、洗手液洗手的正确要领;切实全面了解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各类防疫知识常识,并自觉落实到一日生活中,真正把自己“武装”起来,做一名合格的战疫勇士。

像战士一样不折不扣地做到令行禁止。“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令行禁止是统一行动、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有关专家在国家卫健委1月28日正月初四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不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也可能通过接触传播。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无症状感染者。专家提醒,严格进行防护,对于防止疫情扩散十分重要。过年提倡“不串门拜年、不聚会就餐、不扎堆娱乐”,尽量不出门。宅在家里,也是一种战斗、一种担当、一种奉献。要把“不串门、不聚会、不扎堆”作为天字一号令来对待,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更不能明知故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不仅自己高标准落实,还要严格监督家人和亲友,限度地减少接触性传染。

像战士一样积极配合工作,合力战疫。部队战无不胜,凭的是团队的协作,靠的是团结的力量。作为抗击这次疫情的普通战士,一定要自觉配合当地医疗机构、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为调查、隔离和消毒等处置措施落实提供方便和保障。一旦出现乏力、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要马上到就近的定点医院就医;特别是有武汉居住史、近期到过武汉的,或与疑似和确诊病人有过接触的,务必及时与驻地医疗机构联系,如有疑惑,及时拨打各地开设的专线进行咨询,且不可掉以轻心甚至隐情不报。

像战士一样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战士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打仗,另一种是准备打仗”,就连睡觉都枕着钢枪,睁着一只眼睛。任何时候,不松懈、不惰怠是战士最可爱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放松警惕进而产生懈怠心理在所难免。作为抗击疫情的战士,我们必须时刻打起精神,积极做好自我防护,外出必须戴口罩,做到勤洗手洗脸;加强居家锻炼,室内每天通风;饮食营养搭配,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利用手机和网络多做国家发布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积极分享央媒和地方党媒的辟谣信息,不断提振抗击疫情的士气和信心。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毛泽东同志于1958年7月1日得知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创作的两首七律诗歌《送瘟神》的第二首。62年后的今天,14亿中国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每个人都是抗疫的战士,重读这首诗倍感激情满怀、责任重大。只要我们真正肩负起抗疫战士的神圣职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下,积极配合各地党委、政府,切实把“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指示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开学第一课抗疫故事观后感 篇6

20xx年9月1日今天是《开学第一课》播放的日子,在家人的陪同下,晚上八点我跟往年一样准时收看了这档节目。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带给我的触动很大,不同于往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而这主题也让我明白什么叫做“美”。

世人的美大多都很肤浅,他们认为一个人长得好看便是美。其实这是不对的,一个人的美,应该是心灵上、道德上的美。只有这种美存在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这个世界才能变得美好起来。

今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无数的医疗人员逆流而行,奔赴疫情最为严重的地方,为世人筑起最为坚实的城墙。对于我们来说,难道他们不美吗?正是因为他们身上舍己为人的美德,疫情才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刹住了势头。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孩子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为珍贵的宝物,甚至为了自己的孩子,母亲甚至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而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对于我们的爱护,又何尝不美呢?看着母亲整理自家杂事,为自己的事情牵肠挂肚的时候,这样子的母爱,难道它不美吗?

同理还有父爱,当一位父亲每天起早贪黑,为一个家庭的生存而努力工作的时候,父爱的责任依然让这个普普通通的男人美得“不可方物”。

而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当我们努力学习,最后取得了自己的好成绩的时候,我们也是最美的存在。所谓的`美,它是一种精神上的美德,绝对不是肤浅的外表上的美。

正是因为有了美的存在,世界和平才有可能到来;正是因为有了美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能安稳下来;正是因为有了美的存在,所以我么每个人才能这么幸福的生活着。所以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让我们把美传播出去吧!

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7

疫情期间开学,教学活动如何开展?师生安全如何保障?重庆市教委、市卫健委近日联合编制发布《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学工作指南(试行)》,从师生返校、校园管理、环境卫生等10个方面,为各级各类学校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开学工作提供指导。

按照指南要求,学校在开学前应对通风不佳的教室、寝室、厕所等进行结构及功能改造,在校门口、食堂门口、教学楼入口等关键区域增设水龙头,洗手间配备肥皂或洗手液;同时统筹利用学生宿舍、校内宾馆、闲置场所等资源,提前设置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储备口罩、体温枪等防护必需物资。

师生返校前,学校要根据“重庆市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系统”和《师生疫情健康档案》,对师生员工开学前14天以来的健康史、接触史、旅行史和居住史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实施分类管理。因疫情不能正常返岗的教师,年度考核、工资福利等不受影响。

为尽量避免人员聚集,学校不举办聚集性开学典礼、教职工大会、社团活动、各类比赛等活动。师生员工分时错峰入校离校,分片错时上课下课,分段分散就餐,课间分区域分散活动。寄宿制学校对学生公寓实行封闭管理,进出人员实名验证。

重庆市还提出,学校开学后将安全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用气用电安全、防范“___”等专题教育和疫情防护知识培训。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