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观后感优秀7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爆裂鼓手观后感优秀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爆裂鼓手观后感 篇1

在本学期的世界电影欣赏课上,很多电影我都很喜欢,比如最开始看的《妈咪》,《大眼睛》。这两部家庭剧给我感触颇深。尤其前者母亲对儿子的复杂感情,那种教育上失败的无奈与不知如何纠正儿子的彷徨。和后者母亲最后在女儿的鼓舞下鼓起的勇气。还有一部让我很喜欢的电影是《夺命地铁》。我很想写这个以美满为结局的电影,但是我想我是要写它所表现的人性的丑陋还是人类的弱小,我从下笔。于是我选择了《爆裂鼓手》(Whiplash)。虽然这部片子我在脑海里也没有很明确的答案,但我想正处于青春期的我,正想要追求梦想的我,也许会对《爆裂鼓手》会有不错的见解。

这是一部由达米恩·查泽雷编剧并执导,迈尔斯·特勒、J·K·西蒙斯、梅丽莎·贝努瓦、奥斯汀·斯托维尔等主演的音乐剧情电影,片长107分钟。于2014年10月10日上映。讲述了一名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的少年,某晚在独子练习时被魔鬼导师相中,进入正规乐队,并开始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但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导师的严苛和少年的倔强而发生不少摩擦最终两人大打出手,但最终的结局是师徒二人再次登台合作。该影片获得了第30届圣丹斯电影节最高荣誉评审团奖。2015年,J·K·西蒙斯(导师)凭借该片获得第72届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奖;同年2月8日,该片获得了第6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剪辑”、“最佳音响”等三个奖项。美国时间2015年2月22日,该片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奖、最佳影响效果奖;J·K·西蒙斯(导师)凭借此片获得最佳男配角奖项。

还记得在放完这部电影的时候老师说过类似‘这部片子有点太极端了’这样的话。其实我觉得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一方面我认为这部片子的确是极端的。片子的开头是在一阵乱打的鼓声中开始的,那时男主安德鲁除了怀有一颗想要进入顶级爵士乐乐队的梦想,还有想要约会的姑娘,有和父亲的少许沟通。但在遇到导师后渐渐地他的心思开始变了。他将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他的鼓上,他去说对不起然后抛弃那个女孩儿。他的父亲对他越来越不了解。我想他从一个怀有伟大梦想的'孩子走向了一个音乐极端分子。他在和导师相处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导师教导他的方式中渐渐的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和自己对音乐的态度。他的导师费莱彻给予了他未曾有过的严苛甚至可以用压迫来形容,费莱彻对待音乐的一丝不苟使费莱彻在对待他学生的失误和不足时候表现出异常的暴躁和火爆。我想男主安德鲁渐渐地耳濡目染了他导师的这种性情,他变得冷漠,对别人也对自己。从而他将这些压力和着他学来的那种对事物极端的表现通通发泄在打鼓上。片中男主有几度打鼓打到手出血,有在导师的逼迫下,有在被自己的倔强的逼迫下。这是他变得极端的表现,想汲取他的能量却感受被逼至悬崖的窒息感,是一种恨不得扼杀对方的疯狂。

我想这样的他与励志完全没有关系,他是疯狂的,他将对音乐的狂热追求,将导师的严苛转化成为一种“我一定要做给他看”的类似于仇恨的感情。从开头到安德鲁出车祸片子还是一部励志片的,但是之后的情节,师徒的情感,交流,眼神都超越了励志,我想这部片子过于极端的描绘了励志。

“玉不琢不成器,不疯魔不成活”另一方面我认为这部电影是一种现实的写照,是对大家们的解读。相信每个练过乐器,或者在艺术表演方面付出过汗水的人都能在此片中找到深刻的共鸣,那种对严师又敬又怕,又想在技术上完美一点再完美一点却发现音乐远不止这些的惊喜与恐惧,使他倔强的走下去,使他偏执的练下去。无论是安德鲁自己还是导师菲莱彻他们都是精神偏执的野心家、为达目标死生度外的艺术疯子。他们为达目的而表现出的入魔之态使这部原本开头还是励志的片子走向阴沉,疯狂甚至是病态。而历代伟人也有着这样的阴沉与疯狂。

我想”不疯魔不成活”刚好能说明安德鲁的进化。这部片子就好像在告诉我,想要成为大家,那么就要就安德鲁一样去拼命,去执着,去疯狂。

作为今年圣丹斯的获奖影片和奥斯卡热门电影,影片的上佳口碑主要来自于紧凑的剪辑、优质的表演和对于师徒关系非常规的刻画。诚然,流畅明快鬼斧神工的剪辑给这影片增色不少,让本来可能流于乏味的地方变得有声有色让人热血沸腾。影片的剪辑凌厉而准确,除结尾处有少许松懈,整部电影更像是一部动作悬疑片,节奏一再加快,冲突一再升级,影片结束,107分钟不知不觉中过去。影片对于音乐的处理也是相当不马虎的,体现了对于细节的重视和专业的精神。片子就像里面安德鲁敲打的爵士乐,让人有肾上腺素爆发的快感。对于片子是赞美还是颤抖,对于师徒二人的敲打是怒放还是疯狂,我很矛盾,两个主角,最普通不过的师生关系写出了让人意外的层次推进。从事故那段之后人物关系就开始变得惊喜重重。首先这部片子很好看,也很好听,尤其最后师徒二人极限演奏的大爆发。叫人拍案叫绝。可是同时我又觉得没法叫好,没法鼓掌,没法去坦然的接受。我认为在这种层层重压下的学习,伴随着精神的崩溃,羞辱的眼泪,恶毒的诅咒去达到我的目标对于我来说是残忍的,不能人人都是安德鲁,纵使这个世界有太多优秀的人,但只有承受过千钧一发而不断的才能成就伟大。导师菲莱彻的严厉,男主安德鲁的偏执,并不是我所能想象的高度,但是那是他的人生,那也会是他的人生。

爆裂鼓手观后感 篇2

达米安·沙泽勒导演将一部音乐题材的电影排成了一部充满成长争议和人性探索的片子,这是一部无法做出公正评论的电影。

If you don’t have ability, you wind up playing in a rock band. "少壮不努力,长大玩摇滚。"写着这句话的那张海报,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J·K 西蒙饰演的严苛指导老师那犀利的语言和态度让多数人难以接受,却又觉得十分正确。片中男主人公为了进入乐团,为了有更好的演奏,性格变得古怪,抛弃了爱情,双手练得布满鲜血。为了那场可能一炮走红的演出,违章驾驶险些丧命。而严苛的老师并不认为这些有什么,实属正常。老师的咒骂和乐手的垂头丧气贯穿整部影片,布满鲜血的双手触目惊心,而披萨店羞涩的约会又是那么甜蜜和温馨。

这就是成长的争议。我不禁想到现在大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重点不在于过不过得去,而在于过之前的争先厮杀。我们看到的,是郎朗跃动的手指,是莫言幽默的话语,是电影节上走过红毯的靓丽明星,是奥运赛场上站在最高领奖台的体育健儿。他们是走过独木桥的人,他们是实力和运气相结合的人。而在他们背后,有多少音乐学子,文学作者,戏校学员,体院学生,死在独木桥之前,他们终究不能成为"各种家",但他们是英雄吗?肯定是。他们敢于踏上去往独木桥的路,就成为了自己的英雄。但是为什么要把孩子的成长和成就都归结到独木桥这条路上?过得去就是成功者,过不去就是失败者,这种价值观完全错误,却又被多数家长公认,即使他们不自觉地给自己贴上了"为了孩子好"的标签还满脸委屈。一份可以养家的工作,有些闲暇时光可以出去旅行,有一个和气温馨的家庭,内心不紧张生活不艰辛,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成长的争议就在于此:想得到的太多就变得劳累,不想得到那么多又感觉自己不上进。成长不在于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己健康的价值观。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死在独木桥前悲壮的英雄,就不会有影片中那个满手鲜血,抛弃爱情的主人公,就不会有那么多拜金主义和攀比之风。这根本就不是一部传统励志电影,这是一部揭露背后残酷真相的电影。

影片的后段,老师在主人公父亲的控诉下终于离职,却偶然又遇到主人公。邀请其去参加演出却给出了一个从未演奏过的曲子,老师一直在等待这个将主人公永远打入尘埃的机会。而主人公擅自决定演奏那首曾经险些害死他的《caravan》,取得了巨大成功。当然这离不开那位老师的配合,而影片在老师诡异的笑容中结束了。导演精心安排这样的结尾,是想给观众一个机会,一个探索人性的机会。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人性中仇恨多一点还是宽容多一些。充满阴沉色彩的影片在最后推向了一个聚光灯照耀的高潮。直白地理解我认为是,主人公和老师不计前嫌,合力成功。但是如果往深层次去想一想,并不是这么简单的。片中老师不止一次提到自己死去的成功学生,主人公也充分表达了自己渴望所谓成功的愿景。两人在表面不计前嫌的前提下合作,各怀鬼胎地想成功。这是对对方更加严厉的`报复,是对前嫌更深刻的表达。所以这是一部无法公正评判的电影,人人各有己见。而导演最后的安排就是想让观众对人性进行自我探索,探知自己到底是善是恶,探索仇恨和宽容是否可以互相转化。老师那个诡异的笑容在告诉观众们,去想吧,想不明白的。是不是有点戏谑?

许许多多的励志故事总有类似这样的语言:"在经过不懈努力之后,终于成功。",对于"不懈努力"四个字,我相信多数人是理解的,但是根本无法体会。而"终于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人在承受失败的痛苦。我们真的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自己成长起来,并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探索自己的人性,真正让自己在自己面前赤裸裸地呈现出来,认知自我,升华自我,超越自我。

有人问过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指着一个衣衫褴褛,正在给街边乞讨的老奶奶递来半块面包的街头二胡艺人,说:"我想成为他。"

爆裂鼓手观后感 篇3

今天上了《爆裂鼓手》的电影课有很多感触。

一、至上

电影播放之前,老师说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制作目标板的过程中,很多人的心态都希望最后可以采纳自己的设计,而忘记了做这件事到底为了什么?如果别人比自己更好的时候,自己很不爽。别人被夸奖了内心也会不舒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才是最好的,别人的都不如自己,所以就不会服别人了。这些都是我心理的真实写照,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坦诚的心态呢?因为我做的不是"知耻而后勇",而是"知耻而后掩".当我知道自己不如别人、别人比我好时不是勇敢地直面内心的恐惧,面对真实的自己而是用情绪、偏执掩盖事实,逃避真实的自己。

能够看到自己的问题是迈向至上的第一步。如果一个老师再无法找出学生的问题时就无法再做这个学生的老师了,当一个人停止发现自己的缺陷时他也就不再进步了。成功而弗居,永远对自己不满足就是真正的至上。在日常中我常常被"差不多了吧","够好了","真不错"这类话消磨斗志,安于现状,顶着过去的光环堕落。所以如果真正至上的人是有目标的。他们时时刻刻都会训练自己,不像普通人媚俗,没有废话、废动作,做事很有控制力,说停就停、说做就做,挑剔而宁缺毋滥的。这种人时刻都在想着如何成长,如何提高,因为身体的痛苦而心灵的快乐与身体舒适心灵痛苦他们选择前者。

真正的目标是心热爱的,不是为了名誉、利益、名次去做。所以真正的目标会很纯粹,而我过去什么事情都想做得很牛,却无法明确自己的目标,这是因为我把名利当作了目标。即便找到真正热爱的目标也有可能在某些时候忘记目标,做了违背目标的事情,这需要时刻觉察自己,不与情绪共振,把能量耗费在情绪念头上。执行目标时为自己创造一个纯粹的世界,只有与目标有关的东西,没时间抱怨、与情绪共振,放下其他牵绊尽心全力地实现目标。

二、教育

电影中弗莱彻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教育不同的人也要使用不同方式。

老师问我们山的阴阳两面哪面长树,我们都认为阳面,因为有温暖的阳光生命长的更好是我们一贯的观念,但是在水源不十分充沛的地方只有阴面才会长树,因为水源,阳面往往伴随日晒水分蒸发。水分充沛的地方才可能两面都长树。

教育也分阴阳,阴就是如同冰雪严寒魔鬼教授弗莱彻吼叫、打骂、严厉式教育,阳则是如阳光温暖的溺爱、温和、娇惯教育。专门用阳教育孩子,就会出现阴的一面,表现就是孩子的懦弱、柔、胆小;只用阴教育孩子,孩子要么就会升阳,反抗变得坚强,要么就会懦弱,但是本来就懦弱,不怕再懦弱。很多父母的爱孩子是装好人,表现自己多爱孩子或者可以从孩子身上找到自己的价值与感觉,以为孩子说父母好就是好父母了,他们更没有勇气违背孩子的意愿,不知怎样爱孩子。正确的教育是阴阳相济的,而非一招用到底。真正的'爱是符合天道的,天道就是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影片中内曼外表是懦弱、柔和的,但是内心有一股被压抑的冲劲,这股劲在弗莱彻的教导下运用出来。那么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一个可以如此粗暴但是有效的老师逼迫我们,那要怎么办呢?响鼓不用重锤,首先如果自己至上,听到了一些智慧道理就去执行那么自己的进步会很快。其次,老子、爱因斯坦没有一个决定他们成败的老师,说明他们并非通过别人教育而有如此的修为,而是自我的教育和成长,这说明真正的教育是引发自己内在的改变,我们自己也可以给予自己这样的改变。

三、极简

极简指一种生活理念,把现在越来越复杂的生活方式、思维简化、再简化。

无论是穿衣、吃饭、做事、思维都在不断麻烦、复杂起来,大道至简,所以许多不符合天道的事情也出现了。庸人在欲望中沉沦,这里的庸人就是跟随大众不符合天道行为的,只会跟着别人的脚步,被动的消费人生。我常常加入庸人的行列,被洗脑广告、美食服装奴役控制,跟着世俗的脚步攀比物质、评判不尊重别人。

听了扎克伯格买100件一款的T恤、弗莱彻的服装分析后认为极简对于现在的我大有裨益,所以今后不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我都需要简化,清理。

爆裂鼓手观后感 篇4

从该片来看,它又只是一个"严师出高徒"的故事。华语片中,13年的《激战》、14年的《Kano》都是按此一套路,观众虽然喜欢,但不免有些疲劳,而且题材又不像拳击、棒球此运动类那般丰富,只是打鼓的故事――对很多不太了解音乐的人来说,鼓点如何变奏都是单调的――那么这种故事,在已经看过更多类似影片的美国人眼里,竟然能拿到两项大奖,还是在口味刁钻的最知名的独立电影节上,这种矛盾的存在,本身就能说明其不平凡。

影片提出了两种关于"严师出高徒"的价值观,一为剧中老师所代表的只认天才不认人的极端激将法,一场"谁走音"的戏将他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和学生一起吓破了胆、皱起了眉,而他却沈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自己培养出了最优秀的学生(自杀的萨克斯风手);二为传统的"只要努力就能做到"的鼓励式培养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戏中并没有一个集中的代表人物,但它零星地散落在男主角、男主角的女朋友、男主角的父亲和后来要男主角作证的律师身上,以及你、我这些观众身上。因为这是更为普世的价值观,是我们一开始看戏便预设好的。所以在观影过程中,我们自己便能体验到这两种价值观的冲撞。我们和男主角,甚至和那个自杀的优秀萨克斯风乐手一样,对老师的价值观产生了信念,自己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动摇。对这两种价值观的取舍,影片虽然没有正面给出答案。它把老师的价值观所培养的这批"天才"都描绘成了悲剧式人物,包括男主角在内,但它却无疑是认可这种价值观的,认可老师说的"如果不是天才,那他就无法继续下"这种观念,从最后结尾停在男主角疯狂的震撼的个人秀上我们就可以窥见:它想讲的成功是极端的,这种成功亦有其中的悲壮之美。

然而,这绝不是一部寻常的"严师出高徒"的励志片,如果非要说是,那也是一部暗黑系励志片。音乐从来都不是用来迎合世人的。音乐之初就是用来宣泄乐者内心的,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我们只是在音乐中去寻找适合自己当下情绪的节奏罢了。真正能站在音乐巅峰的人必定不是我们常人所认为幸福的人,如不经历常人所难以承受的痛苦,必难迸发出惊世骇俗的力量。这世上最激励常人的,就是干得不错,而最唆使常人永远沦为常人的也是干得不错。不要寄期望于本片会带给你舒适的感受与正面的激励,也不要期望奏乐结束后有观众掌声的响起。因为在偏执狂的世界里,不需要任何常人的理解与认同,他们所做的就是宣泄内心最原始的冲动。

爆裂鼓手观后感 篇5

2014年,一部爵士音乐电影《爆裂鼓手》横空出世,影片不仅入围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多项奥斯卡提名,而且电影中包含的诸多激情爵士乐的元素把爵士乐硬生生扯了回来,它使人们想起来逐渐被遗忘在旮旯角落的爵士乐,并且引发了人们对爵士乐的大量关注。

主人公安德鲁在音乐学院中是一个十分不受重视的小鼓手,他以传奇乐手查理帕克为目标,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某晚他在练鼓时被魔鬼导师弗莱彻相中,进入音乐学院的最强乐队,凭借对"伟大"的坚定追求和对爵士鼓的练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地狱一般的代价,终于在大舞台上惊艳全场。

《爆裂鼓手》这部影片在很多人看来是反主流价值、反励志的,它不是西方传统的主角开挂从而顺利走向人生巅峰的题材。它将演奏者对于音乐技巧的独立追求等同于杂技,改换为与人类生理极限在同一对立面上。就像影片里的弗莱彻教导安德鲁:一个乐手应该极度苛刻的要求或者虐待自己,才有可能成为每个音都绝不出错的新的自己。

像弗莱彻这种级别的演奏疯子,应该是很容易参透其中的奥妙了。但是却大谬不然,越有开始就越有不懂,到后来的一段时间,已经到了影响安德鲁心境的地步了。从事音乐这种感性工作的人,坚信精神的寄托也就是人性的东西,可安德鲁应该相信些什么呢?从荧幕内到荧幕外,我们又应该相信些什么呢?

音乐即自我。演奏家提高技巧并不是为了可以毫无差池的将作品演奏出来,就如同作曲家在创作音乐的初心并不是为了让别的演奏家毫无差池的将作品演奏出来,他们是为了在这一过程中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各种各样恣意迸发淋漓尽致的情感。

很多伟大的即兴演奏家全都技艺超群,因为他们要抛弃乐谱本身来即兴演奏,有些人听不惯甚至一点也不喜欢听他们听似无调癫狂杂乱的曲调,但都或多或少可以从他们激情的即兴中感受到他们勃勃迸发的情感。他们听似乱来的即兴正是基于他们演奏技艺的高超。这一点同中国武林的高手无招是类似的,当技巧到了一定的巅峰时反而要抛弃技巧本身。

我绝对不是反对技术,毕竟很多青年演奏者的重要任务还是要磨练自己的演奏技术。我只是想说技术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过程。但如果要完成一件事的。过程太过漫长与艰难,人们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迷失自己,或者痴迷于过程本身而不注重其他。

从一定的角度来看,技术主义本身就可以等同于进步主义。拿高音来说,如果人类的生理极限无法达到,就可以借助于电子音乐,而精准的节奏和复杂的编制,也可以交给日益成熟的电子音乐来完成。而弗莱彻却大反其道,他深陷“为了进步而进步”的沼泽深潭,在进步的深渊中拼命挣扎前行,即使已经失去了进步可以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一点来看,是不符合当今世界,尤其是西方崇尚的美好信念的价值主旋律的。

但安德鲁在影片中狂热追求技术主义的表现却又是合理的。他的杰出并不是浑然天成。他家境平平,也不是有钱人家可以随意玩音乐的富家小少爷,他磨练自己的技术是为了被认可。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的时光。

在他的家庭聚会上,亲戚讥讽“音乐有什么了不起,它是感性的东西,没有评判标准。”那么安德鲁要向所有的人证明,音乐有准则,有技术高下之分。所以他为了打鼓而挥洒汗水,流下滚烫的热血,一方面说明他真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证实他也需要用打鼓来证明自己。

爆裂鼓手观后感 篇6

爆裂鼓手这部电影在2014年获得了奥斯卡热门电影和圣丹斯电影节的提名。这部电影主要是讲了19岁少年安德鲁成长在单亲家庭,一心想成为像查理·帕克那样优秀的爵士乐鼓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认识了他的老师弗莱彻,但是他没想到自己老师对学生像魔鬼一样,就在这样的魔鬼训练下,他终于成功了。

对于这部电影我最有感受的应该是主人公安德鲁,他有着美好的梦想,他也不断的像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努力,在他追梦的道路上,他遇到了对自己既是帮助又是打击的老师弗莱彻。老师的苛刻的要求让安德鲁多次想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但是纵使是这样,他想到自己的梦想,他就会有重新振作起来。记得影片中有一幕很让我感动,安德鲁为了把那首曲子练好,达到老师的标准,他就没日没夜的在那练习,不管不顾自己的手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真正能在最后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人又有多少呢,他们或是因为路途太坎坷,或者是因为遭受来自各方的打击然后觉得自己的梦想是那么遥不可及,然后选择放弃。但安德鲁为了能让自己登台表演,他将别人的乐谱搞丢,虽然这样的行为很不值得提倡,但是我能知道的是安德鲁有信心去上台表演,而且表演的比他好,所以他抓住那次唯一能展示他实力的机会,与其说是卑鄙小人,不如说是人家会利用机会,善于把握机会,展示自己。记得电影的最后安德鲁突破平常老师在台上的表演方式,让老师弗莱彻跟着自己的节拍走,在有些人看来这或许显得有点自以为是,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他的勇气,他有信心能够把握住整个舞台,而最后老师弗莱彻也很是欣赏。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表现我们自己的机会,但是我们能够有多少人去真正的能够把握它,能够利用好他。这样例子比比皆是。其中我们最熟悉的莫不过是越王勾践的例子。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力图雪耻,重回霸主地位。他为了激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人、坐卧都要尝尝,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国之痛。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王。坚持梦想,不忘初心。

还有对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老师弗莱彻,大家看完电影可能都会觉得那个老师就是个变态,

我刚看完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后来想想,我觉得我很喜欢这位老师,虽然他的教学的方式很不恰当,但是他也只是想自己的`学生能够发挥出他们的极限,来完成他们自己的梦想。在中国还有句古话叫做严师出高徒,有时候学生的潜力需要老师去激发,老师有时候太温柔也不是一件好事,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决不能宽松。但是弗莱彻的教学方式还是有点残暴,不讲人情,我想如果能够将温柔结合一下,这位老师一定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有时候会抱怨老师太苛刻,老师太凶,但是我们都应该知道这并不是老师所想要的,他们严厉的目的也只是想让你们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出色,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学会多体谅老师的这份良苦用心,如果真的觉得太苛刻,我们可以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我想只要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有所体悟和感想,我想我从这部电影中也收获了很多,我也明白了很多,相信未来的我也能更加的优秀。在最灿烂的年纪,去拼搏去努力。

爆裂鼓手观后感 篇7

本身这段时间没看几次电影,这次看了朋友介绍的《爆裂鼓手》有感而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电影,于是写一写观后感。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部好电影:主视角镜头与特写镜头交相辉映,共同塑造了安德鲁这一人物形象。这部电影大受青少年的追捧情有可原。安德鲁的故事会与青少年观众产生共鸣,爱情,目标,人际关系,这些元素在电影里都有表现。而我们的主角仅仅追求着自己的目标,放弃了其他,所有的东西。

本片的精彩之处莫过于影片集中的突出了安德鲁的人物,以至于影片除了安德鲁,老师,父亲基本上没有再表现其他人物。从一个大一新生,逐渐走到乐队的灵魂人物,又紧接着被开除,最后演出获得了成功(即使电影中没有表现)。这对一个有目标,的青年人来说真的是莫大的共鸣。至于影片使用何种技巧把安德鲁这一人物表现丰满的,在之后我会分析一下(如果有时间)。

那安德鲁,老师,女友和父亲在影片中占有何种重要的地位呢?那我们从地位相对较轻的父亲这一形象开始说起。说白了父亲只是代表了这个社会,而片中最能体现出父亲性格的分别有几场戏:晚餐,退学。父亲这一形象代表着社会:在晚餐中,他为亲戚(我忘了,反正不重要)在体育比赛的成就而骄傲。但安德鲁的态度就表明他对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是稍稍有点不同的。“我宁愿三十几岁家破人亡,但被人记住,也不愿九十几岁事业成功,但默默无闻!”在下一个场景中安德鲁遭到退学要求,“我不能看着我儿子被虐待,然后他却若无其事,我不能!”当学校提出要控诉老师的暴行时,父亲如是说。当然在接下来里父亲都有几次出场,只是相比较之下比较不关键罢了。安德鲁第一个提出约会请求的时候观众就能洞察到安德鲁在为人处世中的风格。只是他没有扎克伯格(《社交网络》)那么让人愤怒罢了,还好这部片子的重点并不在这。安德鲁提出分手,安德鲁打算要和她重新建立关系,她地行为都是观众可以预测的,旨在表现安德鲁这一人物罢了。那么重点来了,安德鲁与老师,不得不说这个老师有点布鲁斯威利斯的感觉。废话不说,就是这个老师发现了安德鲁,让故事进行下去,不管老师是否是人格分裂(排练的时候对学生又打又骂,以至于有的学生跳楼自杀;面对朋友女儿轻声细语,离开学校在小酒吧歇斯底里)但不得不说是他成就了影片最后的安德鲁。随着影片的进行观众都会一直定位老师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性格强硬,对身边的人过度苛刻。看到影片的最后,当看到老师控制不住局面的时候,“原来他只是个疯子,他的内心还不过强大到支撑到把握住局势。”是的,影片的最后老师也被安德鲁的表现惊呆了。说到这,影片戛然而止,老师是否收到了惩罚?安德鲁在演奏过后是否受到了观众的认同?父亲是否为他感到骄傲?安德鲁是否为自己感到骄傲?影片没有给我们答案,还是那句话,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是否完成了故事安德鲁最后的演出是否有个完美的交代(对观众来说)?

说到拍摄技巧,简而言之本片显得十分优秀,主观镜头,特写的运用把电影的视点集中在安德鲁这一人物之上。“课本,课本是学习的。根本!”这句话运用在电影上再合适不过了。“剧本,剧本是电影的根本!”可见电影所有技巧都是为着故事而服务的。虽然我观影不多,但不少青年导演,特别是当代的大陆电影(我指的不是《小时代》),滥用长镜头,剪辑,等表现手法,造成了这部影片的节奏被打乱,根本无法好好的讲故事。扯远了,回到本片,其中最终的演出影片利用甩镜头,老师—安德鲁—老师—安德鲁….集中表现了老师与安德鲁之间的矛盾。之所以印象深,觉得影片用几个甩镜头,把这个矛盾突出化,干净利落,而且从头至尾影片都是在低沉,适中的步调进行。这种快速剪辑,在安德鲁打鼓的时候才会运用,最终的甩镜头更不失为全片的画龙点睛之笔。

总之,这是部很好的片子,让我想起了《摔跤手》,同样主角面临着外界的矛盾,自己一直相近方法突破自我,影片的节奏,视觉风格有些类似。但这两部我都非常喜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