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不光是仅仅感动中国这个范围,它是以全球的眼光讲诉中国的感动故事,这样“感动中国”的故事,必将感动世界,是对我们中国的宣传,对中国文化的宣传和传播。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感动中国2021观后感优秀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降临在庚子年的中华大地,让原本热闹的街道逐渐变的冷清,在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看到了无数逆行而来的白衣天使,他们坚守在抗疫一线,用自身精湛的技术抢救每一位病患;同样,我也看到了无数青年志愿者奋战在各个岗位的最前沿,他们都尽自身最大的努力确保大家的平安。疫无情人有情,一张张请愿书,一句句坚定的话语,让我们始终相信疫情终将过去,春天终会到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有一种年味,叫风雨同舟!有一种祝福,叫武汉加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让我们只能宅在家中,疫情防控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灾难无情人有情,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万众一心,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新型冠状病毒消灭的粉身碎骨。在这里,我要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为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加油!
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定会走上街头,不用口罩,繁花与共。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信!是我们亿万中国人骨子里的自信!
他的一生朴实无华,却又传奇。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他都是一个光辉英雄的存在。他不求回报,一生艰苦奋斗,献身医学。称他为二十一世纪的华佗,毫不为过。他,就是正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钟南山院士。
磨难是金·助成长
1936年10月,钟南山出生于南京,父亲钟世蕃是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则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并留校任教。1960年7月至1971年8月,担任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教研组助教。1978年9月至1982年12月,担任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讲师。1979年至1981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及伦敦大学呼吸系进修。1992年5月至2002年12月,钟南山担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非典”爆发,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经长期努力,抗击了非典。2005年4月13日,当选中华医学会第23届会长。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0年,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20年1月21日,新型冠状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组第一次会议,钟南山任组长…… 这一人生路上,他经历了多少磨难,多少坎坷,我们已经数不清了。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疗事业。 竭心尽力·抗非典
2002年12月,在广东,一名患者不幸的被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感染。之后的几个月,SARS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在各省份,各城市里广泛的传播。同年3月世界各地均传出病毒感染者。此刻,疫情刻不容缓,而钟南山,也已整装待发,准备背水一战。那一刻,钟南山这个名字,便与疫情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不顾生命危险,奔赴疫区,并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那段时间,钟南山既要在临床一线救治SARS患者,又要协调各地的防治工作,极少休息,身体很疲惫。老伴经常劝他少外出、多休息,甚至为此朝他发脾气。但钟南山停不下来,因为他把自己为祖国服务、为党工作的有限时间,看得比健康、比生命更宝贵!如果没有他,非典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结果了。但是,在我国人民的共同抗击下,抗击非典胜利了!在我们看来,钟南山这样做,是多么的劳苦,多么的危险。但,对钟老来讲,这些似乎都不足挂齿。是啊,他已经把人民的安全放在了第一位,从未考虑自己。他对我们的贡献已无法言表,是新中国的一大伟人。
再度出山·共战"疫"
今年一月,时隔十七年,病毒感染卷土重来,新型冠状病毒这只恐怖的恶魔在荆楚大地疯狂肆虐。短短一个月间,全国确诊人数达到了数万例。疫情严峻,八十三岁的终老再度出山,驰援武汉。此时的他,已有满头白发,在其他人都在养老的年龄,他却不顾自己的身体,加入了这次战斗。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让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吃不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不好打。病毒比当年更加狡猾,传染源每一日都在扩大。但,抗击病毒的我们也比当年更加强大,医疗多年的发展,让我们有了底气!抗击疫情,我们一定赢!
中华民族是汪洋大海,风和浪不会将其掀翻。这个特殊的时节,相信祖国,相信大爱,因为,我们有身先士卒的钟南山们!齐心合力,此战必胜!
从小令我感动事数不胜数,可在我脑海中,只有我八岁那年发烧了,妈妈细致照顾我的事,令我最感动。
那天下着大雨,乌黑的云朵更衬托出我生病的难受。已经五点了,妈妈怎么还不回来?
时间滴哒滴哒的过去,终于在时钟指着6时,我听见了那个熟悉的脚步声音。“妈妈怎么才回来?”我问着气喘吁吁的妈妈。“令我加班。哦,对了,嘉嘉你的脸怎么这么红?”妈妈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异样。“我有点不舒服……”“快量体温!”妈妈打断我的话,手忙脚乱地帮我量体温。一量体温才知道,我竟然烧到了38.8度。妈妈连忙帮我买药吃。“我不要吃药,药很苦!”我无理取闹地说。“嘉嘉,良药苦口呀!等你病好了,妈妈带你去玩。”“我就是不要喝!”我打翻了药。药是用开水泡的,很烫。我心里很愧疚,却没跟妈妈道歉。妈妈也没有责怪我,安慰我又重新给我泡过了一碗药,让我很感动。
半夜,我烧到了39.2度。妈妈吓坏了,连忙叫我起来,扶着我去医院。天还下着大雨,我的妈妈把我扶下楼,把伞拿给我,自己却不顾风雨,跑着去拦出租车。我们坐上出租车终于到达了医院。到了医院,我昏沉沉地睡着了……
睁开眼,又是新的一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可是妈妈呢?我左顾右盼,终于在我旁边的椅子上,看到睡着的妈妈。我很心疼。可就在这时,妈妈竟然醒了。“你醒了,冷不冷?肚子饿吗?快喝点粥吧!”妈妈指着病床旁边的保温盒。“我刚刚回来,没想到竟然睡着了。”“您一晚没睡觉守着我?”我看了一脸疲惫的妈妈。“是呀!这不担心你吗。”妈妈不以为然。“快喝粥吧。”“您吃了吗?”我问。“还没,你先吃了再说,我随便吃点就行了。”
妈妈打开保温盒,准备喂我喝粥,我却一把搂住妈妈,泪水像瀑布一般流了下来。阳光潵在我们的身上,我知道,我们会一直彼此守护着,一直一直……
“这片水域情况我熟悉,你们去,我放心不下”
“石大圩决口了!”
7月22日,合肥市庐江县巢湖防洪大堤突然传来几声巨响,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开缺口,没过多久,5.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是一片汪洋,周边4个行政村被淹。
入汛以来,合肥市的降雨量是常年的3倍,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各大水库超警戒水位,多条河流超保证水位,汛情十分严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接到庐江县防汛救灾指挥部的指令后,已在抗洪抢险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几个昼夜的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迅速集结队伍,携带好救生装备,驾驶4艘橡皮艇火速奔赴灾情最严重的同大镇连河村。
在连河村,陈陆和战友们成功救出2名被困群众后,又得知村内还有1名残疾群众被困,急需救援!“不去解救,他很有可能就被洪水冲走”,陈陆顾不上休息,再次登艇出发。登艇、救人、再登艇、再救人……就这样,陈陆带着队员们一直来回忙碌,一刻也没有停下脚步。
大队长方锐看到陈陆神情疲倦,上前劝他休息一会。陈陆却笑着说:“这片水域情况,我熟悉,我水性也好,你们去,我放心不下。”说完,他又一次转身登艇出发。
不料决口处面积再次扩大,当他们的橡皮艇驶过连河村村委会附近时,急速的水流导致水位落差一下子从40公分猛涨到了3米多。
“掉头、快掉头!稳住、快稳住!”千钧一发之际,陈陆连声吼道。话音刚落,他们乘坐的橡皮艇猛然侧翻,艇上5人全部卷入汹涌湍急的洪流中。
被洪水打懵的消防员李俊杰,在落水后还隐约看到了陈陆的身影,当他用力浮出水面后,却只看到另一名战友常青,两人用尽全身力气,摸到了艇舷的尼龙绳并死死地抓住。可是,等李俊杰凭感觉下意识去抓陈陆时,就见一个激浪突然劈头而来,巨浪过后,再也没看到陈陆的身影。
由于陈陆所在橡皮艇打了头阵,提前预警,后面的救援队才得以及时调转艇头,躲开危险区域,避免翻艇的悲剧。
最终,常青、李俊杰、李顺3名指战员侥幸脱险。但陈陆和村干部王松,却不幸被汹涌的激流卷走失联。经过49个小时不间断搜寻,直到7月24日13时50分,在距离落水点下游2.3公里处,陈陆的遗体才被找到。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6岁。
回国后,他交给接待人员一份希望会见的人员名单,列在第一位的,就是他的老同学——邓稼先。因为他心中一直盘旋着一个疑问。1964年中国***研制成功,举国欢腾,但美国学界一直传言这其中有美国物理学家的帮忙,杨振宁希望好友邓稼先能亲口打破这个传言。
杨振宁:希望中国的第一颗***是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
慎重起见,邓稼先在请示了周总理后,次日托人转交给他一封信,十分确定地告诉他,***的成功完全是中国人自主研发。
杨振宁的弟弟 杨振汉:我大哥拆完信以后他就哭了,然后他就跑到了洗手间,整理了以后出来。
杨振宁:这是灵魂深处的一个震荡。当我知道邓稼先的回答以后,我感情上的冲动不是当时能够自己控制住的。
杨振宁的激动是有原因的,早在1945年出国前,父亲杨武之就曾叮嘱他,“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在美国,读完博士并正在从事基础物理研究的杨振宁为了继续当时的研究工作,没有像邓稼先等人那样1950年就乘船回国,但等他想回的时候,已经回不了了。
杨振宁:我们当时已经想要回来了,但美国的总统杜鲁门下了一个命令,说是中国学生在美国得到理科功科博士学位的人,不可以让他们回国,所以,很多这种人被挡住了。
这一等就是20年。然而,在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在为华人赢得了巨大的荣誉。1956年,他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颠覆性地震惊了世界,并在1957年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 我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觉得不如外国人这个心理。
杨振宁的成就远不止此,1954年他和米尔斯教授共同创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为粒子物理学提供了基本框架。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翟荟:杨先生的科学贡献,是人类科学文明的一个宝库中非常璀璨的一个明珠,可能再过1000年,再过几千年,我们人类提到我们最重要的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还是不可避免要说到杨米尔斯理论。
学术界公认,杨振宁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4个领域拥有13项诺贝尔级别的成就,他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
杨振宁:基本上每一次探亲访问,回国以后都有中情局的人或FBI的人来了解情况。
尽管不断受到盘查和压力,杨振宁仍然坚持每年回国一两次。他跟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等领导人都多次研讨中国教育和科技上存在的问题,主张重视基础理论的发展。他十分关心新中国的科研力量,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成立了“与中国教育交流委员会”,资助了数百名中国学者去美国学习深造,这些人日后都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骨干力量。
1996年,杨振宁接到了一份协助清华大学创建高等研究中心的邀请。
杨振宁:我从小在清华长大。这个要求我必然答应。
20_年,杨振宁回国定居清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不仅不领年薪,还将美国的一栋房产捐给清华。20_年,82岁高龄的他,甚至主动为200多个大一新生教了一整个学期的《大学物理》课。他为清华高研院累计筹措资金1亿多元,为吸引中国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同时,他始终关心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以一片赤子之心进行谏言和批评,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__年生聚。当中央电视台对其一年一度《感动中国》进行回望时,当一个个令社会感动无比、让人们心生敬仰的人重新朝我们走来时,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能深刻认识媒体对生活潜藏的感动元素进行精挑细拣的挖掘,并释放出他们榜样的作用和感化的力量,就无法全面而清晰地评价今日中国的道德风貌和文明步伐。作为“央视制造”的一档大型节目,《感动中国》在寻找、筛选、聚焦、放大那些感动我们的人物的过程中,显示了一个国家媒体在主流价值观呈现上的责任担当,无疑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公益性平台。
每当观看年度《感动中国》时,耳畔总会响起“让世界充满爱”的主旋律,胸中总是充满“美好人间”的情感。这些感动过我们的人,他们有的因为给自己设定了高尚的人生目标而令人景慕,有的因为只有帮助了他者才能使自己生活更快乐的理念令人歆羡,有的因为纯粹来自人性深处的自然之举而令人动容……他们在各自伟大或平凡的道路上做着自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有一种人,他们首先内心时时被这个社会、时代、生活和周围的人感动着,然后怀着回馈、报恩、答谢的心情,以一种享受的姿态来进行着他们义举和善行,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更为超迈的境界。
由于经由央视节目组的网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推举,《感动中国》中的人物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们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节目设计的人物事迹的呈现环节,包括颁奖词,推委语等,都让感动直抵观众心里,其传播学意义上的“送达率”之高,堪称无出其右。其实,那些感动中国的人,那些感动的因子,在我们的社会中从来没有缺失过,始终伴随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因此,与其说这个节目越来越吸引人,不如说是生活本身成就了这档节目。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人感动。感动,不仅是人的个体内生的情感,也可以转化为集体性的感染,显然,后者是央视更加看重的。古人云:“一德立而百善从之。”由于央视所具有的强大的覆盖面,《感动中国》更是超越了一般节目的意义,通过辐射,使感动再一次发酵、传导、催化和蒸腾,成为人心向善的动力源,社会进步的正向标。令人欣慰的是,今天,各上星综合频道纷纷开办了类似《感动中国》的节目,它们都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建设为旨归,如北京卫视《好人故事》、上海东方卫视《大爱东方》、湖南卫视《平民英雄》、山东卫视《天下父母》、辽宁卫视《中国好人》、河北卫视《真心英雄》、广西卫视《让爱住我家》、重庆卫视《重庆好人》……我相信,更多的公民将走进这个舞台,而经过节目的熏染洗礼,亿万观众带着感动走进社会,我们的生活将一定变得更加美好。
当然,《感动中国》所选出的传扬的人物,还都是朴素的、传统的、感性的、浅近的。一个进步健康社会,需要更多眼睛为之一亮的新的感动主体,即那些代表更为新生的形象和理性的力量,因为一个社会毕竟是由多种力量构成的。所以,我期望媒体应该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胸襟去发掘和呈现,以引领社会公众。
2月18日晚8时,《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四川省达州市的张渠伟成功当选“感动中国人物”。张渠伟,四川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情系农村,情系农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张渠伟说,这就是一个扶贫干部该做的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张渠伟同志自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患上严重“耳石症”和“青光眼”,2017年,张渠伟几次眩晕在岗位上,视力下降到0.04和0.2近乎半盲,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可能会完全失明。但他不惧怕失去生命和双眼失明的危险,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而真情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渠县四年减贫136610人,贫困发生率从12.1%降到0.6%。从张渠伟同志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优秀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树立一个好榜样,敢为人先,不惧艰难,乘风破浪。
坚守对工作的激情、对群众的热情,张渠伟赢得了赞誉,也感染了身边无数人。在柏水乡碾坪村帮扶期间,为了缩减往返交通时间,加快实施基础建设,张渠伟一连几天都住在自带的帐篷里。于是,“帐篷局长”这个“绰号”不胫而走,成为一段佳话。局里有个年轻干部吴靖,新婚刚过也立马把“家”搬到了村里,他说,佩服局长的干劲,他都带着帐篷在扶贫一线,自己怎能迷恋“温柔乡”。在张渠伟的示范带动下,渠县2万余名公职人员与贫困户“结对认亲”,增强了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张渠伟笑着说,“以前的群众烦干部上门,现在的群众都想干部、盼干部上门,这样的改变源于真情帮扶,干部做了群众贴心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爱国精神之外,自强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显著特点。
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面对这样的状况,生活该怎样度过?《感动中国》讲述了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坚强、自信、乐观的故事,他们依靠仅有的劳动能力,让一儿一女考上大学,让全家人彻底告别了贫困。
像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这样的,还有被誉为“中国的保尔”的朱彦夫,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都书写精彩;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大学生江梦南,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还走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些“平民英雄”彰显的坚强、自信、乐观精神,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0年间,时代发展、社会变迁,颁奖词的写作风格却始终保持稳定,直抵人心。
“好的文字是锤炼出来的。从最开始每个人1000多字,再精简到几十个字,中间还要经过很多同事的传阅、提意见、修改。颁奖词是仪式的一部分,要尽可能短,和仪式紧密结合,才能起到点睛的作用。”刘凯告诉记者,写作中强调朴实、准确,不堆砌辞藻,不过分华丽,尽量用中国人常用的行文习惯,让观众接受起来毫无障碍。
翻开今年的颁奖词,简单、准确、优美的风格扑面而来:杨振宁的“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彭士禄的“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朱彦夫的“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江梦南的“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寥寥数语,感人至深。
颁奖词为什么总能打动人,是刘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在他看来,获奖人物的事迹是感动的核心,同时观众心中还要存着对真善美的追求、欣赏,才有可能被感动。“腊梅生得再好,还需要赏花的人懂得”。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颁奖词打动人心的秘诀,在于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价值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综合部制片人孙金岭,贡献了节目的定位语“一部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认为,《感动中国》有两大独特气质,一是节目气质,一是历史气质。通过一年一度的广泛评选,通过庄严仪式,将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声音在时间中定格,在记忆中凝固,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气韵悠长、绵延不绝的历史组成部分。
今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盛典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中国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21年。其中,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当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顾诵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顾诵芬院士是著名的飞机空气动力学家,是我国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他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歼击机的历史,顾诵芬院士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曾任歼8副总设计师、歼8Ⅱ总设计师。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院士被誉为“歼8之父”。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顾诵芬父亲顾廷龙和母亲潘承圭都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旧居在望星桥。顾廷龙逝世后,顾诵芬按照父亲临终前“将藏书一部分捐赠母校”的嘱托,分两次从北京专程到苏州,把父亲生前收藏的4000册(套)珍本、孤本、善本藏书捐赠给苏州一中。为此,苏州一中专设“顾廷龙赠书珍藏室”。2019年8月,“清芬可挹:两院院士顾诵芬”展在苏州美术馆举办,展出了顾廷龙、顾诵芬两代名人的手迹、图纸手稿、工具仪器等90件实物原件,以及成绩单、珍贵照片等66件文献资料,真实再现了顾诵芬院士从江南文化望族走向我国航空科研尖端的砥砺行程。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
时代一直孕育着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着伟大事业。“无穷之路”,寓意“没有贫穷的道路”,陈贝儿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发生在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样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也诞生了无数的感人故事:有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的黄文秀;有“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承诺的贵州省晴隆县委原书记姜仕坤;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
在节目中,苏炳添直言:“一路走来,我最想感谢的是国家。是祖国的帮助,让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奥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运动健儿一次次突破极限,创造佳绩。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国队势如破竹,连续第九次高居金牌榜榜首;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奋勇拼搏,连续第五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三;2021年东京奥运会,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第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造“史上最好成绩”。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无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