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化高中议论文800字

《弃颓丧之心境,燃芳华之人生》

一面是体现积极向上、热情踊跃的“燃文化”踏歌而行,一面是以自嘲、颓废、麻木的生活方式为特征的“丧文化”横空出世。其实,早在民国年间的鲁迅先生就以其洞察秋毫的眼光指出:“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先生之言,情真意切。

究竟是怎样的风暴袭击了相当一批青年人,使他们朝气不再,傲骨不再,成为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答案是自甘颓废与随波逐流。所谓“丧系”,不过是悲观主义者“不作为”的幌子。他们稍吃一点苦,便喊累喊停;只遇到一块绊脚石,就索性坐下来休息;甚至为了“抱团取暖”和“标新立异”,他们自我标榜为一种时尚!诚然,以“丧”调节一下情绪本无伤大雅,可将心落入颓废虚无的境地,从此放弃梦想,麻木生活,便是人生的悲哀、生命的遗憾!

而相比于“丧文化”,具有正能量的“燃文化”符合了时代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因为积极健康的文化理念影响和决定着青年未来的健全成长和全面成熟。它让每个青年懂得如何面对大千社会、芸芸众生,如何面对自我,如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天生一人,必有一路,我们与其颓废忧伤,不如热血阳光;我们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燃烧自己。少年有梦,当扬帆而远航;青春无悔,成靓丽之人生。

撑一支长篙,于历史长河溯流而上。君不见,东坡居士一贬再贬,坦然的他却“雪沫乳花浮午盏”,“日啖荔枝三百颗”,正是对生活的“燃”,使他成为了北宋文坛的巨匠;君不见,狱中被人折断三根手指的木心,仍背诵莎士比亚杜甫,在白纸板上画黑白琴键弹奏莫扎特与巴赫,正是对艺术的“燃”,使他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大师……伟大源自进取,进取铸就伟大。试想,他们若在如此坎坷的人生逆旅中稍有颓废之心境,谈何被世人称颂的芳华之人生?

如果我是一个以前的哲人,来到如今的时代,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青年人那未蒙尘的阳光与朝气。有句话说得好,“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正如竞争不相信颓废。没有拼过的青春,不值得过。可是环顾周围,“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的豪情在哪?“江山也要伟人扶”的自信在哪?“扬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志气在哪?难道要让这种丧气潜滋暗长?不!我们要找回“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气概,倡导“燃文化”,做一个“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燃”青年。

冯骥才说:“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诚哉斯言!面对遇到的种种困境,我们不能自暴自弃,我们需要积极求索,创造转机。让我们弃颓废之心境,燃芳华之人生,共同呐喊出:在死亡到来之前,让生命与日月同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