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中华》读后感1000字作文范文10篇

《寻觅中华》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关中国的路程,第二部分有关世界的路程,第三部分有关作者自己的路程。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寻觅中华》读后感1000字作文范文10篇,觉得不错就分享给好友哦。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1

读书是一种高雅的情趣,它使我们了解的更多,它在精神上激励着我们前行,历史则是一个民族的根,如果历史没有了,那么这个民族也会一步步失败,中国历史博大精深,使我爱不释手,读史使人明智。我跟随余秋雨的脚步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天下可以说是没有太平之日,也正是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绝对是大家都知道的军事家,他在我们的心目中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一想到他我便想起了曹操,他的谋略并不比诸葛亮差,读余秋雨对他的描述,我更加确信了自己的观点。论诗词曹操的诗词肯定高于诸葛亮,他的远大抱负为人所敬佩,在这混战的年代,他是勇敢的开拓者。掌握大权、爱惜人才,决心拿下荆州,他的雄心壮志不仅仅是体现在诗词上,而是他的作为。后人都把诸葛亮说的像“神”,甚至可以说成“仙”,而对于曹操的态度却十分冷淡、奸诈、狡猾,然而曹操并不比诸葛亮要低那么几截。曹操是伟大的,他在文学上的造化要比诸葛亮高得多,他失败无数次换来成功,无人能敌,但最终败给了自己,但他的精神永存。

曹操是位伟大的父亲,而且他有两个出色的儿子曹丕、曹植。曹丕也是杰出的文学家,在历史上人们总是说曹丕要比曹植更出色,其实不然,曹丕虽然登了大位,但他在文学上却受到了围堵,上是父亲,下为弟弟,曹家三人的造诣都很高。我认为他们三人更多的是抱负不同,要说皇帝,曹丕绝对排行老二,而文学应该是曹操,他的诗给人以激动,读过后能理解他在当时的心情,他把自己的远大理想托到诗中,似梦确真确现实。而对于曹植,他由于官场失意,因而显得悲凉,他在无权位中渡过了他的一生。但他的诗却令人崇拜。父子三人的权位悬殊,生态各异、性格不一,但在文学方面却有共同的语言,从中有抱负、有感悟、有叹息。

曹操在现代人看来是负面形象,其实真正曹操却恰恰相反。他面对功力、名利最后都是统统不要了。他喜欢平静,也许是对人生的思考,也许是对未来的向往,他主张薄葬,不喜欢大金大银在自己死后又装饰自己,他思想先进,他来的潇洒走的更潇洒,他不喜欢被后人找到,只愿独自一人在这山林之间倾听着鸟语,伴着花香,远离乱世。不只是他,曹家三人都是鄙视厚葬,曹丕和曹植死后都是穿着平时的衣服安然离世,他们的思想大致相同。乱世出英雄,他们展现的是当时社会的特征,表现出的是高尚的人格。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十:不尽的追忆

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余秋雨大师的脚步,追随他的思想,猜测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梳理了中国四五千年的神话,然后一步步地向现代走进,脚步最终停止在了“”时期。在这期间,我们一起相随走过了夏商西周唐宋元,一起感悟华夏民族的兴衰起落,诸多时期,唯独唐代,我不舍离开。

余秋雨先生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说‘梦回大唐’、‘梦回长安’,这是好事。但是,如果真的回去了,哪怕在梦中,可能都消受不了”。的确,我也是那想要回到唐朝的其中一人,可我们为何不能消受?不错,唐代已经过云了太久,但我们对它,永远不会是陌生人。我们同为中国人,同为华夏民族,唐代诗歌繁盛,我们现代人所欣赏的又何尝不是唐诗的精神?我们有着同样的精神,同样的见解,对美好事物有着同样的赞赏;我们和唐代,又怎会是陌生人?我们相遇,只会相见恨晚!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交通发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也比较畅通,经济快速发展。唐太宗还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少的农民的负担,顺应民意,社会和谐幸福。李世民总结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他常说:人君好比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为了避免“覆舟”之祸,他勤于政事,励精图台。唐太宗很重视选官用人,在我看来,“魏征”也是他从政路上完美的一笔,魏征的直言不讳,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仁德的君主,这也是贞观时期及政治清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代还继承完善了科举制,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大大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以我们高中生的知识到了唐代,也许也会有做官的资格呢!也正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唐代诗歌繁荣,“唐三彩”是中国古代的精品,城市的发展也是唐代繁荣的一个标志。

唐代有的开明的政治制度,廉洁的统治者,公明公平的考试制度,繁荣的经济,我没有理由不向往它!

游历完唐代,经过五代十国的混乱,宋代的脚步声渐渐近了,宋代结束混乱,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却让宋代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原来是五代十国的汉族政权,而现在宋朝面临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强大勇猛、虎视眈眈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想要打赢游牧民族实属不易,所以宋代虽然持续时间短,但并非人们所说的那样不堪。宋朝重文轻武,宋太祖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收回兵权,加强中央集权,我曾经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没有赵匡胤当时的重文轻武,也许现在的孩子都不会上学读书”。之前的我年龄小,看到这句话时,心里对赵匡胤还有些恨恨的,但现在我读完了《寻觅中华》,发现这句话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发展教育是历史的潮流,教育也正是我国已进入文明时代,而其它地区依旧过着野蛮人的生活的原因。就此而言,我们还应感谢他,他的重文轻武思想让文学快速发展,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添色不少。

宋朝的诞生是在战火硝烟之中,它的终结也是同样在战火硝烟中,在每个朝代皆是如此,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之中总会留下一些属于它们的痕迹,辽灭北宋留下了杨家将抗敌的故事,金灭南宋,留下岳飞抗金的故事。

尽管后来唐朝出现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局面,宋朝也快速灭亡,但两个朝代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始终无法磨灭的。是我们永远追忆的。

与唐朝一样,宋朝也因为重文轻武政策出现了许多诗人,其中,陆游、辛弃疾不久成了宋代,而且也成了整个中国古代最爽利,最典雅的抗战话语的营造者,陆游去世时是遗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一个爱国者对国家最后的期盼。辛弃疾的诗亦极壮极悲,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他的舍生取义,这句诗也同样是很多奉献人士的内心独白,尽管这些顶级诗人是这样走向死亡的,但正如余秋雨的观点,是宋代造就了他人万古流芳的人生美学。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不尽的追忆!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3

我想梦回唐朝,那个繁荣昌盛的地方;我想梦回诗歌,那个浩荡千爽的时代。——题记

倘若问我:“假如你穿越,你会去哪?”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我只钟爱唐朝。”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和我的答案一样的,因为她太招人喜欢了,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朝代。

唐宋是分不开的,提到唐朝就会想到宋,但是人们总会用盛唐弱宋来区别她们。

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首先大在心态。

提到盛唐,就不得不提出那个曾让世界骄傲的城市—长安。长安很大,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两个繁荣的城市加起来大了一倍;长安很繁荣,东市、西市万商云集,百业兴盛,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长安很开放,有三万多名留学生,有不少人在中国做官。

唐朝的文化可以用胡汉交融,中西贯通来形容了。在那个封建的古代,这确实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长安绝不会盛气凌人地把异域民众的到来看成是一种归顺和慑服。恰恰相反,她是各方文明的虔诚崇拜者。因为她知道单调意味着枯燥,丰富代表着多彩。因此唐朝敞开自己的怀抱,去追逐拥抱每一个与她亲近的“人”。唐朝也是自信的,她不畏惧任何文明,也不担心任何外来文明把大唐文明侵蚀。

平心而论,唐朝并不强大,她似乎比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朝代元朝弱很多。铁木真率领着蒙古铁骑所向披靡,横扫欧亚。但我相信,人们更对唐朝津津乐道,她像个孩子似的,对未来充满憧憬,一切都是那么蓬勃。

现在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假如唐朝没有诗歌会怎样?

结果可想而知,天注定,诗歌与唐朝密不可分。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论唐诗,首先当然是李白。在我看来,李白永远是一个青年,他不羁、他放纵。他是一个野性行者,他四海为家、游山玩水、孤独流浪。其实李白的家境并不很差,相反,他完全可以依靠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可是那样,他又不是李白了。他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属于陌生。

每每想到李白,我的脑海里总会勾勒出一个画面:微醺的李白,躺卧在悬崖边,白衣飘飘,帽子上的流苏顺着风飞扬,手里拿着一壶酒,不时的喝上几口……

说完李白,我们就要提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两人因诗相识,因诗而相互佩服。

当我漫步在书香满溢的诗歌词赋中,我往往能窥见杜甫飘飘然于书中走来,向我展开他的人生长卷。“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是雄奇壮美的人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凄苦悲愁的人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接济天下的人生……你的人生如此瑰丽多彩!你的人生如此沉郁苍劲。

唐朝,因为有了诗歌而丰富,因为有了李白、杜甫而不能令人忘却。

中国不是一个强国,如果我们想要挤进强国行列,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中国正站在一道门槛前,门槛外是无边的光明与和谐;门槛内是一片黑暗与冷寂。让我们坚定信心,努力跨过那道坎儿,为实现中国的真正崛起而奋斗!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4

初读《寻梦中华》时,并无较大的触动,直到遇到了阮籍和嵇康两位才子,内心的涟漪才一点点晕开。

广武涧,涧水汨汨,城基废弛,天风浩荡,落叶满山,只听得一声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的这声叹息成为今后千余年许多既有英雄梦又有寂寞感的历史人物的共同心声。可阮籍并没有因此厌恶尘世,他在一批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文人名士的新坟丛中,憬悟到了生命的极度卑微和极度珍贵,他选择了做与造物同体,与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的“大人”,做一个独特的“大人”。

正是因此,他对官场像游戏般洒脱,对待礼教像仙人般轻视。他为人坦率,洒脱,不拘泥于传统的礼教习俗。就拿他的母亲去世这件事来说吧,他在母丧之日喝酒吃肉,完全不顾礼教,但他对母亲死亡的悲痛,和其他孝子一样,甚至更深。由此看来,他只想活得真实和自在,并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再来说说嵇康吧,他是曹操的曾孙女婿,与阮籍是好朋友,和阮籍一样,他也向往摆脱约束,回归自然,享受悠闲的人生。但他似乎更潇洒,长期隐居山阳,后来在洛阳城外开了个铁匠铺,每天在大树下打铁,没有人要他打,只是自愿,也没有实利目的,只是觉得有意思,嵇康活得实在是自由!

对于朋友,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心理隔阂,也会使他焦灼和痛苦,为此他写了两封绝交信,却落了个“不孝者的同党”的罪名而被杀,但他死得从容,死得淡然。

马策认为,一代名士玄谈,醉酒,嗜药,啸聚山林,睥睨当世,造就了“魏晋风度”,可我认为,它更代表了对人生的追求,对人生的洒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执著。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阮籍做到了,嵇康也做到了,可我们呢?我们只知道被当做异类很难受,可生命是极度短暂的,何必在乎他人的眼光让自己活得不愉快呢?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程,既然我们选择了去远方追逐梦想,留给世界的就会是背影,何必在乎那么多呢? 写到这里,我更加钦佩阮籍了,那一次,他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只为美丽,只为青春,只为异性,只为生命,真真正正的哭了,他哭得抽象又哭得淋漓尽致。我想,我们也应像阮籍一样,做自己,做真正的自己,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努力活的真实自在。

曾几何时,我为了让周围的人都认同我,喜欢我,渐渐地改变着自己,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甚至是模仿别人,还记得当时为了让自己成为焦点,对朋友掏心掏肺,可到头来,我并不快乐,越来越讨厌自己,那些所谓的朋友,也渐渐离我远去,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大概以前的我,就是少了像阮籍那样的洒脱吧。

是啊,人活着,并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为了自己内心的向往,被别人不理解又如何?被别人讨厌又如何?人生短暂,我们应该向竹林七贤那样,活的真实自在,活得潇潇洒洒!

魏晋风度,将绝世独立!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5

回望历史,在依依云水、渺渺帆影里看朝代在连绵战火中兴衰替代;看伟人在世事沉浮中屡遭劫难。看不夹杂利益的君子之争,看乱世争霸的背后又有怎样的蕴含,看世事变迁中文明的融合,看沧海桑田中巨星的陨落。

寻觅中华,是寻觅刑场上嵇康神秘的千古绝响;是寻觅老子的乌托邦社会;陶潜的桃花源;寻觅佛教的渊源以及取经者悲壮的跋涉……

五千年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皇帝身边总有一种人——检举揭发专业户,或者总有一个把好人认成反面角色的最高统治者。嵇康、苏轼是撞上了检举揭发户;杜甫和司马迁是栽在了皇帝手中。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麻烦都来自内心的善良、自身的才华和叛逆、反抗的性格。在古代,似乎制造一起冤案只是徒手之劳。揭发户只需给受害者安上一个低俗、能引起公愤的罪名。而皇帝只需认正面角色为反面人物就好了。有多少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财政毁在了小人手中。但这些写的一手好字、作的一通好文的文人又能说什么呢?王维被贬,岐王的脸变得比翻书还快。李林甫垄断考场,扔掉了杜甫的卷子������

但诗歌是个王国,唐朝时王国中最美的地域。唐代诗歌蓬勃发展,包罗天地,开放自然,唐代的自由平和为唐代诗歌蓬勃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巍巍大唐,包罗万象,心态平和,气韵高华。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不断收纳各路文化,人类的璀璨文明在这里交融生华。唐朝的繁盛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寻觅中华》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会昌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夜间,长安东市燃起到那场大火,烧了四千四百余家商铺,但这四千多家商铺才二十四行,不到整个东市的八分之一。由此可见东市商业贸易的繁荣。盛唐在于它的心态,在于它包罗万象,也许这比一个国家有无懈可击的国力、军事更重要。

天真烂漫的时代造就同样的诗人;安史之乱后的颓废却也造就了为中华文明注入生机的诗人。李白、王维、杜甫是唐代有兴到衰的真实写照。他们的人生际遇、享受的快乐、遭受的劫难亦是时代的特点。顶级的繁华走向衰落总需要见证,这三位巨匠级诗人当是最好的见证着。

公元七四四年,相差十一岁的李白和杜甫相遇。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一个早已名满天下;一个活跃于安史之乱前,一个繁盛在安史之乱后。他们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时代,却拥有相同的爱好,是彼此的知心。作者对李杜相遇的看法生动有趣:就像大鹏和红雁的相遇,一时间巨翅翻舞,山川共仰。但在他们分手后,鸿雁不断为这次相遇高鸣低吟,而大鹏则已悠然于南溟北海。

王维家境富裕,十八岁进入长安诸王府,二十一岁考进士又拿了解头做了京官。因岐王僭越观黄狮子舞,贬到两千里外的济州小城,遭遇了他的“生存落差”。王维与李白一样都被岐王妹妹----玉真公主所痴迷。安史之乱后,王维被安禄山掳去任伪职,唐肃宗反攻长安得胜后,成了被全国声讨的叛臣,与李白“世人皆杀”类同。但王维、杜甫、李白三位巨匠都挺过来了。王维的诗禅意安闲、智看一花;李白的诗浪漫洒脱,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浩荡大气!有了这三人的带领,唐诗展现出了诗歌应有的韵律和典雅,达到了诗歌领域的巅峰。

乱世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乱世如麻!乱在朝廷!

朝廷无法成为一个持久的存在,它的存在方式是不断更迭的。五千年文明频繁的更替,为乱世的出现提供了背景。时代更替是乱世的一大特点。单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前的这五十几年时间里,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五个王朝,南方出现了九个割据政权,加上山西,合称“五代十国”。战争更是乱世的特点。其实每个朝代都有战争,只不过没有乱世频繁。但乱世总如昙花一现,某一时间就“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

战争不会断,但文明不会因战争的干扰而中断自己的发展,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中国文明一脉相承。其中,最顽强的文明是佛教;最具创造力的文明在明清。

历史是时代的合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三国群雄义气昂扬,魏晋名士清谈叛逆,嵇康沉溺于打铁,李白痴迷于山水……

拨开繁花,在时代中感受中国历史的曲折与魅力;除却云雾,在历史中寻觅中华文明的顽强与璀璨!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6

“浩荡的历史进程容不得太多的单向感情,复杂的政治博弈容不得太多的是非判断。秋风起了,不要把最后飘落的枫叶当做楷模;白雪化了,又何必把第一场春雨当做仇敌。”就这样,在秋天执一书卷,清凉地铺展深深浅浅的记忆,刻下的不是岁月的沧桑,而是历史的静美。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这五千年多年的历史进程,是涌出的一批批爱国之子,用他们的身躯推动了历史的流动,在漫漫黑夜中向往着黎明。他们反抗、他们不羁、他们顽强,诠释着不朽的民族精神灵魂。茫茫岁月里,回首悠悠历史,即使惊鸿一瞥,也足以心旷神怡。

中国早期社会是充满着神权色彩的,殷商时,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询问天意,甲骨文由此产生。当时的占卜问天,造就了甲骨文璀璨的文化。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少不了探索,在求知这条满布荆棘的求知路上,有多少学者因社会压力而选择死亡,这不由得使我们惊叹于历史的震慑力。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细数这些为甲骨文这一文化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他们哪一个不是满怀国家的尊严,在被糟蹋得惨不忍睹的现实生活中凭借顽强意志开出了中华文明之花?他们不知道未来是阳光弥漫还是风雨交加,只是满怀对历史的敬畏,充斥着更高尚的责任使命,带着最初的理想,风雨无阻。

有一个人,经受岁月的颠沛流离,萍浮萍沉,以极大的责任感承受着难以言语的屈辱,在历史的隧洞里,一意孤行。要说古往今来谁最具有不屈的意志,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司马迁。有人说,如果没有善良地替李陵辩护,触及到皇权贵族利益,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坎坷的命运。可是,正是这样的必然经历,才成就了我们所认知的司马迁,才会有《史记》,才会有他所留给我们的精神文明。他亦可以选择死刑,不必屈辱的活在这个世上。可他仍选择了后者,是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屈辱地活着,就是要缔造重于泰山的重量——《史记》。就这样他低头了,他正试练着低下头扛起泰山的高度,支撑起中华文明的精神文明。这样的一个司马迁,却最终无声无息、无影无踪的消失了,他写了多少的历史故事,而自己的故事却没结尾,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尾……

渺渺星河,洋洋大观。唐朝,我最喜欢的一个年代,实是因为这个年代创作了太多太多精彩的诗。这是一个“诗的时代”。李白的诗,浪漫细腻,他一生都在惊讶山水,正是由于这种惊讶的天真和无邪,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感染。而杜甫的诗,有了更多世态炎凉的沧桑,可以让人看出心灵的历练,成长的馈赠。李白杜甫也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他们彼此欣赏‘知心相交。而事实上,他们却很少见面,是啊,真正的朋友不必要天天见也会互相思念,只因为彼此欣赏,让他们心灵相通,历经时光的沧桑,友谊这杯青梅酒,越酿越浓,越沁人心脾。而这两位伟大的圣人,有着同样不凡的命运,李白却比杜甫要幸运,李白常常得意洋洋地向往逍遥,一路有人接济,而杜甫呢,带着妻小颠沛流离,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备受屈辱,为五斗米而折腰。这也许是个人的追求不同吧。除了“诗圣”杜甫,“诗仙”李白,不得不提到一个更得意的人——“诗佛”王维。王维本身是一个音乐家,年少就仕途得意,岂知世事难料,硬是被当成了“叛军”,而最终他却靠自己的才华救出了自己,真的是好险,正是他这段惊险的经历,才为唐诗文化注入了一丝禅意。他和陶渊明一样,有着从容不迫的安静,向往没有污浊的世界。而在这安静的背后,有着一种贵族的气息,注定着他本应不凡的人生。

宋代,是一团乱麻的时代。可就是在这样一段混乱的年代中,一个繁荣,富庶、高雅、精致、开明的时代,在历史的岁月长河中对你蔼然微笑。“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述了宋代的繁华景象,商业、农业得到极大发展,贸易频繁,人口大量增加,灯火辉煌,夜夜骊歌,当时的临安城就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每读到宋,我们都会惊叹于古代人民的智慧,感慨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强大,心情澎湃,心中洋溢着无比的自豪,古代中国竟是如此的繁荣,立足于世界的前沿。

历经匆匆的当今社会,多希望在一个秋日,静静地穿梭历史的长河,在旖旎的时光中使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洗涤。在历史的阡陌上,我们仍会遇到那些未开放的花,逢着一片含露的绿叶。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九:古道西风

“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的感悟”。那么,《寻觅中华》便是作者心中的中华文化历程,是一次追寻自身起源的尝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近代文化的艰辛,我们循着作者的目光从漫漫历史长河走来,并为自己的“中华基因”而自豪。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古道西风》。全文以古道西行的里程为线索,讲诉了我们的祖先和两位圣贤探索的故事,读之令人唏嘘不已。

盘庚率人民向西迁至殷,重振了高的繁荣。孔子西行洛邑问礼,又沿黄河西去周游列国,是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老子西出函谷关终隐黄沙外,是为了躬行心中的大道。

老子的学识,已看透了许多。也许,他对衰败的政治感到疲惫。所以,他悟出的是对于生命的超然。他否认自己有伟大的学说,只希望一切都顺其本道。“以其终不为大,能成其大。”而孔子不能赞成这些,他心中早有了对君子的概念和维护周礼的使命感。他还担着仁礼于己身,他绝不能就这样放下百姓万民。他们一定无法洽谈----毕竟道不同。但我想,孔子向老子问礼,本不是想改变什么,学得什么,这是两位圣贤的会晤,今日一见,他们才更坚定了各自的志向。

他们都是百代君子,他们都是长途跋涉。

向西,还是向西,一路是古道西风,黄沙扑面。遥远的西方总是扑朔迷离,两位圣哲便永远行走在路上。向西眺望,看见的仿佛是道的归宿,仿佛是可以教化的国邦。文明传入的地方,天命降达的地方,他们,我们的祖先圣哲,总在探索着,正如身前身后古今的人一样。他们也许记得,自己商代的先祖曾浩荡而来,蹒跚而行,渡过黄河与自己擦肩而过,他们不会知道,身后还会有无数前仆后继的取经者,望着古道西风,“乞人骨标行路”。

我非常喜欢余秋雨先生对于孔子和老子之间旅途的切换描写,令人向往,让他们的结局都与西行、探求真理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但是,对于他对孔子周游列国的解读,我不能赞同。他说“孔子如同现在流浪者潮流一般,直到晚年还在进行自我放逐,整整十四年都在流浪。”然而孔子并不是在自我放逐,否则又何必带着、连累着这么多年轻的学生同行呢?孔子周游列国,为的是实践周礼的理想,找到一个可以施仁政的地方。他在追寻,他总是充满了希望,所以他的旅程总是停止不了。

读《寻觅中华》,就是读一本中国人自己的家谱。与《文化苦旅》的“苦”不同,他并没有那么多让人叹惋、愤怒、苦痛、悲哀的故事,我们只是在家谱上细细的品读。走在洪荒时代,看炎黄相争的郊野;在稷下学宫,感受思想自由带来的发展;跟随北魏的步伐,引出不纯洁而包容万象的盛唐;拨开宋代兵弱腐朽的外壳,去看她乱麻背后的蕴含,那雍容高贵的文化;走进重山间的田园,听陶明渊“纵浪大话中,不喜亦不惧”的人生态度。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寻看,那历史没有年代,我横竖看了一夜,才从密密麻麻的字缝里看出两个字‘吃人’!”这段文字曾经引用在《文化苦旅》的前言中,余秋雨写这本《寻觅中华》也许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历史并非只是充斥着迫害、暗算、嫉妒、诬陷、血腥、权术,也不会因为政治的压迫、统治、外夷的侵略而没落,中华文明始终屹立于世界。《寻觅中华》中每篇都传递出这样的讯息:天佑中华。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8

从猜测黄帝,问卜殷墟,到走进魏晋田园,最后对明清的郁闷,余秋雨先生用一篇篇散文优雅地叙述着中华文化的兴衰变迁。其实都是朴素的语言,读起来确是字字珠玑,你会被他带到另外一片世界,会对高雅而特异的魏晋人士而向往,会对盛唐海纳百川的文化而骄傲,也对明清文化专制统治而扼腕叹息。

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余秋雨先生对当代文化的一系列论述。

“清代结束之后的近代和现代,实在一言难尽。文化信号很多,而文化实绩很少。文化激情很多,而文化理性很少。文化言论很多,而文化思考很少。文化名人很多,而文化巨匠很少。文化破坏很多,而文化创造很少。”余秋雨先生如是说到。

一百年前,正是兵荒马乱,国运维艰的时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文化的这种状态尚可理解。而大约五十年前,新中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项的运动。政治野蛮地笼罩住了文化。全国停课废学,上山下乡,农村即是学校,农民就是教师。这种情况,在文明的发展史无疑是一次大地震,几千年来从未断绝的文化传承突然停止,所有的人投身农业,大连钢铁。

幸在它只有十年!

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也开漂洋过海,走遍世界。然而,文化似乎永远跟不上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滞后,越来越迷乱,越来越失去了公信力。

余秋雨先生引用了作家王小波的一句话,中国文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做事的人,一种是不让别人做事的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后一种人的力量大得多。例如,巴金说过,中国存在着某种人物,那种人物数量不多,影响极大,平日不知道藏在哪里,一有风吹草动就冒出来,在报刊上一会儿揭发这个,一会儿批判那个。看到这家院子里的花草茂盛,就大声咒骂;看到那家阳台上的鸟声动听,就抡起棍棒。正是这批人,使中国作家一直处于恐惧之中,无法写出像样的作品。

时至今日,尚有人打着言论自由的口号批评他人,哗众取宠,网上看见一则新闻,一位八零后作家竟炮轰鲁迅伪大师。我想,鲁迅先生是否大师尚不重要,可先生当时的作品背景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国人,单凭这一点,两人层次一下区分开来,至于你怎么贬低践踏,鲁迅先生也是看不见,听不到的了。

难道,现代的文化就限于这种怪圈了吗?不是的,真正的大文化,不是藏于隐世著作,而是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价值,渗透于千家炊烟万家灯火之间。

有一个渔村的渔民出海打鱼,一定会在出海前走很远的路,到一个读书人家里求得一大叠字纸,压在船底。他们说,天下没有比文字更重的东西了,就靠它压住风浪。他们不认识文字,却尊重文字,这大概是人没接收教育而体现出的最原始的状态,这便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所在。

我相信,总会有这样一种人,出现在中华文化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时刻,打破怪圈,走向自由。而中华文化也与世界亲密相容,偶尔闪现出千年积累的高贵,亦如生活在这种文化下的子民,品行善良,思想丰富,道德高贵。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9

近几周,我读了余秋雨的《寻觅中华》,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大师的脚步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童年时代开始慢慢行进。猜测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探索商朝的神秘,感受汉朝的伟大。终于,我走进了我们引以为傲的唐朝。

大唐,如一座高峰,屹立在历史深处,也矗立在人们的心中。是什么力量缔造了巍巍大唐,创建了如此一个伟大的文化盛世呢?

北魏鲜卑族开凿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使中西文化精华相互化育,为大唐气象注入浑朴的旷野之力。说到北魏,总是想到孝文帝拓跋宏,他四岁即位,在位二十八年,只有九年时间独立施政,却在这九年中使中国改头换面。他主张“汉化”,这是一条血迹斑斑的改革之路。这条路,本来也许要走几百几千年,可是他,却把它压缩到了几十年。这次改革,不仅是汉文化对“胡文华”的濡养,更是“胡文华”对汉文化的输注。正是这种双向的交融,才让中华文化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打通了一条通向大唐之路。

唐朝时一个“诗的时代”,唐诗是唐代的灵魂。

唐诗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是中国古代诗发展的全盛时期。其成就卓越,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和《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唐诗的作者广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山河的秀丽多娇;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等。

而在唐代的诗人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李白。

李白,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是一个随性洒脱的人,他高度自负,傲岸不羁,而又热情豪放,天真烂漫。他的诗受到唐玄宗的青睐,却又因此受到小人的排挤。天宝三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彼此产生了深刻影响。

唐朝是一个自信的时代。

唐朝时期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透出一种自信的气度。这种自信从他的军事、外交、文化、国家治理、疆域版图等各个方面均有体现。这种自信是以国家的真正实力为后盾,内百姓安居,外四夷臣服。太宗被尊为天可汗,这也是后世历朝历代所羡慕和追求的一个圣境。

唐代地域不小,历时不短,“仅仅长安城就已经很大,比古代世界最骄傲的城市—那个曾经辉耀着雄伟的石柱和角斗场的古罗马城,还大了差不多六倍”。这是余秋雨对唐长安城的评价,而它不止面积大而且商业繁荣,走在长安街头,外国人多的是,还允许留学生参加考试,考取官员,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啊!这也是源于唐朝的自信吧,他有自信心使外国惊叹于自己的时代,不担心外来的文明会把自己淹没,甚至也没有想过自己会被淹没。他很明白,自己离不开别的文明,如果离开了,他就会索然无味了。所以,余秋雨说,“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大唐之大,首先大在心态。”

今天的中国正在融入世界,我们就需要盛唐的胸襟。

唐朝是我们历史过程中的精华。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10

寻觅,字字珠玑;细品,厚重辉煌。寻觅中华,访前人之印合前人的脚步;细品历史,谈历代王朝。风尘底下的苍凉。

读罢《寻觅中华》,阵阵书香依旧萦绕在鼻尖,但那厚重的历史却已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

一个几千年的国家,丰盈的是精神世界。从古至今,文人的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而文人风骨,那气节定当永恒。

也许,投江是他“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也许自沉的选择是他对自然的皈依,是对现实的悲愤,更是对本真的不懈。

人们说他伟大、高贵,但他的伟大和高贵,是痛苦的一种升华。当屈子以血讴歌,孑然一身,反怀拥一胸才气,腹含一枚忠胆投身汨罗的那刻,这一缕赤红泣血的绝美灵魂已然挣脱世俗的枷锁,随着汨罗江水的平平仄仄,流过了漫漫岁月,滋润了每一个志士的心田。这瞬间的悲壮,在岁月长河中变为永恒。是的,屈原定当无愧他的精神,那对本真的不懈追求,使之能无视了历史的变迁。从而缔造无尽的永恒。

几百年后,已是盛唐。李白,那谛仙人,是唐朝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光芒那般耀眼,岁月也无法磨灭。李白,是个野行者走到哪儿,心灵便可在哪儿栖息。他无法跻身于角落,因为他的心太辽阔。他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山一程,水一程,不断访求,去追求自身之神往。后来的贵妃研磨,力士脱靴,他那样狂妄,那样不羁。朝廷怎会适合这样一个至情至惰的痴人?

于是,当诗仙宽袍弃履,举起樽而邀明月,沐月华而影三人的那刻,这一丝浸透了蟾辉的酒香,便飘飘摇摇了千余年,萦绕在数万才子的鼻尖挥散不去,似是还携了月下那人的三分不羁,这瞬间的感悟,一路欢歌狂舞,又在孩童的诵读声变为永恒。这气节,不羁的精神,试问:谁与争锋?

历史的脚步,依就那般的快速。宋,是阴柔的,也是懦弱的。南宋,那是个争战、分裂、混乱的时代,民不聊生。有一个人,舍生取义,宁死不屈。入狱却依旧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是傲然然于天地之间的不屈精魂,绝笔之中“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样的无愧,在于他的舍生取义,宁死不屈。正是因了那份不屈。文天祥这一名字才如此响亮,他的诗句才化为永恒。

何为气节?屈原之本真为气节,李白之不羁为气节,文天祥之不屈为气节。气节,不仅仅是一种对生活对自我的探索,更是对民族,对国家的一种坚守。气节,是一个人存于天地之间的方式、态度,它也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

本真是永恒,屈原被俗世不容,江中才为伟人长眠之地。追求本真,是对真自我的不懈追求。可又有多少人,在迷失自我?又有多少人,为了功名,亦若荣耀,选择城府,将珍贵的赤子之心抛弃?

不羁是永恒,李白自然是不凡,那份不羁,也许懂的人有许多,可真正拥有的又有几个?的确时代变了,盛唐固然繁荣,可也是封建的。二十一世纪,是个独立和开放的时代,也许过分的放荡是不被世人所容的,但保持适当的不羁,又何尝不可呢?何必被压抑的抬不起头?何必总是愁眉苦脸,悲哀叹息?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适当的不羁,不要被定视思维,不要被固定化了。我们应当有自己的独特与创新,应当有这份适当的不羁。

不屈是永恒。文天祥的不屈,在于他的这种民族气节,他名垂千史。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当有不屈的气节。不屈,在于面对困难时,咬牙坚持;在于挫折来临时,迎难而上;在于事件时,我们坚定的回击;在于钓鱼岛事件时,我们坚守国家的尊严!回首八年抗战,血浴战场,却依旧挺住,再挺住,坚信正义必胜,彰显民族不屈。今天,我们艰苦奋斗,将我国推向一个个巅峰。明天,我们依然能怀着不屈,傲视群雄!

气节者本真、不羁、不屈也。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应担当起重任,拥有这永恒的气节,拥有属于我们的风骨。立于乾坤之间,怀着永恒的气节,书写属于我们的岁月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