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时不卑,强时自谦,八面来风,岿然不动
姜文政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写道:“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强与弱,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于个人来说,与生俱来的强与弱,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但未必会决定一个人。”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古时有“金溪民方仲永”,生五年,便可“指物作诗立就”天资聪颖,却因其父滥用其强,“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而观另一人,他喜欢历史,年轻时想拜在一位老师门下,老师拒绝了,说:’你太笨。”笨人于是下笨功夫,十年时间,他每天在业余时间做一件事:读明史。到最后,他成为一代明史专家,写出《万历十五年》,他叫黄仁宇。由强变弱,由弱变强,生命见证过多少真实,是强是弱,在于我们对待它的态度。
强与弱的对立统一,人是这样,国家与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美国作为世界强国,自恃强大,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多国实行贸易制裁,干涉别国内政……有着强国的名号,却不担强国的责任,不踏实发展,反而妄图拉全球经济共沉沦,最终不仅是臭名昭著,也是债台高筑。反观中国,近代中国内有社会封建腐朽,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可谓积贫积弱,贫弱却不软弱,却不甘于贫弱。民族存亡之际,多少仁人志士铁肩担道义,奋不顾身,救亡图存。听过”黄洋界上炮声隆”,踏过”大渡桥横铁索寒”终是山花烂漫,风展红旗如画,旧貌变新颜。
如今的中国已是强者,嫦娥四号,蛟龙,天问一号的成功,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由强变弱,中国却没有强而自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带一路的建设,人类的命运共同体的建筑……中国依然勇担责任,艰苦奋斗,八面来风,岿然不动:中国人民依然不忘初心,筚路蓝缕,回应时代的呼唤。
民族复兴当前,或人或国,不因弱小而自卑,不因强大而自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久有凌云志,不畏风云突变,因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到那时,天高云淡,谈笑凯歌还。
弱时不卑,强时自谦。吾辈青年,当以此自勉。
事物对立转化,世界和而不同
汪欣
赫拉克利特有言:“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强与弱正是一个对立体,强弱转化便是俯首即是。在当今社会,以和平和发展玮时代主题,各国应摒弃强权政治,避免由强变弱的悲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事物相转化,强者不常强。就美国对中国提高关税,实现经济打压这一行为来说。美国“同”而“不和”,同为实力强盛的国家,但实际上暗涛汹涌,并不和谐。美国固然较强,可会一直强下去吗?答案不置可否。事物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果美国继续以强权打压中国,切断高通市场及芯片提供等,终会以“弱权”收尾,由强变弱,覆水难收。我们呼吁在合作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事物相转化,弱者不常弱。中国现在较美国来讲实力较弱,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仍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在这些组织中,都有中国的积极,中国做出的点滴努力,必然有结果,使中国由较弱变为较强。我们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解决全球问题。
强弱变化时时有。矛盾具有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例如,中国教育超过美国一段时间中,美国的经济也超过了中国,也许双方又会在一定时间内交换位置,由强变弱也好,由弱变强也好。毛泽东有言:“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呼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发展。
孙武有言:“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强弱的对立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遵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反对强权,合作共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的和而不同。
强者不骄于成,弱者不馁于败
郭蓁嵘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告诫激励吾辈:强者不可骄于成,弱者不必馁于败,强者有成后仍保持谦卑,弱者遇败后仍心怀斗志。
弱者不馁于败,也不甘于败,百年前的中国证实了这一点。
回望百年前,中国当是积贫积弱。列强欺压,中国人便习惯于低头弯腰,低声下气,中国像一个被抽干了血的病人,下一步就要走向死亡。在陈独秀“这样的国家,应当如何救活,这样的人民,应当如何唤醒?”的怒声中,我们似乎看不到中国的未来,即便如此,润之先生仍毅然写下“吾生而弱乎,成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敬畏天命,使我们安分,但天命不局限我们的行动,中国即使为弱,也不应从此为弱。于是在鲁迅先生:“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光的发光,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的呼喊声中,中国有志之士奋然崛起,在现实中上下求索,为天下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即使中国在向前中不断遇败,可我们仍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与骨气,中华民族仍有遇挫而奋发图强,屡遭打击而大国崛起的斗志。
强者不骄于成,也不止于成,百年后的中国,又再次向世界证明。
如今的我们早已摆脱“贫弱”二字,以崛起大国之名,跻身于世界之流。百年前,润之先生的话仍牢记耳边“我们决不能一见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我们应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于是,面对美国之屡次挑衅,我们仍保持谦虚,却也自信昂扬,不骄于成也不恃强凌弱。我们绝不会满足于现阶段的成功,而是清醒自知不足,始终坚持“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仍与世界各国一同向前,相比一些“强国”,中国真正展现了大国之风范。
弱者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
王恺婧
曾几何时,英国人将“东亚病夫”的屈辱名号拍上中国人的肩膀;八十年后,今日的中国以崭新的体育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成为世界体育的风向标。从刘长春孤军奋战奥运田径,到2022年冬奥会在张家口筹建,中国已由一个体质羸弱的孩童成长为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他用行动印证了“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出的精彩”!
“吾生而弱乎,或天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毛泽东如是说。先天条件不足,不应成为止步不前的借口,因为努力可补天资不足,奋斗可成精彩人生。四川女孩雷庆瑶于三岁时因意外失去双臂。面对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打击,她并没有就此放弃生活,而是开启了奋斗之路:用脚穿衣,吃饭,骑车,游泳,甚至在四川残运会上一举夺下四银两铜。她用多出常人数倍的努力,拨开了残疾的阴云,见到了厚重云层上的彩虹与骄阳。
天资不足者,尚在努力拼搏;天资聪颖者,又怎能躺在天分的温床上坐吃山空?回首过去,历史长河中《伤仲永》的叹息声犹在耳边回响;纵观今日,中兴集团因技术上的自我满足而受制于人的教训历历在目。一时的出色从来都不是留在原地享乐的资本,“滥用其强”的结局,只会是“后人哀之”。只有居安思危,持续奋斗,才能成就最终的辉煌。
同样,中国的大国崛起之路,不是等来的,不是向他人摇尾乞怜求来的,不是敲锣打鼓想来的,而是中国人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出来的。
回望来路,中国是中华人民用血泪拼出来的:两万五千里征途,无以计数的死伤换取了中国革命的未来;“小米加步枪”赶退了气焰嚣张的美军;一间屋子,一块黑板,算出了中国第一颗***……放眼当前,中国是中华人民用实力干出来的: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全体人民大踏步迈入小康社会,“玉兔”“蛟龙”让“上九天捞月,下五洋捉鳖”不再只是神话……
处于今日之中国,吾辈青年当乘时代之浪潮,奋力奔涌。17岁的谷爱凌带伤出战自由滑雪世锦赛,斩获两金一银;李子柒将中国的诗意田园生活传扬海内外;高阳不远万里从西藏奔赴沈阳做志愿服务……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今日中国繁荣发展,海晏河昌的盛世中,青年人更当以奋斗为柴,点亮生命之光。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吾辈之青年当借今日拼搏之火,不断摆脱冷气、戾气、浮躁之气,只是向上走。以自身之拼搏,筑明日之华彩。
弱者自强即可为强者
王镱颖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没有永恒的强者,也没有永恒的弱者。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提出提出“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的观点。由此可见,强弱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弱者也可以成为强者。
弱者要成为强者,则应坚持奋斗,自强不息,不断完善自我。久而久之,方能成为强者。
成为强者,首先应有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乒乓女皇邓亚萍年幼时多次被体校婉拒,便跟随父亲学习乒乓球。为了使自己的基本功更扎实,在自己的腿上绑沙袋,把木牌换成铁牌,从不叫苦,进入国家队后每天超额完成训练任务。就是这样的坚持,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成就。不只是体育方面,在其他领域,也应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强者。
其次,应当有创新精神。全身上下都是打破记录的“国创”技术的“奋斗者”号,于2020年11月28日完成万米海试并顺利返航,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五峰山长江大桥的建设,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同类型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列车……这些成就的获得,离不开“创新”二字,所以说创新精神是成为一个强者必备的品质。
诚然,这些可以让我们变得强大,但仅仅限于变得强大,是不够的。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古时的楚汉之争,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结局均是强者败给了弱者。由此可见,强弱是不断转换的,弱者可以成为强者,强者也可能变为弱者。成为强者后应当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继续努力,使自己不断增强,而不是止步于此。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只有个人保持着顽强拼搏,勤学苦练,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国家才能由弱变强,屹立于世界之巅;只有个人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国家才能经久不衰;只有与时俱进,不断自强的人、民族、国家,才能立于时代浪潮之中。
恃强而凌弱,终不敌以弱胜强
车欣霏
毛泽东曾在《体育之研究》中写道:“生而强者滥用其强而终转为至弱,弱者勤自锻炼而变而为强者。”强者不能自持为强,否则终将转为当初看不起的弱者;而弱者发奋自强,则终将凌于强者之上。故我认为,恃强而凌弱,终不敌以弱胜强耳。
目不明者可以明,耳不聪者可以聪。这些都是通过弱者“不自悲”而最终得到的。反观强者若是自诩为强者,恃强凌弱,终不得成大业也。强者应当自谦于弱者,以弱者的自觉担当起国家之大任,坚持不懈,奋发图强,才终成国之重器,才终成国之栋梁!
在当初外有豺狼内有猛虎的中国,林觉民怒斥“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国内动荡不安,整个中国岌岌可危。但“千磨万击还坚韧”的中国人振臂高呼,无数能人志士前仆后继,为中国奏响了一曲不朽的凯歌。因闭关锁国落后于殖民主义世界的中国是弱,但中国人没有甘于为弱,奋发自强,最后终成强者。
强者自谦为弱,使之拥有的是弱者的自觉。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明确说明了我们仍为发展中国家,并且不会恃强凌弱,自诩为世界霸主。反观美国,依仗这自己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肆意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恃强凌弱,引发世界各国的不满与怨愤。美国若是继续这样下去,引发众怒已经是板上钉钉。
《红楼梦》中贾府的兴衰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兴盛之时的奢华却最终变成了衰败之后的树倒猢狲散。想想当初贾府做的吧!贿赂官府草菅人命恃强凌弱,最后成为弱者才在悲凉中悟出:所谓道行,有些事终不能放在心上。
现在“两栖青年”火了,但他们毕竟是“两栖”,总要有一个主业与副业之分。“成为博学多才的专才”已经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求。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此为强者并不在所有方面都强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著名的“短板效应”告诫我们,应当注重短板而不只是炫耀长板,可能别人没有你的板子长,但是他们却比你装水多。
“鹏初呈,凤欲翔,又携书剑路茫茫。”如今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在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下,只有弄潮儿能勇立潮头,唯有匠运者能乘势而上。我们只有不断自省,不以自强而为弱,担当起时代责任,才终以能成大业。
弱则苦心孤诣,强则不忘初心
柳昊林
历史上,吴越相争的强弱转换为人津津乐道,这一辩证关系为毛主席灵活运用,在《论持久战》中将苦心孤诣,强弱转换这一思想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曾是弱者的强者正如孟子所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若能做到苦心孤诣,那么化弱为强就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国第一位女子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邓亚萍自幼苦练,但因身材矮小被省队与国家队屡屡拒之门外。此时的她因为自己先天的弱势而被定义为弱者,但她不甘于被人如此定义。业精于勤,她每日更加勤奋锻炼,在比赛中每每以绝招克敌制胜,最终她顺利进入国家队赢得了大满贯成为强者。毛主席说: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邓亚萍的事例无疑是这一观点强有力的论据。
这不仅于个人对集体而言亦不例外,大寨村从饿殍载道的局面变为举国上下“农业学大寨”的模范正是天道酬勤的体现。战天斗地不是一撮而就的,对本来就积弱的大寨更是困难重重,境况甚至有所反复。但大寨人民坚信,苦难不过是上天考验自己使自己变为强者的契机,凭此信念金石为开。
于民于国理固宜然,《体育之研究》一文发表之时正是旧中国人民水深火热之际。毛主席在《心之力》一文中做如此阐述:若欲救民治国,虽百废待新惟有自强国民心力之道乃首要谋划……如欲拯救中华必兴尚武兴业之道。此心力之道即体现在无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仁人志士进行信仰坚定、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凛然大义挽救民族危亡,苦心孤诣、化弱为强争取到民族的解放。
但这并不是终点,历史告诉我们,由弱变强的后唐庄宗终死于乱军之中,平民出身却攻下京城的黄巢、李自成等黯然退场,曾处于劣势仍击败法西斯的强大苏联最后轰然倒塌……化弱为强更要慎防由强变弱,这是化弱为强的延续,是使苦心孤诣不被辜负的保障。伟大领袖毛主席自信地告诉世人:中国共产党人能跳出历史周期律。这离不开由弱变强后的居安思危,对即将带领中国人民进入新一个一百年长征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一点尤为关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居安思危正是中国共产党恰百年风华正茂的原因所在。
正如毛主席所言: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要苦心孤诣地准备,把握时机以由弱变强;也要保持初心守强避弱。这一思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从个人到国家无不如此。吾辈青年幸逢新时代之气象,更应以此为灯塔劈波斩浪,勇逐梦想不负韶华。
吾辈当自强
丛飞扬
强与弱,矛盾中对立却又统一的两个要素:生而强者,若沾沾自喜、无上进之心,则至强也会转化为至弱;生而弱者,若自信自强、努力进取,则弱者也能变强。正如毛泽东所言,“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铭记自强二字,强者以其自勉自谦,弱者因其不卑不亢。以青春之光,耀信仰之芒,吾辈当自强。
忆起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之历程。回望历史,1921年的中共一大,与会代表共13人,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场被迫转移到了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那时的中国共产党,毫无疑问是弱小的,可13位与会代表的脸上,全国五十多位党员的脸上,无不透露出坚毅而又自强的神情。身为弱者,就自强不息,砥砺前行,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建立起一个又一个革命根据地,造福一方又一方百姓。他们的初心不改,人民看在眼里,他们的自强不息,人民看在眼里。时至今日,全国已有九千多万名中共党员,华夏大地上处处流传着革命故事,中华儿女心中个个流淌着革命血液,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无疑是由弱到强的一次完美蜕变,无疑是自强不息的最好诠释。身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我们也应发扬中共精神,自强不息,砥砺前行。
反观之,强者,注定永远是强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王安石笔下的神童方仲永,四岁便无师自通学会作诗,指定物品给他,他也能据物品创作出文采与哲理兼备的诗作,自小便表现出惊为天人的才情,他无疑是位强者。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愚昧的父亲只顾每天带着他走街串巷、访问达官名士,希望从他身上获取利益。没有后天的努力,方仲永先天的才情很快被消耗殆尽,待他成年后再问起,已是"泯然众人矣"。生而为强者,若不自强努力,只顾沾沾自喜,终究也会变回弱者。因此,我们更该坚定自强的信念,以自强二字自勉,时时刻刻保持谦逊,继续前行。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受宫刑,但忍辱负重,自强不息,最终写成《史记》,流芳千古。《史记》里有这样一段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圣贤在当时的境况下多为弱者,但他们自强不息,不屈服于命运,从而创作出流芳百世的著作。自强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坚守的品格,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牢记自强二字,处处自强,时时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青春之光,耀信仰之芒,吾辈当自强。
唯有奋斗,方能化弱为强
颜子秦
一百多年前,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新青年》中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认为身体只有不断锻炼才能愈发强健,而如果不用即使原先强壮也会变得羸弱不堪,发时代之先声。其实,不止体育锻炼,人生中何事不是如此?
于是我说,唯有奋斗,方能跨越强与弱,化弱为强。
有人认为,自己天性聪慧,用不着拼命奋斗;有人认为,奋斗太辛苦,自己受不了累。然而,这些观点过于片面。岂不闻伤仲永之悲剧哉?原性聪颖,只可惜不加磨炼,最终只是“泯然众人矣”。岂不闻江郎才尽之事乎?原下笔成章,只可惜不加磨炼,最终只能文思枯竭。一个人即使再聪明,也终究抵不过岁月的日削月割,由强逐渐变弱。
因而我们不要在意生来如何,是强还是弱。若强,我们不能囿于天资为我们围成的舒适圈,力争更上一层;若弱,更应砥砺拼搏,驾奋斗之长风,破万里浪。
外交部新闻司现任司长华春莹,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南大录取。刚进入南大外文系学习时,由于她是苏北人,尽管高中时英语成绩非常优秀,但英语口语欠佳。于是她并不懈怠,坚持练习普通话和英语发音,日复一日地奋斗。到大二时,她已化弱为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大学毕业时直接被外交部录取。原外交部部长杨洁篪,最初在上海浦东电表厂当一名普通的工人,对于英语,根本是闻所未闻。但是他觉得英语有用,在其他工人休息娱乐的时候,他却在拿着小书学英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英语上化弱为强终于在国家征集翻译人才时,他被看重,一路扶摇直上,现在成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也开启了我国外交新时代。
他们的成功难道都是天赋使然吗?显然不是,是他们的不懈努力奋斗,终于成就了他们,使他们化弱为强。
天道酬勤,开始的弱并不可怕,只怕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自暴自弃。开始的强也不必沾沾自喜,更需负重前进。变化是时时存在、时时发生的,我们要控住变化之大潮,使之涌向成功的彼岸。我们应该相信,奋斗之后,一定是雨过天晴,春光烂漫。
“谁说蝴蝶飞不过沧海?只要心中有一份期待,只要辛勤日积月累,沿着阳光雨露不懈地飞,彼岸一定会春暖花开。”我们要坚持奋斗,化弱为强,迎接一个更好的明天。
勤能补我弱,进步未可量
刘清扬
正如毛主席所言: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强弱胜负,本无定局。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即使身处劣势,也可以坚信:“勤能补我弱”。反败为胜,创造奇迹。
一个人有了勤能补拙的信念,再加之努力的行动,还会有做不成的事吗?钱伟长考入清华时,国文和历史都是满分,数理化三科一共考了25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决定从历史系转到物理系,以挽救国家的危亡。面对一年后数理化成绩都要达到70分以上要求,他硬是勤学苦练,做到了这一点。日后成为受人景仰的“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史玉柱作为创业天才,五年内跻身中国财富榜第八,却一夜之间负债2。5亿。之后他忍受着孤独,克服了挫败,终于东山再起。再次成为身家数百亿的企业家。由此观之,一个人怀着成为强者的信念,爆发出的力量将是多么的强大啊!
人可以由弱者成为强者,国亦可以由弱变为强国。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军备力量远不如现在,就连开国大典检阅的飞机寥寥无几,只得依周总理的安排飞了两遍。而在建国70周年的阅兵式上,多款先进武器首度亮相。在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刻苦攻关下,我们最终没有辜负周总理的期望。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国还处于军阀混战、列强欺凌的遍地狼藉之中。爱国人士纷纷探索救国之路,但都未行得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经历了艰苦的革命时期,经历了世界级剧变的考验,最终让中国豪迈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英雄过往,悉数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浪花,人们既感叹于百二秦关终归楚的结局,也赞叹着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佳话。古往今来,哪一个强国不是靠卧薪尝胆,闻鸡起舞的精神,从贫弱走向富强的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呢?
诚然,我们的祖国已经足够强大。也许我们不必再像先辈那样“白手起家”。但,如果我们躺在盛世之上安睡,不思进取,无疑又会有一个贫弱落后的结局等着我们。
所以,让我们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留下一个无悔的青春吧!也许在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在共产党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的路上,我们不是那辉煌的里程碑;但至少,我们可以做那可贵的铺路石,为实现“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豪言蓄一份力,发一份光!
生似萤火心怀志,终铸长明万丈光
金晓天
生如萤火,微弱渺小,于无人长夜绽放。但萤火怎满足于点点微光?执念白昼、一心向阳,于他日汇聚、成长,终铸万丈光芒。
毛主席有言:“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现实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古往今来,生来强悍之物,往往独霸天下、傲视群雄;生来柔弱之物,却是微不足道、任人宰割。但是,生来的弱小,何尝不是一个契机,淬炼人的意志,磨砺人的毅力,坚定人的信念,使人逐渐走向强大、成就自己的梦想呢?
漫溯古今中外历史长河,多少王侯将相,贤才俊彦,起初只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有人只是在战火纷飞中靠卖草鞋度日的庶民;有人年少时只是貌丑口讷、一事无成的庸人;有人战争初期只是一个射击都接连脱靶的新兵。但他们心怀鹏程万里的志向,岂心甘情愿溺毙于平庸的泥沼?他是蜀汉先主、弘毅宽厚的一代明君刘备;他是写下以“洛阳纸贵”著称《三都赋》的西晋文学家左思;他是被誉为“上甘岭狙神”,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最高纪录的狙击手张桃芳。大浪淘沙,沉者为金。时间不负他们的发奋图强,还与他们的是属于强者的熠熠荣光。
人如此,国亦如此。百年前的中国,贫弱、动乱、荒芜…多少人长眠于饥寒交迫的冬夜,多少亡魂在敌人冷酷的坚船利炮下哀嚎,多少华夏儿女望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悲愤欲绝;多少卖国贼子对着列强阿谀谄媚、卑躬屈膝…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国人渴望的是海晏河清、国富兵强!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反抗的烽火永不熄灭,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中共诞生…探索的道路永世绵延。当下的中国,已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带动众多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港珠澳大桥跨海腾飞,占有六个世界之最;中国天眼观寰宇万物,是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行走在亘古的旅途里,就是要由丑陋之蛹蜕变为绚丽之蝶,在烈焰中涅槃重生。
一方面,初始的“弱”是契机,是变“强”的动力;但另一方面,“弱”是伤疤,是缺憾,是许多人一生难以逃脱的阴影。《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从小穷困潦倒受人嘲弄,因此形成了极端自强的扭曲性格,他逼迫自己超负荷工作,年仅42岁便因病离世。如果他没有陷入自卑的底色,他或许还会骄傲地,昂扬地活着,给我们带来更多惊艳世俗的不朽名篇。所以,我们不可将先天之弱视作通往成功的金钥匙、包治百病的神药,弱小就是弱小,承认弱小,平视弱小,与弱小和解,才是真正的强大。
“金鳞本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零落的岛屿历尽狂风骤雨的洗礼,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平凡普通的人熬过生活坎坷不平的考验,终会铸就铮铮铁骨,收获梦寐以求的强大!
弱遇难不悲则强,国具强不喜则富
范亦婷
毛泽东在《新青年》中提到“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强者当自律,弱者当自勤,才能使得国家富强。
有人说“强者自强,弱者自弱。”但看古代,“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的脆弱肉眼可见,可火烧不尽,风过又生,哪里自甘堕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的瘦小仍能抵挡狂风,哪里自暴自弃。看当今,钟南山院士用双手抵抗着病毒,袁隆平爷爷用双手种植着水稻,自然面前,我们是多么的弱小,前辈们从未放弃,从无到有的现代化大厦,让人眼花缭乱的立交桥,宽敞的大街的车水马龙,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创造出来的,多么渺小的人类啊,征服了一座又一座高山,怎能说明我们是弱者,那么“弱者自弱”地谣言不攻自破。
弱者的变强给中国带来了玫瑰色的憧憬,此时,真正的强者正以豪迈的气概放飞金色的理想。
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播出,社会黑暗尽现眼前,但仍能在黑暗中寻到光,慢慢地,慢慢地,照亮了整个中国,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毛泽东等等革命先辈他们拿着一根根火把,心心相传,即使光很微弱,从未熄灭。他们身为强者有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有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民族气节;有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品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带领着中国真正的站起来了,展现出了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回眸历史,穿越岁月峰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走过了100年的风雨征程,一代代优秀的青年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从弱变强,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青春话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雄浑的青春赞歌。
“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因此,我们新时代青年不屈服于自身的弱小,要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面对现实生活的风风雨雨,心中之星火不破灭,才会伴着我们的青春陡然升温,蓄势待发,可以燎原,从而富国。
弱遇难不悲则强,国具强不喜则富
范亦婷
毛泽东在《新青年》中提到“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强者当自律,弱者当自勤,才能使得国家富强。
有人说“强者自强,弱者自弱。”但看古代,“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的脆弱肉眼可见,可火烧不尽,风过又生,哪里自甘堕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的瘦小仍能抵挡狂风,哪里自暴自弃。看当今,钟南山院士用双手抵抗着病毒,袁隆平爷爷用双手种植着水稻,自然面前,我们是多么的弱小,前辈们从未放弃,从无到有的现代化大厦,让人眼花缭乱的立交桥,宽敞的大街的车水马龙,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创造出来的,多么渺小的人类啊,征服了一座又一座高山,怎能说明我们是弱者,那么“弱者自弱”地谣言不攻自破。
弱者的变强给中国带来了玫瑰色的憧憬,此时,真正的强者正以豪迈的气概放飞金色的理想。
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播出,社会黑暗尽现眼前,但仍能在黑暗中寻到光,慢慢地,慢慢地,照亮了整个中国,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毛泽东等等革命先辈他们拿着一根根火把,心心相传,即使光很微弱,从未熄灭。他们身为强者有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有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民族气节;有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品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带领着中国真正的站起来了,展现出了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回眸历史,穿越岁月峰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走过了100年的风雨征程,一代代优秀的青年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从弱变强,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青春话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雄浑的青春赞歌。
“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因此,我们新时代青年不屈服于自身的弱小,要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面对现实生活的风风雨雨,心中之星火不破灭,才会伴着我们的青春陡然升温,蓄势待发,可以燎原,从而富国。
强者自强乘风破浪
吴卓霖
毛主席曾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关于弱者与强者,实际上是没有定论可言的。强者需自强,弱者一样可以成为强者,一切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需要在历史洪流中把握住变强的时机,努力奋进,乘风破浪,让世界看到中国“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变而为强”的伟大历程,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遥望中国自***战争以来走过的路,漫长而又艰险,中国人民却从未退缩过半步:***战争时,林则徐勇敢的在虎门销毁了数万吨***,以一人之躯向侵略者大声吼出了中国人的反抗;长津湖战役中我国志愿军战士一百多人冻死在战地上,“冰雕连”被载入史册;上甘岭战役中孙占元双腿被炸断仍坚守阵地,最终抱着一捆手***与敌人同归于尽……当时的中国国力虽弱,但一个又一个自强坚强的中国人都在证明着,现在的中国的确是弱者,但它总有一天会变为强者!
诚然,当时的中国没有实力来证明这个说法的正确性,它在外国人眼里无异于痴人说梦,遭到了无数的冷眼和嘲讽。但我们并未退缩,也从未退缩,而是选择拼命发展自己——“神舟”系列飞船、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中国“天眼”、亚投行,一项又一项鲜活的例子摆给世界:看,这就是中国已为强者的最好证明。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国从“东亚病夫”成为如今的世界一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一马平川的坦途”,我们从战斗到奋斗,从崭露头角到大放异彩,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有志之人、有识之士以血和泪换来的和平盛世。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也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无数考验。无数双眼睛正盯着中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担起时代大任,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精神,勇于立于时代潮头,争做弄潮儿,为中国进一步的成长拼搏奋斗,为强国之盛景添砖加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同学们,让我们发扬强者精神,砥砺志气,自强不息,在机遇与考验交织的今天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强青年之体魄,壮中华之气魄
郑美英
1917年,积贫积弱的中国缓缓地踏着泥泞向前进。毛泽东怀着对新青年以及民族之未来的担忧与期盼,写下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探讨加强体育于国人之效,呼吁全民重视体育,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之研究》开篇提到:“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毛泽东看到了体育对于健全青年体魄、挽救民族危亡具有重要意义。他将青年之体质与国家之未来与发展相联系。所以,青年的身体健康不仅仅影响个人的前途与发展,也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与未来。我们作为当代新青年,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强青年之体魄,以壮中华之气魄。
1981年到2019年,中国女排先后十次在世界大赛上获得冠军,不仅打破了中国人自近代以来“东亚病夫”的称号,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蔡元培曾经说过:“殊不知有健全的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体育是健全人的精神内涵的前提与保障。当人的体魄健康时,才有机会发展其精神内涵。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强与弱并非绝对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人每天锻炼一点,日积月累,弱者也会变得强壮起来。“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但当我们真正变得强壮时,我们也不能恃强凌弱,否则将受到伤害的也是自己。历史长河中的灯光明暗交错,闪烁着不少例子。走上军国主义的日本实力不断增强,其野心也不断膨胀,走上了对外殖民侵略的道路。但却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惨败,落得悲惨境地。而但是的中国,却团结一心,在绝境中为自己开出了一条通往光明的血路。最后,中华民族用生生不息的顽强意志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再或者,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表示,将把华为及70家关联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今后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批准,华为将无法向美国企业购买元器件。华为公司作出回应,表示“如果美国限制华为,不会让美国更安全,也不会使美国更强大”。美国方面因其技术高端而对华为进行“封杀”。但华为并没有因此停止发展。相反,华为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创新,不仅自主研发出了芯片,也拥有了自己的系统——鸿蒙。
诚然,我们现在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青少年的近视率极高,肥胖情况较为严重。但是我们仍在不断改正问题,促进青年与国家的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坚持体育锻炼,不断健全自己的体魄,为国家发展助力。正确辩证地认识强与弱的关系以及转化的条件。发扬长处,补齐短板。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带领人民勇挑时代大任,踏浪前进。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加强体育锻炼,强青年之体魄,壮中华之气魄,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强弱胜负无常势,强健体魄振中华
李宗欣
百年之前,1917年,那个迷蒙的时代,那个觉醒的时代。在抗击封建,反对侵略,弘扬民主,传播新思想的文化阵地《新青年》上,一代伟人毛泽东写下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旨在强调体育之效,呼吁青年们锻炼体魄,以振兴中华。他提出了青年的第七条标准,“强壮的而非体弱的”,在那个充满激情热血的时代,这份精神鼓舞振奋的无数“新青年”,促使他们强健体魄,投身革命事业,继而振兴中华。
时至今日,伟人的教诲依然时时挂于耳畔:“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强弱胜负亘古无不变之理,无论民族、国家,还是个人,即使再弱小,若时时以自强为志,亦可自立于不败之地。
不安于现状,不服既有之束缚,是促使人向上的力量。每个人生来的确有差异,在能力、相貌、家庭条件上会有或多或少的区别。但“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先天拥有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决定因素,后天拼搏才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良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千多年前,在富人家的田亩之上,陈胜发出了这样的质疑与感叹,似石破天惊。在之后的大泽乡,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激励着陈胜挣脱了统治阶级的束缚,开历史之先河,发动了农民起义,挑战着秦王朝的统治。纵使生而弱,有不安于现状的信念作为支撑,加以后天的不懈追求,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开辟美好的明天。
不屈服一时的失败落后,永远向着富饶强大,是推动国家民族进步发展的动力。国有强弱,邦分富贫,不可避免。但这不代表落后的国家就要向强者低头,因为它们只要冲向强盛,就一定能获得富强的未来。近代以来,我们中国饱受屈辱,几乎每个国家都可以用武力令华夏屈服。但炎黄子孙是坚强的,在那黑暗的时代,中国没有被打倒,而是从一次又一次的战败中站了起来,不仅击退了残暴日本侵略者,而且建立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而面临新的挑战,即使是军事强大的美国,中国也不向它低头,而是坚持斗争,接连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书写了一笔华章。就算一时失败又怎样?今天中国早已洗雪了耻辱,并且一步一步走向富强。不服落后,永远向前方,国家才能走向富强。
不可否认,生而强者自然比弱者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强者滥用其强,也会逐渐泯然众人。因而强者也需要不断努力奋进,才能利用好自己的“生而强”,进而变为“本来强“。历史上的中国,就是最好的证据。可见,不论是个人、国家,还是民族,是生而弱,还是生而强,既不能妄自菲薄,亦不可故步自封,唯有自立自强,才可以永葆向前之姿态。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我们应遵从党中央的指导,不负国家与时代期望,不仅着眼于提升文化素养,更注重增强体质,自立自强,谦虚自信,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实事无绝对
丛浩楠
古人云:“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就此来看,一个事物兼有好与坏的两面性,同样,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强弱状态并不是长久不变,而是处于不断地变换之中。因此,永恒的状态是不被认可的,实事无绝对!
我们可以对此想到人在成功时期过度的“意气风发”,殊不知是为自身毁灭埋下的致命毒药。具有传奇创业色彩的史玉柱,他曾是莘莘学子仰望的创业奇才,但也曾是无数企业家引以为戒的失败案例。正是因为史玉柱创业初期带来的过多成就感,致使他变得浮躁,让他在这种成功光环带来的冲击下,将手中仅能用来建楼桩的资金,却痴心妄想的想要用来修建高楼。这使强大的创业巨人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负债累累。由此不难看出一个人取得的强大成就并不会长久,这期间会出现其他因素阻碍前进路程,由强转衰,并没有绝对性的存在。
同样,社会阶层中的贫富差距也未尝不是由尖锐的矛盾对立走向缓和,而不是一直停留矛盾冲突的顶峰。社会上的贫富差距一直是社会民众所关注的热门话题点,就当今而言,并不是无法调解的事情。从个人而言,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奋斗实现跨阶层的发展;从国家层面而言,通过出台一系列税收政策,发放补助金以及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补助,从而在缩小个人贫富差距以及地域的基础上,实现缩小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提升社会整体幸福度。把公众认为无法调和和不知所措的社会贫富差距慢慢推动其走向缓和。由此来看,社会这一贫富差距较大的弱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调和的,是可以改变的,把社会弱势慢慢调和为理想状态。所以无绝对的永恒状态,状态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国家的兴旺发展亦是如此,没有绝对的强国,亦没有永久的软弱。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因各种势力瓜分而四分五裂;因封建经济和文化的禁锢,中国迟迟得不到先进制度与文化的滋养,长时期原地踏步在一片漆黑中没有出路。在当时西方列强眼中,中国就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国家,没有自己的主权,而西方强国就可借此一直统治中国,中国便是永久处于沉睡中的雄狮,没有醒来的时刻。
但实事并非如此,中国人民并非就此屈服,就此放弃拯救自己软弱无力的国家。在强大的西方国家面前,我们虽无法一时与之相匹敌,但通过不断学习先进制度,先进科技与文化,用过持久的不断斗争,慢慢将自己快要濒危的国家脱离水火,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走属于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经历的种种磨难未曾不是天之诱我以至于强!由弱国何尝不能逆袭为强国?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一切未可知!
综上所述,任何状态的存在决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处于相对的变化发展中,可以由弱到强,也可由强到弱。因此,想要在实事无绝对的状态中平稳长久,就要保持转换思考的辩证逻辑,不可偏执于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