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读书会演讲(精选15篇)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每天都会唱响读书曲;说到读书,有人会摇头:“读书苦啊!”是的,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动脑、用心,还要有毅力。可我觉得读书很有乐趣,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
古人曾说过,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一本好书,如美食佳酿,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这让我感受到,快乐莫过于读书。
读书之乐,乐在大开眼界。古今中外,皆浓缩于尺牍;千山万水,尽了然于卷帙。一卷在手,我们可以穿梭时空,尽情沐浴先贤智者思想的惠泽;我们可以遨游天下,悠然领略种种极致的风景。读书之乐,乐在悦心。读书,可以抒发纠结缠绕的情绪,可以拨开犹豫彷徨的迷雾,可以培养纯真高尚的情操。潜移默化之中,我们的心胸更加宽容豁达,有了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是啊!书,像繁星那样灿烂,像珍珠那样宝贵,像牡丹那样美丽,期盼有心人去精心采撷。书,可以让简单的.人变得丰富,让喧嚣的人返璞归真。
读书,就是用心灵去感悟:星的灿烂,月的朦胧,花的嫣然,泪的晶莹,人类的进步,科技的腾飞,以及生命的沧桑与美丽。开启书的扉页,你可以发现缕缕墨香如春风杨柳,杏花细雨,在心田上萦绕,让心花悄然绽放,散发出无数感悟的诗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见了青山绿水,经济腾飞,遨游太空,奥运凯旋。读书,是跨越时空的邂逅。在书中,我们可以和李白一起朝辞白帝,暮至江陵,梦游天姥;可以和李清照共赏绿肥红瘦,梅子黄时雨,荷花丛中争渡;也可以和孔子、孟子、司马迁、海伦、雨果、莫泊桑成为知心朋友,和鲁迅、巴金、冰心在书中畅谈;我们还可以亲身感悟神七问天的喜悦,汶川地震后交流的心胸。
这里是万花筒,这里是大观园,这里的生活五彩缤纷,这里的世界色彩斑斓。来吧!同学们,让我们志存高远,只争朝夕,一起步入书的海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今天读书,我们披星出征,戴月才回;明朝成才,我们学富五车,满载而归。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从小,我就热爱读书,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
自从我上幼儿园起,妈妈就开始教我认字,到了上大班时,我已经认识许多字了!上一年级开始,我发现,书里的字我基本都认识,只是有个别字音读不准确。
在书本里,我不但能找到知己,还觉得书是个变化无常的世界。读到悲伤的地方,我会偷偷的抹眼泪;读到有趣的地方,我会捧腹大笑;读到了好的结尾,我会为它而欢呼雀跃,和伙伴一起分享。
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是书,每天的日子总是书和我一起度过。要是有一天不读书,心里空落落的,像少了点儿什么似的。书像一只小船载着我从狭窄的小溪驶向知识的`大海。书,增长了我的知识,培养了我的情操,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我看起书来,真是不得了!不管是谁,叫我多少声,声音多大,我就像没听见一样,理都不理。为此,妈妈不知说了我多少次,但我总是一笑了之。
小时候,我最喜欢看童话书,随着我的成长,我开始阅读作文选、科技、小说等类的杂志。在姑姑家,我看到哥哥的好书,有时记好多少页,下次去再看;有时和姑姑说一声,就把书带回家仔细品读。我最喜欢看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可以说,我是铁杆樱桃。每次到书店,新的《笑猫日记》一到,我就小心翼翼的捧起来,开始阅读,没完没了。
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如果每个人都能品读好书,那我们的世界该会是多么美好,多么和谐啊!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过得充实富有、多姿多彩,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飘溢着浓郁的清香,闪耀出无限的光辉,怎样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让生命增值呢?那就是读书。人生的积淀,可行万里路,也可读万卷书,让我们以书为友,舒展青春的翅膀,从书中吸取滋补文明的养分,品味读书的乐趣,用书来充实自己吧!
读书好,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们分清美丑,识别善恶,明辨是非,让我们渐渐地高尚起来纯洁起来坚强起来。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是啊,读一本好书使我们可以从圣贤和智者的叮咛中顿悟人生的真谛,从伟人的人生记录中感悟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从科学家奋斗的文字里体会攀登的艰辛和执着,从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找到和命运抗争和搏击的无穷力量和坚强意志!
多读书,从小就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佳句,懂得读书可以让人看到自己的渺小,可以使人远离孤独,振奋精神,所以对我有帮助的图书我都会涉猎到,这个要得益于妈妈大学图书馆员的工作,从小每次放学我都必须去妈妈单位等妈妈下班,然后一起回家,闲来没事,我就到各个书库、阅览室翻阅图书馆内的各种我能看得懂的图书,只要觉得对自己有用我就读,所以养成了自己读书的好习惯,以致于睡觉前和入厕的时候都要手不释卷,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知道得少,也越来让自己谦虚地做人!
读好书,我们读书应该学会选择。书海茫茫,汗牛充栋,我们要睁大自己的双眼,有识别地挑选有益于自己的书。诚如纪德在《地粮》中的诗句所吟:“有些书一文不值,另一些则价值千金。”对那些无害无用的书,譬如充斥市场的“明星自由”之类庸人之作最好不读;对那些有害无用的书则必须坚决舍弃,而要选择那些有用又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纵然有的时候读的书让人很痛苦,但是对自己的将来肯定有帮助,“含泪播种,一定欢笑收获”那滋味只有自己能体会到的!
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要博览群书!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然今天是读书交流,那么我想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和大家聊聊读书。
一:为什么读?(读书的益处)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一个爱读书的人,也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作为一名教师,读书对于我们成长的意义显而易见。
首先,读书可以开拓我们的知识视野,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并且在今天,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已逐渐认识到读书的好处。身为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们需要教育的“活水”,而“活水”就在书海之间。由此可见,读书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最基本的素养。修炼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教育智慧;能使独创的方法闪耀睿智的光芒,充满创造的快乐;读书能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和生命的升华。也许有人说:“我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不可能读书。”特级教师高万祥说得好:“书籍是学校的学校,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至少可以这样说:读书与备课,上课同等重要。
读书能提升心灵修养;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难以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时,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魅力!竟能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还记得,很早以前读余光中的《我的四个假想敌》,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同一个人,过街时,讨厌汽车;开车时,却讨厌行人。”就是这样一句朴素的近乎真理的话就可以带给我们更平和的心境,至少不管自己是行人还是司机都能更平和的对待人世万物。在刘墉的《知新而温故》一文中这样说:“今天不是昨天,昨天也不能代表今天。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其实也当‘知新而温故’。因为前者重在发现,后者重在省察。”这可不可以算是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自我反省所作的最好诠释呢?
除此以外,我很赞同中国台湾作家朱天文的那句话:“生活这么重,而阅读让我们变得轻盈。”她还说:“生活原本就很沉重,人也并不自由,但阅读可以让人脱离地心引力,尽情飞翔、”打开书,就像机器猫打开任意门,立时就可以置身几百年几千年前的现场,诗经时代的山河人世,楚辞日月的香花药草,荷马史诗里神祗们游荡割据的地中海,都鲜活在眼前。
是啊,文字,像童话里会飞的魔毯,带着我们穿越时空,欣赏世界的光鲜和美丽。在文字的点拨下,云影钟声,都含妙理;溪光山色,自契玄机。文字,给心灵打开一扇神奇有趣的窗。
并且,我们知道人之竞争,初拼技巧,再拼学养,最后拼的还是一眼看不见的人格。而人格魅力的积淀和提升很大程度来自于不断地学习和阅读,不断地反省和体悟,不断地提纯和内化。
不管怎样,哪怕仅仅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和心灵变得轻盈些,我们也需要阅读,不是吗?
二:读什么?
在我看来,读书是基于解决精神饥渴之需要,是源源不断地为“思府运作”添加原料的需要。
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读一读中小学各种教科书。尽管教科书编写还不是很理想,但仍然是最适合中小学教师的读物。古人讲:“故书不厌百回读,要获新知读旧书。”系统阅读中小学教科书,有助于我们夯实知识基础,丰厚文化底蕴,也有助于我们更多的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后续学习的内容。
其次,读一些适合我们专业成长的教育书籍期刊,比如王金战的《学习哪有那么难》(写给老师、学生也是写给家长的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以及《人民教育》、《教师参考》、《教师博览》等等。
再次,可以多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如席慕容、余光中的诗,张晓风、刘墉、林清玄的散文,王小波、周国平的随笔;于丹的《趣品人生》以及《读者》、《青年文摘》等等。当我们阅读的视野宽广了,读高度凝炼、充满智慧表达的诗,读文笔和情怀优美的书籍,都可以净化心灵,温润生命;更可以使我们用更积极更乐观的心绪看待世界和人生。
三:怎样读?
其一,要择书而读。需要的是最适合的,适合的才是最有效的。作为中小学教师,要多读经典,经典是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可以让我们拥有根本性的智慧;要多读精品,了解最优秀的同行在思考什么,可以让我们把握最新的教育成果;要多读为学生写的作品,知晓学生的喜怒哀乐,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可以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其二,要读而有术。比如1、从鲸吞到提纯。要快速地专业阅读,用三五天、用十多天读一本书,把书中的思想用提纲的形式列出来,例如我们读王金战的《学习哪有那么难》,就可以把他最基本的思想观点、授课特点和教学风格等提炼出来,用十来分钟的时间把它说完整,这样你就研究完了一位名师。按照这种速度,你一年可以研究十几位甚至几十位名师。慢慢的我们就会听到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会从心底油然而生。2、从蚕食到蝶化。王崧舟说,底蕴是书堆起来的。我认为,名师的成长之路是用书铺成的。我们要让读书成为习惯、成为生活方式,坚持天天读书,日积月累,就会由量变发生质变,就会由毛毛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蝶化后就可自由阅读,随心所欲而不逾矩。3、从牛嚼到鸟瞰,要对好书反复品味,不断将其内化吸收,然后再进行批判性阅读,有自己的思想主张和价值判断,在读书过程中与作者进行辩论,最后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为我所用,而不是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其三,要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上文提到的朱天文不仅写阅读,还写写作。她这样说:“像佛家念珠打坐一样,是一种状态,一种修为、每天到书桌前,蹭一点,蹭一点,那天即便没写东西,可是你在那个状态里头,仍然处在一个不断开发,摸索,发现的状态,就足以支撑你在嘈杂的生活风浪里有一个定风珠。”是的,读了就去加以整理、反思、提纯,尤其是及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日积月累,那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最后,化用朱天文的话作结:祝福我们都能因阅读而使生活轻盈,因写作而拥有一颗足以支撑我们在嘈杂生活风浪中的定风珠。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中学的语文教师,很高兴在这收获丰饶的季节,来参加这次群英荟萃的盛会,跟大家一起畅谈读书的心得体会。我汇报的题目是:“唯有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说到读书,就不能不想起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斯威夫特说,书是思想的产儿;夸美纽斯说,书是培植智慧的工具;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莎士比亚则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想说,一本好书的确是滋养我们成长的高级营养品。我之所以在莎翁的基础上冠以“高级”二字,是因为书的营养价值要比一般文化用品更丰富些,书的消化过程要比一般文化用品更困难些,而书的内化成果则要比一般文化用品更高端些。宋代欧阳修那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于我们更为受用。总而言之,收入再低也要买书,居室再小也要藏书,生活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在忙也要用书。一言以蔽之,阅读理所应当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流行的时尚!
开原市教育局大力倡导读书活动,热情创建书香型校园,我们本山中学的广大师生也积极投身其中,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在这次研读教育经典的活动中,魏书生老师编著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魏老师,是中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他学历不高,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靠自学和实践从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成长为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家,有“当代孔子”之称。他曾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并担任多项社会兼职,经常奔走于全国各地,同时当两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任市教育局局长之后,还能坚持上课,做不挂名的班主任,始终未脱离教学第一线,同样无术分身,却能游刃有余,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是个从教近30年的老教师、老班主任,工作中总有这样的体会:班级纪律,要常抓不懈;环境卫生,要督促不停;间操队列,要提醒不断;学生纠纷,要调解不怠;学校活动,要紧追不舍;学习成绩,要抓住不放……总之,事必躬亲,繁琐至极。能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把这项又苦又累的工作,干得轻松、愉快、效果好呢?我读了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犹如醍醐灌顶,真有那种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现在,我就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并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之乐:
一、适应环境,尽情享受工作的快乐
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当什么样的老师?这是身为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魏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用四多四少回答了这个问题: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多互相帮助,少互相争斗;多借鉴学习,少批评指责;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的确,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理想,我们尽可以用理想主义的笔墨去描绘未来,但却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去苛求现在,我们要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我们要笑对人生的甘苦得失,我们要有古人那种“闲看秋水心无事,坐对长松气自豪”的胸怀。
有一年,我们学校师资奇缺,领导考虑再三,安排我当一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还要兼管学生宿舍,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白天忙活一天,晚上也不得休息,工资却一分不多,但我还是欣然接受了,也挺过来了。正如魏老师所说:“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在工作中,我渐渐地学会了运用统筹方法,学会了向效率要时间,学会了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笑对人生的困难。
二、全心全意,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教书先育人,育人先育心。有的人过度重视了IQ的开发,却严重忽视了EQ的培养,造成智商与情商高低失衡的现象,这是不足取的。这样的教育理念,很可能造就一批考试的巨人,生活的侏儒,分数的富翁,能力的乞丐,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啊!魏老师能站在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政治高度,联系学生的个人实际,启发学生明白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才是强者的道理;能从学生到车站做好事挨骂的个别案例,引导学生懂得能够忍受委屈才是强者的道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非议,真可谓高屋建瓴、鞭辟入里,不能不说是教育家的大智慧。
我们班有个女孩叫文瑶,学习成绩一直不被看好,但我一直关注她,鼓励她。在一次远足活动中,她不小心把脚崴了。我看她的脚伤并不十分严重,就对她说,为了这次活动,学校制订了完备的紧急预案,你可以选择坐车回去,因为我想看到一个健康的你;也可以选择走着回去,因为我更想看到一个坚强的你。至于如何选择,全看你自己对脚伤程度的判断。她说,远足活动就是磨练意志,坐车的话,我不是白来了吗?于是,又一道亮丽的风景出现了,女同学们轮流搀扶着她,一路欢声笑语,回到学校。总结会上,我表扬了意志顽强的文瑶,也表扬了团结互助的同学,还叫孩子们作文留念,又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远足。我相信这样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三、自主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魏老师的教育理念是民主和科学:民主就是让学生主动去做,而科学的管理就是让学生形成习惯。他认为,当好班主任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是 :“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学生现在是班级的主人,将来还要成为国家、社会的主人。为了让学生当好班级的主人,魏老师放开手脚,培养了一大批热心于班级管理的干部,让每位学生以主人的姿态为班级做工作。魏老师的班级干部可真多,什么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还有鱼长、花长、炉长等等,有人管卫生,有人管做操,有人管字词默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形成了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的同时,人人接受管理。
我从前在管理自己的班级时,总是放心不下,这要管、那也要抓,纪律要说,卫生也要讲,弄到最后,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要让老师来处理,费力不讨好,自己累得不行,学生却嫌你“磨叽”,而一旦班主任有事迟到或不在,纪律就不行了。
读了《班主任工作漫谈》,我也试着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把养花浇水、管理图书、收取体育器材等琐事分配下去,并设立值周班长,负责纪律卫生的监管和“文明之星”的评比。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人意识增强了,班级管理自然也就顺风顺水了。
四、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读了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更加注意树立自己的形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间操时,学生做操我做操,学生跑步我也跑步,尽管完全可用年龄偏大为托词,我都坚持不懈;上课时,学生背诵我背诵,学生作文我作文,尽管没人提出如此要求,我也照做不误。现在,我已将自己的心得、散文、随笔、童话、诗词、下水文等作品,发在我的新浪博客上,至今已经积累了100多篇,其中不少作品就发表在《开原教育》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你追我赶、高效竞争的场效应,也是一股潜在的、巨大的、其他任何外力无法替代的力量。据此我在班内大大表扬那些守纪律、爱学习、有责任心、爱劳动的学生,激发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与他们竞争,努力超过他们,开展激烈、持久的竞争活动。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我们的工作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有人说我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有人把我们称作“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人把我们叫作“辛勤耕耘的园丁”,还有人把我们比作“含泪微笑的红烛”,我倒觉得,把教师比作“渡人的航船”更为妥帖,并且绝对是那种需要经常加油的客轮,而不是那种依靠扬帆划桨才能徐徐前行的舢板。打铁须得本身硬,教育者首先受教化。身为教师,就要经常看书学习,频繁充电加油,否则你就out了,就会成为时代大潮的落伍者!所以,教书必育人,育人必读书。
古人把“少而好学”,比作“日出之阳”,把“壮而好学”比作“日中之光”,把“老而好学”比作“炳烛之明”,我一进会场,看到参加会议的年轻人居多,可见咱们开原的教育朝阳绚烂,风光无限,而我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中年教师,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一展“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风采,将读书进行到底,丰富自己人生内涵的同时,引领学生的阅读时尚!
最后,我想借用郭小川的几句诗来表明心志,并作为我这次读书汇报的结语:“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只要在秋霜里结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
谢谢大家!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要多看书。才能写好作文、考高分。虽然作文一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想你的一个朋友、一位老师时时刻刻都陪在你的身边,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我们。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是在于我们有没有好好学习。我认为我们应该多读书、多看报,在读书的时候,把好的字、词语积累起来,可以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运用积累起来的字、词语,让作文更加生动、更加美好。沙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世界里没有书籍就没有现在的高科技。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大人总是说:“少年不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是当初好好读书,那也不会这样生活了”。对呀!要是大人当初好好读书,现在也该享清福了。要是今天我们从小培养优良的品质、学习博大精深的知识,明天就会变成宝贵的财富。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吧!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书,是智慧的大门、是知识的海洋、是成长的天地,我爱读书,书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二年级起,我就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书柜上摆放着五六本做完的读书笔记本,它是我四年以来所有的故事,现在,明天晚上临睡前我会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看上几页,增强自己大脑的记忆力,读书真的给了我许多收获。
一开始,我只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自从那一次起,我便喜欢喜欢上了看书。那是一个周末的中午,我实在无聊,妈妈买菜去了,爸爸出差在外地,我便打开电视,无聊的广告让我很烦。我关掉电视,走到满满书柜前,“这些书我还没有看过呢,不知道怎么样?”我自言自语道。我漫不经心地拿出一本看起来,书中写的有喜有怒,有哀有乐,于是我偷偷地拿了姐姐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可我并不知道如何去写,我又一次到姐姐的房间翻了几页她的读书笔记,第一页就让我看到了他的字体很工整,精美的插图和整齐小字让我惊呆了,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要做出比姐姐更高质量的读书笔记,超过她。之后我就有了读书和做笔记的习惯。
老人们常说“书中有黄金”,我虽然没有见到“黄金”但是书的确给了我很多收获,它让我学会了做什么事都要独立,不靠别人,不依赖别人。我要感谢书籍,它提高了我的阅读水平。《三国演义》让我学会了做人要以德为主,义字当头。《西游记》让我懂得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读书要持之以恒。
我爱读书,他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懂得了真、善美!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书是茫茫黑夜中一盏明灯,漫长严寒中一缕阳光,无边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我读书一开始是在我父母的威逼利诱以及强行压制下进行的,所以我总认为读书是一件烦恼事,它为我增添了压力,使我更加疲倦,令我对自由与轻松更加渴望……你们别看我对读书似乎是如饥似渴,情有独钟,可那只是表面功夫,其实我在内心可是厌倦恨透了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我认识到了读书的快乐,它可以增长知识,让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它可以改变命运,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它还可以打发无聊,使我沉浸在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里……
读书让我知道了人间的真善美,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最近读的法国短篇小说之王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使我有受感触。雨果刻画的极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16岁的爱斯梅拉达美艳善良,能歌善舞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是美丽和自由的化身。而20岁的卡西莫多奇丑无比,严重的残疾使他别亲人抛弃。可他却拥有一颗美丽纯洁的心。他的养父巴黎圣母院的副教主费罗洛却是道貌岸然,充满了自私与占有欲,最终毁灭了自己。细细品味,从他们的每一动作和每一句话,我知道了:虽然我们不能拥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般的容貌,但一颗纯洁的心比华丽的外表来的更重要。如果你的外貌并不出众,别自卑,有一颗善良的心你将成为最璀璨的明珠;相反你的外貌再漂亮,如果你的心是邪恶的那你将被人鄙视。做人还应该知恩图报,书中爱斯梅拉达只为卡西莫多送上了一杯水,卡西莫多便视她为救命恩人,为她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然而我们也要向卡西莫多学习,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用真诚的方式去报答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平时,我一直被亲人的疼爱包围,他们对我百依百顺,付出了无数心血,可我却不知感恩,认为他们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我决定要用行动去报答他们,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心智,让我学会了思索生活,记录生活,追求自主学习。我的每一篇习作和日记写起来不再感觉没有题材,生活如泉源,日记是小溪流,在我的生活长河里,流淌不尽的是对生活的感悟,我仔细数一数,自己打
印交付 老师修改的习作不下20篇,文章的末尾,便是看到老师的点拨和欣赏。老师或赞赏我每文必修改,或鼓励我再接再厉,或指点我拓宽思绪。
我的学习快乐而不显枯燥。读书是快乐的,我们要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要用心去感受数中的乐趣,让书香伴童年,滋润我的心灵!
俗话说的好“阅读,是人生的向导,帮我们找到智慧的源泉。”人的一生不能没有书。读书伴我成长,好书伴我一路前行。
小时候,每次我一拿到书,就会爱不释手的拿来就读。现在长大了,我就更控制不了我对书的热爱。因为爸爸妈妈的影响,我和弟弟,也开始喜欢上了看书。大家就有了共同语言。
书带给我们家庭的乐趣真的很多。记得我小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奶奶还一起在家里演《白雪公主》和《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呢。在《白雪公主》的故事里,我演白雪公主,妈妈演恶毒的皇后,爸爸则演白马王子兼七个小矮人。在《渔夫与金鱼》的故事里,妈妈演渔夫,我演老太婆,爸爸演金鱼。哈哈,我们一家人演得可是一本正经,有模有样的。
妈妈爱看书,爸爸很爱看书,我也很爱看书。在我很小很小刚学说话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一本布做的《鹅妈妈》诗集。妈妈经常拿着这本书,边教我系鞋带、拉拉链、扣扣子,边读着书上面的诗给我听,不知不觉中我就认识了好多字。后来,我上幼儿园之后,妈妈经常给我读《真假公主》、《青蛙王子》、《拇指姑娘》等故事,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慢慢地,我学会自己看书,一开始有不懂的字,我都会跑去问妈妈,后来,认识的字多了,我就不劳驾她老人家,偶尔遇到不懂的我半猜半蒙就把故事接下去了。我每天都会积极主动快快把功课做完,这样我才有充足的时间可以看课外书。一到晚上,我们三人经常两大一小各
抱着一本书,各自埋头看书,有的一 脸深沉,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则口中念念有词。
我也有时候为了看书半夜三更不睡觉,早上变成大熊猫,害的弟弟笑话我。读书伴我成长,它是我童年的玩伴,要是我现在的朋友。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广大同仁们:
大家好!为期将近一个学期的“教师专业成长”读书活动已拉下帷幕。今天我要谈的主题是《做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多读书,做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
有人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种看法在社会发展速度很慢的年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当代这样一个发展极为迅速的社会,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一桶长期不更新、不流动的水,会变成死水。一个教师的知识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他的知识就会变得陈旧,变得无用。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今社会,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原始教学设备越来越显得格格不入;教师传,学生受的传统教学理念早已落后陈旧,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常教常新。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做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做与时俱进的教育者。
然而教师的工作负担日益加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繁重的工作负担限制了读书的自主性,因此,现在一提到学习,很多教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太忙了,一天到晚备课、改作业、找学生谈话、还要应付这检查、那检查,根本就没有时间看书。!”在这种有读书念头,无读书主动性的情况下,县教研室开展的读书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唤起了读书的热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读书习惯在全县教育界蔚然成风。
为了响应县教研室的号召,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我镇中心校扎实有序的展开了读书活动。回首这学期的读书学习过程,我感受着读书带给我的希望;领略着读书带给我的激情;品味着读书带给我的喜悦。
前不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它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我的体会。
我所教的班级有个男生小韩,说起他的成绩那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提起数理化他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提起文科却垂头丧气,寡言少语。在初三面临考学这个特殊时期,像他这种严重偏科的学生将没有悬念的与平价生无缘,可怜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长期以来的学习习惯使他谈"文"色变,更别说兴趣了,这曾经使我一筹莫展,几次想放弃他,然而读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却让我改变了这种观点。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书中提到这个问题就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作为一位老师,我非常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们能对语文更感兴趣一些,学习更积极主动一些,学习热情更高涨一些,我想这是我追求的目标,但如何才能把课上得更生动、更有趣、更吸引人呢?兴趣的源泉在哪儿呢?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兴趣的秘密何在”,我们“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的任务就是要不断的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帮助他们实现这种愿望。于是在教授《威尼斯商人》这篇戏剧前,我组织学生观看了这个戏剧片段,同学们被戏剧的丰富的舞台效果所吸引,看着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我知道点燃他学文火花的时机来了,于是我鼓励学生编排课本剧,特意让小韩扮演暴躁易怒,幽默风趣的葛来西安喏,在语文课上一贯冷漠如冰,无动于衷的他终于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在同学们的掌声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我鼓励的目光里他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教育,让自己的思想与灵性飞舞,使自己的教育品质得以有效地提升,从而让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传递,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如果说《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有魅力,那么《新课改的探索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则让我懂得作为一个班主任怎样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班级管理。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程度。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中去。在新课程改新理念指导下,我转变了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主持和管理班级,使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人人有机会得到锻炼,成为主动发展的“主人”。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我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把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根据学生们的建议,设立多种岗位:小老师、小管家、纠察员、图书管理员、卫生管理员、文明委员、花草管理员等。于是同学骂人了有人管,花草渴了有人浇,图书破了有人补,桌椅坏了有人修,同学有困难了,大家互相帮助……这样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把班级当乐园,把学习当趣事,使班级形成了“严谨勤奋、团结互助、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良好班风。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思想觉悟提高了,主人翁精神意识加强了。同学们在团结互助、积极奋进的班集体中,得到了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班级建设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只有充分给学生发展的舞台,才能让学生尽情地发挥,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常言道:花有花的光彩,叶有叶的荣耀,根有根的富足。我想说,面对读书,我是快乐的,充实的。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教师,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以培养新世纪之英才,振兴中华为己任,虽生活清贫,但仍以春蚕的精神、红烛的风格、蜜蜂的作风、绿叶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奋力拼搏,无私奉献。
“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相信我们会把这次读书活动作为起点而不是终点,把读书和学习作为我们终生的必修课,因为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多读书吧,力争做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
书是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书是益友,雨果说:“书籍是你的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它非常忠实”;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阳光,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读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书凝聚了人类的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读书可以为思想美容,让心灵更加精致。
在书中,我们可以尽情的遨游。与秦始皇一起统一华夏,瞻仰他那千古一帝的风采;与孙武一起指挥作战,领略他那卓越的才能;与花木兰一起替父从军,体会她那深深的忠孝节义;与岳飞一起精忠报国,感受他那浓浓的爱国情;与海子一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书的味道是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的。在古诗词的世界里,书飘溢着淡淡墨香。读李白的诗,月下对饮,这是美酒的味道;读王维的诗,林中溪涧,这是青竹的味道;读苏轼的词,惊涛拍岸,这是大江的味道......
读书既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又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古有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匡衡凿壁借光,今有学生十余年寒窗苦读,足见读书之辛苦。但是读书却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带来提升。
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在书的世界中流连,在书的世界中陶醉。书给了我们安宁、给了我们抚慰。因此,我们要经常读书、读好书,品味其意境,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丰富自己的头脑,陶冶自己的情操,不断地完善自己。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我先和大家一起回顾四步法。
四步法包括:开门见山;三个为什么;三个对比;最后是推动!
在上海博物馆介绍官窑的解说词中,
三个对比:
1.质量上有下降趋势,但烧造数量明显上升;
2.以“回青”为主……,并……
3.烧造数量明显上升……唯颜色釉瓷烧造量锐减。
两个为什么
1.造型多样;
2.出现许多大器
推动(总结):隆庆朝制瓷承上启下,……具有价值的制作风格。
前两天在上海博物馆参观,没有租到讲解器,而且我对文物一窍不通,更没有什么鉴赏力。我想,难道就在这里傻呆着吗?
忽然我想到了四步法。四步法中的对比就是让我们从宏观的维度去观察事物的特征。对比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把握事物的异同,既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
于是我试着用四步法去欣赏文物。
在玉器馆,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多是图腾动物或者刀斧,用于祭天祀地;渐渐地,玉被赋予吉祥和辟邪的寓意,开始作为配饰;随着玉的世俗化,开始展示出更多的生活气息和显著的时代风格。
在钱币馆,货币从天然的贝壳,金属货币,直至纸币。钱币形式从刀行,圆形;方形等等,后来逐步统一为外圆内方,外圆内方或者也代表古人的处世文化。更有意思的是,古代国内外钱币是有不同的,在国外,钱币基本上是头像居多;国内以年号居多;国外的钱币普遍比国内的小。这也许是不同文化在钱币上的体现。
在瓷器馆,开始的瓷器基本以实用为主,西晋推崇奢侈,一个瓷器竟然加上如此多的配饰。
唐代是有胸怀的年代。唐三彩多以人物,骆驼和马为主。尤其是后两者集中反映了当时发达的交通运输业——丝绸之路。而且大家可以看到骆驼都是头昂着的,马大多左下低垂。到了后期,中国的瓷器的举世瞩目。 china小写是瓷器,大写代表中国。
文化也可说是每个时代人们的心智模式的集合。用四步法去欣赏文物,让我从宏观的维度去观察去思考。让我们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国家不同时间因为文化的变迁在文物的折射。例如西晋奢侈,大唐的胸怀。
四步法既可以用来演讲,也可以用来观察事物。四步法只是心智模式的一个工具,而心智模式的基础是什么呢?路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前提是你愿意把你的起点设在哪一天?是this day(今天)还是some day(某一天)?
我的一个朋友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病重的时候,他一直想对她说,我爱你!可是一直羞于开口。等他鼓足勇气想对母亲说的时候,已经晚了。
心智模式的基础的就是你把你的起点设在哪一天?是this day(今天)还是some day(某一天)?我现在已经把健身放在第一位,在今年陪父母旅行的时候对他们说我爱你。报名西园寺的一日禅修。伙伴们,你的起点设在哪一天?是this day(今天)还是some day(某一天)?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说实话,作为今天读书活动的第一个发言人,我很紧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更紧张,好像“读书交流“是语文老师的专利似的;作为一名中年人,我倍感紧张,因为近段时间我总感到自己的白发在不断的增长,而自己各方面的提升却进展缓慢,虽然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虽然感觉自己写起文章来更得心应手了,但却有些力不从心了,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了!
正如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样,早在去年雷夫老师到北京演讲的时候,我就听王庆华老师介绍了他与雷夫老师面对面的交流的感受,知道了雷夫老师的睿智,《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精彩,却一直没有机会一读为快;后来,孙校长向咱们推荐了这本书,我又因为自己眼睛的问题,没能及时的上网阅读。所以开学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到图书室去借来了两种不同版本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从而满足了我好久以来的反复研读、感受奇迹的心愿,知道了原来雷夫老师的成功也经过了长时间的坚持和不断付出,也经过了艰辛的淬炼。
如今,手捧《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静静的感受第56号教室内发生的奇迹,认真学习雷夫老师对孩子们在阅读和艺术方面的引领,分享着雷夫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蜕变历程时,我就仿佛找到了自己努力地方向、付出的决心!
说句实在话,我和雷夫老师一样,一直都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们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却不知道该怎样点燃孩子们阅读的激情。虽然我也曾带领孩子们上“读报课”,和孩子们在早读时间共享“阅读经典”的美好,并要求孩子们写多少篇不少于多少字的数学日记……却始终不知道如何衡量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并引领他们为自己的人生而读,还时常以自己是数学老师作为搪塞的理由。
如今,仔细阅读、分析雷夫老师的做法,我将努力如他所做: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并展现给孩子们自己阅读的乐趣和收获,并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即便我非语文老师,但又有什么能阻挡我热爱阅读、喜欢写作,对孩子们的未来负责的信念呢?
关于雷夫老师与孩子们艺术的交流,原来我只知道可以让孩子们未来的人生丰富多彩,并远离无聊的纸牌、麻将的诱惑。殊不知,掌握艺术知识的过程亦可以让孩子们学到纪律、责任、牺牲、练习、纠错、倾听,以及时间管理,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度过愉快时光的同时,保有独特的自我。
最关键的是雷夫老师对孩子们信念的渗透,我们都知道“撼山易,撼心灵,难!”“教给孩子们知识容易,渗入孩子们心灵的信念,难!”“简单的说教容易,心灵的接受,难。”……但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却一致树立了“成功无捷径”的信念,并努力地做到最好。从而教会我们:教育就是要以身作则,而非靠言辞说教。想让孩子们努力学习,自己就得先成为一个他们眼中从未见过的勤奋之人;想引导孩子们善待他人,就一定要让自己时时处处友善待人;想要孩子拥有幸福感,自己就要先做拥有幸福感的老师……
总之,好的老师就是教室里的奇迹!让我们在反复研读、感受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期待着自己也能努力的把每一个孩子都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期待不一样的精彩!谢谢大家!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二年级开学了,我们换了一位新老师。新老师提倡赏识教育,让我们由以前渴望得到赏识,尊重和理解变成现实。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培养我们的兴趣爱好,一直提倡和督促我们多读有益的课外书。
多读书不仅使我们视野开阔,增长见识,还能让我们与书中的人物共同成长。我渐渐喜欢上了读书,一次次进入书中情节,陪着他们高兴和忧伤。我要学习尼尔斯的勇敢和毅力,要学习小林的勤劳善良,要学习长袜子皮皮的友爱精神……通过向书中人物的学习,我由以前不爱讲话的小男孩转变成为一个自信,勇敢和开朗的小男生。
在众多的书籍中,我最喜欢的是绘本《爱心树》,这个图文并茂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书中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非常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经常找大树玩,吃树上的苹果,在树上荡秋千,累了就在树阴下睡觉,大树快乐极了。后来,男孩长大了,不再找大树玩了,大树很寂寞,非常想念男孩。男孩第一次回来了,他需要钱,大树给他苹果,让他拿到集市卖钱。男孩第二次回来了,他需要房子,大树让他把自己的'树枝砍断,拿去造房子。大树依然很快乐。男孩第三次回来找大树,他老了,很累,需要一个地方休息,大树让他坐在自己剩下的树墩上,大树仍然很快乐。就这样,大树无私的奉献了自己的所有,而男孩却始终没有想到给予大树一点快乐。
此时,我的眼睛模糊了,惭愧的想到,妈妈就是那棵树,我就是那个男孩,妈妈毫无保留地爱我,而我却理所当然的接受,不知道感激,甚至还百般挑剔。我以后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回报妈妈,要学会给予别人更多的爱,那样,我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各位老师: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县教研室对实验一小组织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交流活动表示肯定,同时对今天所有参与交流的教师表示祝贺!你们良好的精神状态让我们倍受鼓舞,你们言谈中迸发出的教育智慧,让我们受益匪浅,在今天下午的一个半小时中,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了最美最佳教师的爱心和智慧也分享了我们实验一小教师的爱心与智慧从你们的话语中,我们也仿佛看到了实验一小的孩子变成了一群爱学习的天使。
关于教师专业阅读,从20xx年开始,县局就提出了“一人一报”的举措,要求教师自己必须订阅一份和专业相关的报刊杂志,引导教师养成读书习惯,增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积淀。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倡导教师形成读书风气,提升教师生命质量。20xx年以来我县新教育实验领导组陆续为广大小学教师选购教育名著——《给教师的建议》《孩子们,你们好!》《第56号教室的奇迹》发放到每个教师手中,开展全县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
去年冬天,我们对全县教师专业阅读活动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检查与评估,经过比较,我们认为实验一小教师在专业阅读方面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是全员参与,读书热情高。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还是初涉教坛的青年教师都能书写读书心得,每人都在教育论坛读书交流主题帖及个人博客发帖数篇;今天的读书交流活动,老师们的参与度之高,表现之积极,之涌跃使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老师的读书热情.
二是不拘规模,交流频率高。每周一次的教研组内交流,每学期一次的学校内交流,让专业阅读无处不在,经验交流随处可见,从课堂上看,教书有招了,育人有术了,创新有力了,生活有味了。
三是不拘形式,读书效益高。从资料中看,一小教师通过“读书沙龙、读书演讲会”等多种方式相互切磋,彼此交流读书的感悟,分享阅读的成果,使阅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提升教师生命的同时,又改进了教育行为,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是领导有心,资料保存好。《孩子们,你们好!》《给教师的建议》两本书,除在书上进行批注外还进行名句箴言摘抄联系实际写读书心得,这两本书的心得结集10册等,共计500余篇,约10万余字。今天的读书交流会上,又见到了老师们《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感悟2册60余篇1万5000余字。这些原始资料再现了教师的读书历程。
通过今天的读书交流活动,我对一小的教师读书活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教师读书活动。会场布置的精心,会议安排合宜,活动形式独特,老师参与面广,校长率先垂范。今天组织的以“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为主题的读书交流活动,其目的不只是让老师们读书,正如王岩峻校长在开场白中所说在于相互交流、分享、欣赏。今天的读书交流活动无疑对推动书香校园的建设,推动老师专业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次活动也体现了王校长的良策与用心。
二是读书已成为我们一小教师基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更是教师成长的方式。从每个老师简短的话语中,我们听得出,老师们每天都在研究教育,钻研教学。而研究教育、钻研教学的前提,就是读书,读专业教学书籍,读经典的教育名著。
三是思考型、思想型的教师逐渐显现。从我们教研员平时的随堂听课中,从老师们刚才的交流中发现有一批老师,她们常看书,常思考,常动笔,挤出时间学习,挤出时间反思、总结。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广博精深,教学技能的熟练程度已从她们的课堂中,从她们的教育随笔中逐步显现。
江苏特级教师于镇西说:教师没有信仰,没有精神追求,他的学生就很难成为站立的人。
为了让我们实验一小的孩子,让我们绛县的孩子,成为站立的人,我们必须去读书:一读教育经典,要渐进性地读,以丰富和更新学科知识;二读教育专著,要专研性地读,以分析各家之言,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读人文书籍,要见缝插针地读,可怡情立志,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
我们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32页中有这样一句话:阅读不是一门科目,他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是让我们以审视的目光阅读书籍,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