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优秀11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1

初见此书时,只觉得这书名起的甚是奇怪,“你”是谁?为什么会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带着对书名的好奇感,翻开了这本书。原来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教给我们“情感引导”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金伯莉。布雷恩刚开始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还做过心理咨询师,后来致力于研究儿童成长教育。她是世界上首次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

本书从情感引导的误区入手,引出什么是情感引导,以及如何通过情感引导的方式,和孩子建立起一生的亲密关系,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培养出快乐、友善、坚强、自立、合作、有责任感的孩子。

所谓情感引导,就是让孩子懂得自身情感的重要意义,能够识别不同的情绪,并且能进一步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引导的本质是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的平等关系,以此来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让孩子学会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起良好、亲密的关系。比如孩子玩拼接玩具拼不好的时候,有时候会哭,这时候不能轻易否定他说,“这有什么好哭的,重拼就是了!”而是要蹲下来直视他的眼睛,温和地陈述他的感受;“我知道你拼不好玩具,有些无助,有些生气,你需要妈妈的帮助吗?”这么做,帮他扩充了情感词汇量。让他知道了自己的内心的感觉叫作“无助”“生气”,也让他明白,人在“生气”“无助”的时候会是如此表现,这是两种非常正常的情绪。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感受,能够让孩子学会应对自己的情绪,还能慢慢辨别别人的情绪。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是:

第一:预先给孩子一个提醒,让孩子知道,在某些场合下,有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

第二:关注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个性,让家长可以提前对孩子的情感反应有所准备。

第三:全神贯注地倾听,不敷衍孩子的话。

第四:理解孩子的情绪,回应孩子的感受,同时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情感。

第五: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自己思考可以怎么解决问题。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提供选择,但是绝不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万琪)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2

一、什么是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理应成为孩子的情感引导师。为了提供更好的引导,父母首先应该对孩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情感引导的基本要素:了解并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发育阶段,对孩子的各种情感都要表现出同情和支持,避免否定、怀疑、轻视孩子的情感,为孩子做好良好的典范,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丰富孩子的情感词汇,提前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可以让他们更合作。

情感引导的常见误区:

1、控制型父母:善于用命令和威胁来处理孩子的一些行为,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动不动就板起面孔,数1、2、3,甚至对孩子动粗。看似解决了当下的问题,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压制,就想弹簧一样,压得越狠,反弹的越厉害。在少年时期他们可能会抓住一切机会放纵自我。

2、放任型父母:纵容孩子的行为,也体现了父母的无力感。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会个性散漫,因为没有规则意识而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3、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例如,孩子奔跑时摔倒了,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坚强立即说,不疼,自己站起来;或者吃饭时孩子说自己吃饱了,家长非要继续喂等等。

4、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我的孩子喜欢在客厅里玩球,有一天他打碎了一个花瓶,怎么处理?以往的我会说: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不能在客厅里玩球,看看现在怎么办?取消今天六点的动画片时间。这样会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犯了错,你要为你的错承担责任,作为家长的我和这件事没有任何关系,我要惩罚你,让你过的不好!很显然,这样不利于亲子关系更没有通过这件事教会孩子什么。

二、为什么要进行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认知、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加深亲子感情;可以为孩子打造一件保护盔甲,让孩子学会很快地从消极的情绪和经历中恢复出来;可以让孩子成年之后更能理解和安慰他人的情感。

三、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播下合作的种子:即提前打预防针,提前明确要求。譬如带一个孩子做火车或外出聚餐,首先告诉孩子活动流程,其次是什么不能做,我们全家一起遵守,例如在公共场所不可以大吼大叫、到处乱跑,吃饭时必须坐在桌前安静的吃饭,直到吃饱为止,当然不要期望孩子可以在整个吃饭的过程中安静配合,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提前给孩子准备好玩具以备他饭后玩耍。

2、判断和观察:时刻观察、关注孩子,体察孩子的需要。他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烦躁、吵闹或者沮丧。仔细观察并了解孩子的个性,有助于家长预测何时可能会面临挑战,并提前做好准备。

3、学会聆听:聆听的能力对于情感引导至关重要。用耳朵和眼睛,甚至是蹲下来和孩子视线齐平,以便直接和他进行眼神交流,让他知道你确实在专心致志的关注着他。不仅要注意孩子说的话,也要观察他的肢体语言。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有一天晚上睡觉前孩子有点闷闷不乐,我问他,要不要和妈妈晚谈呢?今天有什么事可以和我分享吗?(孩子在幼儿园里每天早晨都会和老师早谈,所以他把睡前的我们之间的谈话称之为晚谈。)他告诉我不想去幼儿园了,因为今天有一个比他大的女生用脚踢他了。这个时候我该如何处理呢?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让孩子觉得家长能体会到他的痛苦,并且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处理事情的意见和方法。让他在下次碰到此类问题时不再只是生闷气而影响一天的好心情。

四、情感引导的一些注意事项

1、让你的言行保持一致

孩子是很敏感的,有时候我儿子会突然问我,妈妈你怎么不开心了,其实我可能真的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或其他事情没有处理好而表情比较严肃。这个时候没有必要隐瞒孩子而非得说我很开心啊,可以实事求是的告诉孩子我正在思考问题。这样也避免了孩子的担忧和猜测。

2、让孩子知道大人会帮他

就像前面讲的孩子打碎花瓶的事情,正确的处理方式是1、愿意和孩子一起承担后果,并帮助孩子一起收拾残局。

3、通过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经过和后果来学到经验和教训,并引导孩子提出避免此类事情发生的方法。

每一次坚持都有意义,每一本书都给我不同的人生感悟。这本书告诉我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应建立在同情、关爱和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育儿的道路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学习和改进。努力吧,趁着他未长大,趁着我还没有变老。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3

这本书是我家里人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去年我在樊登读书APP听过此书,最近有时间才拿起来系统的读了一遍,感觉阅读这样纸质版图书与听来的讲书就是不太一样,这样书拿到手里有质感,能够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这本书主要解决幼儿情感上的问题,情感引导着行为,想让孩子有个好行为,就需要让孩子有个好的情感,刚开始阅读时我是一边陪读小女儿一边阅读,讲解情感引导是什么以及情感引导的重要性,我觉得非常有利于抑制陪读家长对孩子发火,想想我们对培养孩子目标,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坚强、合作、善于调节自己情绪的孩子,所以我们都要在孩子身边做到,父母的行为直接对孩子起到示范性的。作用,正所谓身教大于言教。

我自己的情感引导事例

我自认为这点上我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大女儿很小时我们就约定好逛超市时,她每次只能自己挑选一个喜欢的物品,现在小女儿虽然有时为此而磨叽、哭闹,但我一直都比较严格遵守事前的约定。总结来说就是提前播下情感引导的种子,过程给予孩子关注,即使遇到孩子情绪失控也坚持不发火,温和而坚定地态度聆听孩子,给予同情并不是立刻满足孩子的愿望。

由于工作原因有时我需要带着孩子外出谈事,我都会提前跟孩子讲好,今天我们会见到几个人,他们和我在谈什么重要的工作,需要孩子配合到做什么,如果她不配合会有什么影响,我也会把我的困难讲给她,比如家里无人看她,我也知道这样大人谈事对于来说有些枯燥,提前给她做选择题,让她自己选择跟着我外出谈事,还是去选择别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选择跟着我,然后我会再询问孩子我谈事她可以做什么?比如在家里带些玩具或和画纸,一起想办法安排好我与成人说话时她的时间,另外在过程中我会时不时关注她的行为,看看她有啥需要,比如我会主动提醒她喝水,一般情况下我也会买些食品让她一边安静的吃美食。

育儿是世间唯一无法辞掉的工作,作为父母给孩子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在育儿过程中也是作为父母自我成长良好的机会,让我们结婚时往往都不成熟,我们都一直生活在自己父母身边,只有成立自己小家庭生育子女后,我们才慢慢学着为养家糊口承担起责

本书后半部分主要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情感引导步骤:婴儿期:开始种下亲密基因;2-3岁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4-7岁的孩子保持亲密关系;每个年龄阶段不同需要解决情感问题不同,父母用不用方法引导孩子接受不同的情感规则。

情感引导的本质就是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以此来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让孩子学会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亲密的关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家庭中所有温暖和快乐的源泉,愿我们都一直幸福下去!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4

读完这本书,学会了一个词,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认知情感,表达自我。

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在生气的时候,知道这就是生气,在难过的时候,知道这就是难过,在愤怒的时候,知道这就是愤怒,在感到委屈的时候,知道这就是委屈。同时,能够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能够找父母帮忙。而要让孩子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父母的示范、引导和帮助。

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都没办法给孩子示范正确的认识情绪的方法。

这两种我都占了。

盛怒之下,我做出过很多让自己后悔的言行和举动。命令、威胁、贿赂、放任、轻视、否定……这些书里提到的错误的方法,我都用过了。

总而言之,我就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妈妈。心情好时,我会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温柔的声音,甜甜的语调,再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但是,心情不好时,儿子任何举动都能把我一点就着,大吼大叫,动作粗鲁,甚至任他哭闹打滚,我都不去理他。

在我儿子幼小的心灵中,一定有一个天使妈妈和一个魔鬼妈妈。

当然,我不是后妈。我是爱我儿子的。他生病的时候,看到他难受的样子,我真恨不得是我生病。但在被怒气点燃之后,我就很难控制住自己了,像是飘来了一片乌云,遮住了爱,只剩下了愤怒、粗暴。

最近在看这本书和《亲密关系》,其中都提到了原生家庭对婚姻、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与爱人吵架、与孩子发脾气,都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勾起了自己童年生活留下的潜意识,因为小时候的自己受到了伤害,我们却不愿意去面对,所以只用吵架、生气来对付过去。在书中,作者也说,

“多年以来,我一直难以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我的父母显然是在并不想要子女的时候剩下了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这让我们觉得自己给父母添了很多麻烦。我努力想要从父母对我的不适当的教育方法中恢复过来。没有哪个父母是有意要伤害子女的。老实说,我相信我的父母已经尽了全力,他们只是不知道仅仅给子女提供最基本的抚养还远远不够,所以也从来没有想过怎样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子女。他们当然不是完美的,我也不可能是完美的。”

经历了两年半的育儿生活,我也越来越发现,孩子的来临,其实是在帮助我,让我更加直接的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让我有机会重新成长一次,让我在拥抱他的同时,能够抱一抱我内心那个需要呵护的小女孩。

父母已经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最好,而我也已经成年,既然认识到了问题,就不能只是一味地埋怨,只有正视内心、提供方案、解决问题才是最直接的`出路。

对于我这个咆哮妈妈而言,在这本书中,我记住了两个词,温和而坚定。

首先是要温和的,无论遇到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失控,要不都管不住自己,还怎么去帮助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呢。而且要让孩子知道,妈妈这样做,不是在惩罚你,是给你设定一个界限,就是书中说的,温柔教导,适当约束。同时,还是坚定的。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妥协。

而教导的前提是,一定要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能够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真正做到理解他、尊重他,而不是与他站在对立面,教育他、指责他。也许最标志性的动作,就是在与孩子交流时,你是蹲着平视他的眼睛,还是站着高高在上的。

儿子两岁半了,而我昨天晚上还失控过一次。不过幸运的是,看过这本书,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这也是改变的开始。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5

自从怀大宝时,我就有幸看到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感悟到育儿过程中情感引导的重要性,并且为我今后的育儿奠定了一个“关注孩子情感”的基调。但是后来搁置此书,并且没有在实践中施行书中的方法,所以收效甚微。

现在生完二宝,我再次仔细捧读此书,同样感慨于情感引导的重要性,但是有了一个新的感慨:知行合一是极其不容易做到的。先育己再育儿,但是育己尚且有很长的路要走,何况是还要一边育己一边育儿。

这五年,育己,自我内省,自我觉察,自我修正,自我修炼,我时刻都不能放松,始终走在成长的路上;育儿,儿助我思,思而认知,知而行之,我时刻都不能懈怠,努力让自己做到知行合一。

五年的育儿路上,有困惑,有焦虑,有迷茫,有惧怕。之所以有这些感受,是因为我也是一个因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成熟的妈妈。求学二十载,没有上过妈妈课堂、夫妻课堂。孩子降生后,一切都是新的世界、新的开始。家里来了一个小怪物,二人世界不见了,夫妻关系开始冷淡了,和老人相处遇到了挑战,情绪问题如冰山一角,慢慢浮出人生的水面……

于是,不断地内省、觉察、关注感受、追溯成长。学习绘本讲� 周国平说:“一个小生命的到来,是启示我们回到生命本身的良机。”是啊,小小的生命像一面镜子,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模样。因着小小的孩子,我的意念可以轻松地引领着成年的我回到童年。在童年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真切的模样,感受小时候那许许多多被遗忘或被忽视的感受。因此,我更加了解了自己内在情绪的起源、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形成路径等等。回顾成长历程,也是一种深刻的成长。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将自己在幼儿园多年的专业经验与育儿心得融合在一起,正式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概念,并在书中记录下自己多年的育儿心得与许多情感引导的真实案例。书中对很多妈妈们遇到的具体的问题给予细致的情感引导沟通范例。书中介绍的情感引导的概念并不复杂,简而言之,情感引导就是要让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懂得自身情感的重要意义,能够识别和利用不同的情绪,并能进一步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变化。

这本书不但教会我如何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更给了我关注自己情感的深刻启发,给予我反思自我、成长自我的机会。在引导孩子如何辨认情感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时,我遇到的最大阻碍在于要先控制自身的情绪和反应。通过多年的成长,现在我知道我的情绪和反应的由来,并能在大多时候及时地终止不良情绪。然而曾经,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我手足无措,心烦意乱,甚至不允许孩子哭泣,对她说“哭是没用的”,甚至大发脾气,让本就不了解自己情绪的孩子更加困惑、害怕。

这本书的开篇提到了两种类型的妈妈:控制型和放任型。控制型父母信奉的观点是:孩子就应该听爸爸妈妈的话,让做什么做什么,一切由父母说了算。他们只关注孩子的行为,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思想、观点、意见。而放任型父母面对孩子的挑战性行为只会唉声叹气,无奈地摇头,毫无作为。虽然我不是彻头彻尾的。控制型和放任型,但是在某些事情上,我却做得有些控制或放任。比如很多时候,我也会用“如果……就不能……”的句式来威胁孩子,试图控制孩子某一不听话的行为。在五岁的女儿不戴矫正牙齿的小牙套时,用过了很多情感引导的办法和故事引导的办法都失灵时,我忍不住使用威胁式的话语,虽然当时有效,但是有效期甚短。再比如,在培养孩子在餐桌前吃饭这一习惯时,我没有坚持把小宝宝按在餐椅上,而是任由她四处游走。而我却在唉声叹气,无奈地摇头。

去年8月份,我参加了德国《七个暗示小孩》父母工作坊和《七个暗示小孩》成人戏剧工作坊,麦克老师指导我们通过戏剧的形式来演绎育儿问题,他从现场随机邀请父母上台来表演自己遇到的育儿问题。几个案例中刚好涉及到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的育儿问题。戏剧的舞台效果非常直观,育儿行为和观念在小小的舞台上暴露得淋漓尽致。这种方式所带来的震撼和感悟非常深刻,给予我的启发至今难以忘怀。那么,这两种类型的父母的处理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那就是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建立起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也就无法得到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书中接下来的内容分别针对婴儿期、两三岁宝宝、四到七岁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情感引导的详细案例。在书的最后,作者建议我们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照顾自己,当然别忘了和伴侣持续二人世界时的浪漫。总而言之,情感引导的本质是尊重和同情孩子,感受孩子的感受。同样,对于我们的伴侣,何尝不是需要尊重对方,感受伴侣的感受?对于我们自己,何尝不是需要爱护自己、照顾自己,感受自己的感受?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6

班主任项老师的带领下,我积极地加入了第二期班级家长共读群。我们共读的第一本书是金伯莉·布雷恩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当终于拿到了这本书,我心里特别高兴。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迫不及待地打开目录,想把书中的内容一口气读完。

在项老师的认真指导下,我们顺利开始了我们的共读之旅。认真地朗读,仔细地去感悟,去领会。有时候虽然忙,但是大家都没有掉队,没有应付。

作者在这本书中向我们道出了培养孩子的关键密码是“情感引导”。情感引导的本质就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地表达情感,而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了解并尊重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所以情感引导也要因人而异。

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当孩子伤心时,给予最亲切的陪伴和关爱;当孩子苦恼时,给予最贴心的安慰,并及时地疏导。

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永远比大声呵斥更有效,对孩子的发展更有益。

快乐成长中的孩子,犹如小树苗,需要阳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润,需要家长不懈地关注他们的成长。不是横加干涉或一味纵容,而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帮助他。其实,教育孩子是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成年人应该安静等待孩子的内心变得平和,见证每个内心发展的奇迹。父母们不要强制给儿童不需要的东西,在给儿童足够的营养、适合的`环境之后,会发现儿童的成长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大自然给予儿童最好的礼物。

一边积极地学习,在生活中,根据孩子的情况,加以运用。效果立竿见影。虽然还有不尽如意的地方,再转念一想,毕竟她还是孩子!耐心!引导!

以前我总是很纠结对孩子的溺爱和真正的关爱的区分。溺爱是一味纵容坏习惯,比如孩子玩手机,为了哄孩子开心,不加限制地让他玩。而真正的关爱是对孩子有益的。比如孩子因没考好,很不高兴。就需要及时地沟通交流,分析、安慰。这次女儿期中考试数学没考好。我心里是怒火中烧,表面却是风平浪静。我脑海里始终盘旋着两个字“控制”。因为我知道大发雷霆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女儿回到家,我假装不知道地问她:“宝,这次数学考的怎么样?”她嘟囔着嘴说:“妈妈,这次我粗心了,没考好。”我上前搂着她说,吃过饭,我们好好分析一下试卷,订正,并且要整理到错题本上。我话音刚落,她惊喜地望着我,使劲抱着我,使劲点点头。最近回家积极地写作业而且很认真。我想假如我没能控制住,家里是不是因为这一次没考好而硝烟弥漫。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觉得教育孩子也是一个学会成长的过程,一个历练和修行的过程。也正像项老师说的,教育好孩子应该先塑造好自己。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7

在上篇我的生活:去珠海旅游,日常被两娃气个半死里我就说过,要多读一些育儿书,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少发脾气。

回来之后,利用零碎时间,重新读完了这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这本书我很早就买了纸质书,

但里面的主要观点,我还是有印象的,那就是要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

这次重新读了这本书,加上养娃已有两三年,因养娃而经历的各种酸甜苦辣,也是数不胜数,于是对这本书的育儿观念越发认同。

这里基于本书的育儿观念,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总结了做情感引导型妈妈的一个最主要的条件,那就是:换位思考,永远共情。

说的更简单一点,那就是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待你的孩子。

试问谁不想被温柔平和对待,谁不想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帮助自己?

当然绝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尤其当孩子乖巧听话的时候,基本上每个家长都可

可是但孩子撒泼打滚发脾气,上蹿下跳搞破坏的时候,家长们估计就有很多种反应了。

大部分家长都会基于本能反应,开始对孩子大喊大叫发脾气,试图用高分贝的音量,让孩子感到恐惧害怕,从而停止自己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说,我也不想对孩子大声吼叫,可是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呀,他们实在太让人生气了。

可是成年人之所以为成年人,不就是因为具备了孩子没有的控制情绪的能力,具备了孩子没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呀。

如果你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经常情绪失控,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呢?

如果会反思,那就好办多了。

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够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当前的情况,就应该会知道孩子有多无助,有多希望被理解同情。

他们哭闹不止,可能只是因为他觉得饼干就应该是圆的,而你却把它掰成了两半,然后自己还表达不出来;

他们到处乱跑,可能只是因为他们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又好奇心爆棚,喜欢探索未知的领域;

他们吃饭不专心,可能只是因为年龄上的限制,导致他们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二十分钟左右;

他们自私不愿分享,可能只是因为每个小孩发育过程中都会有的占有意识。

当你能够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对孩子表达理解和同情,其实很多时候就能让孩子从暴躁的小狮子变成乖巧的小白兔。

因为对孩子表达理解和同情,会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没有被轻视,因而会觉得倍受尊重,这种被尊重的感觉,会消弭孩子绝大部分的`消极情绪,从而使孩子更容易听从大人的忠告。

当然每位家长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求每位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每个问题时,都情绪稳定和理解共情,未免也太强人所难,但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去减少家长情绪崩溃发脾气的次数。

至于要如何表达理解和共情,每个家长可能方式都不一样,但注意语气一定要是平和的,带着关爱的。

如果你虽然对孩子说:“我知道他们拿了你的玩具,你很愤怒难过是吗?你需要妈妈帮你吗?要不要抱抱呢?”,但是语气却是不耐烦的,恶声恶气的,那孩子也不会被安抚下来,反而会觉得妈妈其实并没有理解自己,也并不想帮助自己。

毕竟孩子有消极情绪的时候,也最是需要被爱的时候。

希望每一个父母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对自己的孩子有多一点的了解,才能帮助孩子在打怪升级的成长过程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8

本周阅读书目,来着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是我无意中碰到的,我原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和孩子玩耍的书,读来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教给我们一种叫作“情感引导”的方法来教育子女。

仔细想来,我们当教师要教师资格证、行车需要各类等级的驾驶证、医生要有行医许可证……世间各行各业似乎都有门槛,需要持证上岗,很多人为了做一份工作会去学习、读书、考研。但其实人生中哪一份工作会比做父母更重要呢?不经过学习就当父母,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

如果稀里糊涂地当了爸爸妈妈,面对孩子带来的种种问题一定会束手无策。凭借本能,我们可能会发脾气,可能会纵容,可能会不理他。但从专业的角度讲,这都是错误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读书就是为了解决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两个有趣的观点:

一、教育时机

原来培养一个人最重要的时机不是在他做错事的时候,而是在他做对的。时候。当孩子做对的时候,我们要珍惜这个机会。告诉他这样做是对的。并且告诉他为什么,这个孩子才能变得越来越自信,并且积攒大量正确的行为,他跟这个世界是和谐的。

比如,孩子今天自己突然跑去读书了,没有人逼他。那么这时候我们要赶紧去固定他的这个行为,用反应情感的方式告诉,今天表现的这个行为就叫作坚持。你真棒,你善于坚持,你肯定能够学的好。当孩子感受到了坚持本身也带来了成就感、也有乐趣的时候,他才能够学会坚持,他做别的事也会表现出坚持的行为。所以孩子的种种情商、种种行为模式都是通过我们一点一滴不断地发掘,不断地确认,才能让他学会的。而我似乎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存在的问题,认为就像发现小树歪了扶一扶,树杈过多剪一剪。我们整天对孩子的错误和缺点特别的敏感。而对他们做对的事,对他们做的很好的地方、表达出天性的地方,我们没有感觉,这是我们作为家长的问题。换位思考,我们是否也是在夸奖鼓励肯定中得到更多想要走下去的动力的呢?

二、夫妻关系优于亲子关系

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都 这种为孩子好的方式,不仅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孩子的心里创伤。让孩子觉得最安全的方法是父母的关系好,父母的关系好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所以告诫自己千万不要为了管教孩子的事在孩子面前跟家人吵架,而应该在孩子不在的时候,跟对方好好探讨一下这件事。

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整天纠结在痛苦当中,改变随时都有机会让家庭变得不同。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9

如果你正因教育孩子感到焦头烂额,如果你想改善渐行渐远的亲子关系,你可能需要这么一本好书来指导你和孩子交流—《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第一次一字不漏地读完了这本书。拿到这本书时,看到题目以为文中讲的是父母怎样陪孩子玩玩具。但翻开一看“情感引导”四个字吸引了我,决定好好地把这本书读完。

我是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妈妈,对“情感”二字特别熟悉,但“情感引导”却很少实践过,不知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有“情感引导”这样的方式。

作为孩子的首位教育者和引导人,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至关重要。采用情感引导的家庭规矩分明,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坚韧、听话且善于交际。

“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认知情感,表达自我。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在生气的时候,而要让孩子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父母的示范、引导和帮助。

书中提到的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都没办法给孩子示范正确的认识情绪的方法。其实,在自己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两种方式的影子。如盛怒之下,会命令、威胁、放任、否定等。常常想着要做到温柔而坚定,但有时情绪还是会失控,当心情不好时,儿子的任何举动都能让自己一点就着。都说天使宝宝和魔鬼宝宝,估计在我儿子幼小的心灵中,一定也有一个天使妈妈和一个魔鬼妈妈。“温和且坚定”,首先是要温和的,无论遇到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失控,要不都管不住自己,还怎么去帮助一个孩子呢。而且要让孩子知道,妈妈这样做,不是在惩罚你,而是给你设定一个界限,就是书中说的,温柔教导,适当约束,同时,还是坚定的,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妥协。一定要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能够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真正做到理解他、尊重他,而不是与他站在对立面,教育他、指责他。也许最标志性的动作,就是在与孩子交流时,你是蹲着平视他的眼睛,还是站着高高在上的。此外,这本书中还提到了原生家庭对婚姻、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与爱人吵架、与孩子发脾气,都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勾起了自己童年生活留下的'潜意识,因为小时候的自己受到了伤害,我们却不愿意去面对,所以只用吵架、生气来对付过去。其实,父母已经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最好,没有哪个父母是有意要伤害子女的,他们可能也只是不知道仅仅给子女提供最基本的抚养还远远不够,所以也从来没有想过怎样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子女。人无完人,自己既然认识到了问题,就只有正视内心、不断自省、解决问题才是最直接的出路。

育儿之路漫漫,很幸运,读完这本书,我真正地明白孩子们并不重视智力玩具或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我们这些父母的陪伴,在育儿之路上又多了一个宝藏。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10

孩子都喜欢玩沙玩水,这点基本上是无可厚非的,Allen也不例外。但是一直以来Allen都不喜欢洗头,尤其是三岁之后连洗澡也不喜欢。我并不困惑为什么不喜欢洗头,因为每次洗头的时候水多多少少会弄到眼睛和满脸的水,这会让他超级害怕和不舒服,尤其是婴儿时期洗头都是全家出动,捏着耳朵,爸爸抱着,妈妈冲洗,已然让他觉得洗头是件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是身体全部被父母控制着。慢慢的长大,泡澡也变成了淋浴,他很乐意拿着花洒喷喷喷,但是踏出洗澡的那一步越来越不被小家伙喜爱。

在看《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前,我们就已经试过很多办法,而且也都差强人意,成功地让他洗澡。在看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后,我算是更加清晰了自己使用的方法。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主要讲情感引导的有效性。在我看来,何为情感引导,我的体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寻求合作成长,达到共同的目的。

在看书之前,我很不理解Allen为什么不洗澡,现在就我不完全的分析,

1.他要求洗澡可以,不要洗头;

2.当他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一定要给予一定时间空间让他接受洗澡的事实;

3.洗澡的舒服对他来说远远没有不洗澡来得舒服,不仅需要给他讲述洗澡的好处,还需要给他洗澡的环境和条件以更充分和他接受的安全,比如:带着他最钟爱的托马斯去洗澡,让他爸爸陪着他一起洗澡,洗澡水温(可视)是他已经接受的洗澡的温度38度,等等。

书中也提到了,寻求孩子的。合作,情感的引导前三个要素:播种——观察和判断——倾听。勤加练习,熟能生巧,受益匪浅。

练习播种。预防是关键,像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有分享,如何让孩子顺利地离开玩具,我运用的是手机的闹钟,让他知道喜欢上闹钟,并知道闹钟的作用,当真正使用闹钟时能够遵守自己设定的时间。试想,我们成年人在生活中,被一个事物迷住,比如玩手机,我们用规定时间的办法是否是能见效的一种呢?提前告诉你的孩子:“夏天出汗,你可以玩泥沙,晚上必须洗澡。”

观察和判断。如果是在孩子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你让他离开,换作一个成人,也需要时间来接受,这时不得不为,你可以给孩子以选择,让他自己来做决定。比如,孩子正在玩托马斯,你可以说:“Allen,你现在正开着托马斯前往多多岛,如果是Abby,我也不愿意离开,怎么办呢,你愿意带着托马斯一起去洗,或者等五分钟你送完了托马斯再去洗呢?” 三岁半的小孩可能已经会和你周旋了,回你:“都不要!”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都不要的时候,开心之余(小家伙会谈判有自己的小心思了),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方法去引导他,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去做沟通。“哇,都不去,今天我们去挖了宝藏,泥巴里有好多灰;Allen还带托马斯去运了泥沙,随风扬起了好多沙;我们还扒在石头上看小蚂蚁(去回忆今天一天干过的事情);洗了澡我们才能上床,那Allen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呢?”

“托马斯一起洗澡。”

“好!”

倾听。重复对孩子来说是做好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最锻炼家长耐心的时候。Allen可以无限重复“亨利进隧道”不愿意出来的情节。看到小沟渠会讲,看到下水道会讲,看到车子过山洞会讲,一切能和隧道挂钩的都会讲,一讲就是整集的托马斯给你讲出来。真的是无限考研, “尊重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而我也从中学会了去听每次讲的不一样的地方,去发现他的成长,去尊重小家伙的热情分享。此处还推荐《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记住,你的一点一滴,孩子比你自己更加敏感,不要试图去敷衍他们。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11

疫情在家的日子断断续续读完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刚开始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和孩子玩耍的书,读完后原来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教给我们“情感引导”的方法,本书从情感引导的误区入手,引出什么是情感引导,以及如何通过情感引导的方式,和孩子建立起一生的亲密关系,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培养出快乐、友善、坚强、自立、合作、有责任感的孩子。作者在这本书中向我们道出了培养孩子的关键密码是“情感引导”。情感引导的本质就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地表达情感,而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

首先在书的开篇,作者指出了情感引导的四个误区:第一类误区:控制和放任。比如对孩子说:“我数到三,收住你的眼泪!”或者感叹:“唉,那个孩子就那样了”。第二类误区: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跑的不小心摔倒了,就说:“就轻轻摔了一下,能摔多疼?”第三类误区:对孩子运用贿赂的手段。比如“哪个小朋友做的好,就给他奖励贴贴”。第四类误区: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比如游戏中孩子捣乱,把他拉到旁边,不让他参与后面的游戏。控制、放任、贿赂、威胁等,是我们常用的手段,如果长期这样极可能导致孩子无法恰当地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从而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书中指出情感引导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表达顺畅,减少发脾气的现象,促进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让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让孩子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等等。当我们学会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会为孩子打造一件“保护盔甲”,在逆境时让他能够更快地从消极的情绪和经历中恢复过来;会让孩子学会忍耐,同时还能提高他们控制冲动的行为,他们会更合作、自立且有责任感,在学校里学习也会更专心、也学得更轻松。

所以我们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老师,在对孩子的情感引导教育中,首先要学会聆听,当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能够有倾听的想法,学会去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说:蹲下来,跟孩子的目光平视,再问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感觉?“老师能够理解你现在很生气,老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对吗?”“老师知道你疼,对吗?”当我们能够准确地反应出他此刻的感受,孩子的`情绪也会逐渐地下降。班里的新生王子怡小朋友,开学的前几天里每天来园后都会哭,要回家,要奶奶,甚至有时连饭都不吃,我把她抱在怀里先倾听并了解她的想法:“你现在最想做什么事情?你是想奶奶了是吗?老师知道你现在就想见到奶奶,其它的事情都不想做。”然后再去慢慢的引导她,结果她的情绪果然好了很多。作为幼师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每次表扬孩子时不要只是简单的说你真棒,要告诉他现在的这种感觉就叫做成就感,很开心吧,你刚才的就叫有耐心,有耐心很重要啊,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呢,要多问问孩子的感觉,引导孩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的表达能力对于之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要让他们习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怎样的情绪,表达出来就是释放的过程,对孩子今后的路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当孩子伤心时,给予最亲切的陪伴和关爱;当孩子苦恼时,给予最贴心的安慰,并及时地疏导。

自上班以来五年的工作中,也遇到过很多类型的孩子,他们的思想天马行空,每天也会产生很多问题,自然而然产生很多负面情绪,我不断尝试对他们进行“情感引导”,注意说话方式和谈话内容,与他们产生“共情”,引导他们自己表达情感和想法,自然而然解决问题、消除负面情绪。就像这本书后记所写的那样:育儿之路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学习和改进,任何时候改善亲子关系都不晚。因此,请伸出你关爱的双手,给予他们温柔的指引,并认真地看待孩子的情感。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南风效应”: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吹出了刺骨的冷风,行 教育孩子其实也是一样:让我们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柔,润物于无声!给他爱,给他力量,给他信心,你会发现南风虽然柔和无力,却能化为绕指柔,让孩子在风中起舞!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