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读后感450字(精选8篇)
今年的暑假我阅读了曹文轩的少年长篇小说《草房子》,这本书的背景反映的是中国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作品主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
看完了这本书,我被鲜明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故事情节深深打动着。我从中有两点感触。
其一:展望今天的幸福生活,与桑桑所在时代的对比,简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时经济条件落后,物质缺乏。当时农村都是草房子,而如今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瓦房;那时就连自行车都是稀有物品,全村只有经济条件好点的杜小康家有一辆自行车,而如今经济飞速发展,许多家庭都开上了小轿车了;那时人们一年只有两季的衣服,即便是春天的天气再热,但还是要穿着厚厚的棉衣,没有春天的换季衣服,而如今穿衣服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大家都穿得光鲜亮丽的。我不由得感叹: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我们更要珍惜。
其二:当时的桑桑生活很辛苦,但他的童年有许多难忘的回忆。他把碗橱改成了鸽子窝;偷家里蚊帐做渔网捕鱼;三伏天穿起棉衣、棉裤、戴上棉帽,成为校园里的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桑桑的童年过得是那么的充实快乐。而如今我们的条件越来越好,但缺少了桑桑的那份童真,节假日被补习班排得满满的,真想拥有桑桑那份纯真的快乐。
《草房子》让我对以前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我更加懂得现在生活的美好。
在这个欢乐的暑假,我读了曹文轩叔叔的《草房子》。这本书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久久不能忘记。
草房子的主人公叫桑桑,这部作品就是围绕他写的,写了他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六年中,他亲眼目睹了高傲的杜小康对命运的不屈。在其中,我感受到了杜小康和厄运抗争时的悲怆和优雅,更感受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
在这里面,令我感受最深的人是秦大奶奶,她总是受到学校里人的白眼,可是,最后却为了油麻地小学的一只南瓜而献出了生命。这就是秦大奶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所闪耀的人格光彩。
在里面,我觉得我很像里面的桑桑一样,非常的调皮,有时也会小肚鸡肠。在我上学的时候,我看见一个同学的朋友非常多,于是就很嫉妒他。他经常送些小玩具或糖果给其它小朋友,我觉得他是拿东西来收卖朋友。找出他不对的地方,我也开始效仿他并“忍痛割爱”,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和“卡片”玩具去收买他们,让其他人不要跟他玩。其实我也知道这样的友谊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不是真正的友谊。这和桑桑与杜小康非常像,让我懂得了做人不要小肚鸡肠。真正的友谊是要对别人真心付出不求回报,别人也会真心对你。
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童年时光,用真情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
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在我橙色的书桌上,我放下书本,一组组画面不断地在我的眼前呈现:直立的棉裤筒,毛茸茸的小油鸡,被凤仙花染红的指甲,躲在草丛里的小偷,威严的童子军,冬阳下的骆驼队……我仿佛听到英子的清脆而欢快的声音。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奶奶的作品,它主要讲述了小英子,也就是作者七岁至十三岁在北京城南的童年往事。林海音奶奶用清新优美的文字向我们打开一幅老北京的画卷,它像一阵夏日的凉风把我吹进遥远的老北京。《城南旧事》共分为:《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五部分。我最喜欢的是第一篇《惠安馆》。
《惠安馆》也是全书最长的一篇,主人公英子刚来北京不久,宋妈和妈妈时常带英子去买东西,每次路过惠安馆,都会遇到疯子秀贞,时间久了,英子和秀贞成了好朋友,经常找秀贞玩。但这个行为受到了宋妈和阻止,因为在她们眼里,秀贞是个疯子,别说靠近。就连多看一眼都不行,但在小英子眼里,秀贞和张家李家姑娘没有两样,只不过她时常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的行人。
明明是同一个人,为什么大人们觉得秀贞是“疯子”,而小英子却觉得是个普通的大姑娘,而我又觉得秀贞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每当我看到这里,忍不住想到三年级下册的课文《画杨桃》中老师的话,“看得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就像平时,我们经常一有空就想玩游戏,父母总是不停地阻止,有时还严厉地批评,我们都会不服气,甚至发脾气。也许这时候,父母想的更多的是后果,是应该和不应该,而我们图得的是一时的快乐,只有喜欢和不喜欢。
我想:惠安馆的“疯子”,就像一面小镜子,照射出人间的真善美。小英子是单纯善良的,她看到的人也是善良的,所以她才会和秀贞交朋友。
周末,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南京图书馆,这里什么书都有,是我闲暇时光最喜欢去的地方。
走进图书馆,我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如同一块块面包似的书上。都是我爱看的书,《丁丁历险记》、《杜利特医生》、《笑猫日记》……,简直眼花缭乱,我想到老师说的话,要看有营养的书!对,我开始细细地翻阅各种各样的书。就在这时,一本书脱颖而出,映入了我的眼帘,《城南旧事》!我一向喜欢看有关回忆或略有伤感的书。“旧事”这不正是带有回忆性的吗?我从书架上抽出这本书,猜想它是否有关童年,捧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起来。
这本书讲述的是关于一个小姑娘林英子6到12岁时发生的故事。住在北京的小姑娘林英子先后遇见了秀贞、妞儿、兰姨娘等朋友。然而不幸的是,这些好伙伴最终都由于各种原因而与英子分离了。英子的童年时光是和这些好朋友一起渡过的,朋友们的一去不复返,也意味着英子的童年也一去而不复返。我斜靠在书架上,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我被英子深深地吸引了。英子是一个聪明、勇敢、善良的人。她敢于抗争,敢于伸张正义,富有同情心,她用她那充满童真的心灵去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无论那个人的身份、地位。在我心中,英子就是一个完美的女孩。随着亲人朋友的离去,英子也体会到了她做为家中大姐的责任,令我无比钦佩。
《城南旧事》这本书表现了人间的真善美和儿童的天真可贵。这本书中的文字是美好而又平凡的,每个字里行间都散发着温暖的气息,把我带进了二三十年代的老北京。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词藻,而是用了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老北京的动态素描,尽管黑白,但依旧生动、逼真、深刻。
于是,在温暖的阳光下,我将它带回了家。
读《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有感
我曾经读过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从中受益匪浅。凯勒用对生活的热爱,热情的态度写下了这本书,劝戒世人应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
海伦非常不幸,在她19个月大时失去视觉和听觉后,就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失去了联系,只能在黑暗中度过每一天,这使得她的脾气变得古怪、粗暴、无礼。有一天,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教会她认字,学习知识。当海伦领悟到“水”这个她所认识的第一个字后,便开始了对知识、对世界强烈的渴求,开始了迫不及待地认字、阅读。对知识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中竟然学会了多国语言,阅读了多部文学和哲学名著。这些知识,像一道道阳光,点亮了海伦心灵,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我们生在福中不知福,既能看到充满阳的世界,又能听到各种美妙的声音。我们还有什么遗憾呢?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虽然凯勒看不见,听不到,但在她顽强,不向命运投降,自强不息。我相信她的世界也会充满阳光、充满笑声。海伦的一生,是在黑暗中度过的,但她并没有放弃生活,坚强地站起来,面对黑暗,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命运的勇气,
给世人留下了一段永不遗忘的凯歌!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无论是忠贞爱国的岳飞,还是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只要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
千百年来,有哪一个不爱自己的祖国,有一个不为自己的祖国而奋斗,他们把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志向与前途都是跟祖国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是你不保卫祖国,做了亡国奴,阶下囚,连人格,和自由都得不到了,更别说自己的前途和幸福了。如果你出卖祖国,那也就把自己的灵魂卖掉了,在这片有你祖辈生息的国土上永远不会有你的归宿。等到你离开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异域的孤魂野鬼,你背叛了祖国,也就等于你永远失去了祖国。
爱国需要英雄,但爱国不只是豪情壮举,特别是在当今的和平建设年代,爱国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甚至简单、普通到人人可为,爱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摸不着看不见,不是非要到战场上去。在生活中就可以为祖国做贡献。比如:平常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砍伐树木,不浪费食物,省下来的钱就可以为人民做更多的好事。我们合理处理自己的废品垃圾,不随地乱扔废弃物,就能减轻国家的环境污染。我们都认真遵守交通规则,就能缓解交通堵塞,避免交通事故,做到既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所伤害,每个人和他们的家庭就能更和谐幸福。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不懂就问,锻炼身体,长大以后就能更好地报效祖国,为人民创富!
让我们都能拥有一颗爱国心,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去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写的一部非常感人的书,读完后,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书中的快乐,幸福,悲伤,离别,无助的感觉。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时候的孩子到游艺园里看露天电影,听戏,玩耍……这一切,都是作家林海音在书中描绘的景象。读着,我渐渐的走进了书中:英子跟着爸爸妈妈从日本来到了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小胡同中,这里的一切都令我感到好奇,惠安馆的疯女人,常被打骂的妞儿,藏在草丛中的小偷……他们都与英子朝夕相处,但最后却一一离去。
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惠安馆的疯女人秀珍,她苦苦寻找着自己的孩子,从未放弃过,就算别人都以为她疯了,也不以为然。秀珍为她的小桂子做了多少衣服!那都是她用一针一线缝出来的。那密密麻麻的针线里包含的是浓浓的母爱,是浓浓的亲情,是对个人命运无声的抗争!因为秀珍举止反常,所以没有人愿意跟她做朋友,但在英子的眼里和她在一起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林海音用英子童年的眼光,表达了当时社会的无奈。
可以说,她的思想像金子一样闪光,像玛瑙一样纯洁,像水晶一样透明,像牡丹一样鲜艳。而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主人们,随着科技的发展,脑子也越来越复杂了,网络侵蚀了我们大脑的灵魂,使得我们不能像英子一样拥有快乐,童年便在时光的步影中消失了。也许,童年是贫穷的,也是富有的,这样认为的人可以是贫穷的公爵,无知的智者,也可以是最富有的穷人。
时光飞逝,纯真美好的童年记忆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本《城南旧事》成为了我告别童年,走向少年的人生坐标。当我回首往事,只有那些纯真美好的记忆,像一张张老照片刻在心底,成为我童年的宝贵财富。
前几天,读了《草房子》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桑桑是一个聪明、调皮、爱捣蛋的孩子,整天满脑子胡思乱想,做出奇怪的事情来。比如用自家的碗柜做鸽子的家、把蚊帐做成鱼网、夏天穿着大人的棉袄做莫名其妙的动作、瞎唱一些乱七八糟的自编歌、把爸爸年轻时得到的笔记本当什么来用……然而,每次被妈妈训责以后,过一段时间老毛病却又犯了,母亲的责骂简直对他来说没有一点效果。
桑桑他们班的班长杜小康,家里的条件本是油麻地小学还算富裕的,可是因为家里的突变,使他不能上学,而要离开油麻地,去400公里以外的地方养鸭……在杜小康走之前,他撕心裂肺的喊声:“我要上学。”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当时,他哭了,我也哭了。而且,杜小康还是一个很诚实敢作敢当的孩子。有一次,他和桑桑在稻草堆那边***,结果起火了。当桑校长问是谁干的的时候,杜小康和桑桑都在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杜小康承认了错误。就因为这桑桑回家后被他的爸爸—桑校长打骂了一顿呢……
陆鹤因为没有长头发,被大家称为“秃鹤”,经常被大家笑话。但是,他凭着自信让所有人刮目相看,谁说没头发就丑,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对尊严的执著上的。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使我认识了许多天真可爱的孩子;我看到了令人落泪的真情;我明白了同学之情应该互相帮助;我知道了师生之间,应该友好相处……
想想他们我们是多么幸福啊。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学习杜小康爱读书的好精神,发奋读书;一定学习“秃鹤”有一颗自信的心,相信自己就会成功。我一定会学习纸月尊敬长辈…。。总之,这本书中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我一定会努力的向它们靠近的,争做一个优秀的四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