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爱岗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7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仅供参考。
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勇敢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我从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探索。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让我印象深刻。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触很深,以前,我曾很天真的想,战争多好呀!战争既可以掠夺国土,又可以增加威名,真是一举两得!《战争与和平》使我明白了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美好,和平是最可贵的,当和平的土地上硝烟袅袅升起时,也就意味着战争的开始——人们纷纷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孩子眼中也都流露出了惊恐的神色,人们断水断粮,食不裹腹,一切都是那么的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和平,多么神圣的名词!
我愿是一名和平使者,使各国都建立起友谊和信任;我愿是一只洁白无暇的和平鸽,带着和平的使命飞向四面八方!读罢《战争与和平》后。
利用寒假这一段宝贵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长达一百二十万字的著作《战争与和平》,不禁松了口气。这部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的恢宏巨制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并以一八一二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当时一系列的大事件。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看完整本书,我习惯性地闭上眼睛,脑海里却只有那么少数的几位如此真实和鲜活角色让我无法忘怀。这几个人物贯穿整本书的情节,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在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中,都经历了一场身心战争与和平的洗礼。
我忍不住想说说皮埃尔这个人,他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在上流社会过着衣食无忧却混沌不堪生活的皮埃尔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实再扮演着太多太多的角色:贵族、私生子、超级富翁,官场可怜的政治工具,公益者,战争俘虏,侵略者的朋友,好丈夫……
读完了这本书,我接二连三地冒出了很多感触,就如:小时候的我,总觉得战争这件事其实一点也不算是坏事,因为战争既可以掠夺他国的国土,又可以增加威名,真是一举两得!当读了《战争与和平》后,每当翻阅到那些描写残酷战争的篇章时。
无论是《战争与和平》,还是《安娜。卡列宁娜》,托尔斯泰一贯秉承他的风格—把笔墨放在生活富有却内心空洞黑暗的贵族和受尽压迫的奴隶身上,这应该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出身贵族的他早已看透所谓上流社会并且能深切体会到下层社会的疾苦,可以说他本人对贵族生活深恶痛绝,所以才写出了那样深刻的文字。
《安娜。卡列宁娜》中男主人公伊万诺维奇青年时善良正直,却在欲望驱使下占有了卡秋莎,并最终抛弃了其母子。后来的日子他从不曾想起这些年少时的事情,也不曾忏悔,无忧无虑地流连于酒宴舞会,偷情、酗酒、追求贵族小姐,纸醉金迷,堕落不堪。直到有一天他作为陪审团审判了自己沦落在风尘之中的初恋情人卡秋莎。然而,由于他的漫不经心,致使这个无辜的女子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他也正是在流放之前去探望她而慢慢厌恶了现有的'生活,开始怀疑一切的一切所具有的真正价值。最终,卡秋莎流放,他变卖家产相随。
西伯利亚的风,寒冷万分,夹着雪花、走在冰上。远东的冬天,眼泪也许在流出眼眶前就已经结成了冰。他开始想象自己那从未谋面的孩子,也开始每天如仆人般照顾着妻子,希望博取她的原谅。我想,他在内心深处是爱她的,可是她还是一直拒绝他的求婚,她不希望他的生活因此受到影响,他的名誉土崩瓦解,她只能把爱藏起来,让初恋的爱人永远在心中的某个角落静静绽放,纯真美好。
一路上,他经历了很多。贵族的心死了,作为平常人的心灵又复活了,灵魂也跟着复活了,人生亦得到救赎。最终的结局亦喜亦悲,卡秋莎找到归宿,伊万也开始了新的生活。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永远没有十全十美,就像一句西方谚语:“你不是上帝!”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黑暗与沉沦,只有洗净这些不见光的污垢才能改变一切。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这个小孩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 庸 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笔耕不断,曾著有多部佳作,但就知名度而言,《战争与和平是》一部脱颖而出的鸿篇巨著,它被誉为“一部史诗级般的巨作”。托尔斯泰在最后对历史、民族的总结中,提了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一门关于各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生活学问。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主题-——战争与和平深刻关系。
这本书一方面以虚构的瓦西里、罗斯托夫、别祖霍夫、博尓孔斯基四个家族的生活为主要线索,恢弘地反映了19世纪初期的俄国生活,构成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作者歌颂了俄国人民抗击拿破仑入侵的英勇的气概,并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放置于战争这一特殊阶段,塑造出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小说中出现的四大家族以及和四大家族相关的贵族人物,被作者有意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趋炎附势、投机取巧为代表的瓦西里家族,他们不顾祖国的安危,在国难之时仍沉湎于享乐之中;另一类则是以国家为重、勇于在危难关头为国家排忧解难,甚至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祖国献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东西。作者在赞美这一类贵族人物的同时,也不忘描写普通人物中的杰出代表,这些普通士兵在战争中表现出的不畏牺牲、英勇果敢的高贵品质和那些身处高位却卑鄙胆小的贵族统治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战争”与“和平”这两个词则生动地展示了战争前后俄国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我读过许多的书,可从未读过以两个主题交织而成的作品,伟大的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让我开了眼界。《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真是名副其实!
无论你的理想有多伟大,无论你付出多少努力去探索,你最终都会回到平凡的潮流中,被大潮裹挟着消失在这个时代的潮流中。下面就来说说《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大家千万别错过。
托翁反复强调,历史不是英雄史,英雄也不是时代的操纵者,而是时代的产物。所谓成功者能看透时代的本质,懂得潜在的“力量”,顺应时代潮流。
战争是一项具有不可估量的、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太了解它的静态,更别说它处于动态变化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分析往往不能带来预定的效果。
安德烈和比埃尔一样,对现实生活并不满意,却一直在努力给自己生活一个理性的解释,让自己能够接受当下的生活,并给生活赋予丰富的意义。
安德烈死前接受了上帝的救赎,比埃尔沉浸在日常生活的幸福中,以政治改革作为自己的使命。虽然最终没有找到“理性的`解释”,但也已经达到了他想要的结果。
在寻找的过程中,安德烈发现了“真相”,就是娜塔莎的纯真,但这种纯真间接性地导致了他的死亡。而比埃尔首先发现的是“善”,并且加入了教派,妄想通过“善”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自己还是一如既往的虚伪。
安德烈临死前意外的与阿纳托利和娜塔莎重逢,这些曾经给他带来伤害和痛苦的人,也同样面临着痛苦。当安德烈感觉它不是“恨”,而是“爱”时,那正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并用“美”去拥抱生活。
失去一切后,比埃尔遇到了天真乐观的普拉东。比埃尔放弃了对理性思维的盲目追求,开始学着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切的努力,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吗?不!最终,我们只能与生命达成一种理解,而获得内心的平静,这也算是一种投降吧!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机会是探索俄罗斯社会的出路,但我总觉得这种观点太片面了。在我看来,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是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政治学、经济学、军事科学甚至宗教研究等。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从结构上来说,要处理如此庞大的作品是非常困难的,但托尔斯泰却能以他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来回穿搭。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艰难的大场面,如战争、舞蹈和宴会。他可以用很短的话说出每个人的性格和心理,但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没有条理,这是其他作家无法企及的。
在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一直保持着简约而有特色的风格。虽不清晰,但内涵深刻,让人第一眼就知道是托尔斯泰写的,比莎士比亚的文字强多了。
在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优越性。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角色,包括那些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斯,都有自己的性格(这一点很难做到,其他小说如《战争与和平》、《红楼梦》也取得了类似的成就)。其次,书中很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比如皮埃尔,从单身到已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前到战争中期再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放生,从一开始的青春容颜到后来的急于揣摩,他的性格始终处于无法阻挡的状态。他每经历一件事,就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己的蜕变。再比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巨大的变化,比如参军、受伤、失去妻子、爱娜塔莎、变心、死亡。与皮埃尔相比,他的性格变化突然,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和他自身的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尤其是她嫁给皮埃尔后,从活泼、快乐、会唱歌跳舞的姑娘变成了蓬头垢面甚至吝啬的母亲,以至于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都很惊讶。然而,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有多不可思议,我们都会发现它们是合理的,没有任何异议。似乎一切都应该是这样的。而且,无论他们如何变化,皮埃尔或皮埃尔、娜塔莎或娜塔莎、安德烈或安德烈,他们与生俱来的根本特征永远不会改变。这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能从客观的高度客观地描述和观察人物,而不是因为任何主观因素而刻意塑造。
103010是什么工作?托尔斯泰曾说:“它不是传说,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编年史。003010只是作者想表达的形式,可以表达他想表达的东西。”他说的是实话。孟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吾言刚出。”文字可以表达意思,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灵魂重要。后人读《水浒传》,常被称为史诗,其实违背了图恩的意愿。真正了解《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它是思想的结晶,而不是文学。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两个多月以来如饥似渴的阅读历程,我终于啃完了这部洋洋洒洒一千二百余页的煌煌巨著。心灵仿佛也进行了一场超越时间与空间桎梏的旅行,仿佛我亲自来到了那个传奇而又动荡的1805与18____年,骑着一匹雄健强壮的哥萨克骏马,来到一个视野开阔的高地上,眺望着远方弥漫着硝烟、激荡着金戈铁马的奥斯特里茨与鲍罗金诺,看着拿破仑的运筹帷幄与库图佐夫的高瞻远瞩,用自己的心脏与热血感受着俄罗斯,这片伟大而又广袤的异国土地上在两百多年前发生过的荡气回肠而又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既令我柔肠百结,又令我倍感雄心勃勃。
《战争与和平》无疑是托尔斯泰最富盛名的一部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很少有小说能够出色地做到将书中的人物如同树木扎根于大地一样毫不突兀地融合进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国家与民族中,《战争与和平》就是这其中的集大成者。全书紧紧围绕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与华西里这四大贵族家庭展开,描绘了一幅恢弘壮阔、精彩纷呈的俄罗斯民族的历史画卷,其间,无论是气势磅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还是扭转乾坤的鲍罗金诺会战,以及莫斯科的大火,拿破仑的溃败,托尔斯泰都用他那支被上帝赋予了无限魔力的笔进行了生动翔实的描写,令人读来宛若身临其境。
托翁在开始创作这部鸿篇巨著时只有37岁,正是一个男 这部连罗曼罗兰都为之赞不绝口,甚至被誉为“近代的《伊利亚特》”的小说何以享有如此崇高的荣誉?正是因为托尔斯泰在这部巨著中倾注的烈火般热忱的爱国热情与简直堪称巧夺天工的文学手法无时不刻地感染着读者,令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心脏搏动的最强音。在这部属于俄罗斯民族的史诗当中,托尔斯泰刻画了无数个有血有肉、跃然纸上的人物,古灵精怪、美丽顽皮的娜塔莎,忠厚睿智的皮埃尔,理性坚毅的安德烈公爵,骁勇正直的尼古拉,悲天悯人的玛丽亚公爵小姐,无不让读者印象深刻。这些性格鲜明、个性迥异的人物共同演绎了那个时代与社会的悲喜剧,并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历史、哲学、爱情、人生、死亡的思考。
《战争与和平》的经典之处首先就在于它刻画人物与叙事的高明,这一特点在小说的开篇安娜。舍勒家进行的上流社会聚会便可见一斑。首先托翁通过聚会上人物的对话便一阵见血地点明当时拿破仑蠢蠢欲动,大战前夕的欧洲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历史与时代背景。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出了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皮埃尔与安德烈公爵的粉墨登场。这是整部书第一个对人物群像的刻画,在此我们便不难看出托尔斯泰塑造人物的深厚功底。首先皮埃尔介入上流人群的谈话,并忽视上流社会的交际原则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关于当前欧洲时局的高谈阔论,开诚布公而又无比鲜明地将皮埃尔年轻气盛、富有见地与哲思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安德烈公爵对于周围那些只会自作聪明地夸夸其谈的庸俗贵族表现出来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自己近卫军事业表现出来的执着与坚定,我们俨然看到了一个卓尔不群、壮志凌云的年轻人形象。当然,一个优秀的作家绝对不可能仅仅将目光投入到主要人物身上,正像一部戏剧,如果仅仅是主角大出风头、独领风骚,而配角都毫无个性可言,那么这部戏剧同样是拙劣而失败的。所以,托翁对每一个配角都给予了充足的发挥与表现的空间。比如安娜舍勒、莫特玛子爵、华西里公爵的女儿海伦以及伊波利特男爵,同样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因此我们看了之后会马上说,哦,原来安娜舍勒精于交际周旋,莫特玛子爵彬彬有礼、善于讲俏皮话,海伦高贵美丽但是虚荣愚蠢等等。仅仅是这样一个开篇,托翁就明确了叙事的时代基础,提供了人物广阔的活动舞台,同时也通过安德烈与皮埃尔不同的人生际遇奠定了战争与和平这两条主线的线索,实是令人叹为观止。
不但是单个的人物,托翁所塑造的四大家族也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以皮埃尔为代表的别祖霍夫家族,是一个理想式的俄罗斯传统贵族式家族。以娜塔莎、尼古拉为代表的罗斯托夫家族,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小贵族式家庭。以安德烈、保尔康斯基老公爵为代表的家族是传统的俄罗斯严肃刻板、兢兢业业的爱国者式贵族,而华西里家族则是典型的上流社会虚荣势利、奢靡无度的带有贬义色彩的贵族家庭,这四种截然不同的贵族家庭� 而通过四大家族成员的思想与言行,他们彼此之间的爱恨纠葛与人生轨迹,便描绘出了那个时代的人情风貌。
四大家族成员的命运道路各自迥异,然而最终却又实现了理想的殊途同归。皮埃尔在结婚后被不忠的妻子欺骗,思想与精神上感到分外痛苦,犹如被困在了一个金丝牢笼中。后来加入共济会寻求升华与解脱,却又毫无进展,在与罗斯托夫家的交往中他爱上了美丽轻灵、富有魅力的娜塔莎,却苦于自己家庭的累赘无法表白。后来通过占卜异想天开地以为自己将终结拿破仑,率领民团参与了鲍罗金诺会战,甚至留在莫斯科意图行刺拿破仑,结果却意外成为了俘虏,在一位叫普拉东的士兵的开导下实现了自我的救赎,而如愿以偿与娜塔莎结为夫妻。安德烈公爵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意外负伤,却大难不死,归国后因为陷入对人生意义的迷惘思索与丧妻的痛苦中而一蹶不振,对一切都心灰意冷,后结识了娜塔莎,被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少女美好蓬勃的青春朝气感染,重新燃起了心中对生命与生活的热情,在与娜塔莎经历了一次罗曼蒂克式的美好爱情后因浪荡公子阿纳托里的插足而解除婚约,重新投入到了卫国战争的钢铁洪流中,在鲍罗金诺会战中身受致命伤,在垂死的恍惚朦胧间领悟了爱的真谛,宽宥了娜塔莎的错误,最后在机缘巧合下与娜塔莎共度了生命的最后时光,平静而冰冷地死去。罗斯托夫家的尼古拉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骠骑兵,参与了奥斯特里茨会战与鲍诺金诺战役,屡立战功,最终与安德烈公爵的妹妹玛丽亚公爵小姐姐为夫妇。而华西里家族的海伦则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却也体现了托翁的道德是非观,这个高傲虚荣、愚蠢透顶却又自作聪明的荡妇最终因误食避孕药而身亡,与其他三大家族获得的美好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托翁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在此间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战争与和平》整个情节推进的过程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并不只是单一固定的,而是动态的,这更赋予了人物在历史潮流中的真实感。例如皮埃尔,这个起先年轻气盛、特立独行的名门望族的私生子,在接受了先父的财产与同海伦的婚约后经历了一段迷惘而又痛苦的时期,变得沉闷而忧郁,这是他本人性格的第一次转变。在参加共济会后,他试图使自己变得悲天悯人、宽容博爱,然后却不得要领,这是第二次转变。第三次转变发生在 从原来的我行我素到与娜塔莎婚后的好学深思,皮埃尔的性格是随着他生活的一波三折发生改变的。这种改变同样在娜塔莎身上,这个原来古灵精怪、美丽活泼、喜爱唱歌的百灵鸟式的女孩,在与皮埃尔结婚后,却变成了一个不修边幅、有些吝啬的成熟母亲,以至于连她昔日的追求者杰尼索夫都为之惊奇愕然。同样,其他主要人物身上也经历着这样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体现出了人物所处时代的风云际变,更体现了人物命运的曲折动人。
《战争与和平的》另一大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对历史人物的准确刻画,拿破仑的志得意满、不可一世与自大狂妄,库图佐夫的温和理性,巴克莱。德。托里等人在战争中表现的不切实际与好大喜功,甚至连亚历山大一世这样的帝王在托尔斯泰的笔下都变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只是实事求是地揭露历史的本来面目,他没有逃避,没有说谎,没有刻意地去将某个人神化,也没有刻意将某个人贬损。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深刻地揭露了拿破仑的侵略对俄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巨大影响,他没有像其他史学家替拿破仑歌功颂德,也没有像拿破仑的敌人威灵顿那样称赞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将军”,他明白任何战争的发起者仅仅是一个妄自尊大的野心家,卫国战争中那些乐于自我标榜的统帅他并没有歌颂他们是“俄罗斯民族的英雄”,甚至对巴克莱。德。托里与巴格拉基昂等人他采取的是一中略含嘲讽的态度。但是对库图佐夫,他却给予高尚的赞赏,认为他是一位将平凡与伟大结合起来的英雄,是“民族战争的代表”,因为在库图佐夫的身上印证了托尔斯泰的一个观点:群众的伟大精神力量产生伟大的统帅。他描述这些所谓的伟人也不单单是故事发展的需要,更是借以他们衬托出人民的伟大 。
倘若只是一味地讲故事,《战争与和平》也就不 列夫。尼古拉维奇。托尔斯泰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思想家。《战争与和平》同样表现了他对于历史、哲学、宗教的诸多看法与哲思。而这一切常常通过安德烈与皮埃尔之间的交谈与思考表现出来,托尔斯泰素来是一位心理描写的大师,他可以在庞大的集体场面将某一个人的内心互动用寥寥数语便和盘托出,也可以用一大段的细致描写展现人物生动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安德烈公爵被法军击中后倒在奥斯特里茨战场的那一段他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他望着那高原轩邈的灰色天空,感觉灵魂仿佛已经离开了自己的躯壳,周遭喧嚣激烈的战争仿佛已经化为乌有,就在这样一种超凡空灵的环境下他进行的内心独白,犹如一位沉思默想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思想灵泉的自然流露。安德烈公爵反复思考人生的真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最终他与皮埃尔得出了同样的一个结论——爱,毫无保留、毫无理由的爱,如同基督宽恕罗马人一样的博爱,这或许也是托尔斯泰本人的人生哲学观。而安德烈与皮埃尔无疑是全书当 他们所思考的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境界的问题,即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他们很少考虑自己个人的生活,而习惯于将自己与整个祖国与民族的未来联系在一起。两人都曾经经历过迷惘,然而生性乐观的皮埃尔最终在普拉东身上领悟到了爱的真谛,然而安德烈公爵最终却选择了孤独,他渴望爱与被爱,但是娜塔莎的错误却被他视为寡廉鲜耻的背叛,因此他希望投入于伟大的事业中寻求庇护,他对现实的批判随着性格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尖锐、深刻,因此最终在娜塔莎的陪伴下在孤独中死去。
在看过这本书前,我一直十分崇拜拿破仑,崇拜他的骁勇善战,崇拜他的运筹帷幄,崇拜他的雄才大略,并始终不渝地坚信他是一位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轨迹的伟人,是人类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千古一帝。然而,托尔斯泰本人对拿破仑的描写却令我如醍醐灌顶。他高瞻远瞩地指出,伟人只是历史的工具,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顺应历史的潮流而已,因为历史的规律是不可战胜的。拿破仑自以为自己拥有无以伦比的天才,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然而在奥斯特里茨与鲍罗金诺的战场上他又能说发挥了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呢?他自作聪明地发布充满天才的各种各样的命令,然而他并没有亲临战阵,这位伟大的统帅在鲍罗金诺战役期间甚至身患伤寒,战场的局势又是那样地瞬息万变,当通信兵传达了他的命令时,他的命令恐怕早已不适用了。托翁在书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败与历史走向的永远是群众,而绝不是某个特定的人物,历史学家惯于寻求历史发展中的“偶然”,但历史发展是并不存在偶然的,驾驭历史规律的,是一种人类无法理解的神秘力量。事实上,拿破仑在埃及、意大利、西班牙、普鲁士、奥地利时发挥出来的天才在俄国的时候并没有消失,但他实际上并不具有天才,他所遭遇的只是一连串微妙的“机会”而已,然而这“机会”在俄国的时候却意外地消失了,因此导致了拿破仑在俄罗斯的溃败,这是历史规律导向的必然结果,与他本人无关。他或许是历史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河中游地最快的一位,但绝不是改变大河流向的那个人。
《战争与和平》是一座哲学、历史、文学、思想的巨大宝库,由于见识与智慧有限,我所能窥探的仅仅是它的冰山一角。托尔斯泰之所 我诚挚地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读佳作,届时,我或许将得到更多的财富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