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文是细致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老子《道德经》读后感(优秀12篇),欢迎参考阅读。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主要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一章至三十七章;下篇为德经,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包含了道家思想、哲学思想、社会思想,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道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规律。老子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朴素主义的哲学家,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的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
《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精髓,更是人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础。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知足常乐”、“自是者败”、“祸福相倚”。老子提出的清静自然、无欲无求、谦退、俭约、质朴的处世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良药,是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 这些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到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现实意义:1、对待学生,“无为而治”“大音希声”“不言之教”,尽量少订一些规则,让学生从善入手,自然遵守所有规则,可谓无为无不为。教育学生,给学生讲道理,越简单越好,不要重复,20分钟的内容讲一个小时,效果不增反而变得更差,上课也可以适用。2、量变质变和对立统一观点。可以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量的积累,对于差生应用对立统一观点,柔弱胜刚强,从而变差为强。3、指导生活:让我们过清静无为、质朴简约、摒弃物欲的诱惑,而过着恬静质朴的生活。顺其自然,不居功、不自恃。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漫长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中流传下来了很多经典的思想以及典籍。其中有这么一个长达几百年的征战史,也正是在这段峥嵘的历史阶段,人才辈出,思想膨胀,百家争鸣。这段时间就是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这段连年战争,诸国征伐,民不聊生的时代,无数有志之士运用各种办法寻求治国安邦之道。因此形成了与东周国内割据一方的诸侯国一样的各个学术学派,产生了许多有名的学术成果,以及文化名人。典籍有儒家的《论语》、《春秋》、《孟子》等等;道家的《道德经》、《庄子》等等;墨家学派的《墨子》等;还有兵家的《孙子兵法》等等。学派以及典籍之多不胜枚举。我想作为一名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的当代大学生,应当好好学习一下中国古代的这些经典名著,因为这些作品出自那样的一个战乱年代,人们常常对明天的太阳不抱希望,然而在这样一个生死不由自主的年代,他们能够更加看清人生的意义,更加明确生命奋斗的目标,更加注重国家的一统和兴旺发达。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思想,并不是过去的东西都是腐朽的,也许他们的思想能够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在寒假期间我看了一些诸子百家的经典,其中认真学习了道家的《道德经》,虽然理解了不少道家的思想,但是老子高深的古典辩证哲学思想并不是光看这些文字以及一个寒假的时间就能理解透彻,并且运用于实际的。
读《道德经》,首先就是要慢慢理清自己的思路,老子自己就说过,“道”这东西,它大大超越了知识的层面,所以我们不能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来衡量、来解释,我们必须要突破知识的限制,随老子一起站在局外来看这个世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视野才没有死角,我们才能够理解“道”的永恒。然而这个在看《道德经》前就应该有所准备的过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所以无数人都看不懂,完全无法理解,于是自下定论,认为这是老子的一出恶作剧,故作玄虚。
在有了这样一个大概的理解准备后我们再看《道德经》,于是可以感到,老子的思想是围绕着“道”这一观念展开的。老子所说的“道”,并非人们通常所讲的道路、规律、天之道或人之道,而是既“无名”,又“有名”的一个实体。他所说的“名”,也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名称或名字,而是与实际内容相对应的形式和形态。老子的“道”一方面“寂兮”、“寥兮”、“恍兮”、“惚兮”,寂静无声,空虚无形。另一方面,它又“其中有象”、“其中有物”,是一实实在在的事物,有具体的形象。显然,老子所说的“道”是一客观存在的实体。这个浑然一体、不可割裂的东西,先于天地而生。它独立存在,永远也不会改变。它具有实体及其法则或规律这二方面的意义。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甚信”,含有真实可信的事物的本质。“道”产生万物,万物其中有“信”,含有真实可信的事物本质。“道”产生万物,万物产生后又向它回归。“道”好似万物的宗主,它是万物的汇归之地,万物都归附于它。“道”在万物中的体现称作“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的样子,一切以“道”为转移。天得到它就澄清,地得到它就安宁,神得到它就灵验,川谷得到它就盈满,侯王得到它就成为天下的君长。“道法自然”,它是自然的缩影和化身,是大自然及其规律的代名词。
“道”又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有名”是万物的根源,天下万物无一不产生于天、地这样的具体的有形之物;“无名”则是万物的始端,具体的有形之物均产生于“道”和无形的“一”。“道”的运动就是向相反方向的转化。它的运动轨迹是由近及远,越离越远,但最终又由远处返回。天、地和人均取法于“道”,无一不是如此。如对于万物来说,“道”使其从无形成为有形;但“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又使其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无形既是万物运动的起点,又是万物运动的终点、归宿和本根。
在认识了“道”并据此了解天下万物后,老子认为认识的过程就已经完成,因而主张堵住耳目口鼻,关闭感知的大门,“绝学”、“弃知”,返回到无知、无欲的纯朴状态。
老子主张通过观察万物来认识其本质。这使他的认识论具有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因素。此外,他又认识到,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一观点也是值得肯定的。另外,老子又主张只有无欲,才能认识无形之“道”的奥妙,这就使他认识论带有神秘的色彩,但同时又揭示了一种独特的认知方式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
而在当今有为了利益而反目的兄弟,还有为了利益而越来越疏远的人际关系,我认为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倡导大家学习道家返璞归真的思想,少一些利益征讨,多一些亲情友谊。
粗看人生几十载,你可以为了获得万万人之上的荣耀而奔波此生,也可以拉帮结派,纠集聚众虎踞一方,还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细数天下王侯与膝前孩童听。都不过几十载,于是万万人之上的人要求别人帮他写书,把他打败拉帮结派的家伙的故事写成一本厚厚的笑话,并给这部笑话取了个颇有文学意味以及哲学涵养的词叫:历史。并且告诉要求所有的人都像他学习,界定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追寻平凡梦想的人为愚昧。细看人生许多日子,不要因为他短就可以忽略,因为再小的一天也是昨天所不能拥有的明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够真正的超然不受拘束?是“道”所衍生的人民。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
当前这个时代,人们疯狂地追求着效率,追求着更高,更快,更远。相比于老子的《道德经》,人们更趋于选择孔子的《论语》。至今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还普遍存在着老子的思想是消极被动,无所作为与保守倒退的观点。在大部分人眼里,老子的“无为”在这个倡导“有为”的社会里是不适应的。事实的确是这样吗?
老子可谓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民间对于他的传说是千奇百怪。其中一个传说是由老子的“老”字联想开来的。传闻老子的母亲怀了八十一年的胎,后于李树下生下老子,老子生来白眉白发,长着白白的大胡子,因此被命名为“老子”。这传说闻之荒谬,但却更为老子添了些神奇的光晕。正是因为正史对于老子的记载惜墨如金,才会产生这么些荒诞的故事。即使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老子只是寥寥几笔。自史记记载,老子担任过周国的史官,即相当于掌管国家的图书馆。老子的博学与睿智怕与此职位是分不开的吧。后来周国内乱,即将覆灭之时,老子离宫隐退。到函谷关时,因一位名为关尹的守关员的请求著下传闻后世的《道德经》。
《道德经》仅有五千余言,却是博大精深,意味深长。
初读《道德经》,我读得恍兮、惚兮。对于其中意味,我并非咀嚼透彻。尤为此书的第一章,更是晦涩难懂。
首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十二字作为文章的开头,地位非常。正是老子思想的精髓,是《道德经》的大纲。若是此句无法理解,那么老子的思想更是无从入手。
依据对于中国古文字的理解,第一个“道”字是名词,含首部,意为智慧,是这天地宇宙间最大的智慧,而第二个“道”应是动词,意为行走前进。而第三个“道”是名词,意为途径,道路。
那么前半句可以理解为,天地宇宙间最大的智慧是可以寻得的,但是要通过非同寻常的道路才可以寻得。而后半句根据前半句的理解可以译为:名是可以求得的,但是不是按照寻常道路就可以求得的。
何为道?
“道”是老子首创的具有深刻哲理的概念。“道”是宇宙的本源,是这个世间万事万物应该遵循的规则,是世界上万事万物赖以生存的最高法则,是世界上最高的智慧。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以道来描述事物的演变过程。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西方的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人间,而中国的老子只需以道种下万物的种子。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人心不足蛇吞象,往往不满足于眼前所得的一切,垂涎于他人手中之物。大至国家,小至个人都是存在这无可撼动的定律的。古时甚至现时的所有战争无一不是缘于此故,古时是疆土的扩张,而当今更添了资源的争夺。战争往往得利的是强者,那么结果便只能是损不足而奉有余。推及个人,亦是如此。往往手中拥有较多东西的人更容易取得更多的东西,而那些拥有较少的人却更容易受剥夺。这便是人道。
而何谓天道?天道如水,水总往高处流向地处,自水盈之地流往缺水之地。
人识道,必处善事,得七窍玲珑心。上位者行大道,甲兵无所陈之,百姓干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个归个道,互不相扰。只有这样世事烦恼便会消散,不止人安居乐业,飞禽走兽也得享天伦之乐。各司其职,各得其乐。
“道”是天道,看不见摸不着,不可言,贯穿于天地之间,是使万物生生不息的基础。
与第一章的虚无缥缈的“道”相比,第二章溢满思辨色彩,语言简洁,而其中的滋味却使人意味深长。
老子将美与恶相比,善与恶相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的,都存在着两面性。常人经常只能看到锋利的一面,而另一面却是不得一见。而智者便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故而智者能生养万物不据为己有,因为有无相生;能做事情而不自恃己能,因为身上有着无能的一面。功成名就时能够走出成功的光环,功名就不会离你而去。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句话让我感受良多。
高二时我的成绩算是不错的,一直在前头徘徊。久而久之,那个名次不知不觉中成了我意识中的我的位置。可以说,我对于那个名次产生了“占有欲”。一旦别人得了那个名次,我的心里会产生被掠夺的受伤感。直到高三时,我的成绩渐渐下滑,坐上那个位置的人换了又换,却已经不是我了。那时我拼了命地学习,但那个位置已经不再属于我了。直到高考放榜后,我万念俱灰。旁人都劝我,这个成绩相比于其他人已是很好了,而报上的学校也是不错的。但只有我心里明白,其实我的痛苦并不是因为大学的好坏程度,因为很多大学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成绩与名次的差别而已,只是数字的差别而已。我的心里一直存着我的成绩不应该是这样的念头,因为我一直认为那个名次是我的,坐上那个位置的人应该是我。我有资格得到那个位置。其实我是迷恋于成功的光环里,世事皆处于变化之中,一次次的成功并不代表你会永远拥有这个光环。
我一直认为我是努力的,而且我的学习方法是经过一次次成绩认证的,因此一直钻着牛角尖。一次考试的成绩优秀并不代表你的学习方法一定是十全十美的,世间怕是不存着十全十美的东西,存着好的一面,更存着不足的一面。其次即使是学习方法不存着不足,每一次考试都是不同的,都考验你不同的方面,这一次你考得好了,并不说明你的学习方法下一次会适用,也没有迹象表明你下一次考试一定会名列前茅。
只有不以那个名次自居,它才不会远离自己。只有这样,你的眼光才不会局限于过去,局限于那个位置,才能看到别人的优势,才能看到新的东西。如此,才有了进步的动力。
只有无,才能生有。车轮当其无,有车之用。空的器皿当其无,有器之用。故无生有。
老子道德经博大精深,非一时可读透,须倾其一生来体会老子所说的“道”,只有深深地领会到老子的思想,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才能更好地走完有限的人生。
事物总有对立的一面。有喜才会有悲,有欢才会有愁,有希望才会害怕失望。欢喜、悲愁、害怕都是因为心中有“欲”。“欲”既然能带来欢喜、悲愁、使人畏惧。那么无“欲”当是无悲、无喜、无欢、无愁、无畏的。一个遇事能处变不惊、沉着应对,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人,那是因为他心中不受这件事的对立面,也就是不受其他“欲望”的干扰。所谓无欲而心静与无欲则刚,就是这个道理。“无欲”并不是要人摈弃七情六欲,能抛弃七情六欲的那不是人,是“神”。“无欲”真正要做的,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事万物产生时,不要用其他念头去禁锢和干预,要顺其自然,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当事、物发展后不要自以为尽了力;而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高度后,也不要居功自满;只有不受各种对立因素的干扰,事、物才能最终达到圆满。
上面这个过程就好比心中有一个好 的“创意”,还没开始去实施时,自己就不断的用各种理由去否定它,那么这个“创意”肯定是不会展现出来的。只有去实施这个“创意”,它才能逐步展现出来。当这个“创意”实施到一定阶段,出现困难后,也不要为自己找各种借口来中断它,只有一心一意做下去,这个“创意”的效果才能最终展现。而当这个“创意”最终得以实现后,也不要沾沾自喜,自得自满,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创意”达到完美的效果。这个“创意”可以是一个创业的点子,也可以是对一个姑娘的爱慕之心,也可以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可以是为人处世的方法等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倾,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了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
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
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学习哲学有特定的方法和顺序:首先,要明确是否存在一个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在确定答案后,再思考人生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傅老师以《道德经》为例来说明这个先后顺序。《道德经》先确定“道”这一本源的存在,然后以“德”来回答人生何去何从的问题。这也是国学的特色与精彩之处。
我是先学习西方哲学,再回头探讨中国哲学的。这个先后顺序,使我能以更客观、更全面的眼光,理解国学的特色与精彩,且以老子《道德经》为例,做个简单说明。
首先,西方哲学家虽然透过翻译才可阅读《道德经》,结果呢?无不被其深度所折服。当我们对《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的"道,可道,非常道"觉得困扰时,他们却眼睛一亮,好像发现了稀世珍宝。
因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427-347B.C.)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以来,西方的爱智者看到变化纷纭的宇宙万物,总要思索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一切变化的后面,有没有一个不变的本体,可以作为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只有确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才有办法进一步解说"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
现在,《老子》第一章清楚肯定了"道是不可说的",这个答案与西方第一流哲学家与宗教家的想法是完全相应的。"本体"或"存在本身"是不可说的;"太一"或"上帝"是不可说的;老子的"道"也是不可说的。
老子《道德经》的特色之一,是使用全书八十一章的大约五分之一篇幅,从各种角度,藉各种方式来描写"道"是怎么回事?这一点使西方学者大为惊艳。
接着,肯定"道"的存在,并且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之后,人生应该何去何从?这是不易回答的新问题。老子《道德经》用"德"字来说明,"德"是万物得之于"道"的各自的本性。
万物各依其德而运作,原本应该保持和谐的生态平衡,但是人间常有困境,乱象层出不穷,又是怎么回事?对此,老子也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说明天下大乱是如何来自人的认知与欲望,然后提出针对的解决方法。
对此,老子最大的手笔与最多的篇幅,是虚拟一个"圣人"作为悟道的统治者,从根本上拨乱反正,要人回归原始的纯朴心境与类似婴儿的单纯状态。
真正懂得老子的用意,就会转移时空,不必想去统治别人,而须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管理者,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万物有其来源与归宿,人又何尝例外?明白了这个要点,就会像婴儿般依靠在母亲怀抱中,然后表现新颖的人生观:少私寡欲、以德报怨、上善若水、全身保真、柔弱胜刚强、不争而善胜等等。这样的人生只有"平安喜乐"四字可以描写。
我有机会在喜马拉雅讲述老子《道德经》,希望藉此分享自己的心得。我的责任是重大的,而我的心情是愉悦的。
一年里,为了弥补自己思维方式的短板,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的钱去学习财商课,情绪管理课程,企业家学徒课程;一年里,自己用休息时间卖过各类水果和坚果;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也正在尝试自己做老板,锻炼自己做项目的能力。所有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奋和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也是需要恒心,耐心,慧心的路。站在23岁的节口,我很庆幸,自己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能够弥补过去系统的漏洞。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洗清自己脑袋中的概念,也都会让我去思考,“强与弱”“好与坏”之间如同水流般灵动地变化;经中说:“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古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他教我聚焦在让自己快速成长的那个面上,他教会我看到刚毕业的自己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倘若能够踏踏实实地布局,勤勤恳恳地走过,时间终会回报自己很多。
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就会产生伤害,有伤害就有怨恨,怨恨则是其他不良情绪的根源。人与人的怨恨是社会组织最大的毒药,也是人生的大敌。怨恨必须想办法消除。
由于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很容易责怪别人,因此而产生怨恨,生活也变得暗淡无光。因为将产生怨恨所有的原因都外求,都认为外部环境对自己不好,别人对自己不好,而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有了怨恨,所有的努力朝着负向用力的,那么今后怎么可能还会进步呢?如果每个人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他的随缘,不要在意结果,这样的结果可能会更好。
左契:古代的契约分为两半,债权人与债务人各执一半,其中左边一半归债权人保留,右边一半归债务人保留。责:索取偿还,即债权人以自己持有的债券要求债务人偿还财物。彻:周代规定农民收入按照收成交租的税收制度。契,可以引申为法。法需要道德的滋养,仅仅依靠法律,而没有道德的滋养与教育,整个社会都依靠法的张力,司法机构可能无法承受这个重担。法律可以解决社会矛盾,无法消除社会的怨恨,责罚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怨恨,只有道德滋养才能创造和谐社会。
无亲,没有亲疏的差别,也就是没有没有偏私。天道既玄妙又清晰,看似遥不可及,其实就在你心里。只要坚持真理,做到“内举不避亲,外兴不避仇”,没有亲疏,只有好坏,这个社会才会公平合理。
《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去思考“无为而治”的境界,到今天,我才有所悟:“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应天道,结合天,道,法,人整个系统去完成,是真正的用系统来工作。他教会我要站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是自己的情绪作主导。比如刚毕业的自己,是职场的菜鸟,在23岁的节点上,是不太可能有作为,因此用心学习业务流程,努力学习,强大自己方为王道,而非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我所从事的企业是一家经营相对成熟的500强国企,他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一般选择985/211的大学生,因此自己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逊一筹的,在这个平台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这对生性要强和心性骄傲的我来说也是一种磨砺。
《道德经》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养了我的心灵。有时候奋斗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这本经书,也会让我抽离生活,工作上的烦恼。《道德经》让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让我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还挺好的。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老子》的文体,不像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是由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组成。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各章的先后顺序也不能准确地确定。《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体会。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老子》又称为《道德经》,是因为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因着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读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就应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经就应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但是公认是上道下德)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十分道”,能够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明白。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方。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我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我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我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我。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我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就应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3)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但是分。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十分道,
名可名,十分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能够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十分名。”说的是能够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一样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能够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那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子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十分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十分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能够清澈,大地尊重规律能够安宁,神灵尊重规律能够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能够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能够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能够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X,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方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X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x欲如玉,x如石。”这是对上方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
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十分强的科学性,这对此刻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忙,为之后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能够体会到老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老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关于无为老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我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我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我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我。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无为论就应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适宜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我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从嘤嘤学语到满腹经纶,我们都会接触语文以及各种文学。汉语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五千年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文明,但是随着时间迁移,朝代不断更替,唯有历史文化永垂不朽。
迄今为止,最被看好的两大中国文化经典,一个是《论语》,一个《道德经》。在中国传统中,《论语》已经影响了我们两千多年的历史,而孔子的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文学理论等,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道家学说的书籍在中国市场比重逐渐变小。相反的是,在西方,《道德经》的销量已经远远超越了《圣经》,跃居所有经典之上,现已荣登世界书籍排行榜榜首。从《道德经》前言中可以看出这一说法的由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道德经》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到目前为止,可查询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000多种,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
《道德经》分为道经,德经两篇。《道德经》中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态人情的深彻洞察和深刻思索。社会动荡、人事纠纷、生命无常、点点滴滴积淀成老子关于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学。而这本渊博的知识集被各种阶级所青睐。无论是治学修身、处世待人,还是经商置业、从政为民;无论是王公贵族、富商大贾,还是贩夫走卒、平民百姓,总能在《道德经》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通过两条途径来研究、探索《道德经》。一条是修道的,另一条是治学的。
在高中,老师总提起,高中的文章只需要背记、翻译即可,以你们现在的阅历去深刻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是无法理解的,但是经过长期生活阅历积累,我恍然大悟,再次阅读这本文化经典,依旧受益匪浅。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们的人生阶段,对同样的事情会有着不同的观点。
在《道德经》中名言名句是俯拾皆是,但令我产生无穷深思的句子却寥寥无几。
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提到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间的难事一定是由容易的事情演变而成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处开始累积的。)这与“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提到过一句“定在的量的规定可以改变,而不影响它的质,这种不影响质的量之增减也有其限度,一超出其限度,就会引起质的改变。”这就要告诉我们注意细节,不要在困难最小时去忽视它,别等到困难增长到你无法去处理的时候去后悔,做事要从小做起,不要因事情的简单或者做了没什么大意义而去忽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讲到:2000余年前,中国哲人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014年4月1日,这句哲语,从欧盟总部所在国比利时的欧洲学院传向世界。
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提到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这是老子对宇宙生成的看法,认为有宇宙的万物是由少到多,由简单的到复杂的一个过程。而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中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可见老子的思想观念是超前的。在我看来,它给予我们的启迪是,在成长过程中,唯有自己逐渐积累,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
德国杰出学者尤利斯·葛尔曾经说过:“也许老子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或许我们中的一位是老子的伯乐,或许未来有一位是老子的伯乐。知己难遇,知音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