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小学生怎么写读后感【精彩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读后感的题目
可以用《xxx读后感》,也可以用《读xxx有感》。
二、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
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
三、读后感的格式
(一)引述材料
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引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
2、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
(二)分析材料,作一番分析,“亮”出自己的感点
1、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
2、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
3、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
4、"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三)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1、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
2、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3、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
4、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的部分,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1、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
2、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3、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
四、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1、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2、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3、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教育志愿书了材料记叙文慰问信新课程顺口溜!教学方法答复决定屈原:剖析材料公文柳永职称;警示语加油稿思想汇报记事。
要弄懂原作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要认真思考
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 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要抓住重点
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要写出真情实感
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少时读经,收益终生”。暑假里,我读了少儿版的《百家姓》,果然感到收益匪浅。
《百家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都要早于《三字经》。读了《百家姓》不仅使我了解了许多历史故事,还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独特的姓氏文化中所包含的深深的凝聚力。
《百家姓》用“姓氏来源”、“姓氏名人”、“故事与典故”来演说他们的历史和名人故事。比如说我妈妈姓钱,钱姓的来源是:祖先是颛顼的玄孙彭祖。彭祖的孙子孚,曾在周代任专门管理朝廷钱币的官。于是子孙便以官为姓,称为钱姓。钱姓的名人有:吴越国创立人,五代时政治家——钱镠;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钱谦益;现代著名国学大师——钱钟书;现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等。原来每一个姓氏都有不同的历史和故事。我们周围的各个不同姓氏的同学,不管家里条件如何,学习成绩怎样,可都是名人之后,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一分子啊!所以我们不可以小看自己,要以那些历史中的杰出人物为榜样,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好好生活,要对得起自己的姓氏,不给自己的祖先丢脸。
读了《百家姓》,我感觉自己有了努力的方向,浑身充满了力量。也许若干年后的《百家姓》中会有我们的名字和故事。
法制随笔自我评价了国培比喻句,管理制度自我推荐答复,庆典先进,信弟子规条的细则社会实践报告普通话记事。
写下这个题目,连自己都感到惊讶,但是用来诠释《狼奶》这篇文章,便不会那么不寒而栗了。
嘎古是个猎手,当他知道快要有儿子了的时候,做爸爸的喜悦与幸福充斥着他所有的生活。为了治老婆脸上的脓疙瘩和给儿子补营养,他决定去猎狼。这是他的强项,但在这个年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似乎一切都合情合理,初为人父的喜悦是份天大的喜事,父亲对儿子的爱是一种不需要酝酿的感情,然而谁又会想到这正是悲剧的开始呢。
“为绝了母狼的念想……嘎古端起枪伸进了狼洞,抬手几枪,射死了三只小狼崽……嘎古十分得意,还拎起死了的狼崽子朝它晃了晃。”读到这里,我的头脑里便充斥了一股不祥的预感,仿佛已隐约看到了那悲惨的一幕。
没有人比嘎古更了解狼护犊的习性了,是喜悦冲昏了头吗?这多余的几枪,他永远也不会想到,也断送着他儿子的命。
结局是一个定数,嘎古的儿子没有降生便死亡了,原因是孕妇的血液里有一种致命的热毒,而这热毒源自于——狼奶。
世界就是这样的轮回。嘎古因为爱儿子,去猎狼,却杀死了母狼的至爱。母狼的爱变成了毒药的引子,慢慢地吞噬着嘎古儿子的生命,这也许就是爱的力量,让人无法估量的爱的力量。
爱是自私的。母狼的奶应该是留给狼崽子的,在嘎古当着母狼的面杀死了它的孩子,这种爱便在顷刻间打了滚,化成了恨,刻骨铭心的恨。这种情绪渗透进了乳汁,变成了毒药,爱的毒药。
我们无权指责嘎古的过错,他猎狼是出于天性的父爱,我们更无权去践踏母狼的行为,因为它那毒药的引子,也是出于本能的母爱。没有人可以指责谁对谁错,因为爱本身就是无法判定是非的个案,一旦牵扯到它,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混乱。
看完这篇文章我想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说的是中国古时候,有一个从小被母亲溺爱娇惯的少年,临刑前要求再喝一口母亲的奶,这少年一口把母亲的奶头咬下。这位少年把母亲的奶头咬下,是恨母亲的溺爱娇惯害了他。
还有一个寓言故事:翠鸟为避免灾祸,开始把窝筑在树的高处。孵出小鸟以后,它很喜爱,生怕小鸟从高处的窝里掉下来摔死,于是把窝向下移了移。等小翠鸟身上长出了羽毛,非常漂亮,它更是加倍喜爱,越发怕小翠鸟摔下来,又一次向下移动鸟窝,移到离地面很近的树杈上。这样,翠鸟放心了,然而当路过树下的行人发现小翠鸟时,稍一举手便把小翠鸟掏走了。
爱有时就是一种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