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读后感(优秀4篇)

山鲁佐德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因爱听故事而不忍杀她,允许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这次为您整理了一千零一夜读后感(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 篇1

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以来的日日夜夜,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一直都准备好了答案。

“一生一世。”他说。

——当看完这最后四个字的时候,我的脑袋重重的砸在了已翻过去的那厚厚的400页上面。从床上起身的同时,顺便看了下时间:0:40.我在心中愉快地舒缓了一口气,有点小激动,终于实现了深夜读书的夙愿,这是我开始对自己有承诺以来第一次没有半途而废。

从本月的第25天开始,我鼓起勇气拆掉这本搁置4个月之久的伟大作品的包装,打开它,发现没有我想象中夹在书页里的精致书签。连篇像样的序言和后序都没有,我猜想这老头儿究竟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不过我现在觉得,也许它根本就不需要利用什么人的什么话去向读者引荐自身的价值,就像一部好电影一样,只有独白也一样会吸引人们的关注。

在我开始阅读这部伟大爱情著作的第一天,计划每天50页的阅读量,但由于故事的引人入胜导致我在晚上又挤出了多余的30页。于是从第二天开始,便决定更改计划,就这样,每天3-4个小时,80页的阅读量,缓慢渐进地速度,终于在今日凌晨零点40分兑现了对自己的承诺。

这不仅意味着计划在我的生活中所彰显出的良好效应,而且还意味着我光荣的加入了这部书所拥有的全球20亿读者之中,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决心成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名读者,一名年轻的中国读者。

我相信这位现已95岁高龄的罹患老年痴呆症的作家若能在此时有片刻的清醒,他也会感到非常欣慰的。因为这部早在1985年就已经完成出版的小说,直到2012年8月份才授予中国大陆正式版权(新经典文化公司),而我拿到手的这本正是首版的首印。

《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这是他最好的作品。

故事以一种倒叙、平淡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一生的爱情往事,他生活的每个阶段所遭遇的爱情,都可以浓缩为这世间千千万万个恋情中的一种,围绕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生活的不同境遇,小说由此展开的对爱情的感受与思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是在这种漫漫长河似的一生中,主人公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始终无法忘怀的,也正如小说中他本人所讲的那样,在这半个多世纪里他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的着的只有一个名字,菲尔明娜·达萨。而不论是后来他有过多少个情人,无论他与拿撒勒的寡妇、与奥林皮娅·苏莱、与萨拉·诺列加、与阿美利加·维库尼亚……“只因缺少那一个女人,他便希望同时和所有女人在一起”。但是,无论如何,他们的爱从不会超越他所掌控的界限,一切以不干扰他为菲尔明娜·达萨保持自由之身的决心为准则。也正如在晚年两人相遇时,菲尔明娜·达萨以一种随意的方式问及他的情史时,他没有半点犹豫地吐出这几个字:“那是因为我为你保留了童贞。”

在菲尔明娜·达萨81岁的丈夫死于一次意外捕鸟事故之后,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才鼓起积攒了半个多世纪的勇气向他的这位初恋表白。而最终,故事也像所有传统爱情所必经的那样,这对恋情终于在二人古稀之年有了圆满的结局。故事的结尾堪称经典的收场,就像《百年孤独》开篇第一句话那样: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眼睛都不眨一下地听他说完。然后,他通过窗户看了看航海罗盘上那一圈刻度表,又望了望清晰的地平线,望了望十二月万里无云的天空和可以永远航行下去的一望无际的水面说:“我们一直走,一直走,重回黄金港!”

菲尔明娜·达萨浑身一震,因为她听出了昔日那个被圣神恩典照亮的声音。

……

“您认为我们这样来来回回的究竟走到什么时候?”

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以来的日日夜夜,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一直都准备好了答案。

“一生一世。”他说。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 篇2

如果说乌尔比诺跟费尔米娜是柴米油盐的婚姻爱情,那么弗洛伦蒂诺与费尔米娜的爱情一定是一段旷世奇恋,又或者说是被唤醒的爱情。我认为霍乱时期的爱情指的是这段被唤醒的爱情是一段破碎的爱情。霍乱时期一方面指的是霍乱对人生命的威胁,另一方面则表达这段爱情的艰难与不易。

霍乱时期的爱情

在这两种爱情正式开始时,小说用并不长的篇幅叙述了阿莫乌尔与情人的爱情,是小说描述的爱情的第一种方式让我读完后内心有所触动。乌尔比诺知道阿莫乌尔自杀的秘密同时也知道了他多年的秘密情人,如此一个令他敬佩的,从内心佩服的象棋高手兼破落摄影师居然有一个住在贫民地带的情人?情人是知道阿莫乌尔决心要自杀的,用她对阿莫乌尔的仰慕与谦卑的爱陪伴他度过余生最后的时光,甚至看电影时各自付账,座位分开。这种相处方式给我的感觉是有一种爱情是不必要黏在一起,害怕一时回头,他在,安好。就像荷西对三毛说的一样,我不要做你的另一半,你是你,我是我,我们都是一个完整的人。

小说的第二种爱情的方式是乌尔比诺与费尔米娜的婚姻,而这一种我暂且称为婚姻的爱情持续了两人的大半辈子。小说多次写到两人对彼此的爱情,对彼此的需要,以及仿佛离不开对方的感受。操持家务,养育儿女,流连上流社会的舞会,容忍婆婆,因浴室没有肥皂而吵架赌气,一桩桩一件件,是每一个婚姻中都可能发生的。这是爱情吗?是的,但也许不是。甜蜜的幸福大多都不刻骨铭心,之所以说婚姻或许不是爱情,是因为,如此绅士的乌尔比诺医生倘若足够爱妻子会出轨吗?时间跟容忍或许是这份名为婚姻爱情的持久剂,晚年的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第三段爱情故事,是乌尔比诺死后,老年的弗洛伦蒂诺对同样老年的费尔米娜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时唤醒的青年往事,这是一段孤独而漫长的爱情。同样明媚的年纪,明媚的富家少女遇到满怀罗曼蒂克的贫穷少年,由一见钟情开始了这段相思。一封封秘密书信、定情信物、树下小凳,是属于他们爱情的回忆。然而这段较为漫长的爱情理所当然的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唯一支持这段爱情的是她的姑妈。然而这唯一支持这段不平等爱情的人却遭到了绝对权力父亲洛伦索的放逐驱赶,可见这段爱情是不被承认的。

离家几年归来,再回到弗洛伦蒂诺的集市上,菲尔米娜心中的情人并不是如此糟糕,她跌入失望的深渊。她恍然大悟是相思和幻想美化升华了自己的爱人,而这曾经无比热爱的人却因爱情的恐惧而变得令人失望,她爱上的或许仅仅是这份爱情而已。这一面让她把他从她的生活中完全抹去,就仿佛一切都是幻想而已。然而写过的信,萌生过得爱情之花,总会有人去珍惜,弗洛伦蒂诺珍藏了这段爱情。

一个人的执念可以深到贯穿灵魂,长到延续了一生,强大到从电报员到轮船老板。弗洛伦萨蒂诺实现了心灵的忠贞,却没保持肉体的忠贞。他一生中竭尽全力以体面的姿态面对费尔米娜,却用肉体跟各种女人约会,甚至一个少女因他而死,背着丈夫的女人被杀。小说的最后有着一个圆满的浪漫结局,在升起霍乱黄旗的轮船上,他们迟到了五十三年七个月十一个日日夜夜的爱情,将用永生永世去回答。然而这如此浪漫的结局却让我感到如此悲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恐怕是这份爱情最好的诠释,但细细思量下,这爱情的最后,不正是他们对自我的放逐吗?悲哀乎!

马尔克斯通过这本书向世人展示了爱情的千奇百态,然而每段爱情却都有同一个共性,即爱情都有缺陷。每一百个人都有每一百个爱情观,每一段爱情故事都代表着一种爱情的方式。或许,在书中每个人都能找到关于爱情的答案。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 篇3

暮年时,当你重新面对五十年前那一场逝去无果的爱情,你会如何作为?

男主角弗洛伦蒂诺痴心等了女主角费尔米娜五十三年,终于在费尔米娜的丈夫死后获得重新拥有她的机会。两人勇敢地将续上了五十三年前断了的缘分,爱情在暮年时仍继续着。

影片《霍乱时期的爱情》,又名《爱在瘟疫蔓延时》。

影片改自马尔克斯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小说我没有看过,但是,单单是从影片来说,我认为这里面所体现的爱情在荣誉的称赞下有些名过其实。

“只是因为在人群之中多看了你一眼。”男主角就是在送电报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女主角,两人一对上眼,强烈的爱意就产生了。活脱脱的现代版《西厢记》啊。可惜,费尔米娜没有崔莺莺那样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她那敢于献身的勇气。而弗洛伦蒂诺也不似张生那样平步青云,能迅速抱得美人归。看来好运气也不是人人都有的。但无论是《西厢记》还是《霍乱时期的爱情》,其中爱情的发生都很无厘头。爱情的产生难道真的没有任何理由吗?

费尔米娜起初也陷入爱河,与弗洛伦蒂诺暗中书信往来。费尔米娜的父亲发现女儿的私情后警告她“爱情是一种错觉”,并立刻将女儿送往乡下。两个有情人的通讯方式就从书信变为电报。可是,当一年后弗洛伦蒂诺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心上人的归来时,他只得到了拒绝。费尔米娜告诉他,“我们之间只有幻想,幻想蒙蔽了我的双眼。”费尔米娜很快嫁给了追求她的医生,一位社会地位较高、受人尊敬的绅士。此后的时光中,每当提到弗洛伦蒂诺,费尔米娜都称其为“阴影”、“幽灵”、“一切都是幻觉”。

费尔米娜是一个清醒于现实的女主角。年少时的费尔米娜无疑对弗洛伦蒂诺有过深深的好感,她甚至答应过他的求婚。但那时,他们几乎只有书信往来,费尔米娜并不能完全了解弗洛伦蒂诺。她渐渐发现自己爱上的是书信另一头被理想化的幻象,于是她说“一切都是幻觉”,并主动结束这段无望的感情。

弗洛伦蒂诺是一个精神忠诚,肉体出轨的男主角。他在得知费尔米娜的婚讯后选择等待,直到她丈夫过世。他在等待的过程中通过纵欲来解脱自己,甚至用本子记录每一段露水情缘。他在五十三年后对费尔米娜说自己一直为她保留童子身。当时,全场几乎所有人都笑了。我心想,这人好生无耻,在有了可写成巨作的风流史后还能说得出这样的话。但影片中,弗洛伦蒂诺看费尔米娜的眼神是纯洁的。他对心上人的爱确实从未改变,尽管流连花丛,但他想的始终是那一朵。

m.jingyou.net 其实,无论是弗洛伦蒂诺还是费尔米娜,他们爱的都不是对方,而是爱情。他们渴望爱,渴望真正的爱,理想的爱。费尔米娜清楚她想要的爱情,而不是弗洛伦蒂诺这个人。她所追求的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她始终在强调“幻觉”。费尔米娜对弗洛伦蒂诺来说,是一个爱的宣泄口。弗洛伦蒂诺的疯狂、执着带着诗性,像文学中的夸张手法。他有大量的爱需要输出,而费尔米娜恰好经过了他的输出口。如果不是费尔米娜,也会是别人。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对方的唯一。

这场所谓的爱情的马拉松在两人暮年之时终于到达终点。这么多年的煎熬折磨,都是为着心中的一个幻象。费尔米娜始终将弗洛伦蒂诺当作曾经的纯洁专一的小伙,弗洛伦蒂诺始终将费尔米娜当作心中的美丽女神。他们爱的都是自己在对方身上最希望看到的美好景象。他们的爱情不过一场美丽而又遗憾的幻觉。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 篇4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Jim邮给我的20岁生日礼物。Jim,就是跟你们提过的小明,哈工大的,做留白忆明信片时经“头头”介绍托他帮我P图,正经见面则是大半年后一起去泰山了。

题外话,我这个人有个毛病,许是从小受父亲影响,对爱看书的男孩子都非常好奇,女孩子则敬而远之。小明刚好在好奇之列,和他关系好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大家都单身。也许是时间年龄问题,不得不说,相比高中,我更喜欢大学里的自己,更真实,更自我,更自由,更自在,也更快乐。呐,扯了这么多。

至少现在看来,这是我在大学里为数不多的友谊里很珍贵的一份了。所以看到Jim在明信片里写,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在我眼里这是对友谊的最高认可,割双眼皮前后两三天,肿着眼睛,断断续续认认真真的读了一遍。

与其说是读后感,其实只是从和Jim的聊天记录里粘过来自己写的一部分罢了。等着聊天记录被删不如投个稿一存。书封页上写着“令人心碎的作品”,以为是彻头彻尾的悲剧。看到最后,happyending,真好,要不眼泪该止不住了。

开始看以前,以为写的是年轻人间的情感纠葛,然后看着故事在跨世纪的画卷上缓缓展开,才忽然真实的感觉到感情是一辈子的竟可以如此漫长的一件事。不觉得前半生没在一起而遗憾,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能从书里感受到男女主的成长,对爱情的理解逐渐变化,从依附于人,到逐渐能够掌握自己的一生,对传统观念的挣脱。

女主跟随父亲重回这个城市,并开始打理家事在集市上穿梭,后来碰见男主的那段描写印象很深,感觉是一个不谙世事充满幻想的小姑娘变得现实投入生活的变化,所以当他再见到有些木讷甚至邋遢的男主时,一时幻灭,断然拒绝。

贵族医生一开始大概因为合适而心动追求后来在船上将要彼此拥有时才产生了爱情,女主过上了令人羡慕和尊敬的生活,婚姻稳定和谐。这漫长的几十年间,爱情一定是有过的,至少在蜜月旅行期间吧,但更多的大概是后来习惯彼此长久陪伴的亲情,所以医生去世以后,会感觉到空荡,女主和丈夫已然是彼此的习惯,书里好像并没有描写她精神的幸福,与丈夫本就不属于一个阶层,思想上的高度契可能比较难吧,何况医生真的很在乎声誉的一个人,他自己也曾说“婚姻该有的不是幸福,是稳定”。

只对书里女主见到男主时有小鹿乱撞的情节有印象,哪怕到耄耋之年也会面红耳赤,就像年少青涩年纪模糊的又真切的感情,也许那才是爱情该有的模样。

感觉男主的痛苦和想逃避痛苦的心态,使得他心里有些扭曲,而由下半身支配的一段段风流韵事,让我一度怀疑自己看的是《金瓶梅,对待其他人的感情,“只索取不愿付出”,大概因为对女主的感情倾其所有的付出,之后再也不愿重蹈覆辙,好在他有个睿智的母亲,自己喜欢读书又爱思考,处理不论感情还是生活都历练得越来越稳重,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喜欢女主,并坚持下去,不像盖茨比为了年少时认定的上流社会并不不值得他爱的人枉送了性命。

“船”感觉有非同寻常戏剧性的意义,男女主都在船上失贞,最后又决定在船上共度一生。

书里最让我心痛的是男主的最后一个情人,14岁的女孩阿利美亚,对她来讲像《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那种忘年却畸形的恋爱,爱的同样是祖父辈的人,可对方却不爱他,最后又因此断送了前程和性命,成为别人爱情的牺牲品,真的是可惜。

故事结局让我想起了,《何以笙箫默》男女主辗转7年,一个不娶一个不嫁,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然言情剧更不切实际更唯美一些,书让我的爱情观跟着摇摆,女主和医生让我觉得似乎合适真的很不错,就像长大以后相亲结婚,毕竟好多人都是如此,婚姻稳定,“前半生择其所爱,后半生爱其所择”,以前我一直这样想的,忠诚是必须也是基础。男主和医生的风流在我的道德观里是不可原谅的,渣男标签,但了解其一生经历之后,似乎又可以理解,给我有一种出轨也应该被原谅的错觉,大概是那句“如果你了解过去的我,请原谅现在的我”,所以以后看人还是不要太轻易就认定他是什么样的人比较好。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